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格式]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2017-11-26 4页 doc 16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格式]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doc格式]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2月 OURNALOFPRAC【CALTRADI~ONAL 第25卷2期(总第193期) CHINESEMEDICINE2009Vo1.25No.2 情轻重,合理确定给药次数,给药时间和服用方法,用量不 能超过人体最大耐受量.?应避免无节制长期服用同一 种药物,防止产生蓄积中毒. 中药的有毒无毒还受到机体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体 质,年龄,性别,种族,皮肤状况及对药物敏感程度的影响.身 体强者可以多用,虚者少用,成人可多用,老...
[doc格式]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doc格式]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2月 OURNALOFPRAC【CALTRADI~ONAL 第25卷2期(总第193期) CHINESEMEDICINE2009Vo1.25No.2 情轻重,合理确定给药次数,给药时间和服用方法,用量不 能超过人体最大耐受量.?应避免无节制长期服用同一 种药物,防止产生蓄积中毒. 中药的有毒无毒还受到机体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体 质,年龄,性别,种族,皮肤状况及对药物敏感程度的影响.身 体强者可以多用,虚者少用,成人可多用,老人及儿童要少用 敏感者少用,妇女月经期应少用活血破瘀药,妊娠期或哺乳期 应避免使用药性猛烈及有毒之品,有过敏史禁用. 中药的治疗效能与”有毒”反应,既是相对的,又是密 切相关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 范玲玲 (甘肃中医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00) [中图分类号]R24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号]1004—2814(2009)02—107—0l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代谢介于正常与2型糖尿病之 间的过渡状态0,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所有的糖尿病患 者,发病前都要经过这个特殊的阶段.对IGT进行有效的 干预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延缓微血管和大 血管的并发症,从而将明显降低人群的死亡率.近年来 IGT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症候研究,治疗都取得一定成果,提 出脾虚致消,气阴两虚,肝失疏泄兼瘀血论等新的理论, 更加丰富了中医论治糖尿病临床的学术体系,兹就近年来 中医论治IGT探讨如下. 1脾胃气虚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肥甘厚味导致 脾失健运,胃肠腐熟,吸收功能减退,饮食中的水谷精微不 能正常散布于五脏九窍,四肢百骸,升清降浊失司,导致水 谷精微壅滞化浊而成IGT.瞿联霞认为嗜食肥甘,喜卧 少动而致脾气虚弱失其散精功能,则肌肉四肢失养,而出 现消瘦乏力,老年人多因为.肾气渐亏,固摄无权,水谷精微 自小便而出,不能濡养肌肉,故见尿多,肢体消瘦,故IGT 多以老年人,肥胖之人多见.脾肾两虚,脏腑功能减退,水 谷精徽不化,痰瘀等病理产物蕴积而成IGT.《证治汇补》 云:”脾胃气虚,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所以,脾 虚是导致IGT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以脾虚为主者见 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形体肥胖,四肢倦怠,气短乏力等症 状.体重明显下降,形体异常消瘦,自觉乏力神疲,视物昏 糊等治疗宜益气健脾补胃运中,可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 汤加减应用.对脾胃气虚的IGT患者疗效显着’. 2肝郁血瘀 《内经》云:”刚者多怒,怒则气上逆……故为肖瘅.”叶 天士《临证医案》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渴 大病.”《内经》云:”血脉不移,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 消瘅.”均指出消渴与肝郁和血瘀有很大关系.情志不遂 而致肝郁,肝郁而气机失和,疏泄失职,行滞而致血瘀,痰 易与瘀血交结.久则形成lGT.临床常现为心烦口苦,胸 胁或脘腹张满,口干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或 [收稿日期]2008—1l一03 滑实有力等症,可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3气阴两虚 糖尿病多见阴虚之候,病久耗气,致阴损及阳,导致气 阴两虚.而临床上气阴两虚型IGT患者亦颇为多见.常 表现为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 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 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等.治疗用六味地黄丸加 昧.临床研究表明,六味地黄加减方”j可以治疗多种表 现为肾阴虚证,以及气阴两虚证的疾病,具有益肾健脾,气 阴并补之功. 综上所述,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对IGT患者进行干预是 延缓2型糖尿病发生的有效手段.目前研究中医是通过 平衡阴阳气血来改善血糖失衡的内环境,中药的双向作用 更适合IGT的调节.如能从中医的角度研究IGT的病 因病机变化规律,归纳IGT的证型分布规律,建立起 中医证型的量化,对中医药IGT的干预治疗将具有积 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5.3l3. [2]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 [3]瞿联霞.糖平散治疗糖耐量异常的临床观察[J].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32. [4]鲁献斌.糖尿病中医治疗经验探析[J].光明中医, 2003,4. [5]王霞,赵昱.仝小林教授论继发性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o05.1617.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3.327. [7]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4.59—92. [8]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社,2000.121—122. ? 107?
/
本文档为【[doc格式] 糖耐量减低证治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