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

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

2012-09-09 8页 pdf 649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1070

暂无简介

举报
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试论 甲午战争中和 战之争的性质 吴 廷 祯 何 玉 畴 在中 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中 , 以光绪 为首的帝党主战 , 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主和 , 两党围绕和战问题 , 互相攻击 。 如何看待帝 党后党和战之争的性质 历来说法 , 大同小 异 。 基本观点是 、 宫廷内部的权力之争 。 “ 帝党主战 , 要...
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试论 甲午战争中和 战之争的性质 吴 廷 祯 何 玉 畴 在中 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中 , 以光绪 为首的帝党主战 , 以慈禧为首的后党主和 , 两党围绕和战问题 , 互相攻击 。 如何看待帝 党后党和战之争的性质 历来说法 , 大同小 异 。 基本观点是 、 宫廷内部的权力之争 。 “ 帝党主战 , 要在战争中削弱后党 后党主 和 , 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 两党借和战争权夺 利 ” ① 、 帝党对于如何战胜 日本并无实 际办法 , 所谓办法也只有一个 “联英伐侯 ” , 并不比李鸿章的 “联俄拒 日” 好一些 ②, 甚 至认为帝党主战 , “纯系虚骄之气 , 非有知 己知彼之明 , 慷慨陈词 , 语多高调 , 较之因 循失机 ” , 苦心求和的后党 , “犹 稍 逊 一 筹 ” ③。 这种看法 , 未必符合历史的真相 。 我们认为帝后两党在甲午战争中的 主 战 主 和 , 固然包含有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成 分 , 但从当时国内外斗争的基本形势 、 两党 的具体分歧 、 及其对于战争的影响和结局来 考察 , 和战之争的实质 , 应该是捍卫或放弃 国家民族利益的问题 , 是爱国或卖国的问题 。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建 的 国 家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封建主义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 而帝 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又是各种矛盾中 最基本的矛盾 , 各个阶级 、 阶层的政治态度 和基本立场 , 都要在这对矛盾面前接受严峻 的考验 。 当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中国 , 激发民 族自卫战争时 ,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阶级矛盾哲时下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 人 民群众毫不例外地奋勇杀敌 , 成为民族 自卫 战争的主体 统治阶级中也往往分化出主战 派和主和派 , 主战派加入民族 自卫战争的行 列 , 并组织和领导了民族自卫战争 , 他们的 言行 , 符合人民群众反抗侵略和捍卫国家民 族利益的要求 , 主和派着眼小集团或个人私 利 , 主张妥协投降 , 和人民群众反抗侵略捍 卫国家民族利益的要求背道而驰 。 因而一般 说来 , 主战派是爱国的 , 主和派是卖国的 。 中 日甲午战争 , 是 日本妄图并吞朝鲜 、 侵 占中国的战争 , 也是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瓜 分世界的组成部分 。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 , 资本主义得到迅 速发展 , 而且这种资本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 紧密结合 在国家结构上又采用天皇制和军 部制 , 从而形成了特另富于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的特性 ④。 一八六八年二月 , 刚刚建立 的明治政权 , 便宣布了 “大力充实兵备 , 使 国威光照海外 ” 的基本国策 ⑤。 接 着 提 出 “征台论 ” 和 “征韩论 ” , 奠定了企图征服 中国和全世界的 “大陆政策 ” 的基础 , 宣称 第一步征服台湾 , 第二步征服朝鲜 , 第三步 征服满蒙 , 第四步征服中国 , 第五步征服全 世界 ⑥。 一八七四年 , 出兵进攻台湾 , 在当 地军民的抗击下 , 虽然没有实现征服台湾的 目的 , 但南下政策初步得逞 继而北进征韩 , 一八七六年以武力胁迫朝鲜签 订 《江 华 条 约 》 , 取得了开放通商口岸等种种权利 , 又 朝鲜为 “ 自主之邦 ” , 目的在于否定当 ① 范文澜 《 中国近代史 》。 ② 范文澜 《 中国近代史 》。 ③ 王信忠 《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 》。 ④ 井上清著 , 杨辉译 《 日本近代史 》上册第 一 、 页 以下简称《 日本近代史 》 。 ⑤ 沿田市郎 《 日俄外交史 》第 页。 ⑥ 田中一郎奏折 。 镇乒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时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藩属关系 , 争夺对朝鲜 的宗主权 。 一 又 又二年 , 强迫朝鲜签订 《仁 川条约 》 , 规定 日军可以进驻汉城 一 又八 四年 , 发动 “ 甲申政变 ” , 乘机和清朝签订 《天津条约 》 , 取得了出兵朝鲜的特权 , 进 一步便利 了对朝鲜的掠夺 。 此后 , 便一步步 地向朝鲜扩张 , 阴谋占领朝鲜 , 架通 “ 渡满 洲的桥梁 ” 。 与此同时 , 日本积极准备对华 的战争 , 企图一举摧毁中国 。 一八七九 —一 又八 年 , 日本参谋本部编纂 《邻邦军备 略 》 , 鼓吹 日本扩军的主要 目标是打败清政 府 , 继而天皇颁布 《整顿海陆军备诏 》 , 制订十年扩军计划 , 大肆扩充海陆军 。 一八 八七年制订 了 《征讨清国策 》 , 提出了进攻 中国的具体时间 、 进军方向 、 力量部署和 占 领计划 ①。 一八九 年 日本军阀头 目 、 内阁 首相山县有朋在国会上发 “ 施政演说 ” , 要求国会通过对华作战的军备预算 。 一八九 二年 , 日本军费开支超过 , 。万 日 元 , 占 国家总预算 , 万 日元的五分之二 以 上 , 比重之大 , 当时资本主义 国家中是极其罕见 的 。 甲午战争前夕 , 日本已拥有一支二十九 万多人的陆军 包括常各军和预备军 和五 十五艘军舰 、 总排水量为六万多吨的新式海 军 , 并派遣大批间谍潜入中匡和朝鲜刺探 片 报 、 绘制详细军用地图 , 完成 了对中国发动 侵略战争的准备 。 与 日本积极策划 占领朝鲜 、 进攻中国的 同时 , 欧美资本主义 已发展到帝国 主 义 阶 段 , 互相争夺殖民地 , “ 分割世界领土的斗 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 ②, 中国和朝鲜 正是列强在远东地 区争夺的焦点 , 英俄充当 这个地区狼奔琢突的主角 。 沙俄侵略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后 , 早已 垂涎朝鲜 , 企图占领朝鲜 , 包抄中国 , 以便 独占我国东北地 区 , 进而入关盘踢华北 , 同 时又可 以利用朝鲜海港 , 和英国争 霸 太 平 洋 。 八十年代中期 , 英俄因为争夺阿宫汗的 祖尔法加尔和库什卡地区 , 几乎武装冲突 。 俄国海军为此在海参威耀武扬成 , 大有南下 之势 , 英国为了阻止沙俄南下 占领香港 , 解 除腹背受敌的威胁 , 急忙出兵占领朝鲜 巨文 岛 沙俄则与朝鲜订立密约 , 以所谓 “ 保护 朝鲜独立 ” 为交换条件 , 取得了使用永兴湾 和训练朝鲜军队的特权 , 英俄在中东和远东 地区的矛后同时激化 。 后来因为国内外的反 刘 一 , 朝鲜政府没有批准这个密约 , 英国也因 为阿富汗问题的缓和 , 退出巨文岛 。 但沙俄 并未放弃侵略朝鲜的野心 , 叫嚷俄国在远东 的 “政治利益 , 主要集中在朝鲜 ” ③, “ 朝 鲜在其政治条件和地理条件上 , 是俄罗斯帝 国的一部分 ” 团 , 一八九一年 , 决定修建西 伯利亚铁路 , 阴谋铁路修通后 , 立即占领朝 鲜 。 为了保证这个侵略野心的实现 , 沙俄一 方面警惕 日本的北进政策 , 设法加以阻止 , 另一方面又 “ 极力拉拢 ” 日本 ⑤, 防范 日本 投入英国一边 。 英国在东方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 在中国 也攫取了种种特权 , 并力图把长江流域和华 南变成它独占的势力范围 , 因此 以 “ 维持现 状 ” 作为远东政策的立脚点 。 所谓 “维持现 状 ” , 就是维持英国在远东的优势地位 , 所 以对于 日本的蠢蠢欲动 , 怀有戒心 , 不希望 日才发动战争 , 但又担心沙俄独吞 我 国 东 北 , 夺取朝鲜 , 建立军港 迸而南下扩张 , 特别是富怕西伯利亚铁路一旦通行 , 英国控 制的地中海 、 印度洋这条从欧洲到远东最主 要的交通线 , 必将失去原来的意义 , 严重影 响到大英帝国在远东的优势 , 因此又愿意支 持 、 利用 日木 , 借以箱制沙俄 日本为应付 沙俄对战争可能的干涉 , 也必然要借助英国 的力量 。 甲午战争前夕 , 英 日修改条约所 以 ① 《 征讨清国策 》规定 以五年作为发动战争的 准冬时间 战争开始后 , 用大部分兵力进攻北 京 , 部分乓力占领长江流域的战略要地 , 阻止 江南清军北 匕 配合对北京的进政 , 战后将包 括辽余半岛在内的盖平县 肖南地 区 , 山 东 坐 岛 、 舟山群岛 、 台湾 、 澎湖列岛和长江两岸十 里左右之地 , 划人 日本版图 , 中国其余地方 , 分别割为东北 、 江南 、 华 北 、 青 廷 、 内 外 蒙 、 甘肃 、 准噶尔等小国 , 附属于 日本 。 这是 一 汾企图独吞中国的狂妄侵略计划 。 阵清道 生 《 日清战争 》第巧 页 。 ② 《列宁全集 》卷二第 页 。 ⑨ 张蓉初译 《 红档选译 》第 页。 ④ 罗曼诺夫著 , 民耿译 《帝俄侵略满洲史 》第 页 。 ③ 陆奥宗光著 , 伊舍石译 《赛赛录 》笙 页 。 以下简称 《赛赛录 》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达成协议 , 秘密就在这里 。 英国外相在改订 条约签字仪式上致祝词说 “这个条约的性 质 , 对 日本来说 , 比打败中国的大 军 还 有 利 ” ①, 公开表 白了英国支持 日本发动战争 的立场 。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 , 已一跃而成为资本 主义工业的霸主 , 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 成 了它独占的势力范围 , 这时正力图向太平洋 扩张 , 朝鲜是其猎取的 目标之一 , 只 以跨洋 作战 , 单靠已经占有的夏威夷群岛和萨摩尼 亚岛的帕戈港作为军事中继基地 , 仍然感到 接应困难 , 所以转而支持 日本 , 把 日本当作 它夕刊戈朝鲜和中国的马前卒 。 其他如法 、 德 、 意等国 , 或者想扩大在 华的侵略特权 , 或者急于向远东渗透 , 都把 眼睛盯在亚洲一角 , 伺机行动 。 这种错综复 杂的国际斗争形势表明 , 中日甲午战争 , 不 仅是 “天皇制度长期以来策划在亚洲扩张势 力的战争 ” ②, 而且是以 日本军国主义为鹰 犬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的血腥暴行 。 帝 后两党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 , 一派力主奋起 反抗 , 一派宣扬屈膝妥协 , 毫无疑义 , 这是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原则分歧 。 日本以 “我政府必无他意 ” 的谎言 , 煽 动清政府指派叶志超带队帮助朝鲜镇压东学 党起义 , 利用 《中 日天津条约 》的规定 , 从 而取得了出兵朝鲜的合法借口 , 到一八九四 年六月底止 , 相继从仁川登陆的 日本侵略军 已达七 、 八千人 , 并有八艘军舰进 泊 仁 川 港 。 进而提出改革朝鲜内政问题 , 加速中 日 关系的彻底决裂 , 时局 日趋紧张 , 战争一触 即发 , 后党应付这个危局的方针是 “ 以夷制 夷 ” 。 如果从利用矛盾的含义去理解 , “ 以 夷制夷 ” 也无可厚非 , 问题是后党的 “ 以夷 制夷 ” 是向帝国主义投降的 “外须和戍 ” 路 线的产物 , 它既不以自力更生 、 筹备战守为 前提 , 也没有对于国际形势的正确和真 正了解做基础 。 他们不作军事上的 任 何 准 备 , 而是 “ 专恃外 国公使 , 从中调处 , 借作 说和之客 , 以图退兵之计 ” ③。 李鸿章一面 对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说 “ 日本 大 军 驻 韩 , 意殊巨测 , 俄为朝鲜近邻 , 岂能漠视 且中 日两国军队留韩 , 势必发生冲突 , 妨碍 远东和平 , 望电贵国外部 , 转电驻 日公使 , 劝导 日本与中国同时撤兵 , 以免后患 ” ④ 一面对英国驻津宝领事说 “英水 师 雄 天 下 , ⋯ ⋯应请欧 欧格访 转电外部 , 速令 水师提督带十余铁快舰通赴横滨 , 与驻使同 赴 日外署 , 责其 以重兵压韩无礼 , 扰乱东方 商务 , 与英大有关系 , 勒令撤兵 ,再议善后 , 谅俊必遵 , 而英与中 日交谊尤 显 , 此 好 机 会 , 勿令俄着先鞭 ” ⑤。 后党及李鸿章以为 此计大妙 , 必有区处 。对于驻朝人员袁世凯 、 叶志超等的连电告急和请求援兵以及海军提 督丁汝昌的请战 , 一律加以驳斥 。 他致电袁 世凯 “ 日性浮动 , 我欲添兵厚集 , 逸启其 狡逞之谋 。 因疑必战 , 殊非伐谋上计 ” ⑥多 命令叶志超专搜捕东学党余部 , 使 日本无所 借 口 , 并要严伤部属 , 镇定勿 躁 , 不 要 妄 动 ⑦ 又指示丁汝昌 “ 日虽添兵 , 谣言四 起 , 并未与我开衅 , 何必请战 ” ⑧ 把中日 纠纷的和平了结 , 完全寄托在依靠外力干涉 的一厢情愿上 。 帝党对 日本 “俨然有开衅之心 ” ⑨有所 洞察和警惕 , 主张 “ 急治军旅 , 力敌势均 ” , “明赏罚 、 慎邦交 、 戒观望 ” ⑩, 严阵以待 日本侵略者的挑衅 , 以免一旦战争 爆 发 , “ 敌人着着占先 ” , “我则面面受制 ” 。 六月二十二 日 , 日本提出拒绝撤兵和坚持改 革朝鲜内政的第一次绝交书后 , 光绪帝于同 月二十五 日谕李鸿章 “ 口舌争辩已属无济 于事 ” , “势甚急迫 ” , “ 着即妥筹办法 , ① 《 日本近代史 》上册第 、 页。 ② 《 日本近代史 》上册第 、 页。 ③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中日战争 》二 , 第 页 以下简称丛刊 。 ④ 《 李文忠公全集 》电稿 , 卷 第 页 以下简 称《全集 》 。 ⑤ 《 中日交涉史料 》卷 以下简称 《史料 》 ⑥ 《全集 》电稿卷 第 页 。 ⑦ 《全集 》电稿卷 第 页。 ⑧ 《全集 》电稿卷 第 页。 ⑨ 《丛刊 》二 , 第 一 页。 ⑩ 《丛刊 》二 , 第 一 页。 《丛刊 》二 , 第 一 页。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迅速具奏 ” ①。 自此以后 , 光绪帝 叠 发 谕 旨 , 饰令作好战争准备 。 七月十四 日 , 日本 驻华公使小村照会总理衙门提出第二次绝交 书 ②, 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完全暴露 , 光绪 帝即于同 日严 旨备战 , 指出 “ 现在 事 机 紧 迫 , 着李鸿章速为筹备 , 慎勿馁卸迁延 , 致 干咎庆 ” ③。 十五 日 , 令户部尚书翁同和 , 礼部尚书李鸿藻会同军机大臣 、 总 署 大 臣 详议战备问题 ④。 十六 日 , 再严 旨李鸿章 “ 朝廷一意主战 , 李鸿章身膺重寄 , 熟谙兵 事 , 断不可意存畏慈 , 着惊遵前 旨, 将布置 一切进兵事宜迅筹复奏 若顾虑不前 , 徒事 延宕 , 驯至贻误事机 , 定 准该大臣是问 ” ⑤。 十七 日 , 志锐弧烈指责后党李鸿章等因循观 望 , 贻误事机 。 尖锐指出 , “ 派兵赴朝鲜在 日人之先 , 而铁舰不扼仁川 , 陆军 不 入 汉 城 ” , “ 险要之地拱手而让之外人 ” , “ 意 存观望 , 纵敌玩寇 ” , “ 此皆玩误之尤 ” ⑥。 奏请速决大计 , “ 厚集兵力 , 分驻高境 , 克 期进发 , 迅赴事机 ” ⑦。 帝党在接连颁布备战令的同时 , 又密伤 加强南洋各口 的防务 , 特别指出 , “ 台湾孤 悬海外 , 尤为 日本垂涎 , 各督抚务必不动声 息 , 预为筹备 , 勿稍大意 ” 。 并命令刘永福 、 谭钟炜 带兵赴台 , 协同邵友镰办理防务 。 帝党认为 “ 能守而后可以言战 , 能战而 后可以言和 ” , “ 慎始而后可以图终 , 有备 而后可以无患 ” ⑧, 反对后党一意依赖外人 调解 , 不在军事上做准备 。 指出 “ 我既无可 恃之势 , 又无可假之权 , 全凭 口 舌折冲 , 虽 俄英各使逞辩苏张 , 果能化弱为强 , 强 日人 以就我范围乎 ” ⑨ 还指出 “ 夫所谓调停 者 , 不过分为保护 , 如越南故事耳 ” , “ 如 既以保护之权让之 日本 , 势不能以藩属之说 责之英俄 , 肘腋相依 , 战无可 战 , 唇 齿 已 失 , 防不胜防 , 势逼津沽 , 祸连三省 , 后患 有不堪设想者 ” ⑩。 因此对于调 处 , 必 须 “ 沉机审察 , 勿致堕其术中 ” 。 光绪训斥 李鸿章请求英国以武力胁迫 日本退兵的做法 是 “ 借助他邦 ” , “导异 日别生枝节 ” 。 警 告李鸿章 “ 嗣后与洋人谈论 , 务宜格外慎 审 , 设轻率发端 , 致误事机 , 定惟该大臣是 问 ” ⑩。 诚然 , 帝党也有过联合外国压迫 日本的 言论 , 文廷式等三十八人就曾联名上奏 ⑩请 求 “ 联英德以抗 日本 ” , 但其基本思想是把 借助外力放在抗战的基础上 , 在战 局 不 利 时 , ’ 目的也是想实现 “ 善败者不亡 ” , 这和 后党害怕消耗军事实力 , 丢掉统治大权 , 尤 其是慈禧担心战火会烧毁她的寿辰大典 , ‘ 因 而一味依赖列强干涉 , 保持和局 , 终于 “ 自 开门户 , 引狼入室 ” , 毕竟有所不同 。 但是 , 后党仍 “一味迁延 , 希图转圈了 事 , 前后只派兵四千余名入朝 , 尚不及债乒 十分之二 ” 。 “ 直待严 旨切责 , 始 添 兵 前 往 , 而朝鲜之险隘要害已早为楼人所据 ” ⑧ , 他们所信赖的俄英调停 , 正如陆奥宗光所嘲 笑的那样 “ 当中 日两国在此舞台演出悲剧 时 , 俄 国始终隐现于舞台之一龚 , 作为一个 角色而活动 而英国不过是在舞台之外 , 对 于戏剧提出种种批评 , 不过是一个热心的看 客而 已 ” ⑩。 主和派苦求外 国干涉 , 既没有 阻止 日本侵略者发动战争 , 又使战争爆发后 中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 所得到的只是慈 禧 、 李鸿章一伙又增添了一页卖国罪恶史 。 反之 , 帝党虽然有过许多不切实际的言论 , 他们主战的出发点也是建立在维护封建统治 者利益基础之上的 。 但是 , 坚决主张严阵迎击 日本发动战争 , 和朝鲜人民反侵略的要求以 及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斗争是一致的 , 尤其 是就后者而言 , 它反映了抵抗侵略 , 挽救国 家民族危机的爱国热忱 。 志锐在 《请速决大 计 》中的一段奏陈很能说明 问 题 。 他 说 “ 朝鲜东南二面濒海 , 处处与 日本相接 , 日 ① 《史料 》卷 第 页 。 ② 《丛刊 》二 , 第 页 , 《赛赛录 》第 页 。 ③ 《史料 》卷 。 ④ 《丛刊 》二 , 第 页 。 ⑤ 《丛刊 》一 , 第 页 。 ⑥⑦ 《丛刊 》二 , 第 一 页 。 ⑧ 《丛刊 》二 , 第 页。 ⑨ 《丛刊 》二 , 第 页 。 ⑩ 《丛刊 》二 , 第 页 。 《史料 》卷 。 《史料 》卷 ⑩ 《丛刊 》三 , 第 一 页。 ⑧ 《丛刊 》三 , 第 页。 ⑧ 《赛赛录 》第 页。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人声势连络 , 瞬息可通 , 朝鲜既为所据 , 夷 情厄测 , 屡败盟约 , 若以铁舰横行洋面 , 则 我津沪不通 若 以陆师内指边 门 , 则我奉吉 俱震 藩篱尽撤 , 盗贼纵横 , 扮背扼吭 , 将 成 巨患 , 此朝鲜得失为我朝大局所关 , 不得 视为邻乡之斗也 ” ①。 甲午战争爆发后 , 帝党主张采取 “迅图 进剿 , 先发制人 ” 的战略进攻 。 并 指 出 , “ 倘敢退缩逗 留 , 即以军法从事 ” ②。 先后 提出的具体部署是 平壤 、 牙山陆军互通声 息 , 对汉城 日军南北夹攻 , “ 百战不屈 , 百 败不挠 , 决之以坚 , 持之以久 ” ③ 密饰弃 兵防守平壤后路 , 保证清军的源源接济 ④ 切断釜山汉城间的交通线 , 阻止 日 军 的 后 援 ⑤ 北洋海军梭巡大沽门户及大同江 , 不 令 日舰 阑入 如遇 日船 , 即主动出击 。 同时 派舰游弋长崎 、 对马 、 牙 山口外一带 , 阻挠 日军粮晌 , 声东击西 , 牵制 日军力量 ⑥。 此外 , 还主张多募陆军 , 以抵消敌人海 军优势了 绕道而行 , ”择地而驻 , 相机而动 , 以扭转敌人处处设防 , 扼我后路的 被 ’ 动‘局 面 、 抵制 日货 , 解雇日工 , 以损敌利而杜好 细 , 停办颐和园点景 , 以充战费而振军心夕 甚至公开指责慈禧 , 处处牵制光绪 , 致使无 所作为 。 这些战略计划、 战术安排和具体主 张 , 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 但当时主战派并无 实力 , 战争的实际指挥权和组织权掌握在李 鸿章手里 。 李鸿章依靠阴持朝政的那拉 氏的 支持 , 对于主战派的言论和皇帝的谕旨 , 或 者 阳奉阴违 , 或者置若图闻 , 执行的依然是 “ 主和 ” 的既定方针 。 在战争布置上消极敷 衍 , 保存实力 在外交上继续吁请 、 依靠外 国干涉 , 反主战派之道而行 。 帝党要他催促 卫 汝贵等部星夜前进 , 直抵汉城 , 与叶志超 合力夹击 日军 , 他说兵力不足 , 不能向汉城 进发 。 “ 目前只能坚扎平壤 , 扼据形胜 , 侯 各营到齐 , 后路布妥 , 始可相机进取 , 将来 若进逼王京 , 必如诸将所请 , 添足三万人步 步稳慎 , 乃可图功 ” ⑦。 同时电训卫汝贵等 “ 稳扎稳打 , 先图立脚 , 再谋制胜 ” , “ 可 守则守 , 不可则退 ” ⑧ , 帝党认为叶志超孤 军牙山 , 形势可虑 , 要李鸿章派舰接济 。 李 鸿章却说北洋没有侦探快舰为 前 驱 , 日 军 “ 布置 已久 , 倘我深入 , 彼暗设 碰 雷 ” , “ 恐坠奸计 ” 。 “ 我军精锐只定 、 镇 、 致 、 靖 、 经 、 来 、 济七舰 , 不可稍有疏失 , 轻于 一掷 , 大局所关 ” 。 直到各方面指责舆论大 起 , 又受光绪的严 旨催促 , 才派遣 二 千 多 人 , 雇用英船运送 , 七月二十一 日起 , 先后 向牙 山出发 , 以示应付 。 帝党要海军主动出 击 , 他命令丁汝昌在渤海湾附 近 “相 机 进 退 , 能保全坚船为要 ” , 介不得出 大 洋 浪 战 ” ⑨ 并直接了当地拒绝光绪谕旨 , 说海 军快船快炮太少 , 仅足守口 , 实难 从 令 海 战 ⑩ ,进而提出威胁 , “ 我军只八舰为可用 , 北洋千里 , 全资屏敝 ,实未敢轻于一掷 。 近哉 门户洞开 , 牙 山军覆 , 何堪海军复被摧折里 臣与丁汝昌不敢不加意慎重 ” 。 黄海海战 后 , 李鸿章故意夸大损失 , 压制爱国官兵巡 海迎敌的要求 。 旅顺危急时 , 丁汝昌亲赴天 津 , 请求全力出动与 日军决一死战 , 李鸿章 严加斥责 , 说 “ 汝善在威海守汝数 受 船 勿 失 , 余非汝事 ” , 借 口保船制敌 洋舰队躲在威海卫军峰, 把海军当 样的供起来 , 造成坐以特毙的局面 , ’ 命令北 作神灵二 。一 扁军则 于平壤战役后狂奔五百里 , 渡鸭绿江 , 退入 东北边境 , 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 日本在整个战争过程 , 始终遵循一条基 本原则 , 即 ’除非事势万不得已 , 必须把事 态严格地局限在中日两国之间 , 应极力避免 和第三国发生纠葛 ” ⑩罗 后党也坚持一条基 本原则 , 即乞求干涉 , “ 以夷制夷 ” , 实现 “ 和戍 ” 。这在表面上似乎互为矛盾 , 实则相 ① 《 丛刊 》二 , 第 页口 ② 《丛刊 》三 , 第 页 。 ③ 《 丛刊 》三 , 第 一 、 一 页 。 ④⑤⑥ 《丛 刊 》三 , 第 一 、 一 、 一 、 一 页 。 ⑦ 《丛刊 》三 , 第 一 页 。 ⑧ 《丛刊 》三 , 第 页 , 《全集》奏稿卷 第 页。 ⑨ 《全集 》电稿卷 第 页。 ⑩ 《丛刊 》三 , 第 页 。 ⑧ 《 丛刊 》三 , 第 页 。 ⑩ 《丛刊 》一 , 第 页 。 ⑩ 《赛赛录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辅相成 。 丰岛之役后 , 李鸿章电请总理衙门 照会各国公使 , 声明 “ 楼先开战 ” , “ 稗众 皆知衅非自我开 ” , 目的不是表示 坚 决 应 战 , 而是希望 以后 “ 各国调停议结 暗 伏 其 根 ” ①。 平壤黄海溃败 , 日军大举进攻 , 中 国人民反侵略义愤 日益高涨 , 形势剧变 , 帝 国主义害怕影响他们在华利益 , 再次酝酿调 停 李鸿章知道列强不允许 日本独吞中国 , 中国败到一定程度 , 必然出面干涉 , 因而利 用前线战败 , 诱导外国干涉 , 重开和议 日 本则以 “ 外国干涉之端已开 ” , 必须在 “ 干 涉尚未达到棘手以前 , 不论占领何地 , 皆为 必要 ” , 应乘间 “ 迅速扩大战争 , 尽量满足 国民的愿望 ” ②, 即满足 日本军 国主义的愿 望 。 这就是说 , 日本要迅速战 胜 , 避 免 干 涉 李鸿章要战争失败 、 引起干涉 , 所 以在 军事上必然造成 日军猛进 , 清军速 溃 的 结 果 ③。 十月下旬起 , 日军水陆两路同时向中 国进攻 , 连陷大连 、 旅顺 、 威海卫 , 北洋海 军全部覆灭 , 日军封锁渤海湾 , 威胁津沽 , 陆军在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 锦州 、 山海关告 急 。 那拉氏备车配马 , 准备逃命 。 后党外交 上屈膝求和厂军事上消极避战的卖 国 路 线 “一误再误 , 终于不可收拾 ” ④。 四 如何对待议和乞降和 《马关条约 》 , 是 帝后两党爱国和卖国的又一重要标志 。 平壤溃退和黄海海战后 , 后党即积极从 事求降活动 , 从十月初到同月底 , 先后哀求 英美出面调停 。 十一月初 , 总理衙门召集英 美法德俄五国公使会议 , 要求说服 日本停战 议和 , 同时训令驻外公使向各国提出同样的 请求 , 幻想通过列强撮合 , 达到 “ 和平 ” 的 目的 。 当时 日本刚进入中国边沿 , 尚未 ‘ ,, 合 满意足 ” , 帝国主义之间也各同床异梦 , 因 而求降未遂 。 十一月下旬 , 日军相继攻陷旅大 , 猖狂 进犯辽东 , 奉天危急 , 京师震动 , 后党乞降 心更切 , 孙毓汉 、 徐用仪等大放厥词 , 扬言 除非乞降 , “不能保京都 、 护山林 ” ⑤, 美 帝国主义见到干涉时机成熟 , 愿以交换双方 意见的 “ 中介人 ” 身份出现 , 促进 中 日 ’二 和 议 , 于是由美国操纵的中 日议和正式开袭 。 帝党反之 , 战争一开始 , 纷纷 追 究 牙 山 、 丰岛溃败的责任 , 指责李鸿章 “ 有心贻 误 ” , “ 事事落后 ” , 致使 日军北犯 、 平壤 告急 ⑧, 主张议处李鸿章 。 光绪帝为此连发 谕 旨 , 追查临阵逃跑将弃的罪责 , 并给李鸿 章以拔花翎和裤黄马褂的处分 , 还一度想起 用徐建寅代替丁汝 昌指挥北洋海军 , 后又调 湘军出关 , 任刘坤一为钦差大 臣 , 指 挥 战 争 , 借以挽 回局势 。 帝党坚决反对 乞 降 议 和 , 认为 “ 若和必行 , 亡将不远 ” “不敢以 和局为举世唾骂 ” ⑦, 御史安维峻上书弹勤 李鸿章 “ 倒行逆施 ” , “ 不但误国 而 且 卖 国 ” , 请杀掉这个 “ 闻败则喜 , 闻胜则忧 ” 的卖国贼 。 全国各阶层群情愤慨 , 强烈反对 议和求降 。 然而后党态意横行 , 那拉 氏 “ 作一半主 张 ” ⑧ , 召李鸿章面授卖国机宜 , 然后前往 日 本乞降 。 当时 “楼焰鸦张 , 箭疆危逼 ” ⑨, ‘ 北洋水师覆灭 , 湘军在辽东一触即溃 , 节节 败退 , 帝党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人民群众是抵 抗侵略者的铜墙铁壁 , 感到 “ 时事如此 , 战 和奎拿无可恃 ” , 君臣相对 , “声泪并发 , 、周 知所措 ” , 以为 “ 只此权宜一策 , 或可解纷 好翩钾 、 ⑩, 在后党的诱逼下 , 同意授李鸿章 头等全权大臣 , 与 日本商议和局 。 帝后党虽然对遣使议和已趋一致 , 但议 和条件的分歧仍然存在 , 焦点是割地问题 。 后党 “ 必欲割地为了局 ” , 说 “不应割 地则不能开办 ” , 帝党反对割地 , 即使增加 赔款 , 也要维护领土的完整 。 纷纷上书列 举割地的祸害 , 指出 , 割地求和 , 是 “ 剑肉 补疮 , 饮鹤止渴 , 名曰 自救 , 其实 适 以 自 我 。 ” 列强 “ 见我轻于割地将授以为例 , 任 ① 《丛刊 》三 , 第 一 页 。 ② 《 赛赛录 》第 页 。 ③ 范文澜 《 中国近代史 》第 页 ④ 《 丛刊 》五 , 第 页 。 ⑤ 《丛刊 》四 , 第 页 。 ⑧ 《 丛刊 》四 , 第 页 。 ⑦ 《丛刊 》四 , 第 、 页 。 ⑧ 《 丛刊 》四 , 第 页 。 ⑨⑩ 《丛刊 》一 , 第 页。 《丛刊 》四 , 第 页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发一难 , 即可以借词以要我数 省 , 割 肉 饲 虎 , 不尽不止 ” ①。 特别是对于割让台湾 , 论争尤烈 。 帝党指出 , 台湾一割 “从此失天 下人心 ” , 后党说割掉台湾无关紧要 。 陪都 重地 , 密迩京师 , 孰重孰轻 , 何待再计 ② 乞降派反复陈述 “ 现在免就和局所 最 注 意 者 , 惟在让地一节 , 若驳斥不允 , 则都城之 危 , 即在指顾 ” 。 “ 以今 日形势而论 , 宗社 为重 , 边檄为轻 , 利害相悬 , 无烦数计 ” 。 后党为李鸿章争得了商让土地之权 , 接着李 鸿章奏上一本 , 说 “现在事机紧迫 , 非此不 能开议 ” , 并引用中外历史 , 为割地卖国作 辩护 , 声言 “不敢稍有游移 , 以速 目 前 之 祸 ” ③, 决心行使头等全权大臣的权力 , 不 辱 后党割地赔款 、 出让利权的卖国使命 , 四 月十七 日 , 同 日本签订 了 《马关条约 》 。 帝后党争并未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而 结束 , 在如期批准换约和拒约再战的问题上 又掀起了新的交锋 。 《马关条约 》一签订 , 李鸿章即刻向光 绪 和总署发电 , 表述 自己的 “ 功劳 ” , 同时 请 旨如期批准换约 。 说他 “ 唇焦舌敝 , 而伊 藤坚执之至 , 直云商无可商 , 改无可改 ,, 、 且 已出动大军 , “ 必欲直犯 京 歌 ” , 所 以 “ 采敢一心驳斥 , 以贻君父之忧 ” , “ 若互 换衍期 , 则责言及我 , 兵争又至 ” ④。 孙毓 汉 , 徐用仪一唱一和 , 手捧约本迫光绪签字 批准 。 如上所说 , 在议和条件上帝党并不是 同后党一样 , 心甘情愿地出让领土主权 。 四 月中旬 , 日本割地赔款的苛求传来时 , 帝党 纷纷表示反对 , 甚至要求召回李鸿章 , 光绪 帝也 , 怒表示 , 要 “ 亲率六师与贼 决 一 死 战 ” 。 所以约本送到北京时 , 翁同和等竭力 阻止光绪批准 。 当时 , “ 京朝官之封章 , 疆 臣之电奏 , 凡百十上 , 会试公车在都者亦誊 章力阻 ” ⑥, 康有为组织发起的公车上书 , ‘ 要求 “迁都练兵 , 变通新法 , 以塞和款而拒 外夷 , 保疆土而延国命 ” , 一时间 , 拒约 、 迁都 , 再战的呼声 , 震撼了整个京城 , 全 国 节 围 内掀祝了 反对割她赔款卖 国求 降 的 浪 带 “ 有义 民十数万 , 将奉辽 阳知州徐庆章抗 楼 ” , 驱除盘踞东北的侵略者 ⑥厂台湾人民 宣布 “ 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 决不拱手而让 台 ” , 自愿投军杀敌的爱国者 “ 日有千数百 人 ” ⑦。 与此同时 , 三国干涉已经开始 , 并 通知清政府暂缓换约 日本海陆军备已空虚 疲惫 , 没有力量再打下去 , 担心 “ 和三国交 涉旷 日持久 , 中国也许乘机不批准 烤 和 条 约 , 而使马关条约成为一纸空文 ” ⑧。 在这 种内外条件的推动下 , 帝党拒约言行一时高 涨起来 。 光绪公开表示 “ 台割则天下人心皆 去 , 联何以为天下主 ” ⑨ 申伤了孙毓汉的 再次 “ 捧约以进 ” , “ 意欲废约颇决 ” ⑩, 并正式向 日本提出缓期换约 , “ 以待转圈 ” 。 帝党的这种拒约活动 , 不论其主观 认 识 如 何 , 客观上是顺应人心趋向 , 符合形势要求 的 , 应该予以肯定 。 而且在当时有利的国内 外形势下 , 改议条约并非完全没有可熊。 但是 , 后党步步进逼 , 帝党处境非常不 利 。 李鸿章公开拒绝修约谕旨 , 说 一 “ 既遵旨 定约 , 复令原使臣改议电商 , 彼必不允 ⋯ ⋯ 且不可以一 口说两样话 , 徒为外人誉笑 ” ⑩ , 同时密迎 日本驻津领事速电东京催促换约 , 孙毓坟也以同样意思告诉 日本驻华公使 , 通 敌卖国 , 请 日本军国主义向帝党施加鹰力 。 又在光绪面前反复危言耸听 , 说 “ 战万无把 握 , 而和则确有把握 ” “若不换则兵端立 至 ” 。 俄法德在得到 日本的 “全然让步 ” 以 后 , 也转过来压迫清政府如期换约 。 各国驻 华公使告知总署 “ 中国一败涂地 , 至此而 极 , 日本要求之事 , 只此数端 , 尚不失为公 道 ” 若不批准 , “ 何以示大信于夭下 堂 愤怒抗议清政府的卖国罪行 , 决心 “ 结寨固 守 ” , 开展保家卫国的战斗。 辽 阳 、 海城一 《丛刊 》三 , 第 页。 《丛刊 》四 , 第 页 。 《丛刊 》一 , 第 一 页。 《丛刊 》三 , 第 一 页 , 《 丛 刊 》一 , 第 页 。 《丛刊 》一 , 第 页 。 《丛刊 》一 , 第 页。 《 中国近代史资料 》续编第 页 。 ‘ 《赛赛录 》第 一 页 。 《 丛刊 》四 , 第 页 。 《丛刊 》一 , 第 页 。 《丛刊 》一 , 第 页。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⑥⑩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堂中国何以自存 ” ①参预订约的美帝国主 义分子科士达更直接威胁说 “ 条约已不是 李鸿章的条约而是皇帝的条约了 ” , “假若 他拒绝批准的话 , 那在文明世界之前 , 他将 失掉了体面 , 对于皇帝的不体面 , 军机大臣 是应 当负责的 ” ②。 那拉氏自从 “ 作一半主 张 ” , 召李鸿章前往 日本签约以后 , 装病不 出 , 传旨 “一切请皇帝旨办理 ” ③。 光绪请 示 “ 西迁 ” 之议 , 她 “ 微笑摇首 , 谓 ‘可不 必 , 。 嗣又云 ‘和战之局汝主之 , 此则我 主之 ’ ” ④。 居心险恶 , 要让光绪替她承担 卖国投降的罪责 。 光绪内外交 困 , 计 无 所 出 , 只得批准并同意换约 。 虽然光绪在签字 批准前 “绕殿急步约时许 ” , “ 顿足流涕 ” ⑤, 后来又严厉 申斥李鸿章 “ 身为重臣 , 两万万 之款从何筹措 , 台湾一省送予外 人 , 失 民 心 , 伤国体 ” ⑥, 并令王文韶担任 直 隶 总 督 、 北洋大臣 , 表示对卖国贼的愤 怒 和 惩 处 , 但中日甲午战争毕竟在卖国贼 的 操 纵 下 , 以中国丧权辱国告终 。 通观中 日甲午战争的全过程 , 帝党主张 备战 、 抗战 , 直到拒约 、 迁都 、 再战 , 提出 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 后党 “先存不欲 战之心 , 驰防纵寇 ” , 始终乞和求降 , 如期 换约 , “ 以示大信于天下 。 ” 所言所行 , 判 若天渊 , 反映了鲜明的爱国与卖国的性质 。 但是 , 帝党在阶级本质上和后党相同 , 既脱 离人民 , 敌视人民 , 没有也不可能组织依靠 人 民群众的力量 , 作为反侵略战争的铜墙铁 壁 又无法摆脱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 的腐朽性所赋与的制约 。 加上他们在封建统 治营垒中 , 是一个缺乏实力的派别 , 单凭口 头和文字来表达某种程度的爱国主张 , 依靠 清议和谕旨去压迫 、 阻止后党的卖国活动 。 后党不但掌握军事的指挥权 , 而且掌握政治 外交的领导权 , 帝党反对后党 , 但无法摆脱 后党的控制和玩弄 , 因而从斗争开始 , 以屈 从告终 , 软弱无力 , 寸筹莫展 。 帝党维护国 家民族利益的爱国之花 , 在后党急风暴雨摧 残下 , 零落作尘 , 没有结出爱国之果。 不容否认 , 帝后党战与和之争 , 也含有 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成份 , 特别是慈禧 、 李 鸿章一伙 , 所以牢牢压住帝党 , 不顾国家民 族安危 , 认敌为友 , 一意求和 , 目的在于保 存帮派的实力地位和个人的最高统治权 , 明 显地表现出争权夺利的特征 。 帝党成员中 , 有 为 自己扩张势力的愿望 , 也有替光绪谋取皇 帝实权的要求 , 所谓 “ 太后既归政 , 若仍遇 事牵制 , 将何以上对祖宗 , 下对天下臣民 ” ⑦ 就透露了这方面的消息 。 几年之后 , 光绪直 接向那拉氏表示 “若不予我以人君实权 , 勿宁逊位 ” , 当然是长期隐讳的肺腑之言 。 此外 , 还有湘 、 淮军 阀之间的矛盾 , 等等 。 但是 , “ 任何过程 , 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 话 , 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领导的决定 的作用 , 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 ⑧。 甲午战争期间 , 帝后之间的权力矛盾较之当 时社会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和 日本军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来说 , 只能是处于次要和服从 的地位 , 决不可以用帝后的权力矛盾来代替 民族矛盾 。 事实上 , 帝党主战 , 后党主和 , 写几已经表明帝后之间的权力矛盾受到了民族 矛盾的制约和影响 。 至于 “ 督促李 鸿 章 出 战 , 又令维新派徐建寅代丁汝昌 , 令湘系军 阀刘坤一为钦差大臣 , 严责李鸿章 , 拔去三 眼花翎 , 镜去黄马褂 ” , 直到准备练兵十万 , 裁撒原有的全部军队 , 都是帝党想用以克敌 制胜的设想和实际步骤 , 着眼点在于主战 , 更不应简单视为 “ 排斥政敌 , 收回兵权的计 划 ” , 以之纳入纯属权力斗争的轨道上去 。 《 中东战纪本末 》卷 , 朝警记 。 《丛刊 》七 , 第 一 页 。 《 丛刊 》四 , 第 页 。 《丛刊 》一 , 第 一 页。 《丛刊 》一 , 第 页。 《丛刊 》四 , 第 页 。 《清史稿 》卷 列传 。 《 矛盾论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导
/
本文档为【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