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2017-09-21 4页 doc 16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核心提示:摘 要: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炎为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幼犬危害尤其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就犬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机体免 摘 要: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炎为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幼犬危害尤其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就犬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免疫程序和免疫预防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类型、疫苗种类以及免疫预防存在的...
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核心提示:摘 要: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炎为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幼犬危害尤其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就犬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机体免 摘 要: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炎为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幼犬危害尤其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目前对养犬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就犬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免疫程序和免疫预防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类型、疫苗种类以及免疫预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犬冠状病毒病;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免疫;预防 犬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anine rnavirus,V)引起的犬的一种以胃肠道炎症为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最初于1971年由Binn L N等[1]首先报道,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也有发病报道,尤其是在军、警犬近几年有流行的趋势。该病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病死率高,常与犬细小病毒或轮状病毒混合感染而使病情加剧,常因急性腹泻和呕吐引起脱水导致迅速死亡。本病对幼犬危害尤其严重,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是目前对犬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疫苗的成功研制和广泛应用,犬的急性恶性传染病已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对V感染尚无有效的疫苗和预防,该病对犬的危害日趋突出,从而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免疫预防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1 流行病学 1971年美国首先从腹泻的德军犬中分离出V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有流行的,1997年国内夏咸柱等[2]首次分离到该病毒。 本病的传染源为病犬,传播途径是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病毒可在粪便里存活6 d,9 d;污染物在水中可保持数日的传染性[2]。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传播迅速,数日内常成窝暴发;本病的发生无品种、年龄、性别差别,但在犬群中流行时,通常都是幼犬先发病,然后波及其他年龄的犬,幼犬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成年犬[3]。 2 发病机理 V经常和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混合感染。V 的潜伏期短,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 h,48 h。经口接种,一般2 d后在十二指肠可检出V,3 d,4 d后可见于整个小肠[4]。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犬的粪便、肠内容物和肠上皮细胞内,小肠表面上皮细胞是V的靶细胞。胡桂学等的研究指出V除了在肠道存在外,也存在于实质器官中,在犬体内分布广泛,正常犬的心、肝、肺、肾等脏器也发现了冠状病毒样粒子[5]。 V主要侵害小肠上2/3的柱状上皮细胞。随着此处上皮细胞的坏死脱落,由其分泌的乳糖酶和蛋白酶大大减少,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受到影响,使得这一部分物质不能被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同时,为补充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扁平的隐窝上皮细胞迅速上移以致绒毛变短,起不到吸收水分和分泌酶的作用[2]。另一方面,由于乳糖等营养成分的蓄积,造成渗透性的水潴溜,最终导致腹泻,临床上呈现呕吐、腹泻、脱水等肠炎综合症,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电解质紊乱、衰弱、厌食、末稍发凉等休克症状。早期的病例可见小肠局部臌气,后期病例出现整个小肠发炎坏死,肠系膜淋巴结出血水肿,肠系膜血管呈树枝样淤血,浆膜紫红,黏膜脱落,肠内容物呈果酱样,胃黏膜也可见出血。 多数病犬不发热,白细胞数略有降低,并可在7 d,10 d内康复。有些犬,特别是幼犬,在发病后24 d,36 d死亡。有些病例死亡较快,甚至刚出现腹泻即死亡[5]。 3 机体免疫 3.1 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可通过自然感染和母犬免疫获得,但幼犬主要还是通过母犬获得免疫力。幼犬对V感染的天然免疫不确切,表现为V主要感染幼犬,早期幼犬就可以从消化道内检出V,而且V主要引起幼犬死亡;另外,国内外对仔犬通过吃初乳获得母源抗体的免疫保护力,还缺乏深入研究,无确切的研究数据。 即便如此,对V具有天然免疫作用初乳对幼犬的保护力仍优于人工主动免疫和通过注射高免血清产生的被动免疫,因为后二者一般都是通过注射途径产生的抗体。而V免疫主要主要依赖肠道局部免疫。Appel等研究发现,非肠道免疫接种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不能有效地抵抗经口腔感染强毒的攻击。 研究表明,仔犬体内母源抗体3%通过胎盘,97%通过初乳获得,因此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对仔犬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刚生下的幼犬要吃足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和免疫保护力,是目前预防幼犬发生此病的重要措施。另据刘海涛等[6]报道,参照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免疫方式,在母犬妊娠的第35天后口服犬冠状病毒性肠炎脏器灭活苗(5 L/只),在母犬分娩时初乳中可保持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可保护仔犬在短时间内不受V的感染。口服疫苗试验组60日龄犬冠状病毒性肠炎自然发病率3%(34?1),对照组的自然发病率为75%(20?15),表明在母犬妊娠后期口服犬冠状病毒性肠炎脏器灭活苗是有效的。 3.2 主动免疫 目前,用于预防V感染的疫苗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类,基因疫苗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但应用于临床还有待时间。 3.2.1 灭活苗 Edards B G等首先利用V强毒以BEI为灭活剂,制成了灭活苗来预防V感染。他认为当犬的V间接免疫荧光血清效价达到1?80,中和抗体效价达到1?4时,犬就能获得对口服V强毒攻击的保护。Fulker等还曾将V灭活苗与犬瘟热、犬腺病毒2型、副流感病毒及犬细小病毒(PV)等多种弱毒苗一起使用,并认为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1989年,美国兽医协会也在理事会报告中指出,V灭活苗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疫苗联用。初次接种犬需进行2次,3次,推荐的免疫程序为6周龄,8周龄首次免疫,10周龄,12周龄第2次免疫,13周龄,14周龄第3次免疫,保护期为1年。 夏咸柱等应用所研制的V灭活苗与先前研制的犬五联弱毒疫苗联合制成犬六联疫苗,初步试验认为,注射该疫苗的犬能够对V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且与Fluker等报告的结果一致,未发现互相干扰现象。夏咸柱等[7]报道,采用BEI灭活病毒的方法对V强毒YS1株进行灭活,通过常规途径研制出犬冠状病毒BEI灭活苗,经安全性试验和免疫试验检测,表明由BEI灭活后的V所制成的灭活苗对犬安全,免疫原性良好,其诱导犬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的福尔马林灭活苗,免疫保护率达90%。BEI灭活疫苗的最大特点就是BEI能破坏病毒的核酸,使病毒完全丧失感染力,而不损害其蛋白质衣壳,得以保留其保护性抗原,病毒的免疫原性几乎不受影响。该疫苗的研究周期短、成本低,特别适合变异快、变种多的病毒疫苗的制备。 3.2.2 弱毒苗 illia A等将V强毒株经过猫源传代细胞(RFK)反复传代,制成了弱毒疫苗,经皮下或肌注等非肠道免疫犬,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全身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且疫苗毒还能特异地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复制,诱导SlgA类抗体,从而提供良好的局部保护作用,试验犬经口进行V强毒攻击,可得到保护,并且试验犬接种疫苗后,未见不良反应。 余春等[8]从一只腹泻犬体内分离获得1株V强毒YS1株,人工感染犬试验表明该毒株为免疫原性强的强毒株。他们根据动物病毒强毒株在组织细胞培养中、鸡胚内或在非宿主动物体内连续传代能够减弱致病性的原理,利用RFK细胞成功地进行了V驯化;将V YS1强毒株连续传至60代,经安全性试验和免疫原性测定,V强毒YS1株己驯化至弱毒水平,对犬安全,免疫原性良好,故可作为研究开发犬冠状病毒疫苗的一个弱毒毒种。 3.2.3
/
本文档为【犬冠状病毒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