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铅中毒研究进展

铅中毒研究进展

2012-10-04 3页 pdf 214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6772

暂无简介

举报
铅中毒研究进展 · 200·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 6月第 2l卷第3期 Chinese J Ind Med June 2008.Vo1.21 No.3 · 动 态 · 铅中毒研究进展 郝凤桐,杜旭芹,牛颖梅,薛长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北京 100020) 人类使用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公元前3800年的埃 及寺庙中,就曾经挖掘出铅 的制 品,这表明铅在远古时代就 被人类所使用。在工业上 ,铅 的生产至少有 5000年的历史 , 同时就有了铅中毒的发病。这个历史时期的铅中毒不...
铅中毒研究进展
· 200·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 6月第 2l卷第3期 Chinese J Ind Med June 2008.Vo1.21 No.3 · 动 态 · 铅中毒研究进展 郝凤桐,杜旭芹,牛颖梅,薛长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北京 100020) 人类使用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公元前3800年的埃 及寺庙中,就曾经挖掘出铅 的制 品,这表明铅在远古时代就 被人类所使用。在工业上 ,铅 的生产至少有 5000年的历史 , 同时就有了铅中毒的发病。这个历史时期的铅中毒不仅限于 铅作业工人,在普通人群,铅暴露可以见于应用光滑的陶器、 在罐头制造工业中应用铅料焊接、饮用水中高水平的铅污染、 在染料和化妆品中应用铅化合物 J。 铅中毒很久之前被作为职业性损伤所认识,希波克拉底在 公元前 370年就曾描述 1名金属冶炼工的腹绞痛病例 j。1767 年 George Baker描述了英国德文郡苹果酒生产设备中含有的铅 所导致的 “德文郡腹绞痛”。当时在欧洲葡萄酒生产过程中, 葡萄酒在煮沸的过程中可能被 “铅化”,存放于铅器皿中得以 保存其香味,而防止变质,由此导致众多铅中毒患者 j。 在 19世纪,铅中毒在英国被归类为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 申报的职业病,但是直到2O世纪后期,有关法规方确认了铅 暴露的安全限值。经过国内外学者上百年的研究,到本世纪 4O年代 ,人们对铅中毒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有了基本了解。从 上个世纪5O年代,开始对铅中毒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主要 以卟啉代谢紊乱和贫血为突破口,人们认识到铅中毒贫血主 要是铅干扰了卟啉代谢,进而影响血红素合成所致 。与此 同时,人们发现,依地酸二钠钙和青霉胺特效治疗作用,为 重金属中毒的螯合剂治疗翻开重要一页。 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人们对铅中毒的诊断与治疗已经 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慢性铅 中毒主要影响神经、消化、 血液系统,也有可能造成肾脏损伤。在治疗方面,依地酸二 钠钙被作为首选药物用于临床。但是在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 今天,关于铅中毒依然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1 铅的代谢 在成人,铅经 胃肠道吸收通常不完全,平均为摄人的 10%;而在儿童,消化道吸收可以达到 50%,再加上就身体 体积而言更大的空气吸入量,从环境总的铅吸收比率约比成 人多3倍。空腹、铁缺乏和低饮食钙,能够促进铅吸收 。 身体中铅的存积 ,主要由3个 “池”组成。 “血池”中 的铅包含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组分,但是只占身体铅负荷的 2%,其中95%的血铅与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结合,5%的血 铅在血浆;身体负荷的其余部分存在于皮肤和肌肉组成的 “中介池”,以及牙齿和骨骼组成的 “稳定池”。从生化角度 , 血铅构成了最重要的组分,其浓度反映了近期铅接触,生物 半衰期约 35 d。 “稳定池”中的铅包含了 95%以上的身体总 收稿日期:2007-08—01;修回日期:2008—04一l8 负荷,生物半衰期可达 2O一3O年。 尽管普遍的观点是个人卫生行为对血铅水平有重要影响, 但是有证据表明基因多态性可以对机体铅负荷产生影响。在对 800名铅作业工人和 135名对照者的研究中发现,有维生素 D 受体 B等位基因的观察者比有维生素 D受体 bb等位基因的观 察者血中和胫骨中的铅含量明显升高。另外,有 ALAD2等位 基因的暴露者比缺少此基因的暴露者有较高的血铅浓度,但是 胫骨的铅含量没有区别。作者认为这个研究证实了 8一氨基乙酰 丙酸脱水酶 (ALAD)基因和维生素 D受体基因可以改变铅的 代谢动力学 。有研究发现,在同样的环境暴露水平下,AL AD1—1基因型人群的血铅水平低于 ALAD1-2和 ALAD2、2基因 型。也有报道 ALAD基因还影响到铅在体内的分布和毒性,在 同样血铅水平下携带 ALAD1—2和 ALAD2—2基因者膑骨和胫骨 中铅水平增高,且对肾脏的毒性也高于 ALAD1—1基因型。 Needleman的研究发现,携带 ALAD2基因者在接触相同浓度的 铅时,血铅浓度明显高于 ALAD1基因携带者,造成这一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铅可以更牢固地与 ALAD2结合,从而抑制其活 性,故可以认为 ALAD2基因携带者对铅更为敏感 j。 2 铅的神经毒性 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人们 已经认识到严重的慢性铅 中 毒可以导致中毒性脑病以及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以伸肌无力 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是铅 中毒特征表现之一。 但是,涉及患者体内铅负荷水平与神经系统损伤的关系,存 在不同看法。 大部分的争论是围绕着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的潜在影响。 通常认为当血铅浓度大于 2O g/100 ml时,会对儿童的神经 心理发育产生微弱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资料表明,当血 铅浓度小于 1O g/100 ml时,几乎不会对儿童产生影响。 铅神经毒性的机制还没有充分阐明。急性脑病可能继发 于血脑屏障的破坏,铅导致钙细胞内第二信使作用的损害, 致使大脑内皮细胞问连接致密性丧失,血浆随之进人大脑导 致脑水肿。铅似乎能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作为发育方面的 毒物作用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 ,或者直接作用于神经递质 的传送 j。重度铅中毒的典型表现包括双侧垂腕,组织学显 示,在血铅 1.9 ixmo//L(40 100 m1)的铅作业工人,存 在阶段性轴突脱髓鞘与变性,以及神经传导速率减慢;潜在 的机制可能是钙和锌被铅在突触处置换,影响到例如 cAMP 和蛋白激酶这样的细胞内信使 。 3 铅的肾脏毒性 1863年Lancereaux发表了第一例描写与慢性铅接触有关 的肾病的文章 ,即一个习惯性地将画笔含在嘴中的画家所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6月第21卷第 3期 Chinese J Ind Med June 2008,Vo1.21 No.3 ·2O1· 铅性肾病 ,在文章中他描述肾脏皮质的明显萎缩和肾小管的 纤维化 。在美国南部的州政府曾经有过与喝私酿酒有关的 铅中毒暴发的报道,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铅中 毒的来源。在这种私酿酒过程中,需要在用铅焊条焊接的蒸 馏器中发酵,病人肾活检呈现出急性或慢性损害表现 ,包括 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退 化和肾近基 细胞核 内包 涵体”⋯。 Henderson在 1958年提出,铅是慢性肾病和高血压的诱因, 同时他研究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儿童 ,这些孩子在铅涂料 粉刷的房屋中,接触铅涂料涂过的栏杆,后来发现这些孩子 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较高,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患痛 风。 暴露于高水平的铅可能对肾小管造成损害,产生糖尿和 氨基酸尿。一些研究表明在血铅水平 >40 IXg/100 ml时,血 肌酐水平和血铅水平存在线性相关,而另一些研究表明在血 铅水平 <60 IXg/100 ml时则不存在相关性 。低剂量铅接触 也有报道能引起肾脏病变 ,两个针对一般人群 的大样本断面 研究显示 ,肌酐清除率与血铅呈负相关。美 国一项纵向分析 血肌酐和血铅关系的研究也表明接触高剂量的铅较低剂量的 铅更能导致血肌酐的升高 。 Alison认为铅中毒能导致肾脏损害,与任何络合剂治疗无 关” 。而王世俊则提出依地酸钠钙的主要毒副作用是 肾损 害,多在用药量过大 (>3 g/d)、时问过长的患者 中发生; 大量依地酸钠钙通过远端肾小管可引起损伤 ,但肾损伤早期 在治疗停止后尿异常可迅速消失 。 4 铅的生殖毒性 Gidlow报道,在达到较高血铅水平的情况下,铅是一种 强效的堕胎药。在较低的血铅水平情况下 ,铅和流产、低体 重儿的出生有关。提出为了保护发育中的胎儿 ,需要通过法 律制订铅作业工人最高暴露水平,以保护妇女的生殖能力⋯。 关于铅对于男性的生殖毒性已有研究,但是 ,到 目前为 止结果多不一致。一些研究表 明,铅能够减少精子数量和运 动能力,但是,很少有资料表明对男性的生殖能力有影响。 另外,许多研究没有考虑到一些潜在强效因素的影响,如其 他的职业暴露 (例如高温和溶剂)或是社会因素如酗酒、吸 烟和服用药物。有人对英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503名铅作 业工人的精子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血铅水平大于 5O g/100 ml的男性精子的浓度下降了 49%,阈值水平大概是 44 g/100 ml。另外,一些证据表明男性精子中含有高浓度的 铅会导致精子染色质的退行性变。生物学监测数据不能证明 铅对精子数量和精子染色质的长期影响 。目前认为,当血 铅浓度低于 5O g/100 ml时,铅对生殖能力不会产生显著影 响,但是当血铅浓度大于4O g/100 ml时可能会影响精子的 形态和功能” 。 5 铅中毒的生物样品检测 血铅浓度和相应的临床表现是诊断铅中毒的基本要素, 其中血铅浓度是用于无机铅接触最广泛的评价指标。血铅能 够反映机体近期铅接触,它与空气中铅浓度有明显的剂量-效 应关系,与红细胞中锌原卟啉 (zPP)及游离原卟啉相关性 良好。 尿铅是反映铅接触水平的敏感指标之一,与临床症状有 很好的相关性 ,是观察驱铅治疗效果的最好指标,并且它属 于对机体无损伤性的检查,一直被临床广泛使用。由于尿样 易污染 ,尿比重等因素可能影响测定结果,不能仅以空 白尿 铅作为诊断依据。在确定诊断时,诊断性驱铅对诊断铅中毒 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zPP在红细胞生命周期里存在于血中,可以反映以往 3 个月的铅接触。ZPP是反映卟啉代谢非常灵敏的指标,其浓 度可代表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在轻度铅吸收患者,就可以 观察到血中 zPP值变化与 自身尿铅含量变化成正 比,zPP值 随驱铅治疗而逐渐下降,在无缺铁性贫血情况下 ,能较快恢 复至正常,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铅对 6一氨基 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的抑制,导致 6一 氨基乙酰丙酸 (ALA)蓄积 ,后者从尿中排泄。尿 ALA排泄 和ALAD活性都是铅接触的敏感指标,但常常不作为临床常 规指标。由于ALAD敏感性太高,不适于作诊断指标,可作 为环境评价与就业前体检指标。 6 铅中毒的治疗 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有 良好的疗效 ,它主要动员骨和 细胞外的铅。由于口服给药胃肠吸收不足 5%,肌肉注射非常 疼痛,所以通常静脉给药。有作者观察到使用依地酸钙钠治 疗严重铅 中毒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症状加重,初始治疗后腹绞 痛和脑病的恶化,被归因于骨铅向脑的再次分布 。由依地 酸钙钠导致的铅从骨骼向软组织再次分布,在动物身上得到 证实 ,同时使用二巯基丁二酸治疗似乎能够防止这种现象发 生 。 。 周锦英等人报道 ,依地酸钠钙络合铅的同时,也络合 排出体内的锌、钙、锰、铁、铜、钴等,会造成体内必需微量 元素的平衡失调,出现副作用;依地酸钠钙最重要的毒作用是 肾损害,出现肾小管细胞变性。他们将88名慢性铅中毒患者 随机分成二组,每日依地酸二钠钙的治疗剂量分别给予 1 g和 0.5 g,结果两种剂量依地酸二钠钙的驱铅结果没有明显差别, 两种剂量的驱铅对其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对贫血的纠 正程度以及对心电图的恢复情况均有良好的疗效 ,且疗效差 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到其副作用,提出慢性铅中毒多疗 程驱铅还是选择 0.5 g/d剂量为好。 参考文献: [1]Gidlow D A.Lead toxicity[J].Occup Med (Lond),2004,54 (2’):76-81. [2]Browder A A,Joselow M M,Loufia D B,The problem of lead poi. soning[J].Medicine(Baltimore),1973,52(2):121.139. [3]Jack L Lead poisoning: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EPA Journal, May 1985.Avmlable at http l ff"~ogw.epa.gov/history/topics/per- spect/lead.htm. [4]王世俊.铅中毒研究思路一瞥 [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4,12(2):65-66. [5]Mahaffey K R.Environmental lead toxicity:nutrition as a component ofintervention[J].Environ Health Perspect,1990,89:75—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02· 中!N3~ N学杂志 2008年6月第2l卷第 3期 Chinese JInd Med June 2008.Vo1.21 N0.3 [6]Schwartz B S,Lee B K,Lee G S,et a1.Associations of blood lead. dlmercaptosuccinic acid—chelatable lead and tibial lead with polymor— phisms in the vitamin D receptor and[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de— hydratase genes[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0,108 (10): 949-954. [7]苏素花,江世强.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J].广西预防医 学,2004,10(1):54-56. [8]Silbergeld E K.Mechanisms of lead neurotoxicity,or looking beyond the lamppost[J].FASEB J,1992,6 (13):3201.3206. 『9 1 Goldstein G W.Evidence that lead acts as a calcium substitute in sec— ond messenger metabolism [J].Neurotoxicolog3',1993 Summer— Fall;14 (2-3):97—101. [10]Ursula C B,Mark A P.A review of chronic lead intoxication:an unrecognized caus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J].Am J Med Sci. 2004,327 (6):341—347. [1 1]Loghman—Adham M.Renal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cad exposure [J].Environ Health Perspect,1997,105 (9): 928-939. [12]Kim R,Rotnitsky A,Sparrow D,et a1.A longitudinal study of low—level lead exposure and impairment of renal function [J]. JAMA,1996,275(15):1177—1181. [13]Alison L J.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poison antidotes:part 2. [J].Adverse Drug Reaction Bulletin,2004,229:14. [14]王世俊.铅中毒的解毒疗法 [J].中国医刊,2000,35(7): l8—20. [15]Bonde J P,Joffe M,Apostoli P,et a1.Spernl count and chromatin structure in men exposed to inorganic lead:lowest adverse effect lev— els[J].Occup Environ Med,2002,59(4):234-242. [16]Apostoli P,Kiss P,Porru S,et a1.Mal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lead in animals and humans[J].Occup Environ Med,1998,55 (6):364—374. [17]胡青帆,李翎.铅中毒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性分析 [J]. 化工劳动保护,2001,22(2):55—57. [18]Besunder J B,Super D M,Anderson R L. tosuccinic acid and calcium disodium ethy Comparison of dimercap— c acid veIsus dimercaptopropanol and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in chil— dren with lead poisoning[J].J Pediatr,1997,130(6):966-971. [I 9]Flora S J,Bhattacharya R,Vijayaraghavan R.Combined therapeu— tic potential of meso一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 and calcium disodi— nm edetate on the mobil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ead in experimental lead intoxication in rats[J].Fundam Appl Toxicol,1995,25 (2):233—240. [20]Tandon S K,Singh S,Prasad S,et a1.Mobilization of lead by cal— eium versenate and dimercaptosuccinate in the rat[J].Clln Exp Pharmacol Physiol,1998,25 (9):686-692. [21]周锦英,段志,邓俊向,等.不同剂量依地酸钠钙治疗慢性铅中毒 临床观察 [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2,20(3):159—160. 神经靶酯酶与迟发神经病变机制关系的研究 李秀菊,闰永建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有机磷农药可致迟发性神经病 (o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OPIDN)。OPIDN的主要特征是有机磷 中 毒后,经过2~60 d的潜伏期发病,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 、运 动失调、下肢麻痹甚至瘫痪 ,组织病理学可见脊髓和外周神 经的轴突脱髓鞘变性。OPIDN的早期报道,源于 1930年 的 “姜汁麻痹”事件 ,南美上万人饮用混有三甲基苯基磷酸酯的 姜汁,数 日后出现了上述症状。后来欧洲、印度等地又出现 了多种有机磷杀虫剂如敌敌畏、马拉硫磷、对硫磷诱发迟发 神经毒性的报道。Johnson等人在 60年代首先提出了迟发性 神经毒性与分布在神经组织的神经靶酯酶 (neuropathy target esterase。NTE)的活性受到抑制和老化有关。近年来,人们 开始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靶酯酶的结构、生理特性与 迟发性神经病的关系,本文就有关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神经靶酯酶 (NTE)结构及生理功能 人 NTE为一单链蛋 白质,聚集在 内质网胞质面 ,从 cDNA序列推测是一 由 1327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蛋白质,分 子质量约为 146 kD,其 N端为调控区,C端为酯酶活性催化 收稿日期:2007—06—18;修回日期:2007—10—08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编号:2005GGC03151) %:通讯作者,E-mall:YYJ182003@163.con。 区,内含有 727~1216氨基酸序列组成的 NTE酯酶域 (NTE esterase domain,NESD)。它是疏水多肽的重组体,有酯酶的 活性 ,能与有机磷和体内某些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通过调 节细胞内磷酯酰胆碱的变化介导一条特殊的信号通路,催化 磷脂酰胆碱脱酰基,生成甘油磷酰胆碱和脂肪酸 。NTE磷 脂复合物的消化作用表明,NESD新生成时可能随机包含在局 部的脂质体腔或外部介质中,大量的 NESD在稀酸或稀碱条 件下从 NESD复合物 中释放出来,催化水解几种膜脂质,机 制类似于蛋白激酶 A亚单位的调节。因此,推测 NTE实质上 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磷脂酶,在调节细胞膜 的形成和细胞 周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神经靶酯酶对胚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血管形成起重 要作用;同时,对于有丝分裂后细胞如胎盘次级细胞的存活 也是必须的。动物试验表明,去除小鼠的 NTE基因,海马、 丘脑、小脑出现神经病理学改变 ,表现为网状系统的异常 聚集、内质网分裂崩解、胞体内有液化空泡形成。精卵结合 后在原肠胚形成时因血管细胞异常堆积供血障碍可致胚胎死 亡。人胎儿脑内cDNA文库对与 NTE作用的蛋白质不易监测 , 但 COS7细胞免疫沉淀分析证实,酵母菌中 GI3 及其类似亚 单位能连到 NTE的C一羧基末端,去除GI3 ,降低 NTE的活 性,但不影响其表达,NTE的活性下调,可由G蛋白信号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铅中毒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