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三相表功能测试大纲

2014-01-21 42页 doc 937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7705

暂无简介

举报
三相表功能测试大纲功能测试大纲 功能测试大纲 一 测试项目 1.电量 1.1技术要求 1.2试验方法 1.2.1计量准确性 1.2.2存储功能 1.2.3有功计量方式 1.2.4象限检查 1.2.5无功计量方式 1.2.6总及分时电量 1.2.7分相电量 2.需量 (重点) 2.1技术要求 2.2试验方法 2.2.1需量计量和周期时间的准确性 2.2.2停电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3最大需量清零(电表清零)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4时钟调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5费率时段切换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6功率潮流方向改变后需量产生...
三相表功能测试大纲
功能测试大纲 功能测试大纲 一 测试项目 1.电量 1.1技术要求 1.2试验 1.2.1计量准确性 1.2.2存储功能 1.2.3有功计量方式 1.2.4象限检查 1.2.5无功计量方式 1.2.6总及分时电量 1.2.7分相电量 2.需量 (重点) 2.1技术要求 2.2试验方法 2.2.1需量计量和周期时间的准确性 2.2.2停电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3最大需量清零(电表清零)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4时钟调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5费率时段切换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6功率潮流方向改变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7需量周期变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2.2.8需量周期输出信号端子 2.2.9需量存储 2.2.10最大需量清零及其事件 2.2.11无功需量组合方式(后续) 3.费率时段功能 3.1技术要求 3.2试验方法 3.2.1套套时区时段的关系 3.2.2两套时区时段切换 3.2.3费率时段计量 3.2.4时段投切误差 3.2.5周休日与公共假日 3.2.6约定冻结 4.变量数据(瞬时量) 4.1技术要求 4.2试验方法 4.2.1电压检测 4.2.2电流检测 4.2.3功率检测 4.2.3.1有功功率 4.2.3.2无功功率 4.2.4功率因数 5.参变量数据 5.1电表运行方式特征字(1-7) 5.2通信速率特征字 5.3铭牌 5.4日期与周次 5.5时间 5.6电池工作时间 5.7编程有效时间 6.事件记录 重点:电压合格率(过结算日进行结算) 6.1技术要求 6.2试验方法 6.2.1失压 6.2.2欠压 6.2.3过压 6.2.4断相 6.2.5全失压 6.2.6掉电记录 6.2.7失流 6.2.8断流 6.2.9过流 6.2.10潮流反向 6.2.11过载(过负荷) 6.2.12电压不平衡 6.2.13电流不平衡和电流严重不平衡 6.2.14电压逆相序 6.2.15有功需量超限 6.2.16总功率因数超限 6.2.17开表盖记录 6.2.18开端钮盖记录 6.2.19校时记录 6.2.20编程记录 6.2.20.1开关编程键的编程记录(没有进行远程编程) 6.2.20.2远程设置的编程记录(没有编程键) 6.2.20.3 两者同时编程 6.2.21电压合格率记录 6.2.22远程拉合闸记录 6.2.23最大需量清零记录 6.2.24事件清零记录(没写) 6.2.25电表清零记录 7.显示(轮显、键显、遥控显示) 7.1技术要求 7.2试验方法 7.2.1轮显 7.2.2键显 7.2.3停电显示 7.2.3.1停电轮显 7.2.3.2停电键显 7.2.3.3停电红外抄表 7.2.3.4停电唤醒功能 7.2.4遥控显示 7.2.5故障异常显示 7.2.6事件异常显示 8.冻结数据 8.1技术要求 8.2试验方法 8.2.1定时冻结 8.2.2瞬时冻结 8.2.3约定冻结 8.2.4 日冻结 8.2.5 整点冻结 8.2.6模式字中没有要求冻结的数据 9.负荷记录 9.1技术要求 9.2试验方法 9.2.1负荷模式字 9.2.2修改负荷记录间隔 9.2.3停电处理 9.2.4修改电表日期时间 9.2.5负荷记录最大容量 10.远程费控功能 10.1身份认证 10.2密钥更新 10.3数据回抄 10.4远程控制 10.4.1拉合闸、报警、保电 10.4.2第二类数据 二 测试内容 1.电量 1.1技术要求: a)​ 具有正向、反向有功电能量和四象限无功电能量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量。 b)​ 具有分时计量功能;有功、无功电能量应对尖、峰、平、谷等各时段电能量及总电能量分别进行累计、存储;不应采用各费率或各时段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 c)​ 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不应采用各分相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 1.2试验方法: 1.2.1计量准确性 有功: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额定电压、标定电流,cosΦ=1(有功),走字12min,计算出理论应走的电量,W0=P台体×0.2h,抄读电表的有功功率与有功电能示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表计的计量准确性。 无功: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额定电压、标定电流,sinΦ=1.0(无功),走字12min,计算出理论应走的电量,W0=P台体×0.2h,抄读电表的无功功率与无功电能示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表计的计量准确性。 1.2.2存储功能: 1)DL/T 645—2007中有三个结算日,都用于电能结算,需量结算是每月结算一次,约定在DL/T 645—2007协议中的每月第1结算日(数据标识:04000B01)进行转存,转存后当前清零,在其它结算日,如果设置使电能进行转存,则对应的这个结算日需量数据补FF。 2)将三个计算日分别设置为1日0时、15日00时、28日23时: 3)过第1结算日转存:上电运行使电表当前及上1结算日产生电量数据,例如电表时钟为2011.03.29,停电流后,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结算日电量数据,设置日期时间为2011.03.31 23:59:50,过零点后抄读当前、上1结算日及上2结算日电量数据,当前电量数据应保持不变,当前电量转存到上1结算日,上1结算日转存到上2结算日。 4)过第2结算日转存:加电流运行5-10min后确保当前电量大于上1结算日电量,停电流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结算日电量数据,将日期时间设置为2011.4.14 23:59:50,过0点后,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2结算日电量数据,当前电量数据应保持不变,当前电量转存到上1结算日,上1结算日转存到上2结算日。 5)过第3结算日转存:测试方法与第2结算日方法类似。 6)掉电结算:掉电过结算日,上电后电量数据应不发生变化。 7)跨月结算:可设置日期时间进行跨越转存,具体做法应与研发沟通,视具体情况而定。 8)每月结算日设成其他参数(自动抄表日的日01-28,时00-23,推荐1日00时,15日00时,28日23时),同上述方法是否正常结算。这样一直做5个月,直到最后一次结算电量覆盖第一次结算电量。 9)电量存储可与需量存储(2.9)一同测试,以减少测试周期。 1.2.3有功计量方式: 有功计量有组合有功计量、正向有功计量、反向有功计量 有功组合方式特征字: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反向有功 (0不减,1减) 反向有功 (0不加,1加) 正向有功 (0不减,1减) 正向有功 (0不加,1加) 可将组合有功方式特征字设置为: 组合方式 电量计量 01 正向有功 02 -正向有功 04 反向有功 05 正向有功+反向有功 06 反向有功-正向有功; 08 0-反向有功; 09 09=正向有功-反向有功; 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正向电流Imax走字5分钟后,再加反向电流Imax走字3分钟,根据设置的计量方式验证组合有功电能是否计量准确。 例如组合方式特征字为02,则组合有功电能=-正向有功电能,即组合有功电能的最高位置1,代表组合有功电能为“-”值,走反向电流时,组合有功电能与正向有功电能均不计量,只有反向有功电能计量。 其他组合方式测试方法类似,尽量每种计量方式都测试。 1.2.4象限检查 电压、电流同相时在纵坐标上,方向为顺时针表示,且正在运行的象限显示为深色,其余三个象限为浅色。 定义: U I 试验方法: 只加电压时象限不漂移,固定在第Ⅰ象限。 加电压电流,正向,功率因数0.5L,角度设为60度,Ⅰ象限为深色,Ⅱ、Ⅲ、Ⅳ象限为浅色。 加电压电流,反向,功率因数0.5C,角度设为120度,Ⅱ象限为深色,Ⅰ、Ⅲ、Ⅳ象限为浅色。 加电压电流,反向,功率因数0.5L,角度设为240度,Ⅲ象限为深色,Ⅰ、Ⅱ、Ⅳ象限为浅色。 加电压电流,正向,功率因数0.5C,角度设为300度,Ⅳ象限为深色,Ⅰ、Ⅱ、Ⅲ象限为浅色。 1.2.5无功计量方式: 无功组合方式1、2特征字: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IV象限 (0不减,1减) IV象限 (0不加,1加) III象限 (0不减,1减) III象限 (0不加,1加) II象限 (0不减,1减) II象限 (0不加,1加) I象限 (0不减,1减) I象限 (0不加,1加) 可将组合有功方式特征字设置为: 组合方式 电量计量 01 I象限 05 I象限+II象限; 50 III象限+IV象限; 11 I象限+III象限; 44 II象限+IV象限; 81 I象限+IV象限; 80 V象限; 15 I象限+II象限III象限; 55 I象限+II象限III象限+IV象限; 21 I象限-III象限; 84 II象限-IV象限; 25 I象限+II象限-III象限; …… …… 首先进行电表清零,加电流Imax分别在I、II、III、IV象限各走字3、5、6、7分钟后,让每个象限都有无功电量,再根据设置的无功计量方式验证组合无功电能是否计量准确,尽量每种组合方式都能验证。 例1:无功1=Ⅰ+Ⅱ(05),无功2反向=Ⅲ+Ⅳ(50) 当运行在Ⅰ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Ⅱ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Ⅲ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Ⅳ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增加。 例2:无功1= Ⅲ-Ⅱ,无功2= Ⅰ-Ⅳ 当运行在Ⅰ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Ⅱ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减少, 当运行在Ⅲ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Ⅳ象限时,反向无功电量减少。 例3:无功1= I + II + III + IV,无功2不计。 当运行在Ⅰ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Ⅱ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Ⅲ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当运行在Ⅳ象限时,正向无功电量增加。 其他情况类推,不可能每种方式都测试,但要尽量将1个象限,2个象限、3个象限及4个象限的组合涉及到,修改组合方式特征字后要进行清零操作。 1.2.6总及分时电量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Ib、cosΦ=1.0(或sinΦ=1.0)条件下,读取总及各分时电能量(初始)示值,仪表(在各费率时段)连续运行0.5h,在每个费率时段结束后,读取总及各分时电能示值,计算出总电能计数器及(各)相应的计数器电能示值的增量,将总及各分时电量进行比较。计算比较。 在进行以上测试时,任何时刻的(总电量-尖峰平谷电量之和)≤0.01×(△所走费率数-1)kWh。 注意在进行以上测试时,看是否有丢电量情况发生(特别是上下掉电过程中)。 1.2.7分相电量 电表分相计量有功电能的准确性,A、B、C分相有功电能的测试方法: 三相电压为100%Un,A相电流为Imax,B、C相电流为0,cosΦ=1;在此状态下分别走正、反向有功总电能30分钟,分别查看A相的正、反分相电能应基本与计算值(Un*Imax*0.5)一致,误差小于误差限。电流换为B、C相各测试一次。 电表总电能与分相电能的关系及计量准确性一般情况下,总电能等于各分相电能之和(允许有显示误差), 显示误差――由于电表显示位数的关系,有可能各分相之和与总电能有一定的差距,但此差距不应该大于最小显示位乘以分相数;即如果显示2位小数,总电能与A、B、C相电能之差不应大于0.03。 在总及A、B、C相均有电能的情况下计算总电能与A、B、C相电能之差不应大于0.03。 2. 需量计量功能 2.1技术要求: a)在约定的时间间隔内(一般为一个月),测量单向或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 现的日期和时间。 b)需量周期可在5、10、15、30、60min中选择;滑差式需量周期的滑差时间可以在1、2、3、5min中选择;需量周期应为滑差时间的5的整倍数。 c)总的最大需量测量应连续进行;各费率时段最大需量的测量应在相应的费率时段内完整的测量周期内进行。 d)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清零、时钟调整、时段转换、需量周期变更、功率潮流方向转换等情况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隔开始最大需量记录;在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应做最大需量的记录。 2.2试验方法: 2.2.1需量计量和周期时间的准确性 将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加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1.0,将多功能输出端子设置成需量周期信号,电表时间在01时50分30秒时进行最大需量清零操作,检查电表是否在02:05产生正向有功总需量及发生时间,并且多功能输出端子是否在02:05产生信号,02:06刷新产生的最大需量,产生需量后多功能输出端子1分钟输出一个信号。 将02:05产生的需量与电表的功率值进行对比,由于最大需量就是表计的一段时间功率值,在电压电流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需量应与功率保持一致,不允许相差太大。 需量周期及滑差时间可按下表设置,尽量多测试每种情况: 需量周期(分钟) 滑差时间(分钟) 5 1 10 1 10 2 15 1 15 3 30 1 30 3 30 5 60 1 60 2 60 3 60 5 2.2.2停电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在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1.0的情况下走字,先进行最大需量清零,运行5min,停电2min,重新上电后抄读需量产生的数据与发生时间,应该是重新上电15min后产生需量及发生时间,将产生的需量示值与电表的功率进行对比,确保准确性。 2.2.3最大需量清零(电表清零)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在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1.0的情况下走字,进行最大需量清零,清零后的15min产生需量及发生时间,将产生的需量示值与电表的功率进行对比,确保准确性。 电表清零与最大需量清零测试方法类似。 2.2.4时钟调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在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1.0的情况下走字,先进行最大需量清零,运行5min,设置日期事件为2011.03.25 10:20:30,则到10:35产生需量及发生时间,将产生的需量示值与电表的功率进行对比,确保准确性。 可任意设置电表日期事件,在不同需量周期及滑差时间测试。 2.2.5费率时段切换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将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并将当前运行的时段表设为以下费率时段:1:30 费率2;2:00 费率1; 2:20 费率4;2:40 费率3; 加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1.0,将多功能输出端子设置成需量周期信号,电表时间在01时50分30秒时进行最大需量清零操作,当运行到02:00时,总继续计,而费率2停止计,费率1开始计,则正向有功总需量及发生时间在02:05产生,费率2不产生需量,费率1在02:15产生需量及发生时间。多功能输出端子应在02:05产生信号,02:06刷新产生的最大需量,产生需量后多功能输出端子1分钟输出一个信号。 当时间到02:19,将电流设为Imax,保证02:20功率稳定,记录台体功率和每个滑差时间总、费率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当时间到02:39,将电流设为10%Ib,保证02:40功率稳定,记录每个滑差时间总和费率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所有的数据,看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并查看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显示是否与记录一致。 2.2.6功率潮流方向改变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在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0.5L的情况下走字,先进行需量清零操作,15min后让表计产生正向有功需量,如电表时间为02:20:30,在表计过02:21后立即将电流切换到反向,检查电表是否在02:26:00产生反向需量及发生时间,将产生的需量示值与电表的功率进行对比,确保准确性。 可由反向切换到正向测试。 2.2.7需量周期变更后需量产生的准确性 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为1min,在基本电压,基本电流Ib,cosΦ=1.0的情况下走字,先进行最大需量清零,运行7分钟后将需量周期信号设置为10分钟,检查电表是否在修改了需量周期后的10min产生需量,将产生的需量示值与电表的功率进行对比,确保准确性。 各种修改如下表所示,可抽取测试。 原需量周期 修改后的需量周期 5 10 5 15 5 30 5 60 15 5 15 10 15 30 15 60 30 5 30 15 30 60 60 5 60 15 60 30 2.2.8需量周期输出信号端子 可参考2.1进行测试,在不同的需量周期及滑差时间进行测试。 2.2.9需量存储 1)DL/T 645—2007中有三个结算日,都用于电能结算,需量结算是每月结算一次,约定在DL/T 645—2007协议中的每月第1结算日(数据标识:04000B01)进行转存,转存后当前清零,在其它结算日,如果设置使电能进行转存,则对应的这个结算日需量数据补FF。 2)将三个计算日分别设置为1日0时、15日00时、28日23时: 3)过第1结算日转存:上电运行使电表当前产生需量数据,例如电表时钟为2011.03.29,停电流后,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结算日需量数据,设置日期时间为2011.03.31 23:59:50,过零点后抄读当前、上1结算日及上2结算日需量数据,转存前的当前需量转存到上1结算日,上1结算日转存到上2结算日,转存后的当前需量清零。 4)过第2结算日转存:加电流运行16min后确保当前需量已经产生,停电流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结算日需量数据,将日期时间设置为2011.4.14 23:59:50,过0点后,抄读并导出当前及上1、2结算日需量数据,当前需量数据应保持不变,上1结算日需量数据全部用FF代替,转存前上1结算日需量数据转存到上2结算日。 5)过第3结算日转存:测试方法与第2结算日方法类似。 6)掉电结算:在确保当前需量有数据时,掉电过结算日,上电后需量数据应不发生变化。 7)跨月结算:可设置日期时间进行跨越转存,具体做法应与研发沟通,视具体情况而定。 8)每月结算日设成其他参数(自动抄表日的日01-28,时00-23,推荐1日00时,15日00时,28日23时),同上述方法是否正常结算。这样一直做5个月,直到最后一次结算需量覆盖第一次结算需量。 9)需量存储可与电量存储(1.2)一同测试,以减少测试周期。 2.2.10最大需量清零及其事件记录 在当前及历史需量有数据的情况下,抄读并导出抄读当前及历史需量,下发最大需量清零命令,再抄读并导出当前及历史需量,当前需量应清零,历史需量不发生变化,同时将最大需量清零事件记录中的数据与清零前的数据经行对比,两者应保持一致。需测试11次,确保最大需量清零事件存储正常。 2.2.11 无功需量组合方式 后续补充。 3.费率时段功能 3.1技术要求 a)​ 至少应支持尖、峰、平、谷四个费率。 b)​ 全年至少可设置2个时区;24小时内至少可以设置8个时段;时段最小间隔为15分钟,且应大于电能表内设定的需量周期;时段可以跨越零点设置。 c)​ 应支持节假日和公休日特殊费率时段的设置。 d)​ 应具有两套可以任意编程的费率和时段,并可在设定的时间点起用另一套费率和时段。 3.2试验方法 3.2.1两套时区时段的关系 3.2.2 两套时区时段切换 1)设置年时区数、日时段表数、日时段数(每日切换数)、费率数分别为1,设置日期及时间验证表计是否只运行1个年时区数、1个日时段表、1个费率。 2)将年时区数、日时段表数、日时段数(每日切换数)、费率数、公共假日数分别设置为表计所具有的最大值,测试其最大容量。 以下面设置为例,将两套时区数设置成4个,两套时段表设置成8个时段表,如下面设置: 第一套时区: 第2套时区: 1月1日 02时段表 1月1日 01时段表 3月12日 04时段表 3月12日 03时段表 5月1日 06时段表 5月1日 05时段表 10月1日 08时段表 10月1日 07时段表 首先抄读电表运行状态字3(数据标识04000503),查看电表运行哪一套时区,哪一套时段,抄读两套时区时段切换时间,如果电表当前时间为3月20日,抄读电表运行状态字3显示表计运行第一套时区第一套时段的04日时段表,设置两套时区切换时间,电表从第一套时区切换到第二套时区,则日时段表由第一套的04日时段表切换到第一套的03日时段表,可通过显示查看,也可抄读电表运行状态3查看。如果此时设置两套时段表切换时间,则电表由第一套时段表切换到第二套时段表,即电表由第一套的03日时段表切换到第二套的03日时段表。 测试时应涉及到从第一套切换到第二套,从第二套切换到第一套,可反复测试,已确保时区时段切换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3)停电切换:停电过两套时区切换时间或者两套时段切换时间,在没有过切换时间时,可按键唤醒表计,切换后可通过显示查看表计是否切换成功,有些表计停电时不切换,下次上电时进行切换,视具体做法而异。 3.2.3费率时段计量 将日时段表数设置成1个,将第一套第1日时段设置如下所示; 03:00 费率3 18:30 费率3 05:15 费率4 20:25 费率1 10:20 费率2 22:00 费率2 12:40 费率1 23:45 费率4 将表计时间设置为03:00,此时抄读电表有无功分时电量,检查是否费率3电量在增加; 将表计时间设置为05:15,此时抄读电表有无功分时电量,检查是否费率4电量在增加; 将表计时间设置为10:20,此时抄读电表有无功分时电量,检查是否费率2电量在增加; 将表计时间设置为12:40,此时抄读电表有无功分时电量,检查是否费率1电量在增加。 3.2.4时段投切误差 将日时段表数设置成1个,将第一套第1日时段设置如下所示; 03:00 费率3 18:30 费率3 05:15 费率4 20:25 费率1 10:20 费率1 22:00 费率2 12:40 费率2 23:45 费率4 可用电能表检定软件进行测试,将多功能输出端子是这成时段投切信号,设置好时段费率后,软件自动进行费率切换,如将电表时间设置为02:59分后,过03:00后电表由费率4切换到费率3,此时会产生时段投切误差,可从电表显示查看费率是否有4切换到2,也可抄读电表分时费率电量,查看是否费率2电能停止计量,费率4电能开始计量。 3.2.5周休日与公共假日 优先级由高到底:公共假日>周休日>时区 1)验证周休日:可将公共假日数设置为0,设置周休日状态字及采用的日时段表号,设置日期时间验证表计周休日是否运行正常。如周休日状态字设置为3E(周六周日休息),周休日采用的日时段表号为03,例如只有一个年时区:1月1日 02日时段表,如将日期时间设置为2011.03.25(周五)23:59:55,过零点后,电表应该有02日时段表切换到03日时段表。 2)验证公共假日:将公共假日数设置为10,设置1天既是公共假日又是周休日,如采用上面周休日的设置,将第一公共假日设置为2011.03.26 05日时段表号,将日期时间设置为2011.03.25(周五)23:59:55,过零点后,电表应该有02日时段表切换到05日时段表。 3.2.6约定冻结 约定冻结数据模式字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变量 反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正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四象限无功 电能 组合无功2 电能 组合无功1 电能 反向有功 电能 正向有功 电能 注:0代表不记录此类数据,1代表记录此类数据。 设置冻结模式字,选择需要冻结的数据,一般情况下对于三相智能表所有数据都需要冻结,模式字设置为FF。 上电冻结:只加电压,抄读并导出电表运行状态字3、电表需要冻结的电量、需量、瞬时量以及约定冻结数据,设置两套时区切换时间和两套时段切换时间均为2011.03.41 00:00,设置电表日期时间为2011.03.31 23:59:55 ,过0点后,抄读并导出电表运行状态字3、电表需要冻结的电量、需量、瞬时量以及约定冻结数据,两者进行对比,切换成功后会产生约定冻结数据,检查电表运行状态字3显示运行时区时段,冻结数据是否准确。也可设置两套时区切换时间与两套时段切换时间不同进行测试。 掉电冻结:设置两套时区切换时间和两套时段切换时间均为2011.03.41 00:00,设置电表日期时间为2011.03.31 23:59:00,此时停电,过0点后上电,国网要求掉电后不补冻,但由于两套时区上电后已经切换,比较合理的做法时上电补约定冻结数据。 4.变量数据(瞬时量) 4.1技术要求 a)​ 可测量总及各分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分相电压、分相(含零线)电流、频率等运行参数。 b)​ 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4.2试验方法 4.2.1电压检测 ≤±1% 被测量的基准值,电压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由于台体存在误差,故一般用实际值(台体值)代替。要求仪表电压测量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级。 测试点:120%Un,100%Un,50%Un,电流为100%Ib。 将检测台体电压三相同时调到测试点电压,上电流,在各电压测试点上持续5分钟,记录各相的电压示值(记录三次),,计算测量平均值,按公式计算出相对误差不能超过要求限。 4.2.2电流检测 ≤±1% 被测量的基准值,电压为电能表的额定电压,由于台体存在误差,故一般用实际值(台体值)代替。要求仪表电压测量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级。 测试点:电压为100%Un;电流分别为三相5%Ib、100%Ib、Imax。。 升电压,将检测台体三相电流同时调到测试点上电流,在各电流测试点上持续5分钟,记录各相的电流示值(记录三次),,计算测量平均值,按公式计算出相对误差不能超过要求限。 4.2.3功率 被测量的基准值,功率的基准值为额定电压乘以最大电流,功率因数为1。 仪表功率的测量准确度不低于1级。 一般功率测量范围为:1%Pb—Pmax。这里,Pb代表有功或无功额定功率,Pmax代表有功或无功最大功率。 4.2.3.1有功功率 测试点:120%Un,Imax,cosΦ=1.0; 100%Un,100%Ib,cosΦ=0.5L; 80%Un,80%Ib,cosΦ=0.8C。 方法:按测试点升电压、升电流,在这些点上各持续5分钟,记录电表中的有功功率显示值及表中的有功功率显示值,各记录3次,计算平均值,按公式计算相对误差,不能超过要求限。将电流反向,电表应能显示电流极性为负。 4.2.3.2无功功率 备:标准源、标准表。 测试点:120%Un,Imax,cosΦ=0.5L; 100%Un,100%Ib,cosΦ=0.5L; 80%Un,80%Ib,cosΦ=0.8C。 方法:按测试点升电压、升电流,在这些点上各持续5分钟,记录电表中的无功功率显示值及标准表中的无功功率显示值,各记录3次,计算平均值,按公式计算相对误差,不能超过要求限。 4.2.3功率因数 被测量的基准值,功率因数的基准值为90电角度,功率因数的测量值应转换为电角度后,再用上式计算测量误差。功率因数的测量准确度不低于2级。 功率因数的测量范围为0~±1。 功率因数 测试点:100%Un,100%Ib,cosΦ标分别为1.0、0.5L、0.8C; 方法:按测试点升电压、升电流,分别调整cosΦ值,在测试点上持续5分钟,记录电表A、B、C、总功率因数显示值“cosΦ示”,按公式计算误差,不得超过要求限。 5.参变量数据 5. 1运行方式特征字(1-7) 电表运行状态字1:(数据标识04000501)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保留 保留 无功功率方向 (0正向、1反向) 有功功率方向 (0正向、1反向) 停电抄表电池 (0正常,1欠压) 时钟电池 (0正常,1欠压) 需量积算方式 (0滑差,1区间) 保留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Bit4和Bit4结合瞬时量进行测试。 Bit2:将始终电池断开后,Bit2应该置1,时钟电池正常时,Bit2置0。 Bit3:将始终停抄电池断开后,Bit3应该置1,停抄电池正常时,Bit3置0。 电表运行状态字2:(数据标识04000502)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保留 C相无功功率 方向 (0正向、1反向) B相无功功率 方向 (0正向、1反向) A相无功功率 方向 (0正向、1反向) 保留 C相有功功率 方向 (0正向、1反向) B相有功功率 方向 (0正向、1反向) A相有功功率 方向 (0正向、1反向)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电表运行状态字2结合瞬时量进行测量。 电表运行状态字3(操作类):(数据标识04000503)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预跳闸报警状态 (0无,1有) 继电器命令状态 (0通,1断) 当前运行时区(0第一套,1第二套) 继电器状态 (0通,1断) 编程允许 (0禁止,1许可) 供电方式 (00主电源,01辅助电源,10电池供电) 当前运行时段(0第一套,1第二套)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当前阶梯 (0第一套,1第二套) 当前运行分时费率 (0第一套,1第二套) 电能表类型 (00非预付费表,01电量型预付费表,10电费型预付费表) 注1:预跳闸报警状态是指剩余电量或剩余金额到达报警电量或报警金额时电表发出报警提示时的状态,该状态位置1,提示用户需购电或交费。 注2:电能表类型有非预付费型、电量型预付费和电费型预付费三种。当电表类型为00时定义为非预付费型电能表;当电表类型为01时为电量型预付费电能表;当电表类型为10时定义为电费型预付费电能表。 电表运行状态字4-7结合事件记录经行测量,这里不再重复。 5. 2通信速率特征字 5.2.1调制型红外光口通信速率 由于红外只能用1200bps进行通信,故可进行设置与抄读,不能设置成其他通讯速率,设置成其他通信速率时错误信息字返回其他错误(01)。 5.2.2通信口1、通信口2通信速率 通信口1(RS4851)与通信口2(RS4851)均可用1200bps、2400bps、4800bps、9600bps进行通讯,故可进行抄读与设置。 ①用RS4851修改RS4851的通信速率,用RS4852修改RS4851的通信速率,分别通信。 ②用RS4851口修改RS4852口通信速率,用RS4852口修改RS4851口通信速率,分别通信。 ③用红外掌机分别写该RS4851口和RS4852口的通信速率,分别通信。 ④修改后立即掉电,上电后应启用修改后的通信速率进行通信。 5. 3铭牌 ①通信地址与表号:可抄读可设置,返回帧正常。 ②资产管理编码:可抄读可设置,返回帧中是ASCII码。 ③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最大电流、有功准确度等级、无功准确度等级:只能抄读,不允许设置,返回帧中是ASCII码。 ④电表有功常数和无功常数:只能抄读不允许设置。 ⑤电表型号、生产日期、协议版本号:只能抄读,不允许设置,返回帧中是ASCII码。 ⑥厂家软件版本号、厂家硬件版本号、厂家编号:只能抄读,不允许设置,返回帧中是ASCII码。 5.4日期与周次 ①闰年切换:表计加额定电压,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08年2月28日23时58分00秒 周次04”,抄读表计日期,查看是否设置成功,时间正常运行,2min后时钟应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08022905时间00:00:00”,再将时间设置为23:59:50,过10s后表计时钟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08030106 时间00:00:00”。将表计时间设置为“2009年2月28日23时58分00秒 周次06”,抄读表计日期,查看是否设置成功,返回09022806,2min后时钟应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09030100(或09030107)”。 若成功则表明该表计能正确判定闰年和非闰年。 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10年2月28日23:58:00周日”,使表计自行运行,2min后时钟应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10030101时间00:00:00;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12年2月28日23:58:00周次02”, 2min后时钟应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12022903时间00:00:00”, 再将时间设置为23:59:50,过10s后表计时钟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12030104时间00:00:00”; 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13年2月28日23:58:00周次04”,使表计自行运行,2min后时钟应自动切换到“日期及周次13030105时间00:00:00。若成功则表明该表计能正确判定闰年和非闰年,且能正确判定年应为十进制,而不是十六进制。 ②大小月切换:表计加额定电压,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09年1月30日23:58:00周五”,使表计自行运行,看表计是否会自动切换到“2009年1月31日00:00:00周六”; 再将时间设置为23:59:50,过10s后表计时钟自动切换到“2009年2月1日00:00:00周日”;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09年3月30日23:58:00周一”,使表计自行运行,看表计是否会自动切换到“2009年3月31日00:00:00周二”; 再将时间设置为23:59:50,过10s后表计时钟自动切换到“2009年4月1日00:00:00周三”; 将表计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09年4月30日23:58:00周四”,使表计自行运行,看表计是否会自动切换到“2009年5月1日00:00:00周五”;依次类推一直测试到2010年。 若成功则表明该表计能正确判定大月和小月。 ③非法数据:表计加额定电压,将表计日期分别设置为“2008年2月30日”、“2008年9月31日”, “2008年10月00日”, “2008年13月01日”, “2009年00月01日”, “2009年5月32日”、“2010年2月29日”等,若设置不成功,错误信息字返回01(非法数据),则表明该表计能正确处理日期的非法数据。将日期及周次设置为“2008年9月1日 周08”, 若设置不成功,则表明该表计能正确处理周次的非法数据。 5.5时间检查 表计跨日测试:表计加额定电压,将时间设置为23:59:50,通过键显或后台抄读观察时间是否会从23:59:50-00:00:00时间显示是否正常。 ②表计跨小时测试:表计加额定电压,将时间设置为00:59:50,通过键显或后台抄读观察时间是否会从00:59:50-01:00:00时间显示是否正常。再将时间设置为01:59:50,通过键显或后台抄读观察时间是否会从01:59:50-02:00:00时间显示是否正常,依次类推。 ③表计加额定电压,将表计时间分别设置为“24:00:00”、 “01:60:00” “01:00:60” 等,若设置不成功,错误信息字返回01(非法数据),则表明该表计能正确处理时间的非法数据。 5.6电池工作事件 ①表计加额定电压,抄读“电池工作时间”项,记录该数据T1。 ②将表计掉电,用电池供电,掉电5分钟后再上电,抄读“电压工作时间”项,记录该数据T2,T2=T1+5,且在上电过程中数据T2一直保持不变。 ③将表计掉电,用电池供电,掉电15分钟后再上电,抄读“电池工作时间”项,记录该数据T3,T3=T2+15,且在上电过程中数据T3一直保持不变。 ④将表计掉电,用电池供电,掉电一个晚上(△T)后再上电,抄读“电池工作时间”项,记录该数据T4,T4=T3+(△T),且在上电过程中数据T4一直保持不变。 5.7编程有效时间 国网电能表有效编程时间为240min. 电表加额定电压,按下编程键,编程符号出现,进行编程,掉电并上电,累计编程时间,掉电时间累计在编程时间中,验证电表编程时间是否为240min。 6.事件记录 6.1技术要求 a)​ 应记录各相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失压功能应满足DL/T 566的技术要求。 b)​ 应记录各相断相的总次数,最近10次断相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c)​ 应记录各相失流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流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d)​ 应记录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流值;全失压后程序不应紊乱,所有数据都不应丢失,且保存时间应不小于180天;电压恢复后,电能表应正常工作。 e)​ 应记录电压(流)逆相序总次数,最近10次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其对应的电能量数据。 f)​ 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g)​ 应记录需量清零的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需量清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h)​ 应记录编程总次数,以及最近10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i)​ 应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校时),以及最近10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j)​ 应记录各相过负荷总次数、总时间,最近10次过负荷的持续时间。 k)​ 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表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l)​ 应记录开端钮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端钮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m)​ 永久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零时的电能量数据。 n)​ 应记录最近10次远程控制拉闸和最近10次远程控制合闸事件,记录拉、合闸事件发生时刻和电能量等数据。 o)​ 应支持失压、断相、开表盖、开端钮盖、内部程序错误等重要事件记录主动上报。 6.2试验方法 电表运行状态字4-7: 电表运行状态字4(A相故障状态):(数据标识04000504)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断相 潮流反向 过载 过流 失流 过压 欠压 失压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断流 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5(B相故障状态):(数据标识04000505)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断相 潮流反向 过载 过流 失流 过压 欠压 失压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断流 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6(C相故障状态):(数据标识04000506)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断相 潮流反向 过载 过流 失流 过压 欠压 失压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断流 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电表运行状态字7(合相故障状态):(数据标识04000507) 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总功率因数超下限 需量超限 掉电 辅助电源失电 电流不平衡 电压不平衡 电流逆相序 电压逆相序 Bit15 Bit14 Bit13 Bit12 Bit11 Bit10 Bit9 Bit8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电流严重不平衡 注:0代表无此类故障,1代表当前发生此类故障。 6.2.1失压 设定失压判定阀值: 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默认78%Un。 失压事件电压恢复下限,默认85%Un。 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对应此处“启动电流”,默认0.5%Ib。 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默认60秒。 对于A相失压:①三相升额定电压电流,电表此时一切正常,液晶上“UaUbUc”、“IaIbIc”长显;②单独将A相电压降为参比电压的78%以下,等待约1min后电表报A相失压,不到1min报就判为不合格;③此时液晶上“Ua”应闪烁显示,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蜂鸣器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判失压事件;④将A相电压升为参比电压的85% 1min后,A相失压状态应结束,液晶上“Ua”停止闪烁显示,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熄灭,报警端无输出,蜂鸣器停止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无事件;⑦抄收电表失压事件记录,检查电表是否可记录最近10次ABC相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等数据。⑧检查所抄收的A相失压事件记录,应该1条记录既有发生又有恢复。 B相失压、C相失压试验方法参照A相失压试验方法。 对于三相失压:①电表三相同时升100%参比电流,75%参比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ABC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aUbUc”应同时闪烁,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电表运行状态字4和5分别判失压;②只去除A相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BC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cUb”应同时闪烁;③恢复A相电压后,只去除B相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AC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aUc”应同时闪烁;④恢复B相电压后,只去除C相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AB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aUb”应同时闪烁。⑤抄收电表失压事件记录,检查是否有以上这些失压事件的记录。 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①电表三相同时升75%参比电压,电流小于启动电流,此时电表不进入失压状态,液晶上“UaUbUc”应正常显示;②将三相电压升至启动电流以上1min后,液晶上“UaUbUc”应同时闪烁,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电表运行状态字判失压;③只去除A相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BC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bUc”应同时闪烁;恢复A相电压后,只去除B相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AC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aUc”应同时闪烁;④恢复B相电压后,只去除C相电压,此时电表应进入AB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aUb”应同时闪烁。⑤抄收电表失压事件记录,检查是否有以上这些失压事件的记录。 可修改试验判定阀值进行多次试验,最少11次,以确保转存正常。 6.2.2欠压 设定欠压判定阀值: 欠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默认70%Un。 欠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默认60秒。 对于A相欠压:①三相升额定电压电流,电表此时一切正常,液晶上“UaUbUc”、“IaIbIc”长显;②单独将A相电压降为参比电压的70%以下,等待约1min后电表报A相欠压,不到1min报就判为不合格;③此时液晶上“Ua”应不显示,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蜂鸣器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判欠压事件;④将A相电压升为参比电压的70%以上 1min后,A相欠压状态应结束,液晶上“Ua”显示,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熄灭,报警端无输出,蜂鸣器停止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无事件;⑦抄收电表欠压事件记录,检查电表是否可记录最近10次ABC相欠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等数据。⑧检查所抄收的A相欠压事件记录,应该新产生1条记录既有发生又有恢复。 B相欠压、C相欠压试验方法参照A相欠压试验方法。 可修改试验判定阀值进行多次试验,最少11次,以确保转存正常。 6.2.3过压 设定过压判定阀值: 过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默认120%Un。 过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默认60秒。 对于A相过压:①三相升额定电压电流,电表此时一切正常,液晶上“UaUbUc”、“IaIbIc”长显;②单独将A相电压升为参比电压的120%以上,等待约1min后电表报A相过压,不到1min报就判为不合格;③此时轮显第一屏显示Err-53,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蜂鸣器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判过压事件;④将A相电压降为参比电压的120%以下 1min后,A相过压状态应结束,轮显第一屏不显示Err-53,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熄灭,报警端无输出,蜂鸣器停止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无事件;⑦抄收电表过压事件记录,检查电表是否可分别记录最近10次ABC相过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等数据。⑧检查所抄收的A相过压事件记录,应该新产生1条记录既有发生又有恢复。 B相过压、C相过压试验方法参照A相过压试验方法。 可修改试验判定阀值进行多次试验,最少11次,以确保转存正常。 6.2.4断相 设定断相判定阀值: 断相事件电压触发上限,默认60%Un。 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对应此处启动电流。 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默认60秒。 ①不升电流,加三相100%参比电压; ②将A相电压降至59%参比电压1min后,此时应进入A相断相状态,此时液晶上“Ua Ia”消失,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蜂鸣器响,电表运行状态字4判断相事件; ③恢复A相电压1min后,液晶上“Ua Ia”出现,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熄灭,无输出报警,电表运行状态字4无事件; ④将B相电压降至59%参比电压1min后,此时应进入B相断相状态,此时液晶上“Ub Ib”消失,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蜂鸣器响,电表运行状态字5判断相事件; ⑤恢复B相电压1min后,将三相电流升至大于启动电流,此时将C相电压降至59%参比电压,电表应保持正常,无报警显示 ⑥将C相电压降至59%参比电压1min后,此时应进入C相断相状态,此时液晶上“Uc Ic”消失,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出蜂鸣器响,电表运行状态字6判断相事件; ⑦抄收电表断相事件记录,检查电表是否可分别记录最近10次ABC相断相事件发生和恢复时间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⑧检查所抄收的断相事件记录,ABC三相各应该产生一次记录,AB相记录既有发生又有恢复,而C相记录只有发生没有恢复。 可修改断相判定阀值进行多次试验,最少11次,以确保转存正常。 6.2.5全失压 全失压:若三相电压(单相表为单相电压)均低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且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称为全失压。 对于全失压:①电表三相同时升5.1%参比电流,70%参比电压,电表应进入ABC相失压状态,液晶上“UaUbUc”应同时闪烁;;②依次将电表ABC三相电压降到60%参比电压以下,只有到最后C相电压也降下来后,电表才进入全失压状态;③此时液晶上“UaUbUc”应闪烁显示,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长亮,报警端应有输出,蜂鸣器响,④将A相电压升回参比电压的70%,全失压状态应结束,液晶上“UaUbUc”停止闪烁显示,面板上红色报警指示灯熄灭,报警端应无输出,蜂鸣器停止响;⑤三相升额定电压电流后,将电流全部回零,电压降到30%,表计处于低功耗状态,可按键通过遥控器检查是否处于全失压状态;⑥三相升额定电压电流后,将电流全部回零,电压缓慢降低使表计处于复位状态5min,恢复电压后检查是否判定的是全失压;⑦抄收电表全失压事件记录,检查电表是否可记录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和恢复时间及对应的电流值。⑧检查所抄收的全失压事件记录,检查第一次记录是否记录准确。 6.2.6掉电记录 掉电:三相电压(单相表为单相电压)均低于电能表临界电压,且负荷电流不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 ①任意掉电3次,即电压降到60%以下,电流降到5%以下,,电表运行状态字7报掉电; ②抄收电表掉电事件记录,掉电总次数应为3次,并检查记录数据是否包括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③电表加载额定电压电流,将电压降为60%以下,电流降到10%,,抄收电表掉电事件记录,掉电总次数应仍为3次 6.2.7失流 设定失流判定阀值: 失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默认60%Un。 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默认5%Ib。 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对应失流判定时其它相的负荷电流限值),对应此处“启动电流”。 失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默认60秒。 ①加三相61%参比电压,A相电流为0,B
/
本文档为【三相表功能测试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