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

2017-12-26 14页 doc 31KB 2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 大岗镇总体规划 发布日期:2007-12-28 一、大岗镇概况 1.1 区位 大岗镇位于东经113度,北纬22度,是广州市番禺区西南部中心镇。北距番禺区中心市桥17公里,广州市中心城区57公里;西南隔洪奇沥水道与顺德市、中山市相接;东北隔大岗沥与灵山镇相望。 大岗镇位于沙湾水道以南,属于广州市划定的大南沙地区,也是“潭大灵” 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的番禺东新(高速)公路、西线铁路、南部快速干线、桂阁大道等将构成大岗镇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网,连通广州、顺德、中山、南沙开发区、番禺横沥镇等...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
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 大岗镇总体规划 发布日期:2007-12-28 一、大岗镇概况 1.1 区位 大岗镇位于东经113度,北纬22度,是广州市番禺区西南部中心镇。北距番禺区中心市桥17公里,广州市中心城区57公里;西南隔洪奇沥水道与顺德市、中山市相接;东北隔大岗沥与灵山镇相望。 大岗镇位于沙湾水道以南,属于广州市划定的大南沙地区,也是“潭大灵” 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的番禺东新(高速)公路、西线铁路、南部快速干线、桂阁大道等将构成大岗镇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网,连通广州、顺德、中山、南沙开发区、番禺横沥镇等重要城镇。 广州市总体概念规划确定了“三纵四横”生态廊道,大岗镇位于的第一纵西部南起洪奇沥水道和第二纵南起蕉门水道之间及第四横沙湾至海鸥岛廊道之南的位置。 1.2 行政范围 2002年3月18日原大岗镇与潭洲镇合并。目前新大岗镇域总面积为58.58平方公里,共辖20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2003年底户籍人口54571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36079人。外来暂住人口约4.6万人。总计总人口共10.1万人。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期限 规划指导思想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城市化原则 (3).市场经济原则 (4).城市功能的混合与分异相结合原则 (5).城市原则 (6).以人为本原则 (7).综合性原则 规划期限 近期:2003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适当考虑2020年以后的城镇发展趋势 三、 城镇发展战略 3.1经济发展目标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遵循广东省“三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方针,推进大岗镇“城镇规模化、设施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将大岗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优美,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镇。具体表现在: 3.2 实施阶段划分 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2003年—2010年 大岗镇成为广州市的重点中心镇,产业上形成轻工业和商贸相结合;文化生态上形成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 第二阶段:2011年—2020年 大岗镇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中心镇,形成“三高”特色农业、轻工业、商贸旅游业三大产业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现代产业体系;极具岭南特色的水乡生态文化景观,最适合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生态城镇。 3.3经济发展策略 在对大岗镇经济发展水平、自身优势及外部经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发展目标,未来大岗镇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以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实现产业集聚;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产业规模;以壮大支柱产业实力形成发展龙头;以加快企业改造步伐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相应的对策措施为: (1)农业开发产业化,发展“三高”特色农业 (2)提高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3)加快企业改革,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4)做好产业规划,产业集群化发展 (5)发展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成长 (6)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吸引投资 四、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4.1镇域村镇体系现状 大岗镇在原大岗镇和潭洲镇合并后,共有20个村委会,其中在本次规划中规划镇区以外的有8个村委会。大岗镇自然村空间布局极具岭南水乡特色,在空间上呈沿河、沿路分布,这体现了村镇自然发展的状态。各自然村间在用地结构、交通联系、产业互补、市政配套上基本没有形成很强的依托或连带发展关系,没有形成合理的村镇体系结构。 4.2镇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在1990年—2003的十三年间,大岗镇本地人口缓慢增长,其中前七年平均增长率为12‰,后六年7.13‰。近年来由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岗镇的本地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非农户增长相对较快。从总人口可以看出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有所提高。2003年末全镇户籍人口54571人。 预测2010年大岗镇总人口约14.5万人;2020年大岗镇总人口约23.1万人。 根据大岗镇的经济、社会实际,以及珠江三角洲率先实现现代化对城市化水平的具体要求:即2005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考虑到大岗镇是广州市郊区的一个中心镇,结合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现状,研究认为,大岗镇城镇化水平计算应该以镇区人口与镇域人口的比例为主要依据。其中镇区人口包括了在镇区范围内的非农户籍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 根据前文人口预测: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85%;2020年达到90%以上,达到大多数发达国家现在的城市化水平。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还要在户籍政策、土地政策、管理模式等方面要有突破和创新。 4.3镇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4.3.1村镇体系布局总体思路 根据设计要点提出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大岗镇现状用地情况、发展目标的分析,镇域村镇体系布局的总体思路是: (1)进一步从用地布局上明确镇区范围和地位,加强其作为全镇行政文化商业中心的地位。 (2)采取点状发展、带状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零散分布的自然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从结构上整合为几个有序的组团,明确村镇等级结构。 (3)在广州市域道路网调整的基础上完善镇域交通系统,以高速公路和主干道网解决对外交通,以次干道网解决组团间的联系。 (4)各组团间以农田、水体、绿化隔离,满足开敞空间的需要,同时满足高压走廊的市政用地需要。 4.3.2 村镇体系结构组合 根据上述思路,规划对镇域村镇体系布局进行调整。总体发展结构呈“一心两轴三片”。 一心: 镇区是整个村镇体系的中心。在原有镇区范围上结合道路调整进行扩建,同时将镇区邻近的村并入镇区。该组团是全镇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功能为居住、行政办公、商贸娱乐、工业。 两轴: 两轴指的是以灵岗路和南岗大道为主体的空间拓展轴。大岗镇的大部分居民点都是沿这两条轴线进行拓展的。灵岗路轴线穿越了东隆村、南顺一村、南顺二村;南岗大道轴线穿越了增沙村与新联村和新联工业集聚区。 三片: 增沙片区:以合并后的增沙村、新围村、南村坊村部分为主体。这个片区与镇区相连,属于快速城镇化区域。 新联片区:以新联工业集聚区和新联村为主体。这个片区以带状发展为主要发展模式。 南顺片区:包括南顺一村、南顺二村、东隆村和中埠村。该四村的居民点已经基本连成一片,未来将形成一个大规模、集约化的农村居民点。 五、镇域土地利用综合规划 5.1镇域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大岗镇域城镇建设用地包括镇区建设用地、新联工业集聚区用地、镇域交通用地、镇域独立市政设施用地四项。高速公路与铁路用地不计入指标。 规划至2020年大岗镇域城镇建设用地达1553.5公顷,占镇域总面积的26.5%。其中镇区建设用地1080公顷,新联工业集聚区面积348公顷,镇域交通用地110公顷,独立市政设施用地15.5公顷。 5.2 村民生活用地规划 规划至2020年,大岗镇域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5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 至规划期末,临近镇区的村庄基本都将纳入镇区一并发展,其居民点建设将按城市建设的要求进行,一般要求依照城市住宅小区的形式改造。 远离镇区的中部与东部村庄,由于沿河道呈带状分布,从占地、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配套方面来说都非常不利。因此规划集中发展“三大片”的新村建设用地。第一片即东隆村、中埠村、南顺一、南顺二在沿主要镇域道路两侧实行连片发展,形成全镇最大的中心村聚居区;第二片为新围村、增沙村及南村坊村的部分在旧村基础上向北发展,形成新村。由于增沙片区与镇区相连,属于快速城镇化区域,远景考虑并入镇区范围;第三片为新联一村、新联二村由于新联工业集聚区的建设,村域耕地已保留不多,部分村民就业将产生转变。规划少部分保留在工业集聚区内居住,大部分进入新联工业集聚区西侧新规划的新联新村。 新村建设须依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市政和公共设施和绿化配套。环境条件不佳的旧村应逐步淘汰,用地转化为耕地和河涌旁的防护林地。 5.3 独立工矿用地规划 过于分散的工矿用地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土地利用的不经济。因此应控制村办工业集聚区的发展,各村工业尽量向镇区工业集聚区或新联工业集聚区集中。 新联工业集聚区定位为番禺区级的临岸工业集聚区,规划期内发展484公顷。工业集聚区的生活配套设施集中布置在西北处,新联新村东部。该区位既尽量避免了南北主导风向带来的工业污染,又可以和新联新村的公共配套设施集中 建设。配套区占地面积34公顷,包括居住、行政管理、文化娱乐、体育等配套功能部分职工居住在公共配套区,部分职工居住在厂区宿舍。另新联新村内也可以提供部分员工流。 新联工业集聚区的主要道路系统由“四横七纵”的40米与24米干道网组成,东西向40米宽的南岗大道是其主要的对外交通干线。工业集聚区可通过西部的放马互通立交连通东新公路。 新联工业集聚区内结合水道设置隔离绿带与公共绿地。沿洪奇沥岸线至少后退35米布置厂区道路,道路旁建筑宜再安排建筑后退(建议20米)。35米后退范围规划为防护绿地。 规划新联工业集聚区沿洪奇沥规划设置小型货运码头,满足工业原料与工业产品运输的需要。码头可主要采用顺岸式布置,码头作业区后设置28公顷的仓储区,满足货物中转、存储、堆放等需要。 5.4 镇域建设用地总计 镇域建设用地是镇域城镇建设用地与镇域村庄建设用地之和,规划2020年大岗镇域建设用地达1706.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折算人口17万)100平方米。 六、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6.1规划目标 以生态交通、服务交通、适度交通、绿色交通为发展方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密切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和发展空间的拓展,构建高效、快捷、人本、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对外交通:以高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快速轨道线形成的交通体系为骨干。 区内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按照明确的道路功能分级体系,考虑空间发展的集约化,有效规划、建设和使用道路交通设施;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全面控制中心区的交通状况。通过上述努力,将构筑起以地面路网和交通设施为基础,与高架路系统、高快速路系统和快速轨道合理衔接,现代城市发展与人文、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 6.2 道路系统规划 6.2.1 功能构成 大岗镇镇域道路系统分为四个层次: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道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农村道路。 高速公路主要满足城际长距离出行和过境交通需要。 快速路主要满足城市内部的长距离出行和过境交通。 城市主干道主要满足城市大组团内部的中、长距离出行。上述三者对周边土地均有一定的分隔作用。 城市次干道主要满足城市内中短距离出行的需要,以内部交通为主,其与两侧用地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城市支路主要满足城市内部短距离出行及汇集、疏散各类交通。 农村道路主要满足村民聚落之间及村庄与城市道路之间的联系。 镇域道路系统布局部分主要论述镇域主骨架路网(对外交通)与农村道路网布局,城区道路布局(城市主、次支干道)在镇区道路系统规划中详细论述。 6.2.2 镇域主骨架路网布局 镇域主骨架路网指高速公路、快速路与对外交通性的城市主干道组成,包括桂阁大道、东新公路及辅道、灵岗路东延线、南部快速干线、南岗大道这五条交通干线,共同构筑起大岗镇的对外道路交通骨架。 七、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1规划原则 (1)完善旧城原则:在老城区,对现状商业街区、公共设施集中区主要以调整和完善用地功能为主,增强镇区服务中心的活力,最终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集商业购物、饮食、文化娱乐、休闲交往、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街区。 (2)新区配套原则:新区则以基础服务设施配套为主,应综合考虑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及大岗镇未来发展的需求等因素,高标准配置新区公共设施。 (3)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基层网点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方便居民对基础服务设施的需求。 (4)资源配置效益原则: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公共设施网络,方便人们生活需要,满足人们对就近服务的需求。 7.2 公共设施的二级配套系统 根据城镇人口分布情况和各类设施的功能特征,建立等级分明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本次规划按照镇级和村级二级公共设施布置。 镇级:为全镇服务或具有镇级职能的综合设施。宜集中布置在城镇中心地段或独立置于某一地段,如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 村级:为方便居民日常使用的部分小型服务设施。如村委会、村文化站、医疗站等。 根据公共服务设二级配套体系的要求,规划1个镇级主中心,1个镇级次中心,多个村级中心相结合的布局模式。 7.3镇域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大岗主中心:沿灵岗路、豪岗大道、潭大路一带,是大岗镇的新中心区。规划在此按标准配置公共设施,形成镇级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 潭洲次中心:位于潭洲欣荣路和民生路一带,具有分担和补充主中心的功能,是潭洲组团的行政、商业、娱乐中心。 村级公共中心:为方便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做到: (1)各村沿主要道路布置服务于村内的商业设施,应结合其他公建集中布置。根据各村的规模,村可布置粮油店、综合副食品店、小百货商店、中西药房、小店等各类设施。各类公建的用地规模与服务半径应按村镇建设指标严格执行,以保证村民生活的便利。 (2)为了丰富村民的生活,规划在各中心村设立文化站,其功能可包括小型图书室、文化宣传与教育、棋牌类活动、影视厅等内容。每处文化站的用地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 (3)各中心村可结合小学布置体育用地。较大规模的中心村可规划布置专门的运动健身场地,可按村庄规模设置60,100米直跑道或200米环形跑道及简单的运动设施。 (4)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村,规划布置独立的医疗站,以满足防疫、保健与就近就医的需要。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可在村委会建筑内附设卫生站。规模较大的村落应设置敬老院,供老人活动、休憩与居住。敬老院占地面积在1000,2000平米。 (5)各中心村片区规划设置18,24班小学。小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严格设计。规模较大的村庄规划设置托儿所和幼儿园。托儿所保教小于3岁的儿童,每处用地规模600,1200平方米。幼儿园保教学龄前儿童,一般占地规模1500,2000平方米。 八、 镇域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8.1规划目标 (1)维护自然格局,组建合理的空间生态结构网络 大岗镇中有十八罗汉山山地,镇域平原广袤,河涌纵横。这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岁月里演绎而成,它形成了大岗镇的生态主骨架。规划要通过建构合理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构成生态网络,于组建合理的空间生态格局,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协调。 (2)优化村镇布局,塑造合理区域聚落体系 区域绿地的建设,将直接抑制城市和区域的无序开发,避免目前存在的村镇相连、线状延伸和遍地开发的不良方式,促进城镇向组团式结构发展,形成有序分布,优化城市布局,塑造区域聚落体系,改善和保护城乡发展环境。 (3)构建绿色郊野生活空间,提高城镇居民生活素质 城镇内部的环境和绿地不可能完全满足居民的休闲和游想需要,必需由外部来解决。区域绿地构成大自然的纯美,给人心理和视觉上不同于城市的美的享受,为城市居民提供广阔 (4)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建设区域绿地系统,有利于集约、高效用地,保护优质农用地,特别是优质耕地,满足人口的基本农产品之需。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8.2镇域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根据区域绿地构成元素的自然特性与景观特点,有机规划组织镇域绿地景观系统。其基本结构是“一山,一岛,三水,四区”。 一山 —— 十八罗汉山 对于广袤的沙田平原来说,十八罗汉山是大岗镇域重要的景观中心,而其与 镇区紧密连接的区位,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又决定了它必然是镇区的生态游憩中心。 根据观光游览区的景观特点,规划十八罗汉山基本可划分为5个区。 (1) 仙庙观光区。现在的仙庙游览区,该区目前已采用了各种景园布置方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景区。 (2) 罗汉岭登高区。罗汉岭是森林公园制高点,岭上东南部陡峭,有一系列巨石突出地面,形如罗汉,十八罗汉山因而得名。罗汉岭景区开发应主要以“十八罗汉”为主,挖掘景区奇石、奇峰的景观特色。区内“水月亭”等都有一定得游赏价值。 (3)双湖游览区。 后底冲从十八罗汉山西部边境的大门附近向东深入公园中心与莲塘坪相接。主沟长达1.2公里,沟底宽度变化60,150米,坡降小于1‰。目前谷底部已开辟出一系列的鱼塘,可挖通谷底鱼塘,形成一大片谷底湖面。湖与周边森林草地相结合,可以形成一个以自然野趣为主体的游憩区。 (4) 摩天岭景区 位于十八罗汉山东北角,其山岗顶部较平坦,可布置草地,作为周围居民就近游憩的绿地。 (5)莲塘坪休闲区 位于十八罗汉山中部。该处地势平坦,有大片的水塘与荔枝园,可以开发野营、森林浴场、草地运动等项目,是未来开发休闲娱乐功能的良好区域。 一岛 —— 圭沙岛 圭沙岛宛如洪奇沥中的一颗明珠。岛上目前以园地与耕地为主。未来应结合大岗镇区西部沿江区的开发,适当发展农业观光、野营游趣、休闲度假等项目,形成一个与镇区隔江相望的农业生态岛。 三水 利用潭洲沥、大岗沥、洪奇沥三条主要水道构成开敞空间与镇域景观轴线,结合堤防护堤地(内堤脚即堤防背水坡堤脚算起)布置防护绿地。潭洲沥、大岗沥周边现状无集中建筑的地段应布置30,50米的防护林带,沿河村落密集的地段宜通过逐渐改造留出10米防护绿地;洪奇沥周边现状无集中建筑的地段应布 置50-100米的防护林带,有集中建设地段应留出30-50米防护绿地。其他河涌规划内堤脚起10米护堤地范围内设置防护林带。 四区 指农田区、山地、滨水、城镇四种景观特色区。大岗镇处于番禺中部都市农业区,广袤的沙田平原上种植着一望无际的水稻、甘蔗、荔枝,因此农田景观是其重要的景观基质。十八罗汉山、放马山等星星点缀在绿色基质之上,是其独具特色的景观斑块。各条河涌纵横交错,是连接镇域生态系统的景观廊道。城镇是人类聚落的景观标志。 九、 镇域近期建设规划 镇域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3年至2010年,它对大岗镇域未来七年发展建设起到控制引导作用。 9.1 近期建设目标 至2010年,城镇整体建设取得较大突破。镇区以支柱产业为中心,大力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形成山水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中心城镇雏形;镇域积极发展“三高”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实行中心村建设发展策略,对三大片村庄居民点开始进行集约发展,逐渐兼并整合周边自然村落,使整体镇域村镇体系形成一定的规模与空间构架。新联工业集聚区应暂缓启动。 9.2 近期建设规模 人口规模:规划至2010年,大岗镇镇域总人口达14.2万(折算人口数12.1万),其中镇区人口11.5万(折算人口数9.3万),农村人口2.2万,新联工业集聚区人口0.8万(折算人口数0.56万)。 用地规模:规划至2010年,大岗镇域总建设用地达1210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其中镇区建设用地837公顷,农村建设用地198公顷,新联工业集聚区建设用地65公顷。 十、 规划实施策略及建议 (1) 维护规划的法律性效力。经批准后的大岗镇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是城 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履行法定程序无权进行修改; (2) 加强城市规划法的宣传工作,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各种地方法规和管理办法,确保规划实施; (3) 建立和完善城市各项#管理#,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各项管理,特别要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关系; (4) 总体规划应与相关规划相互协调、衔接; (5) 总体规划应着眼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大岗——灵山跨区共同发展; (6)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近期建设的重点,是形成良好投资建设环境,全面提升城镇形象,吸引各项建设项目的主要方面; (7) 加强对规划区内集镇或农村居民点的控制和改造建设,分期分批将其纳入到城镇建设范畴
/
本文档为【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总体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