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2013-04-23 2页 pdf 90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5457

暂无简介

举报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通知医生 ,并可给予快速补液 、止血 ,同时备血 ,必要时做好手 术治疗的准备[7] 。 3  出院指导 患者对出院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与配合是影响患者预后至 关重要的因素 ,所以要在患者出院前 ,做好健康宣教 ,引起其重 视 。因 ESD术后病变处存在术后急性溃疡 ,且此种溃疡是全 黏膜层被切除后的缺损 ,黏膜下基底层暴露 ,应该严格控制饮 食 ,告知患者严格禁食坚硬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密切观察大便 颜色 ,警惕术后溃疡及修复过程中的出血 。 ESD 术后患者出 院后如出现胸骨后疼痛 、持续性腹痛 、呕血 、黑便 ,应及时就...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通知医生 ,并可给予快速补液 、止血 ,同时备血 ,必要时做好手 术治疗的准备[7] 。 3  出院指导 患者对出院后健康知识的掌握与配合是影响患者预后至 关重要的因素 ,所以要在患者出院前 ,做好健康宣教 ,引起其重 视 。因 ESD术后病变处存在术后急性溃疡 ,且此种溃疡是全 黏膜层被切除后的缺损 ,黏膜下基底层暴露 ,应该严格控制饮 食 ,告知患者严格禁食坚硬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密切观察大便 颜色 ,警惕术后溃疡及修复过程中的出血 。 ESD 术后患者出 院后如出现胸骨后疼痛 、持续性腹痛 、呕血 、黑便 ,应及时就诊 , 尽早复查胃镜 ,观察创面恢复和愈合情况[8] 。 综上所述 ,ESD 具有如下优点 :(1)个体化治疗 ,针对性 强 ;(2)可以在不进行外科手术的情况下通过 ESD获得完整的 组织病理标本 ;(3)一次性完整切除率高 ,明显减少了组织的残 留和复发[9] ;(4)同一患者可以接受多次 ESD 治疗 ,同时一次 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 。 ESD 是损伤小 、恢复快 、并发症少 、 住院时间短的新型内镜下手术[10] 。 ESD术后的护理配合十分 重要 ,做好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术前的心理护理 、 术后的饮食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尤为重要 。 参考文献 : [1] 韩英 .经内镜大肠黏膜下层剥离术 (ESD) ———现状和展 望[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9 ,14(2) :63 . [2] 陆秋云 ,戈之铮 .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肠道肿瘤 中的应用[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9 ,29(2) :133‐135 . [3] 何珠芳 ,倪慧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 变的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33) :5026‐ 5027 . [4] 菜文智 ,姜泊 .内镜下消化病微创治疗护理学[M ] .北京 :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258‐260 . [5] 杨桥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J] .中 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9 ,6(2) :130‐131 . [6] 李薇 ,邱成丽 ,栾琰 .1例胃镜下早期胃癌黏膜剥离术后并 发穿孔的护理体会[J] .西南军医 ,2010 ,11(12) :110‐111 . [7] 江华 ,郭继忠 ,刘勤芳 ,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 黏膜下病变的护理 [J] .当代护士 ,2009 ,11 (2 ) :2134‐ 2136 . [8] 赵阿红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护理 [J] .护理学报 ,2010 ,18(7) :45 . [9] 纪海玲 ,郑静怡 ,覃冬香 .EMR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 前病变的护理[J] .广州医药 ,2007 ,38(5) :77‐78 . [10] 周平红 ,姚礼庆 ,徐美东 ,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 道固有肌层肿瘤 [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 ,25 (1) : 22‐25 . (收稿日期 :2011‐01‐08) ·临床护理 ·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朱跃平 ,唐  丽 ,冉江峰 ,邓  梅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401147)     doi :10 .3969/j .issn .1671‐8348 .2011 .15 .04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8348(2011)15‐1552‐02    不同国家精神病患者得到的医疗照顾模式是不同的 ,我国 的精神病患者主要是与其家属共同生活 ,疾病缓解期多由家属 照顾 ,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这 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因素之一[1‐2] 。为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 理健康状况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作者对此进行调 查 ,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第 3 版 (CCMD‐3)[3] ,入组 54例患者均符合重性精神病诊断 ,其病种 构成为 :精神分裂症 30例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14例 ,器质性 精神障碍 10例 。将其家属(患者父母 、配偶或子女共 180人) 随机分为观察组(96人)与对照组 (84人) :(1)观察组中男 41 人 ,女 55人 ;年龄 18 ~ 62岁 ,平均(37 ± 18 .4)岁 ;文化程度为 25人 ,中学 53人 ,大学 18人 ;职业为工人 48人 ,干部 25 人 ,农民 23 人 。 (2)对照组 84 人中男 36 人 ,女 48 人 ;年龄 16 ~ 61岁 ,平均(38 ± 16 .5)岁 ;文化程度为小学 18人 ,中学 39 人 ,大学 27人 ;职业为工人 47人 ,干部 17人 ,农民 20人 。两 组在年龄 、性别 、职业 、文化程度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1 .2  方法  对两组精神病患者进行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等治 疗 。观察组再分成 5个小组开展工作 ,专业人员对患者家属进 行心理干预 1年 ,具体措施包括 :(1)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 ,每 2周为患者家属举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药物指导及患者家属 应对技能的知识讲座 ;(2)心理护理干预 ,每周组织患者和患者 家属开展集体心理治疗 ,鼓励患者和患者家属间多沟通信息 , 宣泄自身情感 ,培养社交技巧等 。 采用 90 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4]于入组时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况 调查 。 1 .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 SPSS10 .0统计软件 ,对原 始数据采用 χ2 检验和 t检验分析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2 .1  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在入组时都存在不 同程度的心理问(表 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观 察组经 1年心理干预后 ,SCL‐90总分 、阳性症状痛苦水平 、总 症状指数 、阳性症状平均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 2 .2   两组 SCL‐90因子分比较   两组以强迫 、焦虑 、抑郁 、人 际关系及其他(如饮食 、睡眠)症状较为突出(表 2) ,观察组经 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 2551 重庆医学 2011年 5月第 40卷第 15期 表 1    两组的 SCL‐90比较(x ± s) 组别 总分 阳性症状痛苦水平 总症状指数 阳性症状平均分 观察组(n= 96)   入组时 178 .12 ± 54 .68 3 刎.86 ± 1 .76 2 鞍.21 ± 0 .68 2 垐.65 ± 0 .48   1 年末 106 .36 ± 16 .47 倡 △ 1 刎.87 ± 1 .23 倡 △ 1 鞍.26 ± 0 .21 倡 △ 1 垐.37 ± 0 .51 倡 △ 对照组(n= 84)   入组时 171 .62 ± 43 .35 3 刎.80 ± 2 .48 2 鞍.10 ± 0 .36 2 垐.30 土 0 .74   1 年末 162 .67 ± 36 .87 3 刎.84 ± 3 .87 1 鞍.45 ± 0 .32 2 垐.48 土 0 .76     倡 :P < 0 .01 ,与入组时比较 ;△ :P < 0 .01 ,组间比较 。 表 2    两组患者家属 SCL‐90各因子评分结果比较(x ± s) 因子 观察组(n= 96) 入组时 干预后 对照组(n= 84) 入组时 干预后 躯体化 1 �.86 ± 0 .59 1 f.42 ± 0 .38 倡 1 悙.32 ± 0 .75 倡 1 h.47 ± 0 .73 △ 强迫 2 �.24 ± 0 .45 1 f.41 ± 0 .42 倡 2 悙.02 ± 0 .58 1 h.74 ± 0 .62 △ 人际敏感 2 �.52 ± 1 .19 1 f.38 ± 0 .45 倡 2 悙.27 ± 0 .48 1 h.98 ± 0 .46 △ 抑郁 2 �.04 ± 0 .74 1 f.61 ± 0 .62 倡 2 悙.27 ± 0 .48 1 h.91 ± 0 .47 △ 焦虑 2 �.08 ± 1 .34 1 f.42 ± 0 .41 倡 2 悙.04 ± 1 .14 1 h.68 ± 0 .43 △ 敌意 2 �.14 ± 1 .22 1 f.34 ± 0 .42 倡 1 悙.51 ± 0 .48 1 h.62 ± 0 .84 △ 恐怖 1 �.64 ± 0 .53 1 f.25 ± 0 .36 倡 1 悙.49 ± 0 .74 1 h.28 ± 0 .42 △ 偏执 1 �.94 ± 1 .52 1 f.38 ± 0 .47 倡 1 悙.46 ± 0 .49 1 h.21 ± 0 .52 △ 精神病性 1 �.72 ± 1 .21 1 f.13 ± 0 .29 倡 1 悙.48 ± 0 .74 1 h.20 ± 0 .75 △ 其他 2 �.35 ± 0 .87 1 f.32 ± 0 .75 倡 2 悙.02 ± 0 .82 1 h.95 ± 0 .73 △     △ :P > 0 .05 ,与入组时比较 ;倡 :P < 0 .01 ,组间比较 。 3  讨    论 3 .1  有研究显示 ,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疗效和社会功能康复的 主要原因为 :治疗合作程度 ,服药依从性 ,患者的社会功能状 况 ,以及是否对患者家庭进行了一定的家庭干预和患者亲属的 精神卫生知识教育[5] 。由于精神病多为慢性疾病 ,因此需要得 到较长期的医疗照顾 ,一些国家是以机构看护为主 ,而我国则 多为传统家庭照顾为主[6‐7] ,其家庭成员心理状况如何 ,值得研 究 。本组资料显示 ,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两组 患者家属 SCL‐90总分 、阳性症状痛苦水平 、总症状指数 、阳性 症状平均分均较高 。由此可见精神病患者对其家属在心理上 造成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因子分较高的为抑郁 、强迫 、人际关系 及其他(如饮食 、睡眠)等方面 ,与文献报道相似[8] 。 3 .2  经对精神病患者家属 (观察组)进行心理评价和为期 12 个月心理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家属 SCL‐90总分和因子分 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提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 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应对技巧 ,同时也能进一步 提高其家庭职能 ,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水平 ,并有利于 其社会功能的康复[9‐10] 。由于样本不够大 ,有待扩大样本进一 步深入探索研究 ,不断总结各类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护理干预 的各种模式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参考文献 : [1] 李峥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 (心理)教育和干预的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2) :132‐134 . [2] 郭珍 ,张明园 .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照料负担 [J] .上海精神医学 ,1997 ,9(3) :169 . [3] 陈彦方 .CCMD‐3 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M ] .济 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68‐270 . [4] 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 .2版 .长沙 :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 ,1998 :17 . [5] 翁正 ,张敬悬 ,柴新生 ,等 .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 区康复作用的对照研究[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4 , 8(5) :206‐207 . [6] 武连英 ,孙建华 .出院精神患者的家庭护理[J] .青岛医药 卫生 ,2009 ,41(4) :312‐313 . [7] 崔凤琢 .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 临床护理杂志 ,2005 ,4(6) :9‐10 . [8] 赵宝龙 ,王祖承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的 3 年随访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2 ,33(4) :233‐236 . [9] 冉超群 ,黄燕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7 ,4(2) :184‐185 . [10] 周勇 ,刘蔼迎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 式分析[J] .重庆医学 ,2010 ,39(15) :2025 . (收稿日期 :2011‐01‐14   修回日期 :2011‐03‐12) 3551重庆医学 2011年 5月第 40卷第 15期
/
本文档为【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对照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