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7-09-20 4页 doc 18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4871

暂无简介

举报
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东莞市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东莞市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6875例,发病率为83.63/10万。2岁以下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5.76%,10~12月为发病高峰。病原学诊断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75%,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占94.63%,沙门菌感染占4.03%,轮状病毒感染病例中2岁以下的占89.12%。结论 ...
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摘要] 目的 了解东莞市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东莞市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6875例,发病率为83.63/10万。2岁以下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5.76%,10~12月为发病高峰。病原学诊断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75%,其中轮状病毒感染占94.63%,沙门菌感染占4.03%,轮状病毒感染病例中2岁以下的占89.12%。结论 秋冬季是东莞市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2岁以下儿童是高危人群,该年龄组儿童也是感染轮状病毒的主要人群。 其它感染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肠道传染病[1],属于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目前已知能够引起其它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微生物有数十种,如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和寄生虫等[2]。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都是主要的感染性疾病[3-4]。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5] 。目前,感染性腹泻已经成为当今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之一。为了解东莞市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东莞市2011年其它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来自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1-01-01/2011-12-31东莞市报告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东莞市统计局。 1.2 统计分析  使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6875例,发病率为83.63/10万,报告发病率仅低于手足口病(266.13/10万),位居东莞市39种法定传染病的第2位。 2.2流行特征 2.2.1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5月报告病例数波动不大,6~8月逐月增加,9月略有下降,10月份开始大幅增加,在12月达到发病高峰。其中6~8月报告的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总数的17.09%,10~12月报告的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总数的59.45%(图1)。 图1 东莞市2010年其它感染性腹泻发病时间分布 2.2.2 年龄、性别分布  6875例病例中,男性4096例,女性2779例,男女性别比为1.47:1。病例年龄最小10d,最大96岁。2岁以下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5.76%,成人中20~39岁组病例最多,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1.91%。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8936.74/10万,其次是1岁组和2岁组分别为13810.58/10万和2494.91/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40~59岁组,仅为9.07/10万(表1)。 2.2.3 职业分布  病例以散居儿童最多(5001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2.74%,其次是工人(462例)和家务及待业(284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72%和4.13%。 2.2.4地区分布  全市32个镇(街)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麻涌镇343.89/10万(406例),高埗镇223.51/10万(486例),横沥镇185.03/10万(379例),南城街道157.30/10万(455例),和中堂镇156.20/10万(218例),报告发病率较低的为长安镇19.72/10万(131例)和企石镇12.33/10万(15例)。 2.3 病原学诊断病例 2.3.1 病原学分布  6875例病例中,病原学诊断病例67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75%,其中病毒感染637例(95.07%);细菌感染33例(4.93%)。637例病毒性感染病例中,有634例为轮状病毒感染,占99.53%(634/637);33例细菌感染病例中,27例为沙门菌感染,占81.82%(27/33)(表2)。 2.3.2 轮状病毒实验室诊断病例分析  634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中男性389例,女性245例,男女性别比为1.59:1。<5岁儿童病例数为613,占轮状病毒腹泻病例总数的96.69%,其中0岁组最多占52.84%(335/634),其次是1岁组和2岁组分别占36.28%和5.52%;散居儿童占轮状病毒腹泻病例总数的96.06%(609/634),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工人分别占1.10%(7/634)和0.79%(5/634)。全年均有轮状病毒腹泻病例报告,1~9月报告病例数变化不大,10月开始快速增加,12月达到发病高峰(图2)。 3 讨论 2011年东莞市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率为83.63/10万,在39中法定管理传染病中仅低于手足口病位居第2位。病例在6~8月出现1个小的季节性增多,10~12月为发病高峰,与全国一致[6]。2岁以下散居儿童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高危人群,这可能与该年龄组幼儿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完全,抵抗能力较差,特别是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有关[7-8]。值得注意的是,有11.91%的病例为20~39岁,这可能与该年龄组在外就餐较多及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有关。全市各镇(街)其它感染性腹泻的报告发病率差别较大,报告发病率最高的麻涌镇(343.89/10万)是报告发病率最低的企石镇(12.33/10万)的29倍,这种差别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地区发病数的差异,还可能与当地医务人员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报告意识,医生对感染性腹泻诊断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当地是否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有关。 6875例病例中,仅有9.75%的病例有实验室结果,低于广东省12.7%的平均水平[9]。这可能与医院没有开展病原学检测,仅进行粪便常规检查以区别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以及开展了病原学检测的医院没有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及时的订正有关。670例病原学诊断病例中细菌感染以沙门菌为主,这与我市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监测结果一致[10];而病毒感染则以轮状病毒为主,且89.12%的病例为2岁以下儿童,高峰期为10~12月,与赵亚玲,曾玫,何林等[11-13]的研究结果一致,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时间分布与其它感染性腹泻的分布基本一致,提示轮状病毒可能是其它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但是由于目前其它感染性腹泻的报告没有要求必须提供病原学检测结果,尚无法对该病的病原谱进行全面的分析。 综上所述,其它感染性腹泻是我市重要的公共问题,秋冬季是东莞市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婴幼儿是重点的防控人群,预防和控制轮状病毒感染在感染性腹泻防控中有着重要作用。今后应该进一步完善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开展,统一全市医务人员其它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报告标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尤其是婴幼儿监护人、照看人以及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参考文献 [1] WS271-2007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S]. 2007. [2] 聂青和.感染性腹泻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0): 631- 633. [3] Steiner TS, Samie A, Guerrant RL. Infectious diarrhea: new pathogens and new challenge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areas[J]. Clin Infec Dis, 2006, 43: 408-410. [4] 卫生部. 2011 年1 月及2010 年度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概况.[2011- 03- 15].http: / /www. moh. gov. cn / publicfiles /business / htmlfiles /mohjbyfkzj / s3578 /201102 /50646. htm. [5] Thapar N,Sanderson I R.Diarrhea in children: an interface betwee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J].Lancet,2004,363: 641- 653. [6] 周浩,张静.2010年全国其它感染性腹泻监测现状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 (3):184-187. [7] Hamaad A,Lip GY,Macfadyen, RJ, Heart rate variability estimates of autonomic tone: relationship to mapping pathological and procedural stress response in coronar disease[J]. Ann Med,2004,36(6):448-461. [8] 魏跃红,杨智聪,康燕,等.广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流行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2):126-128. [9] 郭汝宁,郑慧贞.广东省2004-2006年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6):18-21.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