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

2013-12-22 50页 ppt 10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650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null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概况 中世纪时期的农业 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业 中世纪时期的技术发展 中世纪时期的商业和贸易 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概况一:概况农耕的经济 贸易相对缺乏 财政权力的相对集中 经济水平低下 社会分工水平很低,手工业者大多没有脱离农业 经济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二 中世纪的农业二 中世纪的农业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人口因素  马尔萨斯 技术发展状况 耕作制度  二圃 权力 贸易的逐步发展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唤醒了农民的营利意识;扩大了对食物的需求;加速了农民的分化 国家地位和财政技术的加...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
null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概况 中世纪时期的农业 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业 中世纪时期的技术发展 中世纪时期的商业和贸易 中世纪时期的经济思想 一:概况一:概况农耕的经济 贸易相对缺乏 财政权力的相对集中 经济水平低下 社会分工水平很低,手工业者大多没有脱离农业 经济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二 中世纪的农业二 中世纪的农业影响农业的重要因素 人口因素  马尔萨斯 技术发展状况 耕作  二圃 权力 贸易的逐步发展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唤醒了农民的营利意识;扩大了对食物的需求;加速了农民的分化 国家地位和财政技术的加强,使得农村与城市差距加大。中世纪农业发展概况 中世纪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经营单位:a : 家庭: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工作组织有父母子女和家庭佣人以及一些牲口组成,一般是一片围起来的土地,有私有制以及领主的土地。土地租赁世代相传。会使用短期帮工和家仆。 B :村庄:无法请雇工的农民家庭与邻居互相帮助完成季节性的劳作。C :庄园制 技术:地力有耗竭的倾向,于是加大开垦荒地 播种面积: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扩展的余地不大 各地农业生产差异很大 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农奴,生存水平很低农业技术的变化农业技术的变化耙犁耕作,使得文明向北移动。肥沃的热积土开垦出来,重型轮式犁开始投入使用 牛拉犁代之以马拉犁。马的速度更快,力量更持久 运输和通讯有了改进。农产品的供应范围更大。在13世纪中叶,两轮交通工具被四轮车取代 谷物三区轮作制使得农业生产力提高 农村开始结束隔离状态分期分期第一阶段(900-1180年)对教会馈赠土地和财产的情况普遍存在,世俗贵族的财产几乎侵蚀殆尽。教会财产是这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大地主经济用一种间接管理方式。将土地以块出租,以收取年租。第二阶段(1180-1320年)第二阶段(1180-1320年) 在这一阶段,城市经济的影响比上一阶段强烈。城镇扩大了,城镇中大部分人口几乎全由农民组成,进行简单的贸易,出现了畜牧业的兴盛,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奴制有消失的征兆,可向领主交纳巨额货币赎回“自由”,特许状,货币地租有了发展。其后果主要有:第二阶段(1180-1320年)第二阶段(1180-1320年)农村社会内部过去在经济上的团结衰落了,家族集团的内聚力下降。私人财富的流动性变得更大。农民的一致性消失了。农村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困难农民发动了一些反叛、抢劫和掠夺。第二阶段(1180-1320年)第二阶段(1180-1320年)地主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地主们产生了营利的观念。贵族结集本来就关心营利,而企业家、贵族的管事和商人对营利最为关心。这是一个处于农民与大地主为一方和城市商人老板为一方的中介人物。这个阶级的人在倡导经济趋势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土地所有制的分配问题对农民影响很大。有少数农民上升加入地主行列。领地大部分掌握在教会和军事贵族手中。第二阶段(1180-1320年)第二阶段(1180-1320年)教会和军事贵族阶级中的许多成员从他们的领地上迁移出去。有些人选择换地居住。货币需求越来越急切。城市风尚影响。而国家机构在发展,把不断加重的负担加在他们身上。国王收回原来有他们行使司法权和治安权,使得领主收入来源减少。他们更加注重土地收益。第二阶段(1180-1320年)第二阶段(1180-1320年)经济条件全部有利于大农庄。人口压力使农产品价格保持高昂,而工资水平一降再降。大庄园的优势很多,甚至能控制耕种季节劳动的组织,作物的轮种,公用地的管理,农具的质量等均占有有利位置。拓殖运动,农奴在经济上贫困而团结;城市经济的影响开始出现,私人财富的流动性更大;地主开始出现营利观念;就所有制而言,逐渐出现了一个独立小农阶层;大农庄在经济上处于有利的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较多的自由农第三阶段(1320-1440)第三阶段(1320-1440)战争和疾病对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基本特征:人口减少和由此引起的重新吸收农村无产阶级使得封建领主失去了它已经控制农村经济的地位——在西欧。在东欧是相反的结果:贵族领地更加巩固,徭役制度和依附关系更加沉重。在西欧,农业有了如下进化:null大庄园在1300年后非常繁荣,但他们的利润却非常狭窄。穷苦劳动者的减少引起粮食价格的下跌而劳动力价格上升。地主利润减少到几乎没有。14世纪租佃方式有了很大进展。农庄租赁向小块土地发展。农民家庭的数量有所增加。null由于战争的蹂躏和疾病的流行,地主对佃户和农奴的控制大为放松。试图加强控制反而引起农民外流。而这种外流有助于西欧大部分地区奴役制的解体。农奴和佃户的义务被减少,封建领主的收入大为减少。null领主地产收入的减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城市消费量限制了农村经济。粮食价格不断下降。农民经济的税赋还很重。农民受企业家、王公贵族、收税人剥削深重。由于货币在农村奇缺,农村受到了牲畜投机商人、高利贷者的盘剥。国家税收也很重。从两次农民起义就可以看出,农村重税延缓了农村生活标准的提高。null但农民的整体生活标准有所提高。农民在数量上比以前少的多。14世纪末农民发现,资本并未贬值,封建领主的控制大为放松,而且还在继续放松之中。农村手工纺织业达到了顶点。null1440年以后,在人口减少的地区,分散的复兴迹象已经很明显了。人口数量又开始上升。但1550年以前,农业扩张有明显进展的地区为数极少。这次扩展以贵族的土地财产和农民的劳力为基础,是一批贪婪的企业家推动起来的。三 中世纪的手工业三 中世纪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10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手工业依附于农业,几乎不存在独立的手工业者。但从9世纪开始,一些封建庄园或修道院里,也有不少在各种作坊里主要从事手工业劳动的农奴。这些人的生活部分依靠从小块土地上收获的粮食,部分依靠他们的手工业品。他们用手工业品向领主交租,也用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换取粮食和其它一些生活必需品 null 10世纪开始,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那些有熟练手艺的农奴越来越不愿承受庄园对他们的束缚。他们借机逃出庄园,在交通便利而又较为安全的地方聚居起来生产。他们招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进农村的粮食和原料。这样,独立的手工业开始在城市及其附近发展起来,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也不断成长起来 null 11至15世纪,西欧各地的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首先现在手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方面。 大约11世纪前后,人们开始把水力运用到手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 null 在水力被广泛运用的同时,机械方面也有显著进步。能把往返运动与不断旋转运动连接起来的基本工具是曲柄。这种工具在中国汉代就已被发明,但在西欧,最早出现是在9世纪中期,直到12世纪才被广泛运用。1335年又出现了复式曲柄,但到15世纪,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 null 纺织业是这一时期西欧最主要的手工业,它的发展与纺织技术方面的革新是分不开的。前面我们提到了用水车漂洗布匹的情况。12世纪90年代,西欧出现了一种脚踏综线织布机,这使普通布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以致一个织布工能教好几个纺纱工忙于供应棉纱,从而要求有一种新的纺纱机与之相适应 null 纺织品消费的增加,为造纸业提供了可贵的原料。13世纪眼镜的发明又使书籍市场骤然扩大。这一切都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13世纪末,水力被用于捣制纸浆。15世纪40年代,美因茨的古登堡出现了活字铸版,从此,印刷业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此外,武器制造、造船业等行业的发展,也都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null 这一时期,尽管手工业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封建行会的束缚,这些技术进步所隐含的生产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多数手工业作坊规模都不大,只是作坊主带着几个学徒、帮工一起劳动,工具的数目受到限制 null这一时期的广大农村地区,手工业并没有因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而窒息,相反,由于交换的逐步扩大和12世纪开始小土地持有的逐步发展以及不受行会束缚等,农村的手工业同样有所发展 null 16世纪以后,西欧的手工业生产继续向前发展,且速度大大加快,但在手工业发展的地区分布上却有了显著变化。这是因为:一方面,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美洲的发现和到东方的新航路开辟的造成的西欧对外贸易扩大,以及西欧本身的人口增长、而城市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西欧手工业产品的市场大为拓展 商业与国际贸易的初步兴起商业与国际贸易的初步兴起10至11世纪,随着独立手工业者的成长,交换进一步活跃,集市逐渐兴起,城市因此复兴起来。从此,城市商业开始发展。起初,交换和市场也是很有限的,商业活动的范围还是狭小的。最初的商人们往往同时也是手工业者,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场”,生产和销售融为一体。在11至12世纪,在西欧的城市里不断地产生出一大批不再从事手工业生产,只经营商品交换的商人。他们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以经营商业作为独立的职业。这些商人起初主要是行商,后来逐渐定居于交换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有些商人还经常把城市商业与外地贸易结合起来,将本地区的商品运销到迢远的地方去。12世纪以后,城市商业有进一步发展。通过小型的地方集市,城乡间的商品交换也日趋活跃。这种地方集市通常设在城市广场或教堂附近,周围的农民都在这里出售农产品,购回城市手工制品。null 12至13世纪,西欧各国间的贸易已普遍发展。贸易主要是通过定期集市进行。这种定期集市,不但交换欧洲各地的产品,甚至还有来自东方的名贵特产。当时,西欧的布鲁日、科伦、法兰克福、日内瓦、里昂等地都以大型定期集市闻名。但最有名的还是法国香槟集市。香槟位于地中海与北方主要商路的交叉点,在香槟伯爵的领地内 null随着城市商业和国家间的集市贸易的发展,西欧各地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地区性贸易中心。到14世纪,西欧已出现4个区域性贸易区:null地中海贸易区。这是欧洲南部最大的贸易区。它以意大利的一些城市,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为中心。这个区占据了东西方交通的要道,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其商业活动以中介性贸易为主。在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威尼斯的商人。null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这是以佛兰德尔城市,特别是布鲁日为中心。德意志北部、尼德兰、英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都参与这一区域的贸易。这一地区还通过海上航道和内河,与地中海贸易区进行密切的贸易联系。null汉萨同盟。这是14世纪中期由德意志北部城市汉堡、律伯克等联合了北欧100多个城市建立起来的贸易集团,其目的在于获取这些城市在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中的地理优势。德意志北部的这些城市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与南部地中海沿岸以及西欧佛兰德尔之间的中心位置,有利于发展对各地区的贸易。null不列颠贸易区。在该区内,意大利商人起着重大作用。他们很早就在不列颠设立了许多商号。因此,不列颠贸易区与地中海贸易区是紧密相连的。该区与汉萨同盟的贸易关系也较密切。null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西欧与东方的贸易逐渐扩大,到14至15世纪时,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由于当时欧亚两洲都处于封建时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交换很不发达,所以商品结构主要是供封建贵族消费的奢侈品和地区特产。当时,西欧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棉织品、地毯、药材,东南亚的香料等。由于当时西欧各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一般都比东方落后得多,除了羊毛、呢绒和少数金属制品之外,还拿不出更多适合东方国家需要的商品来进行交换,所以西欧各国在和东方的贸易交往中,存在着比较大的贸易逆差,致使它们不得不以黄金和白银支付,从而造成大量金银的外流。 null 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中,交通运输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交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航海和造船技术以及陆上运输工具的改进。中世纪中期待别是14至15世纪,西欧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西欧各地的陆路交通也大为改善,这对于西欧与东方的贸易规模和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都是至关重要的。 null在16世纪以前,西欧通往东方的商路有以下几条:一条是陆上交通,起自地中海北岸,经小亚细亚、中亚到东亚,止于中国,即古“丝绸之路”。另一条从地中海沿岸到叙利亚,经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到波斯湾,再越阿拉伯海到印度。还有一条也是通往印度的航路,但起点是经地中海南岸,从埃及下红海,再过印度洋在印度登陆。后两条主要是海上航行,陆地上的行程则比较短。这几条交通干线跨越欧、亚二洲,连接西欧及附近地区与东方的贸易联系,通过它们将大量东方产品运到西欧。另外,在西欧的几大地区性贸易区之间的海上、陆上通道,可以看作是这几条贸易通道的自然延伸。四 金融业和早期银行四 金融业和早期银行金融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 善行和免罪的经济思想; 货币市场的有限性; 货币单位的混乱; 个人财产的无法保全性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对货币的需求量随着交易的扩大而逐渐增大。 货币的供应量有所增加 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的成本下降 普遍存在的金银双本位制使得商人的利润较大null 在商业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与此密切相关的西欧的商业信用制度也逐渐形成和完善。11世纪以前,正规意义的商业信用是不存在的,只有教会经营一些放债活动,特别是在灾荒年月,寺院往往向封建领主借支必要的款项,而借款人则拿土地作为抵押以保证债务的清偿。 null真正的商业信用起源于何时,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材料加以说明。但在11世纪时,已有一些商人经营货币资本。在商业与贸易较发达的意大利则早在l0世纪时就出现了货币信用的证明。那时,威尼斯人已经在航海业方面进行投资。当热那亚和比萨开始从事航运的时候,若干贵族与市民也把资本投入海上的冒险。为了分散投资的风险,人们还往往同时对若干船舶进行投资。12世纪时,货币借贷在意大利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贷款人往往以借款人在海外所需要的资本总额贷给借款人,而从营业的利润中取得一定的报酬。这种借贷的回报率是比较高的,通常都占利润总额的3/4。 null海上保险是借贷之外在12世纪出现的又一项重要的商业信用。保险事业的最初发展,似乎也应归功于意大利人。通过他们,保险事业逐渐从海上的交易扩大到一般的金融事业中。与此同时,商业信用从此开始在陆上贸易中发展起来。在意大利,商业信用几乎通行于所有的发达商业城市。在法兰西香槟集市的交易中,商业信用也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在意大利和法国南部,这时还出现了一种债务证券,它由公证人所书写。 null银行业可能从12世纪中期开始兴起。最初的一批从事类似银行业的人,有一部分是银钱兑换人的后裔。银钱兑换人的出现是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分裂、诸侯势力的成长而产生的货币复杂化的结果由来已久。他们的职业是较自由的,没有受到太多的约束,因此,很快地发财致富。另一部分则是大商人。最初的银行家,一般说来,既是放款人又是商人。 null放款对象主要是国王、诸侯、贵族乃至教会。债务的偿还通常以一年为期,并有担保人。保人往往是有钱的市民,有时是显贵。债务人的不动产往往成为借款保证。城市也常常举债,数目有大有小。放款几乎是那时唯一的银行业务。放款人借出的每一笔钱都有一笔报酬,是按一定的利率结算的。当然,借款所包含的危险程度,也影响利率的高低。在早期的银行业中,如同在其它的商业信用活动中一样,意大利人同样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null从13世纪末期开始,意大利人垄断了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银行业务。法兰西与英格兰的国王、地方诸侯、主教、寺院任持、城市都是他们的国际顾客。教皇也利用他们来经营自己所握有的巨大财富。事实上,意大利人管理着全欧洲的财政。国王召请他们参加会议,把造币所委托给他们,委托他们征收各种税收。他们在许多城市中包收土货税。各处的诸侯授权他们设立放款组织。此外,西欧各地的犹太人和散居于法国南部各地及尼德兰的加禾人在早期银行业中也一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诸侯与城市的授权下,他们在各地建立“放款所”,主要从事典当业,以物品抵押为条件放款取息。直到意大利人在西欧各地居于垄断地位后,他们的地位才显著地下降了。 null银行业发展起来后,早先的兑换商仍然保持一席之地。他们的经营活动逐步和发展起来的银行业趋向一致。货币兑换是一种赚钱的事业。经营货币兑换的权力必须得到诸侯的批准,而诸侯们只是在取得租金的条件下,才准许少数人从事这种经营。因此,获有经营特许权的入,就享有半官方的身份,贵重金属的交易权保留给他们。除了交易的佣金外,显然他们还获得丰厚的利润。后来,他们又接受人们的委托,替人保管款项。这项业务同样是要收取费用的。他们也时常充当付款的代理人 null中世纪早期曾充当不的信贷活动的教会机构,在13世纪初期以后,则基本上停止了放款的活动,因为它们既不能高利贷的禁令,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只有圣堂武士团,由于它们与基督教东方的关系,在13世纪中期开始,成了一个真正的金融力量。 null 早期银行业在西欧各地的发展,既不平衡,也不普遍。从16世纪开始,私人从事银行业才逐步增多起来。在英国,17世纪的头10年,仅出现几个“公证人”。他们在一些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作经纪人。至30年代,此类“公证人”至少有30多个,他们以自己的名义接受存款并向人放款。除银行业发展较早的意大利、佛兰德尔等地之外,其余各地大抵和英国相类似,此外,无论是14世纪前后的私人放款组织,还是17世纪的私人“银行”,都是不稳定的,他们不时遭到破产的厄运,使存款人受到损失。其原因,或者是从事银行业的商人因作冒险生意而失败,或者是大量向政府放款,因政府无法偿还而宣告破产。 null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存量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流通和支付的需要。因此,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各种信用工具和手段也逐步发展起来。早在14世纪,汇票已经出现,这是信用工具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汇票的流通解决商人向另一地债权人付款的困难,又给予了这个商人一定时期的信用,从而大大便利了地区之间贸易的发展。但是,汇票变为可转让的信用票据,还比较晚。 null16世纪70年代,汇票的转让非常普通。支票制度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已经出现。所谓支票制度,即由存款人向银行签发支票要银行付款给第三者。1570年前后,支票制度在意大利盛行起来。后来,支票作为一种信用工具,由意大利传播到西欧其它地区。英国应用支票则自17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和尼德兰,还实行一种本票,即向贷款人签发一张简单的本票,允许在某一日期偿还某个数额的款项。早在15世纪,英国商人就经常签发本票给债权人,用以清偿某一笔债务。在16世纪时,这种信用票据在尼德兰各城市也已经流行起来。以后,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的汇兑银行都向存款人发行本票,据此存款人可随时将其存款或其一部分兑成现金。 null票据贴现是信用手段的又一重要进步,即将信用票据在未到期前以比面额较低的数额出售给第三者。在尼德兰,1536年就出现了贴现的个别例子,但普遍的实行则在1550年以后。这种贴现l 576年左右传到奥格斯堡,1602年左右传到汉堡,以后又陆续传到西欧的其它商业中心。 null清算制度是与商贸发展密切相关的又一项重要制度。这种制度首先出现在12世纪90年代的大香槟集市,以后传播到里昂、安特卫普、法兰克福和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商业集市上。这种制度使商人们参加集市时可以不带现金,而用信用购货。他们只须在也来参加集市的放款组织的帐上记下这笔帐;集市过后,各个放款组织把各个顾客的债权债务加总,其差额才用现金支付。14世纪以后,更发展为用汇票支付。当然,这种清算业务仅占每个集市上一部分的贸易,而不可能是贸易的全部。 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的萌芽 14至15世纪,在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以及法国的里昂、巴黎,德意志的科伦,尼德兰南部佛兰德尔的布鲁日、根特、伊普尔、亚拉斯以及英国的伦敦等地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14至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出现,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商业资本特别是国际贸易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发达的国际贸易,不仅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行会手工业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同时也加速了商业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使得商人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由此吸引了大批破产农民和逃亡农奴流入城市,从而促进了行会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null14至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具体表现主要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它们基本上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条途径是在行会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从行会手工业中分化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行会组织的建立,其目的原本是为了避免竞争和防止分化。但是,由于商品生产有其自身的必然规律,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的结果,行会手工业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分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得以产生。手工业者不断分化之后,少数富裕起来的行东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不愿意受到行会的约束,开始突破行会的规章制度。他们设法添置生产工具、增加雇工人数、使用新技术,极力扩大生产,并且按照自己的需要采用更有利的销售形式。为了获得充分的劳动力供应和减少竞争者,他们利用自己所把持的行会机构尽可能延长学徒期限,还通过提高成为正式行会会员条件等手段竭力阻挠帮工上升为行东。此外,他们还吸收破产的手工业者和失去土地的农民,使这些劳动者成为自己的雇工。这样,原先行会作坊的性质就起了变化,逐渐成为资本家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 null另一条途径是商人资本控制小生产者,把他们变成为雇佣工人,从而形成由商人掌握的手工工场。中世纪城市的手工业者,一般都被组织在行会之中,但在城郊及广大农村地区,还散布着许多小手工业者和大量从事家庭副业的农民。这些手工业者和从事家庭副业的农民,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市场的陌生,他们在经营中都存在原料购买和产品的销售问题。即使他们中有些人能够自己承担这些业务,由于他们的生产规模小,生产又不很稳定,勉强承担这些业务的结果往往是生产效率的降低。为此,在城乡之间渐渐产生了包买商人。这些人直接从乡村的手工业者手中收购产品,同时向他们供应原料。这些人一部分由城里的商人转化而来,有些可能是由乡村中较为精明的手工业者发展而来。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他们不但提供原料、收购产品,还进而为乡村的手工业者提供生产工具、资金以及生活必需品,以保障生产稳定进行,从而逐渐把原料、手工业者与市场的联系完全切断。这样,小手工业者实际上已成为领取原料、在自己家里干活、计件领取报酬的劳动者,包买商则成为控制生产和销售的资本家。这种分散的家庭手工业的性质同样是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null由于手工工场的产生有不同的途径,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手工工场形式。大致说来,手工工场可以分为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14至15世纪,尼德兰南部的佛兰德尔分散的手工工场较为普遍。以毛纺织为例,这种分散型手工工场的具体情况是:富裕的商人们先到市场购买大宗羊毛原料,然后交给分住各处的家庭手工业者梳洗纺线;商人们收取了毛线后再分给家庭手工业者分别织成毛呢;收取成品后,再组织染色和包装以及出售。这些分散型的手工工场,由于生产者经常从事某一生产环节的劳动操作,技术日益熟练,场地虽然分散在各处,但具有有机的分工合作,因而劳动生产率显著地提高了 null11至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毛纺织手工工场则大多具有集中型特点。集中型手工工场由于劳动分工和协作的具体形式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不同工种的劳动联系起来的手工工场。另一类是同一工种的劳动,只是按工序的差别而分工联合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业工场在集中生产的基础上,也往往将部分工序分散给破产的手工业者加工。 null14至15世纪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表明了在封建社会内部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这对于西方经济史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应该指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是稀疏和微弱的,还不足以引起整个生产方式的变革。 null 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欧加速发展起来。这除了商品货币经济和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自身的客观要求之外,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远洋探险中对美洲的发现以及对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它不仅引起了西欧各国对海外地区的殖民掠夺,直接促进了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还使西欧的商业和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并引起商业性质和经营方式的深刻变化。
/
本文档为【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经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