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333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

2017-10-26 8页 doc 21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333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333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 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 [内容摘要] 教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激励的表扬性评价~又要有委婉的引导性评价~还会有观点鲜明的批判性评价等及时评价~但还要有可以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延时评价~把学生推到问题开始的地方~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发现和研究”~从而使问题得...
333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
333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 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 [内容摘要] 教学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激励的表扬性评价~又要有委婉的引导性评价~还会有观点鲜明的批判性评价等及时评价~但还要有可以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延时评价~把学生推到问题开始的地方~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发现和研究”~从而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延时评价作为及时评价的补充~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延时评价 信息技术 思维 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系列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课程标准》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信息技术新课程非常重视评价,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促进教与学,其中,尤其重视过程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由此来检查学习效果、增强过程体验和改进学习方法。然而,各种评价方式皆有它的适用范围与时间,只有在恰当的时间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才能让评价起到最大的作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即时奖励性评价方式出现在了课堂上。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式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水平差异,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就说:“这位同学很聪明,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了很有节奏的拍手声,而所有的学生都是表情漠然,包括受表扬的学生;而如果学生答错了时,老师会说:“不对,你先想想,等一下再请你回答。”使得思考问题过程变成了学生猜测老师标准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学习积极性也在慢慢消退。所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时不能马上做出评判,而应该缓一缓,适时进行延时评价,这不仅有 第1页/共6页 利于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延时评价,作为一个并不受人关注的评价方式,是指在学生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做出结论,而是让它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 一、延时评价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一)让学生在延时评价中自主探索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法研究中提出: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人的思维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老师决不应替代;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发现的,老师决不要暗示。过早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将导致学生放弃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形成被动接纳知识的学习方法。延时评价的适当运用,给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了条件。 在学习Flash课程过程中,教师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何画出一个花瓶来。一位男生很快的举手说:“我用椭圆工具画出瓶口和瓶底,然后用铅笔工具画出瓶身。”教师听后,不忙评价好坏,而是问:“还有其它的方法吗,”一位男生思考后发言说:“我都用椭圆工具来画,首先画瓶身,然后画瓶口、瓶底,再用橡皮擦修改。”教师继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画法,一位女生站起来说:“瓶口和瓶底我同样选用椭圆,但瓶身我用曲线工具来画。”“我有更快更好的办法,我先画瓶口瓶底,然后用曲线画出瓶身的一边,再复制翻转一下,画出来的花瓶左右完全一样。” 试想,如果教师在第一位同学或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就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学生还能发挥思维,创想出如此多的方法吗,甚至很可能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只会使用椭圆和铅笔工具做画。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二)让学生在延时评价中创新猜想 教育心理学上指出,只有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延时评价的应用,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 第2页/共6页 生可以静下心来,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随之大大提高,潜能也得到了挖掘。 有这样的两堂课:在初步了解了二进制编码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需要运用到二进制编码,一位同学很快就回答说:“计算机。”本着激励教学的想法,虽然有部分同学似乎想发表不同的意见,可教师还是先表扬了这位同学“你真聪明~老师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本以为经过这么一表扬,举手的学生将会更多,哪知道好多本来举着的手竟然都放了下来,气氛一下子僵住了。而另一堂课教师则运用了延时评价,接着问:“其他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我觉得士兵用的旗语”“我看过机器人走迷宫,那个可能也运用了二进制编码。”„„这时,教师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同学们都说得很对,能有这么多例子。” 这样的延时评价,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发展思维,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澄清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敢于独立思考、说出自己见解的勇气。 (三)让学生在延时评价中发现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整天都在和学生的错误打交道。夸美纽斯认为“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才能在练习中没有错误。”这一观点无疑受到了行为主义的影响,以为只要小心翼翼地防错、堵错,错误就能避免。今天,我们不能再视错误为“洪水猛兽”,而应该正视错误,把错误看成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认识到错误也有其价值,并且充分地加以利用,适时的延时评价,能让错误价值最大化。 在完成了网页制作的教学之后,老师让学生进行作品设计,制作一个有主题的网站。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因为网页内容较多,嵌套表格层次较乱,无法将多张图片与多段文字顺利排版。这并不是学生技能上的问题,而是因为制作之前没有经过前期规划。制作完成后,老师并不是马上去对学生的作品上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而是创设了检查与欣赏时间,先让学生自我检查,然后互相欣赏。发现学生在这几分钟里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对网页进行了进一步的美化,使之更加美观大方。 第3页/共6页 这短短的时间,给了同学们足够的自我评价与欣赏时间,成就感促使他们在对比过程中仔细的进行自我检查、审视。对于由于非技能原因而造成的问题很快就能发现并改进过来,同时自主掌握作品设计与规划的准备过程。有的同学甚至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表扬而更加提升作品品质,知识巩固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有诸如像激励性、引导性、批判性等即时评价,也应该有可以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延时评价。教师若总习惯于给学生一个即时的评价,一旦学生稍有一点出格的表现,就及时地给予纠正。学生每走一步都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之下,这种过了头的即时评价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但往往会给学生一个思维定势,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思想。诚然, 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之后,感到什么都不懂,这是教师教学失败的注解, 但是如果让学生觉得什么问题都没有也不是什么好事。教学的真谛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延时评价正好可以通过给学生留“窗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置疑精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运用延时评价的基本教师策略 (一)学生的想法独特有创新意识时可运用延时评价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之间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学生会在算法和多媒体不同选修模块中有不同选择的原因所在。此时,教师要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通过平等对话、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我在讲授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问题上,向学生描述了课本上的除2取余法。例如十进制数11,用除2取余法,则如图1这样描述: 余数 2 11 1 2 5 2 2 1 1 0 图1 第4页/共6页 11转换为二进制的结果就是1011B。而此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认为可以从1开始,每次递增2倍,依次是1、2、4、8,然后再将相加之和为11的数字对应设置为1,其余设置为0,得到的就是11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如图2所示: 11 8 4 2 1 1 0 1 1 图2 又有不同学生针对他的见解提出了疑虑:“这样做有没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呢,比如说不同的几个数字相加都可以得到结果11。”(第一个学生一时语塞。)这时,我首先表扬两名学生敢于向课本质疑,不唯,不唯师,却不马上评价谁对谁错。接着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几个十进制数字,并用该同学的方法转换为二进制,检验是否正确,并尝试看看是否存在多解。当然,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认真思考,参与了实践活动,最后获得了一个不同于课本的好方法。 (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分歧时可运用延时评价 学生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事物,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也就大相径庭了。对于学生的观点或争论应该采用延时评价,否则会造成对其他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的定势影响,从而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思维。 例如PhotoShop图象处理一课中,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动物放置到适当的背景图片中,制作成一张呼吁爱护小动物的明信片。学生们对其技术的理解都能达成共识:即是用魔术棒将动物选取出来,拷贝到背景图片中。然而对于图片的美观性,学生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将一只小狗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有的学生将一头大象挂在大树之上,等等„„ 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审美具有多元性,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好与坏)及时 第5页/共6页 作出恰当的评价。此时,教师可采用延时评价,将大家公认好的作品展示出来,既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又凸显学生的个性。 (三)对学生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可运用延时评价 对于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诸如动手操作、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报告,弱势学生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此时可采用延时评价,给学生提供对不理解的作业多次修正的机会。甚至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提出自己对知识的不理解程度,教师再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相关资料,或者再讲解,补充学生的空白。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作业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审视能力。 再如,若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教师可鼓励这些学生通过申请重新解答。教师可以就学生第二次答卷或多次答卷中学生自己觉得最满意的一份给予评价。这样能让弱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总之,延时评价实际上是抓住课堂上的一些闪光点,用启发的,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围绕着闪光点展开思维,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让我们擦亮眼睛,及时发现这些课堂上的闪光点,妥善运用延时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苗逢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M]. 高等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2]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卫勇主编 [3] 《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 中国轻工出版社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译 [4] 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第6页/共6页
/
本文档为【3333.信息技术新课程有效实施延时性评价的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