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边缘_中心_东方_西方

边缘_中心_东方_西方

2013-02-24 7页 pdf 40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0942

暂无简介

举报
边缘_中心_东方_西方 三 · 匕 · 三 · 巨说《读书 》· 王一川 张 法 陶东风 张荣翼 孙 津 一 川 二 ⋯ 二 二川 川 一一一一一川 王一川 我们 刚从《读书》一 九九三 年第九期上读到三 篇文章 , 都是海外中国学人所写 , 集中谈论东方主义 或后殖民主义 问题 , 主要 依据美国学者爱德华 · 赛伊德的新作《文化与霸权帝国主义 》展开论述 。 这个问题在海外已成为一个热点。 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如 陈小眉 、 刘康 已有专论 。 而在台港 , 那 里 的学者更对此作出了热烈反应。 至 于大陆 , 除北大出版社即将 ...
边缘_中心_东方_西方
三 · 匕 · 三 · 巨说《读书 》· 王一川 张 法 陶东风 张荣翼 孙 津 一 川 二 ⋯ 二 二川 川 一一一一一川 王一川 我们 刚从《读书》一 九九三 年第九期上读到三 篇文章 , 都是海外中国学人所写 , 集中谈论东方主义 或后殖民主义 问题 , 主要 依据美国学者爱德华 · 赛伊德的新作《文化与霸权帝国主义 》展开论述 。 这个问题在海外已成为一个热点。 在美国的中国学者如 陈小眉 、 刘康 已有专论 。 而在台港 , 那 里 的学者更对此作出了热烈反应。 至 于大陆 , 除北大出版社即将 出版后殖民主义 译文集外 , 一 些学者也 已撰文评述 , 或结合张艺谋“ 神话 ”加 以分析 。 这些现象使人感到 , “东方主义 ” 问题 正 在海内外热起来 。 陶东风 我们都知道 “东方主义 ” 这个术语是爱德华 · 赛义德首 先使用的 , 表面看来是一个西方学者对自己文化态意歪 曲和贬低他民 族文化的自我批判 , 但实际上赛义 德出身巴勒斯坦 , 算不得正 宗的西 方人 。 赛义德对东方主义 的声讨使人怀疑这 当中掺进了阿拉伯人的民 族情绪 。 看来东方主义 或文化殖民主义 等话题与民族情绪有密切关系。 联系到刚才说的在美国的中国学子也热衷于谈论东方主义 , 更使人感 到中国学者对这个话题 的兴趣 同样难 以割开 民族情绪 。 因为客居他乡 的留学生总是比别人更容易产生文化恋母情结。 至 于大陆学术界对这 个话题 的兴趣 , 我觉得同样带着极大的情绪性。 自五 四 以来 , 中国知 识 分子总是摆脱不 了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悖论性焦虑 , 对东方主义 的声 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迎合 了部分知识分子的本族中心 主义 的情绪 , 它 与最近几年来文化讨论 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 东方文化复兴论 以及反西 化思潮是有内在联系的。 孙 津 我也认为东方主义 一 说是情绪化表述 , 它根本就是一 种心 态。 我不认为洋人搞过什么我族 中心 的西方主义 , 在洋人的思想 史上东方没什么篇幅是道理 之 中的事。 古代是受知识局限 , 中古时期 是中国文明在先 , 近代 以后洋人取文明率先姿态 , 历史就是却 此 。 牟 人强大起来 , 就不说你东方 了不起夕 这有什么 奇 ‘ 么 , 张 法 是否可 以这样说 , 西 方 中心 主义不是西 方人有意识 的 思想阴谋 , 而是 以西 方的历史发展 为墓础严肃地思考人类现象所 自然 带出来的 。 西 方的历史发展明显地有不 同社会形态的递进 。 西 方对人 类发展 规律的把握 , 总带有 “ 进化 ”特点 , 如原始 , 奴隶 , 封建 , 资本 主义 社会图式 , 又如狡猎 , 游牧 , 农业 , 工业 , 后工业文明图式 , 又 如前现代 , 现代 , 后现代社会 , 而西方这些图式又总可 以把非西方文 明纳入进去 , 当然是 占有一 个较低的等级 属农业文明或前现代社会。 另一 方面东方国家由自己历史得 出来的人类图式却包容不 进西方 。 东 方国家乃至所有非西方国家要想发展 自己 , 走向世界 , 首先就得承认 西方描绘的图式 , 承认 自己的前现代性 , 从而开始 自己融入世界的现 代化进程 。 陶东风 西方中心是一个事实 , 这个事实是 由近代科技撑起来 的。 西方的军事殖民也好 、 文化殖民也好 , 说到底是因为他们率先进 入 了现代化 , 由此标准出发 , 东西 方的差异实际被 当成古今之 异 、 旧 新之异 , 也就是先进落后之异 。 这种观点无 论西方东方都甚为流行 。 西 方人认为既然科技是有普遍性的 , 那 么现代化将等于西 化是很 自然的。 而又 因为科技的发展不 是孤立 的事 , 而是有着大量的文化关联域 , 所 以洋人眼 中的科技的一 体化将同时是 以西方文化为中心 的文化一 体 化 。 我觉得洋人的这种价值观是存在的 , 当然孙津说事实就是如此 , 也 对。 张 法 全球一体化是否就意味着全球西 化 , 人 类的未来是否 应完全寄托在西方文化上 , 西 方人本身对此也是有疑问的。 这个意义 上 , 通过东方主义 来重识 东方 自有意义 。 当今不少学者指出世界的未 来应是一体化的多样性的统一 。 在全球现代化的过程 中要显 出多样性 , 文化特质就显得重要起来 。 丹尼尔 · 贝尔就讲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不 同性质 。 经 济和科技是直线上 升的 , 文化却是回味性的。 非西方国家 的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科技完全采用西方标准 , 国际惯例 。 但在文化却 复杂得多。 需要的不是全 然的弃 旧 图新 ,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转换 。 这 里 , 一 个突出的问题是 西方的文化是从西方的技术经 济中产生的 , 必 然带有更多的与现代化经 济科技 一 致性 , 从而对迈 向现代的 能否进 行朝向现代化的转换 , 怎样转换 , 将会长 夕 、 地缠绕在人们 的心 中 孙 津 即 使讲工 业化文明程度 , 也构不成与东方主义 相对应 的西方主义 。 科学理 性在西方并不是用来证 明比东方更强 、 更有用 、 更 有价值的东西 , 而是其直接成为生产力在时间上 比其他地域要早成为 真实。 用科学理性规范思维模式 , 既有传统 因素 , 更多的则是这种思 维模式与物质力量的结合互 动恰好在较长 时期 内获得并保持了成功 , 而这不 过是一 种偶然的机遇罢 了 。 说两次大战之后 , 洋人 由于种种社 会 问题 而对东方文化发生兴趣 , 以为可 以在那里找些思路 , 这是一 种 神话 , 或者是穷人心 态不平的慰藉猜测 。 西 、 东方的文明碰撞 , 其文 化意义 也是全人类性的。 比如英国人打中国 , 是明知 中国为主权 国家 而为之 的举动 , 由此中国才知道何为侵略和被侵略 。 在这个意义上讲 , ‘ 中国的国家主权概念是被洋人打出来的 , 而这个 “ 打 ” 字全 无什么西 、 东 方主义 的含义 。 现在文化人讲东方主义 , 其实是寻个借 口 挤入 富国学 术的主流话语 之列 。 王一川 我补充一 点。 谈论东方主义 话题的 , 往往是边缘人或 边缘地区的人 。 赛伊德有 巴勒斯坦 血 统 , 杰姆逊属 “ 西马 ” , 在美国都 属非主流或少数派 , 海外华人更是 。 后殖民主义 是边缘学者用来拆解 主流话语 的话语 。 我更倾向于用后殖民主义 这个词 , 因为它可 以包含 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 。 张荣翼 东方主义 除了与西 方人看东方的眼光有关 以外 , 也与 东方人看 自己时以西方理 论模式来看有关。 如金圣叹评喇丈浒》说写一 百 八人各有其性格 、 这本是说的差异 、 个性 , 但我们将其移入典型 理论 的框架后 , 就无形 中变成了共性前提下的个性了。 又如古代 “ 君轻 民贵” 的说法 , 本意不过是国君死 了可 以找继位者 , 而广大老百姓死 了 或离心 了 , 则政权就危在旦夕 , 而用现代的眼光一 看 , 就解释为是古 代东方的民主思想。 其实 , 普泛 民主制思想是资本主义 经 济萌芽后才 有的东西 。 这里有一 个用西方观点重新定义东方的危险。 王一川 这一 点我很赞同。 要把 “ 东 方形象 ” 同 “东方主义 ” 区 别 开来。 “东方形象 ”是真“ 东方主义 ” 而假 “ 东方 ” 的 , 即是虚构的东方而 不是真实的东方 , 而这正是东方主义 的。 东方主义 话 语 正 是要拆解东 方形象的虚幻性 , 揭示西 方霸权在其中的支配作用 。 陶东风 不仅东方主义 虚构的是伪东方形象 , 而且 西方主义 虚 构的也是伪西方形象 。 我所说的西方主义 有自己的理 解 , 既然东方主 义是西方文化人对东方形象的歪 曲 , 那 么 , 西 方主义 也应当是东方文 化人对西方形象的歪 曲。 文化讨论 中的国粹主义 没少干这种歪 曲、 误 读西方之事。 ’ 由于东方主义 作为一种权力话语是 以西 方为中心 的 , 至 少可说是西 方人带着自己的价值观看东方 , 所以他眼 下的东方形象总 是作为“ 他者 ” 才引起他们的兴趣。 这个西方人的他者东方 当然 已 不是原来的东方了 , 难道 “ 中国” 的表征就是封闭的四合 院 、 小脚女人 、 迷信 、 算命等等吗 无论是东方人看西方还是西方人看东方总难免这 样的各取所需。 但这并意呢着不 可 以谈论东方主义 与西方主义 , 只 要 找 将真正 的东方或西方与之加 以区别就 行 了 。 王一川 这一 点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有典型的反映 。 张艺谋影片 屡次在西方讨来“ 说法 ” , 这恐怕该放到后殖民语境中看 。 它靠的是寓 言化的中国形象 , 空 间化 、 共时化 、 脱离中国压史连续体 、 异国情调 等 , 这些正 投合西 方中心权威的需要 。 相 比之下 , “ 第四代 ” 导演的影 片由于执著于考虑中国历史拯救 、 时间化 、 历 时化 、 现实生存焦虑等 , 虽然不 乏优秀之作 , 而且在国内大受欢迎 , 但到 西 方却遭冷遇 , 原 因 很简单 西方人有 自己的嗜好 , 而 张艺谋则投其所好 。 对此我 已写过 文章 , 这里不 多说 了。 另外 , 我觉得东方主义话语还是可 以有限地引用的 , 但必须有一 个重要前提 坚持对世界的开放立场 , 把中国融入世界 。 在这种世界 性中才可 以考虑拆解西方权威问题 , 不能盲目地关门反西方中心 。 否 则东方主义 话语 真的是 “ 反动 ” 作用大于 “ 进步 ” 作用 。 例如 , 张艺谋被 西方 “ 容纳” 了 , 这并不全是坏事 , 还得具体看 、 它并不 比不镇西方“ 容 纳 ” 更 “ 坏 ” 。 为什么不可以期待他来个 “ 容纳中颠覆 ” 呢 西方把 中国话 语挤压 、 扭曲成杰姆逊所说的“ 民族寓言 ” , 是衰败历史的表征 , 我们 就不 一 定要针锋相对地来它个 “ 反寓言 ” , 不如搞点 “超寓言” 本文 , 即 以寓言戏拟去拆解寓言等。 最好是谋求中西 “ 刘 一 话 ” , 当然还不是现在。 因为现在的中西 “ 对话 ” 实质上还是不平等的 , 是一 方“ 独白” 而不是双 方 “ 对话 ” 。 等到真正 的平等“ 对话 ” 突现时 , 东方主义 话语也就该成为 “传统 ” 了 。 孙 津 西方主义和东方主义 是一个蜻蜓吃尾 巴的圆圈 东方 人要争强于是讲东方主义 这一 讲倒把西 方主义弄 出来了 而东方人 要这样做原是 因为西 方人在许 多方面先行 了一 步。 如此说来 , 边缘文 人如果不作无病 呻吟 , 边缘本也和 中心 一样都是无所谓的了。 尽管国 与国或地域与地域之 间谁也不 必亦步亦趋 , ‘ 但提出东方主义 一 说 , 其 反动性将远大于其进步性 , 或者说其落后作用远 大于其文明作用 。 王 一川认为东方主义 一 说有意义 , 我看只 能就是 、 这种意义 , 而王 一川讲 的张艺谋现象 , 就是这种文化反动。 我讲的反动 , 比东、 西方认 同郡一 方含义 要大得多 , 是指逆现代 化文明而动 。 中国的文化传统至今并未转换成适应现代化又 明的东西 , 这主要是由于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被动性造成的 , 而革命又使这种被动 性巩 固成一 种排他心态。 张法 区分文化与技术 , 在这 里不得要领。 比 如讲中国是农业文化 , 其实英、 美现代化模式恰恰是 由农业文化 自觉 地商业化操作造成的。 说保持民族文化 , 使用带有世界性的技术 , 这 话 是似而非 , 实行起来 , 就和 坚持某种意识 形态却说要自如采用各种 有效的经 济模式一样不 可信 , 事实上也未曾有过成功 。 日本也好 , 四 小 龙也罢 , 在认同私有观念合理合法的文化价值取向上与洋人并无二 致 , 而在我们这里 , 产权问题就是困难重重 , 市场培育和操作就是举 步维艰 , 这和西方东方根本扯不上 。 陶东风 说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被动性 , 实在是一 个很根本、 很要命的东西 。 中国的现代化是洋枪洋炮打 出来的 , 所以现代化与民 族独立总是协调不起来。 我同意诸位所说 的谈论什么东方主义 、 后殖 民主义 在当前有一定的危险性、 反动性 , 原因就在于它可能会重演以 民族化压现代化的悲剧 。 赛义 德他们毕竟不大了解中国 , 他们 当然可 以带着贵族式的同情唱几句高调 。 李约瑟甚至对五 十 、 六 十年代的中 国颇为赞赏 , 足见其对中国国情的隔膜。 现代化是中国 目前压倒一 切 的主题 , 这一 点是不 能动摇的。 偏离了这 一 主题都会走向保 守。 我们 还不 到赞美东方情调以自娱或娱人的地步 。 一 川说到目前中西还不 能 平等对话 。 “ 不 平等” 可以有多种表现 , 其中之一就是精制一个东方的 花瓶去让洋人欣赏 , 捧回一个大奖 。 张荣哭 中国知识分子原来没有 “ 自我”概念 , 是西方文化 引入 后才有了“ 自我” 的觉醒 。 但这觉醒 了的自我找不到自己的话语 , 五 四 时提过民主与科学 , 现在恐怕还应加上绿色和平之类。 问题在于 , 作 为觉醒者 , 自我应说这 些话 , 但这些话又是西方早 已提出的 , 因此 自 我在言谈中就每每感到西方 “ 他者 ” 的在场。 自我的“ 我”不 能成为主格 的 工, 只是宾格的 。 我们有时过分依赖了西方他者的话语来表达 自 己的内心情像。 如 “ 焦虑 ” 一 词近来用的频率很高 , 但焦虑在西方有一 个宗教的、 形而上 的彼岸世界作为该话语的文化语境 , 西中国是非宗 教的文化 , 只重现实的此岸世界 , “ 畏 ” 才是主要的感受 , 孔子就讲畏 天命畏人言之类。 中国农民历来最畏的是吃不 到东西 , 土改使吃有望 了 , 又 怕地主打回来 , 就踊跃参军 。 开 国大典时“ 中国人 民从此站立起 来 ” 一 句使万众欢腾 , 倒不是当时人觉悟多高 , 而是落伍之 畏有了缓释 。 “ 畏 ” 更便于说 明中国的问题 。 陶东风 对他者话语 的依赖性是无 可奈何之事 , 一川说的对话 的不平等也因为此 。 五 四 以后 , 中国知识 分子就陷入 了 “ 失语 ” 状态 , 没 有 自己的语 言 , 文化讨论 中的任何一 方几 乎都一样 尽管有西化派与民 族派之别 。 我们从西方学来话语又去与之 “ 对话 ” , 这 当然是西方的“ 独 白” 。 要摆脱这种状态怕一 时做不 到 , 能做的只 是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 慎重地选择他者话语 。 张荣翼 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今天 , 现代化应是东方和西方共 同的目标 , 在这时虚拟一 种东方的目标就可 能具有保 守性。 是否可 以 这样看 , 各民族文化都不 要搞成中心 的价值取 向 , 而只是一种描述话 语 。 在节 日 、 宗 、 教 、 习俗等方面西方有狂欢节 , 中国没有 但 中国端 午节划龙舟时众声喧哗中有一种集体渲泄感。 我们不应把这种差异作 为刻意追求的东西 , 但差异既然存在 , 我们也不妨描述它 , 就是说 , 处 于边缘地带的文化也应有发声的权力。 不 能说在现代化进程中落后的 饥饿的 “ 天鹅 ” “ 原来还有些小天鹅怎么不见了 ” “她们飞到别处觅食去了 ” 丁 聪作 一 方就只 能是听者、 受众 。 孙 津 说了拍齐 , 文化如果没有更有力的领域的支撑 , 就毫 无 意义 。 中国现代化的前途不是东方主义 或什么别的 , 而是上升为前 几位最有实力的国家 , 从而在占有资源方面取得更大优势。 有了这些 , 任怎么也好说 了。
/
本文档为【边缘_中心_东方_西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