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_11213

2017-10-27 22页 doc 44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_11213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_11213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 [标签:来源] 摘 要: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已于2008年10月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移民将达120多万。可以说,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移民,而三峡大移民,又决不是百万人口的简单重组。怎样说服移民搬迁和做好移民安置及其后续工作,...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_11213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_11213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 [标签:来源] 摘 要: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已于2008年10月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移民将达120多万。可以说,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移民,而三峡大移民,又决不是百万人口的简单重组。怎样说服移民搬迁和做好移民安置及其后续工作,是移民安置工作人员的面临的首要问。它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迁,绝不亚于三峡自然景观的沧海桑田变化。十几年已经过去,三峡工程也已经建成投产,关注国家对库区移民的政策,关注三峡移民这一群体,有助于人们了解移民安置工作人员是怎样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怎样帮助移民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的,同时也能够对以后其他地区的水库移民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文选择重庆市万州库区高粱镇为例,主要以当地移民以及基层移民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灵活运用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着重针对高粱镇政府的前期移民安置和后期移民扶持工作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移民对国家政策的态度、移民地区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移民工作给库区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而对移民安置与扶持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经验以及尚存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并对三峡移民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包括他们的工作、生活、健康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对当地库区移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移民政策、前期安置与后期扶持、“返迁户” 一、前言 今年是三峡工程建成并整体运营的第一年,这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建设工程已经开始逐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防洪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在三峡工程建设背后,那些默默无闻而又为工程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移民们至今又生活得怎样呢,关于“三峡移民问题”是不是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不需要我们再作后续工作了呢,情况不是这样的。 首先,三峡移民,是涉及百万人口的巨大工程,移民搬迁第一步“搬得出” 已经园满完成,但是要达到人人都“安稳致富”的,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从社会学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我们这些关注国计民生的大学生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些有关移民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希望能对移民后扶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温家宝总理的三个“看不透”是对我们研究的重大启示,从我们专业能力之所及,可以在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这些方面得到许多第一手资料。在重庆万州区高粱镇,来自周边的移民刚刚入住,正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好时机。此时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个新的乡镇从建立到发展壮大,村民关系从陌生到熟悉,乡镇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乡镇文化生活不 断丰富充实的全过程。这种时候的第一手研究,有利于如实并深刻地反映库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的发展变化。 二、重庆市万州库区高粱镇概况简介 1、镇情概况 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位于长江北岸,距万州城区中心5公里(外迁移民村只有1.8公里),长江支流苎溪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有高粱大堰、镇丰大堰、合心大堰、五梁大堰等6条20000米堤坝,小型水库一座,蓄水量60万立方米,山平塘300口,蓄水量4000立方米。“318”国道穿腹而过,更有达万铁路过境。高粱镇海拔363—710米,属浅丘地貌,年均气温20?C,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镇幅员面积37.7平方公里,辖21个村,4个居委会,231个社,总人口30216人。 作为三峡库区腹地移民镇,高粱镇是重庆市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也是重庆市万安乡镇工业示范区所在地,被纳入万州城区五大组团之一。近十年来,该镇紧紧抓住三峡移民、西部开发、重庆直辖等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镇的领导班子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2008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19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60元,完成粮食产量9915吨,苹果、梨、葡萄、草莓等水果产量1600吨,鱼480吨,蔬菜21000吨。 全镇共注册625家个体工商户,门类齐全的乡镇企业初具规模,现已拥有建筑、建材、肥料、食品加工、服装、皮鞋、交通运输、汽车修理等行业为骨干的各类企业321个,从业人员9000余人。并有占地30亩的农产品交易中心2个,专业市场3个,商业网点500余个,对繁荣当地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 2、移民概况 高粱镇属三期移民淹没镇。其中受淹主要集中在三清村、石沟村、沙坝村、杨金村4个村,14个社(三清村11、12社,石沟村3、5、6社,沙坝村1、2、3、5、6、7社,杨金村2、3、7社),受淹土地面积442.2亩,实际生产安置人口754人,增长人口199人,合计953人,房屋受淹459户,1553人,受淹房屋面积达49750.1平方米。 由于高粱镇属于三峡库区三四期水位,国家目前计划资金主要投资于二期以下,全镇完成危房搬迁面积27000平方米,225户,483人,并调整土地167亩,安置移民257人,其中移民村收入及劳动构成以特色村级经济如加工、运输、商业、养殖、建筑、餐饮为主导产业。有20%移民户从事豆腐的加工经营,所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村”,豆类制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远销区内外。另外许多移民利用城郊优势谋发展,到城区商贸中心购买或租用门市,经营商品批发零售买卖,更有甚者开办预制场、汽车修理厂等,充分体现了移民群众利用搬迁后的区位优势择业发家致富的经济头脑。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沙坝村、石沟村两个村,17户共60人。 1、调查对象的性别比:男性占调查对象总数的58%,女性占42%; 2、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比:20岁以下占25%,21岁至60岁占58%,60岁以上的占17%; 3、调查对象的文化结构比:大学文化程度的占整个调查对象的5%,高中文化程度占15%,初中文化程度占35%,小学文化程度(包括小学在校生)占45%; 4、调查对象的劳动力构成结构比:男性劳动力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7%,女性劳动力占30%; 5、调查对象的受淹房情况:砖混结构房占调查总数的93%,砖木结构占6%,附属房占1%; 6、调查对象的现有家庭经济来源及收入情况:调查对象中,主要的经济来源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23%,收入占总值的30%,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占77%,收入占总值的70%。其中:种植业人数占13%,以老年人为主,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总值的9%, 以蔬菜水果收入为主;从事养殖业人数占10%,收入占总值的21%,以养殖大户为主;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人数占8%,收入占总值的13%;从事运输业人数占8%,收入占总值的21%;从事餐饮业人数占5%,收入占总值的9%;劳务输出人数占23%,收入占总值的18%;从事建筑业人数占5%,收入占总值的9%。 四、调查结果 1、当地移民工作颇有成效。 (一)内迁与外迁相结合,采取灵活有效的搬迁手段。 三峡水库库区何其广阔,淹没地区自然相当广泛,受此影响而需要搬迁的移民数量之大,移民工作之难,是不言而喻的。移民这么多,内迁还是外迁,异地外迁移民作为国家移民群体中最为关注的一类,自然享有许多政策优惠,根据国家实施移民外迁的有关政策办法,外迁移民在异地安置过程中由当地政府给予建房照顾,同时从水、电、气、交通、贸易等一系列方面减免有关税费,并且外迁移民的社会福利问题在搬迁后第一时间得到落实,这些自然都是很好的措施,高粱镇政府为缓解当地移民矛盾,减轻当地移民承受负担,响应国家异地外迁的相关政策,将部分移民户迁移到外省,如福建南平,重庆云山,山东梅溪等地,然而,由于移民思乡心切等多种原因,部分外迁移民在搬迁不久之后进行了返迁,回到了原居住地。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当地政府立即着手应对措施,将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结合起来,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搬迁手段以开展移民工作。为了照顾移民们的家乡情结,安抚移民情绪,以实行就地后靠原则为主,进行长远距离异地搬迁为辅,同时鼓励投亲靠友,自主分散外迁到其他省市等方式,极大缓解了移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又推动了当地移民工作的进行。 (二)因地制宜,把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 高粱镇政府针对当地移民情况采取了以国家政策为根本,同时结合当地地方实际,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力争能够做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在对沙坝村村委会罗主任的访谈中,她告诉大家,国家的大政策是好的,是肯定要坚持的,但是每个地方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把国家政策往当地一套,就完事了。以高粱镇的实际情况来说,当地安置的移民对象主要包括既淹地又淹房的农民,即所谓的“双淹户”以及淹房不淹地和淹地不淹房的农民,且其中后两种占了大多数,而国家落实到当地的优惠政策名额,额外经费补贴都主要是以“双淹户”为主,后两种移民的安置扶持政策也与“双淹户”有所不同,而这就需要当地的移民工作人员开动脑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安排与统措,既不能违背国家移民大政策的总方针,又要从实际出发,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当地移民误解国家政策,造成移民工作举步维艰。正是由于此,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仅仅以沙坝村为例,村委会专门设立一个办公室用来听取当地老百姓对移民政策提出的意见,并进行总结,然后针对具体情况来逐步完善和改进当地的移民工作,使国家政策能及时有效又贴切地落实到地方上。 (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着眼于人是移民工作的本质所在。”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着眼于人是移民工作的本质所在。”在对当地政府官员的访谈过程中,高粱镇镇委书记刘道垠这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政治思想工作是中国移民工作的最大特色与优势。但如何认识移民工作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怎样做好移民工作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刘书记在这方面颇有心得,他说:“移民工作要着眼于人,特别是对移民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人的工作。移民工作要做好,核心在领导,关键在政策,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所摸索到的最基本的经验。” 移民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的基层群众,特别是最基层的农民,他们才是移民的主体。做好移民主体的工作,首先要向他们进行宣传,讲意义、讲大局、讲政策,大造舆论,这是必须做的。然而,仅仅靠讲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怎么做。要设身处地为移民着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关心他们眼前的困难和利益,使其尽可能得到解决和维护,更要帮助他们看到未来和明天的前景与希望,诚挚地、耐心地向前推动。这样做,移民任务不仅能全面完成,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2008年1月21日,万州库区高粱镇鸽子坝地段隧洞要封堵蓄水,必须动员50多户200多人按时搬迁,高粱镇移民办公室年轻的工作人员小张为了劝迁一户姓颜的移民,他10多次到颜家做工作,不厌其烦地为颜家老翁陈诉搬迁工作的利弊得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打动了他的心,舍小家为大家,迁出了淹没区。而这一批200多人的搬迁没有出现任何事故,事后也没有留下任何矛盾。 在我们对当地移民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大部分移民对当地移民工作人员的作风和态度较为满意,也体现出了当地政府一贯坚持的移民工作要“着眼于人”的工作理念。 2、移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压力大,国家补贴金额和实际需要数额存在差距。 通过跟万州区高粱镇政委刘书记的调查访谈,我们知道:国家给每个移民区县的主动拨款非常有限,并不足以补偿给每个需要扶持的居民,很多时候,即使补偿到了,也不够移民拖家带口一户总的搬迁安置金额。一是城乡补偿标准偏低、差别过大。比如在高粱镇,官方规定的每一平米砖石和混凝土建筑的补偿费标准是,县城居民300元,乡镇居民225元,农村居民180元,部分农民认为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不尽合理;其次,对移民原来房产的作价、搬迁费与建立新居的费用的估算,都是按照2002年市场价格计算的,并没有按照通货膨胀率作必要的调整。而从2002年到现在,物价至少上涨了20%到30%,按2002年价格计算的赔偿费的购买力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接受访谈的移民一说到这些问题,情绪就比较激动,因为移民安置房的价格一般都会高于政府补偿的标准,有些外迁移民在异地的购房价格也同样高于政府补助标准。要用他们所拿到的补偿费重新再盖一栋与他们原来的老房子规格、面积、质量相同的新居,已是不可能的了,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移民为了住进新居都不得不掏出自己几十年的积蓄来弥补政府补偿资金的不足。 (二)移民上访频繁,基层有苦难言。 虽然政府着眼于民,以人为本,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许多矛盾,但有些具体问题,下面难以解决,所以仍有部分频繁上访。究其原因,首先,主要表现为前文所说的移民搬迁安置补偿偏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政策,我们了解到,长江委制定移民补偿标准的原则,是按“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进行补偿,未考虑口岸、装饰、隐性损失、市场变化、地理环境、建设设计升级和配套设施等因素,移民补偿与实际建房成本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粱镇政府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建房成本的优惠政策,但因政策、市场、环境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发生了变化,对迁建工程按老标准补偿,新标准验收,工程费用不断增大,加上绝大部分移民的新建住房结构升级,面积扩大,移民自己负担了住房超面积补差的投资,人均补差6000元,最多的补差达4万元,移民迁建单位和居民只有多方筹资解决建房资金,甚至举债完成房屋复建,影响了后续发展能力,造成移民安稳致富十分困难。 其次,在后期扶持政策的制定上,由于对后扶对象界定不科学,移民安稳致富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当地社会和谐稳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库区部分移民“移而不活”。以我们调查的高粱镇为例,其主要体现在当地移民受耕地资源的制约,移民安置点过于分散。大型水库工程一般位于山区,三峡水利工程也不例外,高粱镇许多地域因山高坡陡,加之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移民环境容量过分透支。为了分得“口粮田”,移民安置点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不利于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限制了移民产业的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受移民掌握先进工农业技术的限制,移民生产水平落后。根据我们的调查,高粱镇分到土地在田务农的移民中绝大多数为没有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仍采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而当地移民安置规划却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手段,许多移民的第二、第三产业规划难以付诸实施,移民地工业化水平滞后,降低了移民收入。 再次,出现移民搬迁贫困化的现象。由于就地后靠移民多数由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迁居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较差的地方,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源、交通等),而无法发挥真正的安置效益。移民搬迁后失去了原有的收入渠道,新的收入渠道又没有培育出来,生活失去了保障,部分移民成了当地新的贫困户。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也是移民贫困化的原因之一,三峡工程蓄水后,高粱镇当地未淹没城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和功能缺陷,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横穿当地的318国道许多路段都出现了很大的裂缝,原有的交通、防护功能消失,断头路、断头管线大量存在,旧城区的市政设施及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需重新布置。尽管重庆市直辖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和专项资金加快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但在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面前,其投入依然显得较少,库区基础设施仍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移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心态需要调整 一方面,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在移民这一群体中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在石沟村的村委会,杨会计拿出一本账本向我们大倒苦水,原来在落实国家对移民补偿政策的时候,许多移民通过谎报,隐瞒,阻止勘测等多种不合理的手段向政府索取额外的补偿经费,政府不给就以到北京上访为要挟,让当地移民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大为头痛。而在跟普通百姓的访谈中,许多当地百姓也告诉我们,有些年轻的移民拿到属于自己的补偿款后不是将其作为生产资本发家致富,而是天天坐在麻将桌上挥霍一空,等到没钱了又去找政府要,百般刁难移民工作人员,每个月就靠政府对移民的那点后期补助资金吃饭,无心于找工作或是进行正当谋生,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移民大计的完成,对当地社会的治安稳定也造成了极大危害。而分析造成移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无外乎两项,一是历史的原因,二是地域原因。从历史角度看,三峡工程论证上百年,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至九十年代初期,关于建立三峡省的设想,使得这一地区特别是当时的四川省所辖的万、涪、黔地区多年“不三不四”,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有些领域投入甚至为零,而这十几年的时间,正是其他地区飞速发展的阶段,从而使其失去了这一发展的时机。就这三个地区而言,也是三峡工程正式上马,重庆直辖市建立后,才在多领域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的情况下重新起步发展;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是典型的山地特征,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市场前景不大,区域内市场化程度较低,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由此,当地单位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相对较低,个别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甚至为零,日积月累,导致库区移民文化程度不高,看问题没有前瞻性,加之信息闭塞,对仅有信息不能正确分析和运用,从而失去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机遇。而提高移民的素质,使之与高速度发展的经济社会同步,是关系到三峡工程的长久大计,也是让更多的移民从原居住地搬迁到新居住地后能迅速安居乐业,并融入新的生活圈的大计,刘书记告诉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当地移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粱镇政府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移民产生的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思 想观念陈旧,局限并满足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敢、不愿面向并投入新的就业;少数移民对政府存在着不信任心理,不相信政府有能力完成 后期扶持规划,对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表示担心,对政府确定的扶持方式毁誉参半、信心不足以及掺杂着对故土的留恋、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现实生活与以前生活的对比,特别是对搬迁后生产发展的期望等。我们所查阅的一篇资料上形象地将这些心态归纳为:一是移与不移的矛盾心理;二是愿与不愿的恋乡心理;三是好与不好的对比心理;四是认可与不认可的自卑心理;五是公平与不公平的逆反心理;六是富裕与不富裕的焦急心理;七是部分移民对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经济,从而过上富裕生活缺乏信心;八是有等、靠、要思想,不主动发展生产,不主动谋求新的就业方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九是攀比心理严重。由于移民政策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外迁安置地之间存在环境优劣的差异,往往导致外迁移民在补偿标准、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互相攀比;十是期望值过高。而这些极具多样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心理使部分移民处于消极、被动和等待的状态,增收致富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出来,无疑影响了移民同政府的合作态度,进而从心理上阻碍着移民安稳致富的实现。 (四)移民的文化生活极端匮乏由于突然搬迁到到一个新地方,周围的人,事,物都处于未知的状态,在我们的调查中,许多移民表示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他们的闲暇时间基本无事可做,而像以往那样没事到东边串串门,到西头喝喝酒,或是约上两三个老友在河边钓鱼摸虾,抑或是拉着老伴去村口的大树下跟乡亲们聊天这些娱乐活动在移民后都成为难以企及的奢望。而这种无所事事就给许多移民带来了难以驱散的空虚和寂寞感,觉得生活缺乏乐趣,进而对政府的举措丧失信心,对迁入地缺乏应有的归属感。通过对高粱镇的观察,我们仅仅偶尔在路边发现一两个小书店,其他比如图书馆、电影院、健身房、文化站等这些最基础的群众文化娱乐设施一概没有,取而代之的却是一路的麻将馆,从旁经过,里面不时地传出人们输钱时的叫骂声,或是赌赢后的吆喝声,而马路对面,往往是三五个看似还在读小学的孩童肆无忌惮地穿梭于网吧、电子游戏厅的景象。而在我们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中,认为当地文化生活设施亟待改进和完善的答案亦是占到了多数。 3、聚焦“返迁户” 所谓“返迁户”,又称回流移民,顾名思义,是指水库移民从迁入地又返回到库区周边生活的一种继发性迁移,其迁移方向与水库移民的原发性迁移方向正好相反。由于移民的返迁地大多选择在水库周围的城镇,他们从迁出到安置再到返迁在迁移路径上往往具有从农村(原住地)到农村(迁入地)再到城镇(返迁地)的特征。水库移民返迁有两种形式:多人一起返迁和零星户返迁。我国一位水利专家曾做过统计,建国以来,在大大小小多次需要进行移民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大约有30%的移民在到达迁入地之后进行了返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高粱镇也有三拨规模较大的外迁移民,分别是迁移到福建南平、湖南秭归、山东梅溪三处,而我们主要对迁往福建南平的外迁移民进行了调查。 以下是我们调查小组在高粱镇沙坝村对一位从福建南平返迁回来的移民老人所做的个案调查。 时间:8月9日上午9点至10点; 地点:重庆市万州区高梁镇沙坝村; 受访者资料:原高梁镇沙坝村村民,男,年逾古稀。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外迁至福建省南平市。 注:本访谈记录是与调查者进行访谈后,根据即时访谈记录如实加工,对问题节选整理而成,提问顺序大致不变,突出访谈主旨问题,出于保密性原则适当省略隐私问题。 结合个案记录,深入当地百姓中访谈以及查阅资料,我们调查小组对移民返迁现象作出了以下分析。 (一)移民返迁的原因 第一、迁入地土地欠开发,土地的人口承载量有限,库区移民原有的河川地水土条件较好,迁入地土地条件较差 ,迁入地和库区生产生活条件反差大,导致部分移民在搬迁初期即返回库区,这是造成移民回流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一位大娘告诉我们,她和老伴是村里第一户同意远迁到福建省的人家,那时都以为福建是东部临海省市,要比重庆内地富饶的多,不想过去了才知道,迁入地并没有在福建最为繁华的东部和南部,而是在福建偏北较为落后的武夷山脚下,由于本身迁去的是农村,就更加不可能看到想象中的发达城市景象,再加上当地土壤酸性过重,不适宜种植原来种顺手了的庄稼,比起家乡这边的肥土更是不如,又不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另一方面,数据统计显示,高粱镇的外迁移民在搬迁前土地占有量一般为人均1.5亩左右,而在迁移后过去后人均只有1亩左右,有的甚至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在高粱镇世世代代都以土地为生,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都与土地密切有关的移民们,没有了土地的依托,有的到达当地没几天后就开始后悔。 第二、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很难融入当地。 我们曾在访谈返迁移民的时候问到,能否与迁入地的原住民友好相处,有过很好的交流,而被提问的移民则都是摇头:“他们说啥子我们又听不懂,啷个(怎么)交流嘛~”无疑,语言的不同使移民们很难融入当地的社会,据移民们说,南平的政府是将他们所有外迁来的移民都安置在一个移民村里面,村里面基本没有当地的原住民,而迁入的移民由于语言不通,很少跑到移民村外面和福建原住民打交道,甚至有些移民在当地做点小生意都是将店铺开在移民村内部,进货渠道也是通过政府部门联系。听不懂当地方语言,还使得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产生困难,子女的学习跟不上学校的进度,与当地同龄人间没有交往,交不到朋友,极不利于外迁移民后代的成长,个别移民甚至表示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歧视和排斥,无法居住下去。于是缺乏交流,又无法正常劳作,整天无所事事便是移民们迁入到南平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移民们自然而然地会生起回乡的念头。 第三、政府补偿经费不足,没有经济能力发家致富。 从前面的访谈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高粱镇外迁移民原住房的补助是285元每平米,而在福建,移民们要安家,却不得不支付每平米360元的价格,而这其中接近80元的差价使移民们只能掏自家的腰包来为这安家费买单。而另一方面,从内地的重庆山村到东部沿海,虽然仍是乡村,但物价水平毕竟还是不同,各种各样的支出都有所增加,加上本来积蓄就不多,数着从家乡带过来的那点血汗钱,移民们安家尚成问题,又何来更多的闲钱发家致富, 第四、难以适应当地生活。 许多返迁移民都提到,搬迁过去后的生活非常不习惯,经过我们的整理,其困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便是自然条件上,高粱镇年均温一般在20?C上下,气候比较适宜,而迁移过去后,移民们都表示无法适应其过于闷热潮湿的气候;其次是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上,相隔这么远,生活习惯的迥异无法避免地给迁入移民融入当地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难题,文化风俗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很难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最后是思想情感上,一方面这些农民有的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几十年,离开后虽然政府保证了另一块地给他们,但那毕竟不如自己原来的熟悉,比较生疏,另一方面移民们又不得不服从于来自政府的命令,有位移民略带惆怅地告诉我们,几十年的乡情,不是说扔就能扔的,更何况这里还有许多令他们无法忘怀的老友和血浓于水的亲人。而这一切都体现在移民对迁入地归属感的缺乏上,没有这种归属感,移民们将很难适应当地的生活。 (二)返迁移民的生存现状 第一、身份尴尬。 之所以说返迁移民陷于身份尴尬的境地,主要是由于他们在返回到原住地后,已经失去了当 地合法的农民身份,同时又出现如果受居住地管理,人的户籍却不在管理范围之内,如果受户籍所在地管理,而人又不在户籍所在地居住的情况,恰如一位沙坝村返迁移民带着无奈的口吻调笑自己:他们返迁移民已经是13亿中国人外的一群中国人。 而这重尴尬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难处远不止于此,从迁入地回到家乡,却发现田早已被淹了,原住房不是被淹便是已经拆除,除了投靠当地亲戚朋友,这群人连一个安身之处都没有。在访谈中,当我们问到他们是否因为这种情况找过高粱镇政府解决时,出乎我们意料,大多数人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原来在当初签订搬迁协议时,当地政府就曾表示过,在政府偿清所有经费的情况下,外迁移民迁出后,如果移民因自身原因返迁回原住地,那么他们在原住地以后的生存是不会得到当地政府任何补助或是照顾的。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南平,当地移民能够享受到的移民子女教育优惠政策,就医医保,就业培训,社会低保等都与返迁移民无关,甚至连原住民都拥有的农业补贴也没有惠及这一群体。要解决这些问题,返迁移民只能再去迁出省也就是福建南平政府那里补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但由于这笔高额的路费和一路上的支出政府不会报销,全是自费,连返迁户们以前派了几个代表去福建领补助都花了不少钱,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再继续花这笔费用。 在高粱镇政府,当我们问及这些返迁移民的问题时,工作人员颇为不耐:“只要他们不闹事,不找政府要钱,怎么样都行~”而实际上据我们了解,当地政府除了在移民返迁后进行了一次数据统计,也确实没有再把他们纳入进其管理范围,也根本没有对返迁移民进行重新集中安置的打算。 第二、谋生困难。 在没有田,没有合法的宅基地和固定的生产门路以及没有被纳入当地政府管理的情况下,返迁移民多数只有靠抢种消落地和外出打工、做小生意为生。据我们对高粱镇沙坝村返迁户的调查统计,在回流移民中,有23%难以解决温饱;75.3%基本能够维持;1.7%较为富裕,其中全靠打工维持生计的返迁移民户占56.6%;农闲打工、农忙种地的占27.5%;做小生意的移民户占5.7%,完全靠抢种小片荒地和社会救济的特困户占10.2%。由于当地人多地少,环境容量严重不足,返迁移民要想在当地谋生十分困难,各种矛盾比较突出。 我们调查小组曾对以打工和务农两种主要类型来维持生计的返迁移民做过调查,并做出了以下分析。打工型的返迁移民大都缺乏一技之长,相对而言,就业难度较大;务农型的返迁移民,由于没有责任田,他们只能抢种被征过的淹没线以下的消落地,生活无保证,如果加之运气不好,恰巧碰到某一季节雨水量大时,这些拾来的零星荒地全部在淹没区内,其所种植的作物也会全部被淹没,一年将是颗粒无收。有些返迁移民则靠开垦荒地,其耕种坡度为25?以上甚至45?以上的山坡地。这些土地东一块西一块,他们称之为“大字报地”,有些小块坡地极小,“一顶草帽盖下一块地”。 注:由于受条件限制,我们调查范围较小,高梁镇沙坝村外迁移民返迁情况,可能系个别案例,没有普遍意义,但凡有返迁移民的地方,迁出和迁入地政府,亦应列为移民后扶工作,妥善解决。 五、几点看法和建议 1、考虑移民新建房屋资金缺口,适当增加移民补偿经费,一些不合理的补偿政策需要改进。 首先,前文中已经提到,政府对移民原住房的补偿经费与移民迁入新房所需要的金额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许多老百姓不愿意搬迁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搬迁,就意味着他们需要用自己的积蓄来填充政府移民资金的缺口,同时,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这个问题造成的矛盾,又不得不想方设法另寻出路筹集资金来安抚移民情绪,像这样把移民资金缺口和移民安置负担包袱全甩给库区地方政府的做法,难以为继,而对于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关系的庞大的移民工程,让地方政府“包”下来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中央政府在对房屋补贴对象界定的标准上有待完善,众所周知,农村农业及其副业生产在家庭总收入上占有很大比例,像养猪养鸡这样的副业对于一个家庭也兼有提供收入和减少支付的功效,又因为移民新建副业用地的成本和居住用地的成本(需要地基且都是砖瓦房)并无多大差别,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居住用地与非居住用地补贴数额往往每平米相差100元以上,更有甚者达到200元,这样大的差距,无疑又使移民们在搬迁途中遭受另一笔损失。 再次,中央政府应该统筹考虑,根据物价指数变动及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和负责的原则适当增加库区移民资金安排。以我们调查的高粱镇为例,将2002年的物价水平作为衡量标准来给移民们提供补贴明显是不公平的,通过了解,我们得知高粱镇周边几个移民城镇也都是用2002年物价指数对移民进行补偿,这也就使得移民在安置都存在困难的条件下,很难发家致富,政府所提倡的“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方针难以真正实现。 最后是政府补偿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所接触到的许多移民都对政府补偿的公平性产生质疑。从纵向上来看,一位年过古稀的移民老人告诉我们,他家属于第一期移民,当时也很支持政府的决策,二话不说就从土地肥沃的山脚下河边搬到了坡度超过30?的山腰上,也一直没有什么怨言,但看着第二、第三期移民都拿到了比自己多得多的补偿金,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也比自己好很多,心里毕竟不是个滋味。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大多数早期搬迁的移民无论在住房补贴还是后期扶持资金以及各项优惠政策上,得到的好处明显不如后期的移民,造成了许多移民老人的不满;从横向上来看,县城、乡镇、农村移民补偿标准差距过大,也是移民们对政府补偿的公平性产生质疑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转非”已经成为安稳移民的关键。 在我们对移民的调查中,75%以上属于就地后靠移民,即由于对库区农村移民实行的是“就地后靠”政策,农民不得不迁移到离库区更远、海拔更高的山地,这使得他们将面对更严峻的农耕条件。农村移民移居的山地地区的所谓耕地,大部分都是在陡峭山间依赖雨水的田地,这些田地土质贫瘠,农业上没有多少开发价值。据我们在高粱镇石沟村所查阅到的统计资料显示,该村90%的移民为就地后靠安置,而30%左右的移民点,更是处在坡度达35?的山地上,垦殖非常艰难。再加上库区80%的土地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从长远来说,这就意味着,新垦区并不适于长年耕种,而有可能很快荒芜,人们将不得不再次迁移。当地的基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三峡库区的外围地区根本不能承受大量从事垦殖的新移民,这些移民今后要生存下去只能指望“弃农转非”的机会。所以,在三峡工程的“开发性移民”政策中,提出了要建立新企业,并将一部分农民纳入现有的农业加工及厂矿企业,从而解决那些无地可种的农村移民的生计。 因此,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在“农转非”这方面的安置扶持举措却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愈来愈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力转移己成迫切需要,“农转非”成为安稳移民的关键。努力为移民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应该成为当地政府安置扶持移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移民纳入农村富余劳力转移问题集中统一考虑。这并非超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的范围,而是移民稳定安置的要求,也是将移民送上勤劳致富路的引桥。此外,由于刚刚搬迁的移民不习惯迁入地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要求,对就业和创收有很大影响,只要移民的需求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迁入地应降低门槛,多帮助、鼓励、支持移民开展多种经营,走上勤劳致富之路。 3、促进就业,离不开移民素质技能培训。 就业是增强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发家致富的前提条件,也是民生之本,移民稳定之本,而要想大力推进移民就业,自然离不开对移民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因为对移民加强教育培训,是帮助其转变观念,提高劳动生产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弥补移民创业经验不 足,降低创业风险,激发移民自主创业潜能,提高移民发家致富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当地政府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根据我们对高粱镇沙坝村移民的问卷调查显示,该村有超过一半的移民家庭从未参加过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而在对参加过培训的移民的深入了解移民素质技能培训的情况时,移民们大多反映这种培训缺少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项目,职业教育的专业在当地并不适用以及农业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针对性欠缺。所以,今后仍应进一步调动移民的积极性,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市场需求为移民提供及时的技能培训和生产信息,而在培训内容上则须以移民劳动技术培训为主,主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库区四大产业(柑橘、草食牲畜、水产、旅游),重点提高移民的生产经营技能,为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在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政府还应该致力于拓展移民就业空间,不仅要推动移民外出务工就业,还需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库区生态资源丰富、沿江交通便利、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交通运输、餐饮食品、商业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库区旅游业发展,建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旅游休闲娱乐等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为移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继而开展订单式劳务输出,引导移民劳动力有序转移,并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如发放小额贷款、一定期限内减免规费和税收等),鼓励移民发展第三产业、自主创业。 4、发展库区特色经济,增加移民现金收入 。 要发展库区特色经济,便须将国家对库区的扶持政策与库区地方实际相结合,以高粱镇为例,要建立当地特色经济我们认为应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当地山林、草地、水面资源丰富,生产木材、蔬菜、水果,发展鸡、鸭、鱼、生猪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就能形成新的就业岗位,产生新的效益。当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调动移民在现有土地上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并依托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扶植和发展竹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订单农业”的合作生产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经营机制,以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方向指导和管理移民,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生产、规模生产,促使移民转换角色,成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员工。同时,进行山地开发、水面开发,提高荒山、荒地和水面的利用率,也能确保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二,当地政府须搞活迁入地商贸流通,造就“商人”式移民。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活跃的商贸流通,离不开活跃的营销队伍。高粱镇政府需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鼓励辖区的迁入地逐步建立农副产品的专业批发中心,形成商品流通网点、农资供给网点、技术服务网点、信息咨询网点,扩大流通规模,为更多当地的移民加入商贸流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造条件。 5、加强迁入地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向高粱镇刘书记询问库区的社区建设情况) 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这里所说的社区,应该包括移民安置区的城镇移民迁建安置小区居委会、集镇迁建区居委会、农村行政村以及大型集中居民点。而要通过整合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形成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我们小组认为主要应该从当地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当地政府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按照移民社区规划人口、社区发展需求,以移民和其附属转移人口(如库区生态屏障区人口)为重点,兼顾全体居民,统筹安排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和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社区建立健全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场所,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推进和谐新库区建设;其次,需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针对社区所处区域及其文化特点,综合考虑移民人数、附属转移人数、居民总量、人口结构及已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卫生、文化、 体育设施;最后,当地政府还应该加强移民社区管理,发充分挥政府指导作用,引导社区成员自助、互助,以多种形式参与社区服务,并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管理相结合,提高社区民主管理和服务水平。 六、结语 这次暑假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这一格言,深刻理解了北科大“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校训。活动的前期准备中,我们广泛搜集三峡移民安置相关新闻报导和学术论文,发现问题,确定方向,并且参照三门峡水库移民经验,希望在比较中深化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做了一番精心准备的实践小组来到万州高粱镇还是一时不知所措。面对我们从未而经历的事情,首先在感情上是极其陌生的,我们见到的是兢兢业业,关心百姓的地方官员;见到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经的万州移民;见到的是欣欣向荣的乡镇街巷和被水冲毁的残破国道;见到的是宁谧的乡村和八月青中泛黄的稻谷海。当这一切,好与坏,毁灭和新生,都铺陈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从前的印象不得不被洗刷,一切思绪都要从头整理。 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知识是来自实践的,想我们参考的那么多文献,搜集那么多资料,也都是一个个调查者们在乡间地头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来的。现在我们所做的正是追寻他们的足迹,亲自踏上万州高粱镇这片热土,尽我们所能去了解一点三峡移民的成功与不足,去体验移民们的辛酸与快乐,与移民们和地方官员们站在一起,从他们的表述中去感悟一个国家的政策。 我们访谈了当地的官员和后靠移民,外迁移民,返迁移民,并对访谈记录仔细整理,深刻总结,加深了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从百姓口中了解到伴随着国家相关款项得到落实,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不紊积极地进行,移民工作的“安得稳”的目标实现已经不成太大问题,当地移民工作基本进入到为“能致富”目标奋斗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地政府正在加强自身公共服务职能,主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新医保及养老体系,加强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带动全镇重建工作发展。而通过实地观察法,参照当地移民工程计划,我们以客观的视角观察高粱镇街道,乡间房舍,农田作物等基础设施,从主观上感受到了当地一种积极向上精神风貌以及政府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镇民生活的融洽,就如同在访谈过程中一位年轻的村官所说,一个新的村落新的城镇要在基础设施之上真正实现重建,需要移民和官员们的共同努力,掏出那一颗颗火热的心,用汗水去灌溉这片他们或许并不熟悉的土地。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学以致用,用社工专业理念思考移民村的未来建设。经过连日来的实践调查,我们认识到在高粱镇中,对于农村移民,恢复生产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适应新环境,在感情上逐渐融入新的村落,加强村落文化重建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也是他们的大事;而对于城镇移民,融入新的城镇生活圈子,建立新的经济关系也是他们所担忧与忙碌的。通过访谈,我们大概得知,高粱镇移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一些困难在当地政府扶持帮助和自身努力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克服,而在感情上的“移民情节”和适应问题或许还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摆脱。 参考资料 [1] 三峡网,人民网,三峡都市报 [2] 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罗天莹:《水库移民与社会关系》,《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五期 [4] 王茂福:《中国水库移民返迁状况》,《社会科学》,2001年第12期 [5]《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政策汇编》 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移民局,2005
/
本文档为【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扶持情况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市万州区高粱镇为例_1121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