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

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

2017-10-07 5页 doc 17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 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与基层实际的巨大反差,使得大学生下基层成为一条“荆棘路”,去除这些荆棘,还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虽说中国人多,好歹研究生比本科生要少多了。现场场地足够大,自由走动,还算惬意,然而招聘信息却不容乐观。对一个只要招三五人便足够的单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一百个研究生或是一千个本科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刻,一位身在南京心思细腻的女研究生,在自己的求职日记里写下了参加招聘会的如上感受。 一方面大学生苦寻去处,社会上良职难求,另一方面中...
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
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 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与基层实际的巨大反差,使得大学生下基层成为一条“荆棘路”,去除这些荆棘,还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虽说中国人多,好歹研究生比本科生要少多了。现场场地足够大,自由走动,还算惬意,然而招聘信息却不容乐观。对一个只要招三五人便足够的单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一百个研究生或是一千个本科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时刻,一位身在南京心思细腻的女研究生,在自己的求职日记里写下了参加招聘会的如上感受。 一方面大学生苦寻去处,社会上良职难求,另一方面中国大量基层单位,苦无合适的人才提高队伍素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需要人们努力填平。 上边人头攒动下边求贤若渴 在年年扩招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年以惊人的速度激增,求职压力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心里。 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2005年,我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是上年的2倍,总体上的录取比例是200:1,一些职位录取比例已经达到2000:1。无怪乎人们说公务员考试已经取代高考成为目前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上述那位南京女研究生在自己的日记中描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心态时说,“尽管考前已经有心理预期,而且高考、考研,也经历过大阵仗。可是到了考场,真是第一次看见如此浩大的场面,心灵还是被震撼了。等待入场时,数千人头攒动,缓慢向前推进,自己差不多是被黑压压的人流裹挟入场的。” 怕~怕~难保谁不小心一个推搡没控制住,就会酿成一场踩踏事件。 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但形势依然严峻。在高校集中的安徽省,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了数倍,但省内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基本稳定在40万左右。 一面是大学毕业生为求得好职位竞争越来越激烈,一面则是基层单位求贤若渴。 安徽省教育厅最近组织了一次基层人才情况调查。安徽省长丰县吴山镇一位干部这样形容人才缺乏:“我身边连个能写材料的人都找不到。”这个乡镇已经有5年没有进一名大学生,乡里的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主体为三大块,一是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中专生;二是部队转业军人;三是聘用人员。“乡镇干部面临人才断层,急需大学生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安徽省的一些基层干部说。 事业单位同样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安徽凤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凤阳县卫生局副局长赵新亚说:“最保守的估计,10年来,全县35个乡镇医院没有新进一个医科大学生。而几乎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不同程度的人员流失,有的乡镇卫生院甚至成了只剩院长和护士的„空壳?医院,现在乡镇600多名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为零,中级职称不到6%。”针对乡镇卫生院的窘况,凤阳县只好强令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救灾式”的紧急支援,用行政手段命令县级医疗机构抽调医生到乡镇卫生院短期工作。 这种结构性的人才短缺是全国性的。四川省彭山县卫生局局长张华兴对记者说:“彭山县18个乡镇卫生院已经连续5年没有进大学生了。全县300多名乡镇卫生工作人员,本科生只有2名。”张华兴说,乡镇卫生院每月平均收入只有400多元,养家糊口尚且困难,大学生如何愿意来乡镇工作,统计表明,四川省乡镇卫生院中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 五丛荆棘卡住基层就业路 尖锐的供求矛盾背后,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2005年6月,国家正式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里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意见》并非使用“要求”一词来表述国家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看法,而是使用“引导和鼓励”来表述。一词之别,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大学生的体谅和理解。 对大学毕业生来讲,“基层”依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客观上看,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收入水平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用工不、不缴纳社会保险金等问题;高等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还不能很好满足基层的需要;同时观念的误区,社会舆论环境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5年10月,安徽省有关部门在安徽7个市县的专题调研发现,当前促进和引导大学毕业生下基层还存在诸多荆棘,卡住了大学生基层就业路。 荆棘之一: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向很弱。安徽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宋某已经找工作3个月了,投出了不少,却至今无回音。记者问他是否想去基层工作,他有些为难地说“不想去,除非找不到工作,可以考虑去基层干两年。”他告诉记者,读了四年大学总想找份好工作留在城市,所以一开始都奔着高目标去找,最后实在没机会了才可能考虑去基层。 类似宋某这样想法的在毕业生中十分普遍。记者了解到,现在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大都比较务实,考虑到读大学所花费的不菲成本,都希望能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而基层工作因为待遇不高,条件艰苦,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往往难以吸引毕业生。 荆棘之二:毕业生的编制难以稳妥解决。为了吸引毕业生,安徽省不少地方都采取下达周转编制、地方挤出编制,用于接收到乡镇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但是这种周转编制用于接收高校毕业生与“凡进必考”的公务员政策不符,因此亟须研究细化可操作的政策。 荆棘之三:工资待遇缺乏有力保障。在安徽,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目前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贴,但依然很难吸引大学毕业生。同时,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生活补贴由哪级政府负担,目前尚无明确的政策。如果全由县、乡镇和见习单位负担,这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财政是不小的负担,也不利于调动其吸纳人才的积极性。 荆棘之四:现有下基层的名额过少、较高。据了解,目前安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团省委实施服务西部和服务安徽基层计划;二是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三是安徽省人事厅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四是安徽省卫生厅招募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005年通过上述四种方式,安徽省共有1853名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而当年全省79所普通高校毕业生有11.9万。这样的数量无论对消化毕业生还是对基层需求缺口都是杯水车薪。要让毕业生更多地流向基层,需要增加名额,放宽标准,完善保障措施,从而留住一批优秀人才服务安徽基层。 荆棘之五:农村教学及卫生等公益岗位倍受冷落。调查发现,目前安徽农村中及卫生等公益事业部门人才紧缺,但是因为条件差,待遇低,难获毕业生青睐。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长期紧缺,但往往连专科生都不愿意去,更别说本科生了。此外,因为地方财力有限,不少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工资和乡镇卫生院招募毕业生的补贴,不能完全到位,这些问题也削弱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需要更强的助推器 在采访中,长期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关专家,反复强调一个观点:修好大学生基层就业路,绝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能够办到的。 安徽是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业大省,但其采取的一系列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措施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以2005年为例,这一年安徽省委组织部共选调了141名优秀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参加选调的本科院校由2004年的12所增加到21所;省人事厅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共安排“三支一扶”计划691名;卫生厅招募607名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比上年增加了两倍多;团省委实施服务西部计划和服务安徽基层计划共招募毕业生414人。 安徽省内各高校也纷纷制定措施,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安徽理工大学设立了100多万元的专项奖励基金,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煤炭等艰苦行业就业,2005年该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达到84.8%。安徽大学对到国家级贫困县区或乡镇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每人奖励300元。安徽科技学院为到西部和安徽基层服务期满,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志愿者,每人提供3个以上就业岗位,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安徽省一些市、县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吸引大学毕业生来本地服务。凤台县积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将空缺的编制主要安排回凤台县报到的待就业高校毕业生。其他一些地区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大学生回乡就业的鼓励措施。这些举动无疑将成为今后通畅大学生基层就业路的重要助推器
/
本文档为【大学生基层就业行路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