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

2017-10-07 10页 doc 23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doc】“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doc】“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 “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 理论的断想 "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 ——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 王也扬 几年前,当一些美术出版社以人体画册招徕生意的时候,山东画报出版社社长汪稼明独 辟蹊径,将过去时代的旧照片(其中许多为私人收藏的生活照)搜罗来结集出版,不想《老照 片》竟一炮打响,在中国图书市场占尽风光,引得仿家蜂起.近来"老照片"系列图书又有新 发展,笔者见到一本名日《张家旧事》的图册(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是为着名 文字...
【doc】“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
【doc】“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 “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 理论的断想 "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 ——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 王也扬 几年前,当一些美术出版社以人体画册招徕生意的时候,山东画报出版社社长汪稼明独 辟蹊径,将过去时代的旧照片(其中许多为私人收藏的生活照)搜罗来结集出版,不想《老照 片》竟一炮打响,在中国图书市场占尽风光,引得仿家蜂起.近来"老照片"系列图书又有新 发展,笔者见到一本名日《张家旧事》的图册(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是为着名 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张允和女士自6岁至50岁的私家照片专集,照片的一旁还配有 长长的典雅的回忆文字.张女士的曾祖父是前清两广总督,着名洋务思想家张树声,名门之 后的张家又出了不少文化名人,他们的不同时代的生活照片及其故事,引起读者浓厚的兴 趣;另一本书名日《上海的金枝玉叶》(作家出版杜1999年9月出版),所刊则为老上海着名 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四小姐郭婉莹(原名戴西)女士一生的私人照片,由沪上女作家陈丹燕 围绕每张照片撰写了优美的传记式文字,十分传情.该书也是畅销书.笔者注意到这些"老 照片"系列图书虽多由文学家编写,但在图书分类上却在文学与历史之间,严格地 说应该归 于历史类.因为即使是老照片旁边的文字,也没有半点失真的地方,这不是历史又是什么 呢?"老照片"的畅销,引起笔者的一些有关史学及其理论问题的思考,不仿说出,供方家参 考. 有人说,"老照片"的畅销,得益于时下民众的怀旧情感.其实,人们之怀旧,非怀念过去 那些丑恶的东西,而是怀念那些美好的东西.在这些美好的东西中,最主要的是人性美.哪 怕于苦难年代,悲惨世界,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百姓,人性美一概存在,同般感人,有永恒的 价值.人们的这种怀旧情感,亦正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需求.这是一种审美的需求.上面 列举的两本"老照片"就迎合了这种大众的心理需求.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是极普通的人,甚 至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们的主要身份是家庭妇女,然而她们从外在到内心都很美丽,叫人喜 爱.作家陈丹燕是这样介绍其书中的美丽女子郭婉莹的:她曾经锦衣玉食,应有尽有.时代 变迁,所有的荣华富贵随风而逝,她经历了丧偶,劳改,受羞辱打骂,一贫如洗„„但三十多 年的磨难并没有使她心怀怨恨,她依然美丽,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自尊和骄傲.她一生的 经历令人惊奇,令人不禁重新思考: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究竟是怎样生成的?就是这样一 "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129 位女性展示其美丽形象的老照片吸引了无数读者. 于是就涉及到了历史学如何满足大众需求的问题.我们的史学理论是承认史学有审美 的价值取向和形象思维的空间的.但是,实在地说,时至今日的中国史学界专业人士并不屑 于产出上述这种产品.即使有人闲来编撰一本,也无人承认其有学术的价值.是呵,按照历 史科学的眼光,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似乎什么问题也没有说明!仅仅表现个人生活,仅仅 反映人性之美,那是文学的事.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学,是以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揭示其客观规律性为己任的.大家知道,在中国,自19世纪末梁启超先生标榜"史学革命", 提出"新史学"的根本任务为"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发端,至马克思主义确 立统治地位,历史学最终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历史学家们的工作使命便是从材料中 寻出"真确的证据",得出"进步的真理",以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史学纵然证明一个小小的 事实,其价值也必是与这种伟大的使命相联系.为了发现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从具体到抽 象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而客观规律一旦被发规,且经过检验成为了真理,此时的史 学研究方法则"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于是形象思 维似乎才派得上用场,审美也才有意义.可久而久之,人们悟觉,社会历史的规律毕竟与自 然科学的规律不同,一是前者不象后者那样过程短,可重复,易检验;社会历史过程的完结需 要时间,其规律被证明和检验也需要时间.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更多地表现在它 的总趋 势上,如科学文化愈来愈发达,人愈来愈获得解放,社会愈来愈进步等等.而历史发展的具 体道路实在是多种多样,偶然性的天地十分广阔.当有人出于某种需要,宣传制造一些"历 史规律"的时候,史学的科学性便要大打折扣."文革"时期的"以论代史"可谓典型.读者对 那种塞满假话,套话,空话的玩意儿真是厌恶透顶.这个教训实在深刻.平心说来,历史本 就包罗万象.普通人及其家庭生活是历史的最大部分;在这些芸芸众生身上所体现的人性 之美,最真最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史学的功能应该是多元的.能说明大道理,指导 人群进步的历史着作固然要得;只说明小道理甚或说明不了多少道理,却能够满足大众健康 的,审美的文化需求的东西也别排斥.据说到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的人中,多数不 是历史学家而是老百姓,他们仅仅想知道自己的祖宗是打哪儿来的,以遂"寻根"之愿.通过 了解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变迁,他们也就懂得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头几年,史界同仁疾呼"史学危机",抱怨社会冷落了自己.这几年抱怨之声归于沉寂, 却不见诸君有多少新的作为."老照片"一类本属历史范畴的出版物"火"了一把又一把,编 撰者多文学人士,其长于形象思维,历史专业知识却嫌不足.如《张家旧事》说到"名留清史 的张树声",只抄录了一段《清史稿》,而对张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地位却只字未提,不免 显得缺憾."老照片"中有少数几位历史学家参与其功的,效果颇佳.如山东大学历史 系教 授王学典为一组"斗争'四类分子"'的老照片所配文字,把中国当代历史的这一幕解说得十 分生动,清楚.睹实照而明其史,令人感触至深.可惜史学专家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凤毛麟 角.看来转变观念,在社会及大众对史学的多元需求中各尽所能,多向发展,史学的路子才 不至于越走越窄. 130史学理论研究 自摄影术发明,照片即成为档案史料的重要部分.但不知何故,其在史料学研究中却很 少被提及.在影像技术突飞猛进,影像制品与文字文献并驾齐驱的今日,史料学对此应予重 视则不言而喻.史料学的基本任务是鉴别史料的真伪,摄影照片特别是政治性照片极易作 伪,如国人所熟悉的"换头术",这需要专门的鉴别与分析自不待言.笔者想谈的是另一个话 题,即从"老照片"图书中受到启发,史学亦应注重对形象史料的形象研究. 前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过一个名为"世纪回首"的摄影展览,展出法国人方苏雅于19 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境内拍摄的一批"老照片".一个生看了展览后被问及感想,他 说他只觉得照片里的人一个个好像都要死了似的.孩子首先注意的是"老照片"中人物的形 象,而人物形象给他印象最深的又是人的面部表情.孩子的感觉没有错.这批"老照片"所 的历史主题正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及其灾难深重的人民.历史就是这样写在"老照 片"中人物的脸上.对人物形象的细致观察与描写,通过人的心灵之窗——面孔探索人物的 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学的擅长.史学是否应该从中借鉴些什么呢?前面提到的《上海的金 枝玉叶》一书,作家陈丹燕对着郭婉莹女士各个时代的"老照片",在这方面就下了不少功夫, 成为全书的"点睛"之笔,我们且引几段来欣赏: 这是她一生的照片中,最不好看的一张,她的脖子突然缩进衣领,笑容中有种 悻然,从前的精致全无,而以后的晶莹也没有.她第一次在照片中将手没有仪式感 地平摊在膝盖上,因为在学习班上,她开始和全国人民一起大炼钢铁,她们在常熟 路的一家院子里盖起了土砖灶,在里面黑烟滚滚地,将从私家花园拆下的铁栅栏, 铁门.甚至老式大门上的大铁钥匙,在锅里烧化.日复一日,她的双手已经粗糙不 堪,散布着细小的伤口.在这张照片上,戴西像一个正在痛苦脱壳的蚕宝宝一样, 默默地仰着头. 到了九十年代,她的脸相,经过四十年双重生活的压力,仍然是温和妩媚的,雪 白的卷发环绕,上了大红的唇膏,还是老派妇女的审美观,但我想到了一只狐狸,优 雅,聪明,狡黠,它站在黑色的树林外,白色的雪地上,审度着,带着"你知道了什么? 你想对我干什么?"式的疑问,随时准备逃遁.此时,二十年代的率真已荡然无存. 在这张最初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因为胶片和药水的不匹配而色彩失真的彩色 照片上,记录了英文复兴时代的戴西,她脸上终于出现了真正的笑容.这笑容,让 我依稀想到锦霓沙龙时代,她的笑容.只是那时,她的脸上没有眼镜,她的头发没 有白,她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狡黠的神色.四十多年过去以后,才又看到了她的由衷 的微笑. "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l3l 在史学着作中,一般很少见到这样对人物的面部表情直至心理状态所进行的细致观察, 分析与描写.史学也搞人物心理研究,但依据的多是文字史料,得出的结论比较抽象.如果 缺乏形象的史料,史学当然不能做凭空的想象,但在形象史料(譬如"老照片")具备的条件 下,史学则很有必要加强一下形象的研究.除了历史人物的面部表情,还有其仪态举止,服 饰处所等等;除了历史人物,还有社会的与自然的历史环境,形象之中在在蕴藏着丰富内涵. 这种形象研究有时比抽象思维更直接,更真切,更生动地反映人,反映历史,且更有审美的价 值,因此也更受读者的欢迎.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这个老话题上.中国文化的传统是文史不分家 的,这有一定道理.司马迁的《史记》被后人称为"无韵之《离骚》",正是其成功的地方.历史 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之后,其与文学的区别也很明白:前者必须从事实出发,以求真为宗 旨;后者则允许虚构和夸张.但是,史学的求真,与"同生物学一样准确"性质有别.它的研 究对象不是细胞,基因,染色体,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社会化的人;它的学科功能也不是直接 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包括审美)的需要.显而易见,史学的语 言不应该像生物学或物理学那样,只求准确;它除了适合于自身性质的准确以外,还求社会 意义的深刻,人文意义的感人与动人.这决定了史学与文学,特别是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 系.中国古代所谓"良史"者,其"史才"里面必包含出色的文才.可到我辈,知道了"社会历 史科学能够成为例如同生物学一样准确的科学,能够拿社会发展规律来实际应用";却忽视 了史学功能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人爱读.一些枯燥而又没有新意的史学作品,除了被作者在 评职称的时候拿来凑数之外,实在说不上有什么社会功能.如此,史学怎么能不发生危机 呢? 在史学家受冷落之际,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却十分强烈.图书市场上,不仅"老照 片"类图书畅销,传记文学类作品也大受欢迎,以至文学家联合会旗下的《作家文摘》干脆变 成了传记文学的专业报纸,拥有大量的读者;历史文学更是"火"得不行,二月河先生的作品 居国内畅销书前茅.打开电视机,影视剧中历史戏与现代戏可谓平分天下,前者的收视率甚 至超过后者.笔者有感于此,才这样说:史学要想成为大众的史学,不能不重视审美;不能不 给形象思维以相当的空间.同时还想提议:文史既有天然的联系,在两门学科之间又有一块 互为交叉的中间地带——历史文学.文学家可以向历史这面讨生活,史学家也不必作茧自 缚.愿那些有才能且有兴趣的史学家加人历史文学创作的行列,这并非不务正业.时下那 种由文学家写历史题材作品爆得大名,史学家只配在一旁品头品足,顶多给人家解释解释历 史背景的局面,也是可以变一变的.史界同仁,主动一点如何?' [作者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姜苊) (本文责任校对:刘军)
/
本文档为【【doc】“老照片”引出的史学话题——关于历史学理论的断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