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教育]

2017-12-21 13页 doc 28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教育]急救的原则和应用[教育]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 急救的原则与应用 急救是指在任何伤病突然发生时,利用当时环境中可供应用的一切设备及材料,按照一定的原则,立即加以处理的行为。在将伤病者交给医生或者送到医院以前,急救是公认的处理方法。 为什么需要急救 急救可使伤病者: *维持生命 *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 *促进恢复健康 急救者的责任 急救者应根据意外发生的次数与严重程度而定。但在原则上,在处理伤病者时,急救者的责任应该包括: *了解整个情况。 *辨别病人所患的疾病,或者造成受伤的原因(也就是诊断...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教育]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教育]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 急救的原则和应用 急救的原则与应用 急救是指在任何伤病突然发生时,利用当时环境中可供应用的一切设备及材料,按照一定的原则,立即加以处理的行为。在将伤病者交给医生或者送到医院以前,急救是公认的处理方法。 为什么需要急救 急救可使伤病者: *维持生命 *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 *促进恢复健康 急救者的责任 急救者应根据意外发生的次数与严重程度而定。但在原则上,在处理伤病者时,急救者的责任应该包括: *了解整个情况。 *辨别病人所患的疾病,或者造成受伤的原因(也就是诊断病因)。 *立即给于适当的处理。这是必须切记:伤病者所收的伤害可能 不止一处,也许还有其他更严重伤病,需要你优先救治。 *不要迟疑,应该立刻按照情况严重的程度,安排伤病者就医、住院或者送回家。 当伤病者已转交给医护人员或者其他适当的人时,急救者的责任这才结束。但是,急救者必须把整个情况及处理过程给接管者,并且在确定已经没有必要再帮助之时,方可离 主要的急救技术 熟练的急救者都知道,只要伤病者可以维持住三大基本需要,就能挽救生命。这三大基本需要是: *呼吸道通畅 *充分的呼吸 *足够的血液循环 当这三大基本需要受到干扰时,伤病者立刻身陷危境。有三种紧急情况会立刻引起这种危机: *呼吸或心跳停止 *大出血 *昏迷,可能会干扰呼吸道通畅,最后影响呼吸 复原卧姿 呼吸、心跳正常,但却昏迷的病人,应该让他以复原卧姿躺着。这种姿势可以维持伤病者呼吸道通畅,使舌根不致后坠,头与颈部依然维持伸张的位置,使呼吸道大开,而且伤病者的呕吐物或口中液体都会自然流出。伤病者四肢的位置使身体具有稳定性,形成一种安全而有舒适的姿势。如果伤病者的伤情或病况比较特殊,也可以稍加改动,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或不适。 如果你在检查伤病者,或处理脊椎受伤的病人,复原卧姿可能不是理想的姿势。但是,当伤病者呼吸困难或出现痰鸣音,显示呼吸道并不通畅,或者因情况特殊无法分出人手来照料他时,都必须立刻使用复原卧姿。 复原卧姿过去称为昏迷侧卧,或者四分之三俯卧 控制失血 控制失血的原理是:限制血液流向伤口,使血凝块尽快形成。这有2种方法:压迫,或将伤口抬高。压迫止血又分2种:直接压迫伤口或间接压迫供应伤口血液的动脉。出血时,必须先用直接压迫法,直接压迫法失效或无法做时,才使用间接压迫法。 失血的危险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流失1/2升血液毫无影响(比如献血),但失血如果超过2升,后果就很严重了。如果不立刻设法控制严重出血,可能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直接压迫法 为了控制出血,并且不影响到血液循环,应该立刻对伤口直接施加压力。直接压迫伤口附近的血管,可使血流减缓,使血凝块得以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能使血流停止。如果伤口中有异物,加压时应该避开。 如果可能的话,应将受伤部位抬高,并且设法支撑住。这样可以降低局部的血压,减缓血流速度。 方法:?用手指直接对伤口加压。?让伤者以最舒适的姿势躺下,尽可能将受伤部位举高,并且设法支撑住。如果 伤口较大,设法挤压伤口两侧,轻轻地使伤口闭合,维持固定的压力。?用敷料覆盖伤口,用绷带固定伤口和敷料。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用作敷料。如果 继续出血,可再加上敷料,绝不要移动原先那块敷料,以免影响血液凝结。 间接压迫法 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控制动脉出血。 “压点”是指可以将动脉压到骨骼上,从而阻止血流的部位。不过,由于这样会阻断肢体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只能当成止血的最后手段,而且应用时不得多于15分钟。 可用于控制严重出血的压点有二--肱动脉(大约在衣袖内侧缝合处)、股动脉(流经腹股沟中央)。 危急时的行动 急救的基本原则是用于任何伤病者,而且不论其严重程度如何。当意外发生时,急救者的责任是要迅速、冷静而且正确地行动,维持伤病者的生命,阻止伤病恶化并促使其复原。这就需要: *迅速但冷静地接近意外发生处。 *立刻评估整个情况及伤病者。 *基于各种症状及体征,对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 *立刻适当地处置各种情况。 *依伤病情况作适当的安排。 接近现场 必须快速,但冷静而谨慎地靠近意外现场,确定不会使自己也身陷危险。到达现场时,先明你受过急救训练,如果当时没有医师、护士或更有经验的人,你应该冷静负起全责。 评估情况 你一负起急救责任,第一任务是正确评估全局,并决定行动的步骤。 会影响行动步骤的因素包括:安全性、找其他人协助、考虑处理的步骤,以及请求支援。 安全性 避免增加你自己、伤病者及其他旁观者的危险,以免增加伤亡。注意以下情况: *车祸 指导一名旁观者去指挥交通,让车辆绕行过你和伤者。留心起火的危险性,关闭汽车的点火装置。 *煤气与毒气 尽可能关闭气体来源。 *触电 阻断电源,并应避免再有人触电。 *火灾 与建筑物倒塌 寻找他人协助 有时旁观者的助益极大,甚至可以请他们协助处理,比如控制严重出血,或支撑严重受伤的肢体。但旁观者也可能成为干扰,必须将他们驱开,以免妨碍急救。可以请他们指挥交通与群众,或去打电话请求支援。请旁观者打电话时,必须确定他们知道要说些什么,最好请他们用笔下来,并在出发前对你复述一边。一定他们在打完电话后,回来向你报告。 考虑处理的步骤 为了了解伤病者的情况,必须作下述检查。 *呼吸道与呼吸 *出血 *失去意识 *休克 *其他 除非四周情况非常危险,否则在搬动伤病者前,应先处理它的骨折及较大的伤口。假使伤病者已陷入险境,在搬动前应先固定他受伤的部位。 请求支援 一旦决定需要救护车、警察或消防队的支援,立刻设法请求支援。赶往最近的电话,或请旁观者打电话给医院说明你所需要的支援。 不管是你自己或请别人去请求支援,都要确定说明: *你的电话号码。 *意外发生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叉处或其他显着目标。 *意外的严重程度及类型,比如发生车祸时,有几辆车出事,几人发生危险。 *伤病者的数目、性别及大约年龄,并尽可能说明受了什么伤。 如果怀疑伤病者是心衰或分娩,要请求特别的医疗支援。 注意 任何警政单位都可与医疗单位直接联系,并将消息转送给他们。 不要 先放下话筒,应该让对方先挂断电话。 伤病者或伤处太多 如果伤病者不止一名,你应该迅速评估谁应优先处理。对呼吸停止或呼吸困难的伤病者,都应先使他们的呼吸道通畅,并在必要时作人工呼吸。立刻让失去意识的伤病者,依复原卧姿躺下。在暂时控制严重出血时,可清部分伤病者或旁观者协助。记住,吵的最大声的伤病者, 很少是最严重的。 急救时还要注意,一般常识和急救知识一样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常会发现,重大意外很少会只造成一处伤害。如果同时又多处伤害,对一处伤害所作的正确处置可能会影响到对其他伤害的正确处置。这时,必须先决定哪一处伤害最严重,并以正确方法加以处理。然后,在冲突的情况下选择最正确的方法,依次处理其他伤害 处理 对于你所发现的任何情况,应该迅速而冷静的进行适当处理。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不断激励伤害者,使他安心。安静而有效地进行急救,注意伤病者的任何意见与要求,少用问题去烦他,问问题常另伤病者感到厌烦。做过需要的处理后,将他安置在适当地点,等待支援赶到。 记住,你的目标是维持生命,阻止情况恶化,同时促使复原。 维持生命 *让伤病者以正确的姿势维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开始复苏术,一直到医疗支援抵达。 *控制出血。 阻止情况恶化 *包扎伤口。 *固定较大的伤口及骨折。 *让伤病者按处理的需要,选择最舒适的姿势休息。 促进复原 *解除焦虑,鼓舞信心。 *设法解除或减轻疼痛与不适。 *在处理时动作尽可能轻柔。 *避免受寒。 适当的安排 急救处理完成后,伤病者应该接着受到医护人员的照料。这时,你应该判断情况的严重程度,以及伤病者的需要,然后: *安排救护车(如果只是小伤或手臂的骨折,也可用普通车辆)送往医院。 *在意外现场将伤病者交给医护人员。 *将伤病者移到附近房屋中,等候救护车或医师。 *允许伤病者回家,需要的话则建议他自行就医。 如果曾经失去意识,即是只是短时间或只是休克,绝不要直接送他回家,应该先请医师诊治。 伤病报告 伤病者要离开时,一定要让他带着一分手写的简单报告。如果需要,你应该陪着他,完成这份个人的伤病报告。 报告上未必需要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整个过程,但应该记有以下各项: *意外或疾病的病史(发生原因)。 *伤害的简单描述。 *意识反应的程度与变化。 *其他有关的伤害。 *脉搏及其变化。 *肤色及其变化。 *失血的情形。 *任何不正常的行为。 *处理的经过与时间。 你还应该设法将消息带给伤病者的家人,说明所发生的意外及其地点。 财物 照顾任何属于伤病者的财物,并将其交给警察或救护车上的人。 敷料与绷带 使用敷料和绷带的方式与技术,需视受伤的类型、以及可用的材 料而定。 注意 棉毛织品绝不能直接接触伤口,因其纤维会粘住伤口。 敷料 敷料是指盖在伤口上,有保护作用的覆盖物,可协助控制出血、防止感染并吸收任何分泌物。 敷料大小以能盖住伤口区域为原则,应尽可能无菌,以免感染。敷料还应有吸水性,以免汗水无法发散,使伤口四周的皮肤潮湿,浸湿了敷料。这会加速细菌孳生,影响愈合。 敷料可以协助血液凝固,加速愈合。虽然敷料也可能粘住伤口,在伤口痊愈后不一去除,但其益处远大于因去处敷料而引起的伤害。如果敷料被血液渗透,不要将其拿开,而应在上面再多加些敷料。 使用敷料的一般原则 *尽可能在使用敷料前彻底洗手。 *如果伤口不太大而出血已经控制,应在使用敷料前先清洗伤口及四周皮肤。 *避免触摸伤口,以及敷料会接触伤口的部分。 *不要对伤口及敷料咳嗽、谈话。 *如有必要,可在不具粘性的敷料上覆以棉毛垫,协助控制出血和吸 收分泌物。这些棉毛垫必须平整,并以绷带固定。 *如果在固定前敷料滑移伤口,新换一块。 *敷料一定要直接放在伤口上,不要从一旁滑到伤口上。 绷带 在敷料上加上绷带,可以维持直接压力,以控制出血、固定敷料或夹板、防止肿胀、支持肢体或关节、限制移动,绷带有时还可以协助抬动伤病者。 使用绷带的一般原则 *用绷带时,伤病者应坐或躺下。 *尽可能坐或站在他的前方,自伤侧裹扎绷带。 *一定要从内侧向外包裹,从伤处下方向上包裹。 *开始时,应确定伤处已支撑在正确部位。 *如果伤病者躺着,缠绕绷带时应自踝、膝、背和颈部等自然凹陷处通过。 *绷带裹扎的松紧度应以能够固定敷料、控制出血,或防止移动,但不得干扰血液循环为原则。 *应经常检查,确定绷带并未因组织肿胀而变得太紧。 *如果裹扎住四肢,则应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检查循环情况。 *如果目的在控制出血,维持直接压力,则绷带结应打敷料上。 *如果目的在固定肢体,绷带结应打在未受伤侧的前方,除非有其他特殊情况。如果两侧都受了伤,则应打结在身体中央。 *如果必须打结以固定绷带时,一定要打死结。 *在四肢和身体间,以及在四肢的关节处,要使用绷带时,应尽量加入足够的填料,特别要注意自然凹陷的部位。 检查血液循环 在扎好绷带后,应立刻检查血液循环与神经。以后每隔10分钟也得检查一次。一旦发现有以下情况出现,应视需要调整或解开绷带。 *伤病者的手指或脚趾刺痛,或失去感觉。 *无法移动手指或脚趾。 *手指或脚趾甲呈现异常的白色或蓝色。 *伤肢的脉搏消失,或比正常肢体的脉搏减弱。 *手指或脚趾冰冷。 检查方式 压迫扎上绷带的手或脚的一片指甲,使其呈现白色。放松时,如果指甲迅速恢复粉红色,则说明血液循环正常。 如果 指甲仍是白色或蓝色,或者手指异常冰冷,就表示绷带扎得太紧。 如果 伤肢的脉搏消失,也表示绷带太紧。 三角绷带 将一块1米见方的布料对角斜分为二,就是两块三角绷带。三角绷带有多种用法,展开时可当作悬带,可以支撑或保护手臂、胸部,也可用以固定头、手和脚的敷料。同时,三角绷带可按需要折叠使用--宽绷带、狭绷带、环形垫、平结等。 悬带 悬带可用于支撑和保护受伤的手臂、手腕和手掌,或在胸部受伤时固定上肢。分两种类型:臂悬带和肩悬带。悬带必须用于受伤的一侧,才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臂悬带 应用于上肢和部分胸部受伤时,可使伤病者的前臂保持在胸前,但只在伤病者坐或站时才有效果。 使用臂悬带的姿势正确时,伤病者的手应略高于肘部,绷带底部正好位于小指根处,五指的指甲都露出在外。 肩悬带 当手部出血、胸部受到复杂伤害或肩部受伤时,可使用肩悬带,使手和前臂维持高举的姿势。 临时悬带 *利用背心或夹克的扣子、拉链,支撑上肢。 *翻上伤病者夹克的下摆,别在衣服伤。 *将伤肢的衣袖别在衣服上。 *用围巾、皮带、领带或紧身衣来支撑上肢。 夹板 伤病者需要移送医院时,骨折或伤肢通常要用夹板固定。最理想的是以身体做夹板,也就是一腿受伤但另一腿健全时,可用绷带将两腿裹扎在一起。但如情况不允许,或者旅程太长、太艰险,就需另找夹板固定。 夹板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长度,而且要加上适当的填料。四肢在用夹板时,在骨骼与夹板接触处和有自然凹陷的部位,都应多加填料,减少摩擦。 临时可用任何坚硬、有足够长度和宽度的材料充当夹板,如木板、树枝、扫帚和卷起的报纸等。 抬起伤病者 这项技术只要做法正确,即使是极重的伤病者也可不费太大力量抬起。但重要的是,你应避免抬动过重的伤病者,而应尽量从旁观者中寻找援手,以免伤及自己。 抬动伤病者有两大原则:?一定要用身体最有力量的肌肉,?重心一定要尽可能靠近你身体。 用正确的姿势抬东西非常重要。双脚应自然分开,保持稳固和平衡。保持背部直挺,头要正,让伤病者靠近你身体,用肩膀去支撑重量。如果他开始下滑,不要为了防止他跌倒而弄伤自己的背,应让他慢慢滑下,轻轻滑到地上,不至引起其他伤害。 独力搬动伤病者 如可有援手,绝不要独立移动严重的伤病者。 摇篮法(手抱法) 拖曳法 扶行法 背负法 肩扛法(消防队员背负法) 双人搬动伤病者 四手座式 两手座式 首尾法 座椅法 担架 为了避免增加伤害,可用担架搬动严重的伤病者到救护车上, 或到其他避难处。 测试担架 上担架 要让伤病者上担架,最好能有5个人合作,其中4人抬起伤病者,1人移动担架。但在人手不够或空间不够时,2人或3人仍能移动伤病者。急救者应先聚集协助的人,决定使用的方法,让每个人了解本身的工作,以及行动的口令。 四人搬运法 三人搬运法 抬担架 抬担架时,至少需要两位受过训练的搬运者,各据担架一端,主持这项急救的人负责担架头部。如有旁观者,可请其为担架开道。 如果伤病者的下肢受伤,抬担架下楼时应使头部先行。 除非伤病者发生休克,否则担架头部应略高于脚部。因此,让伤病者的脚部先行成为一般原则,但也有例外: *在上楼或上坡时,而伤病者的下肢并未受伤。 *伤病者下肢受伤或体温过低,在下楼或下坡时。 *将伤病者抬到床边或床尾时。 *将伤病者抬上救护车时。
/
本文档为【急救的原则和应用[教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