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试寻真理——缘起性空之一见

2013-09-29 8页 doc 36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90943

暂无简介

举报
试寻真理——缘起性空之一见简谈缘起性空 梁智纲 真理(思维探寻真理) 试寻真理——缘起性空之一见 在第一章中提到:真理(包括两点间的理和终极真理)是惟一的。现在再从字这一个角度看看“真理”:真,是直字加两点,意思为两点间的一条直线就是真;理,原意是玉中之纹路,顺此纹路可剖析此玉,引申为事物的内部规律,循此规律可分析此事物。连起来,真理就是事物之间的唯一规律,如果说“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话,那么普遍真理就是对存在的一切(普遍联系)的唯一正确反映。理宜直,理直才能理真,理直才能气壮,理直才能理智。一般人把规律看作是客观的,把理看...
试寻真理——缘起性空之一见
简谈缘起性空 梁智纲 真理(思维探寻真理) 试寻真理——缘起性空之一见 在第一章中提到:真理(包括两点间的理和终极真理)是惟一的。现在再从字这一个角度看看“真理”:真,是直字加两点,意思为两点间的一条直线就是真;理,原意是玉中之纹路,顺此纹路可剖析此玉,引申为事物的内部规律,循此规律可分析此事物。连起来,真理就是事物之间的唯一规律,如果说“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话,那么普遍真理就是对存在的一切(普遍联系)的唯一正确反映。理宜直,理直才能理真,理直才能气壮,理直才能理智。一般人把规律看作是客观的,把理看作是主观意识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如果反映正确,则称之为真;反映错误,则称之为假。在一定范围内正确的理叫相对真理,在一切范围内都正确的理叫绝对真理。既然在一切范围内都正确,所以绝对真理也叫普遍真理;既然在一切范围内都正确,如果在这范围内有两条真理,那么这两条真理实际就是同一条,所以绝对真理是唯一的;既然是唯一的,所以就是究竟的。下面只谈我对究竟真理的认知。 前面讲到,唯物辩证法中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普遍联系)是究竟真理,又谈到“缘起性空为究竟真理”,实际上,这两者在意义上是一致的。既然是究竟真理,那就意味着只有它是最根本的、生出一切的、最终的。普遍联系的究竟真理性:只要是存在的东西就是普遍联系的,这在第一章已经论述过,从另一个方面也能说明,结合“大道至简至易”来讲:如果一切都是普遍联系的,那么普遍联系就是涉及所有条件的理,也就是涵盖范围最大的理,最大的理也就只有一条。当然,它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缘起性空是佛教的说法,在道家则强名之曰“道”,在儒家则称之为“一”,在其它理论体系当中可能还会有另外的表述方式。我觉得我个人用缘起性空这个词语好像容易表达一些,在此就试图将缘起性空和究竟真理联系起来谈一谈。 首先,从名词上看,缘:原因、联系、接触;起:形成、发生、开始、从无到有;性:本质,能保持其所以然并区别于其它东西的根本特质;空:观察不到东西,无障碍名空(注意,空不等于没有东西存在),连起来,缘起性空的意思就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各种联系组合形成的,一切东西的本质观察到最终都看不见有任何的特质(各种联系也是没有特质的)。佛法中有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 第二,为什么说是缘起性空而不是其他东西构成了这一切呢?有什么依据吗?我们都知道宇宙中存在着物质和能量,包括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形式,科学也认可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是定律,但也同时肯定物质和能量可以转化,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物质和能量形式存在了。其实,我们只要思索一下,就可以发现:如果一切东西是联系生起的,那么一切东西的性就一定是空的,反之,如果一切东西是性空的,那么一切东西就一定是联系才能生起的。因为,如果有某种东西不是性空的,也就是有它独特的本质,不可改变,它就永远不可能变为其它东西,任何条件都不能改变它,就算它与其它东西再怎么联系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它就不是联系生起的;反过来说也一样,如果某种东西不是由各种联系组合形成的,那它就是有其独特的本质,不可改变,它的本质与其它东西不同,就能观察到,它就不是性空的。但是,如果有这种东西存在,它的物质和能量存在形式就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只能保持它一直的状态,那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就不存在了,而且,以目前人类的认知,应该不存在这种东西。从范围上讲,如果不是各种联系组合成没有特质的东西构成了一切,那么构成一切的东西一定是有特质的,一切的构成也一定不是各种联系组合而成的,而是一成不变的了,也就是说,对于构成一切的理论,除了缘起性空,就是不缘起性空,没有哪种理论能超出这个范围。所以,从实证和反证来看,缘起性空是真理。当然,我们没有也不可能考察完所有的东西,以后有没有也不清楚,因此,这只是实证和反证两方面的依据。 听到性空,一般人好像很难接受,觉得我们的世界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啊,怎么说是空的呢?而且,金就是金,有金性,水就是水,有水性,怎么能说没有物质呢?如果是性空,物质就没有区别了,怎么可能呢?我们再从物质的角度分析一下。用物理学的观点研究世界,放眼宏观宇宙,有广袤无垠的空间和无数的星系,星系之间是比星系大得多的空间;一个星系是由上亿颗星球组成,星球之间的星系内部空间比星系内所有星球所占的空间要大得多;每个星球都是由密度较大的物质组成,拿我们的地球来说,有固态、液态、气态,这些物质形态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通常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空间远大于分子所占的空间(除超固态和中子态以外);而分子则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间远大于原子所占的空间;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如果把一个原子放大到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那么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一个核桃,核外电子的体积就更小得多了,可以发现,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空间比原子核与电子所占的空间大了上亿倍都不止(再往微观下去,就到了量子物理学的范畴,我们等一下再说)。图示: 由此可知,每一个我们所认为的物质实体,它的外部空间都比实体大得多,而它的内部是由绝大部分的空间和很小部分的实体组成,而后一个实体内部又是由绝大部分的空间跟很小部分的更小实体构成……由此一直追下去,到最后,是不是会发现实际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空”构成的呢!?而人们所认为的实体也只是一些相对保持较稳定的运动状态呢!?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实”体!只有“空”! 任何物质的本性(或本体、本相)是空,所以,叫性空。任何物质的“实体”都不过是空在某些条件下人们观察到的“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是相对于人们认为的保持较稳定的情况(静止)而言。“运动”与人们的观察及某些条件联系(缘),共同构成了产生的东西,物质由此起源,所以叫缘起。有人会问:空不是一样的吗?怎么会“运动”呢?空不是没有东西吗?怎么可能产生东西呢?我觉得,恰恰相反,空不是没有东西,空是什么东西都有,空具备了所有东西,也只有空,才能具备所有东西。表面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表空,空也不能代表任何东西;而在根本上,任何东西都是空,空也是任何东西。空能包含任何东西,空也能生出任何东西。任何东西都具备能量,但空是最巨大的能量。空是一样的,是什么都具备的,恰恰是不全部具备了,没有普遍联系起来,只有部分联系,那样就不“空”了,才有了东西(所谓的“实”体)。既然有了它的“运动“状态(实际上没有运动),必然就没有了其它的“运动”状态,更加没有了全部具备的“空”态,但在它的根本上是具备的,只不过是它不那么用而已,所以才有了区别于其它物质的“特性”,如金性、水性等,但是它们根本上都是空性。 那么,我们感受到的物质实体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感受实在呢?我觉得:物质实体应该是某种运动的联系,而人的认识把它们给暂时固定了。下面引用一篇为“万物始于量子魂”的部分内容,这是德国P.M杂志2007年5月对德国量子物理学家、诺贝尔替代奖(诺贝尔环境奖)获得者、德国马普物理研究所主任、慕尼黑大学物理教授Hans-P.M.eter Duerr的采访(转载于2008年10月24日《新快报》),通过这篇采访可以了解一下今天量子物理学对物质的认识。   P.M.:Duerr教授,物质到底是什么?   Duerr:说到底物质并不存在。至少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物质。世上只存在着关系结构,不断的变化,生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情况。从根本上说只有关系,一种没有物质基础的联接。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精神。一种我们只能感受而不可触摸的东西。物质和能量是次生的———可以说是精神凝结僵化后的产物。照爱因斯坦的说法,物质只是能量的弱势状态。它的基础却不是一种更纤细的能量,而是一种全新的东西,生机。我们可以拿计算机里的软件作比拟。   P.M.:万物的基础是无形的?这个想法非常奇特。   Duerr:这就是我们狭隘的思维。我们总是先要找到一个实体,再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譬如说,爱情。我们认为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但是爱情本身,这个中间体,却让我们很伤脑筋。除非,我们不去想它而只管去爱。   P.M.:这个中间体就是量子物理的研究对象?   Duerr: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然而仅仅是“对象”这个词已经足以将我们引入歧途。这是一个语言上的问题。该用动词的地方,我们放上大堆的名词,这也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我们讨论量子物理的时候,应该用一种“动词语言”。在亚原子的量子世界里没有对象,没有物质,没有名词,没有我们可以触摸领会的事物。那里只有运动、过程、联接、信息。即便是我提到的这些名词,也应该说成:它运动着,进行着,相互之间发生着联系,互相知晓。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机之源有个大致的概念。或者不如说,我们揣测并体会。   P.M.: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很困难呢?   Duerr:因为我们没有训练大脑去理解量子物理。我的脑子最主要的是帮助我从树上摘苹果,得到营养。我们的口头语言是摘苹果语言。它的形成是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在我采取行动之前,脑子里已经把这主意想了一遍,看看它是不是能够达到目的———是?不是?这就是二元逻辑。然而泾渭分明的逻辑并不是自然的逻辑。量子物理对自然的描绘更确切,因为量子世界遵循多元逻辑,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一个中间体。我们必须习惯的,就是这个不可捉摸,不置可否。   P.M.:我真不能完全习惯这个想象。   Duerr:这就对了。如果您能够把它想象出来,那您还误在歧途上。举个例子,譬如说电子———一个物理学上的量子,我知道它其实并不存在。事实上那后面有着更宏大的东西。一个不稳定系统譬如一片雪地:我的脚可以引动一场雪崩。一个竖立在它尖底上的摆锤,也是这么个不稳定系统。微乎其微的外界干扰,可以使它左倾或右倒。   P.M.:您是说,电子并不存在?   Duerr:至少不是在一种传统的粒子意义上。   P.M.:而是?   Duerr:在我的语言里我称它为“效”(Duerr自己创造了一些符合他逻辑思维的德语单词。譬如“效”———Wirks,来自德语动词wirken———起效果,它的名词状态通常是Wirkung———效果,或Wirken———产生效果这一行动———译者注)或者“发生子”(P.M.assierchen)。它是真实世界的一个细微的表达,发生着,起着效果,引动着。   P.M.:您对量子物理的诠释如此悖论,有如神话传说。   Duerr:如果我用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解释量子物理,确实会是自相矛盾的。您若觉得我说的含糊不清,您的感觉没错。真实世界在我们看来一片模糊,因为它的表达有着无尽的多义。从物理学上来说:真实不等同于现实。(Die Wirklichkeit ist nicht die Realitaet.———Actuality is not reality———译者注)现实是物的世界,充斥物体及其排列。也就是传统物理学向我们展示的机械化世界观。传统的自然科学并没有错,但是它只在一个粗糙的层次上有效,对日常生活来说是足够了。现代物理中的真实指的是潜能,一个充满着以这样那样质与能的方式出现的可能性。所以我不想再用粒子或原子这种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效或发生子。一个发生子是一个精微的过程。   P.M.:在这片混沌之中我渐渐能体会出一些您的意思了。有点像读诗:每首诗里虽然有许多模糊空间,却总能引起我一些共鸣———我能揣测它的意图。   Duerr:体会是个不错的说法。其实不清晰也仅只是对可触摸的世界而言。从感觉上来说我们都没有理解上的困难。人的感觉总是有些模糊的,但并不难以被体会,它是一种运动,有着流动的边界。当我们体察到什么,我们常说它引起了我的共鸣,一种与万象的共振。量子物理中的场不仅仅是非物性的,它还沿入更深层更宽广的空间,那与我们日常熟悉的三维空间已毫不相关了。一个纯粹的信息场———好像一种量子码,和物质或能量已无关。这个信息场不仅仅在我体内,它充斥着整个宇宙。宇宙是完整一体的,因为量子码没有疆界,只有这个“一”。   P.M.:听上去和传统印度哲学相近,它也提到梵,自我与外界的合一。它的基本信条“Tat tvam asi”说的就是“梵我同一”。   Duerr:说得更透彻的是梵语Advaita一词,字面上译作“非二”。准确地说来,前缀A在这里不是单纯的否认,而是表明任何分裂切割都是不应当的。   P.M.:不可分性。   Duerr:我们确实只有这个“一元”,但它的内在是有区别的。当我欣赏一幅油画的时候,它的美是一元的。而当我评论画中的细节,譬如圣母的眼睛,我就区分了一元中的不同元素。圣母的眼睛不是画的一部分,而只是画中的一个表达。我不是把这眼睛裁剪下来,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画的局部。   P.M.:也就是说,海洋不仅仅是水滴的集成。   Duerr:是的。从本质上说来,水滴只能存在于海洋之外。当它汇入大海的时候,水滴一词就失去了意义。   P.M.:您说到,传统的机械的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作精确———那么,量子物理中的这些新认识会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什么意义呢? Duerr:如果我们在日常体验中,把那些称之为生动的东西也吸收进来的话,量子物理的新知就有了它的意义。传统机械物理用众所周知的自然法则解释事物本性时,并不区分事物有无生命。您的手放开苹果,苹果遵循万有引力落地。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完全有序,也就是说前定。机械的意思就是完全前定。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生动的系统来说,机械化的描绘就不够了。有生命力的事物譬如说人,是一个不稳定系统。它貌似稳定的假象,归功于不断耗能的动态持衡。 限于篇幅,这里不作过多的引用,从上文可以看出,现代量子物理学对物质的认识比起机械化的世界观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有些接近于道家和佛法对物体的看法。 佛教中有邻虚尘的说法,邻虚是接近虚空的意思,在《楞严经》中说:“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所以,在佛法中认为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之一的地大是性空的(当然,其它三大也是),这与今天物理学和我们在上面的分析是一致的。 上面从例证的角度谈到了物质是缘起性空的,但一切存在不仅包括物质,还有事情、规律,好像还有精神、能量、非物质、暗物质等等,它们都是缘起性空的吗? 先分析一下事情,事情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应该由时间、空间、物质(及精神)、使物质发生联系的动力、物质变化的过程等因素构成。通常说的一件事情,就是指在一定空间中的一段时间内,一些物质或精神发生了变化的整个过程。在上面讲缘起性空的概念时提到:只要一个东西是由各种联系组合而成的,它就一定会发生改变,这个东西就一定是缘起性空的。请思考一下,事情是不是由各种联系组成的呢?事情是不是在不断地变化呢?事情是不是有生有灭呢?组成事情的各种联系本身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呢?以上四个问题的我想应该都是肯定的。因此,事情是缘起的。另外,事情是可以随意去做的,可以这样去做,也可以那样去做,不是一定要这样去做,只是结果不同而已,也就是事情的本质是无碍的。所以,事情是性空的。 那么规律呢?规律就是一种事物在某种情况下必然形成另一种事物。如水在当今地球上一个大气压下100℃就会沸腾。既然是必然的,那就应该是不可改变的,否则就不叫规律了,怎么可能是缘起性空的呢?关键就在于:规律也是要各种联系组合决定才能形成规律,规律的不变正是建立在各种可变联系的相对稳定组合的基础之上。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只要组成这一规律的联系改变,规律本身也就发生了改变,这就符合了缘起性空的特征。而且,组成规律的各种联系本身也是缘起性空的,所以,规律也是缘起性空的。缘起性空是所有规律的根本,也可称之为规律的规律。 那么精神、能量、非物质、暗物质等东西呢?其实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它们有生、灭、变、化,它们就是缘起性空的。另外,连最“实在”的物质和产生并制约一切的规律都是缘起性空的,何况不“实在”的、派生的东西呢?但不是说知道缘起性空这一究竟真理就完事了。知道根本是首要的,否则会搞错大方向,但明白各种现象的规律才是实用的,实用才能使用,才会适用。明白规律(明理)是一回事,能运用规律做事又是另外一回事。根本规律因为是根本,是究竟真理,而事情是现象,所以不能直接运用究竟真理做任何事,要做事得用相对真理。知道究竟真理只是知“道”而已,要用“道”还要明白万事万物的理:相对应的细致的理,才能用到;再经过实践、熟习,才能用好。
/
本文档为【试寻真理——缘起性空之一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