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公共政策导论

2019-01-11 7页 doc 21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未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公共政策的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决策机构(政务官系统)...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未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及相关策略等 公共政策的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决策机构(政务官系统)、行政执行机构(文官系统)、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政策客体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涉及诸多因素,从人到物,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文化,几乎无所不包 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政策终结是指在公共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结现象。它是一种人们的主动性行为,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旨在提高政策绩效的政策行为 政治与政策的联系:可以从政治的三个层面上去理解公共政策:1微观政治。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策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2中观政治。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3宏观政治。宏观政治是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经济自由主义包括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国家干预主义说的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维持繁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当今世界纯粹的自由主义和纯粹的政府干预是根本不存在的,二者在经济活动中只是比重不同而已 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1国会立法。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正式权力以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一)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实际上“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它包括:1直接形式;2间接形式;(二)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机关体系有四大组成部分,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主要表现为1宪法;2基本法;3其他法律;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决定权;(三)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重要的只能表现,行政部门所作的决策,即行政决策。主要表现为:1行政法规;2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3部门规章;4地方性规章;5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公共政策的社会功能:一、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以什么为标准,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二、管制功能,为避免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功能,它采取两种途径:1积极性管制;2消极性管制;三、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四、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社会问题?政策问题?二者的区别?答:社会问题就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偏差,或者是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偏差或差距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紧张状态,它超越了个人稳定的环境和范畴,牵涉到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政策问题就是只有一部分社会问题能够得到政府的真正重视,进入政府议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权力机构,主要针对社会问题进行决策.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在政府决策者看来,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政府解决的,这部分社会问题才转化成为政策问题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答: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4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5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6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传统理性模型在政策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障碍?答:第一、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第二、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第三、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体现在:1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限;2人的记忆能力有限;第四、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第五、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 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答: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决定;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3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 公共政策的过程理论?答:1社会问题的出现。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2社会问题的确认。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政府的政策的范围、进入政府议程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政策问题; 3政策议程的建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4,政策规划。作为政策制定过程的核心环节,政策规划是指政策方案策划、设计、评估和选择的过程;5政策方案的执行。把政策方案的内容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6执行效果的评估。需要对执行的效果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7政策调整与改变。不断修正主观以适应客观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必然选择;8政策的终结。通过执行效果的评估,会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还有一些政策则完全背离了既定的目标,是失败或无效的 社会问题确认的基本环节:1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社会上那些真正有影响的人物才能在社会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人们的主观认识、思想信仰、生活态度等价值因素在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推动政策议程建立具有重要影响:1公民个人的作用。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而引发的;2利益团体的作用。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所求,在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3政治领袖的作用。在任何国家和地区,政治领袖都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而且经常是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4政府体制的作用。一定的政府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组织机制;5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在推动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6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表现在以下方面:1政治原则的偏离;2价值体系的排斥;3政府体系的封闭;4承受能力的超重;5表达方式的失当不同心理效应对决策活动的影响:1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极端和绝对,往往会对决策方案的结果做出盲目的预测;2首因效应。是由第一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对人们今后对事物的判断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3近因效应。就是指新出现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4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5定性效应。是指基于某种成见对人做出判断的心理过程;6反衬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它同样会给人对事物的认知带来很大的影响;7乐队效应。表面上民主,实际上独裁,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屈从于权威的压力,使自己有意无意间成为摆设或橡皮图章;8黄灯效应,多数人在进退两难之时,寻找各种借口拖延问题的解决就成为普遍的行为反应;9新闻效应。受此影响,有时候生动的例证就比枯燥的统计数字对人的心理冲击要大得多;10颂歌效应。颂歌声中,皆大欢喜,致使虚假信息肆意泛滥;11当局者迷。当局者在自己编织的罗网中难以自拔的’套中人’现象是客观存在的;12旁观者迷。旁观者在分析原因时考虑比较多的是行动者的力量和权威,即使行动的结果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大家也会觉得是那个人的个人力量所致,但这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 政策合法性的含义:从广义角度而言,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从狭义角度来讲,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去解释合法性这一概念。它包括:法定的决策主体、法定的程序要求、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的政策内容以及政策的法律化 目标群体对决策执行效果的影响:1政策方案对政策对象的规定。在政策执行中,要对政策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政策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政策执行策略,为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2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程度。政策对象是否接受政策的客观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政策执行主体执行不力,偏离了政策本意,导致政策对象的不接受;二是政策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使政策的公正性受到质疑.;3政策执行成本对目标群体的影响。当政策执行的成本主要由政策对象承担时,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某种政策的侵害时,不接受、不配合、不遵从等消极抵制行为就成为必然 政策执行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明确既定目标。执行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抉择,明确既定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对执行的最基本要求;二、实施反馈控制。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必须重视反馈控制,保持应变能力;三、注意政策整合。一项政策的执行或政策问题的解决,可能同时有别的政策会牵涉到同一问题,若彼此相互不一致,就会促成不同的执行行为 政策执行手段的有效利用: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思想教育手段 为什么要进行政策评估: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4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5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政策评估的具体步骤:一、计划与准备。1建立评估机构;2挑选评估人员;3确定评估对象;4制定评估方案;5落实评估条件;二、组织与实施。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然后运用具体的评估技术和方法,对政策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三、总结与报告。除对政策效果进行客观陈述和价值分析外,还应包括政策建议,以及对评估过程、应用方法和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的必要说明 政策评估的障碍表现的方面: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2政策影响的广泛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5政策主体相关人员的抵制 什么样的政策应该及时终结:1权力与责任。政策执行首先表现为权力的履行和责任的承担,而政策终结则预示着相应权力的丧失和相关责任的放弃;2政策功能。政策功能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或管制,政策终结则预示着相应服务的停止或相关管制的撤销;3相关组织。政策执行活动是组织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而政策终结通常会伴随相关组织的缩减或撤销 政策终结会遇到的障碍:1心理方面的障碍;2组织方面的障碍;3社会方面的障碍;4法律方面的障碍;5资源方面的障碍
/
本文档为【公共政策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