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

《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

2018-02-18 5页 doc 17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 摘 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源流之一,是道家学说的开山与根源。而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说,因而老子运用各种修辞来阐述道,而隐喻便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种。隐喻是老子阐释道丰富无限内涵的一种基本方式,也突出了彰显了中国悟性思维的传统。 关键词:《老子》概念隐喻;悟性思维 引言 《老子》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源流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说的一种究极的本源,对于道的不可言说,老子选择以一种诗性的表达方式去阐发,那...
《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
《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 摘 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源流之一,是道家学说的开山与根源。而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说,因而老子运用各种修辞来阐述道,而隐喻便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种。隐喻是老子阐释道丰富无限内涵的一种基本方式,也突出了彰显了中国悟性思维的传统。 关键词:《老子》概念隐喻;悟性思维 引言 《老子》作为我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源流之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说的一种究极的本源,对于道的不可言说,老子选择以一种诗性的表达方式去阐发,那就是用隐喻的方法。老子用大量的隐喻去揭示道无限的内涵,以概念隐喻的方式为主,而这些概念则围绕着道的核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的体系。同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而《老子》中广泛的使用隐喻,也明显的表现了我国艺术思维自开始之初,就有突出的悟性思维的特点,而这种思维也在后世一直影响、绵延,形成中国独有的审美特点――悟性思维。 一、概念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对概念隐喻进行定义: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概念系统具有隐喻性。它构筑我们对世界、自身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所以隐喻实质上是依据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和体验往往借助于隐喻,并体现在语言中。人们借助从基本经验中得到的基本概念去理解情绪、感觉、道德、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 二、《老子》中的概念隐喻 在《老子?一章》中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认为是不可言说的。所以,为了阐发他的哲学思想,在老子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其中隐喻是其主要手段之一。其中表现“道”的概念隐喻为主,而“柔”“弱”的概念隐喻主要是“水”,“强”“弱”的概念隐喻是“牝”“牡”。 (一)“道”与“水”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围绕“道”来展开。《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有着不同内涵:一是指形而上的终极存在;二是指事物自身规律;三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说,在《老子?四十一章》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所以,老子就以诗性的隐喻来表现不可言说,阐发“道”的丰富内涵。 老子以“水”对道予以隐喻表现。首先,水滋养万物、孕育生命,是一切的本源,同时也任由生命自我的生长,为生命提供条件,又不掌控生命,正如道:“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次,水的特点是无常,可以随形势改变而变化,而道也是无常的,“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第三,道是以柔克刚的,正如水一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 (二)“柔弱”“不争”与“水” “柔弱”“不争”是道的重要的特征。老子说:“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道”者生生不息,开始发生的作用虽然柔弱却绵延不绝。“道”的柔弱是“无为”的状态,正是“道”的柔弱,万物才自生自长。 老子认为水最能表现“柔弱”“不争”,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十三章),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最坚强的东西也无法胜过它。老子用水作为隐喻,因为水还有有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而道亦是如此,柔弱而无为不争,居下却是一切的根源。 (三)强弱与“牝”“牡” 老子学说来源于《归藏易》,崇尚女阴、阴柔,植根于原始性器崇拜。《老子?六章》中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若存。”,这就是一种性隐喻,原于女阴崇拜。而这种女阴的性隐喻,“牝”代表的是弱,是静,是居下位的,所谓“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而这种特点与道、水的特点是一致的,都是阴柔、居下、不争的,代表的是静的一方。而牡则是强势的一方,是燥的隐喻,所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以性别作为隐喻源头,以“牡”“牝”隐喻范畴,论述柔弱胜刚强,清净为世界本质的道理。而牝作为母,亦是表现道的隐喻。道是本源,是一切的起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而牝也是如此,“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三、《老子》隐喻与悟性思维 《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监,能无疵乎,”这是说只有以超概念、超逻辑,亦即超所谓“理性”(不是所谓“非理性”)的方式,才能把握“大美”。涤除玄鉴,虚静归根,所彰显的就是以一种内在的领悟的方式,去把握、体悟道的本质。《老子》中广泛运用的隐喻的修辞方式,既是彰显了我国文化思维中悟性思维在最初就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影响后世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悟性思维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悟性思维既是把握真理的基本方式,也是艺术思维、审美把握的基本方式。 当今学术界常把悟性思维直接称为“直觉”,这是“反向格义”的一个典型。悟性思维与直觉表面上确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人们却忽略二者之间哲学基础的根本不同。悟性思维是超感知、超经验、超概念、超逻辑乃至超自我的物欲、情欲的,人性与道体、人性与物性直接契合,在瞬间达到对事物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在以道为宇宙本原的老庄哲学中,物我一体,同本同源,都来自、也都属于宇宙大生命总过程(恒道或常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人认识万物是人性与物性的契合,心性与道体的契合即向宇宙大生命总过程的复归。悟性思维作为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在瞬间达到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老子》中丰富的隐喻,来表现不可言说的道,就是悟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对于道的把握,不是理性的分析,只能用一种人与物的高度契合,心与道的完全融会的方式。《老子》中隐喻,所彰显的正是我国特有的悟性思维传统。(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老子》.陈鼓应.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书刊评介.1995,5. [3] 李越.隐喻的认知研究:解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1. [4] 翟少军.概念隐喻论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 许伟利,周可荣.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6] 张磊.隐喻与文化.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7. [7] 梅德明,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外语学刊.2006,3. [8]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
本文档为【《老子》的概念隐喻与中国悟性思维传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