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2017-09-01 8页 doc 2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生物分型较多,寄生宿主广泛,传播途径多种。进入2000年后,我国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波及28个省市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是人群布病知识缺乏,防范意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当,检疫、免疫力度不够。本文综述是有关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病原学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
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生物分型较多,寄生宿主广泛,传播途径多种。进入2000年后,我国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波及28个省市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是人群布病知识缺乏,防范意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当,检疫、免疫力度不够。本文综述是有关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病原学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易感动物种类很多,其中羊、牛、猪最易感。该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睾丸炎等。人患“布病”主要是由于接触带有病原菌的各种污染物及食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患者感染布氏杆菌一般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家畜,或饮用没有通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牛山羊绵羊骆驼或别的家畜都可以成为传染源 这是一种现为多样性(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 临床表现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布氏杆菌感染的患者表现为非特异的状和体征,如发热盗汗乏力或关节痛,少数患者发现有肝脾大,感染灶一般局限在局部器官,少数会出现慢性反复的周期性复发,由于此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临床上很容易出现漏诊,通过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能明确诊断此病。此病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间布病流行,约占世界1/5,1/6的人受布病威胁,全世界布病患者约有500,600万人,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且此病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年新发病人数为50万。 1 病原学 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或短杆状、边缘稍凸或直,末端钝圆。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或卵 圆形,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膜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菌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马尔他布鲁氏菌) (生物型1,3) ,牛种(流产布鲁氏菌) (生物型1,7)。猪种(生物型19,5)及绵羊附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 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 ,牛种(1,7型) ,猪种,绵羊附睾种和犬种各193个型。临床上以羊、猪、羊3种,致病力牛最强。多种生物型的产生可能与病原菌为适应不同宿主而发生遗传变异有关。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较高,目前实验室研究 - 1 - 多用牛、羊新鲜胎盘加10%兔血清制作培养基,其效果较好。但即使在良好培养条件下生长仍较缓慢,在不良环境,如抗生素的影响下,本菌易发生变异。当布鲁氏菌壁的脂多糖( LPS )受损时布鲁氏菌菌落即由S型变为R型。当胞壁的肽聚糖受损时,则布鲁氏菌失去胞壁或形成胞壁不完整的L型布鲁氏菌。这种表型变异形成的布鲁氏菌可在机体内长期存在,当环境条件改善后再恢复原有特性。本菌有A、M和G 3种抗原成 ?1;羊种菌以M为主, M比A为20?分,一般牛种菌以A抗原为主, A与M之比为20 1;猪种菌A?M为2?1制备单价A、抗原可用其鉴定菌种。布鲁 M氏菌的抗原与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OX19等的抗原有某些共同成分。本菌致病力与各型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系统,如透明质酸酶、尿素酶、过氧化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有关。布鲁氏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物质,一般而论,羊种菌的毒力最强;猪种次之;牛种较弱。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水以及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1,4个月,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60?加热30 min、或日光下曝晒4 h可杀死本70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2 流行病学 布鲁氏杆菌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能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家畜的感染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感染型和交差感染型。前者指家畜感染本种布鲁氏杆菌,后者指由于牛、羊群共同放牧,通过相互间的接触造成羊群既感染羊种布鲁氏杆菌又感染牛种菌,或牛群既感染牛种菌又感染羊种菌等。山羊和绵羊对羊种布鲁氏杆菌最易感。牛对牛种菌易感,也可感染羊种菌和猪种菌。猪对猪种菌和羊种菌均易感。马和犬对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都有易感性,鹿对牛种菌和羊种菌易感。人类可以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畜和带菌动物,特别是流产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阴道分泌物中。病畜乳汁或精液中也有病菌存在。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伤口、皮肤和呼吸道、眼结膜和生殖器黏膜感染。因配种致使生殖系统黏膜感染尤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氏杆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牛种布氏杆菌病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3布鲁氏菌病的诊断 3.1临床诊断 - 2 - 3.1.1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牛布氏杆菌病一般在14,120天之间。潜伏期的长短,视病原菌的毒力、感染量及感染时母牛的妊娠期而定。母牛主要表现流产,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时期,多见于6,8个月。多见胎盘滞留,失去生育能力。公牛出现睾丸炎及附睾炎。有些牛发生关节炎、黏液囊炎和跛行。绵羊和山羊常见流产和乳房炎。怀孕母羊易感染,常发生胎盘炎,引起流产和死胎。流产发生于妊娠后的3,4月。母山羊常常连续发生2,3次流产。公山羊生殖道感染则发生睾丸炎。有的病羊出现跛行、咳嗽。绵羊副睾种布鲁氏菌感染其症状局限于副睾,常引起附睾肿大和硬结。非怀孕母羊也可感染,但一般是一过性的。猪的明显症状也是流产。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育、睾丸炎、跛行、后肢麻痹、脊椎炎,偶尔发生子宫炎、后肢或其他部位出现溃疡。 犬可感染牛种、羊种和猪种布鲁氏菌,但多为隐性感染,呈散发性,少数出现发热。感染犬种布鲁氏菌的母犬,妊娠40,50天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出现不育症,淋巴结肿大。公犬常发生副睾炎、前列腺炎和菌血症。马可感染布氏杆菌的各个种,尤其对牛种和猪种菌最易感。多呈隐性感染,有的发生化脓性滑液囊炎,尤其在头部和肩部,常见“马肩瘘管”或“马颈背疮”。 3.1.2病理变化 布氏杆菌最适宜在胎盘、胎衣组织中生长繁殖,其次是乳腺组织、淋巴结、骨髓、关节、腱鞘、滑液囊以及睾丸、附睾、精囊等。 特征病变是胎膜水肿,严重充血或有出血点。子宫黏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及脓肿病变。常见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畜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肿大,出现脓性和坏死病灶。 3.2实验室诊断 3.2.1细菌学检查 取病畜阴道分泌物、脓液、胎衣、羊水、胎儿胃物涂片, 用鉴别染色液染色后镜检, 或进行细菌培养, 发现该菌即可确诊。细菌培养是检测布氏杆菌的最好, 由于经济成本和需要专门的细菌学知识限制了此法在大范围检疫和常规控制程序中的应用。 3.2.2全乳环状反应 - 3 - 全乳环状反应是检测奶中凝集素的简便、快速、比较准确的方法。将灭活的布鲁氏杆菌经苏木精或四氮唑染色悬浮液加到鲜牛奶中, 并置于三十七摄氏度经1h后取出立即判定。通过观察乳脂层的颜色变化来检查奶牛的凝集性抗体。乳柱上层的乳脂形成较明显红色( 四氮唑染色抗原) 或蓝色( 苏木精染色抗原) 的环带, 乳柱成白色、或微带红色或微带蓝色者为阳性。 3.2.3血清凝集反应 以虎红平板凝集反应最为简单实用, 采取被检病畜血液, 待凝固后分离血清作为被检材料, 准备0. 2ml 吸管、洁净的玻璃板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抗原( 专用) 。先用蜡笔在玻璃板上划成2cm×2cm的方格, 每1个方格中放置1份被检血清0. 02ml, 用0. 2ml 吸管吸取充分摇匀的抗原, 在每1份血清样品中加入0. 03ml 抗原, 每格各用1根火柴棒( 或牙签) 搅拌血清和抗原, 使其均匀混合。若室温偏低, 可将玻璃板在酒精灯上微微加温, 于4min内判定结果, 出现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也可用其他凝集反应进行牛群检测( 检出的可疑样品再用试管凝集检查) , 注意第1次检测与第2次检测要间隔60d。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和卡片试验有助于检测IgM, 因此, 可检测19号菌苗抗体和近期感染。利凡诺试验和巯基乙醇试验有助于区别慢性感染产生的抗体( 主要是IgG1) 和19号菌苗产生的抗体( 主要是IgM) , 这些化学试剂能从血清中去掉IgM。因此, 血清中加入这种试剂后滴度降低, 证明血清的滴度来自19号菌苗而不是真正的慢性感染。 3.2.4 补体结合试验 检测未免疫过的成年家畜或只在幼畜时免疫过的成年家畜相当准确, 但较复杂, 难以在基层推广应用。 4布鲁氏菌的防治 4.1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引入家畜时应严格检疫, 引入后隔离观察1个月, 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发现病畜应立即隔离;对疫区的畜群进行反复检疫, 淘汰阳性病畜, 直至全群两次血检全部阴性为止。发生布鲁氏杆菌病后, 可通过检疫淘汰病畜, 或者将病畜严格隔离饲养; 注意培育无病幼畜和健康家畜, 幼畜出生后食母乳3~ 5d送幼畜隔离舍, 喂以消毒乳和健康乳, 6个月后作间隔为5~ 6周的2次检疫, 阴性者送入健康畜群, 阳性者送 - 4 - 入病畜群, 从而达到逐步更新、净化畜群的目的。 4.2 切断传播途径 被病畜污染的场所、用具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粪尿等, 均需进行严格消毒或深埋处理, 以免污染环境。布氏杆菌对热、光照及消毒药敏感, 70?10min即可死亡, 阳光直射1min死亡, 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对病牛污染的圈舍、 克辽林、5%来苏儿、10%~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乳运动场、饲槽等可用5% 汁煮沸消毒, 粪便发酵处理。 4. 3 预防接种 对于牛群定期预防接种布氏杆菌S19苗、S2 苗或M5苗。布氏杆菌S19苗只能注射用, 应在6~ 8月龄( 最迟在1岁以前) 注射1次, 必要时于18~20月龄( 即第1次配种前) 再注射1次。半岁以下的犊牛、怀孕牛、泌乳牛及病弱牛禁止注射。布鲁氏杆菌S2 苗最适于作口服接种, 而且不受怀孕的限制,可在配种前1~ 2个月进行, 也可在怀孕期使用,饮服或喂服均可。在拌入饲料中喂服时, 应避免使用发酵饲料或热饲料, 而且动物在服苗前1日、当日、后1日均应停止使用发酵饲料。布氏杆菌S5 苗适于注射法或气雾法。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在预防接种或处理病牛时都要严格操作, 防止细菌散布, 并注意个人防护。 致谢: 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对我的教导,让我对布鲁氏杆菌研究内容了解了很多。 【参考文献】 [1] 张伟民,张昌斗.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0(4):38-39. [2] 赵秀英,郭焕金,万文玲.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9(6):45-46. [3] 姜顺求.布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64-268. - 5 - [4] 王茂武,宫新生,尚德秋,等.市场经济下布鲁氏菌防治工作的新思路[J].疾病监测,2004,19(8):306-308. [5] 崔步云.布鲁氏菌病防治现状及回顾[D].山西医科大学.2006. [6] 尚德秋,中国布鲁氏菌病防治科研50年[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55-57. ] 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 2007,22(10):649. [7 [8] 许龙善.再度肆虐人类的传染病[M].香港:亚洲医药出版社,1998:42. [9] 孙广玖.1990-1996年辽宁省流行病学[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19(2):1096. [10] 尚德秋.布鲁氏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病杂志,2001,16(2):101.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布鲁氏菌抗原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5, [11] 唐浏英. 10(4):199. [12] 李铁锋.PCR检测布氏菌DNA的试验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2,17(4):211. [13] 杨正时 人及动物病原细菌学[J].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PT92-811. [14] 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5,12(3):120. 课 程 论 文 成 绩 评 定 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论文题目 - 6 - 指导教师评语及: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评阅人评语及意见: 评阅人评阅成绩: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总评成绩(以百分记): 年 月 日 - 7 -
/
本文档为【浅议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