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17-09-19 7页 doc 20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几则参考资料 :(供老师参考) ,、“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几则参考资料 :(供老师参考) ,、“格物致知”及其出处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关于王阳明格竹 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这个故事最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胡适的文章《格致与科学》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界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4、作品赏析 (1)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三、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学习有关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1、书第115页; 2、补充: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常见论证方法、论点的提出。 (四)、整体感知: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五)、问题探究: 掌握了文章基本思路后,学生再次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者有困惑的句子。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6、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7、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0、第12段举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六)、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1、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请举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讨论略) 2、课后练习一、三 (七)布置作业。
/
本文档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