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162陈治军: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1162陈治军: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2013-10-17 3页 doc 71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6999

暂无简介

举报
1162陈治军: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89 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首發) 陈治军 摘要:上博七《武王践阼》第1简,“喪”两字可以读作“迷茫”或者“恍惚”,并指出脂部与微部从上古音到中古音合流分化的历史倾向。 关键词:喪 迷茫 恍惚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武王践阼》第1简释文:“〖武〗王(闻)於帀(師)上(尚)父曰:‘不智(知)黃帝、耑(顓)琂(頊)、堯、(舜)之道存(乎)(意),喪不可得而...
1162陈治军: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989 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 (首發) 陈治军 摘要:上博七《武王践阼》第1简,“喪”两字可以读作“迷茫”或者“恍惚”,并指出脂部与微部从上古音到中古音合流分化的历史倾向。 关键词:喪 迷茫 恍惚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七·武王践阼》第1简释文:“〖武〗王(闻)於帀(師)上(尚)父曰:‘不智(知)黃帝、耑(顓)琂(頊)、堯、(舜)之道存(乎)(意),喪不可得而(睹)(乎)?’帀(師)上(尚)父曰” “喪”两字简文字形如下 “喪”二字,诸家缺释。案:“喪”可读作“迷茫”。《公羊传·莊公二十八年》“冬筑微”,《释文》:“微,《左氏》作麋。”麋,明纽脂部,李方桂认为这类字上古音到汉代跟微部合流。实则在上古音中脂、微合部,到中古时“微、麋”分流,“麋”分化为脂部四等开口。现在可以看出,至少在战国中后期“脂、微”是合流的。《大戴礼记·主言》“孔子愀然扬麋曰:‘参,女以明主为劳乎’?”《解诂》:“ 愀然,变动貌。麋读曰眉。” 可资旁证。 《大戴礼记·武王践阼》今本作“亦忽”。《解诂》引孔氏《学记》疏云:“言意恒念之,但其道超忽已远,亦恍惚不可得见與?” “亦忽”即“亦恍惚”之省语。“喪”从“亡”声,故“喪”可读作“迷茫”。“喪”亦可读作“惚恍”。《尔雅·释地》“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楚辞·远游》“醫無閭作於微閭”。 《老子》14章“是谓惚恍”。傅奕本惚恍作芒。 21章“唯恍唯惚”汉马王堆帛书甲本“恍”作“望”。 关于上古音“惚、恍”二部声纽问,董同龢做过详尽的论述,认为可能有复声母的存在,李方桂也持同样的观点。换句话说它们的声母可能有同一个来源。从韵部的关系讲“惚”与“恍”就是鱼阳对转的关系。“無”典籍常读“亡”。《书·皋陶谟》“無教逸欲”。《汉书·王嘉传》引“無”作“亡”。 《书》“無逸”,《汉书》颜注引作“亡逸”。“ 無”与“勿”亦多通用,《书·盘庚》“無遗育”,《史记·吴太伯世家》作“勿遗”。《左传·哀公十一年》“可無殇也”,《礼记·檀弓下》“無”作“勿”。 所以上古“恍惚”、“ 迷茫”它们都是双声叠韵,“惚恍”可读“恍惚”,前后颠倒无别。《老子》14章“是谓惚恍”,21章“唯恍唯惚”。《法言·序》“神心忽恍”,《楚辞·九歌》“荒忽兮远望”。 故简文原意为“黄帝、颛顼之道超忽已远,恍恍惚惚不可得见”。与今本正合。 附记:此文作于2009年1月。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页151。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页3。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页103。 �高亨《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页606。 �《古字通假会典》,页285。 �《古字通假会典》,页316。 �《古字通假会典》,页608。 PAGE 收稿日期:2013年1月1日 發佈日期:2013年1月1日 頁碼:1/3
/
本文档为【1162陈治军:上博七《武王践阼》“迷茫”试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