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

2013-10-25 26页 doc 212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55643

暂无简介

举报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 使用说明 一、概述 目前,采用便携机或其它如E500记录器加全站仪进行野外测量数据采集已广泛地在城市勘测中得到应用。但是,采用便携机仍具有重量大、不易携带的弱点,在与全站仪的通讯中,还有电缆线容易磨损,传输数据可靠性差,便携机易死机等问题,而在应用E500等记录器时,又不能进行可视化测量,不能实现测图时“站站清”、“现场清”的要求,还要绘制草图来加以补充。针对这些弊端,我们研制开发了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简称金球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二、掌上电脑介绍 掌上电脑具有以下特点:...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 使用说明 一、概述 目前,采用便携机或其它如E500器加全站仪进行野外测量数据采集已广泛地在城市勘测中得到应用。但是,采用便携机仍具有重量大、不易携带的弱点,在与全站仪的通讯中,还有电缆线容易磨损,传输数据可靠性差,便携机易死机等问题,而在应用E500等记录器时,又不能进行可视化测量,不能实现测图时“站站清”、“现场清”的要求,还要绘制草图来加以补充。针对这些弊端,我们研制开发了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简称金球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二、掌上电脑介绍 掌上电脑具有以下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一般只有80mm×120mm大小,属于袖珍型,可放入口袋中。 2、笔式输入法:掌上电脑一般采用笔触检敏感屏幕上直接输入,特别是可手写输入汉字。 3、内存容量大,CPU速度快:一般系统有16MB ROM存放系统软件,16MB/32MB RAM存放应用软件和数据。CPU一般是纯32位MIPS或ARM CPU。 4、充足电源:因为掌上电脑一般无硬盘,耗电非常小,一般可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 以上这些特点,特别适合野外测量作业的需要。 三、基于掌上电脑的测图系统功能总体介绍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是一个集野外数据采集、测量计算及成图显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测图系统。该系统立足于测量作业内外业一体化,讲究实际、操作简便、实用可靠。 目前该系统总体功能分四大块,即:“测、算、管、工具”,其中“测”项功能包括(参见图1):1、打开工程文件;2、合并工程文件;3、工程文件另存为;4、配置;5、控制/碎部测量;6、支站/碎部测量;7、放样; 8、特殊测量;9、坐标变换;10、退出。 在“算”项功能下包括各项作图计算(参见图31):1、边长和方位角;2、线内点;3、线外点;4、两点房屋;5、三点房屋;6、端点垂距点;7、连线端点垂距点;8、垂线投影点;9、直角转折点;10、选多点复制;11、选两基点复制图形;12、平行线复制;13、边长交会;14、线段相交;15、特殊计算(正多边形、圆上偏距法、三点求圆心、两点圆、计算转角、镜像)。 在“管”栏目下,设置有:1、控制点编码;2、独立地物编码;3、线/面编码;4、改变方向;5、显示控制;6、显示全貌;7、定位显示;8、重画;9、输入汉字。 在“工具条”栏目下(参见图50),设有最常用的几项功能快键按钮:1、查寻按钮A? ;2、连线按钮 ;3、图形放大按钮 + , 图形缩小及拖动按钮 ;4、删除按钮 × ;5、选点工具按钮√ ;6、屏幕切换按钮 。以上功能在应用中可穿叉交互式使用。 注:选择 + 图形放大按钮后,点击屏幕图形,则以该点放大图形一倍;拖动则以该拖动框放大图形。 四、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各项功能使用说明 第一部分:“测” 在“测”字功能块下设有十项功能(见图1)。 图1 (一)打开工程文件 本系统采用工程文件管理方式进行工程数据的文件管理,选择该项功能后,屏幕显示“打开工程文件”对话框(见图2)。 图2 图3 工程文件可用中文或字符输入,中文名长度限定为10个汉字,英文或数字限定为20个字符。 此时使用触笔可作四项选择: (1)选择 × ,则放弃不打开工程文件。 (2)用笔点触工程文件,则触笔选择的文件即是所选工程文件。 (3)选择 打开 ,此时将打开由选择(2)所选定的工程文件。 (4)选择 删除 ,此时将把由选择(2)所选文件从掌上电脑中删除。在使用时,选择(4)删除时必须慎重,因此屏幕将显示是否删除该工程文件的提示性对话框(图3),此时选择 是 ,则须等待约30秒,工程文件将被删除。选择 否 ,则放弃删除工程文件。 (二)合并工程文件 该项功能主要用于一个大型或比较大型的工程中使用,在一个较大型的工程中,有时须同时开展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业班同时作业,作业结束后可使用该项功能进行数据合并工作。 当选择合并工程文件功能后,屏幕显示(图4)对话框。若在选择该项目之前,已经有工程文件被打开,则在此合并工程文件对话框中所选文件,将与已打开工程文件实现数据的合并。合并后的工程文件为已打开的工程文件名。若选择放弃 × ,此次合并工程文件操作无效。 图4 (三)工程文件另存 该项功能主要用于文件改名,而此时又不影响原来的工程文件名。特别是在原有图上进行修测时,可以利用这项功能进行作业,同时又不破坏和影响修测源图。 当选择工程文件另存功能后,屏幕显示(图5)对话框。若在文件名项目中输入所须存储的文件名,并按下另存按钮,则已打开的工程文件将改变名称存储。 图5 (四)配置 每次创建一个工程文件后,应进行配置选择,否则,该项工程自动启用缺省配置。在配置选择项下会弹出(图6)菜单。 图6 图7 配置项有: (四)·1、选择仪器:选择该项后屏幕弹出图7选择菜单 (1)缺省选项为手工输入,选择此项,对所有观测记录将由触笔和在屏幕左下角的屏幕键盘来输入。 (2)仪器选项还有俫卡、捷创力、索佳及托普康系列仪器。 仪器选择后,用 ok 确定选择,用 × 则选择无效。 (四)·2、仪器常数 在此选择使用仪器的精度指标,有1″级、2″级和6″级仪器及测距仪的加、乘常数,加常数以mm为单位,如输入数字是5,则每个测量距离加5mm的常数改正,乘常数是根据所测距离的长短比例加以改正,为百万分之几毫米。 缺省时,采用6″级仪器,加乘常数均为零。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暂不进行仪器加、乘常数项改正。 (四)·3、视准和指标差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暂无此项功能。 (四)·4、检查仪器误差 该项只用于对仪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不带入观测数据的改正中。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暂无此项功能。 (四)·5、控制点输入 该项功能主要用于存贮控制点(见图8)。 选择该项功能后,即可把已知的控制点数据用小键盘键入,并存贮于控制点文件中。 图8 其中坐标为双精度型浮点数,整数位最大15位。 高程限定整数位6位整数位,连小数点共10位。高程可为负数。 控制点点名输入时必须按规定输入,控制点点名长度限制16位。 代码为该控制点在国标中的代码,如三角点代码为1110。 注:外业系统的控制点只能用点号表示,而内业系统的控制点则可另外增加点名(可由汉字、字母、数字等组成的字符串),参见内业部分说明。 (四)·6、输入碎部点 在需要时,可以手工输入碎部点座标、高程和代码值,此时碎部点点号自动累计,无须手工输入。坐标及高程限定位数与控制点相同。 图9 (四)·7、屏幕输入碎部点 选择该项功能后,将切换到图形屏幕中,此时在屏幕中恰当位置点取所须的碎部点,此时碎部点无属性代码,点号自动累计。图形中,屏幕碎部点用×表示,而实测线属性碎部点在图形中用+表示,而实测‘点属性’碎部点以·表示,实测地籍点以o表示,以示区别。 (四)·8、查看控制点 选用该项功能可以对控制点文件进行编辑、删除、修改以及在图形层中居中显示。 图10查看控制点 图11 查看碎部点 +→实测点;*→删除点;×→计算点;o→实施地籍点 i→座标输入点和屏幕输入点;C→圆心上的碎部点。 首先,选择该项功能后,出现如上图10所示屏幕,在此可以查对点号、属性代码、x、y以及H,在右上角有三小按钮 * 、E 和 # 。 * :选择某一控制点后按此钮,该点将被删除,此时,在该控制点代码上做“*”删除标记,若重复选择删除的点,并选择该按钮,则可恢复已删除的该控制点。 E :对所选控制点进行编辑,包括点号、x、y座标及高程。修改后用 保存 按钮确定。目标码可在当前属性栏中修改,按 E 键后弹出如图12控制点属性对话框,首先必须按 [选属性] 按钮,此时系统会弹出各种控制点属性对话框,选择其一后按右上角 OK 钮,此时控制点属性对话框消失 ,再选择 [赋属性] ,此时对该控制点属性编辑修改结束。 图12 图13 # :该按钮的选择,将使所选控制点在屏幕图形中居于中间位置。对于碎部点的操作,也有类似的效果。 (四)·9、查看碎部点 查看碎部点与查看控制点具有同样的操作特点,所不同的仅是操作对象不同而已,在此可参阅上节(四)·8及图13。 (四)·10、删除所有控制点 选择该项后,屏幕将出现提示“删除控制点文件?”选择 否 ,则所做选择无效,否则控制将被删除。 (四)·11、删除所有碎部点 选择该项后,屏幕将出现提示“删除碎部点文件” 选择 否 ,则所做选择无效,否则碎部点文件将被删除。 (四)·12、注册 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暂不作说明。 (五)控制/碎部测量 该项功能主要用于完成控制、碎部测图一体化,既可以设站先观控制,而后立即进行碎部测量。见菜单图14: 图14 (五)·1设站观测: 进入该项目后,屏幕显示控制和测图状态如图15、图16和图17 图15 对控制点目标进行观测 图16 对碎部线目标点进行观测 图17 对碎部点状目标点进行观测 我们称为“观测面板”,仅用一个观测面板,系统可完成所有的观测任务。在此又有多项选择: (1) 设站:控制点号输入必须是按(四)·4中的规定输入。 所有已设过的站点都在该框中依次列出显示出来。当前设站列在最后一个。新设站,首先要进行定向(即后视一目标)。如果输入的点号不存在,则系统自动假定一坐标赋给该点(自由坐标)。 在设站输入框中,如果直接输入点号,则表示新的一次设站(即使以前设过站)。如果是在设站列表框中选择一个点号,则表示要修改这个设站的观测目标,修改前要重新定向。重定向的方法:重新照准该站的后视目标,调整水平角的读数,使其与以前的相同(习惯上把定向后视点的水平读数设置为零)。如果要修改的设站就是当前设站,则不要重新定向。 (2) 控制点 目标 : 当照准目标属控制点时,在左边用 √ 选择控制点观测。是控制点时,右边点号栏将被激活,可输入目标点号;同时 盘右观测 按钮也被激活,此时可对控制点进行控制观测(见图15)。在目标输入框中,如果直接输入点号,则表示测新的目标,如果是在目标列表中选一个,则表示要修改(重新观测)该目标。 而当照准目标属碎部点时,不选择控制点,目标点号不要求输入, 程序将自动累计计数, 同时中部弹出供选择的碎部点属性。 同时 盘右观测 按钮消失(见图16)。 (3)仪器高度:在需要测定目标高度的情况下,必须量取仪器高度,以米为单位,用小键盘输入之。 (4)测高 觇标高 选择该项后,左边 √ 出现,右边同时出现下拉式对话框,用于输入觇标高度,无论是控制观测,还是碎部点观测,该项高度均指目标高度。 注:即使当前设站无高程,也可现场把仪器高,觇标高记录下来,事后输入了设站高程,即可用[重算极坐标]功能项计算各点的高程。 (5)“1尺”、“ 2尺” 1尺和2尺表示可选择两个跑尺员同时跑尺,数据分别记录。 (6) “依属性”和 “不依”属性及“连线”: 有三种连线方式,当前一测点与下一测点相连线时,取“连上点”方式测图,当所测点与隔前一点相连线时,取“连上上点”方式进行,这在有两个跑尺员的情况下比较适用。而“不连线”状态,指所测点与前面所测点均不连线。程序另外设置有最近所测5点序号提示,在图形画面上,随时显示最近所测5个碎部点,当需要现场连线时,可立即调出图形,根据最近所测5个点的序号提示,进行适当的连线。 连线功能及1尺和 2尺跑尺点,又分为依属性和不依属性连线方式。依属性连线方式表示跑尺点间的连线是依照属性及跑尺点的先后顺序连线的。而不依属性连线方式表示跑尺点间的连线仅依照跑尺点的先后顺序连线。 1尺点和2尺点间不会自动互相连线,即1尺点间可以依属性进行连上点或连上上点连线。也可不依属性进行连上点或连上上点进行连线操作,与2尺点不相干。 同理,2尺点也有与1尺点同样的连线持点,两者是等价的,1、2尺点间不会互相干扰,在此提示(5)、(6)项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可灵活选择应用。 例如,在本测站都选择1尺作业方式时,表示所测点均为1号尺下的点,即使有2个、3个跑尺员跑尺,此时,秩序均认为是一人跑尺,三种连线及依属性和不依属性连线均在一人跑尺作业下进行。 此时若选择:依属性连线,则连上点连线指同属性点连接,按连上点方式进行连接连线,连上上点连线,指同属性点在隔一点方式下连接到同属性点。 若选择不依属性连接,则连上点连线,不区分点的属性,按观测的选后顺序分别用连上点或连上上点方式连接: 1 9 2 8 3 5 6 7 4 图18 上图18为一人跑尺下的跑点顺序,其中1—9和2—8为道路。 3—4—5和6—7为普通房屋,此时测1、2、3点时选择不连线,测4点时选择连上点依属性,测5点时连上上点(依属性),测6点时不连线,测7点时选连上点(依属性),测8点时选连上点(依属性),测9点时选择不连线,并切换到图形状态,选择 / 来连接1至9点;由此可见上述图形仅需一次切换屏幕即可实现。 若本测站二人跑尺同时作业,此时应首先规定好谁是1尺,谁是2尺(通常由测图记录人员自己灵活掌握),并根据测量情况,选择1尺和2尺。 1 3 8 6 2 5 7 9 4 图19 如上图,1、3、6、8点为1号尺,2、4、5、7、9为2号尺,此时测1、2点时选择不连线,测3、4号点时选择连上点(按属性),测5号点时选择连上上点(按属性),测6、7号点时选择不连线,测8、9号点时选择连上点(按属性),此时不用切换图形状态即可实现上述;图形的连线。 注1:自动连线功能仅限于当前设站所测点的自动连线,两不同设站所测点的连线只能用笔进行连接。 注2:界址点编号只能是纯数字的,系统在数字之前会自动加上“G”字符。在“显示控制”对话框中打开辅助属性,则界址点右边会显示出G××,表示是界址点。 注3:选择了界址点,则一般要求有盘左,盘右两项观测,只观测盘左也可以。 (7)观测记录 观测记录有两种,一种是对控制点而言,有盘左、盘右观测选择,可根据实际作业情况的需要作出选择。 另一种是对碎部点观测作出选择,根据所测对象属性为“点”、“线”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21种常用属性框,当需要选择非常用属性代码时,点取“属性”钮,此时会弹出具有更多属性的对话框提供选择。选后用 ok 确认,在程序顶部会有所选属性提示。 特殊碎部点,如界址点等可进行盘左、盘右观测,以提高和加强精度,并在点号左边框中可输入附属代码。附属代码建议统一设置。 注意: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对该项有统一的缺省设置,即根据21个常用属性的排列次序,依次设置为A、B、C、D……U,如果用户直接输入了1—2位字母或数字,则以用户输入为准。否则字母+跑尺数为附属代码。 碎部点观测时,可以进行偏位和偏角观测,或两者的结合。可手输距离,也可自动传输或在自动传输距离的基础上加手输距离改正。距离单位为米。 a、偏位观测 在特殊情况下,某个碎部点不能被直接测量到距离,但可观测到方向时,可以将棱镜搬到障碍物前(或后)方来测距,此时应加入偏距改正,改正量的大小可由跑尺员用小钢卷尺丈量。距离可为负(当测点在正确位置的前面时)或正数(测点在正确点的后面)。 b、偏角观测 当目标点被障碍挡着时,可使棱镜偏移一定的距离观测,距离保持不变,此时要测距和测角,且两次分开观测。 注意:规定要求先测距,然后观测方向值。 c、偏角、偏距观测 当采用偏角观测时,距离值也偏移了正确距离,此时可采用偏角、偏距两者结合方式来进行观测。此时观测要求测距和测角两次观测。 偏移量:缺省为零,如果输入了数值,则把该值加至所测的平距中去进行距离位置改正。在偏位法和偏角法中都可使用该值对平距进行改正。 应用金球测图系统,您将发现它具有极大的实用性。 (8)盘右:对于一般情况下,只用盘左方式对碎部点进行观测,而在特殊情况下,为提高碎部点的精度,可选用盘左、盘右观测(此时即要进行盘左观测,又要进行盘右观测,但盘左、盘右何时测距可自由选择)。 注意:在此规定要求只有进行了盘左观测,才能再进行盘右观测。 点击盘左观测或盘右观测键,掌上电脑发命令控制全站仪进行观测,观测完毕之后,原始观测值自动存盘,保存在*.src和*.bak两个文件中,即观测数据有两个相同的文件。 (9)“测距”按钮有两种状态,即测距与不测距 选择 √ ,此时仪器必须照准棱镜,再按“盘左观测”或“盘右观测”按钮即可测距。盘左、盘右状态都有是否测距选择项。 (10)“属性” 选择按钮 用于当一些常备属性中无此碎部点属性时,可点击此钮,以调出更多的属性选择项,包括连线属性(连线属性有直线、园弧、曲线和园)。所选属性在左上角“码”栏目中显示出来。 (10.1)点属性/线属性 根据碎部点性质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属性,若选择了点属性,则下图21中的21项常用属性全部是最常用的独立地物图标,以供用户选择。如果选择的是线属性,则出现的是21项最常用的线类符号,每项取Symbol.name文件中头2个汉字表示, Symbol.name文件是用户可编辑的属性文本文件。 应用金球测图系统,您将发现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10.2) 属性 按键 如果所测碎部点的属性并不在21项常用符号之内,则用户可按 属性 按键,进入更多属性对话框中进行选择。当所测地物点为独立点时,取“点”属性,为线状物时取“线”属性。 注意:本说明书所谈“属性”包括:连线属性、属性代码等所测对象所拥有的特性,这样采集的数据为今后GIS的建立留下了数据接口。 (11)“界”选择框: 在进行界址点测量时,请选择“界”项,选择了它,则系统自动对界址点辅助属性进行编号(流水号),当然,用户也可自行输入编号(在辅助属性框内),在以后的内业处理中,系统根据编号的不同,对“界址”类点专门处理。所测界址点,在图上用圆圈表示。 选择界址点则所测碎部点为地籍界址点。 注1: (12) 连上线 按键 如果选择了点属性,则该按键不会出现。如果选择了线属性,则 连上点 按键会出现并有效,它有三种循环状态: 不连线→连上点→连上上点 每按一次该键,则状态就变化一次,在 不连线 状态,当前所测的碎部点不与其它点相连(在图形中,用户可以选择连线工具自行连接)。 在 连上点 状态,将要测的碎部点与本站上次所测的碎部点相连。(依属性或不依属性) 在 连上上点 状态,将要测的碎部点与本站上上次所测的碎部点相连。(依属性或不依属性) 注意:在连线状态系统自动实现测点间的连接。 如果将要测的碎部点需与其它点相连,则可选择 × 退出碎部测量对话框,当前所测点显示在屏幕中心,上下左右各80米的范围,并且最近所测的5个点用1、2、3、4、5的数字标识出来,当前测点用1表示,次测点用2表示,……。用户可在图形状态下选择连线笔进行连线。 提示:请尽可能地进行现场连线,并赋属性,这样可避免连线混乱和错误。 (13)测图状态与图形画面的切换 为了随时进行测图连线,需要在测图状态与图形画面间作快速的切换,即在观测照准的间隙,切换到图形画面,对应该连线而未连的观测点进行连接、赋属性等。而要进行观测记录时,又能快速切换过来。 在图16和图17的画面中,选择右上角 × 按钮,即可切换到图形画面中来,而在图形画面中,在工具条栏选择 又可回复到测图状态中去,两者的切换非常方便,又不改变切换后的各自状态。 (14)测距选择项 打开测距选择,则需要全站仪测距,关闭它,则全站仪不测距,要求用户手输平距(注意:要求输入平距,而不是斜距!)。 (15) 盘左观测 、 盘右观测 按键 如果在配置中选择了观测仪器类型而非手工输入,按该按键,则系统发送观测命令给全站仪进行观测,观测结果显示在水平角、天顶距和斜距框中。 注意1:观测方式直接由掌上电脑控制,用户只要照准目标而不必在全站仪上进行选择观测方式。 注意2:如果用户在配置时选择了手工输入方式,则水平角、天顶距、平距或斜距都可由用户用小键盘直接输入(此时选择了测距 √ ,则手输斜距,否则输入的距离作平距处理,而垂直角被忽略)。 (16)水平角、天顶距、测距 用于输入观测的相应数值,在配置中若选择手工输入,则这些值用小键盘输入观测的数值。若选择了相应的仪器,则通过传输电缆接口自动传输记录。 (17) 中断 按键 在仪器观测过程中,如果用户想中止观测过程,则可按该键。 (五)·2 定角检查 在设站观测时,如果观测了几个已知控制点,则可做定向检查,以确定观测方位角与实际方位角是否一致。点击“定角检查”项,系统弹出对话框(图20): 图20 从设站列表中选择 一个待检查的设站,被选设站在“设站”项目中列出,然后输入该设站所观测的二个已知控制点点号,然后点击“计算”项,则系统弹出显示框,显示出: 夹角: 观测夹角: 夹角差: (五)·3 方向交会测碎部点 按OK键,系统弹出观测面板(图21)。 图21 P3 B P2 P1 A 图22 方向交会是指以两个已测点为基线,用全站仪作定向,所定的方向与基线求交,得到的交点作为所测碎部点存盘。图22中A、B两点为已知点(碎部点或控制点),用全站仪作三次定向,分别求出交点P1、P2、P3,作为碎部点存盘。 此时,该面板在测碎部点状态,并且是盘左不测距,无盘右信息。注意:在方向交会时,一直要保持这种状态!每进行一次盘左观测,系统就自动交会出一个碎部点并存盘。 金球测图系统,给您的野外作业提供方便。 (五)·4 导线和碎部计算 该项功能主要用于进行控制点计算和碎部测量点的计算,而其中主要是针对控制点而设立的,在对控制点进行计算完成后对相应控制点上观测的支站点、碎部测量点,计算点和方向交会点等,程序将自动重新进行改算,这对于传统思想“先控制,后碎部”是一大发展,它还可以实现先自由座标测图,而后整体纠正。 灵活应用金球测图系统,您将发现会为您的工作事业带来极大便利。 点击:导线和碎部计算菜单,系统弹出图23对话框。 (1) 仪器:选择仪器的精度类型,按仪器的精度来划分,2秒级之内仪器选J2, 其它的 图23 选J6,仪器的精度决定了所选用的计算参数。 (2)等级:指导线的等级,1级、2级、3级和图根级导线。 表 1 I级 Ⅱ级 Ⅲ级 图根 J2仪器测回数 2测回 1测回 1测回 1测回 J6仪器测回数 4测回 J6仪器3测回 J6仪器2测回 J6仪器1测回 导线测角闭合差限差 10”√ n 16” √ n 24” √ n 40”√n 导线相对闭合差限差 1/14000 1/10000 1/6000 1/4000 (3)设站列表:列出每一次设站的站号,以供选择导线路径用。用笔点击某一站点号,则该点号自动添加到导线路径列表的尾部。 导线路径列表:待计算的导线路径 ,如果是闭合导线 ,则首点号与末点号相同 ,点击 全部加入按键,则所有的设站点号全部加入到导线列表路径中来。用笔点击导线路径中某一点号,则自动从该列表中删除该点号。 操作时可根据具体的布网,选择合适的导线路径,以便于导线计算。同时注意,点号必须按顺序排列于导线路径列表中。 (4)全部加入:点击全部加入按键,则所有的设站点号全部加入到导线列表路径中来。 (5)首定向号:导线首站的后视点号,一定是已有或已计算出成果的座标控制点。 (6)末定向号:导线末站的后视点号,一定是已有或已计算出成果的座标控制点。 (7)路径号:输入1~99的常数序号i,计算的结果存到:工程文件名.pi文件中去。(p表示导线,i表示常数序号,计算者可赋其不同的含义) 。 (8)计算选择项: a、算坐标: 选择该项计算导线时,要算平面坐标x,y 。 b、算高程: 选择该项计算导线时,要计算三角高程h 。 两种计算选择可单项选中,也可同时选中。 计算:根据选择项的不同进行计算,可以同时计算平面坐标和高程,也可分别计算。例如:首先只计算平面坐标,选路径号i,则结果存入到第i条导线文件中。再选计算高程并进行计算,选路径号i+1,则计算结果存入到第i+1条导线文件中。 在导线计算过程中,如果有错,如观测数据不正确或是某站观测数据不足,则系统会自动提示,如果计算误差超限,系统也会自动提示,可重复进行计算。 如果导线计算正确无误,则系统弹出闭合差对话框。并自动对每一站的其它观测站进行计算(包括支站点、碎部点、以及在各支站上观测的碎部点),以及对作图计算出的碎部点重新进行计算。 这种对所有观测或作图计算的数据进行重新计算的功能,使得外业人员在野外实测时可采用自由坐标系进行测量,在内业对控制点改正后重新计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5支导线计算 支导线是指只有首定向点,没有未定向点的导线。 为确保精度,用户可能在同一点作二次设站,作了2个测回的观测,或同时观测了左角和右角。本系统在计算支导线过程中会自动计算,点击[测\控制、碎部 测量\支导线计算],系统会弹出对话框,该框与导线计算对话框基本相似,只不过该框内少了未定向号的输入框,没有了仪器类型以及导线等级的选择。支导线也只能计算平面坐标,不能算高程。选择一条支导线,再输入首定向号,按“计算”框,则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其细节参见前面导线计算的说明。 (五)·6 三角形(侧交)计算 在已知控制点Q上设站,观测了P点(可测距S,也可不测距),又在P点上设站,观测了Q点,以及另一个已知点W,如果有测距S,则在观测时用极坐标法解算出了P点坐标。观测完毕后,点击[测 \控制碎部测量\三角形(侧交)计算]菜单,系统弹出对话框; 选择或输入了三点的点号和后视点点号之后,再按“计算”项,则系统自动完成侧方计算。 (五)·7前方交会计算 计算方式与侧方交会相似,参见三角形(侧方)计算。 (五)·8 重算极坐标碎部点 如果我们在作业中仅仅作了极坐标点的布设,而并没布设导线或支导线,则可采用该功能进行计算,在对支站和碎部点计算之后,对作图计算的碎部点也同时进行计算改正。 (五)·9重算方向交会 当导线计算完毕,对方向交会的点需要重新进行交会计算,其方法参见(五)·3 方向交会测碎部点 (五)·10编辑或重新计算设站 对任一设站的有关信息,都可修改编辑,并重新对其应测量的点进行计算,点击[测/支站、碎部测量/编辑或重新计算设站],出现图24。点击任一行,并点击“编辑”,则可编辑修改点号和仪器高和目标高(IH, OH)。点击任一设站,并点击“重算设站”,则可重算该设站的碎部点。 图24 (六)支站/碎部测量 该项功能用于完成设站定向、极坐标法测碎部点、极坐标法测支站点(支站控制点)、方 向交会法求碎部点、前方交会法求控制点、编辑当前的设站、编辑或重新计算设站以及极 坐标法检查。该项功能全部包括,它仅仅为地图的修测提供更简捷的测图方法。 图25 (六)·1、设站并定向 选择该项,系统出现图26定向对话框:定向时可以选择是否需要测定高程,根据是否测定高程,程序自动选择是否要求输入仪器高,如选择不测高,则在相关的测量工作如碎部测量中,不会提示输入目标高。定向时测站点和定向点不仅可以从控制点中选择,也可以从碎部 点中选择。在有些情况下十分方便的,如在修测工作中,由于以前的控制点已被破坏,但有些特征地物点坐标十分精确,此时可以直接选择碎部点来作为定向点。输入测站和定向点之后按 定向 按钮,则观测结果自动填充到相应的“水平角”数据栏中。 图26 在此注意:对于没有高程的控制点,不可以测量高程,如果要测高程时,可在配置栏查看控制点中输入控制点高程。 (六)·2、测[碎部,支站]点 极坐标法是利用极坐标的原理,在测站点上经过前面的测站定向,然后测定出测站点到碎部点的水平角、天顶距和距离来确定碎部点的位置。从测量的碎部测量菜单中选择极坐标法即可以进入到碎部测量面板,如图16和图17所示,并参阅(五).6。在此仅仅设站号不许改变。 应用金球测图系统,您将发现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六)·3、极坐标法检查点 在当前设站位置上也可测量一些支站点(图根级控制点),以方便今后在这些支站上再架站观测其它碎部点。点击[支站/碎部测量]/[极坐标法测支站点]菜单,出现对话框如图23。 注意:此时无须再次定向。在(六)·1中的定向对(六)中各项观测功能匀有效。 (七)、放样 (七)·1、坐标放样 从放样菜单中选择坐标放样,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61.2012 是F2设站(6站 的方位角,点击[定向]前,把全站仪水平角设定为61.2012, 点击[定向]后,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放样点列表框中都是已输入的放样控制点。 如果放样点已输入到系统中,可从列表框中选择放样点的点号,选择之后其坐标将显示在左边的列表框中,如果没有输入到系统中,可在编辑框中直接输入放样点的坐标,完成以上操作之后,按一下[放样]按扭,即进行观测,观测之后系统会提示距离,同时在图形屏幕上显示实测点,指挥观测员移动,即可将点定位到地面。完成坐标放样之后即可退出。 按一下[保存]按扭,以EXCEL报表形式生成坐标放样文件。 (七)·2、轴线放样 轴线放样包括直线轴线和圆弧轴线。 a. 直线轴线 从菜单中选择直线轴线,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从列表框中选择轴线起点点号、末点点号,输入起点里程,按下放样按扭则可以进行放样工作,系统会提示实测点与轴线的垂直距离,同时在图形屏幕上显示实测点,指挥观测员移动,移动方向是相对轴线走向而言的,将点定位到轴线后,点击通过按钮。 b.圆弧轴线 从菜单中选择圆弧轴线,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对话框除了输入轴线起点点号、末点点号、起点里程外,还要输入圆弧半径,其他的操作与直线轴线放样的方法一样。 (七)·3 曲线计算 在铁路或公路等放样工作中,可以利用曲线计算功能先计算出放样点的信息,然后再 进行放样工作。曲线计算主要包括转点计算、转角计算、算单曲线、算复曲线和算竖曲线。 a) 单曲线计算 从放样菜单中选择单曲线计算,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后点点号、转点点号、转角、半径、首缓长和末缓长,并选择曲线方向和是否需要里程,如需要里程的话,则必须输入后点的里程,间距在等距和任意之间选择,输入完毕后,按计算按扭,则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信息。并将计算出的点在点文件中的起末点号显示在对话框上。 b) 复曲线计算 从放样菜单中选择复曲线计算,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后点点号、转点点号、第一转角、第二转角、第一半径、第二半径、首缓长、中缓长和末缓长,并选择曲线方向、间距和是否需要里程,如需要里程的话,则必须输入后点的里程。输入完毕后,按计算按扭,则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信息。 c) 转点计算 在铁路和公路中存在着大量的曲线,转点的涵义如图所示, 从放样菜单中选择转点计算,即可进入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该框中输入后点点号、后方点点号、前点点号和前方点点号,系统即可自动计算出转点坐标以及转点到后点的距离,并显示在提示栏上。 d) 转角计算 利用后点、转点和前点可以计算出转点处,曲线的转角。转角的涵义如上图所示,从放样菜单中选择转角计算,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后点点号、转点点号和前点点号,系统即可计算出转角(,并显示在对话框中。 e) 竖曲线计算 从放样菜单中选择竖曲线计算,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在其中选择曲线半径、输入后坡度(、前坡度(和到变坡点的距离L,则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信息。关于后坡度、前坡度、变坡点的含义可参考下图: (八)、特殊测量; (八)项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暂不作说明。 (九)、坐标变换 对碎部点进行平移和施转。如果野外测图等采用的是自由坐标系,则该项功能可对全部或一部分碎部点进行变换。 (九)·1、选点号变换坐标 点击[坐标变换/选点号变换坐标]菜单,弹出图26和图27对话框: (1)四点法变换(图27) 图27 图28 在此分别实现座标的平移和旋转变换,在图29中,要求已知两点座标1和2 ,为实现以1—2点为基础变换到1′—2′的座标变换,此时应在(x0,y0)栏中输入1、2点座标;而在(x,y)栏中输入1′、2′的座标,选择四点法,则计算出平移参数为从1点移到1′点的座标平移量和方向由α1-2旋转至α1′-2′的旋转变换(此时对s1-2和s1′-2′并不计较,控制点不参与变换)。 在开始点和结束点栏中,要求输入碎部点的流水序号点号,从开始点号1点开始,开始点号和结束点号间的点号范围(包含开始点和结束点),为平移旋转碎部点的区间,其中,特殊组合意义如下: ①开始点号为1,结束点不输入,则对所有碎部点进行变换。 ②开始点不输,只输结束点号,则开始点缺省为1号点。 ③对1个点变换,此时开始点和结束点号相同。 2 1′ s1-2 s1′-2′ 1 2′ 图29 (2)旋转角法(图28) 此法表示从(x0,y0)点平移到(x,y)点,同时整个数据点再按顺时针旋转,所输入的角度。 例:当已知从(x0,y0)点平移距离Δx、Δy及旋转角为顺时针30°时,可在(x0,y0)项中输入(x0,y0),而在(x,y)项中,输入(x0+Δx,y0+Δy),在顺时针旋转角输入30°即可。 开始点和结束点及其意义与(1)中相同。 (九)·2、以设站为中心对碎部点进行坐标变换 (1)设站 设站列出了所有定向设站的点号。 (2)被选设站 从设站列表中选取待变换的设站。 (3)全部加入 把所有设站全部选中。 图30 (4) * 点击被选设站中任一点号,然后点击 * ,则被选设站从列表中删除。 (5)目标点 点击某一被选设站,则在该站上所测碎部点全部列在该表中。 (6)水平量dy,垂直量dx,旋转角坐标变换参数。 (7)重新计算 点击它,则对被选设站所测碎部点的坐标进行变换。 前点 后点 转点 — 前方点 � EMBED .Picture.8 ��� ( - 后坡度 (以千分比表示) ( - 前坡度 (以千分比表示) ( ( 曲线走向 后点 前点 转点 ( 后方点 1 6 _1038048406.doc
/
本文档为【金球掌上电脑测图系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