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

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

2010-02-01 7页 pdf 528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5515

暂无简介

举报
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 2007年7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2007 第34卷第4期 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01.34No.4 民族、语言和宗教. ——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 刘 丹 (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lo0083)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民族观、语言观、宗教观 及其反殖民主义的态度和立场。在乔伊斯看来,爱尔兰的落后与苦难不能单方面归咎于英国殖民政策。同...
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
2007年7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2007 第34卷第4期 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01.34No.4 民族、语言和宗教. ——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 刘 丹 (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lo0083)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民族观、语言观、宗教观 及其反殖民主义的态度和立场。在乔伊斯看来,爱尔兰的落后与苦难不能单方面归咎于英国殖民政策。同时必 须反思爱尔兰自身的堕落。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深刻的反思精神,才使得他能够最终走向世界主义,在 自我流放的文化之旅中完成一位民族作家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民族主义;反殖民主义;民族;语言;宗教 [中图分类号】156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_4799(2007)04—0069一04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又译《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艺术家青年时期的画像》等,以下简称《画像》)是詹姆斯· 乔伊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一部跨越传统与现代的作品,它是乔伊斯作品中的重要代表。在小说的第五章,主人公斯 蒂芬在与同学达文交谈时,有着这样意味深长的语句:“当一个人的灵魂在这个国家诞生的时候,马上就有许多网在他的 周围张开,防止他飞掉。你和我谈什么民族、语言、宗教。我准备要冲破那些罗网高飞远扬。竹fll却作为画龙点睛之笔,这段 话凸显了作品的主题:青年艺术家斯蒂芬对于自由的追求。的确如此,综观整部小说,民族、语言和宗教成为三个关键词, 本文正是从这三个关键词出发,分析《画像》中表现出的乔伊斯的民族观、语言观和宗教观,论述作者关于民族主义和殖民 主义的态度和立场。在乔伊斯看来,爱尔兰的落后与苦难不能单方面归咎于英国殖民政策,也必须反恩爱尔兰自身的堕 落。在乔伊斯的一生中,民族主义思想是贯穿始终的,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才使得他能够最终走向世界主义,完成一 个民族作家的文化使命。 一、民族观 。(一)爱尔兰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历史梳理 乔伊斯出生之年,正是爱尔兰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民族自治运动方兴未艾,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愈演愈烈。 爱尔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约公元前6600年最后一次冰川期,此后便有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定居生活。7000多年 来,经受多次异族入侵,爱尔兰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世系和传统。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到此传播基督教及罗马文化。英 国占领爱尔兰,则可以追溯到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在位时期(1057—1087)。12世纪,亨利二世(1133一1189)带着罗马 大主教的祝福入侵了爱尔兰。自16世纪以来,英国在爱尔兰推行种植园,没收了爱尔兰北部的大量土地,赐予英国殖 民者;而获得赐予的种植园主必须向英王宣誓效忠。作为对宗教分歧和对英格兰国王从不列颠引入新定居者的反应,盖尔 族人在爱尔兰发动了一系列叛乱,但他们的反抗最终被压制。1603年,最后一个盖尔族堡垒——乌尔斯泰(Ulster)也被归 人英格兰国王的统治之下。17世纪,克伦威尔(0Hv盯CmmweU,1599一1658)率军入侵爱尔兰,英国军队和奥兰治的威廉 (Wilh锄of0咖^ge,1650一1702)对爱尔兰天主教徒相当野蛮。1800年爱英同盟条约的签订宣布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 王国的成立,爱尔兰被英国完全吞并。之后发生了在19世纪20年代由丹尼尔·欧康乃尔(1775一1847)领导的天主教徒的 解放运动和查尔斯·斯图尔特·帕内尔(Ch盯lesstewardP肼leu,1846一1891)在19世纪80年代发动的爱尔兰自治运动,以 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1846年发生的大饥荒致使爱尔兰经济濒临绝境,大批爱尔兰人流亡国外。1916年,都柏林爆发 抗英的“复活节起义”,共和党人宣布爱尔兰独立。英国对起义实施了残酷镇压,造成了500人死亡、15名起义领袖被杀 害,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一事件进一步激发了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热情。而就在这一年,乔伊斯 的《画像》在美国出版。 (二)乔伊斯的民族观 [收稿日期]2006_05—20 [作者简介]刘丹(1973一),女,湖北南漳人,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2004 级博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7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4卷 在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之后阅读《画像》,读者不难看出作家对于殖民主义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民族自治运动的态度 和立场。小说的第一章中,经历了孤独的学校寄宿生活的斯蒂芬终于回到家中,终于生平第一次参加了圣诞节家庭聚餐。 可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温馨的聚会,却充满了关于政治、宗教的争吵;原李是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但爱尔兰民族自治领袖 帕内尔的死亡却成为大人们谈论的话题。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一次经历消解了斯蒂芬对于成人世界的期待,也解构了读者 对于斯蒂芬和谐家庭生活的阅读期待,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孤独、背叛和对自由的追求。丹特是斯蒂芬记忆中慈祥的 姑妈,眼前却为着所谓的宗教信仰变得冷酷和僵硬。这一细节取自乔伊斯个人的生活经历,他小时候参加家里圣诞聚会 时,乔伊斯的姑妈丹特·康威和乔伊斯父亲的一个朋友约翰·凯里先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给当时年幼的乔伊斯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以至于数年之后这一情景被作家再现于其作品中。这里需要强调的不是真实事件与文学作品的偶然巧合,而是 二者提及的关于社会、民族、国家这些题材,以及它们对于构成作品关于冲突和对抗主题的重要性。在《画像》中,乔伊斯多 次提到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及其代表人物,目的在于表达他的态度,为了证实在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奉献自己成为民 族独立事业的烈士的重要性。惟其如此,在小说的后部分,斯蒂芬曾有过这样的评论:“从托恩的时代到帕内尔的时代,没 有一个正派、诚实的,为爱尔兰牺牲自己的生命、青春和爱情的人,不是被你们出卖给敌人或者在他需要你们的时候被你 们抛弃掉或者受到了你们的诅咒;你们扔下他又去追随另外一个人。”【ll撙 最早的民族主义源起于帝国海外极度扩张的时期,而殖民主义盛行于从西方的全球扩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殖民 地国家纷纷独立时期。这时,西方对殖民地国家进行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全面占领和控制。随着帝国主义的殖民扩 张越来越深入,被殖民地区的民族主义也高涨起来。爱尔兰在英帝国主义扩张时期处于微妙而奇特的地位,具有殖民和被 殖民的双重特性。一方面,爱尔兰是英国殖民扩张的产物,随着英国经济的逐步强大,经济逐渐衰微的爱尔兰不得不接受 被殖民统治的命运。正如爱德华·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所述:“爱尔兰是1150年由教皇让给英国的亨利二世. 的。教皇本人则于1171年来到爱尔兰。自那时起,就存在着一种惊人的一贯态度,把爱尔兰居民看作是野蛮人和堕落的民 族。”嘲s“他还引用了埃德蒙·斯宾塞这样的人道主义诗人与绅士在其《爱尔兰现状之我见》一书中的观点——“由于爱尔 兰是野蛮的长刀党,他们当中的多数应该被消灭掉”囝,仃。而正是由于英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们 开始了有组织地进行反抗,在民族主义的广阔背景下进行着抵抗帝国主义的运动。另一方面,较之其他殖民地国家,爱尔 兰人为白种人,且大多数居民的第一语言是英语,使得爱尔兰成为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基地,爱尔兰的大量移民在某种程 度上帮助了英国殖民主义在海外的扩张。比如:在印度殖民地的大量士兵和公务员都来自爱尔兰,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是新 教徒。有些主张反抗英国统治的民族主义者也表示赞同英国在海外的扩张,以便自己能从中分得部分财富。总之,爱尔兰 既是殖民统治的客体,又是殖民统治的主体。因此不难理解爱德华·萨义德所作的判断与结论:“爱尔兰解放问题不仅比其 他类似的斗争持续得都更长久,而且时常不被看作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或民族主义的问题。相反,爱尔兰问题却被理解为英 国国内问题。”闭336 正是基于对爱尔兰现状的考虑,斯蒂芬在小说中对爱尔兰的态度也颇为顺理成章。在小说第五章,当达文建议斯蒂芬 应该首先考虑自己的国家,再考虑自己是成为一个诗人或者是神秘主义者时,斯蒂芬“带着冷酷的忿怒的感情”反问道: “你知道爱尔兰是个什么吗?爱尔兰是个吃掉自己的猪仔子的老母猪。”【1】狮从字面上来看,这种近乎谩骂的语句显然有悖 于斯蒂芬作为民族主义者的论断,但正如达文所说,斯蒂芬的内心深处仍是爱尔兰人,只不过被自己的骄傲征服了。出于 对自己祖国现状的不满和失望,斯蒂芬最终选择了逃离民族之网,去欧洲大陆寻求自由。这一情节再次与作家本人的人生 经历相吻合,乔伊斯一生大部分时间并不在爱尔兰度过,而是选择了自我放逐。然而与选择放逐到英国的王尔德不同,同 为爱尔兰人的乔伊斯选择了欧洲大陆,可能正因为这样,两位作家的人生际遇大不相同。身居国外的乔伊斯并没有忘记自 己的民族身份,在签订《尤利西斯》出版的庆祝酒会上,乔伊斯曾对一个名叫亚瑟·鲍尔的爱尔兰文学青年说:“你是个 爱尔兰人,必须按照自己的传统来写,借来的风格不管用。你必须写自己血液里的东西,而不是脑子里的东西。⋯⋯他们 (指各国的文学巨匠)都首先是民族主义的。由于他们的民族主义是如此强烈,才使他们最终成为国际主义的。⋯⋯我总是 写都柏林,因为倘若我能进入都柏林的心脏,我就能进入世界各座城市的心脏。普遍寓于具体中。”【3】 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对殖民地青年进行殖民教育成为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不仅包括对宗主国历史、文化、政治的宣 讲,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对殖民地历史文化的压制。而在这一过程中,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画像》中,斯蒂芬 与英国籍的副教导主任的一次交谈生动地记录了这一特点。斯蒂芬的内心独白表明他意识到爱尔兰与英国之间的征服与 被征服关系,意识到爱尔兰所处的受禁锢地位: 我们两人刚才的谈话所使用的这种语言原来是他的语言,后来才变成了我的语言。像家、基督、麦酒、主人这些 词,从他嘴里说出来和从我嘴里说出来时多么的不相同啊!我在说这些词儿和写这些字的时候可能并不感到精神上 十分不安。他的语言对我来说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生疏,对我它永远只能是一种后天学来的语言。那些字不是 我创造的。我也不能接受。我的声音拒绝说出这些字。我的灵魂对他这种语言的阴森含义感到不安。【1】翻 万方数据 第4期 刘丹:民族、语言和宗教 7l 这段话让我们看到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语言分歧。副教导主任成为占统治地位文化的代表。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副教导主任所谓的“漏斗”(fIl咖e1)和斯蒂芬所说的“通盘”(t岫dish),其实都是英语词汇。在小说的结尾,斯蒂芬4月13日 的日记最终给这一小插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通盘’那个词儿长时期来还一直扰乱着我的思想。我查了查,发现它原是 英语,而且是规规矩矩的古老的英语。让那个副教导主任和他的‘漏斗’见鬼去吧!他到这儿干什么来了?是教我们他自己 的语言,还是跟我们学习我们的语言?不管是哪一样,都让他见鬼去吧!”I-J姒由此可见,语言的影响和渗透是殖民统治很 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爱尔兰和英国的特殊相邻关系,原本是属于英语的词汇却被当作爱尔兰语,这固然讽刺了副教导 主任的有限学识和爱尔兰教育体制的落后,也体现出爱尔兰对英国的文化依赖与文化反抗之并存。在斯蒂芬眼中,副教导 主任是个呆在爱尔兰的可怜的英格兰人,从他们关于美学的对话中,读者可以明显感受到副教导主任知识的贫瘠与思想 的苍白,以至于斯蒂芬“几乎使用寓言中长兄看待回头浪子的眼神注视着这位英格兰的皈依者”【·l瑚。 在爱尔兰民族文学史中,英语写作和爱尔兰语写作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爱尔兰人有着深厚的文学传统:早期的口 头文学有一部分由寺院里的僧侣、抄匠等写成了文字。6世纪以前。爱尔兰文用的是比较原始的峨迦姆字母;后来采用了 一种以拉丁文为基础的新字母,便利了写作,所以从6世纪到12世纪,大量口头流传的故事和诗歌得以用书面的形式保 存下来。17世纪中叶,克伦威尔率领英军大举镇压爱尔兰人民的起义,杀戮甚惨,大批爱尔兰人逃亡国外,当地文化再度 受到严重摧残。此后爱尔兰本土的盖尔语只在民间通行,而受教育的爱尔兰人则大多改用英文写作,语文脱节的现象持续 了200多年。到19世纪,爱尔兰基本上已经完全使用英语,盖尔语只在西部少数地区存在,成为方言。19世纪末,随着爱 尔兰民族主义的高涨,1893年在道格拉斯·海德的倡议下成立了盖尔语学会,盖尔语才又重新受到注意和推广,爱尔兰本 土文学也重新振兴。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爱尔兰,英语写作毕竟占据主要地位。正因为这样,斯蒂芬才会不无愤恨地说:“我的祖先抛 掉了他们自己的语言,接受了另一种语言。他们容许一小撮外国人把他们征服了。你难道认为我会拿我的身家性命来偿付 他们欠下的债吗?再说那又是为了什么呢?”【Il功同样在这部小说临近结尾时,斯蒂芬4月14日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 细节:刚刚从西爱尔兰回来的约翰-阿方萨斯·马尔雷南在那儿的山上木房子里遇见了一位老人,“那位老人眼睛发红,抽 着一根很短的烟斗。老人讲爱尔兰语。马尔雷南也讲爱尔兰语。后来那老人和马尔雷南又一起讲英语”【l】斟。在保留着讲 爱尔兰语传统的西部地区,老人已经可以同时熟练使用爱尔兰语和英语,这不能不说是英国殖民主义的胜利。面对这样的 现实,斯蒂芬和作家乔伊斯都终于选择了逃离和自我放逐,乔伊斯在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在巴黎专攻医学。此后,他辗转至 罗马、苏黎世等欧洲城市,除了几次短暂的回国,大半生时光都置身于爱尔兰社会生活之外。乔伊斯的传记作者埃尔曼宣 称:“在英国人眼中,他是个怪人,是个‘爱尔兰派’,而这一个所谓的派,根据最近七十年来爱尔兰人写的各种文学作品看 来,实在是‘英国化’到了危险的程度。”【4lt的确,尽管乔伊斯选择自我放逐,他却并没有放弃运用英语进行写作,并且正是 他的创作促进了英语文学在20世纪上半叶的繁荣。 三、宗教观 在梳理近代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与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扩张的历史发展脉络时,不难发现宗教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 角色。事实上,近代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与罗马天主教有着密切的关系。12世纪以来,英国国王和贵族一直试图 控制爱尔兰,但是他们能够有效统治的仅仅是都柏林及其周边地区。1534年,英国与罗马教皇决裂,成为新教国家,而爱 尔兰则信奉天主教。1542年,亨利八世下令爱尔兰直接由英格兰国王管辖,但爱尔兰的原住民和后来移居到爱尔兰的大 多数诺尔曼人依然是天主教徒。此外,亨利八世将爱尔兰从一个公国提升为一个王国,不过爱尔兰的国王和英格兰的国王 是同一人。“从16世纪到18世纪,天主教的西班牙和法国在与英国的冲突中多次入侵或试图入侵爱尔兰,并支持那里天 主教徒反英。英国则以此为理由对爱尔兰进行政治压迫、宗教迫害和经济剥削”四。因此,宗教的征服成为征服爱尔兰的一 个重要手段。到18世纪,爱尔兰人争取民族权利和民族独立的运动逐渐强大,但是不少民族主义的领袖在启蒙运动影响 下并没有将争取民族利益和维护天主教信仰以及教会的地位等同起来。在18世纪和19世纪,爱尔兰的新教徒和天主教 徒在向英国争取自治权和独立的民族主义运动中立场是一致的,而罗马教廷和爱尔兰主教团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 思维范式影响下,并不支持这一有新教徒参加和担任领袖的政治活动。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 明确转变为天主教徒的运动,要求建立独立的爱尔兰,而北爱尔兰的新教徒则要求与英国统一。民族矛盾与教派之争重 叠,爱尔兰天主教和爱尔兰民族主义趋向合二为一,天主教成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南 爱尔兰与信奉英国新教的北爱尔兰,在根本上,由于宗教纷争而无法统一。直至今日,南北爱尔兰问题的关键依然是宗教 问题。 《画像》中,从始至终可见纷争复杂的宗教问题与纠纷对斯蒂芬的影响。小说一开始,斯蒂芬接受启蒙教育的克朗戈斯 伍德学校是一个宗教氛围很浓厚的场所,小斯蒂芬经历了种种考验:在学校里无故受罚、被同学戏弄,这些揭示了教会教 育制度的冷漠和无情,也预示了斯蒂芬将来的选择。小说第三章更是以自然主义的笔调详细记录了神父的说教。在阿纳尔 神父关于地狱、救赎、刑法的长篇布道时,斯蒂芬在精神上承受了巨大压力,在恐惧中痛苦反省自己犯下的过失。在向神父 万方数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4卷 忏悔之后,斯蒂芬开始虔诚修炼,获得了教会学校忏悔神父的赞扬,并鼓励他将神职作为终生为之奋斗的职业。然而颇具 讽刺意味的是,斯蒂芬能够诚心忏悔,并非出于对宗教教诲的信奉,而是出于对地狱的恐惧。在斯蒂芬进行人生选择之际, 小说第四章以非常优美的抒情手法,刻画了在海边嬉戏的少女形象,在那一刻斯蒂芬顿悟到神职工作并不是他的人生理 想,他终将拒绝神的召唤,而投身至对艺术的追求,这才是他梦想的自由生活。在那一刻,斯蒂芬逃脱了宗教之网。 从乔伊斯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天主教教会学校的教育成为他最终选择自我放逐的重要原因”昀嘲。其实,在刚上教会 学校时,乔伊斯曾写过一首赞美圣母的诗歌,还受到过教师们的赞扬。“宗教仪式的精密细致使他神往,他学给人祝福的技巧 和斯丹达尔所描写的阿格德主教毫无二致,对祭师主持仪式的程序记得分毫不爽”旧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信念还是渐 渐动摇了,上大学之后,“他本人已经不再是个基督徒了;但他并不企图摧毁神殿,而是赋之以新的用途,把它看作是人类的 一种高级蠢行”旧∞,因此天主教的宗教思想是影响其成长的因素之一,乔伊斯最终如斯蒂芬一样放弃了将神职作为自己的 事业,而选择了写作。在他看来,惟有写作才能使自己在洗礼中达到荡涤灵魂的境界。 四、结语 面对爱尔兰必须承受的来自民族、语言、宗教的压力,斯蒂芬终于下定决心,冲破这一张张无形之网,到欧洲大陆去铸 造出他的民族尚未被创造出来的良知。以沉默、流亡和机智为武器来保卫自己,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这在很大程度 上与许多成长小说的结尾不谋而合,斯蒂芬仍将在新的环境中锤炼提升自己,他的人生道路上仍将会有曲折和坎坷,所以 在小说的结尾。斯蒂芬祈求希腊神话中的能工巧匠迪达勒斯给予自己帮助和力量。 乔伊斯本人对帕内尔之后的“民族运动中的领导者和渗透社会各个层面的天主教反动势力深恶痛绝。对当时以恢复 古爱尔兰文化为宏旨而远离现实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也颇为不满”Ⅲ。在1916年复活节起义后,当问及是否期待爱尔 兰的独立与统一时,乔伊斯曾不无讥讽地说:“这样我就可以宣称自己是它的第一个敌人吗?”唧掳所以,乔伊斯认为, 在爱尔兰这样一个人性被压抑的迷宫一样的社会中,人们必须像迪达勒斯一样,用蜡和羽毛制成双翼展翅飞翔,冲破种种 束缚,去创造新的艺术,这才是青年艺术家的最终追求。 [参考文献】 【1】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黄雨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2】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3】文洁若.鲁迅和乔伊斯【N】.文,2004—04—28. 【4】理查德·埃尔曼.乔伊斯传【M】.金陡,李汉林,王振平,译_E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5】Fall∞。J.E.helalId:JI.woSt8t髑,TwoNati鲫s【J1.WoddA瞄玛,1995,15(8). 【6】Daich∞,Da“d.J砌∞Joy∞:neAni雠鹏Exile【J】.C0llegeEngli8h,1940,2(3). 【7】刘象愚.编选者序【M】矫伊斯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8】Attridge,De孢k.111eC“lbridgeC唧觚i∞toJ啪器J0yce【M】.NwYork:Cam晡dgeUnive鹅蚵Pre鲳,2004. [责任编辑:熊显长】 Natio∞U蚵,L舳guageandReH舀蚰:TIhr∞KeyWordsin咖PPD嘲疵矿4yDH馏—铆 UUDan (c∞tinuiIlgEduc撕吼Couege,Beijing却age姐dCulmmUIliv嘲ity,BeijiIlg100083,China) A№ct:弧epr{e∞ntp印er明alyz船J鲫∞Joyce’s、ri删poi武∞咖tionali哆,l舳gIlage明d弛li百∞弛nectedillAP0rtI面t0f tlle胁st髓aYomlgM柚∞∞toproveJoyce’8明ti·col0IIialsta眦e.A8fh舾Joycei8concemed,tIIe妇b∞kofhehIldi8 notoIllyduetoBritain’8coloIlialpolicy,butalsoclo眈lyrelatedtotlledecadenceofImlaIldit8emBecau舱ofhis8姗Ilg n“orIal叩irit,Joyceisfinallya:bleto脚vet删a耐8cosmopolitalligm.IrIhisj叫meyof髓n眈ile,Joyceisahleto∞compli8h hisculnHmt蜀瞎kasanationalwTiter. Keywords:nationalism;p∞tcolonialcriticism;n鲥叩ali坼l蚰gIlage;弛ligi蚰 万方数据 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 个关键词 作者: 刘丹, LIU Dan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07,34(4)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8条) 1.詹姆斯·乔伊斯.黄雨石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1983 2.爱德华·W·萨义德.李琨 文化与帝国主义 2004 3.文洁若 鲁迅和乔伊斯 2004 4.理查德·埃尔曼.金隄.李汉林.王振平 乔伊斯传 2006 5.Fallon J E Ireland:Two States,Two Nations 1995(8) 6.Daiches David James Joyce:The Artist as Exile 1940(3) 7.刘象愚 编选者序 2004 8.Attridge Derek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mes Joyce 2004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刘仁宝 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殖民政策的转变及其原因分析 2006 本文主要阐述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殖民政策的转变,并分析这一转变的原因,最后笔者提出对这一转变的看法。 二战后上台的工党政府 在殖民政策方面,同此前的历届政府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以相对积极的态度对待殖民问题。在政治方面,其主要内容是权力转移和宪制改革 ,工党政府在不同的地区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了灵活的对策:一方面,在民族主义运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如印度次大陆和中东地区,设法尽力维持现有 的关系,在无法继续维持的情况下,主动撤退;另一方面,在相对落后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实行地方政府改革,同时在各主要殖民地中央政府内部实行 宪制改革,以便继续维持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和影响;经济上,工党政府充分利用广大的殖民地来恢复和发展自身的经济,包括开发殖民地的资源,增 加殖民地食品和原材料的产量以及能够赚取美元的殖民地商品的生产,成立殖民地开发公司和海外粮食公司等。 关于转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英 国自身、国际层面和殖民地自身三个方面考察。英国层面主要包括英国自身的衰落、福利国家的出现,以及工党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国际层面主要包括 来自联合国、美国的压力以及国际反殖民主义力量的壮大;殖民地层面主要包括殖民地自身经济的发展,民族主义力量的壮大等。 政策转变的结 果使英国成为最大的获益者,它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殖民地来说,这一转变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需要辩证地 分析其影响。 2.期刊论文 张家栋.Zhang Jiadong 现代恐怖主义的四次浪潮 -国际观察2007(6) 自19世纪末以来,国际社会经历了四次恐怖主义浪潮:无政府主义、反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在这四次浪潮中,虽然都穿插着民族 主义的因素,但在不同时期,民族主义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征.与前三次浪潮相比,宗教极端主义具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颠覆整体世界秩序的愿望,以及 强烈的暴力和杀伤冲动.目前,恐怖主义正在向小型化、当地化、网络化的后基地组织时代发展. 3.学位论文 郝川 汉语语境下的后殖民文化理论 200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殖民文化理论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进入90年代后,已成为各国学者争相讨论的显学。第三世界反 殖民主义的写作和第一世界的学术思考,是后殖民文化理论崛起和形成的基础。“后殖民”、“第三世界”、“后殖民主义”等是后殖民文化理论必须 探讨和面对的理论支点,并直接构成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内涵。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是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真正代表,在某种意义上 说,他们的理论就是整个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代名词。后殖民文化理论因其独特的理论内涵给中国学人以极大的亲和力,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和视界对其进行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介绍和阐发。后殖民文化理论对中国文论界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其一,加速了中国传统文论思考角度的现代转换;其 二,促进了中国学人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其三,为中国文艺批评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批评视角和理论支点,丰富了当今文化批 评的内涵。然而中国部分学者在运用后殖民文化理论进行批评实践,尤其是在分析全球化和本土化、民族主义和非殖民化等问题时,所折射出的理论观 点,却背离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初衷。因此,应当深入认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内涵,切忌断章取义,要从中国具体的历史经验出发,在抵抗帝国主义文 化霸权的同时,自觉避免绝对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积极发展壮大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文论。 4.期刊论文 赵稀方.ZHAO Xi-fang 民族革命与文化身份——马克思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传统中的法侬 -南京大学学 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46(2) 置于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反殖民主义传统中,我们才能定位法侬的独特贡献,他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首先真正地以殖民地为本位谈论殖民主义问题.法 侬首先是一个民族革命家,不过,西方当代理论所推崇的却并不是他的政治维度,而是他的文化思考.法侬对于那些建立在"人类普遍经验"之上的精神分析 理论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分析,对于主体的统一性和文化身份的单一性的疑问,对于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关系的辨识,都具有超 前性,启发了萨义德、霍米·巴巴等当代后殖民理论家. 5.期刊论文 孙建党.SUN Jian-dang 战后初期美国在印度支那的政策困境及其原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5,28(3) 战后初期,美国在战时为印度支那所设计的非殖民化之路逐渐被现实政治所吞没.1945-1954年,美国一直试图解决该地区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 冲突,寻找可以替代法国殖民主义的非共产主义.然而,法国作为美国主要盟友在西欧的战略地位,胡志明所具有的共产主义特征以及印度支那在遏制 共产主义向东南亚扩张方面所处的关键地位,使美国暂时容忍了法国殖民主义在该地区的存在. 6.学位论文 钱文彬 超越后殖民的表象与迷误——中国后殖民文化理论批判 2004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后殖民文化理论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进入90年代后,已成为各国学者争相讨论的显学.第三世界反殖民 主义的写作和第一世界中的学术思考,是后殖民文化理论崛起和形成的基础."后殖民"、"第三世界"、"后殖民主义"等是后殖民文化理论必须探讨和面对 的理论支点,并直接构成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内涵.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是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真正代表,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理论 就是整个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代名词.后殖民文化理论因其独特的理论内涵给中国学人以极大的亲和力,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界对其进行了 颇具中国特色的介绍和阐发.后殖民文化理论对中国文论界的客观积极的影响表现在:其一,加速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其二,促进了中国学人与其他 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其三,为中国文艺批评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批评视角和理论支点,丰富了当今文艺批评的内涵.中国部分学者在运用 后殖民文化理论进行批评实践,尤其是在分析全球化和本土化、民族主义和非殖民化等问题时,所折射出的理论盲见,严重背离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初衷 .因此,我们应当深入认识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理论内涵,切忌断章取义,并从中国具体的历史经验出发,在抵抗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同时自觉避免绝对的民族 主义和排外主义,积极发展壮大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文论,从而在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 7.期刊论文 王元周.Wang Yuanzhou 认识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 -近代史研究2007(2) 朝鲜的兴亡是近代中国人从传统中华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的重要参照物,因而中国人的韩国认识与近代思想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复杂的国际国 内环境,东西思想的冲突,以及深厚的历史记忆,使近代中国人在对韩认识方面往往不得不面临种种情感和思想的困境.首先,对于大韩帝国灭亡一事,虽然 中国人普遍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背信弃义和侵略行径,但是为了唤起国民,追求自强,中国人又往往更愿意从其内部来寻找其亡国之原因;其二,在如何认识 日本帝国主义下朝鲜的殖民地近代性问题上,有人持肯定、甚至赞叹的态度,也有人认识到近代化成就背后朝鲜人民所遭受的苦痛,直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以后才基本统一到彻底的反殖民主义立场之上;其三,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往往受到历史记忆的很大影响,对宗藩关系的记忆增进了中国人对支援韩国独 立运动的责任感,同时中国支援韩国独立运动也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朝鲜半岛对于中国来说有重要的地政学意义,关系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和平与安全.这 种对韩认识的复杂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他者认识与自我认识的相关性,也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8.学位论文 朴今海 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研究 2007 本文主要考察自1908年“间岛普通学校”的设立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日本对东北朝鲜人推行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变化及其实质。 本文由绪 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等问题。 正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日本对东北朝鲜人 的教育渗透。为了说明日本对朝鲜人的教育渗透,首先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朝鲜人移民社会的形成及朝鲜人民族教育的兴起,以及日本在“间 岛”地区的势力渗透,而后重点阐述了伴随日本入侵间岛而来的日本的教育侵略,亦即日本间岛普通学校的设立和补助学堂的设立、日本对朝鲜人私立 学校的各种干涉、取缔以及围绕着“垦民”教育而引起的中日两国的矛盾。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进入20年代之后日本对朝鲜人殖民主义教育的进一 步扩大及朝鲜人民族教育的对应。进入20年代之后,为了更好地利用朝鲜人,以扩大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羽翼渐丰的日本加大了对朝鲜人的教育侵略。 其表现为,第一,朝鲜人教育的经营主体由原来的朝鲜总督府一家扩大到满铁及日本人个人;第二,为了有效的控制朝鲜人教育,朝鲜总督府与满铁之 间经过磋商具体分工对朝鲜人教育的管辖权;第三,朝鲜总督府与满铁控制下的朝鲜人学校逐渐扩散到东北全域,其数量也逐年增加;第四,日本控制 下的朝鲜人学校完全照搬朝鲜国内教育令,公开推行旨在培养“忠良国民”的同化教育和愚民化教育。当然,日本方面的教育侵略和扩张也遭到来自中 国地方当局和朝鲜人社会的抵制与反抗。 第三章主要阐述“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帝对朝鲜人教育权的统揽与殖民主义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朝鲜人 民族教育的艰辛维持。“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对朝鲜人的教育政策有了一些变化。首先,对朝鲜人教育方针的制定上,考虑到其一手拼凑的伪满洲 国“五族协和”的建国理念和伪满国内复杂的民族构成,日帝把过去以一贯之的“日本帝国臣民”教育政策改为“既为日本国臣民,也为满洲国国民 ”的双重教育方针。当然,这种变化只不过是日本出于其殖民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实际上日本从未放弃对朝鲜人教育的控制和所谓的“帝国臣 民教育”;其次,公开统揽朝鲜人教育权。日本在一方面肆无忌惮的取缔朝鲜人民族主义教育,使民族主义教育一蹶不振,另一方面“积极”扶植和设 立朝鲜人初等教育机关;再次,大力强化对朝鲜人的同化教育和愚民教育。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伪满殖民地奴化教育体系的确立和全面实施以及治 外法权撤销之后伪满殖民主义教育体制下的朝鲜人教育。随着日帝在“满洲国”内殖民统治体系的确立,为了解决殖民地侵略和掠夺所需的人力资源问 题,1937年日伪颁布了“新学制”,确立了典型的殖民主义教育体制。随同日本治外法权的撤销,日本把除满铁沿线14所朝鲜人普通学校以外的朝鲜人 学校全部移交给伪满洲国,使朝鲜人学校受日伪双重管制。自1938年起,随着战云的扩大,为了解决日益枯竭的兵源问题,日帝又以朝鲜人为“皇国臣 民”为由,把朝鲜人教育推向殖民主义教育的极限——“皇民化”教育阶段。为了说明日本治外法权撤销之后日伪对朝鲜人教育政策的变化,本章首先 介绍了伪满“新学制”出笼的背景及实质,而后讲述了伪满殖民地奴化教育体系下日伪对朝鲜人学校的全面整编和殖民主义教育的全面实施;最后重点 阐述日帝对朝鲜人推行的“皇民化”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过程及其实质。 第五章主要阐述了日伪战时体制的确立和战时体制下的非常教育。 1940年至1945年,是日伪殖民统治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转入战时体制。为了应付战时体制的需要,教育完全被纳入 到军事、政治的轨道,赤裸裸成为军事与政治的延续。本章重点阐述伪满战时体制的确立和以精神教育的强化、教育军事化和勤劳奉仕制度为特征的战 时非常教育以及日伪殖民主义教育体系下朝鲜人反殖民主义教育的抵抗与斗争。 结论部分综述了全文要点,重点阐述了日本对朝鲜人殖民主义教 育的特点及其实质。 本文以微观研究入手,重点研究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和变化,旨在通过对日本殖民主义教育的 断面剖析,揭露其殖民教育的实质,揭示朝鲜人教育发展的坎坷历程。 9.期刊论文 陈义华.Chen Yihua 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叙事 -世界民族2007(1) 在西方,民族意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宗教意识的衰落而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取代宗教意识而成为联结社会成员的主要纽带.随着西方资本的跨国 扩张,欧洲民族意识很快演化为极端民族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利用民族主义的集体性所进行的大规模殖民,使得殖民地民族的意识觉醒,并逐步发展 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印度后殖民批评家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认为,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是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两种表现形式,其共同特点就是 把"民族"这个范畴本质化而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构建性质及民族叙事固有的矛盾性. 10.学位论文 郭喜凤 殖民语境下的女性角色——解析《印度之旅》 2007 作为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英国小说家之一,E.M.福斯特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文学评沦,他的作品大都通过真实的人物塑造来展现抽象的思想 观点。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优秀小说之一的《印度之旅》。 自从这部小说1924年发表以来,它丰富的主题 思想一直都是批评家关注的焦点,它被看作是一部描写政治冲突,介绍东方神秘主义,亦或是阐述文化差异和人类关系的书。此外,对作品中讽刺、对 立、意象和象征等手法的解析使得这部小说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多彩和震撼人心。 作为一部描写英国殖民官的小说,《印度之旅》同样吸引了殖民 和后殖民评论家的关注,然而对于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评价却不多见或者比较局限。以《印度之旅》作为一个殖民文本,本文主要分析了殖民语境父权制 下的女性被利用的问题。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作者福斯特的生平、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小说《印度之旅》的写作背景和相关 文学评论。 第一章主要讨论殖民语境下女性的从属地位。在漫长的父权社会历史中,男性被定义为第一性,女性则是第二性。殖民主义的出现并 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而是进一步加剧了女性的边缘化。殖民背景下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严格划分使得白人和黑人女性都被局限在各自_的家庭中。同时 ,男性还试图通过压制女性表达自我的声音进而把她们排除在小说的主流话语之外。此外,在东方主义自我/他者的话语中,福斯特运用种族和性别之间 的类比,即殖民女性阿黛拉与被殖民的男性阿齐兹的类比,进一步加速了女性的消失。 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女性人物在性别统治和殖民统治 的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虽然女性没有直接参与政治,但是她们的爱情和婚姻都是为帝国主义的延续和扩张服务的。诸如女性教育和殉葬的印度寡妇 “萨蒂”等问题也都已成为合理化殖民主义的有利借口。小说中印度和英国女性都被看作性对象而加以评价,成为不同种族之间男性连接的象征中介和 他们化解矛盾的牺牲品。 第三章主要围绕小说中最重要的情节强奸案件展开。其实福斯特对于这个情节的运用是基于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特别 是1857年印度大叛乱留在英国人心中的恐慌。在殖民主义者看来,对予女性身体的侵犯就是对殖民统治本身的反抗。白人男性把白人妇女置于黑人男性 的性受害对象的位置使得他们能够通过把自己塑造成正义的复仇者和女性的保护者而去合法地镇压那些对殖民统治构成的威胁。而对于民族主义者来说 ,强奸黑人妇女的白人男性也是他们的复仇对象,因为女性的面纱和闺房等都被看作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黑人男性把对白人女 性的侵犯看作一种反殖民主义的方式。 第四章探讨了白人女性与黑人女性的关系。两者相似的境遇并没有使得他们结成联盟去反抗,相反,作为 殖民主义的受害者,自人女性同时也参与了维护和加强帝国的统治。在小说中英国女性对于他们印度姐妹的明显歧视态度,以及在阿黛拉案件中暗指的 历史上英国女性对于Illbert法案的坚决反对都表明了白人女性内心的种族差别。即使是那些怀有拯救和教化她们印度姐妹的白人女权主义者也面临着把 黑人妇女作为白人女性相对的他者,来巩固西方女权主义者的自我身份的窘境,而这种话语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殖民话语。 对于像《印度 之旅》这样的一部殖民小说,女性的角色应该在种族问题和性别政治的双重背景下来考察。种族、性和性别问题的相互交织使得同样被边缘的殖民和被 殖民女性沦落为两种父权制度的牺牲品,以及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工具。然而,这两种女性的代表是处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在白人女性那里黑 人女性又一次被边缘化。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dxxb-zxsh20070402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26日
/
本文档为【民族、语言和宗教——解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三个关键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