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李建生[技巧]

2017-11-29 8页 doc 21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李建生[技巧]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李建生[技巧] 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李建生 李永胜 一、心因性疾病提出的背景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一种疾病其患者数约占消化科日常门诊量的60%左右,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FD经过国内外学者20余年的研究,在[1]理论上虽然也有不少进展,在临床个体化治疗中给予促进动力、抑酸等治疗,但总体病因不明、机理不清,进而导致疗效较差,尤其是对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更是束手无策。我们在治疗FD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
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李建生[技巧]
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李建生[技巧] 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李建生 李永胜 一、心因性疾病提出的背景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一种疾病其患者数约占消化科日常门诊量的60%左右,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FD经过国内外学者20余年的研究,在[1]理论上虽然也有不少进展,在临床个体化治疗中给予促进动力、抑酸等治疗,但总体病因不明、机理不清,进而导致疗效较差,尤其是对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更是束手无策。我们在治疗FD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现象,于是就加用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有效的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结果发现其不仅对神经衰弱有效,而且能很好的改善和消除FD的症状;此后,我们对伴有心烦、易怒等情感异常的FD患者也给予治疗,同样有十分高的疗效;最后,我们对不伴有失眠和情感异常的FD患者也给予治疗,疗效也能达到80%左右。由于上述的经验,我们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使用范围扩展至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腹痛等功能性疾病,以及消化性溃疡和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等器质性疾病,使用疗效同样神奇。 那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的确引发了我们的很多思考。该药物从药理学角度讲是用于治疗轻中度焦虑、抑郁的;而焦虑、抑郁多数为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本质又源于心理活动,因此,我们认为该药物的治疗机理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变心理活动的。那么该药能够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其机理就有两种解释:其一,消化系统症状是焦虑、抑郁引发的。这是难以让人理解的,因为精神症状不是病因,它不可能引起其它症状,另外很多没有焦虑、抑郁的FD患者使用该药物后症状也得以改善,说明它是通过神经递质来改善心理活动,进而达到临床效果的;其二,消化系统症状其实也和精神症状一样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该药物能够治疗不伴有精神症状的FD患者了。 综上所述,如果多数FD的症状是心理现象,那么就必须诞生一种崭新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就是“广义医学心理学”(General Medical Psychology)体系。“医学心理学”是通过情绪、认知和行为等心理现象来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其主要由精神心理学家来研究。而“广义医学心理学”认为身体各系统的部分临床症状及现象也为心理现象,如:腹泻、便意感、胸憋、气短、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其主要由非精神心理学家来研究。“广义医学心理学”体 [2]系建立后,“心理”再也不是“精神”的同义语了。“心理”是大脑与意识有关的机能,心理活动始于心理因素的推动,心理因素必然成为部分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的一类重要的病因,这就必然导致心因性相关学科疾病体系的建立,如:心因性消化病(The Digestive Disorder Caused By Psychological Factors)。 自181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 Heinroth 在关于失眠的中提出了“心身概念”之后,到1948年美国精神病学家 Dunbar 在《心身诊断和治疗纲要》一书中,对心身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随着心身关系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于1980年将这[3]类疾病正式命名为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其至今仍为医学界的主流概念。但是,我们认为“心身疾病”应当成为历史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看“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 [4]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那么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又该如何命名呢,显然其不够全面。不过我们认为心身疾病的提出表明心理为一类病因,其揭示了心身疾病存在的普遍性和认识的重要性是有历史意义的。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原有心理学指导下,精神科医生将“精神”与“心理”混为一谈,非精神科医生认为心理是精神科的事,致使医学模式的转变成为一个不能让人理解的口号。因此,必须建立“广义医学心理学”体系,以推进医学模式的转变,进而使其成为一次医学革命。 二、心因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The Disorder Caused By Psychological Factors)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身体或精神疾病,它不仅包含了心理因素导致的身体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也包含了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器质性疾病。其实,人们很早就发现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心理与精神的关系是否明确是认识心因性疾病的基础,即心理是大脑与意识有关的机能,部分精神症状是心理的一部分反映,而且比较容易鉴别。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心理失衡可以主要以精神或身体不适表现出来,但大多数情况是兼而有之。 “心因性疾病”概念的提出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里程碑。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也存在着很多的误导,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只有建立“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才能将医学的发展引向更加成熟而完善的境界。 医学模式的转变仍然存在着理论瓶颈。1977年,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 [5]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至今已有35年了,仍有许多的医生还不知道何谓“医学模式”,更谈不上医学模式的转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学术界,“心理”与“精神”的概念认识不清,把二者混为一谈;其次是理论界,“广义医学心理学”体系难以建立。人们怎么也不会将腹胀、胸憋、高血压和高血糖理解为心理现象,其实这仅仅是观念问题,理解起来十分容易,只要理论联系实践、关注患者病痛、明确存在问题、学习相关书籍(如: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便可得出结论;最后是客观检查的误导和传统生物医学思维方式(即证据结合推理)的束缚。 心因性疾病是建立在“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基础上的。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病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遗传因素;而“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的病因除上述四种因素外,还包括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天气变化等)。 “心因性疾病”概念的提出明确了心理因素为“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下的重要病因;揭示了许多精神疾病也为心因性疾病,便于心因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改变了现有“抗焦虑、抑郁及精神分裂症”药品的说明书,最终推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于心因性疾病大部分可以找到相应的心理因素(或称为心理应激源)作为病因或诱因;可以有或无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以有或无异常的检查结果,而异常的检查结果却不一定 有临床意义,或者说它不是引起临床症状的原因;可以具有某种人性特征作为易感因素;可以伴有或无情绪、认知和行为异常;发病可以是单系统也可以是多系统;可以发生于运动系统,也可以发生于感觉系统,但多见于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 “心因性疾病”的存在形式可以归纳为:1、心理因素引发的身体功能性疾病;2、心理因素引发的身体器质性疾病;3、心因性疾病伴发器质性疾病;4、心因性疾病加重器质性疾病;5、心因性疾病由器质性疾病而引发。各种形式之间又可以相互影响和转化。但是,临 床医生必须有推断心理因素为因或果的能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压力的同时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人们作出的这些反应其本质归根结蒂就是心理因素的产物。一部分心理因素将演变为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最终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其发病机制大体上可归纳为:各种心理因素作为应激源作用于“心因性疾病”易感者或已患者,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各种心理反应又分别作用于“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到“边缘系统”则引起精神现象;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等则引发很多身体现象,而后者像精神现象一样也为心理现象。上述各环节又通过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为中介物形成完整的中介程序来相互影响。精神现象主要表现为:焦虑(阳性情感)和抑郁(阴性情感);身体现象则主要表现为:头痛、胸憋、气短、腹胀、腹痛、高血压和高血糖等。在植物神经系统,则主要表现为兴奋与抑制。以胃肠为例:交感神经兴奋时,胃的紧张性下降,出现动力障碍和感觉过敏症状(如上腹饱胀、嗳气等),最终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而在肠道恰恰相反,交感神经兴奋时,肠道肌肉紧张性上升,出现动力增强症状(如排便感等),最终引起肠易激综合征。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也可引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最终导致“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高血压”的出现与加重。 三、心因性消化病 面对疾病谱的变化,特别是“心因性疾病”的迅猛增加,必须加强对“心因性疾病”的重视和研究,尽快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目前,在消化领域由于“心因性疾病”的概念在大多数消化科医师中尚未建立,对于属于“心因性疾病”范畴的绝大多数功能性胃肠病和部分器质性消化病,由于“动力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思维模式的禁锢,以及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为临床诊治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同时,为数不多的具备了“心因性疾病”观念的消化科医师,在对上述疾病的诊治工作中合理应用“神经递质调节药物”,取得了“神奇”的疗效,进而推动了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观念的改变,并为“心因性消化病”这一崭新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心因性消化病”除包括绝大多数功能性消化病外还应该包括部分器质性消化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腹痛、消化性溃疡和黄疸(主要指间接胆红素增高)等。 近30年来,我们对“胃功能性心因性疾病”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胃神经官能症、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三个阶段。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 [6]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就其表面症状而言大致同动力障碍和敏感性增高有关,如果深究其本质就会发现导致绝大多数FD发病的真实病因是心理因素,但由于医患的观念还受传统的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常常将其忽略。如果医生仅仅着眼于表面症状,一味片面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和抑制胃酸药物,疗效极其有限,而且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地步;有些少数认真、负责的消化科医师可能也会发现其病因同心理因素有关,必要时也会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但由于“本位主义”的存在或者仍缺乏对“心因性疾病”的必要了解,没有意识到心理因素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加之药品说明书明确注明该类药品为抗焦虑、抑 郁以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局限,故很少坚持使用或不敢坚持使用这类药物,其实这些消化系统疾病不是精神问题的后果,而是心理因素的后果。他们常常按照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疾病的诊断仍然片面追求“一定的临床表现、一定的客观证据、一定的病理基础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四方面的依据,可是我们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却发现:有许多用“生物”医学模式难以解释的症状和体征、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客观证据、到目前为止还尚未找到其病理基础者,使用神经递质调整药物后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另外,对一些“器质性”症状和体征,以及有明确病理学证据者,如果对其针对性治疗仍无效,也可以使用“神经递质调整药物”,有时会取得“神奇”的疗效。 因此,在诊治疾病时,既要分辨有无身体疾病,也要充分考虑有无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摈弃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接受现代的“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理论。如同其他新生事物在开始阶段会受到怀疑和责难一样,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教育、微生物等致病作用的认识及治疗的有效性、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误导、医疗市场化的驱使、病人对循证医学的认可、以及心理治疗效果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医学界对“心因性疾病以及心因性消化病”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加强认识和研究力度。 四、 “心因性疾病”是以各专业学科为载体,并且广泛存在的,各科医师必须关注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消化系统大多受植物神经支配,故“心因性疾病”更多,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少得到重视,作为一个消化科医师,是“神经递质调节药物”的有效性改变了我们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它反证了“心因性疾病”存在的普遍性,同时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维;“心因性疾病”广泛存在于各非精神专业学科,但由于“精神”与“心理”的概念不清,以及各专业学科误导性客观检查的广泛应用,使得“心因性疾病”的诊治难度加大,从而导致对“心因性疾病”的深层次认识得不到发展;在医学模式改变的今天,作为精神科和非精神科学者必须在肯定自身专业业绩的基础上,敢于否定理论和实践中的不足,才能使医学得以创新,最终为患者解除病痛。 参 考 文 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425页。 [2]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37页。 [3]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163页。 [4]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163页。 [5]《科学》,1977年第196期,第130页。 [6]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420页。
/
本文档为【心因性疾病及心因性消化病—李建生[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