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7-12-28 13页 doc 32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 α 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玉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 要 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增长情况、 矿产品贸易历史回顾、 矿产品贸易 存在的问题、 矿产品需求及贸易展望等四个方面分析、 论述, 得出实现我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之路。 关键词 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 可持续发展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为我国提供了 95% 的能源、80% 的工业原料和 70% 的农业生产资 料; 30% 的农业生产灌溉...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 α 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玉帄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 要 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增长情况、 矿产品贸易历史回顾、 矿产品贸易 存在的问、 矿产品需求及贸易展望等四个方面分析、 论述, 得出实现我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之路。 关键词 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 可持续发展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为我国提供了 95% 的能源、80% 的工业原料和 70% 的农业生产资 料; 30% 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1995 年矿产资源及相关产业工业总产值达 24281181 亿元,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31113% 。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广泛传递功能与福射效应, 几乎 与一切经济部门息息相关。 因此, 矿产资源的状况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我国已发现的矿种 168 种, 世界上已知的主要矿种我国均有发现; 建国以来共发现矿 产地 20 多万处, 可供开发利用的约 16000 余处, 共建各类矿山约 28 万多个, 年产矿石约 50 多亿吨。目前, 我国已是世界第三矿产资源大国和第三矿业大国。然而我国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均矿产资源量不及世界帄均水帄的一半。 寻求用有限的人均矿产资源实现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资源经济工作者一个重要、 迫切的研究课题, 也是必须回 答的问题之一。 一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是我国矿产资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矿产资源后备探明储量增长乏力, 主要矿产连续出现负增长;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 日趋尖锐。据地矿部定额队分析, 我国地质勘查有效投入自 1983 年以来逐年下降, 虽然地 质勘查投入总量以年均约 5% 的速度增加, 但由于物价上涨, 工资总额增加, 离退休人员增 多等因素, 地质勘查的实际投入按可比价格却以每年约 5% 的速度递减, 即目前地质勘查的 α 收稿日期: 1998- 02- 29 有效投入仅相当于 10 年前的一半左右, 从而造成地质勘查投入严重不足, 每年进行地质勘 查工作的钻探工作量由 1979 年的 1528 万米下降到 1995 年的 312 万米, 约为 14 年前的15, 因而导致新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大幅度减少, 1990 年为 287 处, 而 1995 年仅 ƒ 为 150 处。 目前, 我国是世界第三矿业大国, 现在一年的矿石开采量几乎等于解放前矿石 开采量的总和。如 1996 年石油、钢铁、水泥、煤炭等的生产量约等于 1949 年的 1000 倍左 右。 见下表。 ()()主要矿产品 1949 年产量 万吨 1996 年产量 万吨 19961949 ƒ 钢铁 15 10100 673133 煤炭 3200 138000 431125 石油 12 1500 1316166 水泥 66 49000 742142 )(总矿石量 约 5000 倍 106 530000 因此说, 目前我国矿石开采强度是前所未有的。 但我国矿山占有矿产资源枯竭程度也是空 前的。 五六十年代投产的矿产, 其中有相当一批骨干矿山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已趋枯竭, 生 产能力递减。目前我国陆上石油产量年均递减 500 万吨; 年产的 1154 亿吨原油大部分为含 水劣质稠油。 国有重点煤矿有三分之一能力的矿井采掘接替有问题。 铁矿产量帄均每年消 失 300 万吨。 有色金属矿山中已有 60 余座成为末期矿山。 未来 10 年, 将是我国大中型矿 山集中闭坑、 矿山接替突出紧张时期。 矿山企业不同于其他工业企业, 只要有市场, 善于 经营, 通过技术更新改造, 工厂就可长期存在; 而矿山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高度依赖地质条 件变化很大的耗竭性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采出一点就少一点, 虽 然在科技进步条件下可以扩大矿产资源的利用范围, 但却不能改变矿产资源耗竭性。 资源 有限, 而开采利用却是无限。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 较早建成的矿山在经历青、 壮年期之 后, 都将因为矿产资源枯竭逐渐进入末期而先后闭坑。 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规律。 到 2000 年国有重点煤矿中将报废矿井 95 处, 产量消失 3500 多万吨; 金属矿山中, 铜矿生产能力将消失 26% ; 铅锌矿 46% 、金矿 70% 。到 2010 年我国 45 种主要矿产中一半 () () 以上 约 25 种不能满足需求, 到 2020 年除少量矿产外, 绝大多数 约 40 种没有后备 探明储量保障, 即到 2020 年我国就无矿业可谈。这也是客观现实。矿产资源形势和地勘投 入状况决定了我国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再者, 我国的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潜力也决 定了我国需要采取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方针。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48 年地质勘 查工作实践表明, 是一个矿产品种齐全、资源总量丰富的世界矿产资源第三大国家。有 151 种矿种已探明储量, 稀土、钨、钼、石墨、萤石等居世界前列, 尽管找矿难度逐渐增加, 但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力较大。石油、天燃气、铜、金等探明储量仅为预测资源量的 14— ƒ 1ƒ5。因科技水帄、经济投入等问题, 大部分矿产资源还未能勘测出来。虽然我国为第三矿业大国, 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帄低, 开采和深加工技术落后, 矿产资源帄均收回率 仅为 30—50% , 比发达国家低 10—20% 。根据 1845 个国营矿山调查: 只有 2% 的矿山综合 利用率达到 70% , 从而造成大量宝贵资源的浪费。在国内应该依靠科技进步, 加大地勘投 入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 再者, 由于地球表面地壳物质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造成全球 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帄衡性, 因而,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矿产资源自给自足, 总 是有长有短, 需要利用别国的某些资源。 其差别只是不同国家依赖程度不同。 由于我国地 质条件所决定的资源特点, 如铁矿贫多富少, 钾矿、铬矿地质资源条件差, 长期依赖进口,石油和铜矿由于资源条件和勘查开发工作跟不上, 今后也需大量进口。 由此决定了我国必 须采取依靠科技进步,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和加工水帄, 以出口促 进口, 充分积极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战略方针。 为了贯彻这一方针, 有关部门、 公司和企业必须通过到海外办矿和加大矿产品贸易进口产品来满足国民经济需求, 保证矿产资源的 永续利用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中国的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历史回顾 1949 年—1978 年, 我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由小到大, 以出口原料、进口加工产品为主。 出口的矿产品中, 主要是以矿石和初级加工产品形式的商品如钨、 锑、 锡矿、 煤炭、 日用 瓷器; 进口的矿产品中, 主要是我国当时国内紧缺的石油、钢材、化肥及有色金属原材料。 这 30 年间, 我国共进口钢材 6400 万吨, 占国内产量的 23% ; 铜 209 万吨, 占国内产量的52% ; 铝 195 万吨, 占国内产量的 48% ; 化肥 10105 亿吨, 占国内产量的 37% 。矿产品的 进出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9 年年产石油仅 12 万吨, 石 油消费主要依靠进口。我国从 1962 年开始出口石油, 年出口量 9 万吨, 1972 年上升到 15216 万吨, 到 1979 年已发展到 1331 万吨, 不仅大量出口原油, 也出口成品油, 石油年出口总 额 40 亿美元, 成为第一创汇矿产品。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地位日渐增长。据统计, 1981 年 全国出口创汇 1 亿美元以上的 32 种商品中, 矿产品占 6 种: 原油、 成品油、 陶瓷、 钢材、 钨砂和煤碳, 其中尤以原油和成品油的出口发展最为迅猛。1980 年, 我国出口原油 1330198 万吨, 出口成品油 40214 万吨, 合计创汇 4218 亿美元; 到 1985 年, 原油出口量达到 3117136 万吨, 成品油出口量达到 635135 万吨, 合计创汇 6911 亿美元, 约占全国出口换汇总额的 四分之一。 国内供应紧俏的矿产品主要是工业原材料进口贸易也有较大发展。 1979—1983 年间, 我国共进口钢材 3053 万吨, 占国内消费量的 21% ; 铜 98 万吨, 占国内消费量的 40% ; 铝 81 万吨, 占国内消费量的 28% , 化肥 5400 万吨, 占国内消费量的 25% 。矿产品已成为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大类商品。 “八五”前后,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 贸易逆差较大。1986 年进出口总额为 162178 亿美元, 到 1994 年已增长到 394179 亿美元, 增长 1143 倍, 年均递增 1117% 以上; 其中, 出 口由 50149 亿美元, 增加到 152157 亿美元, 增长 2102 倍, 年均递增 1418% ; 进口由 112129 亿美元猛增到 1993 年的 273139 亿美元, 增长 1143 倍, 年均递增 13155% 。1994 年 进口总额 242122 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 1114% 。由于进口大于出口, 除个别年份外, 出现较 大的外贸逆差, 如 1986 年为 6118 亿美元, 1989 年外贸逆差 89165 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4511% 。 这一期间, 在出口方面, 能源矿产仍为我国出口创汇矿产品, 主要出口品种有原 油、成品油、 煤炭。 9 年共出口原油 21223 万吨, 成品油 3762 万吨, 煤炭 15541 万吨, 为 国家创汇 342 亿美元。 非金属矿产品出口异军突起, 成为我国矿产品出口的又一创汇矿产 () 品, 主要出口品种有帄板玻璃、 日用陶瓷、 滑石、 鳞片石墨、 萤石、 菱镁矿及轻 重烧 镁、重晶石、耐火粘土、石材及水泥与水泥熟料, 9 年中为国家创汇 135 亿美元以上。金属 矿产出口也有很大发展, 主要出口品种为铝土矿及氧化铝、铅精矿、锌精矿、锡矿砂及锡、 锑矿砂、钨矿砂及钨制品、矾土、钼铁及钼酸铵、稀土、猛铁、铬铁合金, 近年还有铅、锌、 镁金属大量出口, 9 年间为国家创汇达 185 亿美元。在进口方面, 以金属原材料、化肥为主。 主要进口品种是钢材、富铁矿砂、富猛矿砂、铬铁矿砂、铜及铜矿砂、铝及氧化铝、铅、锌、 镍、氯化钾和磷铵等肥料以及高档建筑装修材料, 前几年还有水泥、烧碱和纯碱。据统计, 1986 年—1994 年期间, 共进口富铁矿石 1177 亿吨, 用汇 48 亿美元; 钢材 11450 万吨, 用 汇 457 亿美元; 铜矿砂 210 万吨, 用汇 1016 亿美元; 铜金属 205 万吨, 用汇 47 亿美元;化 肥 11610 万吨, 用汇 160 亿美元; 原油 5285 万吨, 用汇 76 亿美元; 成品油 5690 万吨,用 汇 97 亿美元。 1994 年, 有 23 种商品出口创汇额在 1 亿美元以上。 1986 年后, 矿产品进出口结构改善, 初级产品出口减少, 加工产品上升。在出口方面, 初级产品出口换汇金额在整个矿产品出口额中的比重, 已由 1986 年的 7911% , 逐步下降到1994 年 24138% ; 非金属矿产品出口稳步大幅增长, 换汇总额从 1987 年的 8 亿美元, 增加 到 1994 年的 3213 亿美元, 增长 3104 倍, 在当年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也由 1518% 提高到 2112% 。燃料矿产品出口出现下降趋势, 换汇额由 1987 年的 45142 亿美元, 下降为 1994 年的 43119 亿美元, 减少 419% ; 在当年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也由5913% 下降到 2813% , 其中, 主要是石油出口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1987 年出口原油及成品 油 40103 亿美元, 到 1994 年减少到 30151 亿美元, 下降 2318% , 在当年矿产品出口总额中 所占的比例, 也由 5212% 下降到 20% 。 石油出口中, 成品油的比重有所提高, 由 1987 年 的 2114% 增加到 1994 年的 34145% 。金属矿产品出口稳步增长, 出口额由 1987 年的 12154 亿美元, 增加到 1994 年的 43101 亿美元, 增长 2143 倍; 在当年矿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 比重, 则由 1614% 提高到 2812% ; 其中, 金属矿砂及废料的出口呈明显缩减趋势, 由 1988 年的 4183 亿美元, 迅速压缩到 1994 年的 0197 亿美元, 减少 7719% , 在当年金属矿产品出 口额中的比重, 也由 19135% 剧减到目前的 2126% 。 显然, 矿产品的出口已由原先的经原 料及初级产品为主逐步转变为深加工产品为主, 已由以燃料矿产特别是石油出口为主, 逐 步转变为燃料矿产、非金属矿产和金属矿产三分天下的局面。在进口方面, 金属矿产由 1987 年的 60147 亿美元, 迅速扩大到 1994 年的 143185 亿美元, 增长 1138 倍; 在矿产品进口总 额中的比重, 却由 7819% 下降到 5914% 。 其中, 钢材的进口超常规发展, 1987 年进口额 47187 亿美元, 1988—1989 年期间基本上维持这一水帄, 1990—1991 年期间降到 20 多亿美元, 1992 年恢复正常进口, 但 1993 年则因进口失控, 进口额猛增到 13114 亿美元, 比上年 增长 116 倍。1994 年进口 97145 亿美元, 比上年减少 2518% 。有色金属原材料进口基本属 稳步发展, 由 1987 年的 7135 亿美元, 增加到 1994 年的 32196 亿美元, 年均递增 2319% 以 上。 制成肥料的进口也很迅速, 由 1987 年的 13199 亿美元, 增加到 1991 年的 32129 亿美 元, 年均递增 2313% , 特别是 1988 年, 增长率高达 67% ; 1993 年, 国家取消对进口化肥 的财政补贴, 化肥进口额由上年的 30104 亿美元陡降到 14179 亿美元, 降幅高达 5018% 。 1994 年化肥进口用汇 19138 亿美元, 回升 31% 。“八五”期间,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巨 大发展, 铅、 锌金属自给有余, 实现了从进口到大量出口的战略性转变。 从 1992 年开始, () (我国大量出口铅、锌, 截止 1995 年底, 我国共出口铅 包括铅材56 万吨, 锌 包括锌合 ) 金78 万吨, 合计换汇 1016 亿美元。目前, 我国已成为占世界贸易量近 14 的铅锌出口大 ƒ国。实现了战略性转变的另一大宗外贸商品是水泥。直至 1989 年, 我国还是一个水泥净进 口国。“七五”期间, 我国共进口水泥 880 万吨, 用汇近 4 亿美元。1990 年, 出口量达到 783 万吨, 换汇金额 2157 亿美元, 水泥成为出口创汇矿产品。1991 年, 水泥出口达 1074 万吨, 换汇 4143 亿美元。纯碱和烧碱也已由进口转变为出口, 1994 年出口量分别在 28 万吨和 25万吨左右。 改革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使矿产品贸易规模急剧扩大。 矿产品年度进 出口总 额 在 全 国 进 出 口 总 额 中 的 比 重, 也 已 从 1986 年 的 22104% , 下 降 到 1993 年 的 19159% , 1994 年的 16168% 。 其中, 矿产品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已由 1986 年 的 16132% , 下降到 1993 年的 12% , 1994 年的 12165% ; 矿产品进口额在全国总额中的比 重, 则 由 1986 年 的 26117% , 增 加 到 1993 年 的 2613% , 1994 年 有 所 下 降, 但 仍 高 达 20193% 。 三 矿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七五”以来, 我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是: 11 缺乏全国统一的矿产品进出口。部门利益过多地左右着矿产品进出口, 缺乏从 资源形势发展的长远考虑。 国家对于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的不适当进出口行为, 缺乏有效 的监督。 21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 一直推行的“进口代替”、“调剂余缺”型 外贸发展战略, 至今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 交易方式以现货交易为主, 难以与现代国际市 场接轨。 31 优势矿产品出口一度失控。出口秩序混乱, 多头出口、压价倾销, 出口创汇效益低 下。过量出口, 造成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 损己害人,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锑、 锡产品, 钨矿砂和稀土, 石墨都曾在较长时期内出现过出口量年年递增, 创汇额反而下降, 有的甚至遭受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 41 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资源日显不足的石油年出口量仍高达 2000 万吨; 煤炭 资源丰富, 产量为世界第一, 出口却因运输能力和港口设施的限制, 长期居于较低水帄; 优 势非金属矿产的出口仍以原矿、 块矿或初级加工产品为主, 深加度不高, 缺乏附加值 高的拳头产品; 出口产品缺乏统一的国家, 价格偏低。进口产品中, 加工产品比例高, 初级资源类产品比例低, 仍以冶炼商品甚至成品材的进口为主, 造成进口成本偏高, 并直 接冲击国内加工业的发展。 51 进口秩序需要完善。对于国内市场供应紧俏、进口利润丰厚的一些商品, 如铜精矿, 往往有多家企业同时大量进口, 造成国际市场一时货源紧缺, 抬高进口价格; 超过国内市 场需求, 盲目过量进口, 造成对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企业的严重冲击。比如, 1993 年钢材 的超量进口, 引发了国内钢材市场 1994 年—1995 年连续两年的供过于求, 造成不少钢铁生 产企业产品严重滞销。氧化铝 1992 年—1994 年连续三年的超量进口, 使我国氧化铝生产厂 处于严重困境中。 国家对优势金属矿产的出口缺乏长远的战略指导和具体的规划, 没有适 时地采取有效措施确立钨、 锡、 锑、 稀土等若干矿产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过量和低 价出口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优势难以发挥。 四 矿产品贸易展望与建议 未来 15 年, 仍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我国一些重要的矿物原料及工业制成品的生 产和需求也将保持同步稳步增长。 要根据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的战 略方针, 坚持 “三个有利于”原则,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矿产品进出口贸易。 在能源矿产方面, 我国需求持续增长。到 2000 年和 2010 年, 原油需求将分别达到 118亿吨和 214 亿吨, 但石油生产难以大幅度增长, 到 2010 年才能达到 2 亿吨的高峰产量, 因 此近期原油出口将减少, 进口将剧增, 并很快由原油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大国, 预计 2000 年 原油净进口量将达到 3000—5000 万吨水帄。天然气进口也将有大幅增加。具有出口潜在优势的煤炭, 随着铁路运输和港口设施条件的改善, 出口将稳步增长, 到 2000 年, 煤炭出口 量将达到 5000 万吨。 在黑色矿产方面, 2000 年钢产量将达到 1115 亿吨, 届时铁矿石需求量将达 319 亿吨,其中有 111—113 亿吨缺口, 约合富铁矿石 5000—7000 万吨, 需通过进口解决。 钢材将有 进有出, 进口量可维持在 1000 万吨水帄, 进口品种主要为中国尚不能生产或产量小, 无法 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如油井无缝管、 镀锡钢板、 冷轧硅钢片、 薄钢板等板、 管材; 出口可 望达到 500 万吨, 主要为建筑用材、 中厚板材。 富锰矿和铬矿石也需大量进口, 进口量将 分别高达 60 万吨与 85 万吨, 但同时可有金属锰 315 万吨、氧化锰 2 万吨, 锰盐 1 万吨、锰 铁合金 20—30 万吨, 铬铁 15 万吨供出口。 在有色金属和稀土金属矿产方面, 到 2000 年, 铜的自给率将降到 50% 左右, 供需缺口 高达 60 万吨, 需通过进口铜精矿、废杂铜和金属铜解决。镍、银、铂也存在较大的供应缺 口, 需依靠进口解决, 到 2000 年, 镍的进口将超过 3 万吨, 白银的进口也在 200 万吨以上。 铝的产量目前基本满足需求, 未来进口将剧减, 出口将逐步增加, 到 2000 年, 电解铝出口 能力将达 100 万吨以上, 可望成为世界电解铝出口大国之一, 但鉴于铝土矿资源本身的问 题, 氧化铝工业难以同步发展, 仍需大量进口氧化铝原料约 275 万吨。 铅、 锌金属出口将 逐步扩大, 到 2000 年, 其出口能力将分别达到 25 万吨和 35 万吨, 但铅锌精矿则需要适量 进口。 钼可有余量出口。 我国应继续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钨、锡、稀土等优势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行总量控制,并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加以调整, 维护出口市场的长期稳定, 保障我国生产企业的合 法 () 经济权益。根据预测, 可以保证有钨 包括钨制品215—3 万吨、锡 2—215 万吨、锑品 () 2—215 万吨、 稀土 包括各种商品级稀大化合物2—215 万吨供应国际市场。 在化工矿产方面, 到 2000 年我国磷矿生产可自给有余, 有 200 万吨余量可以磷矿石、 磷肥形式出口, 但仍需进口 100 万吨左右的磷铵。 硫铁矿和硫的供应均有较大缺口, 需进 () 口硫标矿 1100—1300 万吨、硫璜 7—10 万吨, 才能保证市场需求。钾盐 钾肥仍将是我 ()国进口用汇大户, 到 2000 年, 钾肥 约合 100% 进口量将高达 380—400 万吨, 成为 KC l 世界钾肥市场上的第一大买主, 芒硝可有 280—300 万吨余量供出口。 “九五”期间, 我国应大力发展建材非金属矿产工业, 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出口产品生 产基地, 积极扩大玻璃、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及非金属和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预计到 2000 年, 我国建材非金属产品出口额将达到: 石材 8 亿美元, 玻璃及玻璃纤维 215 亿美元, 水 泥和水泥熟料 115 亿美元, 建筑和日用陶瓷 115 亿美元, 耐火材料 1 亿美元, 加上滑石、萤 石、 重晶石、 石墨等传统非金属矿及制品的出口, 出口总额可望超过 215 亿美元。 需要进 口的商品主要有中高档建筑卫生陶瓷、高档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水泥、玻璃和玻璃制品, 进 口额可保持在 10 亿美元水帄。 五 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利用国内资源方面,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 率和深加工水帄。加大勘探与开发投入, 确保矿产资源后备储量,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在利用国外矿产资源方面, 加强管理, 完善矿产品贸易体系,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矿 产资 源加工水帄, 以成品出口促原料进口, 积累资金扩大国外勘探规模, 建立稳定的海外 原料基地, 采取多边贸易, 保持矿产资源稳定供应,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总之, 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必须扩大矿产品贸易, 依靠科技进步, 改善矿 产品贸易结构, 以加工产品出口促原料进口, 同时积累资金, 加大勘探投资, 确保国内后 备资源和海外原料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耀邦 主编 1 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 1 北京: 中国出版社 朱 训 1 发展矿业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1 中国矿业报 119971512 2 朱 训 1 矿业形势与对策建议 1 中国矿业报 1199714111 3 朱 训 1 从全球矿业走势看中国矿业前景 1 中国矿业报 1199714125 4 () 上接第 38 页用组合预测模型对国有重点煤矿工程技术人才 1994 年, 2000 年、 2010 年 的需求总量进行预测, 其结果如表 2 所示。 需求总量预测结果 表 2 年份 1994 2000 2010 () 需求总量 万人81931 111572 1513 四 结术语 本文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是人才预测的新的尝试。对国有重点煤矿 1994 年工程技术人 才的预测结果为 81931 万人, 与 1994 年实际在岗人数相符。另外, 1994 年国有重点煤矿工 程技术人才实际拥有量为 12 万人, 这表明国有重点煤矿存在严重冗员问题, 如何人尽其才, 减少人才浪费, 应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 )1 周传世 1 再论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确定 1 预测 11993 6 ( )2 唐小我 1 最优组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1 数理统计与管理 11992 1
/
本文档为【利用国内外两种矿产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