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2017-12-05 11页 doc 27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word】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第28卷总第397期 2010年第l1期(上半月) 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ofPhysicsTeaching Vo1.28NO.397 (S)】1.2010.77. 隐藏在兴趣背后月口的东西是什么 孙彪 云南昆明一中,云南省昆明市650031 摘要: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兴趣背后还有一些重要东西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具体的物理 课堂教学案例.揭示了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效率;物理案例...
【word】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word】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第28卷总第397期 2010年第l1期(上半月) 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ofPhysicsTeaching Vo1.28NO.397 (S)】1.2010.77. 隐藏在兴趣背后月口的东西是什么 孙彪 云南昆明一中,云南省昆明市650031 摘要: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兴趣背后还有一些重要东西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具体的物理 课堂.揭示了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效率;物理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0)ll(S) 一0077—3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 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正因为兴趣在学习活 动中如此的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才千方百计 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谋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特别 是全面推进新课程的今天,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 化,注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更是花样繁多,热闹 非凡.然而,现实教学中,表面上气氛活跃,学生 兴趣实足的课堂,其效率怎么样呢?笔者结合教 学实践作了一些探讨. 1真兴趣还是假兴趣 一 次在学习高中物理气体的压强后,讲到饮 水机里压强的问题时,笔者问学生两个问题(1) 饮水机与水桶接触处并未密封,为什么桶里的水 不漏出?(2)如果水桶有一条缝,水会不会漏出? 第一个问题,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使得水不会漏. 第二个问题学生有两种,一些学生认为会流 出来,一些学生认为不会流出来.正当这两种意 见相互争直不下时,笔者建议同学们做实验,用 刀把水桶划一个缝.同学们听说可以做实验,纷 纷活跃起来,一致希望老师划桶.看到同学们高 涨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笔者就用刀把水 桶已划开一条缝,但由于缝比较小,当时并未时 即看到水漏出.恰好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这是早 上的最后一节课.听到铃声,同学们根本没有耐 心,大部份学生纷纷离开了教室.这样的场面,笔 者很吃惊!刚才同学们的热情和兴趣跑到哪里去 了?事后,笔者反思: (1)学生遇到问题时具有想把问题探究清 楚的愿望,表现出一定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热 情和兴趣并不能持久.随着探究情景的变化,这 种兴趣会很快F降. (2)兴趣发展的水平有三个:初级水平,中 级水平和高级水平.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用新奇 的刺激激发的兴趣,是直接兴趣,反映了认识兴 趣的初级水平.教学中要产生高效的课堂,就必 须把兴趣引向更高的层次. 2有多少探究的热情和能力 一 次上课,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人眼 在水面上观看水中的物体S,看到的像的位置在 A.S的正上方S处 B.S的正下方S2处 C.S的前上方S.处 D.S的后上方S处 p?S,. 34?S ?S, 幽1 这道题学生的有三种情况,有的学生认 为像的位置在S.处,有的认为在S.处,有的认为 在S4处.哪个选项正确呢?学生都看着老师,希望 老师明示.笔者让学生把问题弄清楚,但学生很茫 然,不知从何下手.于是笔者给了学生三个建议: (1)自已做实验看看 (2)作图证明 (3)用数学证明 第二天一大早,笔者去办公室,一个同学早 在那里等着.这位同学说,用数学的证明了 这个问题,虚像点应在S.处.随即笔者认真地看 了学生的证明过程,用了好儿页纸,过程和结果 都做对了.笔者问学生用了多少时间,他说用了 V01.28No.397 (S)11.2010.78. 第28巷总第397期 201O年第l1期(上半月) 几个小时,昨天晚上一点多钟才把问题证明完. 听了这位学生的话,笔者很感动.上课时,笔者问 学生做的情况,结果出乎意料,几乎没有人去做 实验;很多同学画了图,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每 个班只有3,4个同学,画了图,并把问题弄清楚 了.所教三个班中仅有一个同学用数学的办法证 明了这个问题.通过这件事,笔者想到了这些 问题: (1)学生对不熟悉的题目常常不知道从何 下手,他们非常希望老师告诉结论. (2)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很差,本题学生没有现成的套路可行,需要学 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感到困 难,如果学生用画图的来求解此题,学生要 用量角器选取两个入射角,然后用折射定律算出 折射角,因为画图求解,入射角和折射角都要用 量角器准确地量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事后问 学生为什么不做?部份学生是因为不知道怎样 做,部份学生是因为怕麻繁,要量角度,要计算, 要查数学用表,对于这些繁琐的东西不感兴趣. 由此可见:现实教学中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兴 趣和能力是不令人满意的. (3)学生不习惯于做实验,没有做实验的意 识.本题做实验是最简单的,打一盆水,在盆里放 一 个东西就可以观察,但统计显示,做实验的同 学寥寥无几.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的学生 没有做实验的意识和能力,这样的教学算不算成 功?教材上有很多”做一做”这样的栏目,对于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好处,但平时教师们对这 方面的要求太低了,学生们都不去做.建议教材 把这样的内容放在物理教学的正文中,把它作为 教学的刚性内容去完成. (4)对于未知的东西,想要从心里把问题探 究清楚,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冲动是学 习中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样的学生太少了,或许 不足千分之一.对于理科教学,教学后学生是不 是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冲动应该是 评价课堂是不是高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3知识落实了吗 一 次在讲光的折射定律时,笔者是这样教学 的,首先从一个小实验引入课题,如图2所示,在 一 张水平桌子上放一个小盆,盆里放一个小物 体,让一个同学站在离盆几米远处,调整小物体 放在盆底的位置,让该同学刚好看不到盆里的物 体,问:用什么办法可以看见盆里的物体? 2 学生说出了如下几种办法(1)人向盆移动; (2)原地站高或跳起;(?3)把盆放倾斜;(4)用一 块平面镜反射.随即让该同学按上述方法一一去 做,看到了盆里的物体.这时,笔者又问,还有其 它的办法吗?思考片刻后,部份学生说:向盆里倒 水可以看到.随即,笔者向盆力倒入水,学生看到 了盆里的物体.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 涨.于是笔者顺势引入光的折射问题,布置学生 看书,最后介绍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对光的 折射的研究以及最后由斯涅耳发现光的折射定 律.这节课下来,笔者感觉很好,教学流畅,学生 兴趣高涨.课后检查学生的作业时,却让笔者很 失望.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如果光以同一入射 角从真空射人不同介质,则折射率越大的介质: A.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 折作用越大 B.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 折作用越小 C.折射角越小,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 折作用越大 D.折射角越大,表示这种介质对光线的偏 折作用越小 所教三个班165人,80人做对此题,正确率 约48%,统计显示:学生对偏折的概念不够清 楚,什么叫偏折?什么叫偏折大?什么叫偏折小? 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折射角大小与偏折大小 的对应关系怎样,学生没有理解清楚,导致作业 出错.笔者反思如下: (1)本节课利用小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高效的第一步.在学 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让学生看书缺少必要的指 导.让学生看哪几个段落?学生能不能看懂?对所 学习内容理解了没有?这些问题本节课都没有落 实清楚. (2)激发兴趣后,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 以保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课堂教学高效 的关键.学生要从兴趣的初级阶段进人中级阶 段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懂的感觉,感受到 讨 e 1探 学 h 教P 理0 第28卷总第397期 2010年第11期(上半月) 物理教学探讨 JournalofPhysicsTeaching Vo1.28No.397 (S)11.2O1O.79. ‘‘探究重力势能’’的创新实验设计 彭宏宇 江苏省宿迁中学,江苏省宿迁市223800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个剽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创新实验装置设计. 关键词:重力势能;创新;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0)11(S) 一0079一l 重力势能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 念,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笔者受到打桩机模型的启发,制作了一套用于探 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实验装置的主要部分是小钢球,裹布木塞和 两端开口玻璃管.小钢球相当打桩机上的重锤. 裹布木塞相当于打桩时的木桩.玻璃管相当于大 地.其它部分有铁架台,直尺,定位孔,调位线等. 如图1所示. 1制作方法 找到一根内径均匀玻璃管(可由实验室废旧 量筒去底得到).将保温瓶上的软木塞用刀子加工 成直径比玻璃管内径稍小的圆柱体.然后裹上适 当的棉布放人玻璃管中.为了能调整木塞的位置, 可在木塞中心固定一根细线.命名为调位线.将红 色的粘贴纸剪成细条,以lcm为间隔均匀地贴在 玻璃管上.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木塞移动的距离. 找一块硬质塑料片,用针钻一小孔,用于固定小钢 球下落的位置.命名为定位孑L.把有关器材按图1 所示的方法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相对位置即可. 2制作方法 采用控制变量法,提高不同质量的钢球到不 同的高度,松手让钢球自由下落撞击木塞,钢球 对木塞做功,推动其下滑.木塞下滑的距离越大, 说明被提高的钢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实验特点 (1)简易直观.所用 器材全部源于实验室生 活中的常见物品,易于加 工,组装简单,便于推广. 木塞下滑距离清晰可见, 演示效果明显.(2)可以 进行定量研究.可用弹簧 测力计拉动木塞,测量出图1 木塞在玻璃管中的滑动,然后通过测量木塞下滑 的距离,计算出钢球对木塞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分 析其重力势能的大小.(栏目编辑张正严) 成功的喜悦.本节课让学生看书没有错,但知识 目标需要落实清楚.落实知识目标可提出一些有 梯度的问题.问题由易到难,由浅人深.随着这些 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就不断地感受到学懂的喜 悦,兴趣不断得到强化,思维不断走向深入. (3)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 归宿点,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 这还不够.要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 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要处理好”三 维”目标的关系,追求”三维”目标的成功融合. 本案例中,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是 成功的,但知识目标的完成显得不足. 新课程已真实地走人我们的课堂,它给我们 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但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 些困惑,上述案例是教学中不成熟的一些想法和 做法,希望得到同行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 教育出版社,1999. [2]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施良方,崔允I部.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l999. [4]殷传宗,查有良,廖伯琴.物理教育学研究[M].成 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栏目编辑张正严)
/
本文档为【【word】 隐藏在兴趣背后的东西是什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