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

2017-11-13 13页 doc 34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 ? 6?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8月第29卷第8期内科版ChinJPostgradMed. August2006.Vo1.29.No.8A 解决转基因沉默问题.肝细胞移植最早是原位肝移 植(OLT)的一种过渡替代疗法,其意义在于向受体 内输注正常的游离肝细胞,使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 内存活,增殖并发挥正常肝细胞的功能,为受体提供 一 定的肝功能支持.特别是近几年,肝细胞移植已 经由最初的OLT的替代疗法,辅助肝功能手段发展 成为治疗肝代谢性,遗传性疾病的首选方案之一. "Exvivo"的基因...
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
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 ? 6?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8月第29卷第8期内科版ChinJPostgradMed. August2006.Vo1.29.No.8A 解决转基因沉默问题.肝细胞移植最早是原位肝移 植(OLT)的一种过渡替代疗法,其意义在于向受体 内输注正常的游离肝细胞,使移植的肝细胞在受体 内存活,增殖并发挥正常肝细胞的功能,为受体提供 一 定的肝功能支持.特别是近几年,肝细胞移植已 经由最初的OLT的替代疗法,辅助肝功能手段发展 成为治疗肝代谢性,遗传性疾病的首选之一. "Exvivo"的基因治疗策略也大大丰富了肝细胞移植 的内容,即通过各种转基因手段将目的基因转染至 供体细胞,再进行移植,这种较直接的体内基因 调控而言,危险性小,技术简单.迄今为止,全世界 接受肝细胞移植的病例已经超过100例,并已经过 反复探索证实脾脏是最理想的移植部位.然而,由 于成熟的肝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增殖能力十 分有限,特别是体外培养扩增十分困难,同时很难长 时间维持其功能;并且也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例如 在受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如不采取一定的免疫抑 制措施,移植的肝细胞在4—7d内将被清除.日本 学者Malhi等开展了成体肝细胞移植治疗LEC大鼠 的实验研究,证实成体肝细胞移植可以纠正LEC大 鼠由于ATP7B基因缺陷而造成的体内铜代谢紊乱. 4.干细胞移植治疗:1999年Peterson最先在接 受骨髓移植的受体鼠肝脏中发现了供体来源的肝细 胞,同时发现接受肝移植的受体鼠肝脏中也有来自 受体自身的肝细胞,从而提出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 为肝细胞.干细胞可以取自供体骨髓或外周血,取 材方便,扩增能力较普通肝细胞强,可以很好地解决 肝细胞移植的瓶颈问题,无疑将成为肝细胞移植治 疗的新型"种子细胞",也将是基因治疗的重要载体 细胞.既然骨髓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且具有正 常肝细胞的功能,而HLD是原发于肝细胞功能缺陷 而致铜代谢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加之干细胞还可以 分化为肝细胞以外的神经元等其他组织细胞,可能 会对HLD的神经系统等损害同时具有治疗作用,理 论上应该可以用干细胞移植来治疗HLD,目前这方 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收稿日期:2006-05-31) 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 董7Y~,I 在各种遗传病中,神经系统遗传病种类繁多,有 人估计达24o0种,但绝大多数病种不常见.神经遗 传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发病年龄从出生1个月到 60岁,以30岁前较多见,其中又以1O一19岁最多. 但不同的病种有各自相对集中的发病年龄,死亡年 龄高峰与其发病年龄高峰较相近,对患者的生命危 害较大.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即使去除x 连锁隐性遗传病,多数仍以男性患者为多.患者多 有阳性家族史. 神经系统遗传病中又以遗传性肌肉病交最多 见,多数临床医生甚至神经专科医生对其也是认识 不足,造成本类疾病诊断较困难,易漏诊或误诊.为 叙述方便将遗传性肌肉病变粗分为:(1)遗传性肌 作者单位: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病,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共同点是引起儿童期运动 发育里程碑的延迟或其后的发作性无力,包括进行 性肌营养不良和离子通道病.(2)代谢性肌病,也 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共同点是除存在肌病的各种 表现外还伴有某种代谢产物的异常贮积,包括线粒 体肌病与糖原贮积性肌病. 一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progressivemusculardystrophy, PMD)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性病变,多有 家族史.特点是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 与无力,有时伴有假性肥大. 1.基因定位和主要基因产物:1986年Monaco等 首次将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 culardystrophy,DMD)依据其中抗肌营养不良蛋白 (dystrophin)病变基因确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ChinJPostgradMed,August2006,y.垫,. 基因定位于Xp21.2,是人类最大的基因,全长 2.4Mb,占整个x染色体长度的1.0%及整个基因 组长度的0.1%.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 (Emery—Dreifussmusculardys~ophy,EDMD)基因定 位于xq28,产物为emerin.隐性遗传的先天性肌管 性肌病定位于xq28,基因产物为肌管素(myotubula一 n).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1imb—girdlemusculardystrophy,LGMD),基因定位 于5q,基因产物为LGMDIA与LGMD1B.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的LGMD分5型.基因定位和主要基因产 物分别为:2A型15q15.1一q21.1,calpain;2B型 2p,LGMD2B;2C型13q12.一sarcoglycan;2D型 17q12,q21.33,—sarcoglycan(adhalin);2E型 4q12,B—sarcoglycan;2F型5q33,q34,8一sarcogly— can.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facioscapulohumeralmusculardys~ophy,FSHD),基 因定位于4q35,产物为FSH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的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定位于l4号染色体,产物为 MPDI.隐性遗传的远端肌营养不良症(distalmus— culardystrophy),基因定位于2p12,p14.产物为 ARDM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眼咽型肌营养不良 (oculopharyngealmusculardys~ophy,OPMD),基因 定位于14ql1.2,q13,产物为OPMD.遗传性包涵 体肌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9ql,产 物为HIBM.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强直性肌营养不 良症(myotonicmusculardystrophy),基因定位于 19q13,产物为肌强直素蛋白激酶(myotonin—pro— teinkinase)…. 2.共性特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共性特征有: (1)没有明显的失神经支配或感觉丧失.(2)所有 的症状都是肢体或颅部肌肉无力的效应(心肌和其 他内脏肌也可能受累).(3)症状进行性加重.(4) 组织学改变为肌肉变性和再生.但没有一种明显的 代谢产物异常贮积.(5)为遗传性疾病,但可有散 发病例.各种类型临床表现虽不同,但基本病理改 变均为受累骨骼肌色泽苍白,质软而脆,光镜下见肌 纤维坏死,再生,肌内膜纤维化.肌纤维分支或分裂. 大小不均.肌核肿胀,数目增多,肌纤维透明样变或 萎缩,胶原和脂肪细胞在肌纤维间聚积.组织化学 分型以I型纤维占优势.电镜下最早表现为肌纤维 膜灶性缺失,而细胞内结构相对完好.病变加重时 线粒体减少,肿胀,空泡化,肌浆网扩张,肌溶灶等表 现,后期肌纤维Z带溶解,肌丝溶解. 3.临床类型: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 肉的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可分为 ? 7? 不同的临床类型,至少有9种类型:DMD,Becker型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BMD),FSHD,LGMD,EDMD,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OPMD,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CMD)及远端型肌营养不良. 4.及特殊检查:(1)实验室检查:多种血 清酶增高,对诊断有较大价值.普遍应用的是血清 肌酸磷酸激酶(CK)测定,其中CK—MM同工型最 为敏感和特异.血清丙酮酸激酶(Px)及血清肌红 蛋白(AD)也是有价值的指标.此外疾病早期和进 展期常有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 (GOT),乳酸脱氢酶(LDH),醛缩酶等酶活性的增 高,尤以CK最为敏感,阳性率达63%.晚期肌肉萎 缩明显时血清酶活性降低或正常.此外,可有红细 胞形态大小不一,蝶形凹陷明显,血沉增快.血清 IgG升高,IgM降低,微球蛋白明显升高.(2)肌电 图(electromyologram,EMG):可鉴别肌源性或神经源 性肌无力及肌萎缩.特点是平均时限缩短,运动单 位的动作电位幅度降低.半数以上患者运动单位的 电位时限缩短,多波电位增加,可有纤颤或正相电 位,重收缩后干扰相或病理干扰相占绝大多数,而强 直样电活动较少.LGMD强直样电活动较多,时程 缩短,多电位增多,重收缩时出现病理干扰相.感觉 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3)影像学检查:CT可 见变形肌肉的密度降低,x线片上可显示肌营养不 良的肌层变薄.MRI显示肌肉被"蚕蚀"现象,借助 T和1r2加权像,有助于正确选择肌活检部位.(4) 心功能检查:90%以上的DMD患者有心肌损害,表 现为心脏扩大,心律不齐,心前区高R波,Rs波增 高,Q波加深,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向量图,超声心 动图出现左室后壁舒张缓慢.Becker型约半数患者 有心脏异常.(5)肌肉活检病理学检查:出现肌纤 维坏死和再生及肌纤维肥大和发育不良,婴儿发病 以肌纤维坏死为主,而发病晚的一般肌纤维肥大明 显,LGMD伴肌纤维空泡形成,OPMD肌纤维有核内 包涵体.免疫组化发现膜蛋白缺乏有确诊价值. (6)基因突变检测:定量PCR,RT—PCR,单链构象 多态性(SSCP)及短串联重复序列一PCR等的应用, 对于非缺失型的连锁分析点突变的检测以及删拼剪 形式改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Southern印 迹,原位杂交技术及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对于DMD 基因突变检测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 5.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1)根据家族史 和发病年龄.(2)缓慢进展的肌萎缩和肌无力,以 及特定的分布,与病变肌肉相关的关节活动障碍. (3)血清酶等生化异常,肌电图,肌活检及分子生物 ? 8?生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8月第29卷第8期内科版ChinJPostgradMed. August2006.Vo1.29.No.8A 学检测.(4)排除其他疾病. 6.治疗:无特效治疗,尽早制订一个全面的针对 性强的个体化治疗.应重视理疗,功能锻炼和 康复器械的应用,从一开始就注意防止并发症.假 肥大型病情最重,其严重程度与患者家族中遗传代 数成反比,即家族中受累代数愈多,病情愈轻,散发 病例最重.有人考虑将utrophin替代同族缺失的 dystrophin治疗DMD. 二,离子通道病变 离子通道病变是一组由累及离子通道的基因突 变引起细胞膜传导系统障碍所致的伴有功能异常的 神经肌肉疾病.包括氯通道病Thomsen型(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和Becker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肌强 直症等,钠通道病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先天性副肌强 直症等和钙通道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4-6]. 1.家族性周期性瘫痪:家族性周期性瘫痪是一 组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低血钾型是由 1q31一q32染色体上二氢吡啶受体(CACNL1A3)相 关的钙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所造成J,高血钾型是 由17q13.1一q13.3染色体上骨骼肌钠通道一亚 单位(SCN4A)的编码基因的突变所引起J.临床 特征是发作性的肌肉松弛性瘫痪,伴腱反射消失与 肌肉对电刺激无反应. 低钾型通常在16岁前发病.在剧烈活动后隔 天早晨发现肌肉无力,症状可能很轻而且只局限于 某些肌组,或者可出现四肢瘫痪.葡萄糖与胰岛素 可激发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眼肌,延髓支配的肌肉 及呼吸肌不受累及.血清钾与尿钾降低,肌肉无力 可持续24h. 而高钾型发病年龄较早,发作较为频繁,但程度 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活动后休息或禁食能激发发 作,常见肌强直症状,眼睑的肌强直可能是惟一的症 状.为防止发生呼吸肌瘫痪或心脏传导阻滞,用氯 化钾激发高钾性周期性瘫痪试验只应在有经验的医 生主持下进行. 低钾型发作的预防应避免饱餐碳水化合物丰富 的膳食与剧烈的活动锻炼,口服乙酰唑胺250— 1000mg/d,治疗可口服10%氯化钾2—10g.高钾 型发作的预防可频繁进食高碳水化合物,低钾食物, 避免禁食,应进行活动锻炼,治疗用噻嗪类药物,严 重的需静脉用葡萄糖酸钙.乙酰唑胺几乎适用于所 有的离子通道病. 2.肌强直性疾病:肌强直性疾病是以随意肌收 缩后松弛异常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由肌膜异 常所造成的.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的多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无力和肌强直. 其分子缺陷是染色体19q上肌强直蛋白一蛋白激酶 基因的3末端部位内有CTG重复序列.可发 生在任何年龄,程度轻重不一,临床表现非常多样, 而且子代的症状严重程度常有增加趋势,具有基因 的期望性(geneticanticipation).肌强直主要表现在 手部,眼睑下垂常见,甚至见于症状很轻的病例,严 重的病例表现出显着的周围性肌肉无力,往往伴有 白内障,过早秃顶,斧形脸,心肌传导缺陷,睾丸萎缩 以及内分泌异常(例如糖尿病),常有精神发育迟 缓,常在50岁前死亡.? 先天性肌强直症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婴儿期发病,与染色体7q35上骨骼肌氯通道蛋 白(CLC一1)相关J.无痛性肌强直发生在手部,腿 部与眼睑,在活动锻炼后症状改善.肌肉无力通常 很轻微,肌肉可以出现肥大,诊断根据家族史,典型 的外表,握手后不能立即松开以及直接叩击肌肉可 引起肌肉持续的收缩.肌电图发现肌强直时有"俯 冲轰炸机"样的声响. 口服苯妥英钠5mg/(kg?d),硫酸奎宁300— 600mg,每日2—3次;或普鲁卡因酰胺从小剂量开 始逐步增加至4—6gc'd,可减轻肌强直与痉挛性疼 痛.在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中,肌强直症状很少需 要治疗,肌肉无力可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锻炼,硝苯 地平可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肌强直. 三,线粒体病 线粒体病(mimchondfialdisordel'8)是因遗传基 因异常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的缺陷而出现的一组多系 统疾病,也称为线粒体细胞病.目前线粒体病的研 究已扩展到内分泌,消化,肝脏,肾脏,心脏,耳与眼 的疾病,病种呈现爆炸式的增加,推测mtDNA突变 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为6—17/10万.线粒体除产生 ATP外,还与体内生成95%的活性氧,细胞内的氧 化还原平衡和细胞凋亡调控有关.已有人提出了线 粒体医学的概念. 1.基因异常:包括核基因和mtDNA以及2个基 因组之间交流的缺陷.mtDNA是一种双链环状分 子,每个线粒体内有2—10个拷贝的mtDNA,编码 37个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l3 个mRNA基因.重链富含鸟嘌呤,有28个基因. 轻链富含胞嘧啶,有9个基因.胚胎形成中精子的 mtDNA被降解,所以线粒体基因来自母亲.由于每 个细胞出现多种线粒体,每种线粒体含有几个 mtDNA模式,导致组织间出现变异.在mtDNA已发 现50多个不同的点突变,损害线粒体蛋白合成. 2006年8月第29卷第8期内科版ChinJPostgradMed,August2006Xo1.29No.8A mtDNA无内含子,多数基因的编码顺序是连续的或 由1,2个基本单位分开,一些mtDNA缺少终止密 码,mtDNA复制快速,缺乏合适的DNA修复和校对 机制,突变率比核DNA高10—100倍. 2.发病机制:mtDNA突变属于母系遗传,核 DNA突变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也可性连锁 遗传.mtDNA和核基因的异常主要影响蛋白合成, 导致线粒体内酶功能缺陷,ATP合成障碍,底物的运 输,利用缺陷,三羧酸循环异常,氧化磷酸化脱偶联 和呼吸链异常.产生过多氧自由基,诱导细胞凋亡. 突变基因的比例必须超过临界极限才能产生临床症 状,此为极限效应.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的突变 mtDNA在对氧需求高的组织高发,如脑,心脏或 肌肉. 3.线粒体病的临床特点:(1)发病早:婴儿伴随 环氧化酶(COX)阴性肌纤维,脑病和Leigh综合征 婴儿期发病.线粒体脑病(MELAS),伴发破碎红色 肌纤维的肌阵挛性癫痫(MERRF),Leigh病,肌病, 心肌病和Keams—Sayre综合征(KSS)儿童期发病. (2)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复杂多样:?共济失调出现 在MELAS,MERRF,神经病一共济失调一视网膜色 素变性综合征,线粒体耳聋,线粒体脑白质营养不 良,Leigh综合征,听力丧失一共济失调和肌阵挛综 合征和Friedreich共济失调;?癫痫出现在MELAS, MERRF和母系遗传的Leigh综合征.肌阵挛出现 在MERRF和听力丧失一共济失调和肌阵挛综合 征;?肌张力下降出现在MELAS,Leber综合征和线 粒体耳聋一张力失常;(脊髓病变见于痉挛型截瘫 和高鸟氨酸血症一血氨过高一同型瓜氨酸尿综合 征;?偏头痛出现在MELAS和线粒体肌病;?纹状 体坏死见于ATP酶6基因点突变导致的Leigh综合 征;(智能障碍见于Leigh综合征.MELAS,KSS和 线粒体婴儿脑病有精神运动发育障碍,痴呆出现在 MELAS,MERRF,KSS,PEO的3型和线粒体细胞色 素b缺乏;?周期性脑病见于MELAS,MERRF,线粒 体肌病和Leigh综合征.(3)周围神经损害:多发性 神经病出现在神经病一共济失调一视网膜色素变性 综合征,MNGIE,MERRF,Friedreich共济失调,羟基 辅酶A脱氢酶/3酮酰基一辅酶A硫解酶/烯酰基辅 酶A水合酶(包括亚单位)缺乏,遗传性或散发性 感觉神经病和SCO2缺乏.交感神经病出现在 MNGIE和Wolfram综合征.(4)视听神经损害:视 力丧失出现在MELAS,KSS(伴听力丧失),神经病 一 共济失调一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视神经病变 出现在Leber病和显性遗传视神经萎缩1型.(5) ? 9? 肌肉病变见于线粒体肌病,MELAS和KSS.眼外肌 麻痹见于KSS和PEO.(6)多系统性损害:身材矮 小出现在MELAS,MERRF,KSS.心脏症状出现在 KSS,MELAS和线粒体心肌病.胃肠道症状出现在 MELAS和软骨一毛发发育不全.婴儿肝功能衰竭 出现在SCO1缺乏. 4.辅助检查与诊断:(1)正确的病史采集和分 析可以指导进一步检查.遇到进行性多系统损害, 多个系统互不相关的临床表现,应想到线粒体病. (2)首选血和脑脊液的乳酸,丙酮酸,血浆肉碱和尿 有机酸测定,必要时行肌肉活检和呼吸链酶的测定. 80%有乳酸丙酮酸升高,30%有肌酶升高.66%的 患者EMG示肌源性损害.部分患者EKG异常. (3)基因检查:临床表现为典型的母系遗传的线粒 体病应当首先进行相关的mtDNA研究.如果临床 表现提示核基因的异常也应检查.(4)肌肉活检: 用于形态学,生化和基因检查.但RRF或线粒体内 类结晶包涵体并不特异,阴性检查结果不能排除此 病,特别是以脑损害为主者. 四,糖原贮积性肌病 糖原贮积性肌病是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其特征是由于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特殊的生物 化学缺陷导致骨骼肌内有异常的糖原贮积.临床症 状可轻可重.在比较严重的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 中,有o【一1,4一糖苷酶的缺失,一般在1岁以内症 状就已很明显,在2岁以前夭折.在心脏,肝脏,肌 肉与神经内都有糖原的贮积.轻症者由于酶的缺 乏,也发生肢体近端肌肉无力,以及横膈的无力造成 换气功能不足.EMG常见脊椎旁肌肉有肌强直性 放电,但临床上并无肌强直症状.其他的一些酶缺 乏可引起运动锻炼后痛性痉挛与后继的肌红蛋白尿 症.前臂缺血性运动试验不出现相应的血清乳酸盐 的增高支持本病诊断,发现特殊的酶缺乏可证实本 病,在肌红蛋白尿发作期,为防止肾功能衰竭利尿非 常重要,学会限制体力活动,运动锻炼时多进 液体... 总之,神经肌肉遗传病种类繁多,分型复杂,应 引入分子生物学技术,肌肉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以 提高诊断水平;另外,本类疾病发病及死亡年龄较 小,预后差,治疗困难,应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和婚前 遗传病咨询,以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l吕传真,陈向军.肌营养不良症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华神经科杂 志.1999.32(3):133—135. ? 1O? 2袁云.分子病理学对遗传性肌病诊断的影响.1{1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11):665—668. 3MukheueeM,MittalB.Musculardystrophies.IndianJPediatr. 2004,71(2):161—168. 4KassRS.Thechannelopathies:novelinsightsintomolecularandge— netiemechanismsofhumandisease.JClinInvest,2005,ll5(8): l986—1989. 5PliSG,NapolitanoC.Cardiacandskeletalmuscledisorders cabsedbymutationsintheintracellularCa2releasechannels. JCJin Invest,2o05,ll5(8):2033—2038. 6GeorgeALJr.Inheriteddisordersofvoltage—gatedsodiumchannels. JClinInvest,2005,ll5(8):1990—1999. 多系统萎缩基础及临床研究 庄柏翔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组罕见的,散发的慢性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因其起病隐匿,病程冗长,临床 症状复杂多样,且相互重叠,故至今对其病因,发病 机制的认识仍是不足,常造成临床诊治混乱.所幸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蛋白质病理学的迅猛发展,为 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平台,现就MSA的有关基础及临 床研究概述如下,以供临床诊治参考. 一 ,临床特征及分类 MSA包括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自主神 经功能衰竭(Shy—Drager综合征,SDS)及纹状体黑 质变性(SND)3个类型,由Graham和Oppenheim (1969)建议使用. Horacio?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3例MSA患者 的临床特征发现,多数患者5O岁左右发病,男女之 比为1.3:1,SDS占74%,87%有帕金森病(PD),小 脑共济失调占54%,49%有锥体束征,少数患者有 眼肌麻痹,吞咽困难,强笑,强哭,精神行为异常,痴 呆等,也可发生呼吸系统症状,如Cormiean等曾报 道1例MSA发生中枢性呼吸暂停.Benarroeh认为 MSA发生呼吸系统症状是延髓弓状核胆碱能神经 元衰竭之故.MSA患者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不佳 或无效.BenSchlomo等应用Meta分析经病理证实 的433例MSA患者,发现其生存时问短于PD,一般 作者单位:221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ChinJPostgradMed.August2006.Vo1.29.No.8A 7FinstererJ.OverviewOI1visceralmanifestationsofmitochondrialdis— orders.NethJMed,2006,64(3):61—71. 8ChaturvediS,BalaK,ThakurR,eta1.Mitoehondrialencephalo— myopathies:advancesinunderstanding.MedSciMonit.2005,ll (7):238—246. 9JacobsHT.Disordersofmltochondrialproteinsynthesis.HumMol Genet,2003,12(2):293—301. 10WinkelIJP,HagemansML.vanDoomPA,eta1.rI'henaturalcourse ofnon—classicPompesdisease:areviewof225publishedcases.J Neurol,2o05,252(8):875—884. (收稿日期:2006-05-31) 为7年左右. Gilman等首次发表《关于多系统萎缩诊断的意 见》,虽然为临床诊断MSA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南,但 在实践中仍有不足之处,故5年后运动疾病学会科 学问题委员会(MDSSICR)对Gilman等的方案进行 了修订,将MSA分为2型:一型是以小脑症状为主 的称为MSA—C型,取代既往的OPCA,另一型是以 PD为主的称为MSA—P型,取代过去的SND【2J.原 因很筒单,随着科技进步发现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在 MSA患者中占43%一96%,故去除SDS或MSA—S 的分类.其实Menzel最早报道的2例家族型(Men. zel型)OPCA系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而Dejer. ine和Thomas命名的OPCA是散发型(Dejerine— Thomas型)OPCA,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将家 族型OPCA归类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1型 中,而OPCA伴视网膜变性归类于SCA7型及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小脑共济失调2型中. 二,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可分为:(1)可疑(possible):一个功能 障碍并有其他功能障碍的2个特征.(2)拟诊 (probable):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排尿功能障碍,伴 有PD或小脑功能障碍.(3)确诊(definite):需病理 证实,病理可见脑内广泛存在GCIS和黑质纹状体, 橄榄脑桥小脑通路的变性. (一)辅助检查
/
本文档为【常见遗传性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