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2013-01-21 20页 doc 138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228

暂无简介

举报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东台师范附属小学  吉云兰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建构陌生化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陌生化阅读的心理机制是阅读张力的发现与逐渐消融。我们提出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要点:阅读文本时,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   一、 “陌生化”理论与阅读教学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 ——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东台师范附属小学  吉云兰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建构陌生化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陌生化阅读的心理机制是阅读张力的发现与逐渐消融。我们提出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要点:阅读文本时,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   一、 “陌生化”理论与阅读教学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摆脱感受上的惯常化,突破人的实用目的,超越个人的种种利害关系和偏见的限制,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   陌生化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新发现的问,产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性,点燃兴趣的熊熊火焰,追求对熟悉的文本的“陌生化”阅读效果,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在教学中,将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将抽象的认识变为具体的形象,以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欣赏和品味的兴趣。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从而激活思维,最终形成难能可贵的创造力。 陌生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有效地调动并运用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好奇的眼光审视文章,提取有用的信息,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陌生化”理论的运用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陌生化”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理性探索   “陌生化”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就拿“导入新课”来说与过去的相比,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先来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猴子种果树》,老师一上来就问:“小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呀?”(如果问得艺术一点:大家的小脑袋里钻出了哪些小问号?)于是学生很乖巧地说:   1猴子种了哪些果树?   2猴子种的果树长大了吗?   3猴子吃到了自己种的果实了吗?   4猴子为什么要种果树呢?……   这样的导课,在我们日常或公开教学中比比皆是。细读这个教学片断,我们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善解人意——竟然能提出诸如此类的“伪”问题,试想,开学新课本就发下去了,由于一般并不存在语言上的太大障碍,学生大多浏览数遍后,文本大多了然于心。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师有必要让他们去编织这些所谓的问题吗?即使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那也是善于察颜观色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所“演”的“戏”。因为学生知道老师需要这几分钟的过渡才能把课进行下去。这样的导课,仅仅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学习上来,仅仅是将课“引”出来,而不是启动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的动力引擎。这样的导课,远离了语言文字,而且其目标指向于学生已知领域,是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抓课题”导入新课不仅仅是组织教学使学生从课前休息式中惊醒过来,也该是引起学生的新颖之感和关注之神,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文本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兴致盎然地投入与文本的自由、深入的对话,并将对话逐渐引向深入。   有位老师教《长城》一课,一开始让孩子们听《长城长》这首歌,然后让他们谈感受。在此基础上出示三句话:   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成这样伟大的长城!   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太伟大了!   然后教师让学生猜猜这些话分别是谁写的,学生当然猜不着。于是老师告诉他们这三个人分别是叶利钦、尼克松和拉宾。听了老师的介绍,学生感到很惊讶,此刻,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为什么长城在这些政治家心目中地位那么高?长城究竟伟大在哪里呢?这样,阅读期待、欲望产生了,学生就能很自觉地投入到与文本对话中去。这位老师在课的开始,合理地运用了陌生化策略,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眼光去阅读。这样引起他们内心真实而强烈的冲突,成功地引发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心中升腾起一种重新唤起的兴致以增加阅读效果。 那么,相对于“导入新课”,建构陌生化阅读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一)建构陌生化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现代哲学认为,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已知的东西一旦变成习惯,就步履艰难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文艺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它了,否则人的心理就会被弄得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同时,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和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对被感知的事物的兴趣强度,往往取决于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太熟悉,缺乏兴趣;根本不了解,则产生不了兴趣。   作品中的“陌生化”其实是文学的一个特点,在每一篇作品中都是存在的。阅读教学中陌生化的建构,其目的也是通过某种刺激,强化阅读主体对将要对话的阅读客体的探究欲望与强烈的期待,有了这份期待,学生对文本的主动参与度就提高了,对话也有良好的理想氛围。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有一种被“照亮”的感觉。它使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欣赏作品,具有一种俯视的优势,是我们在观照作品,而不是被作品牵着走。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作品虚构起来的世界,而且看到这个虚构世界的来龙去脉,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美的享受 。陌生化阅读,它正是我们打开这一虚构世界的钥匙。   (二)建构陌生化阅读的心理机制是阅读张力的发现与逐渐消融。   从美学的角度看,在理解一部(或一篇)作品前,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存在着张力——包括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作者的视界与读者的视界之间的张力。因此作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参与和引领者,老师有责任在对文本的解释中帮助学生消除或至少减弱这种张力。阅读教学中,张力是在文本的视野与对话主体的视野融合中被暂时克服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特殊的对话者、解释者,他们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厚,他们的生活积淀还不够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还不够丰盈,他们的审美体验还不够丰满,这就决定了他们与文本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落差。   因此,教师要努力去发现文本视野与学生视野的距离,并通过陌生化阅读的建构,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捷的手段,帮助学生消除这种距离,达到视界融合、张力消除的目的。“陌生化”之陌生,绝非对生活(事实)的陌生,而是对作品而言,是对认知上先入为主、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的陌生,是对感知上浮光掠影、见多不怪的惯性心理的陌生。陌生化就是要打破这种“前结构”和“前思想”,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陌生化,就是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学习变得生动鲜活。其实质就是把脑中贮存的表象和再造想象,经过情和理的揉合,在联系网中自由驰骋,最后定格的创造过程。陌生化阅读,就是对接文本视野与学生视界的一张梯子,顺着这张梯子,学生渐渐地走近文本,理解文本,消解张力。这便是陌生化阅读建构的另一层意义上的本质所在。   三、“陌生化”理论指导下阅读教学的建构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是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文本是召唤性的空筐结构,作品的意义生成,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现实化、具体化。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对文本保持新鲜感,保持“陌生感”,是可行的,是必要的。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有待于读者以开放的心态建构去完成。教师对熟悉的课文读出新意、读出个性来,才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题的实践中,我们尝试着从这两方面着手:   (一)阅读文本时,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   作品中的“陌生化”其实是文学的一个特点,在每一篇作品中都是存在的。在写作中为了表达的效果,作者经常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甚至有不合逻辑、不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而这些词句恰能构成触动读者神经的敏感部分。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捕捉作品中的这种言语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更要主动寻求阅读的陌生化的效果。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尤其要注意那些“陌生”的东西,即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试图找到作者写作时灵感飞动的瞬间,让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灵“相遇”,就有可能还原作者的感觉,就有可能使阅读与欣赏成为一种美妙的沉浸或超越。请看案例——   《检阅》(执教者:武凤霞)   此课文是三年级(下)的课文,写的是波兰儿童队员参加国庆节检阅的事。有个叫博莱克的,左腿截肢了,靠拄拐走路。队长决定把他放到队伍的第一排。这个决定成功了,国庆那天“成千上万的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并给予了“长时间的掌声”。 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了文本中儿童团员没有歧视残疾人,他们对博莱克的小心呵护也赢得了观众的道德检阅。课似乎该结束了,老师却突然抛出一颗“炸弹”。   师:有一个问题,队长为什么要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   生:这是显示对残疾人的尊重。   生:为了鼓励他。   生:让大家关注他。   师:我不知道博莱克的个子怎么样,如果他的个子高,合适吗?如果你是博莱克,你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   生:我会选择参加,大家尊重了我,我也要尊重大家的意见,再说我也是集体中的一员。   生:我会参加,我不想站在第一排那么显眼的位置,毕竟我是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我的步伐不如大家矫健,我想站在最后一排,至少不会因为我影响了集体。   生:我不会参加,因为我担心由于我的出现会影响我们这个集体的形象,大家步伐一致,而我只有一条腿。……   师:如果是我,我可以选择不参加,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腿的伤势更重了怎么办?总之,博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然这样,课文就可以重新改写。我相信,课后每一个同学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检阅’。”   像《检阅》这样的文章,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为强者的施舍而讴歌、感动着。我们往往坚持从成人世界、成人逻辑出发,在课堂里尽量增加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武老师独辟蹊径,抓住了文本中“队长决定把他放到队伍的第一排”里面的一个“放”,对教学内容多了一份人道视角的审视,把道德丰富而不是简化的人性呈现给学生。“如果你是博莱克,你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用这样的“陌生化阅读”话题,让孩子们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与文本对话,进而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享受学习的美丽与精彩。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于残疾人或者其他弱势群体首要是尊重,尊重对方做人的权利 。“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卢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每个生命都应获得应有的高贵。   (二)有意识地对阅读文本,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   美学家鲍桑曾说:“语言是如此透明,以致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了。”语言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在阅读之时很容易被作者牵着走,常常不由自主地丧失了自己作为读者应有的立场而“沉醉不知归路”,如果是一般性的消闲性读书,这样的状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语文教学却不能这样。这样的阅读,用叔本华的话说就是“让别人在自己思想的草地上驰骋”。阅读教学首先就要确立一种意识,要明确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时时提醒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作者虚构的世界。也就是说在欣赏作品之时要保持一个恰当的审美距离,要有意识地避免完全沉醉其中的痴迷状态,有意识地阅读文本,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不仅是被感动,而且要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   《凡卡》是一篇经典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抓住“人”的元素展开设计:通过阅读描写“凡卡”生活悲惨的语句来体会凡卡悲惨的命运。而有位教师却独具匠心地抓住“狗”这一信息元素对教材进行了宏观处理:课文中几次写到了狗?狗有什么区别?凡卡觉得自己“连狗都不如”具体表现在哪里?我想该教师的这种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直接描写凡卡的悲惨命运的文字,学生不难读懂;惟有学生容易忽略处,才是教师需要着力的一点。事实上,通过了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不仅学得更积极主动、更入情入文,还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和生命感悟:他们认识到了城市狗和乡下狗的迥异;他们得出了“狗都是在家乡的好,更何况是人在异地的悲惨”的生命感言;他们领悟到了“鞋匠主人夫妇分明也是凶恶的狗”的生活现实,深刻感受到了凡卡“确实人不如狗”的悲惨命运…… “陌生化”阅读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既让人感到出其不意,细细品位又在情理之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握一个新视角,就能开拓出一片艺术的新天地。陌生化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但是陌生感不是固有的,它需要在阅读主体与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不断变换体验。   不管是阅读文本,找到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句段,还是有意识地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实现“陌生化”阅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要不断更新,要使熟悉的变得陌生,给人以新鲜的刺激,要使陌生的变得更熟悉,更深刻。但是“陌生阅读教学”不能只为搞好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信马由缰一味求新而流离文本,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这一主线。“陌生化阅读教学”必须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如果语文教学是一种内容,那么“陌生化阅读”就是一种形式了。我们必须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陌生化阅读教学只是为更好地求得教学实效的手段,“陌生化”教学不是终级目的。正如“陌生化”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所言:“……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正是为了唤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陌生化”阅读教学能给学生永远鲜活的教学体验,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幸福课堂的魅力。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让“语文”更成其为“语文”。 参考文献:   ① 赖配根:《自由、人道与儿童》,《人民教育》2006年第1期。   ② 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③ 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   ④ 曾祥芹:《阅读的主体间对话和陌生感体验》,《教学参考》 2006年第4期。   ⑤ 何黄海:《思想与技术:课堂设计的两大元素》,《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5期。 ]“陌生化”与阅读教学 窗体顶端 时间:2006年04月10日07:22 HYPERLINK "http://comment.news.sohu.com/comment/topic.jsp?id=242682530" \t "_blank" 我来说两句(0) HTMLCONTROL Forms.HTML:Submitbutton.1   窗体底端   精彩世界杯 精彩进球视频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该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应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摹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   “陌生化”理论对阅读教学颇具启示意义。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对文本进行研究、考察:它为什么能够感动我们呢?同样讲到这些事物,如果换一种说法,是不是也能够感动我们呢?此即“陌生化”阅读。   对于以母语为媒介的阅读者来说,由于一般并不存在语言上的太大障碍,所以完成“被动”的阅读,并不难。事实上,等新课本发下去之后,学生大多浏览数遍,文本内容大多了然于心。因此难度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出乎其外”地进行“主动”阅读。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必要对文本作“陌生化”的处理。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就是借助相关“间离技术”,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的转变。   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纳出如下“陌生化”手法。   一、通过再现作品形成过程实现“陌生化”   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为了引导观众对戏剧作品作理性的思考,经常采取挂半截幕的办法,让观众看到台上的换景、换人等过程,也就是适当地把戏剧的形成过程展示给观众,以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作者的创作成果,而不是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再现作者的某些创作过程,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调动学生阅读的敏感性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通常进行的写作背景介绍,往往是笼统的、抽象的,主要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代表作品之类,对“这一篇”文章的阅读补益不大,甚至毫无用处。写作是作者在特定言语条件下的语言活动,作者的创作,必有具体的、个性的言语冲动、言语目标、言语环境、言语对象,也必定有语言技巧上的斟酌、推敲、选择、取舍。这些都是开启学生阅读智慧的钥匙。恰到好处地再现某些创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比如教学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我们可以复现闻一多先生演讲时的场景,特别要说清楚听众的特殊性:既有李公朴的哀思者、崇敬者,也有国民党的特务。这样,学生就会对闻一多先生锋芒毕露的演说、视死如归的悲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如教学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我们可以告知学生,这首词原题为“长江”,后来正式发表时才改题为“游泳”,并让学生理解改换标题对主题表达所起到的作用:以“长江”为题,只能显示取景之宏阔,而以“游泳”为题,则能更好地烘托词人人定胜大的博大胸襟。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陌生化”   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经常让独立于剧情之外的歌手通过演唱诠释话剧的审美内涵。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实现阅读的“陌生化”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传统阅读教学的一条宝贵经验是重“涵泳”,而现代急剧加速的生活节奏也对“涵泳”之法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可以为制造“陌生化”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效率助上一臂之力。比如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配合课文朗读,先后出示白居易《荔枝图序》的古印本章句、荔枝生态结构的解剖面以及反映荔枝生产种植的影像资料等等,并配上几段恰当的音乐,这样的音像课本,比教师单纯的范读效果自然会好一些。   三、通过“以写促读”实现“陌生化”   一般意义上的“读写结合”,是以写为终极目标的,即通过阅读,汲取可资借鉴的写作技巧。我们提出“以写促读”,则是以提高阅读效果为目的的。事实上,学生不写是很因难深刻领会作者创作的艰辛和奥妙。“以写促读”,其实施过程是“读-写-读”。首先预读课文,然后根据文本阅读的具体目标组织学生作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再回头去精读课文。由于学生有了创作的经验和教训,阅读的自觉性、领悟的敏锐性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预读课文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就自己熟识的景物写作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学生写作的《竹园翠色》、《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菁菁校园》、《乡村的早晨》等作文,题材很好,写景也很美,但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写景有余而抒情不足或情景不对称等问题,这时有针对性地讲读《荷塘月色》,学生对散文中借朦胧幽美的景物传达出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四、借助评章达到“陌生化”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了一篇作品,觉得淡而无味……于是去听听别人的话。听了别人的话,再去看作品,觉得意味深长了……这是读者常有的经验。”别人的评论也可以形成阅读的“陌生化”,这是因为别人的评论特别是经典的评论可以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阅读视角,提供一份可资鉴借的审美体验。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一词,引出刘熙载《艺概》中的点评:“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句句意染之。”评点的引用,让学生对早已耳熟能详的词句翻出了审美的新意。 “陌生化”与《红楼梦》的艺术描写 来源:中国文学网 张毅蓉 更新时间:2009-3-11 0:21:04 关键字: 红楼梦 研究 - [经典领悟]经典的话语 [纸艺]给心插上翅膀 带翅膀的立体心形 [其他]古代女子内衣艺术风情 [历代名女]中国后妃大全[图](3) [中国结]千千中国结[专题] [其他]精美仕女剪纸欣赏 [其他]钢笔素描作品精选 [纸艺]鞋盒改造創意收納   【内容提要】艺术最忌陈腐,作家以自己的作品给读者以全新感受,要求新求异,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陌生化”的手法达到其目的。文章以《红楼梦》的艺术描写为例,阐释了这个命题。   【关键词】 陌生化 红楼梦 艺术描写 语言 一、“陌生化”的內涵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评一个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十分耐人琢磨的概念。什克洛夫斯基在他著名的论文《艺术作为手法》中首次提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沦是对雅各布森“文学性”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本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们认为,过去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界说为情感的表现或生活的再现以及文学研究者们的那种外在的研究方法,都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文学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内在特质。他们认为,如果按传统的文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情感的表现方面探讨文学,文学就成了心理学;从生活的再现方面来探讨文学,文学就成厂社会学。以此方法类推下去,文学就成了包罗万象的“文献”。他们认为,既然文学可以表现包括情感生活、伦理、道德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可见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就不在题材内容上,而在形式上;形式问题才是义学的“内在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组织安排就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形式特征,这就是雅各布森所提出和理解的“文学性”。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呢?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提供了答案。他认为,把普通的语言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语言,就是“陌生化”的语言,也就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这种语言,它可能不合语法,不易为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格外注意和新鲜感受,从而使作品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因此,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形态,是文学之为文学的重要依据。表面看来,什克洛夫斯基似乎只关注语言问题,其实他的这一理论的建立是从心理学开始的。他发现:普通的语言由于被人们反复地使用过,已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的功能已在反复使用中“耗尽”,而失去功效和魅力,变成了“自动化”的语言,而“自动化”的语言会造成一种人们心理上的“套板反应”。所以,要摆脱这种“套板反应”,就必须使普通的语言变得不再普通即不再有序、不再符合常规,要给它加以变形和扭曲并形成一定的障碍,总之,就是要使它与“自动化”的语言相对立。这样的语言可以增强对于事物的具体描写,可以使读者在变得模糊和复杂了的形式面前,在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情况下,用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重新获得对于事物的新鲜感觉和体验。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陌生化”的语言绝不是一头雾水的语言。我们看到,当代文学中,有些论者对“陌生化”的语言的理解有失偏颇,更有一些青年作者在创作中,刻意追求“陌生化”,以为句子越不通就越是“陌生化”的语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其实,“陌生化”不仅是指具有阻拒性的语言,它还是一种艺术手段,作为艺术手段,它的任务是提供鲜活的“视象”,它的目的是通过视象重新唤回人们对于事物的感觉和独特的体验。什克洛夫斯基从人们的一般感受的研究分析中发现:人们对于经常做的事和数次感受过的事物,由于对它们过分熟悉而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它初次发生在人们身上的那种刺激感和新奇感,随着惯性的作用越来越趋于淡化乃至消失。因此,为了摆脱人们对于事物的机械性,为了恢复人们对于事物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石头成其为石头”,“陌生化”的手段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对于视象的创造而不是对于事物的识别,延长对于事物的感受,使人们的感觉重新回到事物本身上来。在这里,“视象”只是工具,而“感觉”本身才是目的。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指出的列夫·托尔斯泰经常使用的那种即“他不直呼事物的名称,而是描绘事物,仿佛他第一次见到这种事物一样;他对待每一件事都仿佛是第一次发生的事情;而且他在描写事物吋,不是使用一般用于这一事物各个部分的名称,而是借用描写其它事物相应部分的作用的词”。①对此,我认为有必要作些阐释。什克洛夫斯基这段话我觉得至少包含了三层涵义:第一,在描写事物的时候,作家要以人物的眼光和感觉来写,故意不去指称事物,故意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以吸引人的注意;第二,对于虽能感觉到却又说不明白的事物,要采取借用的办法;第三,特别强调“第一次”。无论写物、写事,都要写出它的“第一次”:第一次见到、第一次听到、第一次感觉到……。其实,我以为,强调“第一次”,就是强调事物的质感,强调新鲜感,强调艺术的具体形式:写出了“第一次”,也就是以具体的语言形式和艺术技巧,写出了事物的质感和人对于事物、事件的新鲜感。所以,可以这么讲:如果说,雅各布森的“文学性”是从语言特点上把文学区別于非文学,那么,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就更进一步强调了艺术感受性同日常生活的习惯性的根本区別,从艺术的具体形式方面,阐明了文学魅力的内在根源。   众所周知,艺术是最忌陈腐的。对于每一个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焕然而生出崭新的面貌,能给读者以全新感受的作家来说,莫不想求新求异。“陌生化”的语言和“陌生化”的手段,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帮助作家实现这一愿望。我们发现,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或有成就的作家,总会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它,使作品別开生面,新奇独特。譬如《红楼梦》中就有许多“陌生化”描写。 二、《红楼梦》艺术描写中的“陌生化”   《红楼梦》中的“陌生化”描写随处可见,本文仅摘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例,略加分析说明:   《红楼梦》中的“陌生化”描写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   (一)对于人物不能识別即不能指称的事物,曹雪芹以人物的眼光和感觉来对待和描写事物,并对事物进行原“本”的、不加润饰的描绘;故意不直呼事物的名称,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产生了既陌生又新奇的效果。最典型的一例是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看到的那个挂钟。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吓的一展眼。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方欲问吋,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②   这一段描写绝妙。那么,曹雪芹是怎样使这一描写达到绝妙的境界的呢?   第一,曹雪芹满段写“挂钟”却始终没有呼出“挂钟”的名称,只按刘姥姥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对挂钟作了一番本“色”的描述,比如,那钟声、那“匣子”与“秤砣”以及关于钟声的两笔形容,就都是刘姥姥耳中的、眼中的和心中的,这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写来新颖别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姥姥听后,看后,想后,又被吓后,方欲问个究竟的时候——我想,也可理解为曹雪芹正欲通过刘姥姥的“提问”、小丫头的回答来直道出钟名的时候——“奶奶下来了”。“奶奶”一来,就没有了“姥姥”上前去问的份儿了,自然也就没有曹雪片直呼其名的机会了。如果让曹雪芹从一开始就对钟进行指称性的描述,其结果恐怕是刘姥姥志得意满了,而读者却兴味索然了。   第二,曹雪芹在艺术描写中,从不同的方面,故意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挂钟”,写得既陌生又新奇,不加扭曲地描绘了一幅关于钟的立体而全面的“视象”。“视象”是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用“陌生化”的手段所创造出来的可闻、可见、可感、可触的具体生动的物象,它具有激发人的想象力特别是激活人于事物的感觉的功能,所以,在艺术描写中,什克洛夫斯基十分重视“视象”这一概念。他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在这段的“陌生化”描写中,曹雪芹就从钟声、钟的方位、钟的形状和钟的构造及其整体与局部,特别是刘姥姥对于钟的“自由联想”和比喻等方面,勾画了一座既普通又精致的挂钟的可见“视象”,为我们对于钟的感觉提供了依据,这使我们似乎是“第一次”听到了它的声音,看到了它的样子,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第三,曹雪芹绘声绘色地写出厂“挂钟”的质感。由于是写挂钟,且由于是刘姥姥对挂钟的注意、观照和想象均来自于钟声,所以,一段中光写钟声就有三处,且每处写来,其意趣、笔法又不同。不同的钟声,具有了不同的音色,钟的质感由此生成,它唤醒了沉睡在我们心中的对于“第一次”听到和看到挂钟的音响和形貌吋所产生那种最初的冲动、刺激、好奇心和新鲜感。   第四,准确地描摹了人们在陌生事物面前的心理神态,尤其是对陌生事物感受的模糊状态。刘姥姥由于不认得挂钟,所以,当她被钟声所吸引之后,就使出了浑身解数,调动起了各种心理机制:听觉的、视觉的、回忆的和联想的,企图努力地识別它。对此,曹雪芹作了不加任何伪饰的描写,很符合人物对于陌生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特点。这种对于事物感受的模糊状态,正是来自于对未知事物初次接触时必然产生的陌生感。曹雪芹对人物的这种模糊状态的准确描叙,也为“陌生化”的艺术描写增添了不少秀色。   曹雪芹用同样的方法写人物眼中陌生的事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对“钟”的描写之后,紧接着有一段关于奶奶们用饭一事的描写。……这段描写,写得既有层次又独具特色。吃饭一事,本是一件极普通极平凡的生活琐事、俗事,对于大手笔来说,这种芝麻大的小事似乎只可“高高挂起”,但曹雪芹却为什么不惜笔墨把它写得如此详细呢?我以为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无论事大事小,都是刘姥姥亲眼看到的,曹雪芹要如实写来;其二,重要的是我以为这其中包含了一种人生味即阶级的对立:以贾家这豪门宅第的奶奶们的一顿饭的排场与奢华与刘姥姥的贫穷互相映衬,这不仅是作品外形式的要求,更隐含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人生的一种态度。可见,“陌生化”的艺术手段,有时在与作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吋,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形式技巧,它还包含着内容。从“陌生化”手段的具体使用来说,曹雪芹是把钟故意陌生化即对熟悉的事物作了陌生化的处理;而在吃饭一事上则有意使一件简单的事变得复杂。最后,两次描写都用了“借代”,但其巧妙各不相同:刘姥姥对钟的企图识别、认知,是限于她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很符合她的身份,是刘姥姥的直接“借代”;(以“匣子”代钟,以“秤砣”代钟摆)而对于吃的“借代”则是刘姥姥的听觉:“鸦雀无闻”,是听不见的声音。用“鸦雀无闻”来代奶奶们吃饭、吃饭时的情形:“食不语”,吃相又很雅,都符合这诗缨之旅、礼教之家的规范;同时这个词又把生活中吃饭这一极琐、极俗的事写了个优“雅”,别“致”。自然不用说,曹雪芹在写物写事时,都是仿佛自己亲历亲见亲闻亲感,写来自然真切、给人以如亲历如亲见如亲闻如亲感的美好享受,使我们加强了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二)对于那些心中所有而口里所无即能感受到而又说不清的事物,曹雪芹就用已知的事物来写,正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借用描写写其它事物相对应的词”。③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陌生化”的语言,不是滞涩不通的语言,它只是在用词组上颇费了一番心思,但与作品的具体语境和情境及人物的心境结合起来看时,它又显得自然而有新意,可以明明白白地感觉到是人物的脱口而出。所以说,《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陌生化,是与当吋景、物完全吻合的。是与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态、情绪极相吻合的。这样的语言可以说是受阻的但并不是堵塞的,是别致的并不是别扭的,它给人的是趣味盎然的新疑感。总之,《红楼梦》在艺术描写上的成功,从它的“陌生化”的描写及人物语言的“陌生化”中,均可略见一斑,为当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鉴。 三、正确运用“陌生化”手段   俄国形式主义者们在解决文学的内在问题吋,企图以“文学性”来确定文学的特性,又用“陌生化”釆解释“文学性”,这是片面的。因为文学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外壳,它还包含着内容。所以,寻找“文学性”,就不仅要从语言方面,还应该从情感、生活等各方面去找。但是,“陌生化”作为一种具有阻据性的语言,打破了语言的常规,增加了感知的难度和吋间,使读者摆脱了“自动化”语言所带来的“自动化”反应,加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是各种艺术手段中的一种,它在强调文学增强生活的感受性上,正确描述了作品新鲜、奇特的艺术效果。由此看来,当代一些作家随着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而追求“陌生化”是可以理解的,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开放,艺术描写手法异彩纷呈的表现。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陌生化”的语言视为晦涩不通的语言;不能把“陌生化”的手段等同于整个艺术描写,它只是艺术描写中的一种,而非全部。因而,对“陌生化”的运用要有一个正确的、合适的“度”。一个作家,在一部作品中,可以根据创作的具体需要,在认为是适当的、非用不可的地方运用它,可调节读者的情绪,引起读者的兴趣,延长读者的感受时间,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但不能因此就视“陌生化”描写为唯一的描写手法,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艺术地处理“陌生化”描写手法和其它描写手法的关系,势必会造成至少以下两种不良后果:(1)由于语言阻拒性过强过多,使读者无法理解,造成接受的困难;(2)“陌生化”的手段,需要作家原原本本地写出事物的视象,若用得不好,会使作品拖沓冗长,呆板沉闷,缺少生机与活力。除非像列夫。托尔斯泰的《霍斯托密尔——一匹马的身世》或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由于是以马、猫的眼光和感受来写社会人生,需用“陌生化”来构造全篇,一般的作品。应从创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陌生化”手段与其它描写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会使作品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①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红楼梦》第六回第54页,华夏出版社。   ③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手法》,见《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第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 【原载】 《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 文章作者:董华翱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1A 2010-4-14 9:14:02 · 热点推荐: · 陶年生: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 · 曹公奇: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与设题 · 崔国明:诗歌鉴赏,给学生一个抓手怎样?   一、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     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我们在叙写或陈述我们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可信手拈来。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     ①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②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     ③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这些现当代著名的作家都十分注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陌生化,虽然增加了读者感知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知时间,但却使人在反复品味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充分显示了陌生化语言的独特魅力。     其实,学生的作文中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颇见功底的陌生化句子:     ④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时悄然来临。(星飞《读心》)     ⑤慢慢地,我感到自己智慧的小池塘正在涨满,荒漠的心正在泛绿,这种感觉的畅快实在难以言喻,或许可以这样说吧,读书让我的自身正化为一道光明,迅速地烧毁本来在我眼前的一片黑暗。(甜雯《诗意的证据》)     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句子写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感受。而这些感受经过小作者的陌生化处理,即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从另一角度欣赏到了常见事物的美感,体会到了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     二、语言陌生化的方法技巧     分析这些句子,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从途径上说,就是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从方法上说,就是综合运用诸如移用、通感、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变习见为新异,从而使读者获得意想不到的美感体验。     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新奇的比喻也可把寻常的事物陌生化,增加人和事物间的距离感,从而获得美感。句①将小树逐渐变绿说成是风帆逐渐鼓胀,句②直接将黄昏比喻为醉汉,都因新奇而别具美感。     比拟有拟人、拟物之分,也是常用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达到新颖别致、亲切动人的艺术效果。前述句②“蹒跚”的“黄昏”,句③“疲惫的歌”,就明显地运用比拟的手法,给山、河等事物以可感的形象、人为的特征。在这里,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特性互通,摆脱了就事说事,就物说物的苍白、枯燥,给人鲜明的印象,具有丰富的美感。再如:     “冬天的树用光秃秃的树杆,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太阳的影子,丈量着岁月的长度。”(容蓉《冬日恋歌》)“临摹”“丈量”都是人为的动作,此处让“树”具有,人物共通,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孙犁《荷花淀》)苇眉子也会“跳跃”,比拟手法化静为动,十分传神。     通感(移觉)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它是不同感觉之间的互通,可以用听觉写视觉,也可以用视觉写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都可以相互为用,进而使语言陌生化,收到新奇而意味深长的审美效果。这种句子也是俯拾即是: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碧野《天山景物记》)这是视觉到触觉的共通。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听觉、视觉、嗅觉交互使用,美不胜收。     移用(移就)应该是语言陌生化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所谓移用,就是甲、乙两种事物相关联,把本是用来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移来用作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词语的活用方法,经常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到物上。这种用法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用词不当,但却能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我心随秋》)悲秋之意形象鲜明,别致新颖。     “蛙鼓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金黄的稻穗害起了浓烈的相思。”(黎云智《蛙声》)乡思之情如此表达,不能不叫人拍案叫绝。     同是写蛙声,有人这样表达,效果同样明显:“蛙声在故乡的乡野间流淌开来,夜色抹平了对面的山和白花花的水稻田。”(张青云《最后一堵墙》)     “潮湿的鸟啼还沾在睫毛上,她的思念早已展羽远飞。”(易如《采莲子》)写落泪的思念,也非常耐人寻味。     可以使语言陌生化的修辞手法还有夸张、双关等。“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睛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两把刀”“缩小了一半”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刽子手的蛮横暴虐和华老栓的老实胆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情”谐音双关,韵味无穷。     当然,使语言陌生化的各种修辞手法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各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甚至在修辞手法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互现象,使得整个句子仪态万方、摇曳多姿,仔细把玩,方觉情味隽永。就如句①,除前述多用移用外,“鸟鸣”靠“听觉”,“跌落”靠“视觉”,是为通感;“柳条”之于“丝缕”,构成比喻;而“婀娜”之“舞”乃仗人为,是为拟人。而在我们研究了大量比拟、通感之后就会发现,其实比拟、通感都有移用之妙。再看两例:     “粗野的山风爬进古老的夜,传说围着火塘繁衍。三峡的情感在鼎罐里沸腾。女人的爱情如瞿塘高悬的太阳,惊心动魄地升,惊心动魄地落。和尚倒挂着,滴出一江清泪。祖先沉默于凝重的悬棺里。青铜剑锈迹斑斑。”(徐志茂《三峡风景》)“粗野”“山风”“爬进”“夜”,拟物、移用兼有;“传说”“围着”“繁衍”,拟人、移用并存;“感情”“沸腾”是移用,“一江清泪”是借喻,“祖先”“沉默”用婉曲,简直就是修辞手法大聚会,而恰是这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把三峡风情形象而别致地写出,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三、语言陌生化的原则与     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无疑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语言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则非但于增强文章美感无益,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也就是说,语言陌生化必须有个“度”,应有其相应的原则与标准。这个“度”至少有两个,一是频度,二是陌生度。对于前者,主要是强调不可通篇使用陌生化语言,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语言陌生化的初衷是为文章增加亮点,增强文章表现力和美感。如果通篇都用陌生化语言,则文章反而无亮点可言。另一个问题是,通篇都用,很容易导致词语的堆砌,给人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从而以华丽的形式损害了内容的深刻与丰富。什么时候用呢?窃以为应该在那些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诸如“春天来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表述上使用语言陌生化,给人不一般的感觉,缓解那种因太寻常而引起的所谓的审美疲劳。     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换一种表达:“血色的夕阳还未涂红檐下雨燕的歌喉,心急如焚的鸡鸣早已把半天残月挂在了山腰。岁暮的爆竹声刚在春雨的怀里悄然睡去,枯瘦的寒风又把太阳的影子送到岁月的末梢。”(董华翱《时间你早》)一天的瞬间转换,四季的短暂更迭,被形象化、陌生化了,再也不是那个让人望而生厌的大路货了,我们不但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过得真快,还觉得新颖耐读,并乐于接受。     陌生度是说不能为“陌生”而“陌生”,换句话说,不是越陌生越好。语言的陌生化要服务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要以人们熟知的事物和语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形和改造。熟悉的表达和陌生的表达间一定要有关联,有让人们可以联想起来的关联,也就是让人能够看得懂。距离确实可以产生美感,但距离太远可能产生的更多的是厌烦与无奈。     (浙江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324400) 对语言陌生化造性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HTMLCONTROL Forms.HTML:Hidden.1 作者:恒河沙   出自:晋州一中语文苑 浏览/评论:55/1   日期:2008年11月19日 12:10   一、 语言陌生化的创造性   ×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这种人才的规格具有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价格和创造个性。文学语言以其固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精确性和储蓄性,无疑对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学生的创造价格和个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文学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陌生化"。因此,语言的陌生化教学自然就是语文素质教育什得探讨的重要领域。   陌生化,就是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陈出新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丧失了感觉的语言变得生动鹇。其裨就是把脑中贮存的表象和再造想象,经过情和理的揉合,在联系网中自由驰骋,最后定格的创造过程。   陌生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意义重大。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人们常说,第一位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位仿效者是庸才,第三位是蠢才。陌生化有利于学生脱离固有东西的羁绊,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翅"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思维角度,用"自己的"头脑来升起属于自己的太阳。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陌生化的表明的动力变化离不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理性为指导,以激情为动力的想象。陌生化的内容是否饱满、充实,取决于是否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唤起数量众多的生动的已有表象,从而加工制成丰富多彩瑰丽动人的新表面化象,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寂然凝虑,思接知载;消焉动容,视通万里……"陌生化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阵地。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深邃而敏锐的洞察力。从外表相同或平凡的事物中看出不同或非凡之处,或从外表不相同和非凡事物中看出相同和平凡之处,这样,学生从对比、联系、辨别、判断中抓住了事物牲,从而创设出颇有份量的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要在"语言"这一物质外壳中注入自己的新内涵,创设新的意味,必须潜入生活,凝思深悟,多方采撷生活灵光。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既反映了事物的个性牲,又表现了学生独特视点,将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和成就 快乐感受,从而大大激发学生进取必和创造性思维。   二、语言陌生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培养学生语言陌生化创造力,必须把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必须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必须使教学富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要向学生渗透语言陌生化规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12)郭雪飞教师总结了三条,现加以补充援引如下:   运用修辞手段(主要是移用、通感、拟人、比喻等),使语言陌生化,使之显得生动新鲜;运用非常句式,使语言陌生,啬理解长度和难度;用同整篇文章极不直辖市的语体,引起读者特殊注意,加深思考,扩大审美广度。   我们知道,能力的形成大都遵循"吸收--摹仿--创造"这一过程,自然,语言陌生化的创造也不例外。   要引导学生主动自由地汲取营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渠道,教师要遵循创造教育的民主性、开放性、延缓性、成就性及个性融会贯通原则,适时适材地引导。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品味鉴赏,但这只是一部分。吕淑湘先生说:"语言在不断发民展中,新词新义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能以静止的眼光来审视语言教学,必须把新时代中那"层出不穷"的鲜活的语言昼摆学生的餐桌,让学生自个去选择、品尝。这样做,就会大大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其感情。例如,我曾经把夏宁的小诗《甜蜜的复仇》牛引入课堂:   "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 老的时候/下酒"   学生为这样的奇妙的表达欣喜不已。热情被激活,兴趣被引发,而艺术创造带来愉悦,又会反过来推动学生去发掘、体味、整理这些令人激动的语言。诗词、散文是语言陌生化的主要来源,但也要注意从庞杂中汲取营养。当然,平时要督促、检查学生建立和充实读书笔记,使语言的学习在点滴的积累和美的享受中进行,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架好吸收和创造的桥梁--摹仿。摹仿是一种较为低级的能力,可要形成能力,还要靠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历练",即经常地练,常用旧瓶来新酒,。瓶要经常地换,那么,酒才能更加香醇。教师可能当堂让学生练习,也可以在
/
本文档为【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