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4天人相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

4天人相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

2013-08-21 50页 ppt 477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0357

暂无简介

举报
4天人相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nullnull中医学,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用怎样的文字符号系统表达演算?(四)用怎样的文字符号系统表达演算?阴阳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六气:风、火、暑、湿、燥、寒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西医学的根本差别中西医学的根本差别中医: 把对生命现象的观测逐渐辐射到宏观世界的过程: 五脏、人体、地球、月亮、太阳、宇宙 西医: 把对生命现象的观测逐渐深入到微观层次的过程: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分子中医学的系统生命观中医学的系统生命观五行 木...
4天人相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
nullnull中医学,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用怎样的文字符号系统达演算?(四)用怎样的文字符号系统表达演算?阴阳 五行:木、火、土、金、水 六气:风、火、暑、湿、燥、寒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西医学的根本差别中西医学的根本差别中医: 把对生命现象的观测逐渐辐射到宏观世界的过程: 五脏、人体、地球、月亮、太阳、宇宙 西医: 把对生命现象的观测逐渐深入到微观层次的过程: 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分子中医学的系统生命观中医学的系统生命观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更详细的五行体系更详细的五行体系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 …… 五、天人相应与万有感应规律五、天人相应与万有感应规律(一)什么是天人相应(一)什么是天人相应又称天人感应:感应,交感相应,指互相受对方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天人感应指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祥。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一)什么是天人相应(一)什么是天人相应通行定义:指人体与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变化。《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其主要精神揭示在预防疾病及诊治疾病时,应注意自然环境及阴阳四时气候等诸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影响。例如在辨证论治时,必须注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王氏定义:天地自然的变化可以感应人体,使人体发生相应的生理或心理反应;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是有规律可循的,也与天地自然的变化密切相关。天人相应可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命节律。(二)天人如何相应?(二)天人如何相应?物质构成: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与当地的土壤、大气一致; 基本构架:人体内液体的比例与地球表面水陆比例基本相同;海水与血液同为咸味;五腑应五湖,四海应四海;经脉应河流;九窍应九州; 四季、五方、五脏,统一于阳气的升浮降沉; 六淫,成为疾病的主要成因; 生命节律:日周期、旬周期、月周期、年周期(四季、六气、24节气)与六十甲子长周期。null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1、日周期——昼夜节律1、日周期——昼夜节律(1)阳气运行的昼夜节律: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 (2)疾病变化的昼夜规律(2)疾病变化的昼夜规律“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日: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日: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人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null 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变化的时间具有集中趋势。对1121例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病情加重多发生在19时至次日5时,恶化多在23时至次日5时。认为与激素分泌、肺功能、药物作用的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此外,睡眠及其体位、胃食道返流,昼夜温差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呼吸系统疾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机制探讨 null现代科学实践证明,正常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和白细胞的总数,表现为白天逐渐升高,夜晚降低的昼夜节律性变化。(3)子午流注与昼夜节律(3)子午流注与昼夜节律 “子午”代表时间的两个极点,“流注”比喻气血的灌注。子午流注揭示了人体经络中气血流行灌注的时间规律。 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子午流注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以此来指导治病养生。null23 ─ 1点 子时 1 ─ 3点 丑时 3 ─ 5 点 寅时 5 ─ 7点 卯时 7 ─ 9 点 辰时 9 ─ 11点 巳时 11 ─ 13点 午时 13 ─15点 未时 1 5─ 17点 申时 17 ─19点 酉时 19─ 21点 戌时 21─ 23点 亥时子午流注的次序null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null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null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最旺。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null   已时 (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 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null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null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null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4)日周期的养生意义(4)日周期的养生意义日周期与疾病诊断 在正确的时间睡眠 子午觉的养生意义 辨证选择养生保健的最佳时机 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 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针灸大成》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2、月周期2、月周期(1)月相变化的规律 (2)月相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 (3)月经前后的调理(1)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相变化的规律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null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null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null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null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2)月相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2)月相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物节律 人体的生物节律受月亮盈亏的影响: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 治疗疾病需因时而宜:“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 null 月经与月相周期有关:“经血盈亏,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以象月则盈亏也。” ——《妇人良方》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妇女月经周期变化、体温、激素、性器官状态、免疫功能和心理状态等都以一月为周期。 婴儿的出生也受月相影响,月圆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后最低。 null原因解析: 人体的大部分由液体组成,月球吸引力就象引起海洋潮夕那样对人体中的体液发生作用,被称作生物潮。生物潮随着月相的盈亏而变化。满月时,人头部气血最充实,内分泌最旺盛,容易激动。 美国精神病学家利伯解释说:人体的每个细胞就象微型的太阳系,具有微弱的电磁场,月亮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力能影响人的荷尔蒙、体液和兴奋神经的电解质的复杂平衡,这就引起了人的情绪和生理相应变化。 (3)月经前后的调理(3)月经前后的调理经前:气血瘀滞,宜服逍遥散,泡服月季花;避免生气。 经期:避免凉水刺激,不吃生冷瓜果,包括冰水、冷饮、性质寒凉的冬瓜、黄瓜、蟹、田螺、海带、梨子、柚子、西瓜等等,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也应避免在经期内食用。经期可以吃的食物包括葱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枣、桂圆、玫瑰花、桃子等。经期感寒,可服生姜红糖汤。 经后:以滋阴养血为主,补充流失的气血。子排、山药、黑木耳、黑豆、黑鱼、泥鳅等,都可食用。药膳如枸杞乌鸡汤、姜汤红枣汤等。3、年周期3、年周期(1)阴阳与四季 (2)四季特点与养生重点 (3)24节气及其养生意义 (4)脾胃的重要性(1)阴阳与四季(1)阴阳与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风、 暑、 燥 、寒 玉屏风散 王氏清心饮 沙麦菊花汤 生姜红糖汤五季?六淫?五季?六淫?五季: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 六淫:风、 暑、 湿、 燥 、寒 火旺于四季(2)四季特点与养生重点(2)四季特点与养生重点基本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具体操作:四季养生(3)24节气及其养生意义(3)24节气及其养生意义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null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null24节气与阳气的升降出入24节气与阳气的升降出入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 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整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 null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 小暑大暑二节,太阳直射地面的热,称之曰暑。大暑者,一年的地面的热此时最大也。太阳的热,为万物生命的原素。此热经秋由地面降入地面之下,经冬则百沉而藏于地下的水中。次年交春,由水中与水化合升出地面之际。交夏浮于地面上的天空,再经秋偕地面新到之热,降入地下的水中,此宇宙一年的圆运动也。地面上的天空,此的字、注意,言不甚远也。热之能降,金气之力。 立秋处暑二节,此节,为一年圆运动的起点,立秋时,距地面不远的天空之上,压力初降,降到处暑,此压力增多,遂将降到地面而未入土之热,压入土内。处者,归也,入也。言地面的热,经秋金之降,归入土内也。此时正当中伏。夏至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第五庚日起,为末伏。伏者,言金之降气,将地面之热,降伏而入于土内也。初伏前,地面虽热,不觉有热气薰鼻。初伏以后,地面上即觉有热气薰鼻。中伏之日,人行地面上,觉热气由地而上涨,特别浓厚,即是暑气入地的前驱。中伏过了,便是末伏。末伏在处暑前后,一过处暑,地面上便觉清凉,便是暑气入地已多之现象。庚金之降气,即大气的压力。null秋气肃杀,此杀字,古文亦作降字解。人都认为生杀之杀,以为秋乃枝上之阳,降入于根。谚语有叶落归根之言,言始终仍是一事云耳。立秋处暑之后,阳气下降,万物得根,人身即较强健也。处字读杵。 白露秋分二节。热降液生,此时地面,早晚便有露气,秋分以前,地面上的热多,地面下的热少。到秋气下降,暑气入地,地面上有了露时,地面上的热,与地面下的热,多少一样,上下平分,故曰秋分。 寒露霜降二节。过了秋分,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多,天空的压力,压入地面下者亦多。地面上遂寒冷起来。白露时的露,但觉得凉,只时的露,便觉得寒。再过半日,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更多。大气中收敛力量更大,寒气增加,露便成霜。西北方居住土穴的人,穴内的感觉,特别明显。东南方亦感觉秋后屋内有热气。此时地面上觉得凉,地面下便已温了。人身亦下部增温也。 null立冬小雪二节。一年的大气,秋降冬沉,春升夏浮。名是大气在降沉升浮,其实是大暑小暑的阳热在降沉升浮。立冬者,降下的阳热,开始在沉也。倘或今年小暑大暑之时的阳热,不降沉下去,或降沉者少,明年春夏,便无阳气升浮上来。不惟禾稼无粒,人身且多虚寒死病。阳热由降而沉入土下的水中,地面上由凉而寒,地面下由温而热。寒则收敛力大,雨使成雪也。矿坑下的工友,夏着绵衣,冬则赤脚,地面下夏寒冬热之故。 大雪冬至二节。大雪之时,阳热下沉愈深。地面上的雪愈大。见地面上的雪大,则知地下的阳热沉的愈深。气体的圆运动个体,阳热降极则升,冬至者,阳热降极而升之位也。此时若天暖不冷,或闻雷,或起雾,阳气为外泄,便起上热下寒人死最速的温病。来年春夏病更大也。冬至之时,天人的下部阳多,阳多则动,多病遗精白带。 null小雪大寒二节。降极则升,是圆的,阳热之性,原是动的,动则直上直下的性的。不能生育成物。生物的大气的升降,是圆的,阳热之性,原是动的,动则直上,自然之理。惟其冬至后,继以小寒,再往大寒。寒能封藏,阳热经寒的封藏,便不能任性直升。小寒大寒者,封藏又封藏也。沉于地下水中的阳热,为成物发生的生命根本。冬至后,寒藏的足,根本深厚,生长用足。故冬季后寒冷,明年乃能丰收,乃无危险的病。向来无冰雪之地,冬季亦须寒冷,乃能少病。地下水中封藏的阳热,升出地面,则成雷,成雾。冬季阳热应当封藏,而反升泄,根本拔起,故重庆冬季雾大,病人多宜附子补阳。 立春雨水二节。冬寒之后,春气转温,温者冬时封藏于地下水中的阳热,升出地面,炎从水出,其气温和也。立春者,大气的阳热,由沉而升也,雨水者,阳热秋降,地面气冷,露则成霜。阳热春升,地面气温,雨则成水也。此时阳根动摇小儿即多虚病。 null惊蛰春分二节。冬时阳热,收藏于地下水中,万物即随阳热之沉而蛰藏。交春鸟兽交尾,蛇虫启蛰,草木萌动,万物随封藏的阳气升发起来,而惊动也.春分对秋分而言。秋分节前,地面上阳热多,地面下阳热少。秋分节后地面下阳热多。地面上阳热少。春分节前,地面下阳热多,地面上阳热少。春分节后,地面上阳热泪盈眶多,地而下阳热少。地面下阳热减少,故春分后的时令病,多是下虚。 清明谷雨二节。阳热初升于地面,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春分节后,再升于地面之天空,则地面清明也。此时阳热升出地面者多,雨水亦多,好种谷也。阳热升出于地面者多,地下阳根则少矣。所以此时外感发热,食凉药多坏。 立夏小满二节。地下封藏的阳热,由升而浮,则成夏季。立夏以后地面阳热较多。满者,地面上热满也。曰小满者,比较大暑而言也。此时地面阳热小满,不止旧年降沉的阳热,升现出来的关系。今年太阳由南往北,地面受热的关系,亦居其中。但生物的阳根,则旧年降沉的阳热,负责较多。地面之际,阳热小满,地面之下,阳热已大虚矣。故小满节后,多下寒之时病也。null芒种夏至二节。地面之际,阳热小满,雨水又足,麦穗生芒,将成熟也。夏至者,至者,极也。冬至为阳热降极而升之时,夏至为阳热升极而降之时。夏至之后,经小暑大暑,于是立秋。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于是立春。立春则阳升,立秋则阳降。夏至阳降,必经小暑大暑之热,然后降。冬至阳升,必经小寒大寒之寒,然后生。升降的范围大,则由升降而生的圆运动的中气足。所以夏极热,冬极冷的地方的人,特别聪明。冬至以后,交立春而后阳升。夏至以后,却未交立秋,先有初伏,中伏,而阳已先降。造化之道,惟恐阳气不降。因阳性本升,所难得者,阳之降也。所以内经曰,夫虚者,阳气出也。夫实者,阳气入也,阳升则出,阳降则入,所以人身交春夏则倦怠。交秋冬则健康也。 null二十四节气,简言之,就是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经秋降入土下,经冬藏于土下的水中,经春由土下的水中,升出地面,经夏浮于地面之天空,再同夏季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下。升降一周,则生中气。图中之太极图,表示中气之所在。中气者,万物之生命也。 秋收冬藏,秋降冬沉,春生夏长,春升夏浮。升者阳热升也。浮者,阳热浮也。降者,阳热降也。沉者,阳热降也。藏者,藏阳热也。收者,收阳热也。长者,长阳热也。生者,生阳热也。 吾人的在北温带地面,夏至之时,见太阳往南,地面之天空上的压力向下,地面上的太阳热力,遂往下降。冬至之时,见太阳往北,压到地面下之水中的压力,仍往上收,压到降下水中的太阳热力,遂往上升,周而复始,遂成二十四节气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谓大自然的宇宙,如此而已。甚寻常事耳。一日之卯午酉子,一年之春夏秋冬也。伤寒论肠胃之热证,申酉时必热加。遗精白带,半夜病作。春病温病,夏病霍乱,秋冬人则身体特别健康。皆大气运动整个发现之事实。所以学中医学,必先学知大气。必先学知二十四节气。 (4)脾胃的重要性(4)脾胃的重要性四季脾旺不受邪 4、六十甲子与健康预测4、六十甲子与健康预测(1)出生年份与健康 (2)5种基本体质 (3)六十甲子与养生保健 (4)89、90、91年出生之人健康预测(1)出生年份与健康(1)出生年份与健康0年出生,金太过; 1年出生,水不及; 2年出生,木太过; 3年出生,火不及; 4年出生,土太过; 5年出生,金不及; 6年出生,水太过, 7年出生,木不及; 8年出生,火太过; 9年出生,土不及。(2)5种基本体质(2)5种基本体质风性体质 热性体质 湿性体质 燥性体质 寒性体质(3)六十甲子与养生保健(3)六十甲子与养生保健出身年份与健康关系密切!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六十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4)89、90、91年出生之人健康预测(4)89、90、91年出生之人健康预测89年出生之人,体质及健康特点: 己巳年 岁土不及,脾土、肝木和肾水为弱脏 21/1-20/3 一木双火,偏热,偏阴虚,且有风性特点; 21/3-21/5 二火一水,偏热,偏阴虚; 22/5-22/7 二火双木,偏热,偏阴虚,且有风性特点; 23/7-23/9 二火双土,偏热,偏阴虚,且有湿性特点; 24/9-22/11 一火双土,偏热,偏阴虚,且有湿性特点; 23/11-20/1 二火一水,偏热,偏阴虚90年出生之人,体质及健康特点:90年出生之人,体质及健康特点:90年:庚午年 岁金太过,肝木,肺金和心火为弱脏 21/1-19/3 一水一火双金,中性体质,且有燥性特点; 20/3-20/5 二火双金,偏热,偏阴虚;且有燥性特点; 21/5-22/7 三火双金,偏热,偏阴虚,属燥热型特异体质 23/7-22/9 一火双金双土,偏热,偏阴虚,且有燥、湿特点 23/9-21/11 二火三金,偏热,偏阴虚,属燥热型特异体质 22/11-19/1 一水一火三金,出生于冬季,中性偏寒,属燥性特异体质91年出生之人,体质及健康特点:91年出生之人,体质及健康特点:91年:辛未年 岁水不及,肾水、脾土和心火为弱脏 20/1-20/3 二水双木,偏寒、偏阳虚,且有风性特点; 21/3-20/5 二水二火,出生于水年,中性偏寒; 21/5-22/7 二水一火双土,偏寒、偏阳虚,且有湿性特点; 23/7-22/9 二水一火双土,偏寒、偏阳虚,且有湿性特点 23/9-21/11 二水双金,偏寒、偏阳虚,且有燥性特点 22/11-19/1 四水无火,偏寒、偏阳虚,属于比较重的寒性特以体质不利于健康的几个特殊年份:不利于健康的几个特殊年份:第一个特殊年份:逢30之岁; 第二个特殊年份:18岁开始,每隔30年出现的这一年; 第三个特殊年份:逢“10”之岁!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取舍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取舍有没有相关症状 出生时父母的实足年龄 父母的身体状况六、中医养生的核心六、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应天道,与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改善生活起居规律进行养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揭开张仲景预测生死之谜揭开张仲景预测生死之谜什么病能使人眉落?厉风! 王仲宣出生于177年;岁木不及; 20岁时,年运为木不及; 30岁,厥阴风木司天,年运得司天之助; 40岁,司天阳明燥金!
/
本文档为【4天人相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