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2013-02-06 9页 doc 84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5485

暂无简介

举报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 绪论 1、 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内涵 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的信息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广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事实上,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也正是当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相比较而言,狭义的观点忽视了“系统”,但却突出了信息要素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 2、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管理定义:指管理者为达到预...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 绪论 1、 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内涵 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的信息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广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事实上,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也正是当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相比较而言,狭义的观点忽视了“系统”,但却突出了信息要素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 2、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管理定义: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 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与相适应的信息加工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库开始成为现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方式,信息系统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信息网络成为信息资源存储和流通的主要场所。因此,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 3、 IRM的三个阶段及核心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 三个阶段 4、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 1979,霍顿率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1980,美国政府通过《文书削减法》,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并授权每个政府部门委派一名助理官员担任信息总监(CIO) 1988,第一届国际IRM学术会议在荷兰召开 90年代初,孟广均、卢泰宏、马费成 5、 数据库成为现代信息源存在的主要方式 第2章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1、 信息检索的三大类型 文献检索:以文献为对象,使用户提问(检索课题)与文献集合(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的记录相关匹配和选择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相关性检索 数据检索:将经过选择、整理和评价(鉴定)的数据存入某种载体中,并根据用户需要从某种数据集合中检索出能回答起问题的准确(确定)数据的过程或技术。——信息检索的主要类型,与文献检索相对 事实检索:对事实、数据或知识进行组织、存贮和处理,并针对用户的提问直接提供答案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类型 2、 检索技术(P72) 布尔检索 截词检索 3、搜索引擎的结构几个部分功能 搜索器 在互联网中漫游,发现和搜索信息 器 理解搜索器所搜索的信息 索引器 将生成从关键词到URL的关系索引表 检索器 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在索引器形成的倒排表中进行查询,同时完成页面与查询之间的相关度评价,对将要输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提供某种用户相关性反馈机制 用户接口 输入用户查询、显示查询结果、提供用户相关性反馈机制 元搜索引擎:用户只需提交一次请求,有元搜索引擎负责转换处理后交给多个预先选定的独立搜索引擎,并将从各个独立搜索引擎返回的所有查询结果集中起来处理后再返回给用户。 3、 数据挖掘 对数据库中蕴涵的、未知的、非平凡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知识的提取,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 数据挖掘与传统的数据分析(如查询、报表、联机应用分析)有本质区别。(P84) 数据挖掘的任务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尚未被发现的知识,是从系统的内部自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4、 Web挖掘三类 Web内容挖掘(WCM)对象隐藏在半结构化数据中的模式和数据实体 Web结构挖掘(WSM) Web用法挖掘(WUM) 第3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 1、 信息系统的组成或层次 (1) 基础设施层:包括计算机设备、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通信线路等,他们构成了信息系统的支撑环境。 (2) 数据处理层:包括对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等,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其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 应用层:它直接与具体的业务相关联,包括统计、分析、报表、规划、决策等一系列功能,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应用系统或应用模块。 (4) 用户接口层:是指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都是通过界面来完成的,用户界面在信息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MIS与DSS的区别,目前信息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信息系统的类型: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 MIS与DSS的区别: MIS是在EDP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计算机处理过程中,适用于组织中高层,侧重解决结构化的问题;DSS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信息系统的一种高级形式,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模式不同,DSS面向组织中的高层决策人员,以解决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问题为主。 目前信息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系统的基础。由于一个企业或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都是分布式的,把分布式信息按其本来面目用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并通过网络把分布的信息集成起来,是目前信息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 3、 战略规划的制定方法,BSP方法(核心) 各种规划方法往往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1) 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 把整个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一个“信息集合” 由两个步骤组成: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把组织的战略集合转换成信息系统的战略集合 (2)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运用效果比较好。信息需求分析方法有两大类:全面调查法,重点突破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这类方法应用的典型。 关键成功因素法比较适于在组织的高层中应用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BSP主要基于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面向对象的思想),逐步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定义业务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 优点: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4、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与原型法比较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比较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基于生命周期法(就是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严格地按照为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规定的步骤去开发系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得到普遍应用;原型法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种快速廉价的方法,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对信息系统的全面、系统的详细调查与分析;原型法注重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然后自底向上的实现系统;原型法在强有力的人、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先快速实现一个初始模型系统——称作“原型”,然后反复修改来实现系统。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分析和设计策略上强调“从上而下”,注意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型法使用了“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因此能很快的形成系统,容易被用户接受,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信息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不适于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结构化系统开发法她的不足是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原型法的不足时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5、 常见的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三个阶段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系统。Windows界面友好,在客户端使用较多;Linux和Unix系统的稳定性比windows高很多,且处理效率高、安全性好,经常在大型服务器端使用。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三大阶段: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和系统实施(这三个通常包括);具体实施分为项目授权、需求分析、项目选型、建设计划制定与实施、项目评估及更新和项目完成验收。 需求分析 项目选型 C/S与B/S的区别 B/S模式是C/S模式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延伸。C/S结构基于局域网,运行于其上的信息系统绝大部分都需要安装客户端,而B/S结构只要客户端装有浏览器就可以运行,系统的修改工作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可维护性强;由于请求和处理方式不同,C/S的客户端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数量的限制,而B/S的伸缩能力就强得多,还有就是地域空间的差别,C/S大部分局限在一个组织的内部,若想访问就必须进入企业网,B/S结构运行于Internet上,只要服务器开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 B/S对服务器的吞吐量、速度、稳定性也有更高的要求。 选择硬件平台有两个原则:一是在质量上有一定保证的前提下,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硬件规格与档次,不要过分的追求高性能,以便节约成本;二是将硬件平台、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与开发工具等作为整体考虑,以便取得尽可能好的系统匹配或系统兼容性。 6、 系统维护 硬件维护 软件维护: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整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数据维护 7、 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项目计划、安排方法、项目进度控制 项目管理:在特定的组织环境和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以最优的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离不开项目团队的组织,项目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四个关键要素: 时间:控制时间需要进行进度控制,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资源:资源是指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 用户:用户满意度是判断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 目标:目标控制即工作范围的控制,具体说就是变更控制。 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分解、合并、统一 项目计划方法:甘特图,网络计划法 8、 项目计划延误原因及控制 延误原因: (1) 任务委派不清,责任不明 (2) 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工作量多是凭经验估计的,实际工作量与预计发生较大区别 (3) 信息系统建设中经常会产生不少事先未估计到的活动,是工作量增加 (4) 由于需求或其他情况发生变化,使已经完成的成果要做局部修改,造成返工。 进度控制 (1) 项目建设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可以事先在中留有一定的宽裕度 (2) 在项目建设中经常性地与用户交换意见,随时掌握需求的变化,及时的明确遗留的不确定问题,以减少返工现象 (3) 当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延误时,要调配现有人员,或加班加点,或集中人力予以重点解决 (4) 增加工作人员,充实薄弱环节 (5) 在上述措施难以有效地解决延误问题时,对原定计划作调整 第4章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1、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过程(明确每个阶段的典型事件或观点) 阶段 典型事件或观点 文书管理阶段 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1、D.胡赛因和K.M.胡赛因1984年出版的一书(作为管理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生的教材)反映出当时美国正处于由信息技术管理向信息资源管理转变的过程。 2、1985年,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国企业界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向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转变。 3、出现信息主管CIO这一职位,在企业中的地位处于中高层管理到此高层管理层次。 商业竞争分析与竞争情报阶段 Marchand和霍顿认为,企业信息管理负责人(信息主管CIO)开山寺进入企业决策层) 战略信息管理阶段 2、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P151) 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模式 集中式 分散式 4、企业信息化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内涵也在发展变化中。一般来说,美韩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和目的。及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小李和竞争力,服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 (2) 技术手段。即包括IT应用,硬件设施建设,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或引进)和实施。 (3) 非技术手段。即包括规划和部署、业务流程重组或优化、专家指导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信息网络系统,是企业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管理过程。 第5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 记录管理——文书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 信息技术管理 政府信息管理 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中与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有关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信息及技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包括对人员、设备、资金及技术的管理。 电子政务(代表者未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Internet上实现政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的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第6章 信息政策与法规 1、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含义、区别 信息政策的含义:信息政策的执行主体的多样化。西方比较关心政府信息资源安全和共享、个人信息保障以及个人隐私等政策问题,对于比较发达的科技信息和信息产业关注较少。此观点以温格顿、赫伦和雷耶为代表;我国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在国家信息政策的阐述上更多涉及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个人隐私,跨境数据流,信息安全等涉及较少,这与公民信息意识薄弱有关。 信息政策作为国家管理和发展信息产业的方针、措施及行为准则,已成为国家对信息活动是以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指定信息政策已成为国家经济宏观管理的当务之急。 信息政策制定的原则:税收减免原则,有限管制原则,保护知识产权原则,普遍教育原则 信息法规含义 乌家培认为,信息法规是由信息法律和信息规章共同构成,通过法律程序对各项信息政策予以确立,使之规范化,具有约束力。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规的区别 信息政策是信息法规的基础,信息法规是信息政策得以实现的保障。他们的区别有:①本质的不同:信息政策代表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和意志,不具备强制性;信息法规代表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具有强制性。②性质的不同: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活动的宏观性指导原则,在执行过程中允许有灵活性,并且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信息法规是在长期实践和经验累积的基础之上确立下来的比较固定的行为规范,而且其制定、修改和废除都需要经过严格复杂的法律程序,因为稳定性强。③功能的不同:信息政策的基本功能是“导向”,及运用行政手段鼓励和支持社会的信息活动以达到信息政策目标;信息法规的基本功能是“制约”,及运用法律手段限制和约束社会的信息行为以保护信息活动的健康发展。 缔结多国的信息法规 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尼泊尔公约》 1776年瑞典出版的《出版自由法》 2、 注重信息政策法规的计划性、超前性和兼容性 在信息立法中要注重立法的超前性; 与国际接轨是各国指定信息政策侧法规的一个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向国外法律制度的某些“共性”接近;二是加强涉外法律的制定,保障国际准则、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在国内实行;三是在某些原则上吸收国外法律中的科学成分。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确定了信息建设的总体方面,指定信息政策法规的重点放在信息资源管理(IRM)、电子商务(EC)、电子政务(EG)及信息安全(最薄弱)四个方面,形成一套由中国特色的信息政策法规体系。 3、 信息公开的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 知情权、信息自由和信息公开三者间的关系 知情权:作为一种权利要求,最早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伯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出。 单有知情权,而没有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知情权就会落空;没有知情权,当然就不可能有传播信息的自由;有了获知信息的权力,而无传播自由,则事实上是剥夺了表达自由或言论自由,知情权也会是跛脚的权利,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信息公开的主体已不限于国家政府,按照信息公开制度的主体不同,分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特色(特征):从信息伦理来看,政府信息公开的道德要求高,应履行下列伦理:服务伦理义务伦理;公平伦理。从内容来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更为严格 内容:政府应该公开的公共信息有三类:①规范性公共信息。如法律、法规及其他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②一般公共信息。如涉及公众活动的机关办事规则和程序、争议裁决资料、配额信息、执法结果等。③其他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政府信息。如环境污染,犯罪率、城市建设与规划、企业登记、产权登记等信息。 4、 知识产权 (1) 含义 广义:包括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 狭义:文学产权和工业产权 (2) 著作权 含义: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 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财产价值观”,著作权是一个个人财产权利 法德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人格价值观”著作权是人的一项自然权利 我国将著作权纳入到民事权利范围,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生权和财产权是有机结合的,共同构成了著作权的整体 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P226)了解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著作权的限制:我国《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二是著作权的地域限制。著作权法是国内法,只能在本国有效。 (3) 专利权 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先申请原则 专利权客体的种类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申请原则:书面原则、先申请原则、优先权原则和单一性原则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10年,均自申请日期算起 (4) 商标权(单一财产权)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使用在商品上用来区别他人商品的一种特殊标记 第7章 知识管理 1、 知识管理的角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2、 知识管理 2.1定义: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并将这些知识的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策略与过程。 2.2目标: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做出最好的决策及实施 2.3对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 2.4核心: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内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制度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保证。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应用到产品和服务中去,以促使企业获得成功、国家经济活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 知识创新表现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个人知识创新,一个是组织创新 2.5目标 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和组织的集成化;增强企业和组织的灵活性;实现企业和组织的知识共享 2.6基本特征 知识和人才(高度重视)成为最大的资产和发展推动力 3、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知识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学习与创新 3.1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是最重要的现代管理思想 3.2组织学习与创新 组织的学习已经成为组织的核心能力和创新的最关键组成部分,是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学习型组织:创始人彼得.圣吉 4、 信息主管(CIO) 首席执行官(CEO) 知识总监(CKO) CEO>CKO>CIO 宏观管理——国家一级 中观管理——网络一级 微观管理——机构一级 传统管理阶段:信息源管理为核心 技术控制阶段: 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 重要时点:195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1961,美国文献社开创计算机大批量处理和管理文献信息 主要目标将信息看做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活动的方式 网络迅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严重:①信息量急剧增长,网络无序扩大,网上信息陷入严重混乱;②信息污染;③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④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很大 可行性评估 需求评估 项目总体安排 信息系统模式的选择:单主机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C/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硬件平台的选择:包括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硬件。根据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已有的逻辑方案来确定硬件平台的规模、功能和技术指标等。 系统软件的选择: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本文档为【信息资源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