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金庸

2017-09-19 8页 doc 33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金庸性灵的非凡书写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性世界 摘要:本文试图从人性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分别从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市井文化中所表现出的精神与侠的精神重熔与再铸,并试图说明“侠”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金庸、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范式,具有其非凡的魅力,为通俗小说的发展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金庸先生先生,作为当代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无论从对武打场面艺术性的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上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才...
金庸
性灵的非凡书写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性世界 摘要:本文试图从人性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分别从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市井文化中所现出的精神与侠的精神重熔与再铸,并试图说明“侠”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金庸、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的一种范式,具有其非凡的魅力,为通俗小说的发展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金庸先生先生,作为当代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无论从对武打场面艺术性的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上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在拨开层层迷雾之后我们可以发现,金庸先生所塑造的众多人物中,有一部分人物的身上夹杂着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并将三家思想溶于侠的精神世界之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金庸先生先生封刀之前,最后一部力作《鹿鼎记》中,塑造了一位“不学有术”,一路升官发财讨老婆的“反侠”形象。每一类形象都浓缩了金庸先生先生独特的思想。以下从这几个方面一一论述,让我们共同走进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人性世界。 一、“武”“侠”的起源及意义 当代武侠小说的另一个宗师级人物,梁羽生先生曾对“武”“侠”有这样的阐述,“‘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⑴只有弄清“武”“侠”的真意,才能更好的理解,侠的本意,才能更进一步了解武侠小说所传达的思想意义与价值。然而依存现有的史籍,尽管《庄子·盗跖》篇有“侠人”之说,《吕氏春秋·音律》篇也有“侠”字出现,但最早提出侠这一论断的人是韩非子,他在《五蠹》篇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见侠的“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却也给江山社稷带来了颇大的危难。这里借文字学进一步揭示出侠的内涵,经考古学家发现在商周甲骨和金文中,未有“侠”字,只有“夹”字出现。因而《说文解字》讲:“夹,持也,从大,侠二人。”而段注引如淳言并发挥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骋也,按侠之言夹也。夹者,持也。经传所假侠为夹,凡夹皆为侠。”至此,“侠”的愿意,当为挟持大人物并供其役使之人。然而,待司马迁做《史记》时,笔下的侠又是另一番滋味了,从此侠的精神便由此传承下去了。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⑵ 后来的《汉书·游侠传》又对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是有很高的评价的。 然而,统治者还是看到了侠的以武犯禁,横行乡里,便大肆镇压。从此,正史就不再为侠者立传了。但是,侠的精神却流传了下去。以至于,无数文人写了大量诗篇咏叹侠,诸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以及“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千古文人的侠客之梦,寄托了多少文人对侠精神的依恋,才引得无数文人挥笔大作武侠小说。武侠小说的发展是经历了很多时期的,在唐代被称为豪侠小说,以《兰陵老人》《聂隐娘》《红线》等等为人称道,为后世的武侠小说从行侠主题、行侠手段以及侠客形象的塑造上都有深远影响。而到了清代的侠义小说,则以《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为代表,但是这些侠义小说的发展真正的影响者却是《水浒传》的英雄传奇。鲁迅先生在评述清代侠义小说时说:“其中所叙述的侠客,大半粗豪,很像《水浒》中底人物,故其事实虽然来自《龙图公案》,而源流则仍出于《水浒》。”⑶到了20世纪的武侠小说,在大陆则出现了,王度庐,宫白羽,顾明道,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等人,像《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宝剑金钗》《鹤惊昆仑》等等也具有非凡的意义。然而,在金庸先生,古龙,梁羽生的异军突起,他们对武侠小说的独创性展示,为武侠的世界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儒家之侠 儒家文化对侠是有深远影响的,尤其对人格的影响颇多,具体地说,儒家首先代表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志向,以拯世济民为己任,不计成败利钝,不问荣辱安危,坚毅果敢,百折不挠。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至“杀身已成仁”都充分表现出儒家的精神志向。以及后来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和“舍生取义”的思想,又都是强调人格的独立,而这些精神,又无一不和侠的精神暗合。     行文至此,我们的大侠——郭靖就闪亮登场了。郭靖的性格愚笨,学了十年才把江南七怪的粗浅功夫学会,依他这个人的资质,也只能去学“降龙十八掌”,笨人专用。否则叫他去学“落英神剑掌”,恐怕又要十年吧!然而,恰恰是这个愚笨之人与儒家精神合拍。他的形象始于《射雕英雄传》,成于《神雕侠侣》,升华于《倚天屠龙记》。直到,射雕三部曲一完,大侠郭靖的形象才算完成。     在《射雕英雄传》里,郭靖侠者的精神世界就已经初见端倪。其中,成吉思汗与郭靖有这样一段对话“成吉思汗忽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郭靖沉吟片刻说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⑷可见郭靖并没有夸赞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只是认为他一生骋匹夫之勇,全无仁爱之心。郭靖站在平民化的立场上,从仁爱角度出发,看到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也仅仅只是建立在数堆白骨上,全未把天下的黎民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相反,郭靖自己却成为被天下百姓爱戴的“大侠”。从他与杨过的对话,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侠之大者”的他。郭靖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驻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有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⑸由此可见,只有这种为国为民的大侠才能受到百姓的爱戴。从郭靖的人生发展史来看,郭靖并不是真的愚笨,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永远是掌舵之人。郭靖一介草民,深谙黎民百姓之苦,靖康之耻尤记心头,凭一己之力,挽苍生万民于水火之中。不惜以身犯险,最终死于襄阳,此时这个儒家之家才真正变得无比高大。 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儒家思想在郭靖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却在另一位人物身上显出了极不和谐的姿态。金庸先生先生的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与乾隆的对话可见一斑。乾隆叹了一声,道:“臣对君尽忠,叛军则为大逆。我既以为君,又怎说得上不忠?”陈家洛道:“你明明是汉人,却降了胡虏,这是忠吗?父母在世之日,你没好好侍奉,父亲在朝廷之上,反而日日向你跪拜,你于心何安,这是孝吗?”⑹从这段话中,以陈家洛本人来讲,他已经深深陷入了价值冲突之中。以旧的伦理而言,他忠于汉室便难以忠于乾隆,他孝于母亲就难以孝于父亲。以新的价值看,他要以忠孝的伦理代替反满抗清,就过于书呆子气了。 郭靖与陈家洛同为儒家之侠,所不同的是,郭靖出自平民阶层,知百姓苦,而陈家洛出身书香门第,俨然是一位知识分子的形象,一身的书生气就让他的反满抗清的事业一败涂地。对此,陈墨先生有这样的评价“这位传统书生,能谋而不能断,能和而不能战,能渐而不能急,能软而不能硬,能依附而不能独立,这些缺憾,正是人格方面的缺陷。”⑺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顶天立地,无往不胜,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三、道家之侠 道家思想主张“不盈、不争”“致羞极,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即通过虚静无为,合于自然,摆脱外在束缚与自由,逍遥于世。以至于道家之侠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精神气质上更接近道家思想,追求合乎自然本性的生存之道。所以,侠者在追求个性方面,反对统一于社会的清规戒律,而且崇尚自然,反对强人所难去遵从强求一律的。更近一步说,侠又是具有异端的浪漫斗士,侠本身就有蔑视法权,违抗正统的反叛性,在市民阶级的塑造下,其反抗压抑和破坏传统的意识更加浸入到了道德界域和情感界域,他们所反叛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束缚,是抑制欲望情感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理性形式本身。 杨过便是一个典型的道家之侠,杨过行事远没有郭靖那么光明磊落,而是全凭一腔“赤子之心”,以真性情的生存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杨过是杨康的儿子,待其母穆念慈死后,便一人流落市井,无依无靠。因此,他的生存哲学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小说开篇,杨过便拜欧阳锋为义父,而后,又救了义父一命,这让正派人士不屑之极,郭靖、黄蓉更是难以理解,杨过是不会管西毒·欧阳锋是多么可恶的人,他只知道义父教他逆行筋脉,驱毒疗伤并学会蛤蟆功。后来的杨过,更是让人头疼,他背叛全真教赵志敬,而转投古墓派小龙女为师,最后还要娶自己的师父小龙女为妻。而在这个时候,那个侠之大者的郭靖的做法就让人感到有点可悲,依旧用儒家礼法来全力阻止这段姻缘。但是杨过的性格,一向是目无礼法,加之对正统思想的反叛性,最终还是义无反顾的在古墓中结婚。 杨过的成长经历,一直具有强烈的反叛性。他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种对个性的追求和人格的独立。杨过与郭靖相比其实更加真实一些,想当初,郭靖当年曾在大漠被封为金刀驸马,但又爱上黄蓉,在感情与价值两者之间,郭靖选择的不是感情而是价值。倘若不是让郭靖知道了,是华筝间接地害死了自己的母亲,还真的就抛下黄蓉不管了呢。但是这事若是换做杨过,绝对不会这样,他会冒着于天下武林为敌的危险,与小龙女出双入对。16年后的断肠崖的一跳,也为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做了最好的诠释。 杨过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自己仍然可以成为侠。杨过身上的真诚,追求个性自由与自主,其实本身并不违背侠的精神。一部分侠本身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反叛性。面对束缚人性的礼教和灭绝人性的社会,侠没有道理保持沉默。《神雕侠侣》中很多事物都是充满着对人性束缚的隐喻,“古墓”本身就是个要让人无情无欲的所在,而“情花”却又是,让人不要有相思之情,否则就会中毒越来越深。每个生命体都是有“七情六欲”,这种束缚人性的东西,还正是需要杨过这样真性情的男子去打破。 从社会角度再进行考究,杨过行事就不如郭靖了。作为儒家之侠的郭靖,他内心更多的是“修齐治平”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观念。而杨过则不同,他是恰逢其会,第一次是因为答应郭襄送三件礼物给她,第二次是十六年后再次与爱妻小龙女相逢,到襄阳恰好救了郭襄,偶然间立下了盖世奇功。但是,杨过之所以做这些,全凭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事后又与小龙女隐居古墓,隐遁江湖。道家之侠的可爱之处在于对人格独立的无限追求,那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却着实让人敬仰。 四、佛家之侠 20世纪中国的武侠小说中,佛的身影逐渐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尽管在唐传奇中也涉及到佛的轮回、报应、赎罪、皈依等思想,但远不及这个时期的武侠小说家对其的书写。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便将儒、释、道三家思想学说熔为一炉,其气魄之宏大,想象之丰富以及对佛学的别具慧心的领悟,同类之中已是罕见。作为集大成者的金庸先生先生,则更加将佛家思想成之笔端。《天龙八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此时金庸先生先生这里的佛家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文化符号,而是将佛家思想灌注于人物之上,成为鲜明的艺术形象。难怪,陈平原先生会说可以把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为了解佛道的入门之书。陈墨先生对佛家之侠有这样的一段阐述,他讲佛家之侠包括两种类型,三个层次:“一种类型是众生苦相,虽心地慈善,但无人格可言,无名无姓;另一种类型是无名佛相,无名无相,无欲无求,但在苦海之中却能成为慈悲之舟,可以普度众生,还有一层次的人物,凭着他们的慧根与意志,虽沉溺于苦海却终于能自我超度,甚至自救而救人。”⑻ 《侠客行》里的石破天是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性格。其实他的名字自己都不知道叫什么,石破天是贝海石给石中玉起的,最后阴差阳错的被他用了,小说的结尾也是在探寻,“我是谁”。佛家讲无名无相,石破天就是这样,连名字都没有。是他的慈悲心让他的形象变得无比高大,他的是非观念也就很简单。他见长乐帮三个人打一个老人,出去阻拦,用性命来救大悲老人,最终将武功家术传给了他。后来明明知道自己是贝海石利用的一颗棋子,却也甘心去侠客岛,不想生灵涂炭。这等慈悲心肠当是世间少有。佛家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自己的性命来挽救更多人的性命,可见其佛性的光辉一面。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石破天能够成为侠,和自身的人格力量有关。石破天本人,无知无识也无欲无求,恰和佛家之言相匹合。金庸先生多次写到佛,是因为看到世间“贪、嗔、痴”三毒遍布。因为石破天的无欲无求,恰恰戒掉了这三者,心里纯洁无暇,也就达到了佛家的最高精神,为以后的他的命运奠定了基础,也让他一路化险为夷,天然纯朴的人性不被世俗的污垢所污染。 《天龙八部》中三大主人公便是佛家思想的接受者。段誉从小就一心钻研佛法,因为学武会伤人才讨厌武功,便逃跑出来,充分显示出佛家的慈悲心肠,也为段誉的形象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虚竹也是,虽然被迫破了戒,但仍旧一心求佛,哪怕还了俗自己仍旧是佛门弟子,一个地地道道的佛教徒。而萧峰的形象之所以无比高大,一切皆与佛性有关。萧峰的师父是少林寺的玄苦大师,后来因为寻找杀父仇人,从此双手沾满鲜血,聚贤庄一役杀的天下群雄死伤无数,此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嗔者,为世间制造了众多的恶孽。知道自己看到父亲出家,才领悟到自己不能再制造杀孽,毅然阻止耶律洪基兴兵侵宋,以最后那悲壮的一死换来了两国几十年的和平,此时萧峰的人物形象才变得高大起来,按照萧峰的思想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这是一种佛家之侠的典型形象,也充分显示出他独特的人格力量。 《天龙八部》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揭示出了“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一主旨,而造成这一原因,又是因为世界“贪、嗔、痴”三毒遍布。可能到那位扫地老僧的出现,听其那当头棒喝!“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才会惊醒那些梦中人。由此可见,武功再高,也只不过是在助长三毒而已。唯有佛法,才是最高的归宿与寄托。 五、反侠 也许很多人会不理解,一个武侠小说巨匠为什么在最后,一反常态写了这样一个小人。让人有太多的思考,总觉得《鹿鼎记》四不像,其实,《鹿鼎记》就妙在这四不像中了,因为什么都不像,就有太多的章法可循,就像陈家洛的百花错拳一样。 很显然,韦小宝根本就不是什么侠,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以正面去关怀这部小说。显然,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是侠,可是看看他领导的天地会吧,一事无成,最后自己又被郑克爽这个宵小之徒杀害,这对于侠来讲,可谓是个巨大的反讽。不禁让人惊讶的是所谓的大侠为什么都会一事无成,反而是韦小宝这个小人成功了。前后的对比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韦小宝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是怎样的? 活着才是硬道理,韦小宝也是一样,他也要生存。妓院文化必将塑造出一种别样的生存方式。韦小宝自小在妓院长大。看惯了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招数,因为这些是每个妓女生存的手段,更多一些的是,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芳又是一个年岁很大的妓女,所以韦小宝自小也便习惯了这种种的侮辱与轻蔑,并习以为常,因此这些招数便也成了韦小宝的护身符。至此,韦小宝便在这个典型的环境下茁长成长,经由这样的生存之术,渐渐塑造出那种卑躬屈膝的奴才本性。 鲁迅先生曾在杂文《灯下漫笔》中对民族的历史这样说:“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由此可见,清朝康熙年间再如何鼎盛,康熙也是喜欢很多人做他的奴隶,恰恰韦小宝是个奴隶,并且是个很不错的奴隶。没有哪个领导者喜欢你在他的江山天天的指手画脚,因此,文字狱必须要发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让老百姓安心的做奴隶。但韦小宝杀不得,有个跟在自己身边说自己“鸟生鱼汤”多好。可见,作者并没有把韦小宝当做一个正面人物来写,恰恰是相反。作者借用一种近乎于漫画式的调侃的笔调揭露中国政治历史的真面目,为什么韦小宝要把偌大个皇宫当做妓院,为什么韦小宝要把官场当做赌场,又为什么韦小宝的那些下三滥的手段在皇宫之中屡试不爽。正是说明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制度越到鼎盛时期,才更能体现出内质的腐朽不堪与臭味难闻。可见封建王朝最终毁灭,与这些奴颜媚骨的奴才是分不开的。 韦小宝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他身上的精神与人格恰恰是那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批判。在小说的最后一回,矛头直指知识分子,明末清初四大儒生齐齐拜倒在韦小宝身下,请求韦小宝做皇帝,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找这个小人做皇帝?不能简单地说他们愚昧,只能说韦小宝身上有什么是他们身上所不具备的,那就是一种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毅力,几乎等同于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由此可见,这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慢慢消失不见的东西。 六、纵死犹闻侠骨香 正所谓,乱世重游侠,从司马迁的“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到黄侃的“苟强种不除,暴政不戢,富人不死,侠其得群里百姓之心乎”。⑼都是强调侠者赴汤蹈火劫富济贫,乱世之中却也为黎民百姓解除不少困苦。而当下武侠小说蜂起,众多武侠小说家对侠客的行侠主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从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寻找人性的闪光之处,也是在对现在社会人格的完满性寻找一个突破口,来借以说明侠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面对当下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社会,重新解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当金庸先生痛苦的写下韦小宝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也便亲手埋葬了,自己塑造的那几个大侠的形象,郭靖,萧峰,袁承志等不复存在了。在他的那部《笑傲江湖》之中,因为没有什么历史背景,却恰恰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对权力的渴望,不惜让岳不群成为权力的牺牲品。而不喜欢东方不败那一套说辞的任我行,最后不也是让所有的教众一起奉承他吗!另一部书《连城诀》更是把“贪”这个字发挥的淋漓尽致,连城诀本是一个可以打开宝藏的密码,才引得无数所谓的江湖侠士去追逐。其中,也有更多的对人性的无情的批判。书中的“花铁干”,一个所谓的正派侠士,却又甘心投降于血刀老祖,并且吃掉了几位师兄的尸体。这是我们的“侠”吗?灭绝人性的社会又怎么会培育出什么正派的侠士。恐怕我们经历千古追逐的侠,真的要落花流水了。倒不如像血刀老祖一样,人性却有更多的光辉之处,真的毫无保留。 但作为学者,谈到侠的价值与意义的时候,陈平原先生仍有这样一段评价:“游侠之所以令千古文人心驰神往,就在于其不但拯救他人,而且也拯救自我-------游侠的价值在于精神的感召,他使得千百年来不少仁人志士向往并追求那种崇高但“不切实际”的人生境界。”⑽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感召,我们的社会才多了许多温暖。我们国家这几年连续的大灾大难,冰雪灾害,汶川、玉树大地震,最近全国性的洪涝灾害。5·12汶川地震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古老民族,霎时间,无数不知名的武警战士奔赴前线,为救那些被困群众不惜牺牲性命,当数万名群众自发的在天安门前高喊,“汶川加油·中国加油”的时候,那种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被激发了出来,正因为侠力量的感召,才有更多的人去奉献,去牺牲。 生活在当下的每个人都想获得自己人格的完满性,都会感叹世事繁杂,歧路多艰,人心险恶,因而内心会感到空虚,迫切想要救赎。但当我们看过这种种的人物形象之后,看到他们的命运,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是可以找到一些生存的哲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比郭靖要聪明百倍,但是我们未必有郭靖那么有毅力。我们可能做不到萧峰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张无忌,一个专业技能很高的平凡人。我们还可以学习“北冥神功”,人活着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把他人的学问学来,化为己用,不失为一个人生的奋斗方向。 侠的精神能够传承到今天也是很幸运的了,也没有必要将这种侠客之梦永远的做下去,否则沉醉不知归路,也许现今社会也该是梦醒时分了吧。 莫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⑴梁羽生:《金庸先生梁羽生和论》,《梁羽生及其武侠小说》,伟青书店1980年版 ⑵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⑶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⑷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四十回》,广州出版社 ⑸金庸先生:《神雕侠侣·二十回》,广州出版社 ⑹金庸先生:《书剑恩仇录·十一回》,广州出版社 ⑺陈墨:《陈墨评金庸先生·人性金庸先生》,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⑻陈墨:《陈墨评金庸先生·人性金庸先生》,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⑼黄侃:《释侠》,《民报》第18号,1907年 ⑽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百苑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221页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金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