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最新中考化学]《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2017-12-28 14页 doc 5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最新中考化学]《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最新中考化学]《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丽波 《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朱丽波 一、设计意图: 教材中碳单质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可燃...
[最新中考化学]《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最新中考化学]《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 朱丽波 《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五十一中学朱丽波 一、设计意图: 教材中碳单质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一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是初中化学中继二氧化碳之后的一种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一氧化碳的性质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种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还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上~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都可以作为提高探究性学习水平的最佳选择~其内容、难度均适合~是学生学习的成长点。 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感觉难度都不算太大~但知识很零散不好记忆~其实二者在化学性质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所以我将碳单质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在一课讲授~这样既能让学生寻到规律更容易掌握~也真正体会和运用了对比学习这种方法。 教学中的改进: 1.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采用微型实验。 2.碳的还原性的验证~不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准备药品的。氧化铜是课前用碱式碳酸铜制取得到,效果要好很多,~用水和匀了~黏度调合适~涂抹在5毫升试管底部~转匀,木炭粉研细加入~将氧化铜全部盖上,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放置一天晾至半干后进行实验~可形成铜镜~现象很明显。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验证~采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完成: 二、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比学习和以及对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碳和一氧化碳的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一氧化碳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剧毒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碳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木炭还原性实验验证~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 3.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知识~明确物质的化学性质源于化学实验的化学思想。 三、重、难点设置及突破方法: 由于碳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经了解~理论上容易理解~现象也随处可见~所以在知识的处理上也不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化学性质的学习知道二者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使用CO时的防毒意识和处理手段。 突破方法: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和以及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氧化碳的毒性则通过动画及情景故事或事故等生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环保意识。 [难点] 对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验证。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以及动画和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反应物和生成物质的关系~加深对还原性的理解~从而知道还原性是一种得到化合物中氧的性质。 碳的还原性的验证~本来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实验~经过老师多次试验改进后由学生动手探究~容易操作~现象明显。实验时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两个问题:观察CuO 是否变色~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描述现象~推测产物~得出结论。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验证~由教师来演示完成~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运用微型实验装置。一氧化碳的发生和CuO的还原都在一个W形管中完成。尾气排水法收集~集中处理。实验时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两个问题:,1,澄清石灰水发生什么变化,,2,试管中的粉末发生什么变化,分析生成什么物质~来确定一氧化碳是否得到氧~氧化铜是否被还原。 四、教学方法: 1.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本节课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完整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和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无论在课的设计上 ~还是在课的组织上~本人都十分重视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老师的提示和讲解下~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第一对教材的内容大胆整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第二~通过设置的思考题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整合。一是引导学生复习C和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和CO的化学性质。第三是整合实验装置~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4.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认识一氧化碳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氧化碳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一氧化碳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也是通过一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强化使用煤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演示实验仪器: 铁架台,3个,、W形管、支管试管,2只,、酒精灯,2个,、烧杯、胶管、胶头滴管、单孔胶塞,2个,。 药品:甲酸、浓硫酸、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分组实验仪器: 5mL小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铜网、胶头滴管。 药品:氧化铜、木炭、澄清石灰水。 [学生准备] 查阅一氧化碳的中毒原理、认真观察煤气燃烧的现象。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调 控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课 碳是一个大家族,回忆:金刚石~石由学生的已有的 我们在学习和生墨~木炭~活性炭知识入手让学生 活中接触过很多等。 理解化学无处不 含碳物质~请说 在 明。 学生交流对木炭和一氧化请学生说出对木CO有毒~可以燃 碳性质的了解。 炭和一氧化碳的烧~木炭能燃烧~充分运用学生已 性质已经知道的木炭常温下性质稳学知识~激发学习 内容。 定。,教师也可补兴趣 充, 研究:两种物质的共性 归纳C 和CO化 一、可燃性 学性质的共性用方程式来表示碳回顾已有的知识 ——可燃性 的完全燃烧。 播放情景故事 思考他们为什么昏让学生知道在氧 倒,谁是杀手, 气量不足的情况 回答出一氧化碳来下~碳发生不完全 源是木炭燃烧生成燃烧生成CO的危 的。 害 1.C燃烧的两种情况 讲解碳燃烧的两 种情况 并推测不完全燃危 害~并思考解决方 法。 对比条件~产物各 有什么不同~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通过煤气燃烧引回忆观察煤气燃烧善于观察身边的 出学习一氧化碳描述所见现象及生生活~从生活中学 的燃烧现象。 成物的推测。 习化学 根据燃烧是物质发 生氧化反应这一原 理进行推测~生成 物应是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分析二引导学生分析C 和 者与含氧化合物CO 的燃烧是C 和从反应的原理进 的反应 CO获得氧气中的行推理培养学生 氧元素的过程~二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析C和CO燃烧是氧化的 者与含氧化合物的 过程 反应 二、还原性 讲解通过C 和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肯定学生的想法1.C 与CuO的反应 CO 的常温时的解来分组讨论分激发积极性学习~ 性质及燃烧的条析、选择可能需要提高学生实验的 件, 引导分析C 的条件、仪器~确设计能力。 与CuO的反应条定方案。 件。 有利于学生提高 小组代表方案 探究能力和创新 思维。 展示一套标的准动手实验 装置讲解本次实在教师教师的指导 验改进及操作的下观察实验的主要 。 现象。 通过自己的探究 汇报现象~ 来验证木炭与氧 通过碳单质的还 化铜发生反应使 原性引导学生思推测产物~ 学生有成就感的 考。 完成化学方程式。 结论:碳单质有还 原性 已经验证了碳有还 原性~学生对CO 是否也具有还原性 展开想象和讨论 考虑CO的吸收和2.CO 与CuO的反应 展示改进的实验 处理~加强学生环 装置~介绍装置的对照教材装置体会保意识 改进之处~ 改进的。 演示实验 观察CuO 是否变 ,提醒学生~观察色~澄清石灰水是培养学生的逻辑 老师的操作顺序否浑浊。描述现象。思维能力。 和两个主要实验推测产物。完成化 现象,。 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后尾气进行 处理~集中燃烧 结论:分析得出CO 也同样具有还原性 讲解:C 和CO 书写C 和CO分别 不但能与CuO 反与 FeO反应。 23 应~也能与其他的 一些含氧化合物 反应。 三、CO 的毒性 通过煤气中毒事回忆已知的CO 使对中毒机理进行 件引出CO 的毒人中毒的原理 微观分析~揭示通 性 过现象看本质的 科学态度。 播入动画~讲解中 中毒原因 毒机理 使学生注重生活 中存在的安全隐 患及预防方法。 播放情景故事 思考问题: 1.烧煤炉如何预防通过回答问题~加 煤气中毒。 强环保和安全意 2.煤气中毒后应如识。 何救助。 3.谈谈家用煤气应引导学生关注生 注意些什么问题。 活~关注社会。 如何预防和中毒后的处理 讨论防毒的几种办 法 选择正确的预防措 施,选择正确的自 救措施 本课总结 从三维目标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 评价 作技能有了提高。 既要了解CO 的毒引导学生辩证地 性及处理方法又要认识物质。 认识到CO有用的 一面。 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见 八、课堂练习 所学知识加以巩 固 七、板书设计: C和CO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C 共 性 CO 还原性 毒性 特性 八、课堂练习: 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原因。 2.煤、液化气、汽油等含碳燃料都可能发生不完全燃烧~你知道碳的不完全燃烧都有哪些弊端吗? 3.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4.怎样实现下列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 ? ? ? CO CO2 ? 九、反思: 教师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的要求、课程标准的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比较全面、准确~也具有可操作性。 2.将碳和一氧化碳对比学习~把教材中设计为两课时的内容用一节课来学习~好象课容量很大~实际上碳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学生已经掌握~所以本课的重点只是二者的还原性了~碳的还原性的验证~经过老师多次试验改进后由学生动手探究~容易操作~现象明显。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验证~由教师改进后来演示完成~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还原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的组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共性和特性~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2.反思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问题的设置特点是~第一、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第二、难度有梯度的推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性使用教材来教学~而不是纯粹地教教材。 4.对于碳单质常温下性质稳定这一性质的处理~我将它放在第一课时学习。学习几种碳单质时~都涉及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比如墨宝的储藏~钻石的价值等问题~一并将碳的稳定性介绍了。所以本课可能会让人感觉碳的化学性质不太完整~但本课目标重在对比学习二者性质的共同之处。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本课教学情境的选择主要是身边发生事件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提高学生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环保意识。 2.反思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呈现由师生共同完成~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平等、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 3.反思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比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所以没有全面地由学生探究来完成。但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讨论、研究及动手探究参与到教学中来。 4.反思教学手段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将资料和情景也制作成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反思教学评价的使用:不过分夸张式的评价学生~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但见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运用了学生相互评价的方法~得到同学的肯定也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样能起到激励作用。同时~在学生作的很好的时候~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再加以表扬~有不足加以指正~学生更能虚心接受。 (四)教学结果的反思: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反馈~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掌握的很好~关键是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运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物质。而且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许多~这也符合化学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完成本课的目标。 教研员点评: 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的创新点有: 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科学探究。新课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本节课中~教师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对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教师并没有因为它是有毒气体就放弃了对其性质的探究~而是积极探索出适合课堂学生分组进行的微型试验~让学生可以经历和体验~化静为动~有情趣~学生乐学。课前教师用碱式碳酸铜现制氧化铜~并与水、木炭粉混合~放置一天晾至半干后进行实验~可形成铜镜,教师的演示实验的改进创新等~都不难看出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合作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淡化和降低教师的作用~只不过是教师的角色和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了。 2.带领学生学会学习化学的方法~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中~将化学性质相近的碳和一氧化碳采用了对比的呈现方式~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浅入深的讲解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在了解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毒性以后~让学生从一氧化碳的利与弊两方面总结一氧化碳~培养了学生辩证的看待物质的观点。这些化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正需要我们的化学教师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整合教学内容。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结合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动画演示以及生活中使用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展开讨论~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思想情感。 总之~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分析结果、最终得出结论。通过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调整了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创设了探究情境~给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强化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
/
本文档为【[最新中考化学]《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