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08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2008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2009-09-09 10页 pdf 465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325

暂无简介

举报
2008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雷曼兄弟应属于 “规模太大政策 上不允许其倒闭” 的机构, 然而随着 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升级, 雷曼兄弟资产结构 蕴含的重大风险开始凸显, 并导致严重亏损, 关键时刻管理层的自救决策失误及政府拒绝出 手拯救, 最终使雷曼兄弟走上破产之路。 雷曼 兄弟事件促使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性金融风暴, 其传导链条主要体现为: 第一, 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骤然吃紧。 雷 曼兄弟的破产使投资者急剧恐慌, 全球金融市 场剧烈动荡。 危机极大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流 动性, 英国央行编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数出 现史...
2008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雷曼兄弟应属于 “规模太大政策 上不允许其倒闭” 的机构, 然而随着 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升级, 雷曼兄弟资产结构 蕴含的重大风险开始凸显, 并导致严重亏损, 关键时刻管理层的自救决策失误及政府拒绝出 手拯救, 最终使雷曼兄弟走上破产之路。 雷曼 兄弟事件促使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性金融风暴, 其传导链条主要体现为: 第一, 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骤然吃紧。 雷 曼兄弟的破产使投资者急剧恐慌, 全球金融市 场剧烈动荡。 危机极大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流 动性, 英国央行编制的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数出 现史上最大跌幅, 银行担心更多金融机构倒闭, 因此纷纷囤积现金, 欧洲的银行间拆借市场面 临冻结, 美元同业拆借活动几近停止。 市场参 与者普遍担忧次贷危机远未走到尽头, 金融机 构暴露的损失仅是冰山一角, 市场信心因此急 速恶化, 使商业信用濒临失效, 大量金融资产 遭到抛售, 对市场估值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第二, 欧洲金融机构资金链条断裂。 雷曼兄 弟破产后, 全球流动性收紧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支 持相关证券交易变得越来越困难, 欧洲银行业本 已紧绷的资金链条断裂, 欧洲银行普遍出现重大 损失, 危机风暴中心转移至欧洲。 发端于美国的 金融风暴却使欧洲金融业遭受如此重创, 这与欧 洲银行业长期奉行的经营模式密切相关。 首先, 欧洲各国普遍是 “小国大金融”, 银行无法从本 国获取稳定的客户存款作为资金来源, 从而更加 依赖从批发市场进行融资以满足其投资及流动性 需要, 雷曼事件使市场流动性骤然吃紧, 银行的 经营便难以为继。 其次, 近年来, 部分欧洲银行 迅速扩张, 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不断攀升, 而传统的贷款业务占比下降, 雷曼兄弟事件使部 分证券交易几近停止, 由此造成的减值损失巨 大。 再者, 部分欧洲银行的杠杆比率较高, 在面 临危机形势恶化时, 部分银行难以依靠自身盈利 消化危机损失。 第三,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脆弱性日益凸 显。 如果说第一轮资产减计潮, 新兴市场国家 金融机构得以幸免, 随着危机的升级, 韩国、 巴基斯坦、 乌克兰、 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均 难以独善其身。 这些国家或以出口导向为主, 受累于欧美消费市场疲软; 或高度依赖于海外 投资, 雷曼兄弟事件之后海外资金大规模抽逃, 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冲击。 危机初期各国政府的救市举措备受指责, 政 策反应明显滞后且力度不够。 美国政府试图遵循 “建设性模糊” 原则任由雷曼兄弟倒闭之后, 超 预期的破坏性影响使得各国政府无法在 “救” 与 “不救” 之间徘徊, 道德风险问题大讨论淹没在 全球金融系统可能面临崩溃的恐慌之中。 10 月 份之后全球罕见一致行动, 各国联合救市步伐加 快, 危机的发展形势有企稳迹象, 但仍无法阻止 全球经济增长的下滑之势, 部分国家和地区走向 衰退的境地。 2009 年, 全球经济将迎来上个世 纪 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一年。 (点评人: 吴晓灵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 任委员) 2008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雷曼兄弟破产,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2008 年 9 月 15 日, 具有 158 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全球震惊。 9 月 16 日, 美国股市在金融股带动下出现暴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 500 指数分别下跌 了 4.42%和 4.71% , 为 9.11 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隔夜美元 Libor 由前一天的 3.11%迅速升至 6.44% , 涨幅高达 107% 。 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已遭受大规模损失的欧洲银行业一触即发, 由个别涉及演变为全面 告急, 亚洲、 拉美等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卷入其中, 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四面楚歌。 1 雷曼兄弟破产,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2008 年 9 月 15 日, 具有 158 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全球震惊。 9 月 16 日, 美国股市在金融股带动下出现暴跌, 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 500 指数分别下跌 了 4.42%和 4.71% , 为 9.11 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隔夜美元 Libor 由前一天的 3.11%迅速升至 6.44% , 涨幅高达 107% 。 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已遭受大规模损失的欧洲银行业一触即发, 由个别涉及演变为全面 告急, 亚洲、 拉美等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卷入其中, 一时间全球金融市场四面楚歌。 1 点评: 专 栏 6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在 2007 年的影响 仅限于美欧金融系统和美国的实体经济,那 么 2008 年则是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冲击世 界经济增长的一年。 三大发达经济体从金融危机到经济 衰退的传导路径和决定因素较为独特。 美国房地产市场调整, 首先冲击了美国实体经济和 金融系统。 私人住房投资自 2006 年以来持续下滑,拖累 整体投资的增长。 房价下降与利率攀升、 次级债风险叠 加,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金融业遭受巨大损失,企业 筹资渠道受阻。房地产和金融资产价值缩水,财富效应消 退,美国居民消费随之萎缩。 按照 NBER 的权威认定,美 国经济的衰退是自 2007 年 12 月开始的。 欧洲与美国联系非常密切。欧洲金融业对美国金融产 品的投资遭受巨大损失,金融机构大规模去杠杆化,金融 市场流动性高度紧缩,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减弱。 欧洲也以 美国为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并以投资品和耐用消费品为 主。而美国内需衰退最早体现为投资和耐用品消费的增长 放缓,因此美国衰退很快影响到欧洲贸易部门的增长。 以 金融和贸易为主导的欧洲经济紧随美国陷入衰退。 日本金融体系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并不显著, 但日本长期以来内需疲弱, 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 济体,出口产品结构与欧洲类似。金融危机产生的两个结 果对日本经济打击巨大: 一是套利平仓交易大幅推高日 元汇率, 二是欧美国家对日本产品的进口需求锐减。 同 时, 日本长期以来形成了接近于零的低利率和居高不下 的政府负债率,宏观政策无计可施,唯有被动地跟随欧美 进入衰退。 以往的金融危机,要么局限在一国或区域内,要么局 限在银行系统、股票市场或外汇市场之其一,因此其冲击 不具有毁灭性。而这一次金融危机是在经济金融化、金融 全球化、全球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所有的国 家、所有的市场、所有的参与者都陷入了极度的信心危机 之中,这大大加快了经济衰退的速度,加剧了经济衰退的 程度。 以往的经济衰退, 在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传递具有滞 后效应,因此不是同步的,也不是全球性的。 而这一次,美 日欧三大经济体集体陷入衰退。 同时,基于对流动性的考 虑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全球资金大规模撤出新兴市场,增 持美元资产。 前期积累了较高泡沫的新兴经济体股票市 场暴跌,汇率大幅贬值,特别是对外资和出口依赖度较高 的小型经济体,陷入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宏观政策的应对效果相当有限。 历史上, 凯恩斯主义的积极财政政策或货币主义的扩张 货币政策,往往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这一次 危机中有三大因素阻碍了宏观政策效应的发挥。 第一,发 达国家政府、企业与个人都步入过度高杠杆化的时代,加 上人口老龄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内需恢复的动 力相当不足, 扩张型政策面临加重政府债务负担和缺乏 足够资金来源的困境。 第二,危机的起点是全球第一大经 济体美国,是占美国 GDP80%以上的消费,是支撑美国消 费的庞大金融产品与房地产泡沫, 是支撑美国金融泡沫 膨胀的美元霸权,其背后隐含的国际政治、经济与社会问 题庞杂,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 三,宏观政策陷入了巨大的矛盾:是保护自由市场还是加 大政府干预, 是防范道德风险为重还是紧急救助失血企 业为重,是以推动效率优先还是确保社会公平为优先,是 牺牲本国利益、全球协调一致还是以本国利益为主、兼顾 国际责任,这些问题在理念和利益上有很大的冲突,不仅 影响了政策出台的及时性, 而且影响了政策发力的有效 性。 总之,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陷入 衰退,与历次经济与金融危机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特征。 本次危机是对全球金融过度膨胀、全球经济过度失衡、宏 观监管过度放松等脆弱链条的一次总清算。 全球经济如 果要重新回到增长轨道,需要各国协调不同利益、大力改 善经济结构和重拳推出经济刺激计划。 全球经济增长的 模式有可能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而发生深刻转型, 未来仍 然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点评人:朱 民 中国银行副行长) 次贷危机冲击实体经济, 主要发达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 2008年 12月 1日,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 ( NBER) 宣布, 美国经济从 2007 年 12 月开始正式进入 衰退。 12 月 4 日和 9 日, 欧洲统计局和日本经济内阁分别公布修正后的数据显示, 第三季度欧元区和 日本 GDP分别环比下降 0.2%和 0.5% , 均为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显著, 全球三大 经济体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同步经济衰退。 2 次贷危机冲击实体经济, 主要发达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2008年 12月 1日,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 ( NBER) 宣布, 美国经济从 2007 年 12 月开始正式进入 衰退。 12 月 4 日和 9 日, 欧洲统计局和日本经济内阁分别公布修正后的数据显示, 第三季度欧元区和 日本 GDP分别环比下降 0.2%和 0.5% , 均为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显著, 全球三大 经济体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同步经济衰退。 2 点评: 专 栏 7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美欧等国政府掀起大规模注资金融机构浪潮 2008 年 9 月 7 日 , 美国财政部出资 2000 亿美元接管了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 ( Fannie Mae) 和房地美 ( Freddie Mac) 公司 ; 10 月 13 日 , 英国宣布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 家大型银行注资 370 亿英镑 ; 10 月 14 日 , 美国宣布动用 2500 亿美元用于直接收购花旗 、 摩根大通等 8 家大银行的优先股权 。 面对次贷危机的迅速恶化 , 有关国家政府纷纷对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注资以挽救 危局 。 3 随着次贷危机的加速恶化, 并在 蔓延中演变为一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 重的金融危机, 始于衍生品市场的不信任致使 流动性紧缩, 大批金融机构纷纷陷入支付危机 甚至濒临破产, 连带造成全球资本市场暴跌。 为缓解不断加剧的市场动荡和恐慌情绪, 维护 市场信心并防止危机影响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 济部门扩散, 各国政府均竭力挽救大型金融机 构, 以巨额注资为其缓解财务困难, 或为其提 供信用担保, 这成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 措施之一。 从目前情况看, 政府注资缓解了金融机构 的财务困难。 次贷危机使交易对手风险骤然攀 升, 相关市场交易停滞, 而去杠杆化又意味着 大量衍生品的集中抛售, 导致金融机构同时面 临资产价值缩水和现金支付困境。 政府注资一 方面可以直接满足金融机构的现金需求, 另一 方面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防 止评级进一步下滑。 但对于一向崇尚自由市场 的美欧发达国家而言, 向金融机构注资更多的 是利率调节失灵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该政策虽 然短期内可以为金融体系舒压、 止血, 但仅是 应对极端危机状况时的权宜之计, 难以解决导 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矛盾。 政府注资的最终效果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 资金需求角度看, 与金融机构现有的及潜在的 坏账数额相比, 各国的援救计划和注资承诺远 远不够, 而全球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和房地产 价格的持续下跌无疑均将拉大这个缺口; 从资 金供给角度看, 巨额的注资、 担保或承诺所对 应的资金来源并不明确, 而无论是选择税收、 国债融资、 还是发钞, 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如私人投资被挤出、 通胀和货币贬值等; 从注 资后经营角度看, 政府干预的因素可能会降低 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 政府向金融机构注资未能 阻止危机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 2008 年, 美 国、 欧洲及亚洲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下滑 趋势明显, 信用危机引发了债券市场萎靡, 银 行惜贷严重, 造成企业融资困难; 与此同时, 房地产按揭贷款泡沫的破灭给汽车贷款、 信用 卡贷款等相关领域带来巨大冲击, 美欧主要发 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快速缩水, 造成企业存货积 压, 投资欲望低迷。 这些都表明尽管注资可以 使大型金融机构暂时免遭破产之灾, 但却无法 改变整体经济走向衰退的趋势。 总之, 金融危机彻底动摇了全球的经济和 金融体系, 令国际社会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 视那些曾经被奉为圭臬的新自由主义和不受监 管的完全市场价值理念。 面对如此深度和广度 的金融危机, 即使是历史罕见的政府注资举措 也不过是为改革争取时间而非实质推进。 要解 决危机就需要触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问 题, 彻底改变不平衡的国际经济发展模式, 完 善金融监管体系, 恢复市场信心, 需要寻求更 加有效的国际合作和更加卓越的战略智慧。 (点评人 : 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 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美欧等国政府掀起大规模注资金融机构浪潮 2008 年 9 月 7 日 , 美国财政部出资 2000 亿美元接管了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 ( Fannie Mae) 和房地美 ( Freddie Mac) 公司 ; 10 月 13 日 , 英国宣布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 家大型银行注资 370 亿英镑 ; 10 月 14 日 , 美国宣布动用 2500 亿美元用于直接收购花旗 、 摩根大通等 8 家大银行的优先股权 。 面对次贷危机的迅速恶化 , 有关国家政府纷纷对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注资以挽救 危局 。 3 点评: 专 栏 8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独立投行模式覆灭的原因有三。 投行模式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未对投 资作充足损失准备的情况下的高杠杆运行。 从 2004 年美国投行自营放开之后, 各大投行就不 断提高杠杆比例来操纵资本。 以往的比例是 15 倍, 但在放开之后, 杠杆比例迅速上升到 30 倍、 40 倍。 如果投行的杠杆比例为 30 倍, 在 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只要赚 1%就相当于赚 到股本金的 30%的收益, 而一旦价格下跌导致 亏损 3.3%, 即意味着破产。 正是这种高杠杆经 营模式, 积累了巨大的风险敞口。 在危机爆发 后, 迅速将投行吞噬。 过度的金融创新是投行覆灭的另一个原因。 金融创新就像一把双刃剑, 使美国独立投行走 过了繁荣的几十年, 并为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 的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 然而, 美国独立投行 最终又倒在了自己不计风险和缺乏监管的金融 创新中。 无节制的产品创新没有与风险控制制 度创新相结合, 结果导致金融机构非理性的逐 利本能高度膨胀。 投行覆灭的第三个原因是过度的高管薪酬 激励。 华尔街五大投行在上市之前都是合伙制 企业, 在上市之后, 合伙制时候的薪酬保 留了下来。 2007 年底, 多家投行已面临巨额亏 损, 可是它们在年终奖金的计算中仍然以盈利 创纪录的 2006 年年终奖金为。 摩根士丹利 2007 年全年薪水支出总额为 165.5 亿美元, 高 盛为 165.5 亿美元。 美林集团、 雷曼兄弟、 贝 尔斯登的年终奖金数额也与 2006 年相差无几。 这些巨额奖金导致各投行的流动资金大大减少, 随着 2008 年次贷风暴的升级, 流动性陷入枯 竭。 2008 年 9 月 21 日, 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 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根据美联储的 决定,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以后将混业经营。 变 身后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不仅可设立商业银行 分支机构, 以吸收储蓄存款, 拓宽融资渠道; 还可享受与其他商业银行同等的待遇, 获得申 请美联储紧急贷款的永久权利。 但为符合商业 银行标准, 两家机构需要大幅降低杠杆比例以 满足新的资本要求, 同时要面临包括美联储和美 国联邦保险存款公司 (FDIC) 更严格的金融监 管。 因此, 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后, 两大机构 将更多地依赖个人存款而不是向银行贷款这一 杠杆工具, 从而杠杆比例会逐渐降低, 意味着 更小的风险和更高的稳定性。 两大金融机构在经营模式转型过程中需处 理好投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系。 一方面, 商 业银行可以利用吸储的优势为投行拓宽融资渠 道, 而投行作为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的业务, 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高端客户, 促进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 在投行和商业 银行互惠的同时, 需要注意二者的风险控制问 题。 例如, 花旗集团的投行部门在次贷危机中 的巨额亏损就使花旗集团蒙受了巨大损失, 花 旗股价一度重挫, 迫不得已向美国政府请求救 援。 因此, 两大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成功转型, 根本上要靠更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更严格的 风险监管体系。 尽管五大投行全军覆没并不是此次危机的 终局, 但是, 人们从中获得的教训却弥足珍贵。 在金融创新频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独 立投行模式的覆灭以及两大金融机构经营模式 转型进一步凸显出现代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和 监管体制的重要性。 (点评人: 余永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美国五大投行全军覆没, 银行经营模式走上转型 自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 其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美国投资银行逐步陷入危机。 2008 年 3 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9 月 15 日, 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 宣布破产, 而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 9月 21日,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美联储批准从投资银行转 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至此, 华尔街著名的五大投行全军覆没。 美国投资银行体系的全线崩溃, 宣告了主导世界金 融业数十年之久的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终结。 4 美国五大投行全军覆没, 银行经营模式走上转型自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 其负面影响不断扩大, 美国投资银行逐步陷入危机。 2008 年 3 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 9 月 15 日, 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 宣布破产, 而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 9月 21日,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美联储批准从投资银行转 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至此, 华尔街著名的五大投行全军覆没。 美国投资银行体系的全线崩溃, 宣告了主导世界金 融业数十年之久的华尔街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终结。 4 点评: 专 栏 9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越南爆发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受考验 2008 年初以来, 越南相继出现通货膨胀失控、 楼市大幅跳水、 贸易逆差陡增等一系列问题。 5 月 下旬, 标普、 穆迪、 惠誉分别将越南长期债务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低至负面。 越南宏观经济的恶化导致投 资者信心崩溃, 大量资金出逃, 引发越南金融市场严重的动荡。 至 6 月初, 越南股市连续下跌 25 天, 越南盾兑 美元贬值 2.7% 。 越南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对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5 自 1986年实行 “革新开放” 政策 以来, 越南一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 长态势。 过去 10 年间, 年均增长率为 7.5%, 2007年达到 8.5%, 超过众多亚洲邻国, 成为继 中国、 印度之后亚洲又一个实现经济腾飞的新 兴经济体。 正当国际社会普遍看好越南投资前 景时, 2008 年 6 月, 越南突然爆发金融危机, 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担心金融动荡 会蔓延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并掀起了谁将 成为下一个 “越南” 的疑云。 亚洲新兴市场的 经济发展模式再次受到考验。 越南突然之间爆发金融危机, 与越南近年 来经济过热以及政府错误的决策不无关系, 体 现在: 第一 , 过度追求经济高增长 。 注重速 度、 “超印赶中” 是最近几年越南政府的最主 要经济思维。 第二, 过度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 策。 为了配合经济快速增长, 越南政府采取了 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使得财政赤字持续扩 大和货币供应过快增长, 形成大量的购买力和 投资能力, 导致流动性泛滥。 第三, 对外贸易 长期处于逆差。 2000 年以来越南的对外贸易一 直逆差, 2008 年 1-5 月, 越南对外贸易逆差已 高达 144 亿美元, 为上年同期的 4 倍。 第四, 外资过度流入。 巨额的贸易逆差只能依靠外资 流入加以弥补。 为了吸引外资, 越南政府提高 了资本市场开放程度, 大量投机性的热钱流入 越南, 造成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严重泡沫 。 第 五, 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 2007 年, 越南已经 出现通货膨胀迹象 , 然而越南政府依然选择 “增长优先” 而未采取有效措施。 直到 2008 年 恶性通货膨胀已难以控制, 越南政府才采取升 值和连续加息的措施, 但为时已晚。 本币升值 还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贸易逆差进一 步加大, 资本外逃愈发严重, 股市、 楼市和汇 市开始加速下跌 , 最终酿成 6 月初的金融动 荡。 越南金融危机为新兴市场敲响了警钟。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 新兴市场爆发了四次严重的 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往往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危机前有大量的资本流入、 国内泡沫经济严重、 宏观经济政策存在失误, 持续的贸易逆差和巨 额资本流出引发国际收支困难, 政府为了稳定 汇率消耗大量外汇储备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越 南金融动荡的发展终究未逃脱这一模式。 尽管此次动荡并未演变成大范围的金融危 机, 但新兴市场固有的缺陷再次暴露出来。 在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 为了尽快实 现经济的飞跃, 普遍实行赶超战略。 政府通过 人为地高估本币或采取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 方式提高国家动员资源的能力。 为了获得更多 的发展资本, 新兴经济体还大量举借外债、 吸 引外国直接投资, 并在国内金融体系仍未完善 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资本市场。 这就使得新兴 市场脆弱的金融体系完全暴露在国际资本市场 的风险之中。 尽管经过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之后, 新兴市场汲取了教训, 开始减少外债借 入、 积累外汇储备, 但越来越多的资本通过证 券市场流入新兴市场。 近年来, 全球流动性泛 滥使得新兴市场尝到了经济高涨、 资产价格膨 胀的甜头。 然而, 其中潜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 视的。 过度的外资流入不仅使得新兴市场受到 严重通货膨胀的困扰, 也冲击着金融市场。 一 旦全球流动性变得紧张时, 大量资本流出新兴 市场, 就会导致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大幅缩水、 货币贬值, 出现金融市场动荡。 越南金融危机 提醒我们: 新兴市场对外资的严重依赖及其内 在的金融脆弱性仍然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 (点评人: 陈卫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 究所副总经理) 越南爆发金融危机, 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再受考验 2008 年初以来, 越南相继出现通货膨胀失控、 楼市大幅跳水、 贸易逆差陡增等一系列问题。 5 月 下旬, 标普、 穆迪、 惠誉分别将越南长期债务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低至负面。 越南宏观经济的恶化导致投 资者信心崩溃, 大量资金出逃, 引发越南金融市场严重的动荡。 至 6 月初, 越南股市连续下跌 25 天, 越南盾兑 美元贬值 2.7% 。 越南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对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5 点评: 专 栏 10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2008 年 10 月 15 ~16 日的欧盟 27 国领导人峰会上, 欧盟各国就提 出了对现有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行 “大洗牌” 的主张, 并倡议 2008 年年底前召开一次包括 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性峰 会, 以推动建立一个全新的 “布雷顿森林体 系”。 2008 年 10 月 25 日闭幕的第七届亚欧首 脑会议上 , 亚欧各国领导人也发出了对国际 货币与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和全面改革的呼声。 随着 2008 年 11 月 15 日 G20 峰会的如期举 行,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这一涉及全球利益的 焦点问题最终被推向了高潮。 “二战 ” 以后 , 美元作为重要的国际货 币, 曾经维持了全球贸易秩序 , 并带来了世 界经济的空前发展 。 不过 , 美元脱离金本位 成为纯粹的信用货币以后 , 美国就开始利用 货币霸权 , 几乎不受约束地向全世界举债 , 并通过美元贬值来减轻外债负担 , 客观上造 成了 “利益美国独享 、 风险全球共担 ” 的局 面。 由于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明显 缺陷, 特别是受到次贷危机冲击 、 相关国家 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之后 , 世界各国想要构建 一个稳定 、 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来保障世界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愿望就越发强烈 。 这正 是目前各国要求结束美元霸权 、 重构国际货 币体系的根本原因。 虽然 “改善国际货币体系 , 稳步推进国 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 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 稳定” 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 但改革之路并不 会一帆风顺。 目前, 国际储备货币中的 2/3 依 然是美元 , 全球外汇交易的一半左右都会用 到美元, 因此美元依然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 核心地位 。 我们也注意到 , 此次金融危机并 没有引发美元危机。 2008 年 9 月以来, 美元 汇率不降反升 , 依然受到市场追捧 。 可见 ,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依然大有可 为。 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 , 我们虽然有 一个全球性的经济 , 但缺少一个能提供有效 治理的全球性政体对其形成支持 。 参与全球 化的规则过去是由西方设定的 , 而次贷危机 暴露的正是 “华盛顿共识 ” 下自由资本主义 的失败 , 单独由西方主导全球经济秩序已经 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质疑 。 因此 , 我们应该积 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管理规则的改革 , 逐步 增加中国在国际金融事务当中的话语权 。 只 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了影 响国际规则的决策权, IMF 在维护国际货币体 系稳定方面才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 未来的世界经济秩序才会真正恢复平衡。 对中国而言, 我们在坚持科学发展观、 锻 造竞争力和强化金融体系稳健的同时 , 应该 未雨绸缪 , 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设计有利于自 己的国际货币体系新范式 。 在这一过程中 , 我们应该稳步推进人民币的 “周边结算功 能”, 扩大国际影响; 积极推动包括人民币计 价的 、 开放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建设 , 扩展人 民币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 总之 , 我们必 须采取措施 , 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货币 体系中去 , 并积极推进 “多元化 ” 的国际货 币新秩序建设 , 争取在未来的国际货币新格 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 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 , 也是可能实现的目标。 (点评人: 张健华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局长) APEC 会议、 G20峰会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008年 11月 15日, 包括美、 中等国在内的 G20领导人齐聚美国首府华盛顿, 举行金融市场和世 界经济峰会, 共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策。 峰会上, 各国领导人就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 论, 相关改革倡议最终也写入了会议宣言之中。 11 月 22~23 日, 在秘鲁首府利马召开的 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上, 与会各国领导人再次发出了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呼声。 这些改革倡议拉开了国际货币体系改 革的序幕, 其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 6 APEC 会议、 G20峰会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2008年 11月 15日, 包括美、 中等国在内的 G20领导人齐聚美国首府华盛顿, 举行金融市场和世 界经济峰会, 共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策。 峰会上, 各国领导人就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 论, 相关改革倡议最终也写入了会议宣言之中。 11 月 22~23 日, 在秘鲁首府利马召开的 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上, 与会各国领导人再次发出了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呼声。 这些改革倡议拉开了国际货币体系改 革的序幕, 其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 6 点评: 专 栏 11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国际能源与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 2008 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之大, 前所未有。 全球商品指标指数 CRB 在 7 月上涨至 473 点的 破纪录高位, 12 月初则跌至 210 点, 为 2002 年来的最低位。 纽约、 伦敦两地的石油期货价格在 7 月 11 日双双突破每桶 147 美元的“ 天价”, 受金融危机影响, 油价在触顶后迅速回落。 12 月 18 日, 纽约商业交易 所 2009 年 1 月交割的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收于每桶 36.22 美元, 为 2004 年 6 月 30 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油价暴 跌, 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急剧下跌。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与大豆价格大幅下跌, 降幅均超过“ 腰斩”。 伦 敦金属交易所铜、 铝等金属期货价格也出现暴跌。 长达五年的全球商品市场荣景由此而终结。 7 2008年, 国际商品市场出现的一个 戏剧性事件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 与暴跌。2000年以来持续高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在 6 月底或 7月初创下新高之后,开始了自由落体式的 下降,降幅之大,让人始试料不及。 从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与暴跌的全过 程来看,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既有供需关系(基本面 因素),也有投机因素与美元汇率波动的因素。 全 球经济在 2002 年网络泡沫破灭之后开始了新一 轮的增长。 2006年和 2007年,全球实际 GDP 增 长率分别达到了 5.1%与 5.0%这么一个有史以来 的高位。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 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结果使大宗商品供 求关系趋紧,商品价格上涨。而由金融危机引发的 全球经济减速使各国对资源的需求开始下降,供 求关系趋缓带动商品价格的下滑。 如果说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 势的话, 投机因素则加剧了商品价格的波动程 度,大量资本瞬间流入或撤离商品市场,引起商 品价格的暴涨与暴跌。 众所周知,本世纪初 IT泡 沫破灭后,大量投机资金转入大宗商品市场。 投 机离不开资金,这些年全球流动性过剩使大规模 投机活动成为可能。 同时,近几年由于大多数国 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各国大量使用金融 衍生工具, 致使全球金融市场资金十分充裕,流 动性急剧增加,流动性过剩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显 现。 在过去 10 年里, 全球广义货币 M2 与 GDP 的比率增长了约 32%, 狭义货币 M1 与 GDP 的 比率至少增长了约 55%。 处于充裕状态的全球资本,经由券商、投行大 量涌入包括石油在内的商品市场, 通过期货衍生 品交易, 推高商品价格预期, 使大宗商品价格暴 涨。然而,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切。 2008年年初以 来,一些在美国次贷市场上损失惨重的投资机构, 需要抛售他们在其他市场上流动性尚强的资产来 获取现金, 那些一度将商品炒至虚高的资本开始 陆续撤离大宗商品市场, 大宗商品价格由此出现 暴跌。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多 达 2600亿美元, 其中 50%用于石油期货合约交 易,投机资金与 5年前相比上升了 1900%。 目前, 已经有 390亿美元资本撤离国际石油市场。 汇率的波动有时也影响商品价格,前一段时间 美元贬值对商品价格的上涨就起到了推动作用。就 石油而言,全球原油一般都是用美元标价的,而中 东产油国的货币又跟美元挂钩,美元汇率的下跌使 得欧佩克国家遭受了损失。 在经济高涨、卖方市场 占主导地位时期,产油国能够采取提高原油价格的 办法来弥补由于美元币值的降低所带来的损失。所 以,前一段时间人们目睹了国际能源市场上美元下 跌多少油价就涨多少这一奇特现象。 虽然金融危机使得长达 5年的全球商品市场 繁荣终结,但一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商品牛市虽然 终结,但受到压抑的市场和产量的深度削减却可能 为新一轮投机(泡沫的生成)埋下伏笔。就投机利弊 而言,投机在可以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规避风险的 手段的同时,也可以使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以及 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制造泡沫。泡沫一旦破灭,资产 价格出现暴跌,经济受到的影响是:轻则企业倒闭、 个人财富受损,失业率增加;重则国家破产、全球经 济陷入衰退。投机与市场共存,两者形影不离、密不 可分,只要有市场存在,就会有投机行为。 日益推进的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深化 为投机行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 如 何遏制过度投机带来的弊端以及规避投机引发 的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应该是各国政府以 及国际金融组织等亟待解决的课题。 (点评人: 唐 旭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 局长) 国际能源与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 2008 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之大, 前所未有。 全球商品指标指数 CRB 在 7 月上涨至 473 点的 破纪录高位, 12 月初则跌至 210 点, 为 2002 年来的最低位。 纽约、 伦敦两地的石油期货价格在 7 月 11 日双双突破每桶 147 美元的“ 天价”, 受金融危机影响, 油价在触顶后迅速回落。 12 月 18 日, 纽约商业交易 所 2009 年 1 月交割的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收于每桶 36.22 美元, 为 2004 年 6 月 30 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油价暴 跌, 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急剧下跌。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与大豆价格大幅下跌, 降幅均超过“ 腰斩”。 伦 敦金属交易所铜、 铝等金属期货价格也出现暴跌。 长达五年的全球商品市场荣景由此而终结。 7 点评: 专 栏 12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2008 年,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不 断深化 , 全球主要货币汇率巨幅波 动, 美元惊天逆转重拾升值之势, 成为危机中 为数不多的汇率大幅升值的货币, 发挥了全球 主导货币的稳定器作用, 而欧元陷入贬值, 日 元逆市走强。 虽然三大货币汇率波动的大背景 相同, 但其走势经历了不一样的命运。 美元作为全球性主导货币, 全球危机中三 大因素促使对其需求大幅增加 , 最终导致逆 转, 推高了汇率水平。 首先, 全球金融危机已 蔓延到实体经济, 美国、 日本和欧元区相继陷 入衰退, 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大幅增大, 国际投 资资金出于避险的考虑 , 纷纷流入美国 。 其 次, 美国金融机构在全球危机中损失较大, 纷 纷将海外资金抽回美国, 同时美国的海外投资 者也遭遇了巨额损失, 为偿还这类债务, 这些 投资者需要借入美元。 第三, 各国央行出于流 动性的需要, 积极与美国签订货币互换安排, 而针对遭受危机冲击严重国家的救助计划, 也 带来了对美元的强劲需求。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虽然从美国爆发, 但由 于欧元区金融机构杠杠比例运用更高。 对美国金融产品的投资遭受巨额损失, 金 融体系遭受严重冲击, 而欧元区已经连续两个 季度出现负增长, 实体经济衰退较美国严重。 同时, 欧元区不存在支撑欧元的政体, 政策协 调难度较大 , 在应对危机时具有先天的时滞 性, 错失了救助的最佳时机。 这些因素均造成 欧元升值态势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汇率大幅贬 值。 日元汇率逆市上扬主要得益于日本金融体 系参与全球金融衍生产品较少, 受全球金融危 机的影响较小, 同时由于欧美央行大幅降息, 日元长期的套利交易逐步消失, 套利平仓交易 使得大量资金回流日本 , 大幅推高了日元汇 率。 虽然短期内美元汇率大幅走强, 但美国目 前采取的应对全球危机的政策为未来美元贬值 带来较大压力。 美国应对政策包括三项主要内 容, 一是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 7000 亿美 元以实施救市计划, 这将导致美国扩大其货币 发行量; 二是美联储连续多次下调联邦基金利 率至 0%-0.25%, 该利率水平创 50 年来最低, 零利率政策将造成未来美元走弱; 三是美国新 总统奥巴马将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这对美国 已经庞大的财政赤字犹如雪上加霜, 中长期看 来美元将走软。 而欧元区的政策规定等因素支持欧元中长 期趋于稳定。 对于欧盟来讲, 由于 《稳定与增 长公约 》 对其成员国经济指标有较强的约束 力, 如财政赤字水平不得超过 GDP 的 3%, 债 务水平不得超过 GDP 的 60%。 因此, 在危机 期间被认为最有效的避免经济严重下滑的公共 支出政策, 在欧盟的框架内被严重束缚住了。 但这些政策规定中长期看有利于欧元稳定, 欧 元贬值不会是长期现象。 (点评人: 谢 平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 任公司总经理) 全球主要货币汇率巨幅波动, 美元重拾升值之势 2008 年 7 月 15 日 , 欧元对美元汇率达到 1.5923, 创欧元启用以来最高水平 。 接下来的 4 个多月时间里, 美元一改 2002 年以来持续贬值态势 , 转为快速大幅升值 。 截止目前 , 美元对欧 元累计升值达到 21% 。 2008 年日元延续升值趋势, 12 月 15 日, 美元对日元达到 90.68, 创 1995 年以来最 高水平 , 今年累计升值 21% 。 全球金融危机对汇率市场冲击显著 , 美元 、 日元和欧元汇率原有的均衡状态 被彻底打破。 8 全球主要货币汇率巨幅波动, 美元重拾升值之势2008 年 7 月 15 日 , 欧元对美元汇率达到 1.5923, 创欧元启用以来最高水平 。 接下来的 4 个多月时间里, 美元一改 2002 年以来持续贬值态势 , 转为快速大幅升值 。 截止目前 , 美元对欧 元累计升值达到 21% 。 2008 年日元延续升值趋势, 12 月 15 日, 美元对日元达到 90.68, 创 1995 年以来最 高水平 , 今年累计升值 21% 。 全球金融危机对汇率市场冲击显著 , 美元 、 日元和欧元汇率原有的均衡状态 被彻底打破。 8 点评: 专 栏 13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 2008 年 11 月 18 日, 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 ( TIC) 显示, 2008 年 9 月中国增持 436 亿美 元美国国债。 9 月末,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 5870 亿美元, 超过同期日本的持有量 ( 5732 亿美元) , 中 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10 月, 中国进一步增持 659 亿美元美国国债, 使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 6529亿美元, 继续保持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者的地位。 9 关于我国是否应继续增持美国国债 的争论正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反对 认为, 未来美元可能大幅贬值, 继续增持意 味着未来有可能出现损失; 赞成意见认为, 当前 形势下增持美国国债属暂时之策, 整体而言有助 于最小化中国外汇储备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 我 们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 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是, 美元仍然 是当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美元资产市场的深 度和广度在当今世界仍首屈一指。 二战后至今, 美元霸权地位虽历经风雨但依然屹立不倒, 美 元在全球主要央行外汇储备中比重高达 60%以 上, 地位一直比较稳固。 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 冲击, 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美元汇率并未根 本动摇, 美国今后仍将竭力维护美元的霸主地 位。 在此情况下, 美国国债目前仍是国际金融 市场上最具流动性、 信用风险相对较低的资产, 所以增持美国国债尤其是短期美国国债品种是 危机期间不得已的一种选择。 美联储数据显示, 外国央行在最近 7 周内连续减持风险偏高的美 国金融机构债, 而继续青睐美国国债, 相信也 是出于这方面考虑的一种体现。 其次, 应充分重视增持美国国债可能带来 的风险。 风险主要是汇率风险。 短期内美国为 了自身利益而推行令美元贬值的经济政策, 以 及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美元长期贬值趋势。 目前, 我国尚难以实质性地影响美国经济决策, 也不 可能改变两国经济基本面对比的长期趋势。 因 此, 当美元汇率发生长期贬值的趋势时, 我们 应该及时调整投资的组合。 目前, 欧洲与日本 的经济比美国还不如, 短期内美元大幅贬值的 风险并不大。 我国的外汇储备要多元化。 但这是一个渐 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观点认为, 我 国应放弃购买美国国债, 改为大量购买资源性 商品。 确实, 我国是一个资源和能源短缺的国 家, 未来铜、 石油甚至水等资源和能源都将弥 足珍贵, 但在当下, 直接大规模建仓这些产品 不一定就是最优选择。 因为, 关于大宗产品市 场是否见底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时机还得 谨慎把握。 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储备资产不用分 散化, 但要选好时机, 找好方式。 最后, 我国应努力争取把握债权人的主动 权。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常见现象, 国与国之间 有借有贷也十分平常, 但借贷双方应在双方实 力和利益平衡点上确定借贷条款。 中国作为美 国最大债权人, 应主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或对债务人施加有效的约束。 例如, 可以要求 更高的溢价和一些特别的保障措施等。 同时, 我们还可以在中美谈判中要求美国放宽向中国 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向中国金融机构放宽 美国金融体系准入, 以及允许中国在美国进行 更为自由的并购等。 我国目前拥有巨额外汇资 产, 应该可以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争取得到 更加合理的话语权。 总之, 在目前阶段, 中国增持一些美国国债 是从我们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选择。 从长远看, 要 从根本上解决过大外汇储备的风险问题, 还得改 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 改革以往出口导向型的经 济政策和地方政府以吸引外资为首要任务的政绩 理念, 适度放缓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从国民收 入核算的角度看, 高贸易顺差来自高储蓄, 而高 储蓄的根源又在于经济主体收入不足以及对未来 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 因此, 当前我国应加大经 济结构调整力度, 尤其应增加涉及民生的教育、 医疗、 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在增加国家 财富的同时, 也增加全体人民的财富, 使我国成 为 “国富民也富” 的国家。 (点评人: 汤 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 秘书长)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 2008 年 11 月 18 日, 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 ( TIC) 显示, 2008 年 9 月中国增持 436 亿美 元美国国债。 9 月末,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 5870 亿美元, 超过同期日本的持有量 ( 5732 亿美元) , 中 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10 月, 中国进一步增持 659 亿美元美国国债, 使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 6529亿美元, 继续保持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者的地位。 9 点评: 专 栏 14 国际金融研究 /2009.1 2008 年 9 月 15 日, 以雷曼兄 弟宣告破产为开端, 美国次贷危 机逐渐深化, 其对全球金融和经济的影响迅 速扩大 , 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遭受重 创, 信贷全面紧缩, 实体经济加速衰退。 2008 年 12 月 1 日,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 局宣布, 美国经济自 2007 年 12 月已经进入 经济衰退, 欧元区和日本的 GDP 则在 2008 年第二和第三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发达国 家经济正式全面陷入衰退。 身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之中, 中国难以 独善其身。 首先是对外部门受到冲击。 由于 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居高不下, 发达国家 的经济衰退便通过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冲击, 直接危及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 。 2008 年第 三季度以来, 这种冲击开始全面对国内经济 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工业生产快速下滑、 房 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 居民消费信心逐步下 降、 就业状况日趋恶化、 CPI 和 PPI 全面下 行 、 电力消费急剧萎缩 、 税收增长出现拐 点、 经济出现了加速下滑的趋势。 面对严峻 局面, 党中央、 国务院审时度势, 及时出台 了 “国十条”, 工作重心从 2007 年末的 “双 防”, 迅速越过年中的 “一保一控”, 转变为 当前的 “保增长, 促发展”。 宏观调控政策的搭配格局也从年初 “稳 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 调整为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新的宏观调控格局下, 财政和货币政策当 局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 在财政政策 方面 , 降低房地产交易税 、 提高出口退税率 、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 增值税转型改革等, 令人瞩目 ; 在货币政策方 面, 取消商业银行信贷额度限制、 下调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 降低利率、 促使商业银行将资金投向 实体经济领域、 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 等, 均让市场切实感受到国家刺激经济的决心。 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心在于全面扩大国内需 求。 由于国内投资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发挥至关 重要的作用, 扩大内需的措施首先指向了国内投 资。 为此, 国务院公布了高达 4 万亿元的投资拉 动内需计划。 投资的重点集中在民生工程、 基础 设施、 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并重申防止高 耗能、 高污染、 低水平重复建设死灰复燃的一贯 要求, 充分体现出中央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和产业升级的政策意图。 同时, “国十条” 对扩 大国内消费需求做出了力度更大的安排: 通过结 构性减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加大对低收入 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 继续加大对 “三农”、 就业、 社会保障、 教育、 医疗、 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努力提高国内消费 需求在总需求中的占比。 以上种种扩大内需的措 施, 不仅有利于我国应对当前全球性经济金融危 机的冲击, 而且也符合保持我国经济 “又好又 快” 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点评人: 李 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 究所所长) (本栏目责任编辑 刘墨海) 中国出台 4万亿元投资计划, 保增长成为政策首要目标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 , 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 11 月 5 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 , 加快民生工程 、 基础设施 、 生态 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 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 会议还确定 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 为落实有关的工程建设项目 , 预计到 2010 年底约需投 资 4 万亿元 , 每年将拉动 GDP 增长 1 个百分点 。 在外需快速下降的背景下 , 拉动内需对于提振市场信心 、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意义重大。 10 中国出台 4万亿元投资计划, 保增长成为政策首要目标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 , 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 11 月 5 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 , 加快民生工程 、 基础设施 、 生态 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 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 会议还确定 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 为落实有关的工程建
/
本文档为【2008年国际金融十大新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