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试论中国工会的独特性

2014-02-24 4页 doc 45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36720

暂无简介

举报
试论中国工会的独特性试论中国工会的独特性 陈嘉晟 1290101041 社工(1)班 一 选题原因 工会作为我国很重要的社会组织与人民团体,其职能不仅仅是原本在转型期后劳动关系中所发挥的维权职能还具有更多的行政职能。在学界,许多学者经常把我国的工会与西方的工会作对比,然后会提出许多意见。我承认我国的工会与西方的工会相比固然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职能与效力上的缺陷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后,但是我国的工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可以说这种转型处境是我国工会的创新机遇。这种特色与机遇是西方工会在目前为止是根本不具有的。这种特色的存在更使我确信了我国的工会符合大部分我国...
试论中国工会的独特性
试论中国工会的独特性 陈嘉晟 1290101041 社工(1)班 一 选题原因 工会作为我国很重要的社会组织与人民团体,其职能不仅仅是原本在转型期后劳动关系中所发挥的维权职能还具有更多的行政职能。在学界,许多学者经常把我国的工会与西方的工会作对比,然后会提出许多意见。我承认我国的工会与西方的工会相比固然存在一定意义上的职能与效力上的缺陷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后,但是我国的工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可以说这种转型处境是我国工会的创新机遇。这种特色与机遇是西方工会在目前为止是根本不具有的。这种特色的存在更使我确信了我国的工会符合大部分我国的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国情,所以在研究我国工会问题上最好不要直接拿西方的工会理论来强加给我国的工会体系从而得出我国的工会不如西方的工会或者其他的消极结论。我之所以选这个题目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出于对我国工会独特性以及其特殊的发展趋势的好奇。另外如果专爱提反论是诡辩行为,那么,当事实要求人们必须反论时而回避之,则是怯弱和不相信科学的表现。(涂尔干,1887) 二 文献综述 对比是一种揭示事物本质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先来比较一下我国工人阶级与西方工人阶级的种种区别。另外西方工会并非是一个统一体,在价值、目标、手段等方面存在形态差异,(吴建平,2012a)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或比较工人阶级这个团体上我们应该回到最初的起源来相互比较。这样才不能被两者独特性所混淆。 (一)对阶级的界定 1.列宁认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指出: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列宁,1986:13) 2.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视工人阶级的形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附属现象, 认为阶级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阶级形成是阶级结构的逻辑结果。一个典型的表述是: “阶级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函数。”( Etienne Balibar, 转引自Katznelson, 1986: 6) (二)我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我国的工人阶级的形成归根揭底是外国通过各种途径如战争等的资本入侵。首先沿海城市上海、广州、厦门、福州、武汉、重庆、天律等地创办了造船厂、轮船公司、缫丝、砖茶厂、印刷厂等。在这些外国企业中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主要是海员和航运工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首先从军事工业开始。由于对外战争的连连失败,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清政府官僚开始创办军事工业,以及采矿、炼铁业和纺织工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于棉纺、织布、缫丝等近代工业。在这些工厂企业中也产生了一批工人。据估计,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五十多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开办的工厂共约百余家,工人三万四千多人,官办工厂四十多家,工人四万七千多人,民办工厂百多家,工人三万四千多人。三项合计,共有工厂二百四十多家,工人十一万五千多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扩大了经济侵略的范围、规模和速度,在铁路、矿山、工业各方面的投资有了很大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经营并掌握管理权的有滇越、中东、胶济、京汉、京奉、津浦、沪宁、京绥等铁路。到1913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兴建了铁路一万多公里,大型矿山二十几个,各种加工厂增加到一百六十六个,外资经营的航运业和电气、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市政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主要是煤铁开采业和纺织业,商办工业也逐渐增多。在这些新办的中外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工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中国工矿企业的工人有六十多万,加上海员、铁路工人共有一百多万。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俄、德、法等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的纺织和面粉业,乘机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13年至1920车,在轻工业的二十三个行业中,新设厂六百七十五家。面粉工业,1900年只有两个厂,1928年增加到八十六个厂。在此期间,陈英、法两国依然保持着在中国原有的侵略势力外,日、美两国乘机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除武力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工厂、矿山和铁路外,还乘机增加了它在上海、青岛、武汉等地的工业投资,兴建了大批棉纺织厂。从1914年到1921年的七年中,日本在华设立的较大的厂矿有二百二十三家(不包括在华掠夺的工厂),同时美国在华投资也有较大增长。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日、美帝国主义大量开办企业,中国的无产阶级也就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到1919年发展到二百万人左右。(高爱娣,2008:22-28) (三)西方工人阶级的形成 对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的产生,我们可以单独说一个国家那就是英国。因为英国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典型地点。(马克思,1975:8)大约从17世纪后半叶起,在英国工业史上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传统的手艺工人逐渐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沦为雇佣工人;而握有生产资料的雇主,也逐渐成为只专注于资本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家,即一种劳资分立的产业关系逐渐确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秩序由传统的行会转变为一种资本主义雇佣制度,温情且带有封建庇护性质的“师傅—学徒”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被“资本家—工人”的市场雇佣关系所代替,道义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劳动力成为商品,在劳动市场上由竞争性的资本来支配和剥夺,工人生活开始日益贫困。(韦伯夫妇,1959:28-40)但是这种形成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片面性。汤普森认为, 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不能归结为经济关系的衍生物。汤普森力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阶级的形成,,是外部决定因素和自我行动的交集。工人阶级“塑造自己”同时又“被塑造”。他认为:我们既不能把阶级简化成一个静止的阶层也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特定生产方式的函数。因为阶级形成和阶级意识是一个持续的关系过程。(Thompson, 1978) (四)存在问题 根据汤普森的观点在解释工人阶级形成时, 必须考察生产过程以外的因素, 如历史、文化、个人经历、生活方式、宗教传统乃至仪式习俗。(Thompson, 1963)所以以上中国与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都仅仅是一种历史与经济方面的。因此国内学者在介绍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时, 似乎忽略了这一研究传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视角, 即国家在工人阶级形成中的作用。在汤普森本人的研究中国家因素虽然时有提及, 但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或许是因为他基本上是一个文化建构主义者,通过叙述阶级经历来建构阶级是他偏好的研究视角。但汤普森以来的有关工人阶级形成的文献中, 有不少研究(主要是政治学家和政治社会学家的研究)特别关注国家的角色, 强调国家对工人阶级意识形态、工人运动模式以及策略的关键影响。(陈峰,2012)而工人阶级恰恰是工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维护对象,虽然说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从最明显的经济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的工人阶级是被动出现而西方的工人阶级则是自发出现的。如果连形成的目的与动机都不是太相似。那么西方的工会与我国的工会根本不能够一味的相提并论。 按照英国工会研究专家韦伯夫妇的定义,工会是工人为维持或改善其劳动生活状况而形成的持续性社会团体。因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处境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价值理念和行动方式的工会模式,英国劳工研究专家海曼将西方工会模式区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即阶级斗争模式、经济谈判模式和社会伙伴模式。从西方工会研究专家的分析中可看到,工会研究始终是两个层面的密切结合,即宏观的结构和制度层面与微观的行动和机制层面。(吴建平,2012b)笔者认为宏观的结构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微观的行动和机制。所以要表明我国工会的独特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宏观的结构上进行对比。 (五)在宏观结构上二者的对比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特点之一, 是这个社会不存在相互对抗的政治力量或政治体系。我国工会的政治地位是由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决定的。在这个政治体制中,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国家政权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是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党、国家政权机关和工会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各自的作用,保证整个人民民主专政体系正常运行和稳定。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会一般不被承认是政治团体, 其政治地位也不被国家所承认, 工会不能直接参与政权活动, 只被看作是劳动关系中的主体, 对工会权利的规定大多局限在劳动关系领域, 一旦逾越, 就难以得到法律上的许可或保障。我国工会作为领导阶级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就必然在政治体制中得到承认,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吴亚平、郑侨,2007)从这里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我国工会具有西方工会不具有的政治地位的政治地位。从而得出中国的政治体制特点及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决定了中国工会组织与制度变迁的总体路径。(吴建平,2008)另外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中,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国工会还发生了许多独特的变化。如在转型前我国实行完全单位制,在这时个人对政府是一种总体依赖关系。(路风,1993)转型初期还是沿袭过去的单位制最多在民主管理与自身建设上做出的一定的改进,到转型中后期由于劳动关系案件增多,到这时国家不得不使用工会还具有过渡性与铺垫性。(吴建平,2008) 三 从宏观结构与制度上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对比出我国的工会与西方工会的不同之处。其独特性在于:转型前的单位制时期李立三(1992)强调:工会组织的中心任务是教育并组织工人职员群众树立新的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组织生产竞赛,爱护公共财产,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作风,以保证生产的完成。在行政机关中,工会基层组织的中心任务同样是教育和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新的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组织工作竞赛,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性,反对文牍主义与推拉作风,向官僚主义作斗争,以保证行政的完成。(游正林,2010)从这里可以看出单位职员完全依赖于单位组织。(路风,1993)到了转型的初期,单位制渐渐瓦解到这时由于劳动关系的市场化,使原本的制度有些不稳定。然后到改革中后期随着工人以及劳动关系的案件增多,到这时国家把中心渐渐地放在了地方工会。随着转型,在新工会的构建中,地方工会为主要主体。(吴建平,2008) 随着宏观结构的变化导致这工会的变化。但是在建国以前和转型以来我国的工会也一直存在一些缺陷。如在1945 年,边区公营工厂实行一元化领导(厂长负责制) 以后,一切统一于厂长,工会因此而无事可做,软弱无力,威信不高。(中央职委,1986)。1980 年10 月27 日,全总书记处召开会议,强调应从波兰工人罢工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波兰那样的事件在中国发生。会议要求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各级工会领导,都必须有改善工会同群众关系的紧迫感,并指出脱离群众已经成为我们工会组织主要的危险,要敢于正视这个现实。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1982:82 - 83) 邓小平强调,工会组织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使广大工人都感到工会确实是工人自己的组织,是工人信得过的、能替工人说话和办事的组织,是不会对工人说瞎话、拿工人的会费做官当老爷、替少数人谋私利的组织。(邓小平,1994) ,赖若愚甚至认为“脱离群众是工会最大的危险。脱离了群众,工会就没有了生命。工会的生命、工会所有的力量在于联系群众,失去了群众,工会什么力量也没有。(赖若愚,1987)从三个时间段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会一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脱离群众。 参考文献 陈峰,2009,国家_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_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 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爱娣,2008,中国工人运动史,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赖若愚,1987,关于工会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工运学院编,北京:档案出版社。 李立三,1994,社会主义工会学习文件选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列宁 ,1998,列宁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路风,1993,中国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期刊(5)。 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书记处办公室编,1986,中国工会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涂尔干,1994,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 韦伯夫妇,1959,英国工会运动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吴亚平、郑侨,2007,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中国工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5)。 游正林,2010,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改革,社会学研究。 吴建平,2012a,劳动关系转型中的中国工会--以国家治理参与为视角,社会发展研究(1)。 ———,2012b,转型时期中国工会研究方法评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 ———,2008 ,从企业参与治理到地方治理参与,学海。 中华全国总工会,1986,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 (上),北京:档案出版。 中央执委,1986,关于公营工厂职工会的问题,北京:档案出版社。 Katznelson,1986, “ Working Class Formation: Constructing Cases and Comparison.” In Katznelson, Ira & Aristide Zolberg, Working Class Formatio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attern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 Prince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E. P. 1978, “The Poverty of Theory.”In E. P. Thompson, The Poverty of Theor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Merlin Press. ————1963,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 New York: Vingtage Books
/
本文档为【试论中国工会的独特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