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菲尔兹奖

2017-09-28 28页 doc 43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菲尔兹奖菲尔兹奖 简介 菲尔兹奖背面 [1] 1936年开始颁发的 菲尔茨(Fields)奖――数学界的 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 数学家、教育家J.C. 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中文全名: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菲尔茨奖是最著名的世界性 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届的“诺贝尔奖”。 J.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 加拿大渥大华。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 J.C.菲尔兹17岁进入 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 约翰...
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 简介 菲尔兹奖背面 [1] 1936年开始颁发的 菲尔茨(Fields)奖――数学界的 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是以已故的加拿大 数学家、教育家J.C. 菲尔兹(Fields)的姓氏命名的,中文全名: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 菲尔茨奖是最著名的世界性 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届的“诺贝尔奖”。 J.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 加拿大渥大华。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 J.C.菲尔兹17岁进入 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J.C.菲尔兹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他还被选为 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J.C.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于数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抱有独特的见解并满腔热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使北美洲数学迅速发展并赶上欧洲,是他第一个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筹备并主持了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 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正是这次大会使他过分劳累,从此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大会对于促进北美的数学发展和数学家之间的国际交流,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他得知这次大会的经费有结余时,他就萌发了把它作为基金设立一个国际数学奖的念头。他为此积极奔走于欧美各国谋求广泛支持,并打算于1932年在 苏黎世召开的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亲自提出建议。但不幸的是未等到大会开幕他就去世了。 J.C. 菲尔兹在去世前立下了遗嘱,他把自己留下的遗产加到上述剩余经费中,由多伦多大学数学系转交给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立即接受了这一建议。 J.C. 菲尔兹本来要求奖金不要以个人、国家或机构来命名,而用“国际奖金”的名义。但是,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数学家们为了赞许和缅怀J.C. 菲尔兹的远见卓识、组织才能和他为促进数学事业的国际交流所现出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一致同意将该奖命名为菲尔兹奖。 第一次菲尔兹奖颁发于1936年,而后每4年一次。当时并没有在世界上引起多大注意。连许多数学专业的大学生也未必知道这个奖,科学杂志也不报道获奖者及其业绩。然而30年以后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每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从国际上权威性的数学杂志到一般性的数学刊物,都争相报导获奖人物。菲尔兹奖的声誉不断提高,终于被人们确认:对于青年人来说,菲尔兹奖是国际上最高的数学奖。 菲尔兹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奖励年轻人,只授予40岁以下的数学家(这一点在刚开始时似乎只是个不成文的规定,后来则正式作出了明文规定),即授予那些能对未来数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人。 菲尔兹第一位奖华人获得者邱成桐 菲尔兹奖是一枚金质奖章和1500美元的奖金、奖章的正面是 阿基米德的浮雕头像(见下图〕。就奖金数目来说与诺贝尔奖金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为什么在人们的心目中,它的地位竟如此崇高呢,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它是由数学界的国际权威学术团体―― 国际数学联合会主持,从全世界的第一流青年数学家中评定、遴选出来的;第二它是在每隔四年才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隆重颁发的,且每次获奖者仅2,4名(一般只有2名),因此获奖的机会比诺贝尔奖还要少;第三,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于得奖人的出色才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声誉。正如本世纪著名数学家C.H.H. 外尔,对1954年两位获奖者的评介: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是自己未曾想到的”,“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明星在数学天空中灿烂升起”,“数学界为你们二位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从而证明了菲尔兹奖对青年数学家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国际数学奖。 菲尔兹奖的授奖仪式,都在每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先由执委会主席(即评委会主席)宣布获奖名单,全场掌声雷动。接着由东道国的重要人物(当地市长、所在国科学院院长甚至国王、总统)或评委会主席或众望所归的著名数学家授予奖章和奖金。最后由一些权威数学家分别、逐一简要评价得奖人的主要数学成就。 设立背景 诺贝尔 一年一度令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中,只设有 物理、 化学、 生物或 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个类别(1968年又增设了 经济学奖),竟然没有数学这个科学之“王”的份额,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世界上评价其重大成就和表彰其卓越人物的机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在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另一个是由 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一年一度的 沃尔夫数学奖。这两个数学大奖的权威性。国际性,以及所享有的荣誉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因此被世人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影响 就奖金数目来说与诺贝尔奖金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它的地位 如此崇高原因有三:第一,它是由数学界的国际权威学术团体―国际数学联合会主持,从全世界的一流青年数学家中评定.遴选出来的;第二,它是在每隔四年才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隆重颁发的,且每次一般只2名获奖者,因此获奖的机会比诺贝尔奖还要少;第三,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是由于得奖人的出色才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声誉,他们都是数学天空中 升起的灿烂明星,是数学界的精英。 发展 第一次菲尔兹奖颁发于1936年,而后每4年一次。当时并没有在世界上引起多大注意。连许多数学专业的大学生也未必知道这个奖,科学杂志也不报道获奖者及其业绩。然而30年以后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每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从国际上权威性的数学杂志到一般性的数学 刊物,都争相报导获奖人物。菲尔兹奖的声誉不断提高,终于被人们确认:对于青年人来说,菲尔兹奖是国际上最高的数学奖。 奖章设计 [2] 奖章由加拿大雕塑家罗伯特?泰特?麦肯齐(Robert Tait McKenzie)设计。正面有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右侧头像。在头像旁刻上希腊文“ΑΡΧΙΜΗΔΟΥΣ”,意思为“阿基米德的(头像)”。又刻上作者名字缩写RTM,和设计年份的罗马数字MCNXXXIII(1933年,第二个M字以N代替),还有一句拉丁文“TRANSIRE SUUM PECTUS MUNDOQUE POTIRI”, 意为“超越他的心灵,掌握世界”,出自罗马诗人马尔库斯?马尼利乌斯(Marcus Manilius)的著作《 天文学》(Astronomica)卷四第392行。句中“suum”(他的)原文作“tuum”(你的)。 奖章背面刻有拉丁文“CONGREGATI EX TOTO ORBE MATHEMATICI OB SCRIPTA INSIGNIA TRIBUERE”,意为“聚集自全球的数学家,为了杰出著作颁发(奖项)”。背景为阿基米德的球体嵌进圆柱体内。 获奖名单 从1936年至2010年,共有53位获得菲尔兹奖,华人两位。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36 奥斯陆阿尔斯?阿尔弗斯 Ahlfors,Lars Valerian 芬兰 (美籍) 奥斯陆 邓若瓦猜想、覆盖理论 29 挪威,沃尔夫奖(以下简称沃),1981 1936 杰西?道格拉斯 Douglas,Jesse 美国 奥斯陆 普拉托极小曲面问题、变分问题的反问题 39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50 坎布里奇罗朗?施瓦尔兹 Schwartz,Laurent 法国 坎布里奇 广义数论 35 1950 阿特尔?赛尔伯格 Selberg,Atle 挪威(美籍) 坎布里奇 素数定理的初等证明、调和等 33 沃,1986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54 小平邦彦 Kodaira,Kunihiko 日本 阿姆斯特丹 推广黎曼-罗赫定理、小平邦彦消解定理 39 荷兰, 沃,1985 1954 让-皮埃尔?塞尔 Serre,Jean-Pierre 法国 阿姆斯特丹 一般纤空间概念、同伦的局部化方法、同伦论的一些重要结果 28 沃,2000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58 克劳斯?费里德里希?罗斯 Roth,Klaus Friedrich 德国 (英籍) 爱丁堡 代数数有理逼近的瑟厄-西格尔-罗斯定理 33 1958 雷内?托姆 Thom,René 法国 爱丁堡 拓扑学配边理论、奇点理论、拓扑流形理论 35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62 斯德哥尔摩拉尔斯?荷曼德尔 Hormander Lars 瑞典 斯德哥尔摩 线性偏微分算子理论、伪微分算子理论 31 瑞典,沃,1988 1962 约翰?米尔诺 Milnor,John Willard 美国 斯德哥尔摩 7维球面的微分结构、否定庞加莱主猜想、代数k理论 31 沃,1989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66 迈克尔?法兰西斯?阿提雅 Atiyah,Michael Francis 英国 莫斯科 阿提雅-辛格指标定理、拓扑k理论 37 1966 鲍尔?约瑟夫?科恩 Cohen,Paul Joseph 美国 莫斯科 力迫法、连续统假设与zf系统的独立性 32 1966 亚力山大?格罗登迪克 Grothendieck,Alexandre 法国 莫斯科 代数几何体系、泛函分析中的核空间、张量积 38 1966 斯蒂芬?斯梅尔 Smale,Stephen 美国 莫斯科 广义庞加莱猜想、微分动力系统理论 36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70 尼斯阿兰?贝克 Baker,Alan 英国 尼斯 数论中的一些问题、二次域的类数问题 31 1970 广中平, Hironaka,Heisuke 日本 尼斯 代数簇的奇点消解问题 39 1970 谢尔盖?彼得洛维奇?诺维科夫 Новиков,Сергей петрович 前苏联 尼斯 微分拓扑学配边理论、微分流形理论庞特里雅金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 32 1970 约翰?格里格?汤普逊 Thompson,John Griggs 美国 尼斯 有限单群的伯恩德赛猜想和弗洛贝纽斯猜想 38 沃,1992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74 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 Mumford,David Bryart 英国,(美籍) 温哥华 代数几何学参模理论、代数曲面的分类 37 1974 恩里科?庞比里 Bombieri,Enrico 意大利 温哥华 有限单群分类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的(1,3)命题 34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78 查里斯?费弗曼 Fefferman,Charles 美国 赫尔辛基 奇异积分算子、偏微分方程 29 1978 皮埃尔?德林 Deligne,Pierre 比利时 赫尔辛基 代数几何中的部分韦伊猜想 34 1978 丹尼尔?奎伦 Quillen,Daniel G. 美国 赫尔辛基 代数k理论的亚当斯猜想、塞尔猜想 38 1978 格?阿?玛古利斯 Маргулис,Г.А. 前苏联 赫尔辛基 关于李群的离散子群的塞尔伯格猜想 32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82 阿兰?孔耐 Connes,Alan 法国 华沙 算子代数、代数分类问题 35 1982 威廉?瑟斯顿 Thurston,William 美国 华沙 3维流形的叶状结构及其分类 36 1982 丘成桐 Yau Sheng-Tung 美国(华人) 华沙 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 33 耶路撒冷,沃,2010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86 唐纳森 S.Donaldson 英国 伯克利 4维流形的拓扑学 29 美国 1986 法尔廷斯 G.Faltings 德国 伯克利 莫德尔猜想 32 1986 弗里德曼 M.Freedman 美国 伯克利 4维流形的庞加莱猜想 35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90 德里费尔德 V.Drinfel’d 前苏联 东京 模理论、与量子群有关的hopf代数 36 1990 沃恩 F.R.J.Vaughan 新西兰 东京 扭结理论 37 1990 森重文 Shigffumi Mori 日本 东京 3维代数簇的分类 39 1990 威藤 E.Witten 美国 东京 弦理论、对超弦理论作了统一的数学处理 38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94 布尔盖恩 J.Bourgain 比利时 苏黎世 无限维的偏微分方程 40 瑞士 1994 利翁 P.L.Lions 法国 苏黎世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玻尔兹曼方程 38 1994 约克兹 J.C.Yoccoz 法国 苏黎世 一般复动力系统的性状和分类 37 1994 泽尔曼诺夫 E.Zelmanov 俄罗斯 苏黎世 群论的弱伯恩赛得猜想 39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1998 博切尔兹 R.E.Borcherds 英国 柏林 魔群月光猜想、卡茨-穆迪代数 38 1998 高尔斯 W.T.Gowers 英国 柏林 巴拿赫空间理论、超平面猜想 34 1998 孔采维奇 M.Kontsvich 俄罗斯 柏林 线理论、扭结分类猜想 33 1998 麦克马兰 C.T.Mcmullen 美国 柏林 混沌理论、复动力系统的主猜想 40 1998 安德鲁?怀尔斯 Andrew Wiles 英国 柏林 费尔马猜想 45 特别贡献奖,沃1996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2002 洛朗?拉佛阁 法国 北京 证明了与函数域相应的整体朗兰兹纲领,从而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36 2002 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 俄罗斯 北京 发展了新的代数簇上同调理论而获奖。这一理论有助于数论与几何的统一,并帮助解决了 几十年悬而未决的米尔诺猜想。 36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2006 安德烈?欧克恩科夫 Andrei Okounkov 苏联(美籍) 马德里 因为他在联系概率论、代数表示论和代数几何学方面的贡献。 37 2006 格里高利?佩雷尔曼 Grigori Perelman 俄罗斯 马德里 因为他在几何学以及对瑞奇流中的分析和几何结构的革命化见识。 40 2006 陶哲轩 Terence Tao 澳大利亚(华人) 马德里 因为他对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谐波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的贡献。 31 继丘成桐之后第二人 2006 温德林?沃纳 Wendelin Werner 德国(法国籍) 马德里 因为他对发展随机共形映射、布朗运动二维空间的几何学以及共形场理论的贡献。 38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地点 获奖成就 年龄 备注 2010 吴宝珠 Bao Chau Ngo 法国(越南裔) 印度班加罗尔 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自守形式理论的基本引理 38 目前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 2010 埃隆?林登施特劳斯 Elon Lindenstrauss 以色列 印度班加罗尔 遍历理论的测度刚性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 40 2010 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 Stanislav Smirnov 俄罗斯 印度班加罗尔 证明了统计物理中平面伊辛模型和渗流的共形不变量 40 2010 赛德里克?维拉尼 Cédric Villani 法国 印度班加罗尔 证明了玻尔兹曼方程的非线性阻尼以及收敛于平衡态 37 特殊情况 1966年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抵制于 莫斯科举行的他的菲尔兹奖典颁奖礼,以抗议 苏联在东欧的军事行动。 1978年格列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马尔古利斯受到苏联政府的限制,不能前往 温哥华领奖。雅克?蒂茨代他领奖,并致词: 我很遗憾马尔古利斯缺席这届大会,相信很多人也一样。我只从他的工作认识他,然而从这 城市的象征意义来看,我的确有理由希望最终可以会见这位我最尊敬和仰慕的数学家,本来 在1982年于 波兰华沙举行的大会,因为政局不稳定要延迟一年举行。得奖名单于那年较早时的 国际数学联盟第九届会议宣布,1983年华沙大会颁发。 1998年的大会中安德鲁?怀尔斯由菲尔兹奖委员会主席尤里? 马宁颁发第一个国际数学联盟银奖,以表扬他证明 费马大定理。 2006年因证明庞加莱猜想获得菲尔兹奖的格里戈里? 佩雷尔曼拒绝领奖,并且缺席大会。 趣闻 1.同财大气粗的诺贝尔奖相比,菲尔兹奖显得未免有些寒酸 菲尔兹奖章(正面) 不过,菲尔兹奖与诺贝尔奖的差别绝不仅在于奖金多少。数学界中有一个流传颇广的传言,说是诺贝尔与当时瑞典著名数学家米塔格-莱夫勒(Mittag-Leffler)因为争夺某一女子而失和,为防止莱夫勒获取自己设立的奖项,诺贝尔故意将被誉为“科学的皇后”的数学排斥于诺贝尔奖之外。据说与莱夫勒保有“持久的友谊”的菲尔兹设立“菲尔兹奖”的一部分意图就是为好友伸张正义,为数学家设立一个与诺贝尔奖对立的奖。 2.关于菲尔兹奖和诺贝尔奖的另一个有趣比较是在年龄方面 虽然 纳什绝对是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但作为数学家,他从未获过菲尔兹茨奖。从1936年设立之日起,菲尔兹奖对于获奖者的要求中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所有得主年龄不超过40岁。而尽管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年龄从未作过规定,迄今为止却没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年龄在40岁以下。因此,数学界又流传着另一种说法:你是一个很想获大奖的年轻数学家吗,如果到了40岁还没有拿到菲尔兹奖,不如转行学经济学,争取拿诺贝尔奖吧~ 3.里戈里?佩雷尔曼拒绝领奖 2006年8月22日,西班牙 马德里,当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在3000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面前颁发菲尔兹奖章时,获奖者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在巨大的荣誉面前缺席了。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这名40岁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数学奇人并不是第一次拒绝荣誉和奖项――1995年,他拒绝斯坦福大学等一批美国著名学府的邀请;1996年,他拒绝接受欧洲数学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我想他是一个非传统的人。他很讨厌被卷入各种浮华和偶像崇拜。”哈佛大学的ArthurJaffe说。除了拒绝学术荣誉,佩雷尔曼似乎对金钱也不感兴趣。 关于菲尔兹 菲尔兹 [3] 1863年生于加拿大渥太华。曾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和加拿大多伦 加拿大数学家菲尔兹 多大学 教授。J.C.菲尔兹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太华。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 J.C.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J.C.菲尔兹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
本文档为【菲尔兹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