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2018-03-28 23页 doc 43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doc】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 24?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杨红伟 [摘要]晚清时期,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关系比较紧张,部落冲突是部落关系的基调.持续冲突造成的 安全危机,既导致部落间超越血缘关系地域联盟与寺院核心大联盟的出现,也促使冲突的规模不断扩大 与升级.由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生存威胁,既是造成部落间冲突的资源基础,同样也是积淀为 "部落的道德"的物质基础,为部落关系演变的基本驱动力. [关键词】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冲突;资源;部落...
【doc】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doc】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 24?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 杨红伟 [摘要]晚清时期,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关系比较紧张,部落冲突是部落关系的基调.持续冲突造成的 安全危机,既导致部落间超越血缘关系地域联盟与寺院核心大联盟的出现,也促使冲突的规模不断扩大 与升级.由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生存威胁,既是造成部落间冲突的资源基础,同样也是积淀为 "部落的道德"的物质基础,为部落关系演变的基本驱动力. [关键词】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冲突;资源;部落的道德 [中图分类号】K281=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09)04—0024—07 循化厅所辖藏区是指晚清时期,由甘肃省西宁府循化厅行使行政权,民事权或司法权的藏文化区, 既包括循化厅内的藏族,土族与蒙古族居住区,也包括黄河南蒙旗管辖下的蒙古族与藏族居住区,其地 域相当于今天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之合作市,夏河县,玛曲县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之同仁县,泽 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海东地区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南山地区.在大的区域上,它属于安多藏 区,在小的区域上又是安多之多麦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因为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社会,被 我们作为分析对象.本文借助光绪朝循化厅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 晚清时期循化厅所 辖藏区部落关系及其演变趋势的整体把握,并反映安多藏区部落关系之一斑. 一 ,"部落的道德"与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关系的基调 20世纪40年代,着名藏学家于式玉先生在对夏河县藏族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部落的道德"来 界定安多藏区部落关系的基本准则.她具体阐述道: 安多区藏民社会大部分是游牧的,小部分是半农耕的,统都是部落的.部落社会只有在部 落以内才有道德与法律可言;部落以外,便惟力是视了.这种对内始讲道德,对外毫无道德可 言的情形,在文化学上叫作"部落的道德".在部落道德之中,两部落间有人发生纠纷,负责的 不是当事人,而是他所隶属的部落全体.……集体的责任与部落的道德状态之下,没有"『一人 做事一人当"的观念——至多只有人情,只有循环报复而已.遇着没有报复力量,没有这种社 会组织的人,吃了亏,自然也是活该的.? ?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c】,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17一l8页.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25? 这种判断大抵是正确的.如光绪八年,贵德厅所属什乃亥部落潜行至循化厅境内,将边都沟藏民牧 放牲畜抢掠,途经麻巴部落许日禾庄牲畜被夺.旋由边都沟追兵赶来,许日禾庄将牲畜物归原主.及至 光绪十年(1884)十月什乃亥部落为前事寻仇,"将许日禾番子一人捉去,又窃去乙日尕寺僧人马数匹", 于是"循化厅属恩占木,许日禾,乙日尕寺等共十一庄番民约有,千三四百人在赞尕滩验视军器与贵德 厅昂拉千户所辖之什乃亥庄番民出敌"?.贵德厅同知在查办此案的过程中,评论该地区"番子……重 财轻生,往往因鼠雀之忿自相报复,连年不息.……至于恩占木聚众验器械一层,缘番子非比内地百姓, 一 家犯事一家抵案,番情如一人犯事合族均摊……又番子平日每人随身携带一枪一矛一刀,纵在家中腰 刀亦不离身.又好逞强,今日打仗,明日迎敌"?. "部落的道德"往往是与尚武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在循化厅所辖藏区,除去宗教的途径或身为世袭 官员以外,要想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只能通过"尚武逞强"获得英雄般的认可.现"尚武逞强"的途 径:一是在部落对外作战中表现勇敢;二是外出劫掠财物."部落的道德"与"尚武逞强"的结合使势力强 劲的大部落固然可以欺凌弱小,抢掠财物以及生产资料;而个人同样可以背靠部落进行抢劫,并因集体 责任,把个人行为的结果转嫁给部落,使之进一步转化为部落之间的冲突.两者相互为用,在互为因果 中,使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关系总是处于动态的循环中:部落之间固然可以维持短暂的和平,然而冲 突则不断发生;为了摆脱外在危机,部落之间超越血缘关系走向了地缘性的部落联盟,但新的,更大规模 的冲突则酝酿其中,导致了新一轮的再分化,再组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决定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关 系的基调或者直接动力就是部落冲突. 二,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冲突的基本类型 大体而言,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间的冲突可以依照肇端分为四种基本类 )因争夺部落与 型:(一 人口而发生的冲突;(二)因争夺草山,草场而发生的冲突;(三)因抢夺牛羊等发生的 冲突;(四)因互伤人 命而发生的冲突.以下,我们分别对这四种类型展开说明. (一)因争夺部落与人口而发生的冲突.这类冲突的典型发生在卡加部落与隆哇部落之间.同 治年间,卡加与隆哇为争夺麻隆,唐尕,香卡三庄,发生大规模冲突.麻隆,唐尕,香卡三庄位于卡加与隆 哇之间,先是被卡加干户用武力侵占,"番俗插拉祭,接活佛,供布施,做善事,该三庄即随卡加事之;且立 .陕甘回民起义发生后,有成规,不准番民出外抢夺,违者罚牲畜充公,有番券收执"? 同治六年(1867), 卡加千户奉命率领所属武装力量协助清政府镇压,传调三庄,"麻隆等三庄番子不遵调遣,是以投诚隆哇 红布.千户即向隆哇红布索要投诚番子,而该红布不听千户之言.是以千户与隆哇两家打仗,伤毙千户 胞兄等番子二十余人"?.此事后经官府出面,由乡老调解,议定解决办法,双方冲突暂告结束. (二)因争夺草山,草场而发生的冲突.此类冲突为循化厅所辖藏区最为普遍之冲突,而且冲突一起 往往经年不息.如双朋部落与岗拭部落之间为争夺草山的冲突,就曾历年械斗不止."双朋,冈拭之中 有山岭一道,岭南归双朋,岭北归冈拭,界址分明.冈拭地方水草俱便,双朋有山无水,凡牧牲口非向冈 拭沟内饮水势不能行"?,为阻止双朋部落还主庄至岗拭沟内饮水,双方历年械斗.至光绪七年(1881), 岗拭部落突然纠集"边都三沟与双朋还主庄持械打仗"?.事起突然,双朋还主庄措手不及,吃了大亏, 便告到循化厅.经循化厅查勘,"评令双朋牲口只准饮水不准吃草,只准在冈拭寺后行走,不准在冈拭寺 前行走".岗拭部落对于这一结果并不满意,复于光绪八年(1882),与边都寺活佛拉 乙仓商议,"又在循 ?《青海大臣为银占木与贵德属番械斗给循化厅营的札》[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4l. ?《贵德厅同知为查办银占木与贵德属番械斗上青海大臣的详>【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41. ?《循化厅禀覆巡查南番情形并隆哇番案不服查究由》[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35O. ?《南番卡加寺千户江洛昂为隆哇霸占属庄上循化厅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l. ?《循化厅为押令拉乙仓回籍而息双朋,刚拭番案给宪台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25. ?《循化厅为不准私相械斗给双朋,刚拭的谕>【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14. ? 26?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总第88期) 化复控,扬言吓诈"?.此次纠纷,因循化厅,营及时出面制止而没有造成较大的冲突.岗拭部落心犹未 甘,边都部落在冲突中也因没有得到好处,心怀怨恨.至光绪九年(1883)五月间,边都部落赘婿官卜在 岗拭部落唆弄滋生事端."双朋牲口饮水遵照原案在寺后行走,官卜邀同冈拭的人前往阻止,并将双朋羊 只宰食一只",于是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冲突,"五月初五,初八两日双朋还主庄番目率千余人到冈拭 寺前牧放牲畜,刀伤小僧丹欠,棍伤小僧天黑占,并俗人隆木加身带矛伤数处,抢去马十数匹,管押之冈拭 人南日,官卜二人日夜受刑".?事后,循化厅评令"仍照前厅原断令双朋庄番民牛羊马由从冈拭寺岭后 大路吃草饮水,不准由该寺前路行走;冈拭寺僧塞尕仓等牲口亦不准由行走岭后;并令将岭后路修平以 免牲畜跌坏而利通行"?,此事方暂告一段.又如浪加部落与攒都部落为争夺草山的冲突同样是历年不 止.此事发端于光绪三年(1877),据攒都部落头人等控告禀文,可大略了解冲突发生的一般情形: 情因小的等三庄自古驻居攒都耕种为业,纳粮上草弱番,所有小的等尕麻胡草山一处,牧 养牲畜之所.有狼家三庄于本年四月十一日前来我山硬行霸占,牧放伊之牲畜等语.小的等 不肯霸占,该三庄众人全行持械鸣枪,呐喊扑至庄前,杀死二人,割去活人右耳一个,死活不知, 赶去羊八百有余.又干家番子在狼家有事,于六月十二日干家从下柞子地方抢赶狼家牛羊. 该三庄不探真假,诬赖小的等抢赶,张冠李戴,复扑来小的等庄前杀死二人.因羞愧难忍,次日 小的等前往狼家河滩放枪,浪番追赶,小的等退至汪年庄前,杀死四人,中伤五人.七月初九日 狼番三庄男妇扑至田中,割驮青苗榴子无数,番妇各负一背,今年庄稼全行糟踏干净.十三日 黎明时狼家三庄众人猛扑小的慈巷庄,全行放火,火烟冲天,男妇扶老携幼奔跑尽净,抢去财 物,烧毁东西无数.杀死格什登寺念经和尚一人,中伤一入,抢去马匹.老幼尽夜涕哭.实甚 可怜.应宜小的等追赶,但狼番有抬炮三位,连环轰打,难以住站,是以未敢追趁,静守家门.? 攒都头人先后禀控于保安营和循化厅.是年十月间,循化厅同知前赴保安,两相评说,具结完案. 不料,循化厅同知回署后,浪加部落又肇事端,"烧毁汪年庄村一所,中伤二人,抢去驴五头,牛两只"?. 攒都部落无力抵抗,只得央求乡老讲和,"有沙力桑活佛管家,阿娄桑活佛管家,旧昂 锁官保加三人来往 复说,小的等又与狼番纳出了事银九十五两,布九十五尺,揽斗三个,半氆氇二尺"?.虽然收到财物,浪 加部落并不愿意放弃草山,甚至还要将攒都部落吞并,所以冲突延及光绪六年(1880),仍然未得到有效 的解决,因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冲突.八月间,攒都部落再次控告于循化厅,说:"今年狼家众番来在我们 田地里扎下营盘,将庄稼割了背驮着去了,并杀死了一人.又坐了几日,复来扎了一夜,将我们的亥凑庄 打散了,杀了三个人,赶去了牲口十余头,家具什物全行抢去了.后又连来两次,将所剩庄稼糟踏净尽. 至七月十七日又出兵前来,杀我们男妇七人,赶去牲口二十余头."?造成这种冲突不断的原因,还在于 白清代中期已经开始的循化厅所辖藏区紧张的人地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从而导致了该区域内持 续不断的部落之间为争夺资源而进行的武装械斗. (三)因抢夺牛羊等发生的冲突.此类冲突在循化厅所辖藏区较为常见,且往往因之而引发更大规 模的争夺其他资源的冲突.如光绪五年(1879),夕昌沟内夕昌部落与木红部落就因抢夺牛羊而引发了 大规模的争夺草山的冲突.夕昌部落共4庄,计有200户,男妇老幼将及千口,与起台沟之木红,加仓,旦 麻三庄中隔一山,相去5里之遥,均为临城之民.在夕昌部落与木红部落"中有山林草山一处,山上小路 一 道,系夕厂四庄与木红三庄两家采薪牧放牲畜往来行走地,历有年所,从无争竞.至光绪五年四月 ,加仓,旦麻三庄在山牧放牛羊,被夕厂番众抢去耕牛二十二只.木红等二十日,木红 庄在随央崖慢回目 ?《保安营都府为双朋,刚查争夺草山给循化厅的移>[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21. ?《循化厅为押令拉乙仓回籍而息双朋,刚拭番案给宪台的禀>,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25. ?《循化厅为处理双朋,刚拭番案上宪台的详>[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25. ?《河州镇为狼家抢杀攒都给循化厅的移>f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66. ?《攒都三庄控狼家再度攻打村庄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67. ?《攒都三庄控狼家抢杀不已,反复无常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67. ?《攒都庄控狼家抢杀上循化厅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68.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27? 并夕厂,木红两寺喇嘛从中说合,照旧牧放,即退耕牛二十只,余二只已被夕厂番子私宰分食.迨后 夕厂翻悔,不令木红人放牧行走,即于是年六月十八日纠众械斗,施放火枪,致毙木红庄番民二名, 夕厂三名"?.随后,冲突逐渐升级,以致"彼此恃强寻隙报仇,以致木红三庄先后被夕厂枪毙番民录个 等八名,夕厂四庄被红木枪毙番民先把等十三命,牛羊各抢数百只"?.此案之所以升级为争夺草山的 冲突,情因"岭西草坡原来是夕厂的,木红三庄并无草坡,自古以来伊等两相牲畜在此草坡同牧"?,夕昌 部落不愿自己所属草山长期被木红部落牧放,而木红部落则不愿意放弃已经取得的放牧权,故而双方借 口牛羊之事大打出手.又如双朋与浪加两部落,山水相连,毗邻而居:浪加距保安10余里,进沟一道3庄; 双朋距保安20余里,另进,沟,内有双朋习,双朋拉卡,双朋还主等10余庄.在资源较为紧张的情况下, 难免发生冲突,由此而发展成为世仇,不断寻衅滋事.如光绪十年(1884),"四月十六及五月初一等日, 狼家土庄与双朋拉卡,娘家庄两相械斗,杀伤多命"?;光绪十一年(1885)四月间,浪加牙路庄与双朋娘 加庄因为抢劫牛羊之故,两相械斗,杀伤多命;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双朋部落内六庄联合行动,与浪 加部落械斗?;光绪十七年(1891),双方再次启衅,杀人放火?.迨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双方因抢夺 羊只而发生抢夺草山,"抢杀频仍,两造毙命至二百数十命之多".此案虽经官方插手,但是随办随翻,延 及光绪二十七年(1901),浪加部落为争夺草山,联合麻巴部落共同对付双朋,互相杀伤毙命36人.此案 后经官方派遣大队人马进驻两部落中间之地进行弹压,方才结案.? (四)因互伤人命而发生的冲突.此类冲突不仅发生在蒙,藏,土等部落之间,在藏族部落与其他民 族之间亦有发生.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尕塄部落与撒拉族崖慢,张哈两工的冲突.尕塄部落有一老 民,名叫先巴,生有三子,第三子与其妻居住霍尔藏部落.因先巴病重,在家二子化周,完的于二月间前 往霍尔藏,叫第三子回家探视父亲.走到捏多塘地方时,二人与崖慢,张哈两工撒拉土兵发生冲突,完的 被打死,化周受伤逃回.?由此引发了尕塄对两工的一系列报复行动.起初这种报复主要集中在抢劫 两工赴藏区进行贸易的商队之上,以牲畜什物为主要对象.九月初七日,两工数十人的商队再次前往藏 区贩卖货物,行至八布志草地时,与尕塄部落众人遭遇,被抢去5头驴及其所驼货物.两工商队拥有武器 者随即追赶,枪毙尕塄部落一人,并夺回长矛两根.再次被两工打死一人,激起了尕塄部落的强烈复仇 之心.次日,尕塄部落武装百余人,各持长矛,火枪,攻至崖慢工附近之通布山顶,将崖慢工牧羊一人,赴 藏区贸易行路二人及羊56只一并捉抢去.初十日,尕塄部落武装400余人,再次各持长矛,火枪,攻至崖 慢工附近之通布山顶,本欲屠戮两工,"因高山相距未敢擅围,转将清水工,将该山居务农之数十家什物 打抢而去".? 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冲突的四种基本类型,仅就光绪朝可观察的资料来看,可谓连年持续不断,从 而使各部落间的关系处在不断的调整之中,并围绕某几个核心力量逐渐形成了地域性的安全联盟.同 时,"部落的道德"也进一步扩展,从单个部落上升为部落联盟之间的竞争关系的基本准则,冲突的规模 则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 ?<循化厅为夕常与起台沟木洪,加仓,旦麻争山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09. ?(河州镇协,循化厅会禀处理夕厂,木红争夺草山案>[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ll. ?《撒拉头目为夕厂,木红争夺草山案承保具状>【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18. ?<循化厅为差查狼家与双朋等械斗事>【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4394.. ?《循化抚番府易为狼家,双朋械斗移河州镇沈>[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4394. ?《委员等为狼家,双朋械斗的会谕查办事>【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4396. ?《查办番案委员等会衔报会办循化保安狼家,双朋争山案的详报>【Z】,青海 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3O22;<查办番案委员 甘肃候补道欧阳上督宪的夹单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3O18. ?《尕塄番寨果哇老人关于与崖慢二工冲突的源起给循化厅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3O39. ?《崖慢工土司韩应禄治下张哈工头目韩福元等为尕塄庄番民纠众抢劫上循化厅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 3038. ? (总第88期) 28?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 三,大联盟的形成与冲突的升级 在冲突为部落关系基调的情势下,对部落尤其是小部落而言,地缘安全极为重要.大部落固然可以 依靠自身处于强势的武装力量抢掠,吞并其他部落,获取自身认为有价值的资源.而小部落为自身的安 全考虑,也不得不寻求外部的支持,从而促使循化厅所辖藏区内部的部落组织形态由单个部落走向部落 群——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部落联盟.在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联盟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了 对付共同的敌人而形成的毗邻部落之间的联盟;二是以藏传佛教宗主寺为核心的部落大联盟. 前一种情形表现得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合日部落,官秀部落为了对抗多哇部落而与河南蒙旗的联 合.多哇部落,合日部落与官秀部落原本同属"热贡十二族",为一大部落联盟中的共同成员,均隶属于 隆务昂锁管辖.在"热贡十二族"与河南蒙旗的冲突中,三部落曾经一起与蒙古武装作战.河南蒙旗因 与"热贡十二族"毗邻,争夺草山的冲突不断发生. 光绪初年"因先年蒙古屡事欺凌,复行抢占七庄属番,为之服役.多哇不忿,时图报复,互相劫 杀"?.其时,蒙古势力衰弱,而藏族各部落力量强大.据循化厅差役查访:"多哇族番素性刁悍,…… 平日居住帐房约有三百多顶,土房二百余家,人口不过千余人,实在能打仗者约有六百余人之谱."?然 而,河南蒙古郡王虽然号称共管蒙古四旗,实际上只不过"约有帐房一千顶,约男妇有七百丁口"?.多 哇部落报复河南蒙古主要是两种方式:其一,利用清政府规定河南蒙旗前往保安或拉卜楞地方办粮须经 由其境内的情势,沿路劫杀办粮之蒙古族人,其中仅同治二年(1863)至光绪二年(1876),河南蒙古郡王 旗就被多哇部落杀死i00余人;其二,在蒙古郡王旗沿边地区抢掠牛羊,财物及人口.光绪二年五月,河 南郡王派令所属人员前去接妹子回家,被多哇部落中途劫去.后由官秀千户同蒙古旗下头目阿娄达大 出面,郡王方得用银175两赎回妹子.此后,两部落之间冲突不断.大致上,自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 七年(1881),多哇部落共抢夺"蒙古各庄牛马八百七十一匹,杀各庄人二十二名"?. 多哇部落与合日部落的冲突起因于合日部落一男子看上多哇部落一女子,欲行抢夺,结果引起纠 纷.最初的冲突肇始于光绪三年(1877),合日部落前往隆务寺送牛,被多哇部落抢夺,并将送牛之人杀 死.随后,多哇部落开始持续不断侵袭合日部落.?合日部落虽然有400多户,l600余口,却无力与多哇 部落抗衡,转而求助于隆务昂锁.然而,多哇部落对于昂锁所言,并不遵守,合日只得"移住在郡王的地 方上坐去了"?.多哇部落共抢夺"贺尔牛马三百一十五匹,杀人十三名"?. 多哇部落与官秀部落冲突的起因,据多哇部落红布称:"我们往年与蒙古彼此抢杀,均是有的,内我 多哇抢达子备事,官受红布分给过赃的,马匹交了官受乃亥东旦八手里,给他千户 哩.管受番子却郡果 为头者引领管受的人同我多哇抢过达子,是实哩.……光绪二年五月内,我们那家居乎等众人因与蒙古 不睦,就把郡王妹子抢了,是官受的两个强盗乃亥东旦八,那勿羊冲叫我多哇去的","后头又是他从中当 乡老说合无事的,他又同郡王反来劫杀我的人马帐房,贺尔又同郡王的人到兰州,西宁上禀哩.是我们 气不过,将管受番民今年挡下了两名,抢贺尔马匹俱是真的哩."?此后,多哇部落不断抢夺官秀部落,并 占据官秀部落7处草山,前后抢夺"官受马五十匹,牛七十五只,杀人四名"?. 河南蒙旗,合日部落与官秀部落在共同遭受多哇部落的抢掠之后,走到了一起,结成了具有安全互 保性质的部落群.对此,蒙古郡王说:"官受千户是我头人阿娄达大女婿,我因屡被多哇欺凌,就同贺尔, 《委员,循化厅等为查办多哇番案复镇宪沈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94. 《西番加咱族歇役马瑞为奉查官受,贺尔与多哇械斗情形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94. 《河南蒙古郡王台吉札希端供称被多哇抢杀情形》【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O2. 《多哇为抢夺蒙古等牛马,杀伤人命数目上的察》【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07. 《贺尔千户哇录等控多哇历年抢劫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O1. 《贺尔族千户为被多哇抢杀因而移居郡王驻地上循化厅的禀》[Z1,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O1. 《贺尔族为抢夺多哇牛马,杀伤人命数目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O7. 《多哇族所供与蒙古等三家冲突缘由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 一27O7. 《官受为被多哇抢夺牛马,杀伤人命数目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07. ????????? 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29? 官受成了一家了,好保全人畜."?用合日部落千户的话来说,则此层意思更加明确,即:"光绪三年九月 内,我千户为头者,与隆务沙力仓昂锁上拉牛者,多哇将我们的人杀了的,牛马抢了的,地方上欺负者,备 情说了.昂锁们说的话多哇不听哩,我们无法可治了,才同郡王一家了."?官秀部落也大致如此,即: "我与贺尔两家事上,隆务寺昂锁回明者,当乡的话说了,后头多哇莫遵哩.我们到郡王地方坐去了,才 同郡王一事了."? 出于安全的考虑,三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当然也要为确保安全而争夺资源,其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 予竞争对手以沉重的打击.于是,三家汇集兵力,向多哇部落开战.此即后来循化厅查访之情形:"查得 多哇族番秉性刁悍,常抢过贺尔族牛羊马匹,又杀过贺尔族千户的番子,因此两家结有深仇.如今贺尔 千户见多哇番族历年抢劫蒙古达王人畜,常常闹争,乘此机会就约官受族干户,蒙古达王,于七月十一日 齐集适中之起乃亥地方,聚齐兵马,于十五日打仗,将多哇族属之达那尕帐房八顶一齐打散,杀死达那尕 番子二人,活捉去二人,十九日始才退兵.官受族番子带伤一名,贺尔族番子带伤二名,惟蒙古兵平安无 事."? 后一种情形与清朝确立的"行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策略在循化厅所辖藏区的推行有着密切的 关系.清代,藏传佛教势力在循化厅所辖藏区迅速崛起,以信仰为中心形成力量的聚合,一些部落围绕 着大型寺院形成了跨地域的部落联盟.至光绪朝,在清廷的默许下,循化厅所辖藏区内逐渐形成了以拉 b楞寺和隆务寺为首的两个寺院核心大联盟.隆务寺核心大联盟以隆务寺为首的"热贡十二族"自西, 以沙沟寺为首的德尔隆寺院集团自东,形成了对拉卜楞寺的包围.为了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拉b楞寺 积极展开攻势,不断将自己的触角深入到隆务寺核心大联盟内部,试图通过渗透,瓦解的策略,寻找出 路,扩张自己的势力.由是,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间的冲突便具有了新的形态:部落武装成为寺院争夺 教权的工具,寺院大联盟则成为部落间争斗的靠山,部落,寺院之间的冲突演化为大规模的联盟冲突,并 伴随教权的争夺或转移.所以,当光绪十五年(1889)拉b楞寺与隆务寺发生冲突后,都进行了全面的武 装动员.循化厅同知长赘评论道:"拉寺……久为循化心腹之患……蒙番各地大半据为己有.……此案 初起全循震动,附城四五十里中库,崖慢,夕厂三处番撒六百余名,悉被拉寺调去他处,可知约计实不下 万众."?隆务寺也并不示弱,几乎动用了全联盟的力量,因而出现了"自五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下旬,西南 两番远近三四百里自杀焚烧,几有燎原不可扑灭之势"?.可见,到光绪朝以寺院核心大联盟之间的竞 争逐渐取代了单个部落之间的竞争,所以光绪十六年(1890)卡加寺与沙沟寺因争夺佃户而爆发武装冲 突时,循化厅同知强调:"此案,明系岁仓,江洛争佃,暗系拉布楞与隆务两寺一则欲得南番,一则恐失南 番."?又如在多哇与河南蒙旗,官秀,合日等四部落的冲突中,多哇担心遭到官方的 镇压,因而央请隆务 昂锁从中调解.不料,隆务昂锁声称自己庇护不成,不再插手多哇事务,并让多哇远走他处.万般无奈 下,多哇请隆务寺夏日仓,阿录仓两位活佛b卦.根据b卦的结果,两位活佛吩咐多哇只有投靠拉b楞 寺嘉木样活佛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其实,这对隆务寺来说,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为了将多哇 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自己的老对手.根据这一信息,官方谕令嘉木样活佛进行调解.嘉木样活佛看到 这是一个削弱对手而壮大自己的好机会,于是积极进行调解,并请求官方按照番例番规进行处理,不必 将多哇犯事人等拿获.得到了官方的应允后,嘉木样活佛主持了案件的最终裁决.多哇感激涕零,表 示:"日后我们情愿者,除完纳皇上的贡粮之外,我们当拉b楞大佛爷的人哩,话听者坐哩,再不闹事哩." ?《河南蒙古郡王札洒亲供被多哇欺凌及联合官受,贺尔二部落攻打多哇部落之情节》[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 2703. ?《贺尔族为抢夺多哇牛马,杀伤人命数目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07. ?《官受为被多哇抢夺牛马,杀伤人命数目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07. ?《循化厅为蒙古,官受,贺尔与多哇械斗情形上青海大臣等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92. ?《会办委员为访查拉楞寺情形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684. ?《陕甘总督杨,青海大臣萨为甘肃循化厅属拉布塄寺番僧纠集买吾等族与黑错,沙沟,隆哇,隆务,卡家,扎喜等寺及上下火力藏 等族互相械斗情形折>【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965. ?《循化厅同知长为卡家,沙沟冲突上宪台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945. ? 30?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总第88期) 拉卜楞寺就取得了对多哇的管辖权,其土官头人由拉卜楞寺推举,官方点验.? 四, 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间的关系准则,从文化学的意义上,将之归结为"部落的道德"是非常合适 的.然而,就认识论的角度而言,"部落的道德"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揭示造成持续冲突的深层次原 因.在通常的情形下,部落之间的冲突都是围绕着资源而展开的.这是由循化厅所辖藏区的经济地理 环境特点所决定的.翟松天在研究近代青海游牧经济时,说:"游牧生产方式的最基本特征是靠天养 畜,极少稳定性.当风调雨顺时,牲畜的成活率可能就高一些,一遇灾害,便一落千丈,富户转瞬间可能 变成赤贫者."?洲塔先生在讲到自然条件对甘肃部落稳定性的影响时,强调:"甘肃藏族部落绝大部分 都分布在高寒草原和山区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防御 灾害的能力很弱,畜群等藏族群众赖以为生的财产会在一场雪灾中完全丧失,多年积累的社会财富毁于 一 旦,这对部落兴衰产生直接影响,这是造成以游牧为生的部落社会时而强盛,时而衰微呈不稳定特性 的根本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生存威胁,既是造成部落间争夺资源的根本原因,同样也是 积淀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部落的道德"的基础. 由自然条件影响的资源丰寡状况对部落间关系具有决定作用,而地缘安全的考虑 则是影响部落关 系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受此影响,循化厅所辖藏区部落之间的部落界限非常明显,民众的身份认同虽 然存在文化上跨地域的身份认同,但统一的民族认同意识还比较薄弱,基本上还以部落身份认同为核 心.部落安全与"部落的道德"引发的持续不断的部落冲突,反过来进一步强化着部落意识.故光绪二 十七年甘肃候补道欧阳乐清在查办狼家,双朋争山案时强调:"究竟土着各顾各族."?意思非常明显,因 循化厅所辖藏区藏族群众的尚未有统一之民族意识,即使某一部落遭到武力镇压,也不会像回族,撒拉 族那样引致大规模的连锁反应.部落之间虽然在安全威胁的驱动下,开始走向联合,并在宗教因素的作 用下走向新的宗教身份认同,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部落身份认同的局限.换言之,在部落超越血缘关系形 成地缘性部落联盟或以寺院为核心大联盟的情势下,它们之间的冲突在形式上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对资 源争夺的本质并没有丝毫的更张.只是由于寺院的参与,从对经济资源的争夺扩展到了对宗教资源的 争夺,扩大了资源争夺的广度并加强了深度. [作者简介】杨红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济南250100) 【本文责任编辑央珍】 ?《多哇为投拉楞寺上的禀》cZ】,《循化厅为承保多哇给嘉木样的谕>[Z】,《循化厅为点放多哇红布给嘉木样的谕》【Z】,《嘉 木样为多哇投顺给循化厅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l4;《河州镇为饬令嘉木样调解蒙古,多哇案给循化厅的移》 【Z],《嘉木样为处理蒙古与多哇案上的禀》【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2708. ?翟松天:《青海经济史近代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l998年,第74页. ?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M】,兰卅『: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122页. ?《查办番案委员甘肃候补道欧阳乐清关于查办番案的意见>【Z】,青海省档案馆,档案号:7一永久一3O24.
/
本文档为【【doc】晚清循化厅所辖藏区的部落冲突与演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