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

2017-10-11 8页 pdf 964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117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第21卷第2期广东金融学院学报Vol.21,No.22006年3月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Mar 2006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贾润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摘 要:汇率目标区理论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理论作为两种主要的中间汇率制度理论,各有其优缺点。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并未明显地呈现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收敛于两极制度,中间汇率制度仍将继续构成未来实际汇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只能按照严谨的成本收益分析,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特...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
第21卷第2期广东金融学院学报Vol.21,No.22006年3月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Mar 2006 中间汇率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贾润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摘 要:汇率目标区理论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理论作为两种主要的中间汇率制度理论,各有其优缺点。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并未明显地呈现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收敛于两极制度,中间汇率制度仍将继续构成未来实际汇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只能按照严谨的成本收益分析,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博弈能力,以及其他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导性因素,选择成本最小而又最适合本国实情的汇率制度。在中国金融渐进开放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趋势应是选择符合中国实情的中间汇率制度,同时要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关键词: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42(2006)02-0064-06收稿日期:2006201217作者简介:贾润军(1968— ),男,山西山阴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金融稳定性研究。  在现代汇率制度理论中,中间汇率制度理论从其产生起就备受争议。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转型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后,关于中间汇率制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争论更是进一步升级。本文的主旨是,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中间汇率制度理论的演进脉络和最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汇率制度变革可资借鉴之政策建议。  一、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概念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IMF组织的“临时委员会”于1976年达成“牙买加协议”。从此,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无制度”时代,也是一个多元化时代。从理论上讲,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本国实情的汇率制度安排。IMF过去关于汇率制度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成员国所汇报的汇率制度而作,但分类结果往往名不符实,不能反映各成员国汇率制度安排的实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IMF加强了对成员国汇率制度安排问题的研究、监督和指导,并于1999年1月起改变过去20多年将汇率制度分为钉住和浮动两大类的格局,突出汇率形成的内在机制和方法以及政策目标差异,对国际汇率制度安排进行重新分类。按照新分类方法,当前世界各国汇率制度被细分为八类,按其弹性从小到大依次为,无独立法偿货币的汇率安排、货币局制度、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平行钉住、爬行钉住、爬行区间钉住、无区间的有管理浮动、独立浮动(表1)。表1 IFM1999年关于汇率制度安排的分类汇率制度安排国家数1999.1.11999.9.301999.12.311.无独立法偿货币的汇率制度3737372.货币局制度8883.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3944454.平行钉住12765.爬行钉住6556.爬行区间钉住10777.无区间的有管理浮动2626268.独立浮动475151  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2000(1);2000(7)  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七类),但IMF根据中国汇率制度的实际表现,将中国的汇率制度归入第三类,即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理论界在研究汇率制度时,对中间汇率制度的涵义,或基于这一概念的约定俗指,或基于这一概念的无需界定,一般不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从语义学上讲,为统一语境及用语,对中间汇率制度的涵义进行界定是必要的。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汇率制度时所蕴涵的中间汇率制度的内容,本文拟将中间汇率制度的涵义界定为,不具有完全固定或完全浮动特征的所有汇率制度安排的总称。根据以上界定,对照IMF1999年的新分类方法,所谓中间汇率制度即是IMF新分类中第三类至第七类的汇率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平行钉住、爬行钉住、爬行区间钉住、无区间的有管理浮动等五类。而中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无论是依据中国政府宣布的汇率制度类型抑或是按照IMF的分类,都属于一种中间汇率制度安排。  二、汇率目标区理论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理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牙买加体系的确立,似乎印证了该世纪50年代以弗里德曼(M.Friedman)和约翰逊(H.Johnson)为代表的浮动汇率制理论的正确性,但国际金融研究中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由于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理论愈来愈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要求①,一些经济学家另辟蹊径主张走汇率制度选择中的“中间道路”,即研究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可以较好地结合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汇率目标区理论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理论即是其中两种主要的中间汇率制度理论。最早提出建立汇率目标区的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魏福德·依塞尔和亚·布龙菲尔德[1](李富有,1999)。但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则是“华盛顿共识”一词的发明者威廉姆森(Williamson)。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2]主张建立一个中心汇率上下各10%的目标区。这一汇率制度既把浮动汇率过大的汇率波动看作是一种成本,然而又不局限于固定汇率之“固定不变”,以便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汇率的变动加以调整。威廉姆森对“目标区”的要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解释:(1)较弱的承诺,而非承诺使汇率不能偏离目标区;(2)超过目标区宽度(中心汇率上下各10%)被认为是“显著错误”;(3)目标区是一个爬行区,爬行既反映了通货膨胀的差别,又反映了国际收支调整的需要;(4)目标区应予公布;(5)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②阻止汇率偏离其目标区(白当伟,陈漓高,2002)[3]。东亚金融危机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2000)[4]在“目标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BBC(BasketBand-crawling)制度”。BBC制度是指由以下三种汇率制度,即一篮子货币钉住汇率制、爬行钉住汇率制和限幅浮动汇率组合而成的复合汇率制度。其中一篮子货币钉住汇率制用于确定中心汇率,其作用是保持有效汇率的稳定。钉住一篮子货币可防止主要国际货币之间汇率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以上两种汇率机制的搭配使用可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而限幅浮动汇率制又为汇率的变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其作用是汇率的适度变化可为金融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空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是一种不公开宣布一个由中央银行的干预义务来保证的汇率的制度安排。在此汇率制度安排下中央银行跟踪一个不公开的隐含目标汇率,若有必要则通过外汇市场来实现这一目标。从程式化的角度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表现为通过局部调整来达到1%的货币需求变化———调整K%的货币供给③,并使其余的需求变化表现在汇率的变动上。当K接近于1时,汇率是固定的;当K接近于0时,汇率是浮动的(郭建泉,2001)[5]。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对隐含汇率的调控意在结合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二者的优势,而弱化其劣势。具体而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使用“汇56第2期          贾润军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①②③K的含义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干预汇价时,买入或买出本国货币的比例。包括不完全冲销干预的形式。前者在于其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而后者在实践中易于造成大规模汇率波动的负面效应也为各国所充分认识。鉴于此,率目标”防范投机导致的“货币失调”,从而如同固定汇率制一样为投资者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稳定的决策基础。同时从抗冲击能力的角度看,由于在这一汇率制度安排下,市场参与者难以事前准确预测中央银行的干预时间和干预规模,故与固定汇率相比较隐含的目标汇率受到投机攻击的风险较低。(2)即便在实现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后,管理浮动也应当能够为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一国的内部平衡而提供一定的作用空间。关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批评者提出的缺陷主要有:(1)由于缺乏有关目标汇率或目标波幅明确的、公开的信息,汇率运动的轨迹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及其偏好,因而汇率不能作为市场参与者预测通货膨胀的依据。不仅如此,由于中央银行选择进行干预的空间范围很大,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绩效还依赖于本国经济政策在市场参与者中的公信度。(2)由于没有确定的目标汇率,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一些大的投机者出于投机的考虑可能反复地试探中央银行的干预点,如此隐含的目标汇率反而成了导致事与愿违的汇率波动的诱因(赫尔等,2003)[6]。但是,汇率目标区理论同样并非没有缺陷,斯沃博达认为,目标区存在着明显的内部逻辑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将加剧政策冲突,并使政府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上陷入精疲力尽的境地(转引自李富有,1999)。从目前看,汇率目标区理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问题,如基础均衡汇率(FEER)本身的计算就很困难,如果不能计算出合理的基础均衡汇率,那么汇率目标区的稳定性将在根本上受到影响。汇率目标区理论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理论二者隐含的一个共同前提即是中间汇率制度是可持续性的。同时从上文的分析比较中也可以看出,汇率目标区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者设计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对汇率制度公信度与灵活性的折中,即都试图既包含固定汇率的某些优点,又使汇率保持一定的弹性。但这两种制度设计均导致其汇率变动亦具有双重特征,显然,这种双重特征对达到开放经济下内外部均衡的同时实现有利也有弊。一国若选择中间汇率制度,则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其具有操作性的比较优势,因而不失为发展中国家一种可行的汇率制度选择。  三、“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及其相关争论20世纪90年代频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如1997年到1998年爆发的东亚、俄罗斯以及巴西金融危机,进一步引发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重新检视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由于发生危机的国家或地区主要实行的是某种类型的中间汇率制度,此间经济学家提出的汇率制度理论中最突出、争议最大、最富挑战性便是“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TheHypothesisofTheVanishingIntermediateRegime)假说。“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的首倡者一般被认为是Eichengreen(1994)[7],其后还有Obstfeld和Rogoff(1995)[8],Summers(2000)[9],Fischer(2001)[10]等。“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可表述为介于严格固定汇率与自由浮动汇率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是不可持续的,各国只能在完全浮动或完全固定的两极制度选择,即两级论(The“twopoles”)或角点解(Cornersolutions)。Obstfeld和Rogoff(1995)在一个对欧洲货币体系投机打击的分析中得出结论:“浮动汇率和采用共同货币两者之间即便存在舒适的中间余地,也是小之又小”。“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不仅得到如Obst2feld和Rogoff等经济学家支持,而且也受到一些政策制定者如美国政府和IMF高级官员的追棒。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Summers,2000)指出“尽管对于如何选择汇率制度没有单一答案,但是最近的经验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而且也许会更多地反映在全球一体化提供的政策建议———在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世界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的空间越来越小”。IMF前常务副总裁费雪(Fischer,2001)也指出:“有充分理由认为,那些对国际资本市场开放的国家已经或正在脱离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其中一些国家采用了严格钉住汇率制,另外一些国家增加了汇率制度弹性”。“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在实践中似乎也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根据IMF的划分,1991~1999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钉住汇率制度的新兴市场国家比实行中间制度的国家增加得多(表2)。然而“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甫一出台,即66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21卷表2 汇率管制演变过程3所选国家汇率管制固定汇率有限制的浮动汇率有管理的浮动自由浮动197097.20.00.02.8197563.911.113.811.1198038.95.647.28.3198533.35.636.125.0199019.413.930.636.1199513.98.338.938.9199911.111.133.344.5  339个所选国家汇率管制的百分比分布资料来源:汉斯约尔格·赫尔和阿尔布莱希特·隆美尔,2003。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遭到许多经济学家甚至一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批驳。如Frankle(1999)[11]认为,“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中间汇率制度通常比角点汇率制度可能更合适,特别是对于大规模资本流动尚不构成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而且,对于适合建立共同货币的区域,中间汇率制度比角点汇率制度更可行”。“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论者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两级汇率制度的趋势作为支持其论点的主要依据。但是Calvo和Reinhart(2000)[12]以及其他一些研究已经发现,许多声称实施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实际上并不允许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它们往往采用利率和干预政策来影响汇率行为。他们由此而得出两点结论:其一,许多国家正在抛弃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是不对的;其二,由于许多国家出于有利的理由而希望采用固定汇率,它们可以在采用严格的住汇率方面获得好的建议。因此,所谓中间汇率制度正在消亡的说法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的反对者不仅限于学术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其2001年年度中指出,两极论强调预防货币危机的重要性,但它忽视了汇率制度对发展中国家整体影响。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浮动汇率制度是否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在严格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稳定目标将置于经济发展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追求汇率稳定的努力有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周宇,2002)[13]。“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著名的“三元悖论”。两极论者假定资本自由流动是外部给定条件,在这一前提下,三元悖论实际上将转化为两元悖论,即发展中国家只能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作出选择。然而,即便资本自由流动外部给定这一前提条件是正确的,“三元悖论”也并没有排除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可能性,因为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的矛盾,并不意味着不能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折衷方案。“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假说的另一个主要理论依据是,完全浮动汇率制度和完全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消除货币危机,从而避免货币危机。但是,在Frankel(1999)看来,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包括完全浮动和完全固定,都无法消除货币危机。Frankel的论点也可得到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1)完全固定汇率制度①也有发生金融危机的事例,如近年来的阿根廷金融危机;(2)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也不可以确保其金融体系的免疫力,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耗费了GDP的3%左右来重整国内储贷金融机构,日本目前也正经历战后最深重的金融危机。此外,其他一些两极论的反对者也都从不同角度对两极论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如威廉姆森认为,无论是自由浮动汇率还是固定汇率同样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周宇,2002)。麦金农(2003)[14]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2000年东亚经历过危机和未经历过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日本除外)都正式或非正式地回到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与危机前它们的做法没有大的差别。“中间汇率制度消亡论”这种极端形式的建议作为一种理念虽然已经影响到政策制定者们,并对当今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提出了一个不小挑战。但就一般结论而言,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多样性特点,两极制度和多种形式的中间汇率制度都可纳入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集。发展中国家内部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差异,而且这些国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千差万别,这种差别同样也存在于新兴市场国家内部。在此状况下,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或某一国家所有时期的汇率制度安排。76第2期          贾润军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①如货币局缺席和美元化。  五、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通过以上部分的分析评述,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有益的结论和启示:1.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证上检验,汇率制度的演变并未明显地呈现出收敛于两极制度的趋势,迄今世界上尚无法设计出一种十全十美的汇率制度。因而至少对经济金融开放度较低的国家而言,中间汇率制度仍不失为一种可持续的汇率制度安排。基于此,可以预期中间汇率制度仍将继续构成未来实际汇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一国金融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过程中,适当汇率制度选择对于一国的内外部均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国经济金融开放水平的提高,主要贸易伙伴国间较大幅度的汇率波动会产生巨大的部门调整成本,由此汇率变动对本国内部经济金融的影响范围会愈来愈广、影响程度会愈来愈强、影响效应会愈来愈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只能按照严谨的成本收益分析,根据本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博弈能力,以及其他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导性因素,选择一种成本最小而又最适合本国经济发展实情的汇率制度。同时,一国还应根据影响本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导性因素的变化适时变革其汇率制度。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动态转换和动态优化过程,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可适合于所有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任何时期。至于一国在选择中间汇率制度时,选择何种中间汇率制度,同样应依据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而择优选择。3.中国经济具有转型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双重特征,中国渐进主义改革路径,决定了中国金融开放也必然是渐进型的。在金融渐进开放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变迁也应是渐进的。无疑作为一个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的大国,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升,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开放型经济大国。因此,从长期来看,在满足一定前提条件①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的目标模式应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但在最终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过渡期间,中国应选择中间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竞争性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名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已异化为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迄至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才转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②。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无疑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宏观调控的空间,也为迈向具有更大弹性的汇率制度创造了条件。4.汇率制度改革是所有金融改革中最艰难但又最为关键的一步,稍有不慎所有改革可能会前功尽弃,这一点已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所证实。既有的无数先例显示,汇率迫不得已的大幅变动③会引发货币危机,影响一国金融稳定,其成本难以估量。因此,在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中央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也要尽量依据不同时期货币市场状况来制定调整汇率浮动幅度,以期尊重市场的力量。  ①一般而言,一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应具备如下前提条件:(1)国内物价水平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等于外国物价水平;(2)国内外利差趋于一致;(3)利率市场化;(4)健全的法规法律体系;(5)市场中投资者基本上是较为成熟的理性投资者;(6)市场中交易工具的多样化。②中国现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上是国际上所说的“BBC”型(“篮子、区间和爬行”型),也是中间汇率制度的一种形式。③如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大幅升值、1997年7月3日泰铢的大幅贬值。参考文献:[1]李富有.国际汇率制度的变化及其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1999(1),P72~74.[2]Williamson,John,1985:ExchangeRateSystem,Washington: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3]白当伟,陈漓高.东亚货币联盟的实现途径———一个设想方案件[J].世界经济研究,2002(6),P38~43.[4]Williamson,John.,2000:ExchangeRateRegimesforEmergingMar2kets:RevivingtheIntermediateOption,Washington:InstituteforInter2nationalEconomics.[5]郭建泉.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和我国的选择[J].管理世界,2001(3)P121~126.86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21卷[6]汉斯约尔格·赫尔,阿尔布莱希特·隆美尔和何泽荣.中国的追赶型发展:货币政策与经济重构[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Eichengreen,Barry.,1994:InternationalMonetaryArrangementsforthe21stCentury.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8]Obstfeld,Maurice.andRogoff,Kenneth.,1995:TheMirageofFixedExchangeRates.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9,No.4,p.73~96.[9]Summers,LawrenceH.,2000: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es:Causes,Prevention,andCures,AmericanEconomicReview,PapersandProceed2ings,Vol.90,No.2,p.1~16.[10]FischerStanley,2001:Exchangerateregimes:IstheBipolarViewcor2rect?Finance&DevelopmentAQuarterlyMagazineoftheIMF,Vol38,No.2.[11]Frankle,JeffreyA.,1999:NoSingleCurrencyRegimeisRightforallCountriesoratALLTimes,NBERWorkingPaperNo.7338,P37.[12]CalvoGuillermoA.andReinhard,CarmenM.,2000:FearofFloating.Mimeo,UniversityofMaryland,andJanuary.[13]周宇.金融危机与汇率制度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2(5),P73~78.[14]罗纳德·麦金农:危机过后东亚美元标准的复兴:对高频率钉住汇率的一种诠释[A],载东亚奇迹的反思[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 华 民)TheoryEvolutionofIntermediateRegimeandtheirImplicationforChinaJiaRunjun(SunYat-senUniversity,lingnancollege,Guangzhou510275China)Abstract:Thispapercompar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wotypesofdominatinginter2mediateregimes,whicharetargetzoneandmanagedfloatingexchangeregime,basedonitscredibilityandflexibility.Fromthepointofviewofthechangeofexchangerateregimes,thechoiceofexchangerateregimesin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donotclearlyappearsthetrendthattheexchangerateregimesconverttotwocoreregimes.Nowondertheintermediateregimescontinuallyplayanimpor2tantroleinthechoiceoftheexchangerateregimes,andwouldbechosenbysomecountriesinthefu2ture.Foranycountrythatwantstochoosetheexchangeregime,whichadaptstoitsactualcircum2stancesandhastheminimizationofcost,shouldmakecost-benefitanalysisthatbaseontheeconomicstructure,economiccharacteristic,thepowerofgamewithothercountries,andtheotherleadingfactorsthatcouldinfluenceonthechoiceofexchangerateregimes.InthecourseofChinafinancialsectoropennesstoothercountries,thereformtrendoftheRMBexchangerateregimeshouldchooseintermedi2ateregimesthatadaptstochinaactualcircumstances,underthisexchangerateregime,thefloatingrangeoughttobegraduallyenlarged.Keywords:ExchangeRateRegimes,theHypothesisoftheVanishingIntermediateRegime,theChoiceofRMBExchangeRateRegime.96第2期          贾润军 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免费论文查重:http://free.paperyy.com3亿免费文献下载:http://www.ixueshu.com超值论文自动降重:http://www.paperyy.com/reduce_repetitionppt免费模版下载:http://ppt.ixueshu.com-------------------------------------------------------------------------------阅读此文的还阅读了:1.市场失灵与企业社会责任2.江西宜春准行无食宿会议3.数字时代的嬉皮旅行4.爱,让新闻工作的经历变得灿烂5.证券争议纠纷解决方式之探讨——我国证券仲裁制度之反思与构建6.我国推行PFI制度的核心问题7.大师们的嘴巴该歇歇了8.剑南福:做好务实营销,与剑南春同步辉煌——访剑南福全国总经销南京邦德酒业董事长柳建雄9.中国近代违警罚法的沿革10.活力激昂的驾驶乐趣——2004宝马“感受完美”成都站11.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二)12.清代驻京喇嘛制度的形成与沿革13.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将在重庆举行14.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挖掘开拓:评朱金平新著《论突发事件报道》15.上海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16.新中国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17.关于2001年学术研讨会及培训班安排的公告18.大阪商船三井大幅扩充日本/中国航线19.美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发展及借鉴20.邓小平关于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1.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22.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23.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与归宿24.中国医学情报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医学情报事业诞生40周年25.TheoreticalReflectionsonBuildingaHarmoniousWorld26.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27.中国古代刑罚执行监督制度及其思考28.论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29.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及制度安排30.教育经济效益统计初探31.全国第四届神经免疫学大会纪要3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创新33.山西春运较全国提早20天34.2005年55亿元支持产粮大县35.公民社会:一种解读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理论36.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37.关于加强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考38.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39.在当代中国办企业的一些理性认识40.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41.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42.中国企业管理案例的理论与方法43.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制度与实践44.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制度和价值形态的内在联系45.“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录像带(录音带)收视(听)调查报告46.中国人文思想与东方传统体育实践47.中国中空玻璃发展40年简述48.我国油气勘探的经验和体会49.摆正民企与员工的位置50.日本女孩谷野千惠子
/
本文档为【中间汇率制度安排的理论沿革与中国实践借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