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赵武灵王35

2017-09-26 25页 doc 49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7320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赵武灵王35【精品】赵武灵王35 赵 武 灵 王 赵武灵王(约前341—前296年)名雍,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军事改革家和社会变革家。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当时实力强大的齐、秦、魏对赵国的东、西、南三边构成威胁,与其接壤的中山代,以及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常常扰边。险恶的形势迫使赵武灵王下决心进行军事改革。他看到林胡和楼烦集中了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从事畜牧、狩猎、战争的经验和智慧,擅长于既可用于生产,又可用于作战的骑射,以及适用于骑射的短衣长裤。深知赵国军队官兵身着长袍,甲靠笨重,行动不便,加上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根本无法抵...
【精品】赵武灵王35
【精品】赵武灵王35 赵 武 灵 王 赵武灵王(约前341—前296年)名雍,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军事改革家和社会变革家。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当时实力强大的齐、秦、魏对赵国的东、西、南三边构成威胁,与其接壤的中山代,以及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常常扰边。险恶的形势迫使赵武灵王下决心进行军事改革。他看到林胡和楼烦集中了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从事畜牧、狩猎、战争的经验和智慧,擅长于既可用于生产,又可用于作战的骑射,以及适用于骑射的短衣长裤。深知赵国军队官兵身着长袍,甲靠笨重,行动不便,加上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根本无法抵御胡人机动灵活的骑兵队伍南扰,更无法实现其直入咸阳,取强秦而代之的宏图大志。于是他采取了“招骑射”、“致胡兵”、养胡马、建“骑邑”等多种措施。赵国的北部便是赤狄和白狄的聚居地,兵源甚广,赵武灵王的轻骑部队完全借鉴胡人装备轻便、机动性强的优势。赵武灵王还亲自训练士兵。从胡服骑射令发布后的第二年,赵军“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上马匹。到第三年,赵国攻打中山国,夺得大片土地,在其北置代郡。到第六年,占领林胡、楼烦,“辟地千里”,将楼烦和林胡之地分别置为雁门、云中二郡。今天大同市的西部属雁门郡(今朔州市),东部属代郡(今河北蔚县)。平城为雁门郡,属县,汉代是雁门郡东部都尉治所(大同市阳高县始为代郡西部都尉治所,东汉则为代郡治所。灵丘也曾为代郡治所)。并在新立三郡北疆修筑长城。此时,赵国已是战国“七雄”中的强国之一了。赵武灵王死后,葬于代郡之地,其地遂以灵丘命名。 冒顿单于 冒顿(mòdú)(,,前174),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长子。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头曼得少子,欲废太子冒顿而立少子,于是让冒顿做了月氏的人质。头曼却发兵急攻月氏,想借月氏人之手来杀冒顿。冒顿盗马逃归,头曼知道冒顿壮勇,让他统率一万骑兵。冒顿得到兵权后加紧训练部队。不久将杀父代立。 1 冒顿登位后,经过一个时期的韬光养晦之后,发兵袭击强大的东胡(鲜卑),消灭了东胡王。回来后,向西打败了月氏,向南并吞了今山西、陕西北部的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又尽收秦将蒙恬所夺取的匈奴土地。弯弓之士达三十多万,设左右贤王和二十四长,称雄于大漠南北。 西汉初,封韩王信为代王,都马邑(今朔州)。冒顿攻马邑,韩王信降匈,兵锋及于晋阳城(今太原西南)。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兵出击,时逢冬季,奇寒无比,许多士兵冻掉了手指。冒顿佯败以诱汉军。高祖率三十二万大军直抵平城(今大同市)。冒顿的精骑四十万突然围拢过来,刘邦君臣慌忙退上白登山(今马铺山),七天七夜饥寒交迫,情势十分危急。高祖暗中派使者厚赠礼物给冒顿的阏氏说情,阏氏对冒顿说,两主不应相困。现在即使得到了汉朝土地,您终究不能住在那里。只要他们肯称臣纳贡,就该放他们回去。于是冒顿下令撤开一角,让刘邦君臣直冲而逃。 回到广武(今代县),高祖便派刘敬缔结和约,奉送皇族女儿冒称公主做单于的阏 再无氏,每年奉送给匈奴丝棉、绸绢、酒米食物若干,汉匈结为兄弟之国,自此冒顿大的出境行为。 高祖死后,孝惠帝、吕后依旧实行和亲成策。汉文帝初年,冒顿又派右贤王进占了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后消灭月氏,平楼兰、乌孙、呼揭等国。第二年冒顿致信汉文帝愿意履行过去的和约,文帝回信说,“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双方转向通好。 与刘邦一样,冒顿单于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而正是平城的白登息兵使他的形象趋于完美。 刘 敬 刘敬(?—,),本姓娄,齐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娄敬衣“羊裘”见刘邦,献建都“秦地”之策而为高祖器重,遂赐姓刘氏拜郎中,号为奉春君。 汉高祖七年(前200),刘敬随刘邦北击匈奴,追击叛臣韩王信的军队至晋阳。刘邦遂先后派出10名侦察人中打探军情,“但见老弱及羸畜”,“皆言匈奴可击”。只有最后派出的刘敬回到广武时汇报说:“两国交兵,都要炫耀自己的武力,这次我去侦察,看到的都是老 2 弱残兵,必然会有埋伏,不可轻易进兵”。遂遭到刘邦的斥骂,并被囚于广武,还说等击败匈奴回来算帐。刘邦君臣在平城遇冒顿单于之伏,被围在白登山(今马铺山)七昼夜。白登脱围后,刘邦在广武放出刘敬,并问计于他。刘敬说:“当是时,冒顿单于兵强,控弦四十万骑,数苦北边”。因而臣建议“陛下诚能以适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可毋战以渐臣也”。刘邦遂使刘敬往匈奴结和亲之约。从此,汉朝以“和亲”羁縻政策代替了武力征讨政策,60年北边天虞,出现了有名的文景之治。“和亲”政策的实施,在客观上起到了休养生息、民族融合的积极作用,刘敬当得首功。 卫暠 卫暠,东汉代郡人。此时的代郡治于高柳,即今大同市阳高县东的王家庄古城址。汉明帝刘庄时(公元58,75年),卫暠以儒学名满天下,皇帝下诏到代郡,召卫暠赶赴京师洛阳。从高柳路经平城,越雁门关,经并州南下,历千难万险,好不容易走到安邑(今运城市夏县),卫暠却因旅途劳顿一病不起。汉明帝闻讯后,心情很沉痛,下诏遣使就地赐葬。从此,卫暠的子孙便居于此地,并以安邑为籍。,仍然坚持了儒学传家的好家风。公元155年,也就汉顺帝永寿元年,卫暠的儿子生了个“少年早成,以才學見稱”的孙子。他就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文学家、法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卫觊。卫觊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屬吏、縣令、尚書郎。后来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进而平定关中做了准备。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期,卫觊为尚书,主持了典礼的制定。229年75岁的卫觊去世。其子即三国后期的第一谋士、西晋的社稷之臣卫瓘。三国魏为镇东将军,西晋时官至司空、太保。卫瓘曾以征北大将军的身份北讨北魏的始祖神元帝拓跋力微,并用离间计害死了拓跋代的太子沙漠汗(文帝)。同时又把他的牙门将代郡人卫操、卫雄叔侄等派入代国,做桓帝猗(施字右半)、穆帝猗卢的辅相,动员桓穆二帝帮助并州刺史攻击匈奴和羯赵。卫瓘的儿子卫恒也参与了这一攻伐和统战策划。 卫氏一门皆善书。卫觊“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卫恒“善草、章草、隶、散隶等书体”,卫恒的侄女卫铄正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而代郡卫操卫雄叔侄则是拓跋代早期桓帝、穆帝等碑刻的撰书人。可见卫暠南迁后北留代郡卫氏仍然是以儒学、书学传家。 3 拓 跋 珪 拓跋珪(371—409),北魏王朝开国君主太祖道武皇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代建国三十四(371)七月拓跋珪出生于参合陂北(今阳高北)。拓跋珪6岁时,前秦苻坚攻代,擒昭成帝什翼犍,代亡,部众离散。其孙拓跋珪随母流落匈奴独孤部和贺兰部。东晋太元十一年(386),16岁的拓跋珪在牛川(内蒙呼和浩特市东南)即代王位,是为登国元年。3个月后改称魏王,徙居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登国十年(395)拓跋珪指挥了著名的参合陂之战,重挫了北方第一强权后燕的实力,其后他统领40万大军拔并州(今太原)、取信都(今河北冀州)、平邺城(今河北临漳)、夺中山(今河北定州),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天兴元年(398)七月,定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即皇帝位。在京师陆续建起天文殿、天华殿、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室、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昭阳殿、西宫、鹿苑、虎圈、东西鱼池等皇家建筑。在京畿建设了灅南宫、犲山宫等离宫,打造了一个堂皇的都城和强盛的北魏王朝。他从边境地区移入以近百万的鲜卑、高丽、高车各族部众充实京师各地,并对内徙新民赐给耕牛,计口授田,使北魏王朝的农业经济很快发展起来。拓跋珪在位期间,尤为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视民族文化的融合,把文化水平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条件之一,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魏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正是在他在位期间打破了十六国混战的局面,奠定了南北朝分治的基础。 寇 谦 之 寇谦之(365—448),祖籍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寇谦之从小好仙道,先入华山修炼,继隐嵩山。北魏神瑞二年(415年),他宣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援予他“天师之位”,赐他《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传授导引服气口诀诸法, 对道教进行清理整顿和改革。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并令他“清理道教,除去三张伪法”, 他又宣称老子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60卷,并嘱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太武帝)。第二年(424年)寇谦之亲赴魏都平城,献道书于太武帝,得到北魏司徒崔浩的鼎力帮助,崔浩随拜寇谦之为师。439年,太武帝亲率大军攻打北凉。许多大臣反对。惟寇谦之答曰:“必克”。灭北凉,太武帝对寇谦之更加信任。太武帝要处死攻打北凉战役的三千沙门,寇谦之认为不可。太武帝又听从了他的,将北凉的三千僧人掳掠到了平城。之后,太武灭佛。442年太武帝“亲至道坛,亲受符箓”。宣布道教为北魏国教,并封寇谦之为国师。赐于平城东南建立新天师道场,坛高五层。后又在平城建静轮宫。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改革家,南北朝时期北方道教的领袖,也是古都大同道教史中最具影响的 4 代表人物。公元448年,寇谦之羽化,年八十四岁。他的著作原书已佚失,只有《云中音诵新科之戒》的残本、或节抄还留存。 崔 浩 崔浩(381—450),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北魏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书法家。崔浩弱冠仕北魏朝廷为直郎,迁秘书郎,给事内廷,常在道武帝左右,忠勤任事,深得道武帝拓跋珪赏识。明元帝拓拔嗣即位,拜浩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为明元帝讲经,参与军国大计。泰常八年(423),明元帝逝世,太武帝即位。朝中旧派忌妒崔浩正直,排毁于他,太武帝先让崔浩以白马公归第,有疑义则召而问之。始光三年426),拜太常卿,进爵东郡公。其时朝廷议讨大夏国主赫连昌,群臣皆以为难,只有崔( 浩说, “天应人和,时会并集”,不可失掉机遇。太武帝于是使奚斤击蒲坂,自己率轻骑袭击赫连昌国都统万(今陕北横山附近),大获而还。接着太武帝第二次讨伐赫连昌,驻于其城下,收众伪退,赫连昌紧追不舍,适有风从东南,扬沙昏暗。有人说:“现在风雨从贼后来,我们面向着风,敌人背向着风,天不助我。又将士饥渴,请陛下乘骑避敌,更待后日决战。”崔浩大声叱责说:“千里制胜,一日之中就要轻易退出,风对战斗的作用要看人,并无常规。”太武帝说:“对”,于是分骑奋击,昌军大溃。后二年又议击柔然,朝臣内外都不愿去,保太后窦氏也出面阻止太武帝,唯有崔浩赞成,果然魏军进入蠕蠕境内,蠕蠕没有任何准备,民畜布野,惊怖四奔,无法集合指挥。于是魏分军搜讨,东西五千里,凡所俘虏及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崔浩历仕道武、明元、太武三帝,所谋无不遂,所行无不克。崔浩是北魏前期儒学大师、经学家、书法家。他于五经兼通,还兼治《论语》、《孝经》。他给明元帝讲经,他解经的文字,与他所主编的拓跋魏的《国史》,务从实录用十年时间,终于完成。后因将国史和所注五经刻于京西大道,遭到鲜卑贵族的强烈抨击。太武帝将崔浩下狱,酿成诛其三族的惨祸。 昙 曜 昙曜,北魏高僧,云冈石窟的开创者之一。北魏文成复法后译经事业的领头人,中国寺院经济的首创者。北魏沙门统领。其籍贯应为罽宾国人(今克什米尔一带)。少年时在凉州修习禅业。439年,太武帝灭北凉,昙曜随三千僧团来到平城。为太子(恭宗)拓跋晃所礼重。太武灭佛时,佛像破坏,佛经被焚,佛事断歇,沙门被迫还俗。昙曜固守道心,密 5 持法服器物,不暂离身。太子恭宗再三亲加劝喻,昙曜得以保护。后昙曜秘密离开平城逃往河北中山,奔波于山泽田野中,备受艰辛。文成帝即位后,修复佛法。昙曜于兴安二年(453年)从中山回到平城,奉命在武州山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和平初(460年),昙曜接替师贤为道人统(其时更名为沙门统)。文成帝奉昙曜以师礼。昙曜在武州山石窟寺开凿石窟的同时,又主持译经工作。他和天竺沙门常那邪舍,西域沙门吉迦夜,以及刘孝标等人,译出新经十四部。为我国的译经事业做出了贡献。平城成为当时中国北方译经的中心,佛教人才荟聚的大本营。除此之外,他还解决了寺庙僧统管辖的“佛图户”,“僧祇户”,“僧祇粟”的生存问,提供了寺庙的劳动力和经济保障。 冯太后 文明太后冯氏(442,490),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她的祖父冯文通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国君,母亲王氏是乐浪(今朝鲜平壤)人。她幼年没入魏宫,11岁时被13岁的文成帝选为贵人。太安二年(456)15岁时立为皇后。其时不足两个生日的皇子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冯后便担当起了养育之责。和平六年(465)五月,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贪权狂傲的车骑大将军、丞相、乙浑欺凌孤儿寡母,阴谋篡位,冯太后果断应对,收捕乙浑,平息了叛乱,临朝称制。皇兴元年(467)孝文帝诞生,太后躬养太子,罢听政令。献文帝亲政以后,意欲令从己出,贬斥、诛杀了不少冯太后宠重与亲近的大臣。皇兴五年(471)献文帝被迫逊位于不满五岁的太子拓跋宏,以太上皇的名义处理军国大事。承明元年(476)献文帝崩,冯太后第二次临朝称制,一直到490年去世也未退出政治舞台。 冯太后的历史功绩,一是在太和八年、九年、十年主持推行了班禄制(配套以租调制)、均田制和三长制,最终完成了百年拓跋的封建化进程。二是整顿吏治,严惩了一批贪官,任用了拓跋丕、游明根、高允、源贺、李冲、刘芳等忠正贤能之士。三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模式,严格要求、悉心传帮带,培养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孝文帝。另外,文明太后主政期间十分注意团结各部族,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更重视与毗邻国家的往来。文明太后崇尚节俭,生时宫廷食谱减少十之八九,临终又遗命山陵之制,务行俭约,陵内不设明器,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6 冯太后的死,使孝文帝痛不欲生,五日内他滴水未进,毁慕哀悼。葬太后于大同东北的方山永固陵后,又为自己预营陵寝,迁洛后虚弃,称万年堂。 李 冲 李冲(450—498),字思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北魏政治家,工程设计专家。敦煌公李宝之少子。少孤,为长兄荥阳太守李承所携训。献文帝末期,为中书学生。孝文帝初年,迁秘书中散,典禁中文事,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建言立三长制,为冯太后和孝文帝所采纳,成为太和改制的重要参与者。后迁中书令,加散骑常侍,给事中如故。寻转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为文明太后所宠遇,进爵陇西公。太和十二年(488)、十三年(489),奉孝文帝令,设计并建筑圆丘于南郊,方泽于北郊。太和十五年(491)夏四月,又奉诏“经始明堂,改营太庙”,同年十月,明堂、太庙成,十二月社稷坛成。太和十六年(492)又奉命毁太华殿起太极殿,同年十月建成。在冯太后逝世后,孝文帝已自主朝政,朝廷讨论礼仪律令,改置百司(机构改革),设置五等爵位制等重大事项,孝文帝都和李冲商量,请李冲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推行,史称“君臣之间,情义莫二。”太和十七年(493)八月,孝文帝率群臣将士三十余万,南伐萧齐。李冲又兼辅国大将军,统率部分大军。自平城到洛阳,一路秋雨绵绵,皇帝坚持继续行军。群臣都启颡于马前,请停南征。李冲首先出面反映大家的意见,请求孝文帝停征。安定王拓跋休、任城王拓跋澄等也一齐上前进谏。孝文帝乘机要挟:若不南征,就得迁都洛阳。于是决定第二年迁都洛阳。李冲为镇南将军、侍中、少傅如故,皇帝命他兴建洛阳新都及宫城。后来孝文帝南伐,让他兼任左仆射,留守洛阳。李冲对朝廷政治和洛阳营建,始终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太和二十二年(498)李冲卒,年四十九。 拓 跋 宏 拓跋宏(467—499),北魏第六任皇帝。生于皇兴元年(467),三岁为皇太子,五岁(471年)即皇位,史称孝文帝,在位二十八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史书说拓跋宏自 7 幼聪颖过人,熟读《诗》、《书》,对汉学、汉族礼仪倍加推崇。幼年时的拓跋宏是由聪明干练的祖母冯太后呵护成长,代为执掌朝政。长大后祖孙二人同心同德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太和八年(484)在祖母冯太后的协助与主持下,对一些不合时宜的陈规,以及原部落的陋习,进行了大胆的除诗弊与改革:首颁班禄制,规定官员按级别发俸禄,禁止私侵国家和民众的财产。次推均田制,让民众有权垦种荒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禁止权贵无休止地侵占田地。再颁三长制,实行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的建立,限制了权贵们的既得利益,使政令畅通,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太和十八年(494),在经过了考察、比较后,毅然迁都洛阳。其后,又以超凡的胆略和气魄,迅疾展开了新一轮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易鲜卑服为汉服;在朝堂上不准说鲜卑语,一律讲汉语;鲜卑人改姓汉姓;鲜卑和汉人互相通婚;革除鲜卑旧制,改为汉制:如吏制、法律、礼仪、典章等;整顿吏制,推行文治,对官吏实行考试,规定五品以上官吏由他亲自考核,六品以下官吏由吏部会同地方考核。经过三次考核,“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升贤明有绩者,退庸劣无功者”。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拓跋部进入封建社会的进程,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发展了生产力,使北魏王朝走上了强盛的顶峰。 郦 道 元 郦道元(470年—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历任冀州镇东府长史、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丞、尚书主客郎、辅国将军等职。为政以威猛严正著称,遭权贵豪强所憎恨。后因待中城阳王徽进谗,出任关右大使,在去解决雍州刺史萧宝夤叛乱时,被杀害。太和十八年(494),他以尚书主客郎身份随孝文帝北巡,沿途考察了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等镇,以及阴山(大青山)等一带的地理情况。为以后的地理研究打下了基础。郦道元平生好学,历览奇书,博采战国秦汉以来众多山川风情,历史掌故文献,又根据自己“访谈搜渠”的调查,撰写了地理学著作《水经注》四十卷。纠正了《水经》许多谬误,并增补充实江河1252条之多,注文比原文多出20倍。注文以水系为纲,详细记叙水道经过的山川、城邑、关津等地理情况和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史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方言歌谣等,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生动传神,对后世影响极大。 8 郦道元长期在平城任职,对京畿地理及人文环境了如指掌。平城宫城、内城、郭城以及京畿地区的山川、城池、人文景观、历史掌故在其所著《水经》里都有详细描述。 李 克 用 李克用(856—908),本姓朱耶氏,祖先是唐代西北地区的沙陀部落的后裔。他的祖父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率部辗转移居晋北神武川(大同盆地南沿),因战功被任命为蔚州刺史。他的父亲朱耶赤心因讨伐庞勋有功,被唐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从小生活在军中,15岁时跟随父亲征讨庞勋,因功授予云中牙将,后升为云中守捉使。唐乾符三年(876),段文楚任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因灾荒粮食难以为继,扣减了部分军粮,引起将士们不满。此时,李克用任云中防边督将,部下纷纷找他诉苦。并组织一万多人拥戴他在城北斗鸡台扎营,里应外合杀段文楚。遂以将士名义上书唐僖宗要求任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使,朝廷不仅断然拒绝,并立即征召各节度使征讨李克用。乾符五年。(878),黄巢起义军已过长江北进,唐王朝为避免内外树敌,只好先承认李克用为大同军节度使,兼检校工部尚书。李克用在拥有了大同地区后,便与其父在此培植势力,很快发展成割剧势力,成为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广明元年(880)调集几路节度使与吐谷浑部落首领赫连铎一道围攻李氏父子。李克用寡不敌众,举族投靠鞑靼部落。中和元年(881)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唐王朝只好再次起用李克用父子,在中和三年28岁的李克用率部收复了京师,为功劳第一,进封陇西郡公,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长达数十年的征战中,始终以勤王讨逆的面目出现,使朝廷既害怕却又无法舍弃。乾宁二年(895年)唐昭宗赐他忠贞平难功臣,进封晋王。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做了后唐的皇帝(庄宗)后,尊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杨 业 杨业(,—986),本名杨重贵,祖籍麟州新泰(今陕西神木)。其父杨弘信为麟州刺史。匈奴后裔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政权后,杨弘信便将杨业送往北汉,当了刘崇儿子刘钧的养子,改名刘继业。赵匡胤攻打太原失利。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第二次攻北汉,杨业深知北汉国力损耗殆尽,必败无疑,便劝北汉皇帝刘继元归顺宋朝,刘继元却想依靠契丹抗宋,杨业还是毫无怨言地投入战斗。当北汉皇帝刘继元降宋后。杨业仍在城南苦战不降,宋太宗久闻杨无敌之名,便命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劝降,杨业“面北再拜,大恸, 9 释甲来见”。太宗当即给予重赏,并给他恢复了本姓,做了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不久,又命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又因雁门战功,提升为云州(侨治代州)观察使,知代州。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宋朝趁辽国母寡子弱,政权不稳之机,分兵三路攻辽。二月十三日西路潘美和杨业部出雁门,三月初五破寰州(今怀仁日中城)、十三日破朔州、十九日攻下应州,四月初三攻下云州(今大同)。但由于东路曹彬等被辽军击败,战局逆转。萧太后亲领十万大军出击。五月初三潘杨退出云州,但要护送云、朔、寰、应四州官民内迁。在辽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杨业主张避其锋芒,遭到监军王侁的反对,只好且退且战。当冲出重围败走陈家峪时,王侁和潘美并未如约接应,使杨业全军覆没,本人也受重伤被俘,绝食三日而亡。杨业的死,使辽国人也深为敬畏,并为他建庙祭祀。 毕 士 安 毕士安(938—1005),本名元士,字仁叟,代州云中(大同)人,曾祖和父亲都任过县今。毕士安从小好学,他对继母祝氏十分孝敬。祝氏说“要学好,必须有良师益友”。便带他到郑州学习,结识很多淳厚正派的学者、诗人等。乾德四年(966)毕士安28岁中进士,先在山东、河南一些州县做地方官,旋入京城为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后又被选为皇子的老师,兼翰林学士知制诰。真宗时任工部侍郎、枢密院直学士,时有权臣强买定婚女为妾,毕士安上书皇帝,为民伸了冤。咸平初(998),皇帝诏毕士安校勘《三国志》、《晋书》、《唐书》,有人主张把《晋书》中丑恶不堪的事删去,以免流传后世,有损皇家威严。毕士安不同意,认为“恶以戒世,善以劝后”,要实事求是,不久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后任兵部侍郎兼秘书监。景德元年(1004),真宗皇帝拟用他为宰相,并叫他再推荐一人为辅。毕士安说:我已老朽,惟有寇准有宰相之才。经毕士安的力荐,命他们两人同为辅相。这年九月辽国统帅萧达揽率20万大军攻宋,朝野震动,都主张迁都,惟有毕士安与寇准主战,并请皇帝亲征。宋辽对峙了十几天,宋军弓箭手射死了萧达揽,辽兵无心再战,双方议和,辽兵退去,这便是有名的“澶渊之盟”。第二年,68岁的毕士安因病死在了朝堂上。宋真宗十分痛惜,亲往吊唁,并宣布“废朝五日”,举国哀悼,赠太傅、中书令、谥文简。 宗 翰 10 宗翰(,—1137),本名粘没喝,汉语译为粘罕。宗翰17岁便跟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屡建战功。宗翰等将领劝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金太祖称帝后,以宗翰为元帅,统兵西征。辽陷东京、上京和中京后,南京(今北京市)危急,天祚帝只率五千人马逃出居庸关,到达西京(今大同市),于是辽、金在西京进行了一场决战。天祚帝知西京不可守,率轻骑百余人逃到漠北。西京守军开城降金,宗翰只留部将驻守西京,自己去追天祚帝,没想到西京是辽萧皇后的祖居地,势力很强。辽兵乘金兵留守空虚时,降而复叛。宗翰又率军围攻西京,与守城辽军血战数日,二次攻克西京。皇帝便命宗翰为统帅驻军西京。 金天会二年(1124)辽亡,金兵乘胜进攻宋朝。西路军由宗翰率领,从西京出发,连克代州、太原、兵临汴梁城下,逼宋廷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市),河间三镇与金求和撤军。天会四年(1126年),宗翰率军再渡黄河,攻下汴梁城,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并掳获北宋宗室四百余人,以及朝廷的舆服、礼器、珪璋、印玺、府州县图册等,满载而归。金太祖封赏宗翰,并赐丹书铁卷。金熙宗拜宗翰为太保、尚书令、晋国王。天会十四(1137年)去世,终年58岁,谥桓忠,配享太祖庙。史称宗翰内能谋国,外能谋敌,决策制胜,有古名将之风,是古代的一位杰出将领。 宗翰于云冈石窟保护功莫大焉。他初入武周山石窟寺,便随喜赞叹,晓谕军兵,不令侵扰,并让头领们认真保护。又以河流近寺,命三千人改拔河道。 朱 弁 朱弁(,——1144年),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出身名门望族,南宋理学大儒朱熹是他的侄孙。朱弁少时聪明,曾中进士,文章诗词皆精博,温文尔雅。高宗建炎元年(1127)冬,朱弁在南宋危急存亡之时,自荐出使金国,授职武修郎,任通问副使,与正使王伦历尽艰辛来到西京大同府与镇西京的金国大将宗翰和谈。朱弁慷慨陈词,列述和战利弊,要求金国放还徽、钦二帝。但金国方面无诚意和谈,反而将他们扣留下来。绍兴二年(1132),金国允许他和王伦中的一人回国述职,朱弁决定自己留下来。金国知道朱弁的道德文章。千方百计想让他留下来做官,朱弁宁死不从,即便断绝饮食,也不答应。金人被他的气节所感动,复以礼待之。后被幽禁在大普恩寺(今善化寺)。朱弁的人品和渊博知识,深受当地人的爱戴,一些王公贵族纷纷将子弟送来学习。朱弁借传授知识之便,尽力传播“两国通好之利”。他在大普恩寺幽居期间,目睹了高僧圆满与弟子们募资修寺的全部过程,遂应圆满请求,撰写碑文。该碑现存寺内三圣殿,碑有较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也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宋金和 11 议达成。朱弁与后来使者一起被放归宋,朱弁又以金国所得六朝御容,以及宣和御书画献给朝廷。朱弁在大同期间写了不少诗文,有《聘游集》、《曲洧旧闻》行世。 圆 满 圆满(1070—,)金代著名高僧,大普恩寺(善化寺)住持。据该寺现存《朱弁碑》记载,辽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入大同,云冈、上下华严寺、善化寺等均遭程度不同的破坏。“楼阁飞为埃坋,堂殿俱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善化寺住持通玄文慧大师圆满,将逃离的僧人们陆续召集回来,发大誓愿恢复修建寺院。圆满大师首先拿出自已化缘积累的二十万,做为启动资金。之后他和徒弟们广开戒坛,募捐银两。在圆满大师的宏愿感召下,善男子、善女人们纷纷把自己家中的财物捐献出来。从1128年起,经过15年的施工建设,共修大殿、东西朵殿、罗汉洞、文殊、善贤阁、前殿大门、左右斜廊,计八十余楹。之后又在殿内塑制佛像画壁画。“梵相奇古,脺容庄穆”,大普恩寺终于又焕然一新。圆满大师主持的修建工程时间长,投资大,所以建筑、雕塑、彩绘极具艺术文物价值。如果没有圆满大师,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善化寺。他的特殊贡献永远记在大同人们心中。 苏保衡 苏保衡(1112-1166)字宗尹,云中天成人。其父苏京,辽进士,为西京留守。其父病逝后,苏保衡受宗翰提携,赐进士出身,补太子洗马,复调任解州军事判官。苏保衡还是一位建筑大师,海陵王天德中就曾参与中都修建工程。其才能得到皇上的称许,遂改任大兴少尹,负责督建金皇陵。皇陵建成后又升任工部尚书,此时正在为大规模伐宋作准备,皇上命苏保衡在通州督造大船。金世宗大定二年山东发生变乱,朝廷又诏其前去安抚。返京后,苏保衡改任刑部尚书,复行户部尚书,赴河南、山东、陕西宣问屯田军人,赴关中纠察吏治。入京为太常卿,迁礼部尚书。大定三年(1163),拜参知政事。在金朝的攻势面前,南宋请和,世宗诏苏保衡赴南京处理有关事宜。入京汇报后,上下称善,因此进为右丞相。京城曾因宫女纵火烧毁多处宫殿,但因连年用兵,国用不足,未能及时修缮。与宋朝讲和后,便马上兴起规模的宫殿修建,又是请苏保衡监护工役。正是经过这次大兴土木,形成了明清北京宫城的基本规制。 12 大定六年冬,苏保衡积劳成疾,要求退休,朝廷还是一再挽留。未几病故,享年五十五岁。金世宗为此罢朝,命有关部门治理丧事。 金世宗完颜雍 完颜雍(1123-1189),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贞元初曾任西京留守三年(1153-1155),熟悉西京情况,也与这片土地建立了感情。做了皇帝后仍然念念不忘这片故土。大定六年(1166)年三月初十,世宗起驾西行,目的地只有一个——西京大同府。十四日赶到归化州(今 ),二十六日抵达目的地。二十八日安排朝谒太祖阿骨打庙。第二天,便来到他做西京宣化 留守时常去的马球场击球,前去观看的百姓人山人海。此后就在西京留守府设朝听政。四月初一发出禁屠宰令。四月二十五日任命了高丽使和夏国使。 五月初五游览大华严寺,观看设在寺内的前辽诸帝后铜像,嘱咐住持僧好生看护这些铜像。后又免除西京城内所属云中县、大同县以及驻京警巡院一年赋税。六月至八月到西京附近的银山等处射猎,九月初一从西京出发还京。这次金世宗在西京待了四个月,这是300多年辽金西京皇帝驻跸最长的一次,也是北魏迁都后大同最重要的一次皇帝设朝布政。 刘 祁 刘祁(1203—1250),字京叔,自号神川遁士,浑源人,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理学家。刘祁出身于金代名士家庭,金元两代,刘氏家族共出进士九人,有正式官职者二十六人。其父刘从益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也是文章大家,与元好问过从甚密。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刘祁八岁随祖父、父亲在黄河以南生活,金贞佑二年(1214)入太学读书,在学生中始有文名。后来认识了当时的文坛盟主赵秉文,师从门下,受益甚多。经赵秉文的介绍,将礼部侍郎吾古孙仲端出使西域见到成吉思汗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题名《北使记》,这成为刘祁的成名作。天兴末,蒙古军联宋灭金。刘祁带着家人北归,他的祖母、母亲均病逝途中。直到第二年才辗转回到故乡浑源。因刘祁是金代名士,乡帅高定(号永安居士)特地为他建宅第。归乡后的刘祁躬耕自给,潜心治学,题居室为“归潜”。他有感于金末的丧乱,将其所见所闻,用笔记体裁写了一部14卷的见闻与回忆录,取名《归 13 潜志》,1至6卷为金末人物传,7至10卷杂记遗取,第11卷为录大梁事,即金末亡国始末,12至14卷记崔立降元事。此书史料价值极高,修金史多采用焉。 刘祁终年48岁,一生著述较多,还有《神川遁士集》22卷,《处言》43篇,还有诗作被收在《全金诗》、《永乐大典》中,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刘祁为人光明磊落,金亡时他以太学生的身份被召参与崔立降元碑的起草,这在当时的参与者是人生污点,因此元好问对此事闪烁其词,刘祁却依实而记本末。为世所敬。 孙 威 孙威(1183—1240),金、元之际西京浑源人。“幼沉鸷,有巧思”善制铠甲,是元代著名工匠。金贞祐年间(1213—1217),孙威应募为兵,随其帅降蒙古。公元1211年和1215年,成吉思汗两次向金大举进攻,时任云中义军千户的孙威随军参战,在攻打潞州(今长治)、凤翔(今陕西凤翔)的战斗中,皆立战功。多年的军旅生活和战争实践,给孙威研究和创制铠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他精心构思,反复设计,多次实验,终于创制出“蹄筋翎根铠”,具有飞箭射不透的特殊功能。“太祖亲射之,不能徹,大悦”,赐孙威 “也可兀兰”(“大巧匠”之意)之名,“佩以金符,授顺天、安平、怀州、河南、平阳诸路工匠都总管”。在进攻邠、乾两州(今陕西彬县、乾县)的战斗中,孙威“突战不避矢石”,元太宗(窝阔台)慰劳说:“汝不自爱,独不为吾甲胄计乎”。战后,元太宗对穿着“蹄筋翎根铠”作战有功的将领们夸赞道:“能捍蔽尔辈以与我国家立功者,非威之甲耶~”在残酷的战争中,孙威还经常以征集、保留工匠为名,尽可能地多留下一些人,从而把一大批无辜百姓的生命保全下来。蒙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孙威病卒,终年58岁。至大二年(1309),追赠中奉大夫、武备院使、神川郡公,谥忠惠。 海 云 海云(1202—1258年),元代高僧,曾任大同华严寺住持。法师俗名宋印简,西岚宁远(今武寨县)人。他从小既机灵又有悟性,说话出语惊人,能言善辩,才华出众。二十岁时他开堂讲法,凡七坐道场,四次住持庆寿寺,后居永庆寺。接待四方僧人百万,翻阅《藏 14 经》十年,自己批阅两藏,印制五藏。七次主持大法会,四游台渊山。后来,海云法师又回到云中华严寺做住持。从小跟他出家拜师的有十三弟子,其余落发弟子有千余人,受戒俗徒,王公贵人,不下数百人,善男信女居士等,以千万计。海云法师是金元之际,我国北方最盛名的高僧大德。元世祖早年奉以为师,蒙哥汗任命为僧统。海云法师对于华严寺之恢复修建,翻印《大藏经》,弘扬佛法,善渡众生,利国利民,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高 克 恭 —1310),字彦敬,号房山。其祖先为西域回鹘人,其祖父时已与汉族通高克恭(1248 婚,落籍大同,官至刑部尚书和大名路总管。高克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于经典奥义,靡不口诵心研,务极源委,识悟弥深”,对汉族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一生仕途平顺,多次任职于江南,于是得以游历江南各地,遍观山水,也因此留下许多写景佳作。他交友甚广,尤以与赵孟頫为密切。两人同为元代公认的画坛领袖,张羽有诗写道:“近代丹青谁最豪,南有赵魏北有高”。其画作主要是墨竹和山水。他画竹笔力雄浑,落笔潇洒,天然生趣。他画山水,则集米芾、米友仁父子等名家之大成,兼用湿笔、干笔,而笔墨苍润,气韵闲逸。所谓“世之图青山白云者率尚高房山”,成为一时之风尚,对明、清两代很有影响。人传高克恭作画时从不轻易落笔,或酒酣兴起之时,或友人莅临,就随取笔纸,研墨泼画,挥动奇快,人皆赞叹,以为神秘莫测。高克恭绘画作品较多,其中《云横秀岭图》、《春山欲雨图》为最佳,诗文汇入《元诗选》、《国朝文类》等书中。 溥 光 溥光(,—,),元代高僧,著名书画家,俗姓李,字玄晖,号雪庵,大同人。溥光早年即在家乡大同削发为僧,潜心研习佛法,熟谙梵经,博览诗书,贯通经史,并专心研究书画,终成一代高僧和书画大家。溥光善真、行、草书,尤以楷书大字而名世。某日,著名书法家、绘画家赵孟頫在大都(今北京)街上行走,偶见一酒家帘上的店招写得格外遒劲而典雅,惊道:“当世书无我逮者,而此书乃过我”,遂把溥光推荐给朝廷。元世祖忽必烈特封溥光为昭文馆大学士,赐号玄悟大师。大都皇宫里的匾额,都是由他写的。至元三十一年(1294),他为弟子惠福书写的《佛说八大人觉经》,高一丈二,长三丈五,每字大三寸,为稀世珍品,书法界给予极高评价。溥光对我国书法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15 他的《雪庵永字八法》、《雪庵字要》颇具真知灼见,在书法界有较大影响。溥光还是个画家和诗人。他的画,山水学关仝,墨竹学文同,“俱成趣”。他的诗,饱含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明正德《大同府志》载有他的《初出云中》等六首咏乡之作。 吴 昌 龄 吴昌龄(,—,),元初西京大同人,著名元初杂剧作家,吴昌龄年轻时曾在大同地区从事过屯田工作。中年成名后,又在安徽作过某地知州。吴昌龄以元初多产剧作家而盛名。据戏剧界、文学界统计,其杂剧作品达11种之多:《眼睛记》、《东坡梦》、《揭钵记》、《西天取经》、《狄青扑马》、《抱石投江》、《货郎抹泥》、《赏黄花》、《长勾月》、《走昭君》、《探狐洞》。这些剧作一部要有几折,甚或几十折,内容丰富、部头大,可谓“等身之作”。可惜吴昌龄这些作品已大部佚失,仅只保留下《东坡梦》、《长勾月》、《西天取经》三部,而且此中的一部还是残本,但亦足可看出其创作水平之高。他创作的《西天取经》剧情,开取经故事杂剧之先河。因之,郑振铎先生在其编著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这样评价道:金末、元初的杂剧作家中,“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廷玉、吴昌龄、武汉臣、李文蔚、康进之、王伯成等为最重要”。 徐 达 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人(今安徽凤阳东北),明开国功臣。元至正十二年(1352)徐达投郭子兴起义军。次年,率二十四人从朱元璋,转战东南北,屡立战功,败陈友谅,擒张士诚,封信国公。复拜征虏大将军,同副将常遇春率步骑二十五万北伐,平山东,破潼关,克元大都,转战山(西)陕(西)。洪武三年(1370),授中书右丞相,改封魏国公。是年,徐达率军在沈儿峪大败元左丞相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扩廓仅与妻子数人逃往和林。逾年,扩廓在岭北大败徐达,杀明军数万。五年,明复发大兵征扩廓。徐达以征虏大将军出中道,驻守大同,遂“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大同城。“周围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壕深四丈五尺,以砖外包。门四: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上各建楼,角楼四座,敌台楼五十四座,窝铺九十六座。西半属大同前卫,东半属大同后 16 卫。西北角楼,制模宏敞(即乾楼,又称镇楼),往来晋绅,多留题咏”。今日的大同市区,即是此城的继续和发展;而且此城也是大同成为中国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一个重要依据。明洪武十八年(1385),徐达病卒,年五十四。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郭 登 郭登(,—1472),明凤阳临淮人,字元登。曾任大同总兵。明正统十四年(1449),随英宗北征蒙古瓦剌至大同,超拜都督佥事,充参将,佐总兵官刘安镇守大同。“土木之变”后,“大同军士多战死,城门昼闭,人心汹汹。登慷慨奋励,修城堞,缮兵械,拊循士卒,吊死问伤,亲为裹创傅药,曰:‘吾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八月,瓦剌太师也先挟持英宗北上去,路经大同,遣袁彬入城勒索金币,并欲乘机袭取大同城。郭登紧闭城门,挫败了也先的阴谋,遂代刘安为总兵官。十月,也先犯京师,郭登率所部入援,并“上用兵方略十余事”,受到景帝的褒奖,进右都督。景帝景泰元年(1450)春,郭登侦知瓦剌骑兵数千自顺圣川侵入,扎营于沙窝一带,“大破其众,追至栲栳山,斩二百余级,得所掠人畜八百有奇。边将自土木败后,畏缩无敢与寇战,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军气为之一振。”缘此,进封定襄伯。同年四月、六月,郭登又两次巧施妙计,大败瓦剌,挫败了也先欲取大同的图谋。因之,“敌气慑,始有还上皇(英宗)意”。景宗朱祁钰感慨地对于谦说:“大同吾藩篱也。”成化八年(1472)卒,赠侯,谥忠武。登善诗文,著有“联珠集”。 翁 万 达 翁万达(1498—1552),明广东揭阳人,字仁夫,号东涯。嘉靖进士。嘉靖二十三年(1554),以佐毛伯温降安南功,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不久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嘉靖二十四至二十七年,翁万达会同巡抚詹荣、大同总兵周尚文,统筹调度,周密筹划,血战鹁鸽谷、铁裹门、弥陀山、曹家庄,大败蒙元俺答。为了加强宣大边防,翁万达审时度势,上疏朝廷,“乃自大同东路天城、阳和、开山口诸处为墙百二 17 十八里,堡七、墩台一百五十四;宣府西路西阳河、洗马林、张家口诸处为墙六十四里,敌台十。斩崖削坡五十里。工五十日而成。”又会同宣、大、山西镇巡官司上疏朝廷边防修守十事,“帝悉报许。乃请币银六十万两,修大同西路、宣府东路边墙,凡八百里”。此后,北兵“不敢轻犯。墙内戍者得以暇耕牧,边费亦日省”,“减省几半”。翁万达还力主与俺答通贡,受到嘉靖帝的“切责”。嘉靖二十八年,迁兵部尚书。著有《东涯集》。 王 崇 古 王崇古(1515—1588),明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字学甫,号鉴川。嘉靖二十年进士。明朝有名的守边将领。隆庆四年(1570)正月,诏授为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王崇古即任后,就颁布禁令,严禁边境出入,广派间谍侦察敌情,招抚被掠汉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二千多人。其年冬,蒙古俺答汗孙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率妻子等十余人来降,王崇古与大同巡抚方逢时认为“机不可失”,决计冒身家性命之险,先后两次上疏朝廷,提出了封贡互市的主张。疏上,廷臣哗然,二十二人以为可许,十七人以为不可许,最后由于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有力支持,终于隆庆五年三月达成明、蒙以封贡互市为核心内容的“隆庆和议”。史称“俺答封贡”。大同的得胜堡和新平堡成宣、大、山西镇首开四个马市中的两处。到万历三十年(1602),大同镇地区马市又增加了八处:镇羌堡、守口堡、灭胡堡、迎恩堡、杀胡堡、助马堡、宁虏堡、云石堡。隆庆五年五月。俺答在得胜市边处晾马台受封为顺义王。从此,“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明亡。万历元年(1573),王崇古调回兵部,协理京营戎政。后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卒后赠太保,谥襄毅。有《王毅公奏议》十五卷、《公余漫稿》五卷、《王鉴川文集》四卷、《王督抚集》一卷传于世。 任 举 任举(1730—1748),字汉冲,清初大同人。雍正二年武进士。举“赭面长髯,才勇过人”,是清代乾隆皇帝深为赞许的一员武将。任举十七岁从军,因功累迁为固原提标左营游击、署城守营参将。乾隆十一年(1746)十二月,固原发生兵变。任举单骑急趋登上鼓楼鸣角,又招集未变营兵五十人部勒成列,奋勇追击抢掠市商的变兵,手刃十余人,擒四十余人。事定,被擢为中军参将。乾隆十二年(1747),任举隶总督张广泗,从征四川金川,授西凤协副将。与总兵许应虎、副将高宗隆、参将贾国良会攻色底敌碉,炮击二百余发, 18 毁碉一角,并击还出战之敌。在这次征金川中,英勇无敌,遂被提拔为重庆镇总兵。乾隆十三年,任举奉命再征金川,舍马徒步、冒雨踏雪攀山而进,首克昔岭,继“取噶达剌木冈等十余处卡仑,并破木石城及碉楼二百余座”,驻军色兜力山梁。六月十六日,任举与总兵哈攀龙、副将开中合攻石城。石城坚固难攻,矢石如雨,任举奋勇冲杀,先伤左足,继伤右手,但愈战愈勇,“夺枪连剌数十人”,最后被鸟枪击穿胸部,“扑地噀血,大呼报国而绝”,时年四十六岁。乾隆皇帝阅任举死事的疏奏时,为之流涕,加封都督同知,谥勇烈,祀昭忠祠。 栗 毓 美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又号箕山,山西浑源人。是抛砖 ),栗毓美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历任知州、知府、筑堤法的工程专家。清嘉庆七年(1820 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颇有政绩。道光十五年(1825)任河东河道总督,主持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道光年间,河南境内黄河之“串沟久为河患”,“往往溃堤”。栗毓美上任后“乘小舟周历南北两岸”,进行调查,了解石坝、土坝、镶埽等多种防治水患办法的利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抛砖筑坝法。他先于阳武、原武一带试行,“抛成砖坝数十所。工甫就而风雨大至,支河首尾皆决数十丈而堤不伤,於是始知砖之可用。”试抛砖坝的成功,使栗毓美大受鼓舞,他上书朝廷建议“多置窑座,烧造大砖,以备工用”。同时将部分备防秸石经费,改办砖块,在沿河各险工处抛筑。两年来,先后抛筑各种砖坝六十余道,不仅防止河决、涸复农田,而且还节省河工经费银一百三十余万两。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十七日,栗毓美病逝于视察河情途中的任上。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挥泪相送的群众千里不绝。道光帝为他作了祭文和碑文,林则徐为他写了墓志铭,由祁隽藻书册、阮元篆额的碑铭也十分珍贵。人们为纪念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作大王(河神)。 李殿林 李殿林(,,,,,,,,,),字荫墀。大同县大王村人。同治三年(,,,,)甲子科举人,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钦点翰林授庶吉士,散馆考试后授编修。后升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兵部右侍郎,二十六年以兵部侍郎衔,外放广东乡试主考官。八国联军破京,向慈禧、光绪条奏《保护东南方略》,二十七年升吏部汉左侍郎,放任江苏学政。任内奏请“裁武试,废八股,用策论,改书院, 19 设学堂”,更改学制,得旨先在江苏倡导。宣统元年升吏部尚书,奏请停捐纳,裁书吏,并从吏部做起。兼邮传部尚书后,以该部收入丰裕,积弊甚多,痛惩首恶,使部事整饬。时京张铁路初成,货物运量少,廷议停止西展,他力主继续西展。见山西驻京诸会馆及云山别墅毁于庚子兵乱,号召山西在京官商集资修补,并在晋东馆设立晋学堂,便于同乡青年就学。山西巡抚向英人出卖矿权,李殿林集合在京同乡上疏争辩,迫使清政府备款赎矿。宣统三年,晋升协办大学士、典礼院掌院学士,赠紫禁城骑马,西苑门内乘二人肩舆,优礼有加。 辛亥革命后,谢职归家,后卒于家中。李平生以书法、诗词自娱。民国,,年(,,,,)入山西省三立阁从祀。遗作有《铨政管见》、《云中草堂诗文集》《周易别》、《识史例纂》、《 车酋轩杂记》、《江左校士录》等。前两部书之手稿和后书刊印本,都在山西省图书馆收存。 20 21
/
本文档为【【精品】赵武灵王3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