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2009-05-18 20页 pdf 400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3002

暂无简介

举报
肝豆状核变性 教学查房 病例特点 „ 少年男性,隐袭起病 „ 既往:否认肝炎病史和关节疼痛 史,父母非近亲,否认家族成员类 似病史。 „ 临床表现:行走困难、学习成绩下 降一年,言语不利、右手抖动半年。 病例特点 „ 查体:轻度构音障碍,计算力差100-7 仅能算对3步,双眼侧视有不持续水平眼 震,双角膜KF环阳性,四肢肌力Ⅴ级, 肌张力高,右肢著,四肢腱反射基本对 称,病理征未引出,偶有双手不自主细 小震颤,步基稍宽,双上肢协调动作 少,指鼻、跟膝胫准稳,Romberg征睁 闭眼稳,感觉对称。肝脾未及肿大。 辅助...
肝豆状核变性
教学查房 病例特点 „ 少年男性,隐袭起病 „ 既往:否认肝炎病史和关节疼痛 史,父母非近亲,否认家族成员类 似病史。 „ 临床表现:行走困难、学习成绩下 降一年,言语不利、右手抖动半年。 病例特点 „ 查体:轻度构音障碍,计算力差100-7 仅能算对3步,双眼侧视有不持续水平眼 震,双角膜KF环阳性,四肢肌力Ⅴ级, 肌张力高,右肢著,四肢腱反射基本对 称,病理征未引出,偶有双手不自主细 小震颤,步基稍宽,双上肢协调动作 少,指鼻、跟膝胫准稳,Romberg征睁 闭眼稳,感觉对称。肝脾未及肿大。 辅助检查 „ 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cup 10u/L „ 腹部B超:肝回声粗糙,脾大肋缘下1.5cm „ 智商86分,记忆商95分 „ 血生化:ALP329U/L BUN8.3mmol/L UA84umol/L „ 诱发电位:BAEP右侧脑干上段传导障碍;VEP 潜伏期延长;SEP双顶异常。EEG:广泛轻度异 常 „ 24小时尿铜、锌含量,血铜锌未回报 CT及MRI „ 头CT:双基底节对称低密度 „ 头MRI:双尾状核、豆状核对称不规则稍长T1 长T2信号,桥脑片状略长T2信号,中脑、桥脑 萎缩。 定位诊断 „ 锥体外系:依据行走困难、肢体抖动、言语不 利,查体构音障碍、肌张力障碍。考虑纹状体 受累;患者步基宽,眼震,考虑小脑或与之的 联系纤维受累。 „ 大脑皮层:智能障碍、计算力差,可能额、颞 叶皮层受累。 „ 角膜:K-F环阳性。 „ 脑干:诱发电位提示脑干上段传导障碍,头 MRI提示中脑萎缩,桥脑长T2信号。 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Wilson病 „ 临床特点 „ 少年隐袭起病 „ 临床表现:以锥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症状、肝 损害和精神症状 „ 角膜K-F环阳性 „ 血清铜代谢异常: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 „ 头CT:双基底节对称低密度 „ 头MRI:双尾状核、豆状核对称不规则稍长T1 长T2信号,桥脑片状略长T2信号,中脑、桥脑 萎缩。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肝豆状核变性 „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称Wilson病(WD),是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 也是少数几种治疗效果较好的神经 遗传病之一。 发展史 „ 1912年由Wilson首先详细描述 „ 1921年Hall通过家系调查提出为AR „ 1948年Cuming提出本病与铜代谢有关 „ 1956年Walshe首次应用青霉胺治疗 „ 1985年WD基因被定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13q) „ 1991年进一步定位于13q14.3 „ 1993年底,美国及加拿大三个研究小组同时克 隆到WD基因 临床表现 „ 5-40岁多发,男性多于女性 „ 起病缓慢隐袭,少数急性发病 „ 10岁以下起病多以肝损害为首发症状, 10岁以上以神经系统损害为多 „ 少数病人以精神症状、肾损害、急性溶 血性贫血、骨关节畸形等为首发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1)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多于7-30岁 出现,最早4岁,最迟65 岁。 „ 震颤 :通常见于成年期起病的患者 姿势性震颤 、意向性震颤、静止性震颤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增高. „ 舞蹈运动: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手足徐动, 通常伴有肌张力减低。可伴有头、颈、脸的 舞蹈样不自主运动 „ 步行障碍和运动障碍: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2)锥体束损害:HLD可广泛侵及大脑皮质 各部、小脑、脑干等,可出现深反射亢进,病 理征阳性。 „ (3)癫痫:少见,2.6-6.5%。 „ (4)精神症状:焦虑、抑郁或精神分裂症样 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痴呆。 „ (5)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改变,体位性 低血压,血管运动障碍,大、小便障碍。 肝脏损害的临床表现 „ 肝 症 状 也 是 HLD 的 主 要 的 基 本 临 床 表 现,5岁以前一般不出现症状,称无症状 期。 „ .暴发性肝炎: 多见于青少年发病的HLD „ .肝性脑病 „ .急性肝炎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肝硬变 其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 泌尿系统:早期出现血尿,晚期肾功能衰竭。 „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病、心源性猝死 „ 造血系统:溶血性贫血多见,血小板减少。 „ 内分泌系统:女性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 „ K-F环与眼症状:约97%K-F环阳性,、还有白 内障、晶体浑浊等。 临床分型 „ 无症状型:可出现铜代谢异常,K-F环阳性。 „ 脑型:锥体外系症状和精神症状为首发或较突 出的症状。 „ 内脏型:肝型和肾型。以肝损害或肾损害为首 发症状而无典型的神经症状。 „ 骨—肌型:以佝偻病样骨骼改变和肌病样表现 为主。 „ 混合型:脑肝型、脑肾型 HLD的早期诊断 „ 凡青少年出现的各种不自主运动,特别 是震颤,应首先考虑HLD。 „ 凡少年儿童出现的肝损害,均需排除 HLD。 „ 临床表现、角膜K-F环,铜生化检查是必 不可少的诊断依据,头颅CT、MRI检查 也有助于HLD的诊断,近年开展了基因 诊断。 鉴别诊断 „ 脑型WD: „ 帕金森病 „ 小舞蹈病 „ 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 „ 肝型WD: „ 门脉性肝硬变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骨-肌型WD „ :风湿性关节炎 „ 佝偻病 教学查房 病例特点 病例特点 辅助检查 CT及MRI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肝豆状核变性 发展史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肝脏损害的临床表现 其他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HLD的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
/
本文档为【肝豆状核变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