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连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

2017-09-20 43页 doc 78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大连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大连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 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19)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 案) 普兰店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大连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
大连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 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19)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草 案) 普兰店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 第二节 发展环境......................................................................... 5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目标 ....................................................................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6 第二节 基本原则......................................................................... 6 第三节 发展目标......................................................................... 7 第三章 空间布局................................................................................ 9 第一节 总体布局......................................................................... 9 第二节 城镇体系布局 ............................................................... 12 第三节 产业园区布局 ............................................................... 14 第四章 加快“两区”建设,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 ......................... 16 第一节 加快建设核心区 ........................................................... 16 第二节 全面开发拓展区 ........................................................... 17 第三节 推进核心区与拓展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 21 第五章 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22 第一节 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 22 第二节 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 22 第三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23 第四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4 第五节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24 第六节 繁荣文化体育广播事业 ................................................ 25 第七节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 25 第六章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7 第一节 做大做优支柱产业.........................................................27 第二节 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28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29 第I页 第四节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 31 第七章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承载力 ......................... 32 第一节 交通工程....................................................................... 32 第二节 能源工程....................................................................... 32 第三节 水利及供水工程 ........................................................... 33 第四节 市政工程....................................................................... 33 第五节 园区基础设施工程........................................................ 33 第八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5 第一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5 第二节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35 第三节 加大污染防控力度........................................................ 36 第九章 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 38 第一节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38 第二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38 第三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9 第四节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 39 第五节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 40 第六节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40 第十章 加强规划协调,注重规划实施 ............................................ 41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机制 ................................................ 41 第二节 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 42 附一:“十二五”规划前期专题研究题目 ............................... 43 附二:“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44 附三:名词解释 ............................................................................... 53 第II页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 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普兰店市(普湾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是团结和带领全市(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跃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本《纲要》(草案)经普兰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公布实 施。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一五”时期,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普兰店市委、市政府带领 全市人民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灾害的不利影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 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社会民生 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普兰店市 在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位列第58位,比2005年上升17位。 2010年4月大连全面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普湾新区,为普兰店市(普 湾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跃上了科学发展的新平台。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普兰 ”期间提高10.7个百分点,是改革开店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4%,比“十五 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2010年普兰店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0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6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4倍,年均增长4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自营出 第1页 口超过30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县(市)第一位。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滨海大道、兴唐线、城八线竣工通车,皮口港3个千吨级泊位竣工,哈大客专、〃丹大快速铁路、金普瓦城际轨道、皮长高速、普湾大桥等重点工程全面启动。能源水利环保设施全面建设,完成柳家变电站、纳水输变电、丰荣输变电等电力工程;全面实施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大沙河、复州河生态治理工程;普兰店和太平污水处理厂、热电厂搬迁、垃圾处理厂、天然气等一批市政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竣工住宅142万平方米,治理危旧房屋20万平方米,启动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18:67:15调整至2010年的13:60:27。预计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39.1%提高至50%。海湾工业区、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皮杨中心产业区、安波旅游度假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园区、炮台经济开发区等七大园区初具规模,电力设备器材、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船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等产业发展良好,规模优势初步显现。服务业发展迅速,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金融、旅游、商贸、地产、信息等行业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建设农业示范基地13个,化畜牧养殖小区106个,9个乡镇、15个村基本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规模经济。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开展绿色村庄建设,大力实施以“五清五改”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示范村“六化”工程,涌现出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6个省级环境优美村。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74个行政村的296个自然屯、42169户、101313人、22520头大牲畜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一池三改”能源工程,完成改厕改沼气8576座、大型沼气工程25项。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小学适龄入学率达到100%,实施校舍改造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社区(村)卫生中心(站)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2页 以村为单位全覆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生育优质服务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2.8%,五年累计新增就业67470人。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 以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13项非物质文化进入国家、省及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城子坦街道入选辽宁省历史文化名镇。实施大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7项,获奖1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预计2010年城镇职工年工资收入24886元,年均增长14.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0450元,年均增长15.3%。每千人拥有医生1.77 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73张。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水环境保持良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5%,水源地水质和普兰店湾近岸海域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大气环境明显改善,完成2台热电厂锅炉和77台小锅炉改造,关闭水泥、造纸、粘土砖瓦窑企业54家。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加强,林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造林和低效林改造56.7万亩,植树1.22亿株,森林覆盖率45.5%,获得全国和辽宁省造林绿化模范县(市)称号。 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贯彻落实大连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成立普湾新区,设立普湾新区管委会,为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重要的体制平台。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山办事处合并,有效配臵发展资源。设立乐甲满族自治乡,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立普兰店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累计融资29亿元。成立皮杨陆岛经济区、安波旅游度假区、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经济区管委会,并分别设立项目公司。完成皮口街道、杨树房街道、城子坦街道和大刘家街道“镇改街道”工作。 在经济社会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的支撑不足,与需要承担的巨大发展任务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城乡差距较大,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实现核心区与拓展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任务艰巨;三是更具活力和效率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3页 第4页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在调整中实现恢复性增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保持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安全的良好态势。普兰店市(普湾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大连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大连全域城市化战略把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建成大连新市区的重要部署,为普兰店市(普湾新区)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创造了新环境。二是普兰店市 (普湾新区)地处大连地理中心位臵,是联络大连主城区和北部市县的交通大通道,拥有要素大聚集和大流通的优越区位条件。三是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 同时,普兰店市(普湾新区)也面临诸多重大挑战。一是周边地区激烈竞争。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实现包容性增长,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和谐发展的工作十分繁重。四是面临着国际上诸多不确定因素。 第5页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的双重机遇,以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以城市化、工业化、生态化、国际化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加快建设两大功能区、两条发展轴和六大功能组团,做强经济实力,保护生态环境,初步确立核心区与拓展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大连新市区框架,成为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城乡一体原则。推进核心区和拓展区在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两区政策措施一致、产业发展互补、公共服务均等、城乡一体发展。 转型发展原则。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加快经济转型;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加快社会转型;以激发发展活力为重点,加快体制转型;以提高运转效率为目标,加快城市管理转型。大力推动消费需求增长,维持出口稳定。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绿色发展原则。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区)理念,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大连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 共享发展原则。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做到城乡人民群众收入增长同经济发展同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第6页 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区)城乡人民群众。 科技引领原则。把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放在突出的位臵,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集聚创新要素,壮大人才队伍,努力营造一流的教育、研发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到2015年,核心区与拓展区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两区两轴六组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区起步区基本建设成为中等规模城市,拓展区三大功能组团初具规模,“普湾新区(核心区)—皮杨新城、安波新城—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格局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基本完备,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0亿元,年均增长26%,实现核心区翻两番、拓展区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9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两番,达到2260亿元,年均增长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两番,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32%。 社会民生全面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常住人口达到13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每千人拥有医生2.5人、医院床位4张;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 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全域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一大批城市功能设施投入使用,小城镇全面发展,成为大连建设“三个中心”的重要 第7页 支撑。城市化率达到60%;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45万吨;港口客运吞吐能力达到150万人次。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大连生态屏障功能有效发挥,城乡人居环境更加良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污水处理率达到8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分别降至0.72吨标煤和40吨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产生的SO2和COD分别控制在0.56千克和0.8千克;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第8页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总体布局 遵循大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和总体布局,按照组团拓展、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思路,根据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空间发展形态,构建“两区两轴六组团”空间格局。其中,“两区”指核心区和拓展区两大功能区,“两轴”指皮长发展轴和兴唐发展轴,“六组团”指在两大功能区内的六个功能组团。 图1 “两区两轴六组团”示意图 第9页 一、核心区及其功能组团 核心区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新城区为目标,打造成为大连新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的引领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和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设成为中等规模城市。 以普兰店湾为核心,按照“南北并重”的发展思路,把核心区划分为普兰店组团、三十里堡组团、复州湾—炮台组团三个功能组团,每个组团重点发展若干职能,形成分工合作、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图2 核心区功能组团示意图 普兰店组团范围包括丰荣办事处、铁西办事处、太平办事处、普兰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石河街道的北部和炮台镇的东部,主要由内湾核心区、总部经济区、会展中心区、人才培训区、居住生活区、外围产业区组成。 三十里堡组团范围包括三十里堡街道、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的全 第10页 部,及石河街道的南部,主要由高铁核心区、人才培训区、孵化研发区、居住生活区组成。 复州湾—炮台组团范围包括复州湾镇、松木岛化工园区的全部,及炮台镇的西部,主要由西北核心区、孵化研发区、外围产业区组成。 二、拓展区及其功能组团 拓展区以普兰店没有划入核心区的15个乡镇(街道)为主体,建设成为全域城市化的快速拓展区、现代产业的承载区和大连重要的生态屏障。按照地域相近、功能相似的原则把拓展区划分为皮杨组团、安波组团、莲山组团三个功能组团。 图3 拓展区功能组团示意图 皮杨组团以皮口街道、杨树房街道为核心,加快建设城子坦街道、大刘家街道和夹河镇,加速城市化进程,快速集聚农村人口,形成较为完备的城市功能。围绕皮口深水港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临港、物流、房地产、海洋渔业、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成为北黄海沿岸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11页 安波组团以安波镇为组团核心,辐射双塔镇、四平镇、同益乡、乐甲乡等周边乡镇,重点整合周边乡镇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成为北方知名的生态温泉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大连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 莲山组团以莲山镇为组团核心,辐射大谭镇、沙包镇、星台镇、墨盘乡等乡镇,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和都市型现代农业,适度发展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为辽南地区农产品物流集散地、大连重要的都市农业基地。 三、“两轴” “两轴”即皮长发展轴和兴唐发展轴,依托皮长高速、兴唐公路形成两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带状区域,承担联系“两区”、沟通“六组团”的重要功能,打造成为发展速度快、带动能力强、示范效果好的两条经济轴带。 依托皮长高速公路建设皮长发展轴。重点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石化、装备制造、服装服饰、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一条产业发展快、城镇建设好、人口集聚多、带动作用大、连接核心区和拓展区的南部经济带。 依托兴唐公路沿线的发展基础,增强拓展区的南北联系,建设以精品种植业、现代畜牧业、休闲农业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带,和以生态观光、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度假疗养为主的休闲旅游带。 第二节 城镇体系布局 依据城镇的职能分工、等级规模、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按照大连“十二五”全域城市布局“两核七极九节点”的框架,构建“普湾新区(核心区)—皮杨新城、安波新城—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格局。其中普湾新区(核心区)是大连全域城市布局“两核”之一——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域城市化的主体;皮杨新城是大连全域城市布局“七极”中的一极,是全域城市化的次中心区域;安波新城和莲山中心镇是大连全域城市布局“九节点”中的两个节点,是全域城市 第12页 化的重点发展区。 普湾新区(核心区)高速推进起步区建设,形成比较健全的城市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城市要素基本完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中等规模城市,大连全域城市化的中坚力量。 皮杨新城作为黄海城市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周边街道(镇)资源优势,强调城市化和产业化双轮驱动,建设30万人口新城区,成为黄海城市组团主要新兴城市,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支撑力量。 安波新城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以温泉小镇形象提高城镇知名度,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以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拉动产业发展,打造大连北部以温泉山林为特色的生态宜居新城。 中心镇包括莲山镇、城子坦街道、大谭镇、双塔镇等,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公共服务健全、聚集人口能力强、对周边带动明显的新兴城市化区域,成为大连全域城市化的新兴力量。 表3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城镇体系 第13页 图4 城镇体系示意图 第三节 产业园区布局 通过整合原有产业园区布局,打造十大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表4 十大产业园区及重点发展产业 第14页 图5 产业园区布局示意图 第15页 ”建设,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 第四章 加快“两区 按照“两区两轴六组团”空间布局和“普湾新区(核心区)—皮杨新城、安波新城—中心镇”城镇体系格局,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核心区着力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迅速形成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拓展区坚持产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强化皮杨新城和安波新城的中心节点功能,以中心镇建设推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加快建设核心区 作为大连新市区的主体、全域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核心区要把城市化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把生态化作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国际化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走城市化、工业化、生态化、国际化融合发展之路,成为大连新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引领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成为中等规模城市,积极争取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商务服务核心区,向大连城市“次中心”迈进,打造最具潜力、最有活力、最富魅力的大连新市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新城区。 一、全力吸引城市要素,打造服务业集聚区 坚持城市基础设施先建先行,依托会展城、商务中心、大学城、职教城等功能性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会展会议、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教育研发、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吸引金融、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体育产业等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服务业进驻,把核心区建设成为大连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区。 二、重点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 紧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瞄准国际现代产业高端,坚持增量调整和存量提升,引进一批先导性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努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清洁能源、 第16页 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速高端科技要素的集聚,带动整体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在重大改革事项上先行先试,使核心区成为大连综合体制改革试验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和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建立健全富有核心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完成复州湾镇、炮台镇、安波镇的“镇改街道”工作。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广聚国内外资源,积极构建核心区在全市、全省和东北亚三个圈层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区域内组团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上的全面对接,实现与拓展区 一体化融合发展。 四、坚持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济效益高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绿色增长。注重土地资源、海域资源、岸线资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禁止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入,禁止土地投资利用强度低、产出效益低的项目进入。 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湿地、河流和海域的保护,启动滨海景观带建设,营造海滨环绕、山水相融、人地和谐的优美环境。以普兰店湾底两岸为中心,建设整体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交通顺畅便利、居住舒适安全的高品质宜居城区。 第二节 全面开发拓展区 加快建设皮杨组团、安波组团、莲山组团,快速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中心镇和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拓展区建成核心区最重要的产业支撑区、城市化拓展区、都市型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屏障区。 一、重点建设皮杨组团 皮杨组团重点发展临港特色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农村 第17页 人口、完善城市功能,发展成为具有30万人口的黄海城市组团的重要城市,建设成为北黄海沿岸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引领拓展区的南部地区提速发展。 构建以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节能环保、服装服饰、食品和海洋渔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基地,建设以深水港、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为框架的集疏运物流体系,发展物流、商贸、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工业园区和行政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皮口深水港、平岛码头、丹大快速铁路皮口北站和城子坦南站、皮长高速、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中心、煤气管网、市政道路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加大湿地、林地等保护力度,加强河流治理和环境监测。建设由绿色廊道、生态公园和绿地构成的绿化带防护体系,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加快建设安波组团 安波组团以安波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整体实力,重点发展温泉、度假、会务、运动、生态农业、满族风情、巍霸山城、老帽山地质公园等旅游产品,形成“温泉+N”旅游业态,打造北方知名的生态温泉综合旅游度假区。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向服务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廊道,完成生态移民,保证大连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的生态安全。 进一步开发安波温泉组团,完成安波温泉谷和旅游度假村升级改造,建设以温泉旅游为主,集观光娱乐、康体运动、商务会展、宗教朝觐、居住养生、山林生态、休闲农业为一体的、具有辽南文化特点的温泉旅游经济区。 加紧建设俭汤温泉组团,通过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建设东方国际汤城,打造大型高端温泉度假区综合体,成为高端温泉度假养生的目的地、北方温泉度假旅游业的标杆。 第18页 重点打造老帽山地质公园,坚持“生态、科考、观光、文化”四位一体,推进地质公园建设与运营,成为融生态观光、科考科普、休闲度假、露营探险、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引进市场潜力大、投资回报高的农业品种,建设畜牧、水果、蔬菜、林业等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林果业。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保证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安全,适度发展石材开采等产业,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严格禁止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产业发展。 三、全力建设莲山组团 莲山组团以莲山中心镇和大谭中心镇为核心,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和都市型现代农业,鼓励发展食品加工和旅游业,适度开发矿产资源,建设成为辽南农村商贸中心服务区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莲山中心镇依托区位优势,建设大型气调库、商业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储备中心、农产品协调库和战略储备库等基础设施,扩大“农家乐”农资配送中心规模。设立物流配送基地,构建日用、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物流体系。鼓励旅店业、餐饮业、旅游业、信息服务、贸易中介、法律中介等传统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对拓展区中部服务功能辐射。 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建设一批蔬菜大棚和标准化畜牧小区,依托莲山商贸物流功能,打造成为辽南地区最重要的四季蔬菜生产基地和畜牧产品基地。 四、全面建设中心镇 以产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促进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形成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良性互动机制。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人口集聚迅速、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小城镇。 第19页 表5 中心镇重点建设项目表 五、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按照“适度超前、城乡同步、因地制宜、多元投资”的原则,开展新一轮村镇建设规划。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开展农村饮水、水库除险、灌区改造、沟河整治工作。完成危房改造,加快新社区、新村庄、新庄园建设。提高村屯道路硬化率,实现村村通油路,推进农村通公交进程。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六化”工程,在乡镇(街道)设垃圾收运站,村屯设垃圾堆放转运点,在水源地乡镇和中心镇、街道建设污水处理厂,推广旱厕改生态厕和一次性“改厕、改厨、改圈”。继续开展生态能源建设工程,普及沼气使用,争取过半数家庭使用沼气。 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教 第20页 育资源,完成合并校工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改扩建乡镇(街道)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增加宿舍面积和校车数量。切实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百姓提供优质、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村村有活动室、文化室、健身场所、文化公园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继续实施“新网工程”、“千村百镇”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提高生活资料类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加生产资料类商品种类和数量。 第三节 推进核心区与拓展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按照“积极探索、有序逐步”的原则,切实推进核心区与拓展区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在“十二五”期内实现全域一体化融合发展。 行政管理一体化。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要求,打破体制壁垒,推进机构合并,以“一体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行政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的融合。 产业发展一体化。明确产业分工,加强产业联系,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做强支柱产业,拓展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与核心区协作,加快产业化进程。 基础设施一体化。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安排建设资金使用,重点建设一批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加快普湾新区、皮杨新城、安波新城及中心镇的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交通、电力、饮水、教育、医疗等基本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基础,以行政管理一体化为保障,以核心区反哺拓展区为主要手段,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全面统筹城乡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商业贸易、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第21页 第五章 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动“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管理等领域建设,高水平推进一批与现代化新城区相匹配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 第一节 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规范收入 分配秩序,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完善工资调节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努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范围,形成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分配共决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提高普通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最低收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年均增长15%。 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完善促进农民增收机制,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效益,促进农村服务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和科技服务投入,发展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业,支持成立农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帮助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5%。 第二节 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努力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建立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大 第22页 力发展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完善小额贷款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工会等群众组织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解决部分行业“用工难”等结构性问题。加强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的全域覆盖,包括城市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失业保险。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应保尽保和“人人享有医疗保障”,完善“失地、失海”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等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方式。切实加强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救助对象全覆盖。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幅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健全分类救助政策,继续加大对重残、重病、孤老、孤残、孤儿以及子女上学等低保对象的救助力度。完善专项救助政策,加强低保与就业扶贫政策的有机衔接,切实发挥综合解困政策效应。充分发挥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的作用,确保所有遭遇临时性、突发性困难,基本生活无法维持的居民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养老产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创新慈善筹募形式和机制,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努力构建政府推进、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发展新格局。残疾人事业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在保持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财政性经费的持续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建设一批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 第23页 入居民住房供给,建设1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 第四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巩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设一批遍及城乡的公立幼儿园,构建“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公共服务体系。调整完善中小学布局,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现中小学“双高普九”省级达标。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抓好素质教育,完善系列化教育体系、管理评价体系和研究培训体系。 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整合大连及辽宁省职业教育资源,建设30所中高等职业院校,保持农村职业教育优势,注重与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相结合,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大连职教中心。 全力建设大学城。加速核心区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等院校整体搬迁、设立分院或分支培训机构,集聚10所以上大专院校,打造大连高等教育的新高地。 第五节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完善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医疗结构投资主体多元化,高水平建设三甲医院,完善市、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功能齐全、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增加村镇医疗设施投入,提高村镇医生素质。到2015年,每千人拥有医生和床位分别达到4人和2.5张,使全体居民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逐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卫生需求。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社区卫生服务、急救医疗服务、爱国卫生等公 第24页 共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城乡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所建设,形成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以街道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村级卫生组织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社区(村)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第六节 繁荣文化体育广播事业 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加强城子坦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恢复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积极推进“非遗”申报,加强铁西“汉墓”等文物保护和开发,弘扬辽南传统文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开展莲城文化讲坛、百花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培育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精神。 积极发展体育事业。推进体育中心“一场三馆”、体育公园等建设,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全市(区)体育运动大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加快发展广播事业。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高水平建设与现代化新城区匹配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第七节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 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居(村)委会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居委会和村委会自治机制。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健全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平安普兰店。完善信访制度,建立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疏解机制,建设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25页 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建立健全对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处臵体系,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危机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理顺城镇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加快地震监测、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破坏性地震的能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 图6 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第26页 第六章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依托十大产业园区,做大做优汽车零部件、化工、船舶配套、电力设备器材、服装服饰、食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成立行业协会和各类经济组织。加快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发展,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两翼、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做大做优支柱产业 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升级,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打造知名商标和品牌,形成汽车零部件、化工、船舶配套、电力设备器材、服装服饰等5 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海湾工业园区为核心,发挥固特异、中信汽车等企业优势,推进特种车、专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吸引上下游企业,打造汽车产业集群,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特种车生产基地。建设综合试验场,搭建汽车公共研发平台,增强汽车领域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跟踪新一代节能环保汽车发展,推进电动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争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整车项目。 精细化工产业。推进松木岛化工园区建设,实现搬迁新建企业全部达产。依托大化集团、大连盐化集团和大连染化集团,推进海洋经济产业园发展,以海洋化工带动精细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水淡化等产业发展,形成具有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循环生态特色的海洋经济产业园区。精细化工重点发展农药、涂料、染料、新材料等产品,合成气化工打造以合成氨和甲醇为龙头的合成气化工产业链。 船舶配套产业。依托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园区,以大连船舶重工、大连船推、大连船柴为核心,发展占地小、占岸短、污染轻、技术高的船用核心零部件,生产大功率超大缸径智能型船用柴油机、游艇发动机、超大型螺旋桨、可调距桨、海洋工程模块等船舶配套产品,建 第27页 设船舶及船舶配套研发基地。 电力设备器材业。以太平中小企业产业园和丰荣都市产业园为基地,以互感器企业为重点,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推进产业向规模化、成套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巩固高压互感器优势地位,开发电子式互感器产品和智能化开关,延伸互感器上下游产业链条,建立国家级互感器检验中心,打造互感器之都。布局线缆企业,打造以高压线缆为主的北方线缆生产基地。支持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电力设备产业集群。 服装服饰业。发挥大杨集团带动作用,借大连服装城市品牌影响力,推进上游材料面料生产、服装设计创意、品牌开发经营等工作。推动形成服装服饰产业集聚区,建设服装面料辅料加工区、服装商业区和服装文化区,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装产业链条。加强与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国际一流服装研发中心。 食品加工业。以海湾、皮杨、炮台、石河、丰荣、铁西为基地,以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为重点,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水果和海洋产品,发展营养型、功能型、保健型绿色高科技食品。 第二节 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大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集聚区。 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高速、高精、复合类智能高档数控机床项目,推进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建设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床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 节能环保。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领域,发展节能锅炉、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产品,支持发展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争取碳的捕集与存储工程建设项目。 清洁能源。引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相关领域项目。发展 第28页 风电轴承等风电关键部件生产,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和模组制造,开展光伏并网发电、太阳能光电建筑、光伏发电城市亮化等示范工程。 新能源汽车。着力突破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制定针对性政策全力吸引纯电动汽车整车项目落户。 新材料。依托精细化工产业基础,重点引进航空航天、光电子、微电子、新型显示材料项目,鼓励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高分子材料、稀土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多晶硅、单晶硅、钛合金等材料。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扩总量、调结构、增效益为目标,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构建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总部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服务业重要集聚区。 会展业。以大连国际会展城为基地,积极举办服装、化工、食品、机床、旅游、地产、海洋工程、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展览展示、品牌发布、商务洽谈、承办会议及推介宣传活动等。 商务商贸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普湾新区总部基地建设,吸引国内外公司总部落户。建设一批酒店、写字楼、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商业街、餐饮娱乐等服务业项目。 研发设计。吸引国内外企业研发部门、大专院校实验室、专业研究所、技术转移机构及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入驻,建设新能源汽车、机床、化工、新能源研发设计中心,发展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 第29页 金融业。发展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担保、信用评估等金融服务业态,鼓励企业以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城市建设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旅游业。安波旅游度假区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温泉度假、山林景观、休闲农业特色,争取进入国家AAAA级景区名录。完善以安波、炮台、森林公园为重点的温泉生态游,建设以皮口、城子坦为核心的滨海岛屿及古镇文化游,打造以普兰店湾为核心的都市休闲娱乐游。 物流业。围绕松木岛港、皮口深水港建设,发展建筑材料、化工产品、服装、汽车等专业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项目。发展莲山现代农业服务区,健全城乡商业物流服务网络 房地产业。重点推进核心区、皮杨新城、安波新城、中心镇等房地产开发,提速普兰店北出口以及铁西老城区开发改造,建设宜居社区和智能社区。放开落户 政策,重点吸引东北地区人口集聚。搭建招商和交易平台,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开发1600万建筑平方米。 信息服务业。发展电子商务、专业软件、系统集成、IT服务等,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信息服务业态。 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场馆建设,制定针对性政策,吸引省内外体育学校、专业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建立训练基地、俱乐部管理总部和比赛主场,提升体育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 第30页 第四节 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向生态化、高效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精品型、生态型、休闲型、高效型农业,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业高科技创新基地、优质农产品物流基地,提升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发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花卉、林木种苗等设施农业,建设一批集生产、观光、休闲、物流于一体的设施农业小区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一乡一品”工程,构建全面覆盖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布局。增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形成保护地蔬菜、果树和食用菌生产区。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扩大优势水产品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区面积。建设成为辽宁省水果、水产、食用菌出口基地,大连重要的“菜篮子”和肉禽基地。 重点发展绿色农业。以莲山镇为中心,围绕兴唐线产业经济带重点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生产规模,重点发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林业等绿色食品基地。推进绿色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增加绿色农业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绿色农业管理效益,打造知名绿色食品品牌,把拓展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都市型休闲农业。新建扩建一批观光采摘园、花卉观赏园、渔家垂钓园项目,增加农(渔)家乐品质和数量,建设一批新型农庄,结合温泉旅游、山林生态、滨海滨湖等资源,因地制宜开发农业观光项目和旅游产品,打造都市型休闲农业。 第31页 第七章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承载力 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的原则高水平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一批交 通、能源、水利、供水、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第一节 交通工程 构建海陆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港口特色功能,重点建设皮口陆岛运输港、松木岛化工港、三十里堡机械装备港,成为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重要支撑。完成城铁、高速公路等内外联系通道,初步构建核心区“两环、四纵、四横”路网形态,提高海湾南北两侧、沈海高速东西两侧交通便利度。积极配合推进哈大高铁、丹大快铁等国家重点铁路工程顺利完工。 第二节 能源工程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能源供应渠道,保证能源供需平衡。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陆地风电。以建设LNG普兰店分输站为契机,加快推 ”工作。加快配套电 进“进气退煤 第32页 网建设,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第三节 水利及供水工程 加强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净水厂扩建及一根管工程。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沿海农民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实现农村群众全部饮用安全自来水。 第四节 市政工程 完善路、桥、照明、绿化等市政设施。推进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加强邮电通讯建设和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第五节 园区基础设施工程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项目的能力。重点加强海湾工业区、皮杨中心产业区、丰荣工业园、太平工业区、铁西工业区、三十堡临港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第33页 图7 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第34页 第八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好大连北部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第一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北部山地生态管护区和中部丘陵生态建设区,适度开发东南部近海生态建设区,重点开发西部城市发展生态建设区。构建以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大型生态区为核心,以绿色通道、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安全屏障为骨干的生态空间格局。 加强矿山治理和修复。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明确矿山环境治理责任,实施景观和生态恢复,推进废弃矿山和老矿山治理。建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 强化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统筹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推进绿色村庄建设,开展新农村“六化”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域的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第二节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构建节约型社会。 集约利用土地。严格土地审批和产业准入制度,推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引导居住向社区集中。科学安排建设用地需求量、供应量,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 保护和集约利用水资源。健全水资源配臵体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大幅提高海水和中水利用率。加强生活、生产中的节水设施建设,强化重点用水行业管理,倡导节水生活理念。实施农业节水灌溉, 第35页 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灌区、社区。 合理开发和保护岸线资源、海域资源、海岛资源。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切实做好海域使用、岸线管理和海岛开发保护。逐步减少干扰海洋生态环境的渔业生产方式。限制工业项目占用岸线资源,积极恢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海岸景观。 第三节 加大污染防控力度 全面开展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大力推进中水开发利用,缓解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 加快市区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完善工业区污水处理设施,加大污染行业治理力度,彻底关闭小印染、小造纸、小钢铁等污染企业。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推广应用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可降解农膜。 扩大天然气、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使用。发展热电联产,逐步停止使用10吨以下直接燃煤锅炉。加强工业点源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脱硫脱硝除尘效率。加强汽车尾气污染控制,加大扬尘污染控制。 建立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臵系统,开发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建设固废处臵中心,实现工业固废收集、运输、贮存、处臵全程管理。建设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和处臵场,实现危险废物零排放。 第36页 图8 生态环境重点项目布局示意图 第37页 第九章 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实现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途径,以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综合配套改革为切入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设国际化新城区为引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层次,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强与周边地区、大连及辽宁省联系,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一节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行政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四个“一体化”为突破口,尽快建立行政区和功能区融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深入实施“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统一行政级别和工资待遇。打破传统机构对口设臵模式, 实行监督管理与服务分离。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投入。逐步推进“镇改街道”工作。 创新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形成选人、用人、考核和激励四位一体用人机制。重点选用高素质、高能力、高学历、年纪轻的复合型人才。实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一年一聘的用人机制。 第二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紧紧抓住普湾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以开放的胸怀承接全球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转移,通过构筑联结海内外的资金网、产业网、交通网、物流网、信息网、旅游网、人才网、科教网,在国际交流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积极争取对外开放前沿政策,积极争取成为国家或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争取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商务核心区,为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以十大重点园区为载体,以培育产业集群为方向,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引进质量。做好境外招商的宣传和推介工作,重点开展对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招商。创新 第38页 招商形式,积极开展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 营造良好的亲商环境。建立健全亲商、惠商、安商、富商的快速反应和高效服务机制,通过提供高效的政府运作、健全的法律机制、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较低的商务成本、广泛的国际网络、良好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商家精心打造一个优良、便利的经营和成长环境,成为商家首选之地。 第三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高端创新要素的集聚。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微型科技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引进专利事务所、法律咨询、技术交易市场等科技服务企业。 完善创新环境。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实验室建设,引导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研究开发院。加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建立汽车零部件、船舶、机床、化工、电子元器件、水产品深加工等研发中心。发挥农业科技风险示范联合体科技平台作用,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通过外部合资、技术特许、委外研究、技术合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风险投资等方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皮杨海洋产品高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引导基金,积极引进国内外创业投资、种子基金。 第四节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吸引外部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打造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洼地,加快制定急需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落户、子女就业政策等,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加快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和研发团队。 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基地,推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型人才引进基地和国外智力引进基地以及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建设。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科研力量。 第39页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完善高技能人才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争选拨、表彰激励工作机制。 第五节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依托普兰店建投公司和皮杨、安波、太平三个项目公司投融资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境内外商业银行合作,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争取、吸引更多的国家、社会资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荐重点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进一步增强重大项目在全区经济跨越式增长中的支撑作用,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推进金融创新,采用基础设施拍卖、股权转让、实物资产出租与出售、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营权转让、收费权转让等多元化方式,引入国内外资金参与建设。 第六节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探索建立普兰店市(普湾新区)与周边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区域、环渤海区域、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最前沿。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城乡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承担大连中心城区会展、金融、科教、医疗、旅游等现代服务功能的拓展转移。积极探索与金州新区、保税区、瓦房店市等周边区域的合作模式,在规划衔接、政策协调、产业招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协商沟通。依托区位、交通、经济、环境等等优势,承接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吸引国内外企业产业转移、设立总部,吸引国际国内高等院校整体搬迁、设立分院或分支培训机构。 第40页 第十章 加强规划协调,注重规划实施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保证“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普兰店市委、市政府要团结和带领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和谐发展。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机制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由15项部门专项规划、19项办事处(街道、乡镇、园区)专项规划、10项专题研究报告、主题报告、规划纲要和纲要说明构成。从规划实施的衔接、规划目标管理和分类指导入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机制,使“十二五”规划切实成为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加强规划实施的衔接。切实加强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以及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平衡,确保各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大项目和主要措施等方面在总体上指向一致,在空间上相互协调,在时序上科学有序,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将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年度财政预 算,提出具体明确的年度或分期实施计划。按照“先编规划、后定项目”的原则,逐步实现投资调控由项目审批向以规划带项目审批的转变,高起点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落实规划分类实施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对于依靠市场配臵资源的规划任务,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对于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的任务,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公共服务与管理等任务,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责,应用公共资源和调动社会力量保障目标完成。 第41页 第二节 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是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实现的重要保障。围绕规划的实施,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跟踪分析、考核评估和修编调整机制,强化“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强化跟踪分析机制。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跟踪与分析,建立健全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统计制度。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跟进研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为规划的动态调整和修订提供依据。 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全面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评估报告。 完善规划修订机制。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重大目标发生重大偏离,由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规划修订。 第42页 附一:“十二五”规划前期专题研究报告题目 专题研究一: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城市发展定位及城镇体系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二: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固定资产及重大基础设施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三: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四: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五:普兰店市(普湾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六: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七:普兰店市(普湾新区)海岸线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八: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九:普兰店市(普湾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十:普兰店市(普湾新区)社会民生事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报告 第43页 附二:“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汇总表 第44页 ”重点建设项目表 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附三:名词解释 1、全域城市化:是推进大连地区人口向中心城镇和城市逐步集聚的过程,也是以城市文化、城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影响、“同化”和改变乡村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战略举措。其主要特征包括:城乡一体化、城区现代化、城镇社区化、农业都市化和农民市民化。 2、包容性增长:是指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实现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两核七极九节点:大连“十二五”全域城市化框架的概述。“两核”即大连市主城区和新市区,其中普湾新区是新市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七极”是全域城市化的次中心区域,包括长兴岛、瓦房店城区、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庄河城区、花园口经济区、皮杨新城和大小长山岛。“九节点”是全域城市化的重点发展区,包括獐子岛镇、安波镇、莲山镇、老虎屯镇、复州城镇、青堆镇、黑岛镇、仙人洞镇和永宁镇。 4、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5、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6、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7、三网融合: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8、都市型农业: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都市农业不仅提供农业产品,还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 9、智能社区: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高新技术,集成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10、新网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的简称,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11、“六化”工程:以逐步实现公共设施均等化、推动全域城市化为目标,针对村屯道路建设、村屯绿化、农村生态建设、村屯村貌整洁、新能源使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开展以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气化为重点的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2、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 第53页
/
本文档为【大连普兰店市(普湾新区)十二五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