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

2017-10-27 20页 doc 43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doc】“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 “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 化 2009年第2期 (总第181期)======:=====:====:= ? 文化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Study&Exploration No.2,2009 Seria1.No.181 "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 王永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河间邢氏家族虽然自有其渊源,但其家族门第之士族化则奠基于汉魏之际.作为留居河北之 世族,北魏太武帝时期其家族...
【doc】“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
【doc】“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 “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 化 2009年第2期 (总第181期)======:=====:====:= ? 文化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Study&Exploration No.2,2009 Seria1.No.181 "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 王永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河间邢氏家族虽然自有其渊源,但其家族门第之士族化则奠基于汉魏之际.作为留居河北之 世族,北魏太武帝时期其家族代表人物受到重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其家族代表人物邢峦等不断 受到重用.北魏后期及东魏,北齐之际,其家族才俊辈出,成为北朝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世族之一.河 间邢氏在文化上保持着汉儒的学术传统,经律兼修,精擅礼制,这不仅成为他们入仕的基本条件,而且推动 着北朝胡人统治者的汉化进程.邢氏人物多能属文,出现了以邢邵为代表的诸多文士,这在文学地位日益 显着的北朝后期,对于其家族文化声誉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邢邵等人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富于包 容性,其思想作风表现出明显的玄学化特征. 关键词:北朝;河间邢氏;家族文化;儒学;文学 中图分类号:K239;K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9)02—0222—07 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推行汉化以来,北方地 区汉族世家大族的政治与社会地位迅速上升,一些家族不 仅世代为宦,而且在文化上人才辈出,出现了不同以往的 新局面.对此,以往学界已有所关注,在魏孝文帝重建门 阀,推动鲜,汉上层通婚等方面颇多研究,在世族个案 研究中,对清河,博陵崔氏及河东裴氏等显赫门第则多有 专论.不过,相对而言,对其他非"势家"类型的文化士族 则似乎关注不多.其实,诸多地位相对弱小的家族构成了 世族社会的主体,应该加以特别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 以北朝中后期河间邢氏家族作为个案,专题考察当时其家 族文化等情况,从一个侧面透视北朝士族文化的面貌. 一 ,引言:河间邢氏的渊源及魏晋之际其家族 门第的奠定 关于河间邢氏家族之缘起,《急就篇》卷二"邢丽奢" 条,颜师古注:"邢本姬姓之国,周公之胤也."《元和姓纂》 卷五"邢氏"条载:"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唐杜牧《樊川集》卷八《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 志铭并序》日:"邢氏,周公次子靖渊,封为邢侯,国灭因以 为氏.西汉字为太尉,子绥为司空,曾孙世宗光武时为骠 骑将军,世宗玄孙颐因居河间.颐当曹魏时参太祖丞相 事,终于太常.邢有河间,南阳,君实河间人,太常后也. 后至晋,魏已降,皆有官禄."《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 系表四上》说:"邢氏出自姬姓.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王永平(1962一),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 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汉魏六朝社会文化史研究. ? 222? 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卷下"邢 氏"又说:"邢侯,周公之裔,后以为氏."l1J《新校互注宋 本广韵》卷二载邢姓"出河间也,本周之胤,邢侯为卫所 灭,后遂为氏,汉有侍中邢辟,直道忤时,谪为河间郊令,因 家焉."郑樵《通志?氏族略》"周同姓国"条下载:"邢氏, 侯爵,周公之第四子受封于邢.今邢州治龙冈是其故地 也.僖二十五年,卫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宋邓名世《古 今姓氏书辨证》载邢氏"出自姬姓,周公第四子靖渊,封为 邢侯,其地广平襄国县是也.《春秋》鲁僖公二十五年,卫 文公灭邢,子孙以国为氏.齐大夫邢公,晋大夫邢伯,邢 侯,勇士邢蒯,其后世为滁州全椒人.汉司徒邢绥之后有 文伟,相唐武后."综合以上官私谱牒,都称邢氏为"姬 姓",为周公之子,唐,宋以后稍有增补,或称周公第二子, 或说第四子,后国灭,其子孙以氏为姓,并叙及春秋以来邢 氏主要人物.不过,早期河间邢氏人物少有事迹可述,查 核正史,确实可考的邢氏人物则是汉魏之际的邢颐. 《三国志》卷-t一二《魏书?邢颞传》载:"邢颥,字子昂, 河问郊人也."他积极支持曹操平定河jE,被称为"民之先 觉";曹操对他也颇为信重,不仅一再任其为冀州地方官 职,以稳定局势,后以其参丞相军事,历任东曹掾,太子少 傅,太傅等职;曹丕称帝后,以其为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 尉,太常等.特别需要指出,邢颐为宦,不仅干能显着,而 且德行突出,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曾为 诸子"高选官属",令日:"侯家吏,宜得渊深法度如邢颐 辈."于是任其为平原侯曹植家丞,"颐防闲以礼,无所屈 扰,由是不合."说明他以儒家礼法约束曹植,颇为严正. 曹操一度曾想以曹植为嗣,征询邢颐的意见,他说:"以庶 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他显然是反对曹操 以庶代嫡的.这体现出邢颞坚定的儒家礼法观念.陈寿 在其传末"评日"中赞其"贵尚峻厉,为世名人",颇能概括 其为人,行政的作风.邢颐入仕曹魏,作为冀州士人的主 要代表之一,被赞誉为"北土之彦",他受封关内侯,官至 太常,奠定了其家族在魏晋时期地位不断上升的基础. 关于河间邢氏家族在魏晋之间的仕宦情况,《北史》 卷四十三《邢峦传》载:"邢峦,字洪宾,河间郭人,魏太常 贞之后也."曹魏时又有邢贞官至太常.不过,查考《魏 书》卷六十五《邢峦传》,则未有此记载.如果这一记载属 实,河间邢氏在曹魏时期有二人位列太常,进入统治集团 的上层.《三国志?魏书?邢颐传》注引《晋诸公赞》载邢 颐曾孙邢乔"有体亮局干,美于当世.历清职.元康中,与 刘涣俱为尚书吏部郎,稍迁至司隶校尉."邢乔在西晋颇有 声誉,《世说新语?赏誉篇》载:"洛中铮铮冯惠卿,名葆, 是播子.蒜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时 称:'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从邢颢子孙在西晋"历清 职"等情况看,当时河间邢氏代表性人物已成为当时士族 社会的名士,其代表性房支已进入士族阶层了. 二,北朝河间邢氏代表人物之儒学修养及对 其仕宦,门风之影响 从以上所考叙汉末,魏晋时期以邢颞为代表的河间 邢氏主要代表人物看,他们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文化修 养.不过,在汉晋之间士风与学风激烈变革的时代文化背 景下,邢氏人物似乎依然保持着汉代经律兼修的传统,没 有学术上特别具有造诣的人物,这既说明在文化上尚处于 积累的阶段,也与当时河北地区士人学风偏向保守的文化 风尚直接相关. 永嘉之乱,中原动荡,西晋日渐崩溃,中州士族纷纷南 迁.与河北地区着名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及范阳卢氏等 世家大族少有南迁者一样,河间邢氏在两晋之际也未南 徙.十六国时期,在诸胡政权统治的背景下,其家族代表 人物大多退归乡里.《魏书?邢峦传》载其"五世祖嘏,石 勒频征,不至."考察十六国各胡人政权,虽间有汉族士人 活动的身影,但出自着名大族者人数较少,影响有限,这与 当时胡汉之间比较紧张的民族关系及汉族大族名士的心 态直接相关.邢嘏拒绝出仕羯赵政权,正是如此.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河间邢氏家族代表人物出仕胡人 政权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魏书?邢峦传》载邢 峦祖父邢颖,字敬宗,"以才学知名.世祖时,与范阳卢玄, 勃海高允等同时被征."《魏书》卷四《世祖纪上》载神麝四 年(431)诏日: 顷逆命纵逸,方夏未宁,戎车屡驾,不遑休息. 今二寇摧殄,士马无为,方将偃武修文,遵太平之化. 理废职,举逸民,拔起幽穷,延登俊义,昧旦思求.想遇 师辅,虽殷宗之梦板筑,罔以加也.访诸有司,成称范 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海高允,广 平游雅,太原张伟,皆贤俊之胄,冠冕州邦,有羽仪 之用. 太武帝拓跋焘此次征士,在北魏汉化进程中是一个标志性 的重大事件,其目的在于笼络河北汉族大族,扩大和巩固 其统治基础.太武帝此次征召的对象,皆为河北最具代表 性家族的名士,即所谓"皆贤俊之胄,冠冕州邦",河间邢 颖名列其中,可见其家族及个人的地位.?拓跋焘对邢颖 颇为信重,《魏书?邢峦传》载邢颖后因病还乡里,"久之, 世祖访颖于群臣日:'往忆邢颖长者,有学义,宜侍讲东宫, 今其人安在?'司徒崔浩对日:'颖卧疾在家.'世祖遣太医 驰驿就疗."从拓跋焘称誉邢颖"有学义,宜侍讲东宫"的 情况看,他应当是一位以儒学见长的"长者".后来高允 "以昔岁同征,零落将尽,感逝怀人,作《征士颂》„„群贤 之行,举其梗概",其中赞誉邢颖说:"宗敬延誉,号为四 俊,华藻云飞,金声夙振.中遇沈痈,赋诗以讯,忠显于辞, 理出于韵."(《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 比邢颖稍晚,邢氏另一代表人物邢韦占也应征至平城. 《魏书?邢峦传》载"峦叔祖祜,字宗祜,少有学尚,知名于 时."《魏书》卷八十四《儒林?平恒传》载: 时高允为监,河间邢祜,北平阳嘏,河东裴定,广 平程骏,金城赵元顺等为着作佐郎,虽才学互有短长, 然俱为称职,并号长者.允每称博通经籍无过恒者. 高允负责选拔着作佐郎,自然要挑选学术文化水平较高的 人物,邢裙名列其中,也"并号长者".《魏书?儒林传》载 河北人陈奇,"爱玩经典,博通坟籍,常非马融,郑玄解经失 旨,志在着述《五经》.始注《孝经》,《论语》,颇传于世,为 捂绅所称."陈奇是一个博通儒家经籍的经师,"与河间邢 裙同召赴京".陈奇是以儒学特长而被征召的,邢祜与其 "同召赴京",也当是以儒学经术见长的一位学者. 此后,深得北魏孝文帝重用的邢峦也是凭借其儒学修 养得以入仕的.?《魏书?儒林传序》载:"高祖钦明稽古, 笃好坟典,坐舆据鞍,不忘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 进,崔光,邢峦之徒以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关历词翰,莫 不縻以好爵,动贻赏眷.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魏 书》本传又载: 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 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拜中书博 ?河间邢氏作为"冠冕州邦"的大族代表进入"征士 行列",对于其家族门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北史》卷 三十四《游雅传》载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人,也为 太武帝"征士"之一.高允"将婚于邢氏,雅劝允娶其族, 允不从",雅曰:"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 我自敬黄头."游雅虽"贱人贵己",但毕竟"人贵河间邢", 说明邢氏门第获得了某种保障. ?据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辑录《魏故博陵太守邢府君邢伟墓志》所载,邢 伟祖父为邢颖,而邢伟为邢峦弟,所载邢峦一支世系与《魏 书?邢峦传》,《北史?邢峦传》的记载相合. ? 223? 士,迁员外散骑侍郎,为高祖所知赏.„„转中书侍 郎,甚见顾遇,常参座席.高祖因行药至司空府南,见 峦宅,遣使谓峦日:"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 馆,情有依然."峦对日:"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 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高祖谓司 空穆亮,仆射李冲日:"峦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 策秀,孝,诏日:"秀,孝殊J'M,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 令策秀." 邢峦以其多方面才能,深得孝文帝赏识.邢峦也曾参与相 关礼制的讨论,《魏书》卷--OA(~L志四》载:世宗永平四 年冬,"员外将军,兼尚书都令史陈终德有祖母之丧,欲服 齐衰三年,以无世爵之重,不可陵诸父,若下同众孙,恐违 后祖之义,请求详正."于是朝廷诸儒纷纷议论,其中太常 卿刘芳也上议,"尚书邢峦奏依芳议". 从北魏太武帝至孝文帝时期,河间邢氏家族先后有邢 颖,邢禧,邢峦三位代表人物获得重用,?这在北魏前期与 中期的汉化过程中,显得颇为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 家族儒学积累及其个人的名士身份.其中就政治地位而 言,邢峦具有突出军政才干和业绩,宣武帝时以都督梁,汉 诸军事,征西将军的身份,负责控制汉中和镇摄巴蜀之重 任;后萧梁出兵徐兖,邢峦受命都督东讨诸军事,安东将 军,对稳定淮北的军事局势贡献卓着.《魏书》本传称其 善于治军,"峦自宿豫大捷,及平悬瓠,志行修正,不复以财 贿为怀,戎资军实丝毫无犯",官至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 延昌三年,邢峦因疾而亡,史称其"才兼文武,朝野瞻望" (《魏书》卷六十五《邢峦传》),可谓一代名臣.以往邢氏代表 人物主要从事着作方面的官职,邢j;占虽曾出任平原太守, "政清刑肃,百姓安之",表现出一定的行政业绩,而邢峦 "学业入仕,长期致力军政事务,功绩显着,这对 以"文史 其家族地位的提升作用明显.作为儒士而具有军政干才, 邢峦体现了汉代以来"经律兼修",师吏合一的文化传统, 这与魏晋以来"儒玄双修"的浮华士风明显不同. 河间邢氏人物"经律兼修",尤其精擅礼制,邢虬便是 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魏书?邢峦传附邢虬传》载: (虬)少为《三礼》郑氏学,明经有文思.举秀才 上第,为中书议郎,尚书殿中郎.高祖因公事与语,问 朝觐宴飨之礼,虬以经对,大合上旨.转司徒属,国子 博士.高祖崩,尚书令王肃多用新仪,虬往往折以《五 经》正礼.转尚书右丞,徙左丞,多所纠正,台阁肃然. 时雁门人有害母者,八座奏辍之而潴其室,宥其二子. 虬驳奏云:"君亲无将,将而必诛.今谋逆者戮及期 亲,害亲者今不及子,既逆甚枭镜,禽兽之不若,而使 狸祀不绝,遗育永传,非所以劝忠孝之道,存三纲之 义.若圣教含容,不加孥戮,使父子罪不相及,恶止于 其身,不则宜投之四裔,敕所在不听配匹.《监庚》言 '无令易种于新邑',汉法五月食枭羹,皆欲绝其类 也."奏入,世宗从之. 邢虬精修《三礼》之学,"明经有文思",他在行政实践中, . 224? 以经释律,这也是汉儒的传统.特别需要指出,邢虬在礼 仪方面,对由南入北的琅邪王肃所制定的孝文帝丧礼方面 的"新仪",颇不赞同,"往往折以《五经》正礼".这体现出 作为北朝儒学旧族的邢氏在礼学方面保持着汉代学术传 统的特征,而与南朝玄学化"新仪"有所不同. 邢虬长子邢臧,也精于礼制.《魏书》卷八十五《文苑 ? 邢臧传》载: 邢臧,字子良,河间人,光禄少卿虬长孙也.幼 孤,早立操尚,博学有藻思.年二十一,神龟中举秀 才,问策五条,考上第,为太子博士.正光中,议立明 堂,臧为裴顾一室之议,事虽不行,当时称其理博. 邢臧参与"议立明堂"的讨论,"当时称为理博",可见颇精 礼制.邢峦侄邢昕,《魏书》卷八十五《文苑?邢听传》载: 邢昕,字子明,河间人,尚书峦弟伟之子.幼孤, 见爱于祖母李氏.„„受诏与秘书监常景典仪注事. 出帝行释奠礼,昕与校书郎裴伯茂等俱为录义. 据《魏书》卷八十二《常景传》,常景自孝文帝,宣武帝以 来,一再负责修订法律,朝仪,明帝时受敕"撰太和之后朝 仪已施行者,凡五十余卷",是北魏后期典制方面的代表人 物.邢昕在孝武帝太昌年问"受诏与秘书监常景典仪注 事",说明他具有相当的礼制方面的修养.? 北魏末及东魏,北齐之际,河问邢氏在经术方面最杰 出的代表人物是邢邵,他是邢臧之弟,在儒家学术与礼法 方面也颇多建树,有"文学之首,当世荣之"的美誉.《北 齐书》卷三十六《邢邵传》载邢邵于太昌年问任国子祭酒, 及至东魏,"累迁太常卿,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是时朝臣 多守一职.带领二官甚少,邵顿居三职,并是文学之首,当 世荣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下载: (邢)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 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后迁国子祭酒,谟训上 庠.子才罚惰赏勤,专心劝诱,青领之生,竟怀雅术, 洙泗自风,兹焉复盛. 可见,在北魏末年,邢邵负责儒学教育事务,地位显着.邢 邵精于朝仪,《北史?邢峦传附邢邵传》载"孝昌初,与黄 f-j@郎李琰之对典朝仪."东魏时期,依然如此,《洛阳伽 ?据《邢伟墓志》所载,邢伟父邢修年与邢伟本人皆 具有儒学修养.邢修年曾为南河镇将,"考南河君,怀道韫 璞,阐雅尚之风",可见其儒学修养.至于邢伟,称其"君 资性温裕,识悟明敏,岐嶷表于绮年,业尚播于冠日.是以 令问休声,昭然允集矣."这显示出邢氏之儒学家教门风颇 为浓郁. ?此外,北魏后期,邢氏其他人物也具有儒学修养. ?邢峦传》载邢逊,"貌虽陋短,颇有 如邢峦子邢逊,《魏书 风气",曾为国子博士等职.邢峦弟邢晏,"起家为太学博 士,司徒东罔祭酒".《北史?邢峦传》载邢虬父邢敏曾为 着作郎.以上三人任职如此,自然具有一定的经术修养. 邢晏子邢亢,《魏书?邢峦传》也载其"颇有文学".这里 的所谓"文学",主要指经学. 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下载邢邵为中书令,"时戎 马在郊,朝廷多事,国礼朝仪,咸自子才出."北齐代魏之 际,邢邵还参与制定禅代仪注.又,邢邵也熟悉丧礼,"及 文宣崩,凶礼多见讯访,敕撰哀策."(《北史》卷四十三《邢峦 传附邢邵传》)对于邢邵的儒学修养及其礼仪方面的建树, 《北齐书?邢邵传》有一段较为概括的记载: (邵)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 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 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 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 可见在儒学方面,邢邵涉猎广泛,钻研甚深,为一代通儒; 在礼仪制度上,他更是驾轻就熟,"为世指南". 在法律制度方面,邢邵在东魏,北齐时期,先后两次参 与修律[2]2.一次在东魏时,《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 景明寺"条下载: 暨皇居徙邺,民讼殷繁,前格后诏,自相与夺,法 吏疑狱,簿领成山.乃敕子才与散骑常侍温子升撰 《麟趾新制》十五篇,省府以之决疑,州郡用为治本. 至于邢邵第二次参与修律,《北齐书》卷二十九《李浑传》 载其"天保初,除太子少保,邢邵为少师,杨情为少傅,论者 为荣.以参禅代仪注„„删定《麟趾格》."《北齐书》卷四 十四《儒林?李铉传》载:"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 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北史》卷三十 三《李灵传附李浑传》所载更为完整:"齐天保初,除太子 少保.时太常邢邵为少师,吏部尚书杨情为太傅,论者荣 之.„„文宣以魏《麟趾格》未精,敕浑与邢邵,魏收,王 昕,李伯伦等修撰."此事发生在北齐文宣帝高洋之时.不 仅如此,《北史?邢峦传附邢邵传》还记载了邢邵议律的 二则实例: 旧格制:生两男者,赏羊五口,不然则绢十匹. 仆射崔暹奏绝之.邵云:"此格不宜辄断.句践以区 区之越,赏法:生三男者给乳母.况以天下之大而绝 此条!舜藏金于山,不以为乏,今藏之于民,复何所 损."又准旧皆讯囚取占,然后送付廷尉.邵以为不 可,乃立议曰:"设官分职,各有司存,丞相不问斗人, 虞官弓招不进.岂使尸祝兼刀匕之役,家长侵鸡犬之 功."诏并从之. 可见,邢邵对法律制度及其功用确实颇为熟悉. 北齐时期,河间邢氏还有一位儒者.《北齐书》卷四 十四《儒林?邢峙传》载: 邢峙,字士峻,河间鄞人也.少好学,耽玩坟典, 游学燕,赵之间,通《三礼》,《左氏春秋》.天保初,郡 举孝廉,授四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 峙方正纯厚,有儒者之风.厨宰进太子食,有菜日"邪 蒿",峙命去之,日:"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所直 食."显祖闻而嘉之,赐以被褥缣纩,拜国子博士.皇 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民吏爱之. 邢峙不仅精通儒家典籍,而且"方正纯厚,有儒者之风", 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纯正儒者.关于邢峙学识之渊博,《颜 氏家训?勉学篇》载有一则实例: 《毂梁传》称公子友与莒挈相搏,左右呼日"孟 劳"."孟劳"者,鲁之宝刀名,亦见《广雅》.近在齐 时,有姜仲岳谓:"'孟劳'者,公子左右,姓孟名劳,多 力之人,为国所宝."与吾苦诤.时清河郡守邢峙,当 世硕儒,助吾证之,赧然而伏. 颜之推以邢峙为"当世硕儒",绝非虚言.不过,邢峙未列 入《魏书》,《北史》之《邢峦传》,他应该是河问邢氏宗族其 他房支的人物. 由上所述,可见河间邢氏自汉晋以来,便已形成了家 族的儒学教育的传统,在北魏汉化过程中,邢氏作为北方 汉族儒学世族的代表得到重视.在北魏中后期及东魏,北 齐之际,至少有七位邢氏代表人物充任国子博士,还有担 任国子祭酒等职务者,有的还出任皇太子的经学老师或侍 读,显示了其家族儒学文化方面的优势.邢氏人物多精擅 礼法制度,他们一再参与历代礼制,法制方面的建设,这不 仅对其家族人物的仕进具有重要的助益,而且对促进当时 北朝统治者的汉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间邢氏之世代儒学传承,这在其家族孝友门风中也 明显的表现出来.关于邢氏孝友门风,有几则典型事例. 一 是邢峦弟邢晏,《魏书?邢峦传附邢晏传》载: 晏笃于义让,初为南兖州刺史,例得一子解褐, 乃启其孤弟子子慎,年甫十二,而其子已弱冠矣.后 为沧州,复启孤兄子昕为府主簿,而其子并未从官. 世人以此多之. ?邢峦 邢晏注重家族整体利益,深得孝友之道.又,《魏书传附邢虬传》载: 虬母在乡遇患,请假归.值秋水暴长,河梁破 绝,虬得一小船而渡,漏而不没,时人异之.母丧,哀 毁过礼,为时所称. 邢虬恪守儒家孝道.又,《北齐书?邢邵传》载: 邵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 睦.„„事寡嫂甚谨,养孤子恕,慈爱特深.在兖州, 有都信云恕疾,便忧之,废寝食,颜色贬损.及卒,人 士为之伤心,痛悼虽甚,竟不再哭,宾客吊慰,技泪而 已.其高情达识,开遣滞累,东门吴以还,所未有也. 邢邵个人"内行修谨",重视家族内外的和睦亲善.以上 诸人的孝友表现是邢氏家族儒学文化传统熏染的必然结 果,他们的相关事迹见载于史册,固然可称为典型,其实, 其他邢氏人物也当多如此. 三,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代表人物的文学才能 及其名士风采 由上文考叙可见,与北朝诸多世家大族一样,河间邢 氏家族学术文化的核心与传统是儒家经术,这是他们保障 宗族团结,维护家族门第,争取仕宦地位的文化基础与优 势所在.不过,具体考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我们不难 ? 225? 发现在北魏后期以来,河间邢氏的一些代表人物在思想作 风,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名士化"特征,他们或 "雅好文咏",或"性好谈赏",任情率性,与南朝的玄学化 名士颇为相似,而绝非一般的浅薄陋儒.这有助于丰富其 家族文化的色彩,增强其家族的文化适应能力. 河间邢氏代表人物多具有文学才能.如邢峦,《魏 书》本传称其有"文才干略",他得参与魏孝文帝的文学活 动.《魏书》卷五十六《郑羲传附郑道昭传》载: (郑道昭)从征沔汉,高祖飨侍臣于悬瓠方丈竹 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焉.乐作酒酣,高祖乃歌曰: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彭城王勰续歌 曰:"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江外."郑懿歌 日:"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邢峦歌 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道昭歌 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高祖又 歌目:"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宋弁 歌曰:"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高祖 谓道昭曰:"自比迁务虽猥,与诸才俊不废咏缀,遂命 邢峦总集叙记.当尔之年,卿频丁艰祸,每眷文席,常 用慨然." 孝文帝喜好文雅,士大夫聚会时,常"与诸才俊不废咏 缀",并命邢峦将这些唱和歌咏"总集叙记".邢峦受命 "总集叙记",说明他不仅常参与孝文帝的这类雅聚,而且 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又,《魏书》卷十九《景穆十二 王?任城王元澄传》载孝文帝南征后回到洛阳,引见王公 侍臣,说:"光景垂落,朕同宗则有载考之义,卿等将出无 远,何得默尔,不示德音."于是"即命黄门侍郎崔光,郭 祚,通直郎邢峦,崔休等赋诗言志."宣武帝时,邢峦曾受命 负责撰《孝文起居注》,《北齐书》卷三十七《魏收传》史臣 回顾北魏国史撰修过程时曾说:"宣武时,命邢峦追撰《孝 文起居注》,书至太和十四年,又命崔鸿,王遵业补续焉." 当时修史,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才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河间邢氏人物有二位列入《魏书 ? 文苑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其家族文化的特色.其中 邢臧具有多方面才干,在文辞方面,"为特进甄琛《行状》, 世称其工.与裴敬宪,卢观兄弟并结交分,曾共读《回文 集》,臧独先通之.撰古来文章,并叙作者氏族,号曰《文 谱》,未就,病卒,时贤悼惜之.其文笔凡百余篇."可见邢 臧不仅是一位文士,而且是一位文学史家,《文谱》是很具 特色的文学史着作.另一位邢昕,"好学,早有才情",曾 为车骑大将军萧宝夤东罔祭酒,"委以文翰";后"吏部尚 书李神俊奏昕修《起居注》"?;天平初,应征至邺城,"既 有才藻,兼长几案.自孝昌之后,天下多务,世人竟以吏工 取达,文学大衰.司州中从事宋道游以公断见知,时与昕 嘲谑.听谓之日:'世事同知文学外.'游道有惭色.„„ 所着文章,自有集录."邢臧父邢虬也有文学才能,《魏书 ? 邢峦传》载邢虬"所作碑颂杂笔三十余篇". 北魏末年及东魏,北齐之际,河间邢氏家族出现了一 . 226? 位杰出的文学之士——邢邵.邢邵的出现及其文学地位 的奠定,固然有复杂的社会与时代原因,但从家族文化的 角度看,邢氏有重文之传统,特别是其父邢虬,兄邢臧等, 早以文才着名,为邢氏文学上最兴盛之房支,这给邢邵的 成长提供了比较优越的家族文化环境.关于邢邵的文学 活动及其地位,《北齐书?邢邵传》载之甚详: 年五岁,魏吏部郎清河崔亮见而奇之,日:"此子 后当大成,位望通显."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 明强记,日诵万余言.族兄峦,有人伦鉴,谓子弟日: "宗室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尝因霖雨,乃读《汉 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 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文章典丽,既赡且速., 年未二十,名动衣冠.尝与右北平阳固,河东裴伯茂, 从兄罘,河南陆道晖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饮,相与赋诗, 凡数十首,皆在主人奴处.旦日奴行,诸人求诗不得, 邵皆为诵之,诸人有不认诗者,奴还得本,不误一字. 诸人方之王粲.吏部尚书李神俊大相钦重,引为忘年 之交. 可见邢邵博涉经史,尤擅文学,才情勃发.北魏明帝时,元 叉任尚书令,李神俊与着名文士袁翻在座,元叉命邢邵作 谢表,"须臾便成,以示诸宾",李神俊赞日:"邢邵此表,足 使袁公变色."北魏之末,邢邵已成为最具代表的文学之 士,《北齐书》本传载: 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 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 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邵藻 思华赡,深共嫉之.每洛中贵人拜职,多冯邵为谢表. 尝有一贵胜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邵俱在座.翻意 主入托其为让表.遂命邵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 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邵 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 可见年轻的邢邵以文学才能"独步当时".东魏,北齐之 际,邢邵的文学地位更为巩固,《北齐书》本传载: 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舁为文士之 冠,世论谓之温,邢.钷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 在二人之后,故子异死后,方称邢,魏焉. 《北齐书》本传又载其"有集三十卷,见行于世",?其子邢 大宝"有文情". 由上所述,邢邵在文学方面,自少长于作文,在政治应 ?《北齐书》卷四十二《阳休之传》载魏庄帝时,"李 神俊监起居注,启休之与河东裴伯茂,范阳卢元明,河间邢 子明等俱入撰次." ?关于邢邵文学作品的数量及其结集的情况,《洛 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下载其"所制诗,赋, 诏,策,章表,碑颂,赞记五百篇,皆传于世.邻国钦其模 楷,朝野以为美谈也."《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着录 "北齐特进《邢子才集》三十一卷". 用文体方面,文思敏捷,文章华丽,即所谓"文章典丽,既赡 且速";其入仕后,在抒情文章也才华横溢,以"藻思华赡" 成为士林楷模,"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邢邵之文学地位 与成就之所以臻于如此境界,固然与其家族文化之积淀不 无关系,也与当时北朝之文学氛围密切相关,其中特别需 要指出的是,邢邵很注意取法南朝之文学艺术精神.邢邵 模拟南朝文学风尚,其取法对象主要是沈约.《颜氏家训 ? 文章篇》说: 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 字,二也;易读诵,三也."邢子才常曰:"沈侯文章,用 事不使人觉,若胸忆语也."深以此服之. 邢邵推崇沈约的作文观念.《颜氏家训?文章篇》又载: 邢子才,魏收俱有重名,时俗准的,以为师匠. 邢赏服沈约而轻任唠,魏爱慕任晡而毁沈约,每于谈 宴,辞色以之.邺下纷纭,各有朋党.祖孝征尝谓吾 曰:"任,沈之是非,乃邢,魏之优劣也." 可见,无论邢邵,还是魏收,尽管他们相互如何争奇竞胜, 实际上当时他们都自觉地模拟南朝的文学风尚.作为北 朝后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邢邵等人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 自十六国以来,北方文学艺术长期处于荒废状态,自北魏 孝文帝以来才逐步恢复,其起点相对较低,而南朝的文学 艺术则取得长足的进步.因此,邢邵诸人取法,模拟南朝 文风是很自然的事.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邢邵文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他也主张在文学方面应该有所创新,提出了一些文学创作 和批评的思想.他在《萧仁祖集序》中曾说: 昔潘,陆齐轨,不袭建安之风;颜,谢同声,遂革 太原之气.自汉逮晋,情赏犹自不谐;江北,江南,意 制本应相诡. 很显然,邢邵主张文学风尚应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 变化而变化,这无疑是正确的.只是在当时,邢邵及其同 时代的北朝文士尚无法完全摆脱对南朝文学的模拟.此 外,邢邵主张写作文章应追求精益求精,他曾称赞萧仁祖 之文"可谓雕章间出"(邢邵:《萧仁祖集序》,《全北齐文》 卷三),其本人在创作中也是追求"雕虫之美"的;他还主 张文章应表现作者的思想,要体现出比较深刻的思想寄 托.他称赞广平王为文"方见建安之体,复闻正始之音" (邢邵:《广平王碑文》,《全北齐文》卷三),就是提倡文章的思 想要深邃,切旨,他本人为文"词致宏远,独步当时",说明 他是自觉实践其这一文学主张的【3I. 从上文所考述,可见河间邢氏主要代表人物在文化上 既是精擅礼制的儒者,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士.颜之推在 《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论及南北朝学风差异时曾说过, 自末俗以来"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故 南朝通才甚多,"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 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他以为邢邵是东 魏,北齐之际唯一的博涉通才,可谓"上品"之人.邢印的 出现,很能说明其家族文化的某些特征.如邢晏,《魏书》 卷二十二《孝文五王?京兆王愉传》载:"愉好文章,颇着 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 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馆而礼 之."显然,邢晏也是一个公认的"才士".其他邢氏文学 人物都具有这种"才士"的品格.他们既博通经史,具有 丰厚的学识;又擅长作文,表现出炫目的才华.特别难能 可贵的是,邢氏人物普遍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 了独具魅力的名士气质与家族风尚. 考察北朝后期文化变迁的趋势,不能不说文学具有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官吏选举过程中,特别秀才策试,非常 重视文学才能,以致一些宿儒也"恨不学属文"(《北齐书》 卷四十四《儒林?刘昼传》).此外,随着与南朝文化交流的 不断的深入,南朝的玄学化风尚的影响日益扩大,像河间 邢氏这样具有文学传统的家族,相对而言,能够比较快地 接受南朝新风.北魏后期,特别是东魏,北齐之际,河间邢 氏人物表现出明显的名士化特征.如邢晏,《魏书?邢峦 传》载其"美风仪,博涉经史,善谈释老,雅好文咏."所谓 "善谈释老,雅好文咏",这是玄化的典型特征.又,《北齐 书》卷二十九《李浑传附李绘传》载李绘自幼聪颖,"及长, 仪貌端伟,神情朗俊.河间邢晏,即绘舅也.与绘清言,叹 其高远.每称日:'若披云雾,如对珠玉,宅相之寄,实在此 甥."'又邢晏与李绘"清言",可见他平时常谈论玄理. 在谈论玄理及生活方式名士化方面,河间邢氏最突出 的代表依然是邢邵.北魏后期,邢邵在洛阳便参与诸名士 的交游,《北齐书》本传载其"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 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当时,受南朝士风影 响,在洛阳形成了一些名士交游雅集的圈子,他们或谈论 玄理,或诗赋歌辞,成为北朝新士风的典型代表.北魏之 末,政局动荡,这些名士则以雅聚作为避世的手段.尔朱 荣入洛发动河阴之变前,邢邵与王听等名士追随青州刺史 元罗,"终日酣赏,尽山泉之致"(《北齐书》卷三十六《邢邵 传》);后来他又与杨倍等人"避地嵩高山"(《北齐书》卷三十 六《邢邵传》);东魏,北齐之际,他与王听,杜弼等人交游谈 论,"性好谈赏,不能闲独,公事归休,恒须宾客自伴"(《北 齐书》卷三十六《邢邵传》).根据相关记载,邢邵是当时士人 雅聚的主要召集人,可谓名士群体的领袖人物.《洛阳伽 蓝记》卷三"城南?景明寺"条下载: (邢邵)志性通敏,风情雅润,下帏覃思,温故知 新.文宗学府,腾班,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 独高.是以衣冠之士,辐辏其门,怀道之宾,去来满 室.升其堂者,若登孔氏之门,沾其赏者,犹听东吴之 句.籍甚当时,声驰遐迩.? 邢邵作为当时的"文宗学府",深得名士阶层的尊崇. ?这里说邢邵为士林之舆论中心,所谓"衣冠之士. 辐辏其门,怀道之宾,去来满室.升其堂者,若登孔氏之 门,沾其赏者,犹如东吴之句.籍甚当时,声驰遐迩."邢邵 对士林才俊的评价,确实有如东汉许劭与郭泰之品评. ? 227? 邢邵对玄理深有探究,《北齐书》卷二十四《杜弼传》 载邢召p在武定六年曾参与东魏孝静帝组织的有关佛理的 )六年四月八日,魏帝集名僧于显阳殿讲说 谈论:"(武定 佛理,弼与吏部尚书杨情,中书令邢邵,秘书监魏收等侍法 筵."当时谈论佛理,自然牵扯到玄理.又载杜弼"尝与邢 邵扈从东山,共论名理".二人所谈,主要集中在生死等问 题上,"邢以为人死还生,恐为蛇画足";杜弼则从道家的 理论出发,以为"物之未生,本亦无也,无而能有,不以为 疑.因前生后,何独致怪".进而双方论及神灭与神不灭 问题,邢邵以为人之生命如植物,无不死之理;"神之在人, 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前后往复再三, 邢邵理屈而止,文多不载".这里说邢邵"理屈而止",颇 令人费解,二人各持一端,很难说服对方.邢邵主张"神灭 论",反对佛教,恐怕与当时上层社会的主流思潮有冲突, 讨论难以继续下去了.邢,杜"共论名理",涉及玄学,儒 学及佛教思想等多方面问题,值得关注,邢邵的思想在当 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北史》卷三十三《李孝伯传》载李 士谦"善谈玄理",曾与客谈论,客"不信佛家应报义",客 曰:"邢子才云'岂有松柏后身,化为樗栎',仆以为然."此 人与李士谦谈论,引用邢子才的论点,可见其学说之影响. 邢邵谈理,不信佛教"应报"思想和"神不灭论",坚守儒家 的基本思想,这与其儒学旧族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关于邢邵的名士作风,《北齐书》本传载: (邢邵)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 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 一 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瞰.天 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 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 常笑日:"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 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妻弟李季节,才学之 士,谓子才曰:"世间人多不聪明,思误书何由能得." 子才日:"若思不能得,便不劳读书."与妇甚疏,未尝 内宿.自云尝昼入内圈,为狗所吠,言毕便抚掌大笑. 从上所载,邢邵为人之做派,颇与魏晋任诞率性的名士相 似.这显然是他受南朝玄化士风影响的结果. 河问邢氏代表人物在学术文化上不仅兼综经史,擅长 文学,成为北朝世族社会的"学宗文府",而且具有名士风 采,善于谈论,有El辩之才,显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使 得其家族人物在南北朝使节交往过程中颇受重视.当时 南北朝相互间通使,使节的挑选很重视才学,无不"妙简行 人",《北史》卷四十三《李崇传附李谐传》便称:"既南北通 好,务以俊义相矜,衔命接客,必尽一时之选,无才地者不 得与焉."邢氏人物则一再充当使节和接待南使的主客 RI~E41264—265.据《魏书?邢峦传》,邢峦祖邢颖,"后拜中 书侍郎,假通直常侍,宁朔将军,平城子,衔命使于刘义 隆."邢峦叔祖邢裙曾"假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刘或",这是 北魏与刘宋明帝之交往;邢祜子邢产,"假员外常侍,郊县 ? 228? 子,使于萧赜.产仍世将命,时人美之"[4]284—289.邢柘 父子二人连续出使南朝刘宋与萧齐,难怪"时人美之". 邢晏子邢亢,东魏时"兼通直散骑常侍,使于萧衍,时年二 十八."邢峦本人也曾"兼员外散骑常侍,使于萧赜".邢 峦侄邢昕,《魏书?文苑?邢昕传》载其于东魏"兴和中, 以本官副李象使于萧衍.听好忤物,人谓之牛.是行也, 谈者谓之牛象斗于江南."其实,东魏,北齐之际,邢邵才名 甚着,在南朝颇有声名,是当时很合适的使节人选.对此, 南朝怀有强烈的期待,《北史?邢峦传附邢邵传》载: 干时与梁和,妙简聘使,邵与魏收及从子子明被 征入朝.当时文人,皆邵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 副,朝廷不令出境.南人曾问宾司:"邢子才故应是北 间第一才士,何为不作聘使?"答云:"子才文辞实无 所愧,但官位已高,恐非复行限."南人日:"郑伯猷, 护军犹得将令,国子祭酒何为不可?"邵既不行,复请 还故郡. 可见当时围绕邢召口是否出任使节,南北双方曾进行了"外 交协商",南人以为邢邵为"北间第一才士",希望他能出 使萧梁.东魏以"官位已高"搪塞,则实在勉强.但无论 如何,依照当时的聘使,邢邵是最合适担当这一角色 的人选,则是没有疑问的. 综上所述,河间邢氏作为兴自汉魏之际的具有代表性 的?
/
本文档为【【doc】“学府文宗”:北朝后期河间邢氏之家族文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