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张家口长城

2017-11-13 12页 doc 28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张家口长城张家口长城 在张家口3.7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拦腰横亘着一条苍龙,这便是张家口境内的长城。在横贯张家口的群山中,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张家口是现行长城最多、时代跨度最大的地区。境内现存战国(燕、赵)、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八个朝代历时2000多年修筑的13段长城,其分布十分广泛,全市各县区基本都有长城或长城附属建筑的遗迹。在一个地区内分布有这么多朝代的长城,在我国是很少见的,其中连接燕赵长城的秦长城和鲜见史册的唐长城为张家口所独有。张家口长城的总长度约为1470多公里,重复叠压部分不重复计算,,其中赵长城约100公里,燕...
张家口长城
张家口长城 在张家口3.7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拦腰横亘着一条苍龙,这便是张家口境内的长城。在横贯张家口的群山中,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张家口是现行长城最多、时代跨度最大的地区。境内现存战国(燕、赵)、秦、汉、北魏、北齐、唐、金、明八个朝代历时2000多年修筑的13段长城,其分布十分广泛,全市各县区基本都有长城或长城附属建筑的遗迹。在一个地区内分布有这么多朝代的长城,在我国是很少见的,其中连接燕赵长城的秦长城和鲜见史册的唐长城为张家口所独有。张家口长城的总长度约为1470多公里,重复叠压部分不重复计算,,其中赵长城约100公里,燕长城两段约165公里,秦代新修长城80公里,加上原有的燕赵长城总共330公里,西汉长城基本是沿用了秦长城,东汉长城约80公里,北魏北长城约250公里,北魏南长城和北齐长城修缮利用了东汉长城,被专家初步认定的一段唐长城在赤城县,约70公里,金长城65公里长,明长城最长,约666公里。河北省总共有2000公里的长城,张家口就占了2/3。 张家口长城的建筑方式多种多样,有土夯、石筑、土石混筑,有石片干插、石块干垒,也有土夯墙芯外用青砖、石条灰浆精心砌筑的,长城顶部有尖顶、圆顶、平顶、斜顶,有的顶部可以八人并排。可以说,张家口就是一座中国历代“长城博物馆”。 张家口为什么建筑有这么多的长城,这和张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张家口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的阴山余脉大马群山插入腰间,东连燕山山脉,南接太行山脉北端,从而 构成了坝上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天然分界线。中部有桑干河、洋河水系形成的盆地,适合大部队驻扎和运动。从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的间山地带的最短的隘口,也就是张家口西北部万全和张北交界的坝头地带,下坝直接进入盆地。这就决定了张家口长城沿线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战略位置。 纵观历代长城修筑目的,主要是中原封建统治者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汉文帝时大臣晁错有一篇关于修筑长城烽燧的议论,把长城的作用说得很清楚。他说,“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滚石,,布渠答,铁蒺藜,,更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晁错列举了修长城的好处,并建议实行屯田制,共为国策。 因此,从公元前300多年的战国时期,赵国、燕国开始在这里修长城划定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疆界,到秦汉王朝修筑长城扩大自己的一统天下,与还处在奴隶制的匈奴贵族争夺长城沿线广阔地域的控制权,到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修长城防止柔然奴隶主贵族南侵,再到明王朝大修长城防备蒙古残元势力对中原的侵扰,长城的修筑历史长达近2000年,修筑的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直到清朝顺治皇帝入关当年,1644年,,在长城张家口段开辟了大境门,敞开了和蒙古族进行贸易互市的大门,长城结束了大规模的修筑历史,只是在个别地方修补、加固一些隘口、水关等。 长城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筑,逐步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它由边墙和关、口、城堡、敌楼等组成。长城沿线还建造了大量敌台与烽火台、驿站,有效地提高了长城的防御作战能力和军事通讯能力。特别是经过明朝大规模的修筑,并建立“九边”军事重镇,长城在张家口已经形成了多道保卫京城的防线,南部靠近北京的由蓟镇分离出来的昌镇长城、真保镇长城,修筑精致,坚固,俗称“头道边”,中部是宣府镇长城,工程浩大,与历代长城交错叠加,俗称“二道边”,实际上仅宣府镇长城就有内外之分,北部是金代修筑的金界壕,俗称“三道边”,在明朝时基本不起作用。据张家口文物管理处统计,张家口建于明代的军堡卫所城有69座,修缮前朝旧城以及驻守百户长的军堡营寨200余座,因移民屯田而形成于明代的民屯、民堡、寨、栅、村落可达2000座以上。 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今天已经终结了,长城沿线的经济带动、民族交流融合等作用也随着终结了。但先人留下的这一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工程,却矗立在我们这方土地上。面对着伟大的长城博物馆,在领略长城风采、凭吊古人伟大创造的同时,我们应庆幸长城的存在,我们更应思考,在长城已经成为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今天,我们应该为保护长城做些什么, 非常高兴的是,从2006年开始,国家启动了“长城保护工程”,中国长城学会还组织中央媒体联合进行了“2006中国长城新闻采访万里行”大型活动,通过强势媒体集中宣传长城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长城保护意识, 让雄伟的万里长城永远根植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 三 长城的修建带动了张垣大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明后期、清朝、直到民国时期,张家口及长城沿线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进行贸易的枢纽地带。张家口这座长城边的小军堡,又因对蒙俄的经济贸易而成为一座繁华的商贸城。 据《明实录》记载:明朝时官府从山西往外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通常认为的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移民地点是安徽凤阳和南京地区,不是北方地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到二十八年(1395年),主要进行屯垦性移民,由山西移民河北的总数约在六七十万人以上。张家口地区的移民多数是在永乐时期,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广人稀,无人垦殖和长城守卫的问题。有详细记载的是:“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迁山西、山东、湖广民二千三百户于保安州。” 保安州就是今天的涿鹿县。 移民屯边,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长城的守卫力量得到加强,但是围绕着长城,北方游牧贵族和中原封建王朝之间进行的战争和仇杀,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没有停止,因而长城沿边的百姓遭受苦难最为深重。百姓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同时,游牧民族在经济上又迫切需要农耕产品补充自己的单一经济,如粮食、布匹、茶叶、铁器、日用品等,中原地区也需要马匹、毛皮等,进行和平互市则是双方共同的愿望。因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毕竟是短暂的。当北方的游牧贵族在军事上无法在短期内战胜中原王朝时,就选择和平交往,长城防线正是促成这种格局出现的重要保证。长城沿线地区也是开展互市的合适地点。除此之外,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 重要的对外开放功用。秦始皇时沿长城12郡有大道相通,传递文,商旅往来络绎不绝。长城和烽火台正是保证这些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到了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节交往、商旅往来都走这条大道。长城烽堠亭障,正是沿此道修筑,用以保护被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 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北部蒙古各部一直是明王朝政权的威胁,双方战争不断。但同时,明朝也实行安抚政策,与蒙古各部进行封贡,争取蒙古首领臣服。因而明朝曾几次开关设马市,马市地点主要在长城沿线隘口,明宣府镇官办的马市开始在新开口,后在现在的大境门外西沟和正沟。张家口这座城市因马市的发展而兴起。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宣府镇在张家口东、西太平山间修筑了来远堡。不管是军事目的还是贸易需要,在明末这里没有战事,倒是成为固定的蒙汉贸易场所。清朝一入关,在长城上修建了大境门,张家口作为中原和蒙古及北部各民族进行贸易的边关,开始了近300年繁荣的商贸之旅,人称第二丝绸之路的起点。因为商贸的发展,张家口的毛皮加工业、冶金业、酿酒业等工业兴起,“口皮”“口蘑”“口碱”等产品闻名世界,冶金制品、手工业制品、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到蒙古及北部各游牧民族国家,张家口成为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在张家口长城沿线,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美国地理学家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在60年前就发现,万里长城正好与400毫米等降水线平行,而400毫米等降水线正是耕地和草原的分水岭。张家口长城大致是在北纬40度即400毫米等降水线一带,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长城东段,正好是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之一(地球上另外两个是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因此,沿着宣府镇长城的东路、北路和中路的旅游公路旁,坐落着不少葡萄园和葡萄酒厂,其中的长城牌干红、干白葡萄酒,早已闻名世界。 四 长城是一条民族融合的纽带。长城不但起到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作用和促进北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汉族与北方各族在封建文明基础上的凝聚和融合,在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纽带作用。 苏秉琦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讲:“长城地带是一个活跃的民族熔炉,在历史大动荡时期,这一地带经常起到缓冲的作用。”“北方草原民族不仅为中华民族注入了生命活力,还带来了欧亚大陆草原民族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拉铁摩尔发现“对汉族是边缘的长城,对整个的亚洲内陆却是一个中心”。长城地带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过渡地带,正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带,是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带。 张家口正处在这条2000年前开始兴建的防御工事的两边,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民族交锋、对抗、交流、融合的场所,形成一个多民族生活地区、多种文化并存地区。秦汉时期,匈奴是北方最大的军事力量,到汉后期,部分匈奴降汉,就定居在上谷、代郡一带。南北朝时期,这里是北魏鲜卑族的聚集区,其六个北部边镇中有两个在今天的张家口坝上,后建的御夷镇在赤城县。唐朝,这里是归附大唐的少数民族的驻防地。五代时,这里的少数民族政权频繁更替,民族融合速度加快。以后,辽、金、元各朝代轮番统治北方,出现了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清代,这里仍是守卫京城的北部防线、贸易重要口岸,一些重要的军事关口驻扎着正宗的满族八旗子弟兵,来代替不被信任的汉族守军。 在宣府镇中路长城宣化和崇礼县交界的一段,长城南是明朝重要的城堡葛峪堡(驻参将)、常峪口堡等处,长城北则有许多蒙族居民村,村名有乌拉哈达、察罕陀罗等,多数建于元朝。如今不论长城内外,这些蒙古族村民和汉族村民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基本相同,只是蒙族人比汉族人略显得健壮。在怀来县大黄庄、赤城县的青羊沟、东卯等村镇,有许多村民是清朝廷派来保卫京城的八旗军后代,原来的满族复姓已经改为罗、明、杨、赵等,生活习惯、相貌和汉族人已没有明显的区别。 探究张家口人的性格,则会发现与河北省南部人们的性格差异很大,本地区县域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如坝上地处长城以外,历史上多数时间是游牧民族的放牧地,因而坝上人粗犷豪爽,刚强进取,有着草原风范;西南部的蔚县、怀安人精细斯文,有着晋商才华;怀来、涿鹿人见多识广,有着京畿情韵;赤城、崇礼人忠厚实在,有着大山秉性。要想用一种特征概括张家口人性格是很难的,只能说,张家口人受长城影响,几千年来,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和性格特点,在民族融合中最具代性。正是这种受草原文化影响很深的性格,造就了张家口人在山干水瘦,自然条件恶劣的一方土地上,开拓出一个为全省、北京、乃至全国作出贡献的塞外名城。 长城文化在张家口颇具代表性。 为什么把长城和文化放在一起,因为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3000年,而长城诞生了2300年左右。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发展进程中,长城的修筑几乎贯穿始终,因而形成了中国重要的长城文化,这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说:“一部长城史,是中国历史的缩影。”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张家口长城史,也是张家口历史的缩影。张家口是全国修筑长城时间最长的地区;在张家口修筑长城的朝代最多;在一个地区容纳的长城长度最长,建筑形制也是最多的。张家口因战争需要而建,因长城边贸而发展、兴盛。于是,张家口的长城文化颇具代表性。 第一章 开疆拓土的燕赵长城 一、赵长城 在张北县和万全县交界的坝头一带有一条古长城,它东起张北黄花坪、狼窝沟一带,向西经东营盘、台路沟到大河乡南缘登尚义县甲石河乡鱼儿山;向西南经万全、尚义、怀安交界,从怀安桃沟向西出境到内蒙古兴和县,全长约100多公里。这段长城的建筑形式有毛石干插、土石混筑、土夯筑及山险墙等,属于明朝西路长城的一部分,但是经过我市考古工作者考证,这段长城应是战国时期赵长城的东端,后又被秦、汉、北魏及明代利用,是张家口境内修建最早的长城。 二、燕长城 张家口境内的燕北长城有两段,一条位于沽源县东北部,地处与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交界处, 南北走向,属燕北长城的西端北段。长城从内蒙古正蓝旗黑城子种畜场向南进入沽源境内,经马点村北,向南偏东经西糜地沟,在东糜地沟村北出境,进入内蒙古多伦县境内,长约15公里。墙西为沽源县,墙东为多伦县,由于风沙淤积和耕地侵蚀,近年来大部分墙段已不明显,尚能辨出遗迹处在东糜地沟村北一带,长约500米,宽4—5米,高0.5—1.2米,也已成为土埂状。如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是长城遗迹。另一条东起沽源县丰元店乡老掌沟南山,向西北经毡房营、椴木梁、折而西南,经沽源县长胜(盛)地、碾盘沟、马场;再向西登张北、崇礼两县交界的桦皮岭,南入崇礼经清六营(双盘道)、清五营、清三营、沙岭、青虎沟到崇礼、赤城交界的野鸡山;向南则混迹于北魏、明代长城之中。 第二章 连接燕赵的秦长城 一、秦长城 在张北县的狼窝沟口赵长城东端,一条长城蜿蜒向东,经黄花坪、二道边、贾家村、姚家村、柳条坝、小元山子、塞寒坝、黑脑包山,进入崇礼,沿着山岔、庙湾、坝顶几个村,一直沿着山脊的分水岭,攀越到桦皮岭上,和燕北长城相接,这段约有80公里长的长城,断断续续,看上去是一条土石混杂的大土埂,能够看到的残存长城,最高只有1.5米,高2.5米的地方是长城沿线的烽火台,只有坝顶十几米长的一段有6—8米的底宽。这段长城大部分上面长满荒草,盛夏季节几乎将长城完全覆盖,使人很难与秦始皇万里长城联系在一起。只有站在远处,抬眼望山脊上明显人工痕迹的石埂,还有每座山头上突出的烽火台遗迹,才能感受到2200年前它的雄伟。这就是秦始皇长城,是秦统一六国后修筑的伟大工程,张家口段是在原有的战国赵长城和燕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缮和扩建的,属于秦长城的中段,后来被西汉王朝所利用。 第三章 战火纷飞的汉长城 一、西汉长城 张家口一段的西汉长城,修筑年代应该在公元前130年。在秦朝张家口属于上谷郡(郡治怀来大古城)和代郡(郡治蔚县代王城),汉朝仍然沿用此名,分别属于汉13个区域中的幽州和并州。汉朝修代郡、上谷郡长城,主要是在秦始皇长城基础上加以修缮,利用。可以说,秦始皇修好长城后不久,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秦朝就灭亡了,长城这一伟大的工程,最重要的是在汉朝发挥了巨大作用。 张家口还有一条东汉时期修筑的长城。它东起北京的居庸关下口一带,向西进入张家口涿鹿县的东灵山、孔涧、李家堡北,登西灵山长城岭,山涧口;向西南沿小五台山金河口、松枝口、 九宫口、飞狐口至西庄头;向西进入山西境内,在广灵、应县、代县、山阴县都有遗迹。张家口境内全长约80公里。 张家口保留的长城遗迹,为今天人们解读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长城之筑,战国创其始”。战国时张家口为赵国之地。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如《中国长城沿革史》所述:“燕之北长城,西起张家口地区的怀来县逶迤而东北,渡滦河、辽河,达到了辽宁省辽阳县,约1000余里”。此段燕长城位于张家口市怀来县大古城村,长近百里,大部分由间隔百米左右的烽台构成。蔚县现存有2300多年前的赵长城,东起山涧口(属涿鹿)向西经金河口、松枝口等,至西庄头,全为石头垒成,长约150里。 秦长城是秦统一中国后将燕、赵长城相连接的一段,当地群众惯称为“二道边”。张家口的秦长城,西起张北县狼窝沟口一带,向东经二道边村,崇礼县的坝顶、攀越桦皮岭,然后入沽源,至小厂而后再入承德境,长约250里。 北魏长城东起赤城,经张家口市向西,最后延伸到内蒙。在前所至刁鹗一段为土长城,长50余里,现仍可寻到其遗迹。 北齐长城由居庸关入赤城向北经东万口、青羊沟入沽源,经南场西北经盘道沟至小厂西与秦长城相合,从桦皮岭向南入崇礼县境。 金代时,为防蒙族侵扰,从金代初年到承安二年修筑了长3000华里的界壕,张家口市段落属金界壕的南线,在张家口市俗称“三道边”,相传为秦始皇修筑长城以外的第三道。在康保境内金界壕南,发现辽金时期所筑的城堡2个,均为每边200米的方城,开东、南、西三门,其一为小兰城,距长城500米,其二为大土城,距长城1000米。 雄伟的明代万里长城,在张家口市延袤近千里,筑于明永乐至成代年间。当时的宣府镇管辖的长城东起延庆县四海冶,西到怀安西北西洋河,长1023里。明长城的烽台,多筑在视野开阔的山上,修筑十分坚固。这段长城的重要关口有马市口、永合口、新河口、独石口、张家口。在独石口三棵树一带,保存有基本完好的一段长10里的石头长城。大境门为重要关隘,上书有“大好河山”四个大字,雄伟壮观。大境门两侧的石长城用白灰勾缝和封顶。明长城内侧修建了许多边塞城堡,以屯兵驻守。重要的有马市口堡、洗马林堡、万全堡、来远堡、独石口堡、滴水崖堡等。张家口长城倚为无险,形同门户,故古人赋诗感怀:“欲把舆图求胜概,张城第一塞垣冲。”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塞外名城,是著名的军事重镇和商埠,向以横连燕云、北通塞上、卫国之雄关、经济之枢纽而闻名遐迩。在漫长的风雨岁月里,草 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在张家口这片土地,使它成为长城内外人们的共同家园。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曾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 张家口作为拱卫京畿、屏蔽中原的重要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黄帝战炎帝的阪泉之战到成吉思汗大败金兵的野狐岭之战,再到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变》,直至平津战役的新保安之战,张家口拥有众多的军事典故和遗迹。据统计,这里先后发生过50多场著名的战争、战役、战斗,留下200多处古战场、古要塞、古城堡和军府遗址。 独石口堡是明代宣府镇长城最北端的关口,也是明代外长城由西北向东南转向的转折点,是万里长城地势最为险要的关隘之一。康熙皇帝在车大军过独石口时写下了《过独石口》七律一首:“关名独石插遥天,路绕青冥绝嶂悬。翠壁千寻标九塞,黄云万叠护三边。霓旌晓度长城月,毳帐春回大漠烟。总为民生勤战伐,不辞筹划在中权。”这首诗描写了康熙皇帝于拂晓度过独石口的情景,插入天际的雄关,月照长城的晓色,极富诗情画意,令人遐想不己。 大境门作为扼守京都的北门,连接边寨与内地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长城著名边关隘口之一。大境门长城内侧,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个气势雄浑的烽火台,让人联想起古代烽烟滚滚的战斗情景。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样使张家口在和平的氛围下备受青睐,开放的长城注定了这里成为重要的商业往来通道。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政府把张家口长城扒了一道口子,建起了大境门。相比历史上长城沿线多以“关”命名。“门”少了许多禁锢,多了些自由。长城也因为大境门的到来而显的更加温和,它远离刀光剑影,迎来了更多的人欢马笑。 由于长城功能的变化,这时的张家口已是一个和平交往的城市,各个民族可以在这儿进出。继而成为我国北方各民族互市的主要交易点,对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说,明朝政府边疆政策的转变使张家口转变为一个边贸集市,那么到了清朝,大境门的出现,则把张家口推向了繁华的商业城市。大境门历尽沧桑,现已成为张家口的象征。 在日寇占领东三省,侵占察东四县的危急关头,爱国将领冯玉祥于1933年5月在张家口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方振武、吉鸿昌等爱国将领纷纷响应,奔赴张家口抗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抗日同盟军越过长城,挥师北上,一举收复了察东四县。卧云山主峰老虎头下有一白龙洞,冯玉祥将军率部抗日时的指挥部曾设在此地。水母宫西南有吉鸿昌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吉鸿昌将军组织和领导抗日同盟军活动的照片和部分遗物,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凝聚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无数的辛勤汗水和无穷的智慧,是沉淀了人类文明宝贵精神资源和物质财富的载体。长城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遗产,更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守着如此珍贵的文化瑰宝,张家口市各级领导、 相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长城的责任和意义,在忠实维护长城历史风貌、保护长城方面采取了较有成效的,确保我市境内长城及其环境风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资源,向世人展示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 首先,沿长城各县、区政府将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明确目标,文化文物部门具体负责对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其次,长城沿线的各县区与乡镇、乡镇与村民委员会签订长城保护责任书。加大对长城保护的宣传力度,把宣传工作做到村民家中,让大家知晓“保护长城,人人有责”。第三,长城所在辖区进行普查登记,为长城建立档案;所有涉及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工程,必须遵照《文物保护法》,严格履行报批程序,未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动工。第四、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长城转让、租赁或者折股作为企业、个人资产经营。第五、严厉打击破坏长城的犯罪活动。各县区将打击破坏长城的犯罪活动纳入综合治理责任制。文物、公安、司法等部门认真依法履行职责,严厉查处破坏长城的违法行为。对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张家口的长城保护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
本文档为【张家口长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