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天 干 地 支 解 说

天 干 地 支 解 说

2009-11-26 50页 doc 2M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7653

暂无简介

举报
天 干 地 支 解 说子午流注学说 目录 1子午流注学说 4天 干 地 支 解 说 4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6天干、地支相配 61、  干支配年、月、日、时法 62、干支配阴阳法 63、干支配五行方位 7子午流注学说的干支计算法 7一 年干支计算法 7六十环周表 82、年干支速算表 9天干地支编序表 10二 月干支计算法 101、月干支速算表 102、现代简便计算法: 11三 日干支计算法 132、查表法: 131901~2060年元旦干支表 143、公式:(有已知年求...
天 干 地 支 解 说
子午流注学说 目录 1子午流注学说 4天 干 地 支 解 说 4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6天干、地支相配 61、  干支配年、月、日、时法 62、干支配阴阳法 63、干支配五行方位 7子午流注学说的干支计算法 7一 年干支计算法 7六十环周表 82、年干支速算表 9天干地支编序表 10二 月干支计算法 101、月干支速算表 102、现代简便计算法: 11三 日干支计算法 132、查表法: 131901~2060年元旦干支表 143、公式:(有已知年求未来年) 16四 时干支计算法 161、现代简便计算法: 162、时干支速算表: 17子午流注学说的组成 17天干 18第一:天干与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关系 19第二:天干的取象比类 20第三:天干的本性 21天干配五行 21干支配脏腑经脉: 211、  以歌决的形式: 212、  以列表的形式: 22五输穴 22五输配五行表 23阳经六输表 23阴经五输表 241、  以歌诀的形式: 242、  以列表的形式: 24子午流注学说的开穴和应用 25子午流注开穴法 26(一)纳干法开穴法 261、十二纳干歌 272、六十六穴归经歌 283、 子午流注要法歌 304、十六穴逐日开穴歌 31: 311、甲日戌时窍阴元。 322、丙子荥穴是前谷 333、戊寅输穴陷谷胃,返本丘墟胆还原 334、庚辰经穴注阳溪 335、壬午膀胱委中安 346、甲中时纳干法三焦水、水穴液门针可安 347、关于上六点的分析,可参述下者的甲日、乙日、十二时辰干支来理解, 44气纳三焦 44血归包络 465、 十天干相生流注歌 46关于纳干法的临床应用 47一、取穴原则 471、近部取穴 472、远部取穴 483、随证取穴又称对症取穴,辨证取穴 48二、配穴 481、常用《针灸学》中的配穴法,共五中 502、子午流注学说配歌诀开穴的方法 533、午流注学说开穴与病穴配合开穴法 54三、应用方法 541、按时取穴 542、定时取穴 55(二) 夫妻开穴法 65(三)甲己同宗开穴法 67十二地支同宗表 67甲日同宗开穴表 68乙日同宗开穴表 69丙日同宗开穴表 70丁日同宗开穴表 71己日同宗开穴表 72戊日同宗开穴法 73庚日同宗开穴法 74辛日同宗开穴法 75壬日同宗开穴法 76癸日同宗开穴法 77(四)十二经纳干流注法 771、通过五运化合开其同宗俞穴 77十二经纳干法流注开穴表(同宗开穴法表) 782、通过表里法开其俞穴 783、通过五行开其相生之穴 78十二经纳干流注开穴表(表里开穴表) 79十二经纳干流注开穴表(五行相生开穴表) 80(五)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逢时开穴 80(六) 灵龟八法  飞腾八法 80一、灵龟八法 801、八法逐日干支表 802、八法逐时十支表 81二、飞腾八法 82天干后天八卦八穴配合表 82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 83经络图与子午流注图 84时辰/经络 / 脏腑叁者的关系: 86针灸子午流注经络图 86经络图--任脉经 87经络图--督脉经 88经络图--手少阳三焦经(亥) 89经络图--手厥阴心包经(戌) 90经络图--足少阴肾经(酉) 91经络图--足太阳膀胱经(申) 92经络图--手太阳小肠经(未) 93经络图--手少阴心经(午) 94经络图--足太阴脾经(巳) 95经络图--足阳明胃经(辰) 96经络图--手阳明大肠经(卯) 97经络图--手太阴肺经(寅) 98经络图--足厥阴肝经(丑) 99经络图--足少阳胆经(子) 天 干 地 支 解 说 天 干 (十干) 名称: 甲、乙、丙、丁、戊、 已、庚、辛、壬、癸 地 支 (十二支) 名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 甲、丙、戊、庚、壬 | 子、寅、辰、午、申、戌 阴: 乙、丁、已、辛、癸 | 丑、卯、巳、未、酉、亥 天 干合化: 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子丑合土, 寅亥合木, 戌卯合火, 辰酉合金,巳申合水, 午未合日月 相冲: 甲—戊 乙—已 丙—庚 丁—辛 戊—壬 已—癸 庚—申 辛—乙 壬—丙 癸—丁 地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 已亥相冲,辰戌相冲,丑未相冲 地支三合:申子辰会成水局,亥卯未会成木局, 寅午戌会成火局, 巳酉丑会成金局,辰戌丑未会成土局(即为四库) 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序 干 支 五行 属相 1 甲子 金 鼠 2 乙丑 金 牛 3 丙寅 火 虎 4 丁卯 火 免 5 戊辰 木 龙 6 已巳 木 蛇 7 庚午 土 马 8 辛未 土 羊 9 壬申 金 猴 10 癸酉 金 鸡 11 甲戌 火 狗 12 乙亥 火 猪 13 丙子 水 鼠 14 丁丑 水 牛 15 戊寅 土 虎 16 已卯 土 免 17 庚辰 金 龙 18 辛巳 金 蛇 19 壬午 木 马 20 癸未 木 羊 21 甲申 水 猴 22 乙酉 水 鸡 23 丙戌 土 狗 24 丁亥 土 猪 25 戊子 火 鼠 26 己丑 火 牛 27 庚寅 木 虎 28 辛卯 木 免 29 壬辰 水 龙 30 癸巳 水 蛇 31 甲午 金 马 32 乙未 金 羊 33 丙申 火 猴 34 丁酉 火 鸡 35 戊戌 木 狗 36 已亥 木 猪 37 庚子 土 鼠 38 辛丑 土 牛 39 壬寅 金 虎 40 癸卯 金 免 41 甲辰 火 龙 42 乙巳 火 蛇 43 丙午 水 马 44 丁未 水 羊 45 戊申 土 猴 46 已酉 土 鸡 47 庚戌 金 狗 48 辛亥 金 猪 49 壬子 木 鼠 50 癸丑 木 牛 51 甲寅 水 虎 52 乙卯 水 免 53 丙辰 土 龙 54 丁巳 土 蛇 55 戊午 火 马 56 已未 火 羊 57 庚申 木 猴 58 辛酉 木 鸡 59 壬戌 水 狗 60 癸亥 水 猪 天干、地支相配 1、  干支配年、月、日、时法 具体配法是这样的,若以阴阳而言,阳者在前,阴者在后,天干在上在前,地支在下在后,如以甲子年而言、甲为阳为天干、在上在前,子为阴为地支、在下在后。余月、日、时法同干支配年法 2、干支配阴阳法 以天干而言,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以地支而言,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此即“奇为阳、偶为阴”之理。 3、干支配五行方位 此处干支配五行方位中的方位指东南西北中五方,而非指东南西北四方。关于干支五行配方位,是以五方为优,还是以四方为最,这两者是否矛盾,关于这我认为可以这样解释,之所以这样配,那是古人的一种观点,即条件不同其配法也亦不相同,如以中医脏腑配情志而言,单分之为怒喜思悲恐忧惊七者,合五脏而言,则惊并于恐、忧并于悲,而为怒喜思悲恐五者了,所以,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十二地支配五方可以,配四方亦可以。在此处只言干支五行配五方,其具体配法如下: 以五行木而言 在方位为东方 在天干为甲乙 在地支为寅卯 以五行火而言 在方位为南方 在干支为丙丁 在地支为巳午 以五行土而言 在方位为中方 在干支为戊己 在地支为辰未戌丑 以五行金而言 在方位为西方 在干支为庚辛 在地支为申酉 以五行水而言 在方位为北方 在干支为壬癸 在地支为亥子 子午流注学说的干支计算法 关于子午流注学说的干支计算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年干支计算法、月干支计算法、日干支计算法、时干支计算法。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只需要会计算日干支、时干支这两者就可以了。其年干支、月干支计算法,虽然临床上不常用,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两者仍有其价值,所以,关于年干支、月干支这两者的计算法,在这里仍需介绍,不能因为临床而弃置,毕竟理论上仍在应用。关于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的计算法如何,下边一一逐个介绍。 一 年干支计算法 首先必须明白,年干支计算法是以阴历历法为基准,即把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作为一个新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元旦作为一个新年的开始。关于年干支的计算法,此处用到“一甲子学说”。所谓一甲子学说。就是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序奇奇偶偶两者相合,刚好六十循环一周,在周仍以甲子为始,故把此一周称为“一甲子学说”,可分别用于年、月、日、时干支。其一周用为年,称为一甲子年。用为月,称为一甲子月。用为日,称为一甲子日。用为时,称为一甲子时。其一周的干支是如何循环的,可列成表格如下,余后的月干支计算法、日干支计算法、时干支计算法中的“一甲子学说”可以参考此的六十环周表。 六十环周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11~2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21~3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31~4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41~5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午 癸亥 51~60 关于年干支的计算公式,有以几种方法,现不妨一一介绍如下: 1、公式: (年份—3)÷60=商……余数 分析:A、为何要减去3? 是因为年干支的干支配合虽后代才有,但其应用是仍从公元后1年开始。刚好公元前第四年为甲子年,减去3是为了计算的方便,把公元前和公元后两者的记年法分开来言。根据《素问·六微旨要大论》中言“子甲相和,名曰岁立”理论,把公元后记年仍从甲子年开始,所以要减去前3年,目的是让公元后一年亦为甲子年。 B、为何要除以60? 是因为60年为一甲子,除以60的目的是看过了几周,余几。 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 套入上述公式得:(2005-3)÷60=33……余22 查上述六十环周表得第22位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此年为乙酉年。 2、年干支速算表 年尾数 年天干 年地支 0 1 2 3 4 5 6 7 8 9 附:年份除以60 之余数的十位数。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1920~1929 1980~1989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0 1930~1939 1990~1999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1 1940~1949 2000~2009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2 1950~1959 2010~2019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3 1960~1969 2020~2029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4 1970~1979 2023~2039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5 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5在第三行2000~2009之间,由年尾数5处下拉一直线与2000~2009一行成直角,可以看出年尾数5对应的天干为乙,直角处的地支为酉,两者相和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此年为乙酉年。    3、  公式2: 用此公式计算不需要六十环周表,只需要把天干、地支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编上序号,然后再把公式(1)计算的结果套入公式即可。关于其编序见下表: 天干地支编序表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 支序=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 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 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22 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二 月干支计算法 月干支计算法同年干支一样,仍依农历历法为基准进行计算。如前之所言,一年有十二个月,地支数刚好亦有十二个,两者刚好一一相配,其配法是:古人根据若干自然现象以及生活实践的观察,把农历的一月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这样依序而推农历的二月在十二地支定格为“卯”(余见前述的十二地支配月份表) 其计算法亦有以下几种,现不妨一一介绍。 1、月干支速算表 月干支速算表 月地支 月份 公元后 年尾数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9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5 0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6 1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7 2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8 3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 先查上表中2005年的年尾数5直拉到查其所对应的月份2处,可知2005年2月份的地支为卯,其月份所对的天干为己,合之为己卯。所以2005年2月份的干支为己卯,为己卯日。 2、现代简便计算法: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丙 戊 庚 壬 甲 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 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余略) 三 日干支计算法 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 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 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 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分析:(1)何为元旦干支基数? 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十九天。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二月多出1天为29天。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防止了这种人为性误差的延伸。关于这种杯400年整除为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的这种说法古人又称为“每百年停闰,四百年不停闰”学说。平闰年分过之后,再论加5还是加6,关于这加5还是加6如何,可以从“一甲子学说”,由于一干代表一天,一支也代表一天,一甲子共60天,一年(平年)365天除以60刚好6甲子多出5天,所以应加上5。若闰年二月多出了1天为29天,这样一年为366天,除以60,则为6甲子多出6天,所以应加上6。至于怎么加、怎么应用,不妨举例而言。如已2002年的元旦干支为己巳,欲求2003年的元旦干支?其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已知2003年为平年,应加5,这样2003年元旦干支的天干是在2002年元旦天干序数己(6)的基础上加5,为甲(11,为天干一轮余1,为甲)。其地支亦是2002年元旦地支序数巳(6)的基础上加5,为戌(11,为地支的第11序数,为戌)。合之为甲戌,所以2003年的元旦干支为甲戌。如再求2004年的元旦干支,已知2004年为闰年但其元旦干支的计算是在二月前,所以其不加6,其方法仍按上述方法类推,天干甲的序数为1,加5为6,序数6在天干为己。地支戌的序数为11,加5为16,为地支一轮余4,序数4在地支为卯。合之为己卯,所以2004年元旦干支为己卯。如在求2005年元旦干支?其计算法就不同于2004年,因为2005年为闰年后的年份,此时2004年闰二月多出一天,所以应加6,其计算为:已知2004年的元旦干支为己卯,天干己的序数为6,加6为(12)一轮余2,序数2在天干为乙。地支卯的序数为4,加6为10,序数10在地支为酉。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2、查表法: 此表只适应于1901~2100年。其具体应用是这样的,在这200年中其元旦干支是80年循环一周,如欲求1901~2100年内的元旦干支,只需要用所求之年除以80,所得到的余数,查上表中的年余数,即可查出所求之年的元旦干支。如以2005年为例,2005÷80=25…5   由下表可以查出年余数5所对应的干支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具体见下表: 1901~2060年元旦干支表 平 年 闰 年 年份 年余数 干支 年份 年余数 干支 年份 年余数 干支 年份 年余数 干支 1981 61 己卯 1982 62 甲申 1983 63 己丑 1984 64 甲午 1985 65 庚子 1986 66 己巳 1987 67 庚戌 1988 68 乙卯 1989 69 辛酉 1990 70 丙寅 1991 71 辛未 1992 72 丙子 1993 73 壬午 1994 74 丁亥 1995 75 壬申 1996 76 丁酉 1997 77 癸卯 1998 78 戊申 1999 79 癸丑 2000 80 戊午 2001 1 甲子 2002 2 己巳 2003 3 甲戌 2004 4 己卯 2005 5 乙酉 2006 6 庚寅 2007 7 乙未 2008 8 庚子 2009 9 丙午 2010 10 辛亥 2011 11 丙辰 2012 12 辛酉 2013 13 丁卯 2014 14 壬申 2015 15 丁丑 2016 16 壬午 1017 7 戊子 2018 18 癸巳 2019 19 戊戌 2020 20 癸卯 2021 21 己酉 2022 22 甲寅 2023 23 己未 2024 24 甲子 2025 25 庚午 2026 26 乙亥 2027 27 庚辰 2028 28 乙酉 2029 29 辛卯 2030 30 丙申 2031 31 辛丑 2032 32 丙午 2033 33 壬子 2034 34 丁巳 2035 35 壬午 2036 36 丁卯 2037 37 癸酉 2038 38 戊寅 2039 39 癸未 2040 40 戊子 2041 41 甲午 2042 42 己亥 2043 43 甲辰 2044 44 己酉 2045 45 乙卯 2046 46 庚申 2047 47 乙丑 2048 48 庚午 2049 49 丙子 2050 50 辛巳 2051 51 丙戌 2052 52 辛卯 2053 53 丁酉 2054 54 壬寅 2055 55 丁未 2056 56 壬子 2057 57 戊午 2058 58 癸亥 2059 59 戊辰 2060 60 癸酉 2061 61 己卯 2062 62 甲申 2063 63 己丑 2064 64 甲午 3、公式:(有已知年求未来年) (1) 所求元旦干序=已知年元旦干序+(所求年-已知年)×5+{(所求年-已知年)÷4(取整数商、若不能整除,余数中有闰年后的年份是再加1)}÷60 取整数商,(大于60时用) (2)所求元旦支序=已知元旦支序+(所求年-已知年)×5+{(所求年-已知年)÷4(取整数商,若不能整除,余数中有闰年后的年份再加1)}÷60 取整数商,(大于60时用) 例如:已知2000年的元旦干支为戊午,求2005年的元旦干支? 分析:已知2004年的元旦干支是戊午,天干戊的序数为5,地支午的序数为7,代入上公式得: (1)所求元旦干序=5+(05-00)×5+{(05-00)÷4+1(因2005年为2004年闰年之后的年份,所以再1)}÷60=32 32为天干三轮余2,序数2的天干为乙 (2)所求元旦支序=7+(05-00)×5+{(05-00)÷4+1(因2005年为2004年闰年之后的年份,所以再加1)}÷60=34 34为地支两轮余10,序数10的地支为酉。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2)月数加减数: 关于月数加减数的计算公式,亦有以下几种方法,现不妨一一列之于下。 1、以歌诀的形式: 一五双减一 二六加零六 三减二加十 四减一加五 七零九加二 八上一七走 十上加二八 冬三腊三九 闰从三月起 余数均加一 2、以列表的形式: 平 年 闰 年 月数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一月 减一 减一 减一 减一 二月 加零 加六 加零 加六 三月 减二 加十         加一 四月 减一 加五 五月 减一 减一 六月 加零 加六 七月 加零 加零 八月 加一 加七 九月 加二 加二 十月 加二 加八 十一月 加三 加三 十二月 加三 加九 分析:(1)一五双减一? 即一月和五月的干支减去1个序数,如欲计算时一月和五月应减去1个地支。 (2)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即遇闰年由于2月份多出了1天,为29天,所以计算时,从三月起天干地支均加上一个干支。 既然元旦干支基数、月数加减数,我们都以明了,那么其计算便可轻而易举了。 例如:求阳历2005年8月1日的日干支? 分析:已知2005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乙的天干序数为2,酉的地支序数为10,月数为八月,查上述月干支加减数表得天干加1,地支加7 套入公式得: 求日干=(2+1+1)÷10=4 序数4在天干为丁 求日支=(10+1+7)÷12=6 序数4在地支为巳 合之为丁巳,所以阳历2005年8月1日的日干支为丁巳 四 时干支计算法 由于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日干支计算法无论用阳历历法还是用阴历历法,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其计算法不分阴历阳历历法,亦即阴历阳历历法均可。其计算方法如下: 1、现代简便计算法: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丙 午 庚 壬 如求阳历2005年8月1日4点的时干支? 由日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8月1日的日干支为丁巳日。再查上述时干支的现代简便计算法,可以看出丁在第四竖行与壬共配庚,即言丁巳日23点至1点的时干支为庚子时,而丁巳日4点的时干支查表(见前地支配月份时辰表)得4点在3~5点之间,在地支为寅,即从子到寅跨越一个地支,由此而言,那么天干庚也应跨越一个天干,从庚到壬,合之为壬寅,所以2005年8月1日4点的时干支为壬寅时。 2、时干支速算表: 时干支速算表 日天干 时干 时支 时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23~1(子) 甲 丙 戊 庚 壬 1~3(丑) 乙 丁 己 辛 癸 3~5(寅) 丙 戊 庚 壬 甲 5~7(卯) 丁 己 辛 癸 乙 7~9(辰) 戊 庚 壬 甲 丙 9~11(巳) 己 辛 癸 乙 丁 11~13(午) 庚 壬 甲 丙 戊 13~15(未) 辛 癸 乙 丁 己 15~17(申) 壬 甲 丙 戊 庚 17~19(酉) 癸 乙 丁 己 辛 19~21(戌) 甲 丙 戊 庚 壬 21~23(亥) 乙 丁 己 辛 癸 例如:求丁巳日4点的时干支? 查表得日干支丁巳中的天干“丁”在时干支速算表中为第四行,4点在时间中为第三行的3~5点中,把二者天干向下延伸,时间向右拉直线,相交处的天干便为本时的天干,由表可以看出本时的天干为“壬”,地支3~5点所对应的地支为“寅”所以丁巳日4点的时干支为壬寅时。 子午流注学说的组成 子午流注学说是由天干、地支相合配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五腧穴而组成的一套特殊的以时间为其开穴选择条件的一种针刺理论。若要应用子午流注学说,那么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上述之间的配合关系,关于其配合关系如何,下之文便一一介绍。 天干 所谓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数的总称。因其数有十,故称为十天干。在《史记》中称为“十母”,关于天干的含义,关于其涵义的深奥性,空口无凭,可以以书为证,关于其书为何,我决定引用古代书籍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天干涵义的深奥性,第一个方面是引用司马迁的《史记·律书》、班固的《汉书·律历志》以及《群书考异》三方面来论述天干与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引用《命理索引》来论述天干的取象比类法。第三个方面是引用《水花集》来论述关于天干的本性。关于为何在此引用大量的书籍来论述天干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有二:1、为了证实天干的次序排列并非是随意而列,而是具有其涵义的深奥性,空口无凭无理无具,不能以安众心,所以引史书为证。由此论证的结果是天干的次序排列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数字符号排列,而是具有其涵义的深奥性。2、是为了让读者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以了解更多的未知数,试想,人生何等大事能超过此呢。 第一:天干与自然界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关系 甲:“甲、同荚”“出甲于甲”“甲者、折也,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大意为:嫩芽破壳而出的初生之象。 乙:“奋扎于乙”“言万物生扎扎也”“乙者扎也,言万物初生自扎而出也” 大意为:幼苗抽扎而生长。 丙:“明炳于丙”“言阳道著明”“丙也、炳也,言万物炳然著见也” 大意为:幼苗生长显著、迅速、较快。 丁:“万物之丁壮也”“大盛于丁”“丁者、壮也。言万物之丁壮也” 大意为:幼苗壮大成长。 戊:“丰茂于戊”“戊者、茂也,言万物之茂盛也” 大意为:幼苗日益茂盛。 己:“理纪于己”“己者、己也,言万物之有形可纪实也” 大意为:幼苗成熟至极。 庚:“敛庚于庚”“言阴气庚万物”“庚者、坚也,言万物收敛也” 大意为:生命开始收敛 辛:“悉新于辛”“言万物之辛生”“辛者、新也,言万物初生也” 大意为:新的生机开始酝酿。 壬:“怀壬于壬”“生之为言壬也,言阳气壬养万物于下也”“壬者、任也,言万物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 大意为:新的生命开始孕育。 癸:“陈癸于癸”“癸、癸也,言万物癸度” 大意为:新的生命开始。 第二:天干的取象比类 甲:“甲属阳木,主宰四时,生育万物,在天为雷,在地为梁为栋,谓之阳木,即刚木,埋于死水,千年不朽,出水可以生火,遇雨露则腐烂,得金属斧器可治成器,得火可以文明,得金可以腐碎,火多可以化灰,甲属东方木,主春,在春为木旺之季,在卦为震,震属东方,始声为雷,在秋季木气一凋,雷亦收声,夏木犹荣,能引风生凉,东方虽枯,亦畏避日光”。 乙:“乙属阴木,在天为风,谓之阴木,亦为活木,即柔木,喜润土培根,利活水滋味,忌水泛滥而失其培养,畏斧砍伐,而残其生意,春季萌枝吐芽,夏天畅于茂叶,至秋季金旺之时,能存则吉,遇冬寒之季,其叶枯落,因根待复”。 丙:“丙火属阳,在天为日为雷,在地象炉为冶,谓之阳火,即刚火,象乎太阳朝出夕入,生于寅位死于酉位,喜干木发生其焰,忌丛林掩蔽其光,金盛反被昂冥,土多能灭焰火,在春有日暄和万物之功,夏属防火蒸热之患,到秋季能收敛归宿之用,遇冬日季忌阴霾晦暝之气” 丁:“丁火属阴,在天为列星,在地为火,为丁火,谓之柔火,即阴火,入夜则明,日出则灭,尤喜戌亥时,盖戌亥之时为天门,有星拱北辰之象,得其时则顽金可锻炼,失其时。虽寸铁亦难溶制。在春季木盛之期,如胶油添灯,夏火之季,万火共炉加碳,到秋季气清而星光灿烂,遇冬季天寒而火伏藏”。 戊:“戊土属阳,在天为露为霞光,喜爱四季,以成堤岸,春水相映,畏火过烈,金多泄弱母体,木盛崩溃木质,最喜阴雨彻天,雨后为霞光成彩之象,又喜季月临时,盖根蒂深厚,能汇江河,厚载万物”。 己:“己土属阴,在天为云,在地为畴,谓之阴土,即柔土,充合天地,综癸宇宙,与甲相合,乃雷云交流而降雨,得兮则山川蒸气乃养万物,稼穑失时则难施培基,寄旺四时,孳生万物”。 庚:“庚金属阳,在天为月,在地为铁,谓之阳金,即刚金,喜炉冶炼铸而成器,忌水土掩埋,沉溺无声,若得乙己风方,乃是日月风清,或遇壬子汪水,可称海潮月弦,如青茂反,薄铁其殃,夏火炎,再逢火便坏其质,秋气澄清,无火土愈显光,冬水泛滥,遭受埋没,终而无用,其庚金掌天地萧杀之权,象人间反革之变”。 辛:“辛金属阳,在天为金,谓之阴金,即柔金,中秋气萧,杀戳万物,白露凝霜,能催木叶,山匣逢芝,可铲除荆萝遇丙火则化,如太阳照霜必溶于水”。 壬:“ 壬  “壬水属阳,在天为雨露,在地为池沼,谓之阳光,亦为死水,即刚水,遇土作堤而成江河,水土失,比为 洪漫,春露反摧百物,遇丁则星河显象,象徵汪洋,百川归宗”。 癸:“ 癸  “ 癸水属阴,在天为雨,在地为泉,谓之阴水,亦为活水,即柔水,在土则浊,出土则清,生于春夏作甘露,  生于秋冬作淫雨,道路因而泥泞,喜卯辰之位,为霜门,遂成云行,雨施之征,木水散于四方,滋生万物”。 第三:天干的本性 甲:    甲“甲性为木,而为阳木,甲木参天,脱胎变化,春不溶金,秋不溶土,夏季火炽,冬秋水荡,地润天和,和木直立千古”。 乙:    乙“乙性为木,而为阴木,乙木虽柔,能治柔土,喜丙丁火,申酉不畏,畏之虚湿,虽生于午,难尽其材,萌萝系甲,可春可秋”。 丙:    丙“丙性为火,而为阳火,丙火猛烈,欺雪侮霜,能锻庚金,逢辛可祛,甲木滋生,水猖显节,若丙火过猛,可伤丙甲” 丁:    丁“丁火为阴火,丁火性柔,内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穷,有如嫡母,可秋可冬” 戊“       戊“戊性为土,而为阳土,戊土固重,即中且正,静翕动辟,万物司命,水闰物生,火燥物病,春秋之土,怕冲宜静” 己:    己“己性为土,而为阴土,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帮” 庚:    庚“庚性为金,而为阳金,庚金带杀,则健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锐,土润则生,土乾则脆,能赢甲兄,输于乙妹” 辛:    辛“辛性为金,而为阴金,辛金软弱,湿润而清,畏土之叠,乐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救生灵,热则喜母,寒则喜丁” 壬:    壬“壬性为水,而为阳水,壬水通河,能泻金气,水火相感,周流不滞,通根透癸,冲天奔地,化则有情,继则有济” 癸:    癸“癸性为水,而为阴水,癸水柔弱,象海通壬,不愁火土,不畏庚金,合戊见火,乃显其真,遇丙火炽,能润万物” 天干配五行 关于天干配五行的方法(此处略)其结果见下表: 干支配阴阳五行表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阴阳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干支配脏腑经脉: 关于其配合脏腑经脉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如何,在此不妨论述以下,其理论根据是人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某日某时某脏腑经络经气异常。如前述的现代研究中,在寅时肺经经气旺盛。于是他们开始用天干、地支相合的方法来计算某日某时的天干、地支序数,以从中寻找点什么。久而久之,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性变化,即脏腑经络经气的盛衰和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于是,他们在此的基础上,在配合上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而创立了“脏腑经络与天干配合学说“,就是现在的天干配脏腑经脉。其配合的结果如下: 1、  以歌决的形式: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分 庚属大肠心属肺 壬属膀胱肾癸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为阴癸水藏 2、  以列表的形式: 天干配脏腑经脉表: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壬 癸 脏腑 胆 肝 小肠 心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三焦 心包络 经络 胆经 肝经 小肠经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肾经 三焦经 心包络经 五输穴 即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的总称,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其流注顺序是按照“井荥输经合”配合“出溜注入行”的次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运行,其穴位排列亦是如此。关于五输穴的具体应用,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含义上,关于五输穴的含义,古人把此形象地比喻为自然界的水流,由井到合,由小到大,由浅到深,流注于江河,最后汇于海洋,借以说明经络之气在流注过程中所经过部位浅深的不同,既然如此,那么其作用也亦不相同。如井如泉之出,荥如细水之流,输如水之注,经如水之畅流,合如水之汇。2、功能上,关于五输穴的功能最早在《难经》中是这样记载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泄”3、分类上,(余略)。4、与五行的关系上,由于经络上存在阴经、阳经两种不同的属性,所以其配五行的方法也亦不相同,其具体配法是这样的,最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阴经木,阳经金”的阴阳五行的配合关系。在《难经》中又对其五输与五行的配合关系作了进一步阐述,如书中这样言道:“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关于“阴井木、阳井金”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此处略。关于五输穴配以五行的结果列成表格如下: 五输配五行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阴经 井 荥 输 经 合 阳经 输 经 合 井 荥 有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五行当中,阳经五行和阴经五行都是相克的,我们不妨以五输中的井而言,井在阳经五行为金、在阴经五行为木,金克木。同理,在以五输中合而言,合在阳经五行为土,在阴经五行为水,土克水。究竟这种阳经和阴经的五输都配以五行并且都以相克的关系存在,者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其意义归纳下来可以用以下八个字来进行概括“刚柔相济、阴阳相合”。5、五输配十二经脉的腧穴,此是依照阳经六输,阴经五输的原则来进行分类的。关于其五输与十二经脉腧穴的关系及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现列表如下: 阳经六输表 五输 脏腑、五行 井金 荥水 输木 原 经火 合土 胆(木)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谷 京骨 昆仑 委中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阴经五输表 五输 脏腑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凌泉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天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有上面的阴阳经输穴表,我们可以看出,五输与天干五行的配行关系。其配行关系具体如下: 1、  以歌诀的形式: 阳经井穴属庚金 荥火都属壬水中 输穴都属甲木 经火都属丙火行 合火都属于戊土 阴经井穴乙木亲 荥穴都属于丁火 输穴都属于辛金合穴都属癸中水 2、  以列表的形式: 阳经天干五输五行歌  阳经天干 庚 壬 甲 丙 戊 五输 井 荥 输 经 合 五行 金 水 木 火 土 阴经天干五输五行歌  阴经天干 乙 丁 己 辛 癸 五输 井 荥 输 经 合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子午流注学说的开穴和应用 关于子午流注学说的开穴和应用,在历代均有书籍记载,但基本都是以歌决的形式,如《子午流注针法》、《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逢原》等等,虽然各书之中记载的歌诀形式不同,但其内容相同,主体相同,虽其各有二,但实则一也,正如南阳作家凌解放一样,我们亦可以称其为二月河。凌解放、二月河这两个名字系指同一个人。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歌诀形式不同的这种现象,我以为,这完全出自个人的心得体会,正如我们背诵方剂歌诀一样,怎么好记,怎么背。另外关于子午流注学说,历来分类含糊不清,不知何者应归于何者,现清稀列之于下,以供参阅。 子午流注开穴法 1、纳支法开穴法 2、甲乙同宗开穴法  辅助开穴法    3、夫妻开穴法 4、十二经纳干流注法 5、壬督二脉开穴法 6、子午相化开穴法 奇经纳卦法 1、灵龟八法 2、飞腾八法 辅助开穴法:由于子午流注纳干法开穴法,存在“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阳穴、阳日无阴阴无阳”这一规律,即一天之中十二时辰,其中只有6个开穴时,可以针刺之,但有6个闭穴之时,则无可奈何,这样,为我们的临床针刺,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不恨其病不能医,而恨其无穴可刺,这样岂不哀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历代医家,不拘泥于前法理论,通过临床摸索,而创造出了这些开穴法,以补其纳干法开穴之不足。 (一)纳干法开穴法 纳干法开穴法又称纳甲法,是将十二经络的输穴纳入十天干来进行 取穴的一种针刺方法。关于纳干法的合理性及其科学性,最初古人是这样认为的,如前之所言,既然十天干的内涵代表着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及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并且十天干又可用阴阳这两种属性来划分。那么,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所以,人体脏腑功能的各种变化,亦可与天干的性质相提并论,即脏腑的功能同天干一样,亦有阴阳之分。此时,如果把脏腑发生的病变变化,有一定的转变规律。一干代表一日、一干又代表一脏或一腑,日与日不同,则脏与腑亦不相同。在一天之中,值日所属的脏腑,有其盛衰之变。在此,不妨以甲日胆经值日为例,首开穴为甲日戊时,此时,本日值经气旺,而再过两个时辰,即丙申时,则又为小肠经盛,再过两个时辰,戊午时,则又为胃经气旺。关于十二经络与十天干的配行是这样的。不妨以天干甲乙为例,若以阴阳属性划分而言的话,天干为阳,配六腑为胆,所以将胆归纳于十天干甲之内,每逢甲日则胆经气旺。再以乙而言,天干乙为阴,配之脏为肝,所以将肝归纳于十天干乙之内,每逢乙日则肝经气旺。再以脏腑经络表里而言,则胆与肝互为表里,又因肝胆主春,为东方木之生气,所以又将天干甲乙合称为东方之木。类推,丙丁南方火,戊已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是以歌诀的形式出现。现将其歌诀列之如下。 1、十二纳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已脾分 庚属大肠心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归癸无须言 2、六十六穴归经歌 六十六穴循经穴 阴五阳六是根由 每日周流六十六 一时五穴五输求 井荥输原与经合 独有阴无原穴别 寅海有一鱼少商 鱼际太渊贩鱼忙 行于经渠渡尺泽 卯时赶到商阳岗 面前经房二三间 走到合谷阳溪傍 溪前有水名曲池 辰时歇息厉兑上 厉兑前边是内庭 饮食乘凉真舒畅 担上鱼际走陷谷 经过冲阳解溪乡 三里五里走得快 巳时到了隐自庄 大都市上来叫卖 太白街上亦喧扬 站在商丘四下望 阳陵泉水好风光 午时少冲来买鱼 自称少府神门将 家住灵道少海县 未庄少泽有家乡 前谷后溪及腕骨 阳谷小海把名扬 申时来到至阴庄 又到通骨束骨乡 京骨市上正喊卖 近面来了老道长 自称昆仑山上住 委中洞里练身强 酉时常喝涌泉水 管保身体永安康 然谷太溪都走到 复溜又至阴谷庄 戌时赶到中冲地 居住劳宫大陵棚 钦差间使名曲泽 亥关冲是阳父长 居住液门中渚府 阳池支沟天井庄 卖鱼行至天井村 天气窍阴到子辰 身夜宿在侠溪地 两月临泣暗恩伤 身体丘墟是阳辅 口渴饮水阴陵泉 丑时担鱼上大敦 两腿无力行间难 将鱼贱卖太冲市 中封曲泉乘船上 寅时返到寅海上
/
本文档为【天 干 地 支 解 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