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2017-09-21 17页 doc 35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对于塘厦人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塘厦人把过春节叫“做年”。“做年”是一年当中最快乐、最热闹的日子。 春节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因改用公历纪年法,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则叫“春节”。 春节到了,这意味着寒冬远去,春天将要来临。春天,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新一轮的播种...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对于塘厦人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塘厦人把过春节叫“做年”。“做年”是一年当中最快乐、最热闹的日子。 春节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因改用公历纪年法,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则叫“春节”。 春节到了,这意味着寒冬远去,春天将要来临。春天,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新一轮的播种季节又要来到了。 人们刚刚度过寒风凛凛、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在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进入农历十二月中旬后,镇内各家各户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例如做新衫、买新鞋、磨米粉、做硬饼(炒米饼)和其他食品。同时备足柴草和大米,育肥鸡鸭鹅等。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塘厦人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农历腊月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各社区、街道,各村都要举行很多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如今塘厦经济发达了,张灯结彩,舞狮闹春,烟花助兴,各式游园活动更为春节增添了新彩。 祭灶君 民谣中的“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送灶神仪式。旧时也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具体讲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进行“送灶”。 腊月二十四日傍晚时分,就是举行送灶君仪式的时候了,塘厦民间俗称为“烧灶疏”。有送就有接,人们认为,灶君在春节期间上天汇报后,要重返人间履行,因此,又有“接灶”之举。此说法在清光绪《嘉应州志?礼俗》有记载:“腊月二十四楮画灶神灶马为黄疏,焚之,送灶神上天。新年正月初五,设酒食,烧灶疏,谓之‘接灶’。” 过去,家家户户烧柴草煮饭做菜,厨房中都设有巨大的灶,在灶与烟囱之间,则设 有灶君爷神位,神位是用泥围成的香炉。 一般神位上的红纸正中会写着“定福灶君神位”,两边写着“天上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每家每户都把灶君奉为神明,认为其主宰了一家的兴衰祸福,由于他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就成为“一家之主”。 在逢年过节或者每月初二、十六,一般都会祭拜灶君。在灶君升天之前,按习俗,应该“通烟囱”、“刮锅垢”。“通烟囱”取四通八达之意,目的是帮灶君清理通道。“刮锅垢”,顾名思义就是用利器(一般用小刀)除去锅底的灰垢。因为通常烧柴火时,会产生草灰,积于锅上,久而久之则产生灰垢,灰垢一旦多了,会影响煮东西的速度,因此一般隔一段时间就要刮一次灰。大人刮灰时,不让小孩在身边凑热闹,因为小孩贪玩,往往会涂得一身黑。 “通烟囱”有很多乐趣,首先要准备好沙包,然后爬着梯子上去屋顶。在屋顶上,顺着烟囱放沙包,一是除去烟囱中的草木灰垢,让灶里的柴火更有效地燃烧,二是为灶君开路。这时候,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屋顶上,顺着烟囱上下拉着沙包,那种乐趣在隔壁人家炊烟袅袅和浓浓的年味里,总是显得那么的有趣而温馨。所以,送灶君前的准备工作,让人们尤其是小孩子,在帮助大人做事情的时候,期盼过年的心理更强烈了。 这时候,田间地头,或者小伙伴间,大家有说有笑,好像过年已经在“彩排”了。传说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君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则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的手中。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因此,送灶君的仪式一定要郑重其事。 送灶君的仪式一般在黄昏天黑之时举行。旧时,一家人在灶间摆上供品:一碗茶,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猎肉,三碗烧酒,有钱的人家预备轿马,买不起轿马的家庭也备一把“天梯”(带蔗尾的甘蔗),送灶君上天庭,向灶君敬香酹酒,然后把灶君神位的红纸撕下来,连同一张“灶疏”(即灶君向玉皇大帝的“述职报告”,是一张黄纸,上面刻印着奉承玉皇大帝的好话,最后还有户主的签名),一起点火焚烧,边烧边说:“好话多说,不好的话别说„„”,意在求灶君多向玉皇大帝说些好话,以求来年全家多福,不愁衣食,就这样,人们用认真而隆重的仪式送灶君上天了。 烧纸马时,主人家一般对着准备好的那碗清水,让灰烬落在碗里。由于纸马灰的缘故,这碗水就叫“圣水”了,用“圣水”来煮饭,吃了就可以保全家平安了。 “圣水”也就“马水”,在旧时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现在,由于现代厨具的使用, 很多家庭已经不再有祭灶的传统了,即使在仍保留这一习俗少数家庭,也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烦琐的讲究了,基本点香、摆些瓜果供品就是了。然而,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年味也变得没有那么浓了。 腊月二十四日的送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要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安排在除夕。接灶仪式要比送灶神简单得多,到时只要贴上新的灶神位,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在这里,可以考究一下祭灶的由来。祭灶活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有了,是天子的五祭之一。至夏代,灶神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汉代以前的文字记载称其为“灶神”。 唐以后又称其为“灶君”。至于“灶王”、“灶王爷”的说法,是唐朝以后民间的说法,使它的职称与称呼合为一体,成为令人敬畏、惹人喜爱,又让人怕的神。 塘厦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即“男人不拜月神,女人不祭灶神”,因为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这也应了旧时的“男女之嫌”之说。 其实,不管送灶还是接灶,它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扫尘 送灶神仪式完成后,就要进行“扫尘”了。“扫尘”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塘厦人也称为“扫屋”。 在粤语中,“尘”与“陈”是谐音,扫尘就是“除陈布新”的意思,其用意就是把一切“晦气”、“穷运”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旧时,村民常将床板、枱凳椅桌扛到井台边、池塘边去洗刷、晾干,又清洗衣被蚊帐等,搞得干干净净过新年。 除尘,一般是安排在风和日丽的冬日,便于洗晒。人们会用带着竹竿柄的“鹅毛采”,把屋檐下的蜘蛛网和房屋角落(手够不着的地方)的尘垢一网打尽。这些差事,让大人 做起来也许是动作,然而小孩子则不一般了。 扫尘时,他们有说有笑,争先恐后地发现和消灭这些蛛丝马迹。在他们眼中,这不是完成一种任务,而是过年前的一次盛举。他们甚至把“鹅毛采”当做兵器,玩了起来。因而,往往至除尘结束,小孩们一个个也成“花脸猫”了。 此外,人们也忙着去投圩(赶集)办年货。年货市场上,各式应节的果蔬小吃,新年服装,鱼肉鹅鸭,应有尽有。往往小孩子都会跟在大人屁股后面,他们瞅见有什么中意的小玩意,就软磨硬泡地让大人买,往往过年的心情都分外好,所以大人们也都笑着答应。最开心的要数买新衣了。 过去,农耕社会里的塘厦人,经济大多拮据,所以家里人的衣服往往是“缝缝补补又三年”。难得能碰上个好光景,全家人都添置一件新衣服,那可就是天大的幸福了。大人自然是省吃俭用,不舍得破费。然而,小孩子是他们的心头肉,却是不舍得亏待的。所以,小孩子这时候可就乐透了,终于可以换掉褪了色的衣服,给自己亮亮形象了。 买完衣服,他们一路上蹦蹦跳跳,那高兴劲,好像天底下就数他们最快乐最神气了。新衣服照例是不舍得穿的,就是连拿回家的时候都怕弄皱了,直到过新年的那天才拿出来穿。这样的心情,在如今的人们看来,是很难体会的了。 扫尘期间,妇女们还抽空互相剪头发、刮面毛(俗语叫“挽面”)、修眉毛。男性的老少都得去理发。年晚时节,理发人较多,于是出现俗语所说的:“年廿七八,剃头佬,乱刨乱刮”。其实过年的氛围,在理发排队的时候就能感觉得到。 过年越近,人的心越加欢喜。这时候排队也并不被认为是一件苦差事,而被看作是大家在田间辛勤劳作一年后,终于有时间轻松快乐地凑在一起的难得机会。 左邻右舍相互间或寒暄,或喝茶,或凑热闹,大家理的是头发,喜悦的却是心情。特别是小孩们,更是有说有笑,相互戏耍。 由于这时沿街店铺的年货开始多起来,尤以卖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居多,如手艺制作的小玩意,或者酸酸甜甜的小吃。这时候真可谓热闹非凡,理发店里里外外人来人往,忙碌间中透着轻松,小孩子们穿梭其间,正是左右逢源,缠着大人买东西,左手一个小玩具,右手又是一把小吃。至于什么时候理发,这可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反正有大人会帮忙排队,会催会叫。 时至今日,扫尘的传统仍然保持着。每逢春节来临,各家主妇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关于“扫尘”的由来,却流传着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还与人们平 日敬重的灶君有关呢。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就是一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 一次,三尸神上天庭前来密报,说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要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听后大怒,降旨要求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到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作恶之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和诡计,大惊失色,他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经过商量,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告诫每户人家从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都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大家纷纷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一尘不染。等到王灵官除夕之日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给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了灶君的搭救,才得幸免。 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迎春纳福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月大卅,月小廿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年卅”。“年卅”这天,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门神,贴大吉、年画、挂千等,还常将“福”倒贴,取其意是“福到”,目的是迎新春,纳新福。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的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来渐渐渐发展成为春联。 春联的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 最早的春联题是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才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在庙宇普遍选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则选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期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旧时春联是用毛笔手写的,内容多是:迎春接福,招财进宝,大吉大利之类的吉祥语。 如今,除了家庭用的春联,还有用于各行各业的春联。如学校用联“辛勤培育桃李满天下,忠诚执教春光遍校园”;企业用联如“生产捷报顿开千秋业,科研硕果更上一层楼”。 散见塘厦各乡村的好春联,其中不乏颇具积极意义与欣赏价值的佳作,您若是行走在街道巷陌间,不妨多看多琢磨,定能感到无穷韵味。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珠三角洲经济区的塘厦镇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风貌也随之日新月异,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拥有更加浓重的欢乐与吉祥。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振兴腾飞,令生活在这个伟大国度的塘厦人民更加感到欣悦和振奋。塘厦人民发自内心的用春联的形式表达对改革开放伟大创举的赞颂,君不见,诸如“大江南北歌烂漫,长城内外舞翩跹”,“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的春联在不少人家门前都能看到。 旧时的春联,往往是沿街摆摊的写字先生在路边写的,随写随卖,或者写完晾干后卖。 写字先生大多年纪较大,他们身穿长袍,衣袖半挽,挥毫泼墨。一对红纸,一支笔,一砚墨,却能写出鸟语花香、瑞雪丰年;一忖思,一垂首,一挥手,却能写出龙飞风舞、气韵流转。 人们围着写字先生,一半是买字,一半是为看热闹。这时候的写字摊、春联铺,不仅仅是一个小店面那么简单,更是春天的信使,是新春的一道风景、一抹云烟。 看着火红的春联装点着门窗,人们似乎心也跟着热情起来。忙碌了一年,大家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如果能在春联的笔墨味里,抽上一口烟,那是羡煞神仙了。 另外,塘厦民间至今还留有贴门神的风俗。说起贴门神,有个传说。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大门两侧镇守,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后来,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则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传说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就不敢入门为害。 后来,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这种人心地非常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是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一般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在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有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门最多的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成为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现在,塘厦人还喜欢买年桔。花木场门口,红彤彤的金桔引来络绎不绝的人群,大家有说有笑,都想着把“大吉”迎回家,接进门。特别是在工业区,一路望过去都是金桔一片,煞是好看。来来往往的人们,从摇曳生姿的金桔上感受到了新年的喜庆和吉祥。 除了春联、门神,塘厦人也贴大“吉”字,《金童玉女》、《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年画寄寓着美好愿望,还有挂中国结、挂大红灯笼等,寓示了喜庆祥和。 闹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日的晚上,即塘厦人俗称的“年卅晚”,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以,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这一中心。 年卅这天,人们早早就在屋的厅堂摆上年桔、茶果、鱼肉等供品。这时候,小孩子会吵着要洗澡,然后穿上新买的衣服,漂漂亮亮地上街去。新衣服,在小孩子心中,是近乎神圣的,好像穿上新衣服,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可以兴高采烈地在小伙伴面前 炫耀。新衣服穿上了,新年也就到了。 中午,家家户户开始杀鸡杀鹅。杀鸡杀鹅,这也是有讲究的。杀得好,则毛脱得干净,内脏处理得当。在街头巷尾,有专门帮人杀鹅鸭鹅的小摊子。有些需要帮忙的人家,会早早地把鸡鸭鹅托付给家里的小孩,让他们抱着去排队。 这时候,小孩子的情绪是复杂的,这些家禽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平日里都喂着他们,养着他们,护着他们,现在却看着他们成了待宰的羔羊,不免有一点点感伤。 但是,很快的,他们就把感伤收拾起来,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准备好的碗端给杀鸡的,让他们把鸡鸭鹅的血盛好,回去还能把凝固的血拿来煮米粉。孩子们现在想着的更多是煮熟了的鸡血,可好吃了。 晚饭前,拜神祭祖,召唤祖先和迎接灶君爷回吃人间烟火,然后放爆竹。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寒冷的冬夜变得温暖而热烈。人们不嫌鞭炮太吵,倒觉得这是人间最美妙的“交响乐”了。礼毕,一家人喜气洋洋围坐在一起,吃鱼吃肉,庆贺新春,俗称“吃团圆饭”或“吃年夜饭”。 晚上食团圆饭(现在许多家庭时兴在茶楼酒馆摆宴),傍晚到处响着“卖懒去,等齐来,今晚人人都卖懒,明朝一早拜新年”的童声。 年饭后,一般要用水稻杆在大门口燃烧。俗称“旺门脚”,寓意“红红火火”,“兴兴旺旺”。看着燃烧的火苗,人们的心中也变得暖烘烘的。 午夜(子时)12点正,又是爆竹声四起,如雷贯耳,响彻云霄,直至清晨。一般放爆竹,都是在子时以后,即农历新一天的开始之时辰。过了子时,就是正月初一了。俗称“天公生”,就是天公生日。这时候,人们一般要准备供品,特别是煮甜汤圆。等一切礼拜结束后,要放鞭炮送神。后来随着生活习俗的变迁,有的家庭已经不再拜“天公”了,于是放鞭炮就成了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然而,近年来童声不再,爆竹声也由于政府的禁止而销声匿迹。 说到食年夜饭,塘厦人就有很多讲究了。食年夜饭,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了。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馔,也享受着那种快乐的气氛,更享受着全家人齐聚的天伦之乐。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但有一样东西一定少不了,那就是——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会喝一点,取“长长久久”之意。 过年食品中还有一个叫作“煎堆”的,其特点是香脆、酥化、可口,这是珠海、东莞等珠江三角洲一带居民过年必不可少的年宵食物。 关于“煎堆"的由来,一说,很久以前,一个年卅晚,某乡突然狂风骤起,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头吃人的怪兽,弄得尸横遍野,只有少数躲藏在屋里的人才得以幸存下来。 保民平安,有位叫阿堆的乡民,提议每户人这头怪兽,人们叫它作“年”。为了铲除它, 家用稻草、米粉、鲜肉和烈酒,仿造人身,以引诱怪兽上钩。 结果,怪兽吃了草人后,因酒性发作而醉倒,最终被杀掉了,但在与怪兽的战斗中,阿堆也不幸身亡。 后来,乡人为缅怀阿堆除兽安民的功绩,每年岁晚都用糯米粉制作“煎堆”来供祭他。 另一说法是,玉皇大帝的女婿灶王爷每逢小年都要与灶君奶奶一起上天朝见玉帝,各家各户便炸煎果交由灶王爷带去献给玉帝,以求玉帝龙颜大悦,赐予福气。这种煎果,用糯米揉制经油炸而成,形似蟠桃仙果,馅里有花生米、糖冬瓜粒、蜜饯桔饼,还有爆谷花、芝麻子,人们叫它做“煎堆”。煎堆五味调和,咸甜适当,意谓人丁兴旺,花开富贵,合家平安,万事大吉,寓示着人们的美愿。久而久之,煎堆就成为民间过年必备的食品了。 据考证,“煎堆”这种食物起源甚古,唐时叫做“碌堆”,是唐朝长安宫廷中的食品。因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居民,有许多是在唐宋时期陆续从中原南迁入粤的,所以碌堆也随之传进了广东,广东的“煎堆",显然是北人南迁的结果。不过,古代长安的碌堆与现今广州的煎堆,无论在用料或制作上都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同宗而变异罢了。 吃完团年饭,全家大小就要冲“大吉水”,就是用一种柚子叶煲水冲凉。浴后,着新衣,穿新鞋,长辈家长给儿孙派送压岁钱,表示过新年,人人袋里都有钱的好意头。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之后,就会发高烧说胡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酒整夜点灯不睡觉,就叫“守祟”(守岁)。 据说有一户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就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从孩子枕边迸出了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塘厦人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旧时,晚上,小孩子提着灯笼在村巷中玩耍(称“耍绿仔”),大人们在欢聚谈笑,吃着果品等守年。守至子夜零时(十二点),就敞开大门,燃放大串爆竹,以示“爆竹声中除旧岁”,送旧迎新,迎春接福。 正月习俗 年初一,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早晨开门,人们先要燃放爆竹,这叫做“开门炮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这天,小孩一起床,就会被大人们嘱咐,又长大一岁了,要听话,要懂事等等。小孩子这一天也变得格外乖巧,似乎真有脱胎换骨的样子。人们穿着漂亮光鲜的衣服和新鞋袜,春光满面,见面都相互说着“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晚辈见到长辈要恭贺,长辈则要派“利是”(又称牛牯钱)给晚辈们。那些辈份高、年岁大的老者,几乎一整天都有晚辈登门拜年,应接不暇,老人们虽累点但也得意和欣慰。平辈见面则互相道贺、祝福,互送“利是”和糖果给对方的小孩。 这一天的民间禁忌特别多:相互见面切忌问病讨债,否则不但自讨没趣还会引发纠纷;村民不杀生、不洗衣、不扫地、不倒垃圾;说话忌说“病”、“死”、“鬼”、“穷”、“输”等不吉利字眼;也忌小孩啼哭,因此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对其打骂。村民在年初一有“吃斋”的习俗,有的全天或半天“吃斋”。 坊间流传,一年之中,这一天吃斋,就能全年纳福。特别是老人们,年初一大多都会吃斋的。一是为自己消灾,而是为子孙积德。斋菜一般为金针(黄花菜)、木耳、冬菇、腐竹、豆腐、粉丝、黄牙白等。深夜,村民们还要赶着去祠堂庙宇添头香,目的是求神拜佛保佑全家平安。 这些禁忌都有相关的原由。塘厦人认为正月初一是“扫帚生日”,因此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就会扫走运气,导致破财,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则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而破财。 塘厦民间至今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 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塘厦人把它看作新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如果说了不吉利的话,或是小孩挨打啼哭,会被认为是“没头彩”,兆示了疾病、凶祸,那么一整年都会“倒运”,小孩也会从年头哭到年尾,因此,为求得全年的福气,也要吃斋、不杀生、去添头香。 这一天,人们都在欢声笑语、相互恭贺、文明款待、迎春接福的热闹氛围中度过。 年初二,俗称“开年”,家家都要宰鹅杀鸡,置备酒菜佳肴,全家欢聚吃“开年饭”。 建国前,村民天一亮就开始置备茶果、鹅、猪肉等到宗祠里祭拜祖先,之后到设在村里各处的菩萨伯公、土地参拜,最后回家拜天神地神,并请祖先回来吃开年饭。 建国后,这一习俗已取消,只保留了在家中拜天地祖先的习惯。开年午饭要尽早开席,以得“人勤春早“的好兆头。 这天“开年饭”后,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一般带有硬饼、糖环、碌堆等过年食品及鹅一只、猪肉一块。礼物虽不多也不贵,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女儿对娘家的切切思念。此 外孙们的红包利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娘家聚会到吃了晚饭才回来。 外,女儿们给娘家 塘厦有习俗规定新人出嫁第二天必须回娘家,古称“归宁”。新郎第一次拜谒岳父母,要备带三性大礼。岳父母要让女婿“食甜卵(鸡蛋)”,并设酒席款待。 “食甜卵”之俗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昔时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经媒人说合,出嫁给了张生。但几年未育,婆婆听知女儿女婿夫妻意见分歧,长期分居,实非生理问题,为盼望早日抱得外孙,就设法请女婿到家里来,煮甜卵敬之,并告知女婿甜卵是甜蜜圆满,家能甜蜜圆满则兴,夫妻甜蜜圆满则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女婿因此觉悟,从此夫妻相敬如宾。翌年,夫妻得子,女婿欢天喜地到岳家来报喜。自此,后人就以煮甜卵敬新女婿,历代便沿袭了下来。 年初三,俗称“赤口”,亦称为“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会带来不吉,因此农历正月初三被认为是凶日,不宜外出及宴客。 这一天,全家老少都只在自家玩乐,均不出门,也不去别家串门,说是容易撞见赤狗,遭遇不吉之事。如果不慎进了别家的大门,就会被人家视为不吉利,不受欢迎,所以年初三一般不入别家门。如有特殊情况非登门不可,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之祸,当然,这多少带有迷信之说,但出于“趋利避害”的传统,如要登门则应将屋主人叫出门外叙谈,客人自觉不进门,主人也不会邀客人进门。 另外,“赤”字含“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带来贫穷,所以这天又叫“穷鬼日”。这天一早起床,全家就动手进行大扫除,俗称为“扫穷鬼”,扫得越干净越好, 地上如有一点点纸屑之类东西没扫净,就会被视为“穷鬼”,总之要把一切垃圾悉数扫地出门。打扫时还要念“穷鬼出,富贵入”。打扫的垃圾要集中起来,送到远离家门的野外河边、路边点火烧掉并放炮竹,表示已将“穷鬼”赶走。年初三扫地虽含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也符合卫生要求。年初一、初二均不扫地,垃圾自然就堆积多了,年初三来一次大清理也是情理之中。 年初四之后,就要开始大规模的走亲访友了。春节里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是民间传统习俗,到亲友家拜年除了带一些新年食品外,必不可少的是给孩子利是和橘。 在民间,人们习惯把“橘”写成“桔”,而“桔”与“吉”很相近,做年互赠橘子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因此,拜年的人,无论带多少礼物,其中大橘是不可少的。也有送苹果的,取“平平安安”之意。 年初五,俗称“出年挂”。虽然村民仍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爆竹声仍时有耳闻,但新年高潮已过,村民都开始筹划一年的农事。 正如人们所说:“论冬莫论年,吃了年饭要耕田”,农家开始为春耕做准备。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年卅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
本文档为【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