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不打麻药的手术

2017-10-21 4页 doc 15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2950

暂无简介

举报
不打麻药的手术不打麻药的手术 有的人用刀子夺走别人的性命,有的人用刀子拯救别人的性命。前者是杀人犯,后者是外科医生。外科医生是我所尊敬的职业。我在十四岁时动过一次手术,时间是1970年5月。 我上学读书时遭遇“文革”,那时兴起拉练活动。我在北京就读的学校组织学生步行拉练,去东北旺人民公社的后沙涧大队,顺便在那里住一个星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谓再教育,就是帮贫下中农干农活。 在一个晴朗的晚上,我们从马甸出发,向西徒步行走。每个学生都将被褥打成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此外还有斜挎的书包和水壶。必须承认,作为未成年人,能有机会在深夜不睡觉而和...
不打麻药的手术
不打麻药的手术 有的人用刀子夺走别人的性命,有的人用刀子拯救别人的性命。前者是杀人犯,后者是外科医生。外科医生是我所尊敬的职业。我在十四岁时动过一次手术,时间是1970年5月。 我上学读书时遭遇“文革”,那时兴起拉练活动。我在北京就读的学校组织学生步行拉练,去东北旺人民公社的后沙涧大队,顺便在那里住一个星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谓再教育,就是帮贫下中农干农活。 在一个晴朗的晚上,我们从马甸出发,向西徒步行走。每个学生都将被褥打成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此外还有斜挎的书包和水壶。必须承认,作为未成年人,能有机会在深夜不睡觉而和同龄人结伴聚众行走,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觉得不好玩了。走到颐和园时,我感到很累,到后来,两条腿每迈动一次,都像灌满了水泥般沉重。有一阵,我突然觉得腹股沟部很疼。清晨,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住进贫下中农家后,我一头扎进厕所检查自己的腹股沟部位,发现那里隆起了一个包,用手碰很疼。由于疼的位置很特殊,我没对任何人包括老师说。一个星期的重体力劳动加大了那个包的体积。 一个星期后,我们又步行拉练回到城里。回家后,我立即告诉父母我身体上的异常。父亲带我到解放军总参测绘局的门诊部看医生。医生说这叫小肠疝气,可以手术治疗,也可以保守治疗,其实就是保养治疗,条件是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什么算重体力劳动?”我问。 “跑步就算。”医生说。 父母决定采用保养疗法。 由于注意了,小肠疝气和我一直相安无事。 1969年底,我随父母被下放到河南省遂平县解放军国防科委五七干校。1970年春季,父亲告诉我,十五岁左右的干校子女可能在年底有参军的机会。父亲问我是否愿意去,我说当然愿意去。母亲提醒我们说:“小肠疝气怎么办?当兵不可能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当时,像我这样的年龄,不当兵就插队,插队同样不能避免重体力劳动。 当时只有一条路可走:开刀,根治小肠疝气。父亲带我去数十公里外的159医院联系住院手术事宜。住进159医院外科后,医生说,如今都是针刺麻醉,希望我能配合。 “针刺麻醉是我国革命医务工作者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动手术不打麻药,只在耳朵上扎几针就行,优点很多。麻药都有副作用,而针刺麻醉没有任何副作用。”医生说。 我和父亲都从媒体上对针刺麻醉有所耳闻,但真轮到自己头上,不免胆怯。 “会疼吗?”我问医生。 “手上扎根刺儿还疼呢,不可能一点儿不疼,但你能忍受。刚才你不是说为了当兵才动手术吗?不勇敢怎么当兵?”医生说。 那是一个“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创新”时代,针刺麻醉就是医务界的一颗“创新硕果”。于是,父亲签字同意该医院对我实施针刺麻醉手术。 两天后,我躺在无影灯下接受小肠疝气手术。麻醉师将几根针刺进我的右耳朵,再从一个小仪器盒中拽出导线,连接在针上,然后接通电源,我耳朵上的针们开始震颤,剧痛钻心。是一种我无法忍受的疼痛。 “太疼了!”我喊叫。 “一会儿就好了!”身边的护士对我说。我听见医生说:“开始吧。” 医生的手在我腹部寻找下刀的方位,我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手指触摸我的皮肤,这说明我的皮肤完全“清醒”,根本没有被麻醉。 当刀子切开我的皮肤时,我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叫声,这绝对是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 给一个活人动手术!今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嘲笑针刺麻醉是胡闹,可在当时,医生却对它可以在手术时替代麻药深信不疑。 豆大的汗珠层出不穷地出现在我脸上,刀子每在我的腹中动一下,都给我带来难以名状的剧痛。护士在床边给我朗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她还给我看一张别人动手术的照片,在我耳边说:“你看他也是针刺麻醉,他就不叫。” 说实话,肚子上的疼还能忍受,耳朵上针灸产生的疼却无法忍受。后来我分析,针刺麻醉的实质是给患者的耳朵制造另一个疼痛,以分散注意力。 我不得不靠默念“毛主席语录”渡过难关,起码念了五百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还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刮骨疗毒……人的忍耐力是无限的,从那次手术后,我就坚信这一点。 我还算幸运。在我手术几天后,同病房的一位十九岁的士兵做阑尾手术,自然也是针刺麻醉。士兵手术时,手术室外已夹道站满了等待目睹世界奇迹的人,还有照相机和摄影机。手术后,当他出现在手术室门口时,锣鼓齐鸣,口号震天。我还记得口号的内容有:“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士兵一手扶着墙,一手捂着肚子,艰难地向病房一步一步地挪。他扶墙的手上还拿着小红书《毛主席语录》。为了防止《毛主席语录》掉在地上,从英雄突变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护士在手术室将《毛主席语录》用胶布固定在他的手上。 事后他跟我说,太疼了,如果不是想着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他肯定走不回来…… 手术后,我告别了小肠疝气。同年底,我以健康之躯服兵役,面对重体力劳动包括抗洪救灾,从不手软。 我退役后当工人时,车间一位师傅跟我聊起针刺麻醉,颇有共同语言。他在1970年的一次针刺麻醉经历如下:他去北京一家大医院拔牙,也是针刺麻醉。正好碰上半信半疑的外宾参观针刺麻醉。牙医看了他的牙后,小声对他说:“你的这颗坏牙比较难拔,我估计你会疼得受不了,这样会造成很坏的国际影响,使外宾对咱们的针刺麻醉产生怀疑。你看这样行不行,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我先将你的一颗比较好拔的好牙拔下来,过几天等没外宾时我再给你拔坏牙。”为了祖国的荣誉,师傅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我后来写童话,不知道是不是缘于自己在童话世界中长大? 【原载2010年2月19日《北京晚报?五色土副 刊》】 题图/活人道具/佚名
/
本文档为【不打麻药的手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