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数码相机拍照技巧

2017-09-27 30页 doc 58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数码相机拍照技巧数码相机拍照技巧 1.暖化你的照片 你注意过有些时候你拍的照片有一种冷冷的感觉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并不是孤独呵呵。DC的默认白平衡设置是“自动(auto)”,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适用的,但有时候却会让景物太“冷”了。 当你拍户外景物的时候,特别是当阳光充足时,试着把你的白平衡调到“多云(cloudy)”那一档。对,就是“多云”那一档,这个变化跟在你的镜头前加一个暖色滤镜的效果是一样的。它使得照片中红色和黄色的更加丰满,从而暖化了这张图片。 如果你不相信我,那就试试吧。在户外分别用自动白平衡和多云白平衡拍两组照片...
数码相机拍照技巧
数码相机拍照技巧 1.暖化你的照片 你注意过有些时候你拍的照片有一种冷冷的感觉吗,如果是肯定的,那你并不是孤独呵呵。DC的默认白平衡设置是“自动(auto)”,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适用的,但有时候却会让景物太“冷”了。 当你拍户外景物的时候,特别是当阳光充足时,试着把你的白平衡调到“多云(cloudy)”那一档。对,就是“多云”那一档,这个变化跟在你的镜头前加一个暖色滤镜的效果是一样的。它使得照片中红色和黄色的更加丰满,从而暖化了这张图片。 如果你不相信我,那就试试吧。在户外分别用自动白平衡和多云白平衡拍两组照片,然后在你的电脑上对比着看,我猜你一定会喜欢看上去暖洋洋的那一组的。 2.用太阳镜做偏振镜 如果你真的想让你的照片有冲击力,那就随手带一个偏振镜吧。偏振镜是每个摄影师都必备的滤镜,它可以过滤掉眩光和那些意外的反射光,让你的照片的更加富有饱和度,特别是对天空最有效果。 你说什麽,你的DC不能加滤镜。别失望,我有个绝招,在我的傻瓜DC上使用多年了。如果你有一副质量还过得去的太阳镜的话,只要把它摘下来放在你的镜头前就OK啦,这就是你的偏振镜哈哈。当然要让他们尽量靠近你DC的镜头,别这块儿挡住那块儿没挡住的。 要想获得最好的效果,就让你的任意一个肩膀对准太阳,极化(polarizing)的效果在光源同被拍摄物呈90度角的时候是最好的。 3.户外人像的闪亮风采 数码相机没有被发现的特性之一就是强制闪光模式(fill flash or flash on)。通过手动控制闪光灯,而不是让DC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该闪什么时候不该闪,你就在创造出伟大的户外人像照片的道路上迈进了关键的一步。 在强制闪光模式下,相机首先对背景曝光,接着会恰到好处的照亮你要拍的人物(这句话有点儿别扭)。结果是一个看上去很专业的照片,每样东西都看上去那么舒服。其实婚礼摄影师一直在用这个技巧(以前还奇怪他们为啥大白天的用闪光灯)。 当你使用这个技巧时,你可以让你的模特站在不同的光路上,比如测光,甚至逆光,你会拍到那种头发边缘闪闪发光的照片,而且这样你的模特就不必为太阳光的耀眼而眯缝眼睛了,当然他们看上去也就更自然。 记住,大多数相机内建的闪光灯只有10英尺(3.05米)甚至更短,所以你千万别站得离你的模特太远。 4.令人疯狂微距模式 还记得你小时候在你脚下的草丛中发现了一个崭新世界时的情形吗,当你靠近地面,你看到了你从没看到过的一个庞大的生物世界。 现如今,你可能不想再那样把你腐败的肚子贴到你家后院的草皮上了,但是如果你打开微距模式(close up),开始更加细致地探索那个微观世界,你会得到巨大的回报,那就是你从没拍摄到的崭新的内容。 即使是最简单的物体,在微距模式下也会展现出迷人的新面容。最美妙的是,DC是最擅长干这个的了。 找到微距模式的按钮,它常常是一朵小花的样子,按下去打开微距模式,然后在相机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靠近你想拍摄的东西,一旦你构好图了,半按快门让相机对焦,对焦完毕之后,按下快门拍照。 记住在微距模式下,你将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背景虚化很厉害的效果),所以把焦距调到你要拍摄的物体身上是很重要的。 (译者补充:微距模式对焦距是有要求的,一般大变焦的相机在长焦端微距模式失效,大家注意) 5.总是很受伤的水平线 由于一些神秘的原因,绝大多数的人类在拿着他们带有LCD的DC拍摄时,无法把相机端平,造成的结果就是歪斜的日落,倒向一边的地平线和随处可见的比萨斜塔。 一部分的原因是,相机的镜头在LCD上成像时会产生畸变,你看上去竖直挺拔的大树,在镜头中会呈现向内弯曲的样子。 你该怎么办呢,首先记住没有一劳永逸或者到处适用的方法,但是你可以通过记住一些诀窍来得到提高。 首先,要意识到把该是水平的尽量拍水平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在构图上有麻烦,试着保持你的相机水平,然后轻轻地水 平旋转一个细微的角度再拍一张,当然你可以再拍几张,然后把这几张对比一下,也许会有一张是让你感觉正确的。 如果你经常练习拍出水平照片的技术,慢慢地这就会变成一种习惯,然后你会发现你的风景照上了一个档次。 6.MMC卡 购买足够大的存储卡,这样你就不会因为卡满了而错过好照片了。 7.总是使用最高的分辨率 买大容量存储卡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它让你能使用你相机的最大分辨率。 一定要设置到最高分辨率,因为如果你不小心拍到了一张伟大的照片,你不会想仅仅在电脑上跟人分享吧。 (译者注:我总是把相片质量设置到最高,极精细的那一档,虽然照片的大小急剧增加,但是真如作者所说,这样做肯定不会后悔) 8.迷你三脚架 我曾经偶尔听到有些人说:“他一定是专业的,因为他用三脚架呢。”当然,用不用三角架跟你的拍照水平无关,但,这个有三条腿的家伙确实很有用。问题在于三脚架携带起来太累赘了。 对于DC的使用者来说有一个好消息,UltraPod II,这种迷你三脚架可以收起来放在你的口袋里,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绑在一些物体上使用(比如绑在栏杆上) 9.自拍模式的乐趣 现在你手上有了迷你三脚架了,你就可以尝试另一个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功能了:自拍模式(self timer就是那个定时拍)。这个功能让你按下快门后过一段时间再拍照(最多10秒),它解决了另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没有摄影者的全家福。 嗨,别觉得你丑就不想出现在合影当中,你可以把相机交给陌生人让他帮忙,当然,你要承担他们不可靠的风险。 自拍模式就是替代,用三脚架固定好相机,调整好各项设置,按下快门,然后迅速站到你预设的位置上,等一会儿就OK了。 自拍模式还有更强大的威力呢~当你用长时间曝光拍摄夜景时(比如那种马路上留下车灯痕迹的诡异照片),为了避免你用手按快门时造成相机震动使得照片模糊,你可以用自拍模式完美地克服这个问题。 10.长时间曝光下的流水 我拍的照片即使再美妙,也很难让我的家人看上眼。但还是有一个例外,最近我的妹妹在对我的一组以水为主题的照片评价时,说它们就像画一样,你要知道,这就是对我极大的赞美了。 她说的是我最喜爱的一种照片:用慢镜头拍水。就是用慢速快门,拍那种流动的水,创造出一种柔和且动态的感觉。 把你的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强制慢速曝光(比如1秒或者更长),然后你就能得到这种像画一般的流动的水幕。(佳能PowerShot G2,光圈优先模式,f8,快门速度1秒,偏振镜,迷你三脚架) 因为较长的曝光时间,所以你需要一个三脚架来保持稳定,当然还要使用自拍模式了,使用光圈优先模式,然后把光圈设置到f8甚至更小,这将会使你获得很大的景深,同时让快门也慢下来。拍那种背阴处的流水,日光下的流水可不允许你用那么长的曝光时间。 另一个小技巧是把你的太阳镜放在镜头前,除了偏振镜的作用,它还能阻挡一些日光从而让你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成为可能。 拍摄技巧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30招(转)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30招 永远记住摄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摄影靠想法,二流摄影靠技术,三流摄影靠器材。 照片达到如下3个,就是出色的作品。 第1招:让你的照片具备一个鲜明清晰的主题,(是人、是静物还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不是模棱两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一幅好照片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你需要观众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体,因为这个主体是你要表达的核心。 第3招:让你的照片更简洁,那些不能烘托你主体、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统统压缩或排除。 人物数码摄影技巧: 世界上有很多摄影师以拍摄人物著名。在他们的照片中,你感觉得到被摄人物都在为你“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感情。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身边的照片不具感染力,很多情况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不管是单人像或是多人拍摄,在我们做到让人物传神(或讲故事)之前,还是先看看经常犯的毛病,并设法改变它。 1 单人像 1)不让肖像变形的简单方法: 有些顶尖的摄影师为大人物拍摄人像时故意让肖像变形,那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表达。而对于大众摄影,肖像变形却是低级和致命的失误。 第4招:让肖像不变形的简单方法,是离被摄人物站位尽量保持距离,尽量不用广角镜,肖像照适于用80-90mm镜头拍摄。 2)如何获得浅景深以凸出人物: 如果人物的周围场景,不能帮助或衬托该主体“讲故事”,我们尽量删剪或模糊掉背景。 第5招:获得浅景深(让主体背景模糊)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如果有条件),让人物站位离背景尽量远。 3)让你的拍摄对象更自然 “当我拍什么人的时候,我总是想回避他们那种自己在被拍摄的样子。”著名摄影师约翰-洛恩加德说。显然,在拍摄中人物放松是很重要的。人物放松的时候才会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 拍(或偷拍),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对镜头时通常很别扭(不自然),这需要沟通,让他/她忘记拍摄。 4)POSE要领: 借助环境道具和摆姿势有利于让形象更生动,不至于让画面呆板。 第6招:让拍摄对象根据场景站立、屈体、依靠、坐下或躺下。 第7招:注意在灵活应用整体姿势时,让拍摄对象的手有所动作,如摸头、撩头发、抚面、脱腮、按嘴角、摸颈部、拉衣襟、撩臂膀、叉腰、搁大腿、撩脚部(如拉鞋带),总之,手部动作可以在全身上下自由摸索,核心是保持自然和有助于表达情绪。除此之外,手部还可以捏拿道具,如帽子、眼镜、丝巾、书籍、香烟、足球、一枝花等等,以此活化照片,让形象更生动。 第8招:拍摄带POSE单人像时,你要特别留意对象的头部和肩膀。通常,头部与身体尽量不在一条直线上,双肩及双脚忌平行。 第9招:在单人像摄影时,摄影师昼与被摄对象保持距离以避免人物变形,在构图上,通常对角线方式是最保险的。 第10招:如果被摄对象实在摆姿势困难、着装或身材不好表现,那么请你尽量拍摄半身像或大头照,此时被摄对象的表情是你唯一应该抓住的。 5)特殊光线下的人像拍摄(烈日下、夜晚、背景亮光) 第11招:在强烈日光下拍摄,需要注意对象遮阳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侧光,以让对象棱廓分明;尽量少用逆光拍摄人物,太阳光对镜头的照射可能会使光学元件退化,从而减损图像的效果。需要逆光拍摄时,你只需把阴影挡在镜头上,而不让遮荫的物体(如帽子、手掌等)进入到画面即可。 夜景中的人像拍摄比较难,糟糕的PP不是人物面庞太暗看不清楚,就是因闪光生硬导致人物面庞过亮、背景暗淡。对初学者而言,简单可以从三方面来缓解矛盾。 第12招:首先调高感光度,关闭闪光(强制不闪光,相机的闪光系统很高明除外);其次让被摄对象尽量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如路灯下)保持姿势不动;最后拍摄时用慢快门(最好有三脚架),让曝光足够成像。 第13招:背景亮光一般用闪光灯补充,使前景人像更明亮,如果能用散射闪光灯,效果会更柔和。 拍室内照时,以光亮背景设置曝光,不开启闪光灯,成像主体会漆黑不清;若仅以主体设置曝光,开启闪光灯,主体背景也将曝光不足;为达到自然效果,可先测出窗外光亮背景曝光为1/125、f8,然后在主体(肩膀位置)使用f8的散射闪光灯,平衡室内外曝光。 抓拍与多人照 1、为什么抓拍是更吸引人的, 人在一种自然(或不经意)状态下表露出的神态是最真实的,在摄影家的眼里,有些人把它称为“真相”。很多杰出的摄影作品就是用抓拍完成的,不管是单人照还是多人照。现实生活中,很多摄影人迷茫于没有什么可拍的,那是因为初学者还没真正打开心扉,把镜头投向于周遭和生活。 第14招:到街上、主题活动场所或突发事件现场,抓拍事件内外的人物表情及关系等,注意不用闪光、宁静拍摄,多用长焦镜头,埋伏拍摄效果更佳。抓拍的速度可以训练,但能拍到感人的作品,真谛尽在意识、感受和发现。 自然姿势和摆创意造型 1)日常生活中,朋友聚会、亲人团聚、孩童成长,免不了拍照纪念,记录气氛。这种有意识的拍摄活动,让被摄人物摆POSE的要领是自然。 第15招:生活中的合影拍摄,摆自然姿势拍出气氛不仅是你首要考虑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更要追求淋漓尽致的反映。 2)除了自然姿势的合影,一切戏剧性的创意POSE合影,更能收到爽心悦目、焕然一新的效果。成功的创意姿势灵感源于对生活的领悟和创造力,没有一套模式教会所有人做创意POSE,不过可以多做尝试。 旅游风光摄影技巧: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正是因为拍摄旅游风光而购买数码相机的。但事实告诉我们,相当多的人群拍摄的风光照平淡无奇,说到珍藏更是勉为其难了。一个很核心的原因——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他们迷失在目不暇接的风景中,无法聚焦在一处风光或景物上,而这一处风景给他的感觉他没有意识到(或抓不住),由此更难站位(相机定位)和画面构图,来凸显这处风光的意境或主题。 1、是什么打动了你,你如何表现(主题), 克里斯?斯蒂尔一帕金斯通常不拍“风花雪月的甜俗之作”,无独有偶,英国摄影师乔?科尼什也崇尚把风光拍得更有思想,他说:“只有经过格外的努力才能超越摄影的实际内容,去传递情感、活力与激情,甚至是其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第16招:不要试图把所有风光照拍得大而全,确定拍摄一个主体,其它的景物若不能烘托就压缩或排除掉,默默感受一下这个主体,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例如:拍一座坚固的桥,拍一个古老的村寨,拍一面恬静的湖水,拍一个闷热的菜市、拍一位忧伤的母亲、拍一条懒洋洋的狗„„ 拍摄角度(相机定位)在风光摄影中的重要性 风光摄影家有句口头禅:“好照片是走出来和等出来的。”透过专业精神,我们看到角度(相机定位)对于风光摄影是多么重要了。角度通常分为3种,最多的平脚,其次是仰拍和俯拍。 第17招:角度的选择是用来凸主题的,如前所讲的“形容词”,如果这个角度是最能反映你所表达的主题(意境),那么就使用这个角度,不管要走多远的路。例如拍瀑布,三种角度很分明的表现了瀑布的汹涌(仰拍)、瀑布的宽广(平角)和绚丽(微俯拍)。 介绍几种典型的构图 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拍摄主题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提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对摄影初学者而言,这听起来相当复杂,我们在此简单说明基本构图的方式。 第18招:在确定主体并确定表达意境的前提下,通常有井字形、三角形、斜三角形、垂直式、斜线式、水平式、曲线式几种方法。 第19招:黄金分割的适当应用。对初学者而言,黄金分割手法的学习和应用必不可少,很多教材把黄金分割构图另称为“三三交叉法”,在交叉点“黄金分割点上”表现主体通常是实用和完美的。 大部分的傻瓜机是中心自动对焦成像的,如何把前景(如人像)凸显在黄金分割位置成了一个难题。这就需要半按快门技巧的应用,(实际上大部分的傻瓜机操作手册有这个实用技巧的说明。 第20招:先用镜框中心对准前景,(让相机定焦于你要拍摄的主体上),此刻半按快门,再移动镜头,把主体摆放于你设想的黄金分割拉上,最后彻底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更合适的站位和变焦 “很少有摄影者会对相机的摆放位置给予充分的考虑,其实只有在相机的精确定位下才有可能产生好的构图。在任何既定的视角中,有必要确定机位应该靠左还是靠右,靠前还是靠后,稍高还是稍低。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场景中各被摄对象间的关系,明显的比例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景深范围之内。”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变焦镜头的性能越来越好,你无法忽略它们的创造潜能。但重要的是,摄影者必须懂得不同的焦距对被摄对象间的视觉关系、比例和景深和影响。一般说来,广角镜头会拓宽空间,长镜头则会压缩空间,但这是一个可能会产生误导的概括。像阿特?沃尔夫、高伦?罗厄尔、吉姆?布莱登伯格、扬?亚瑟斯一伯特兰和尼尔?本维这样的摄影家都用35毫米相机拍出了令人难忘的风光摄影作品。对风光摄影来说,选择极端的镜头通常是一个错误,广角、标准和短的摄远镜头通常就足够了。” 不同环境光线下的成像操作窍门 有人把摄影说成处理光的学问,这说明光线对于完美成像多么重要。抛开主题和构图(内容布局)的重要性不提,成像质量是我人大多数人最渴望提升的。决定成像质量的因素不外乎环境光线、相机和镜头的品级、以及摄影者的操作技能。如你所知:作为普通大 众,在没有人为布光、相机或镜头也不可能很专业的情形下,想完成及时的、较高品质的拍摄,操作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得不承认,在较难处理的环境光线下完成好质量的成像,过于傻瓜型的数码相机几乎不可能做到。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绝大部分入门级数码相机也具备半手动功能,那些有助于提升成像质量的技术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终可以让你的照片栩栩如生了。 对摄影初学者而言,上面的技术(概念)难免生疏,我们在此简单说明“光圈”、“快门” 、“曝光补偿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是如何影响照片成像的: 我们把“成像”比喻成“注水”,光圈大小就像水管的大小,“快门”就是灌水时间,“曝光补偿”是让水管可大可小的卡子,“感光度”就是水桶深浅,水桶越浅水量需要越少,(感光灵敏更容易成像)。曝光不足就是灌水未满,曝光过度就是灌水过量。拍成一张照片,可以调节“光圈”、“快门”、“曝光补偿 EV”和“ISO感光度”等变量,同样注满一桶水,可以调节水管大小、时间长短、卡子大小和水桶深浅一样。而“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数码相机一般提供自动白平衡和太阳天、阴天、白炽灯、荧光灯等几种模式。初学者可以根据光线环境选择对应的白平衡模式,想更简单的话,就完全选用自动白平衡模式。 户外常见难处理光线操作技巧: 1、烈日下的拍摄: 通常这种情况下不宜拍摄人像以及全景照片,因为光线过于明亮,微距拍摄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第21招:烈日下拍摄风光建议用小光圈、曝光补偿EV减低1-2级、感光度降低,并让白平衡调整在太阳天模式。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2、夜景技巧 第22招:一个稳定的三脚架必不可少,尽量将对焦点手动对准明亮的景物上,对准焦后再锁定焦距进行构图,少用自动白平衡,尝试用“白天”或“室外”模式,强制不闪光,用光圈优先曝光是比较保险的;如果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3、雪景技巧 第23招:对准白色物体手动调整白平衡,视白色面积加强曝光补偿1-2档,如有UV镜安装,可以避免色彩偏蓝。 4、雨天技巧: 雨天拍摄常常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一般多采取减少曝光的方法,避免拍出的画面灰蒙蒙一片。 第24招:采用大光圈、较高感光度、快门一般以使用1/30秒至1/60秒速度为好,可以强调雨水降落时的动感;选择灰墙、绿树、山峦、深色建筑物、山洞等物体作背景,逆光或侧光拍摄效果更佳。 5、室内常见环境光线操作技巧: 室内环境由于受采光的限制,光线亮度远远低于室外,室内灯源及色温差异、自然光线的进入、室内墙壁反光、采光处有无遮挡物等,都会直接影响室内光线的性质,让光线更为复杂。 6、风光摄影的其它技巧: 1)三脚架的使用 “不用三脚架也能拍摄风光照片,但是大多数成功的风景画面都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的。精通三脚架的使用,确保它在风中保持平稳、安全和位置正确,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2)对曝光控制效果的意识 “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早已掌握了快门速度、光圈的设置与调焦,但有一点一直没有完全充分地认识与理解:光圈和快门并不仅能让你拍摄到曝光正确的清晰画面,它更是重要的创造工具。 在风光摄影中,试验和探索光圈、快门和焦距的控制的创造性潜能,对于建立信心和增强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3)另一种手法拍名胜 第25招:在名胜地拍摄与众不同的照片,让名胜烘托你的故事(主题)。 运动及特写摄影技巧 快门的恰当使用可使运动影像更富感染力。大多数摄影师通过影像充分展现动感,提示力量之美、速度之美和生命之美。特写 在摄影中同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用局部传递信息,用细节说明主题。难点在于选题,那些具备敏捷思考力和行动力的人可以用这种简洁手法渲染主题、引发联想,获得更杰出的作品。 运动照是快门的艺术 ,快快门使用:高速快门凝固运动 第26招:拍到更富张力的运动照,建议在运动的高潮瞬间拍摄成像,注意主体(人物)表情,光线要明亮,通常那些肉眼看不清特征的高速运动情景适宜快快门使用。 慢快门使用:低速快门创造动感 第27招:用慢快门与追随拍摄技法或变焦拍摄技法结合,使运动主体在画面上是清晰的,以背景上流逝状的线条或主体周围放射状的线条,可以将主体的运动强烈烘托。 数码微距拍摄的技巧 第28招:拍摄时应该尽量仔细选择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现的细节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并使这个平面与相机后背平行。 第29招: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阳光直射,那样容易产生高反差,把有的细节抹掉了。 长焦特写拍摄技巧 第30招:在拍摄时要运用高快门速度(最好高于1/200秒),如果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最好能使用三脚架。如果被拍物是动物和人,我们就要突出其特写神态。如果被拍物是静物,就突出它有特色的地方,比如一座被晨光照着的山峰,我们就去拍摄它被晨光照射的部分。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转载) 怎样拍系列 怎样拍雨景 雨天时拍的照片,因为雨水的反光,远处景物明亮而影像朦胧,画面1. 的景物,色调浓淡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拍摄雨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雨天光线变化很大,有时雨景亮度很高,而乌云密布的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两者之间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摄时,最好使用测光表测光. 2. 雨天拍摄,常常会出现曝光偏多的现象,而曝光过度对表现雨景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过度会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来是灰蒙蒙一片.所以,一般多采用减少曝光,延长显影的办法,来改善反差的情况.可按正常曝光量减少一挡到一挡半,每减少一挡时,可增加20%-30%的显影时间,这样有助于提高画面反差. 3. 拍雨景时,不要以天空为背景,而应选择深色背景,这样才能把明亮的雨丝衬托出来.如果画面中有水,不论是河湖水面,或是街道上的积水,雨点落在水面上溅起的一层层涟漪,也有助于雨景的表现. 4. 雨水不会是垂直落到地面,一般以选择雨丝成45?方向时为合宜.使用的快门速度不可太高,因为高速度会把雨水凝住,形成一个个小点,而没有雨水的感觉.如果使用的快门速度太慢时,雨水会拉成长条,效果也不好.一般以使用1/30秒到1/60秒速度为好,这时快门速度不高,可以强调雨水降 镜头和雨点之间要拉开距离.雨滴离镜头落时的动感. 5. 拍摄雨景时,要注意在 过近时,一滴很小的雨点也会遮住远处的景物.当然,有时也会有意需要这种特殊效果.要注意相机不能淋雨,也不要使镜头溅上雨点.一般可用雨伞遮住或把相机装在塑料袋里,把镜头和取景部位露出. 6. 在室内,如想透过窗子表现室外雨景时,可在室外玻璃窗上涂上薄薄的一层油.这样,水珠容易挂在玻璃上,渲染雨天的气氛. 7. 用彩色片拍雨景时,由于阴雨天的光线色温高,使用日光片时,照片会出现明显的偏兰色调.这种偏色可不用校正,因为兰调可渲染雨天寒冷的感觉. 8. 拍雨天的夜景时,因为灯光的反射以及地上水面的倒影,都会使画面显得很生动.尤其是,使用彩色片拍摄时,雨天夜景的色彩效果要比一般夜景更为丰富. 二.怎样拍雾景 雾是由许多细小的水点形成的因而它能反射大量的散射光.距离愈远,散射光越多,色调越明亮,远处景物越看不清.所以在薄雾笼罩下的景物,能明显地从色调上区分出前景 中景 远景,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薄雾能掩盖杂乱无章的背景,简练地勾划出画面中的主要形象,提高了表现力. 拍摄时应注意: 1. 雾景的光亮度很高,应正确控制曝光量,以免感光过度. 2. 雾景反差小,拍摄时最好远用慢速与中速胶片.为使底片获得较大的反差,也可采用减少曝光,增加显影时间的办法来加以改善. 3. 安排画面构图时,应尽量选择有远景 中景 近景的景物,以表现景物的纵深感.前景中景应昼选取暗色调的景物. 4. 浓雾时一般不宜于拍摄,因为它的能见度太低,除较近前景外,中景和远景都看不到.这时,如果加用黄滤光镜或橙滤光镜,可减弱浓雾效果.因为黄 橙滤光镜能吸收兰 紫短波光,增强光线的透过能力.如想增强雾的效果时,可加用兰滤光镜或雾镜.雾镜分一号 二号,可获得不同浓度的雾化效果.如果想加强雾化时,也可把一号 二号雾镜加在一起使用. 三.怎样拍雪景 雪景的特点是,白雪反光极强,亮度极高,它与暗处的景物相比,明暗反差对比强烈.这一反差级数是远远超过感光片的宽容度的.拍摄时,如果不充份估计到这一特点,画面的影纹和层次就要受到损失.拍出的照片或是白雪曝光过度,一片死白;或是暗处景物曝光不足,没有影纹.所以拍雪景时,既要反映出雪的特点,又要照顾到雪与其它景物的反差问题. 拍摄时要注意: 1. 拍雪景不宜采用阴天的散漫光或顺光,因为这种光线不利于表现雪的质感.一般多采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 使用侧光或逆光时,阴暗部分最好加用补助光,可用闪光灯、反光板,或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白色反射物. 2. 拍摄时,可加用滤光镜.除兰色滤光镜外,其它颜色的滤光镜都可以吸收兰、紫短波光,从而减弱雪地的亮度.一般多加用U、V或黄滤光镜,橙、红色滤光镜会使天空的色调过暗.拍彩色片时,多加用偏振镜.因为它可以吸收雪地反射的偏振光,降低雪的亮度,调节了影调,而偏振镜又不影响原景物的颜色.加用偏振镜可以使兰天里的白云突出,还可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3. 曝光时,应以主体作为曝光的依据.如果画面中以人物为主,应以人物的亮度作为曝光的标准,适当照顾雪景.如果以雪景为主,应按雪景亮度曝光.如需要人与雪景兼顾时,可考虑折衷数字.为了降低雪与暗处景物的反差,可采用增加曝光,减少显影的办法.增加了曝光量,可照顾了暗处的影纹密度;而减少显影时间,又可抑制了亮处影纹密度的显现.这种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雪景的反差.一般曝光量可增加一挡到两挡,显影时间最短不可短于正常显影时间的1/3. 4. 拍摄漫天飞雪的景致时,快门速度不要太高,一般要在1/60秒以下这样可使飞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线条,有雪花飘落的动感.要选用深暗的景物为背景,这样才可以把白色雪片衬托出来. 5. 利用带雪或挂满冰凌的树枝、树杆、建筑物等为前景,可以提高雪景的表现力.因为这些前景不仅能使画面产生变化,增加空间深度,而且能增强人们对雪景的感受. 6. 如果拍摄的画面只是单一的雪原、雪山时,雪的本身的反差又很小,这时要有意识地选择好衬景.要使雪景与周围灰白色调的景物区分出来. 四.怎样拍月景 月亮本身不发光,而只是反射太阳光,所以它的亮度很低.如果以中午时的日光与满月的明朗月光相比,日光要比月光亮六万倍.月光亮度极低,拍摄月景时必需要长时间曝光.但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长时间的曝光,会使月亮在画面中移动,而形成一条光带.所以一般拍摄月景,多使用两次曝光法. 拍摄时要注意: 1. 一般相机都设有多次曝光装置.两次曝光法就是在一张胶片上进行两次曝光.第一次先根据地面景物亮度曝光,拍摄了在月光照射下的景物,在画面上方留下月亮的位置.然后在这张底片上再进行第二次曝光,在原先留出的位置上再拍摄月亮.第二次拍摄月亮时,如果想使月亮的影像拍得大一些,可在此时换用长焦距镜头.另外,因为月亮比月光下的景物亮度高,所以拍月亮时要重新调节曝光时间.如拍月景用光圈2、30秒时,单独拍摄月亮可用光圈2、2-3秒. 2. 如果月亮的轮廓拍得过份清晰时,效果并不好.所以有时故意把月亮拍得有些模糊,有月晕效果. 3. 也可使用两张胶片,分别拍摄月亮与月光照射下的景物,然后把两张底片迭合在一起放大.月亮与月光下景物的位置要安排好. 4. 也可使用一张胶片,一次长时间曝光.如果天空有云,可等月亮被遮住时,先对景物进行曝光,待月亮出云后,月亮也可被拍入画面.也可以在根据地面景物的亮度进行长时间曝光时,用手把月亮遮住,待曝光到最后两秒钟时,再把手拿开,让月亮在底 片上曝光. 5. 拍摄月景需要使用三脚架.另外,长时间曝光时,也要考虑到感光片倒易律失效的问题应当适当增加曝光量加以补偿.如使用彩色片时,应选用长时间曝光型的彩色片.曝光时,因为倒易律失效的问题,除了要增加曝光量加以补偿外,还需要加用滤光镜进行色彩补偿. 6.用彩色片拍摄时,可选用灯光型彩色片,拍出的色调偏兰,可渲染月夜气氛. 五.怎样拍夜景 夜景主要是指在夜晚户外灯光或夜晚自然光下的景物,拍摄时以灯光、火光、月光等作为主要光源.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夜晚气氛.夜晚光值比较低,而景物的反差又比较大,要适当控制曝光量.如果把天空拍得过亮,或灯光的亮度曝光过度时,都会把夜晚拍成白昼,而减弱了夜晚气氛.所以夜景的天空色调应是浅黑色,要有意识地使曝光略不足,一般按正常曝光时间减少1/3或1/2. 2. 保持灯光的真实效果.夜间摄影的光源主要来自灯光,所以用光时,要表现出灯光光线的照射效果.比如灯光近明远暗,它的光线的亮度随光源距离加长而递减,使用闪光灯辅助照明时,要保留这一特点.可用光圈控制闪光灯的亮度,用慢速度感受原灯光.闪光灯发光的方向要与灯光原照射方向一致. 3. 拍摄夜晚街景时,为了渲染车辆繁忙的景象,可以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让来往车辆的灯光在底片上多次感光.因车身较暗而又在行动,所以在胶片上不会感光,而汽车的车灯,就会在画面上划出光亮的线条.画面上白线条的数量和方向,可以根据构图的要求加以控制.一般拍摄时,多利用镜头盖,如车的行动方向符合要求时,可打开镜头盖曝光;如车的行动方向不符合要求时,可盖上镜头盖不感光.拍摄时,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盖上镜头盖,然后打开T门或B门(B门需要锁住)取下镜头盖进行曝光,用镜头盖的开关来控制曝光. 4. 夜间摄影可使用一次曝光或多次曝光等方法.一次曝光法就是用三脚架把相机固定,使用长时间曝光,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开闭.多次曝光法是在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拍摄室外灯光夜景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在天空还没有全黑时,进行第一次曝光,曝光量比正常曝光少.灯光点燃后,再进行第二次曝光.如果需要来往车灯时还可进行多次曝光.在进行多次曝光时要注意不要移动三脚架,以免影像重叠. 5. 画面有灯时,可加用十字滤光镜或星光镜,获得灯光闪烁、光芒四射的特殊效果.用彩色片拍摄时,也可加用虹镜或星女座镜,获得五彩缤纷的色彩效果. 6. 雨天的柏油马路或光滑的地面,可以表现出建筑和灯光的倒影.如果在画面里拍摄了海边、河流、湖泊旁的建筑,由于水的反光倒影,可以使岸上或周围的灯光增加亮度,衬出景物轮廓,用彩色片拍摄效果更好. 7. 夜晚使用彩色片拍摄时,一般应选用灯光片.但是如果使用日光片时,拍出的片子色调偏红橙,也能更好地表现了灯光辉煌的气氛. 8. 现在国外新出产了一种夜间摄影镜头,内部装有一个"影像增强管",它是一个能把微弱的光放大到几万倍的元件.因此,用这种镜头在夜间拍摄,可使用高的快门速度.如使用A、S、 A400度片,在明亮月光下,可使用1/500;在淡淡月光下,可使用1/60秒;即使在星光下,也可以用1/4秒以上的快门速度. 六.怎样拍焰火 拍摄焰火照片时,事先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了解燃放焰火的地点,周围环境的特点,便于选择拍摄的位置.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最好在第一次燃放焰火时,即开始拍摄.因为焰火燃放后,天空的烟雾不容易散开,这样会影响表现焰火. 2. 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打开B门可以拍摄 焰火的全部过程.但是,拍摄时还要考虑到焰火的造型效果,如果曝光时间太长,焰火散得太开,拍出来的影像反而不美.所以,要控制曝光时间,一般多在开花时打开快门,拍摄焰火形象最美的一刹那. 3. 可使用两次或多次曝光的方法.第一次曝光时,先拍摄地面景物和人物,尽量把它们安排在画面的下部,画面上部空出,根据地面灯光亮度曝光.第二次曝光时,可在焰火开放时进行,曝光时间可短些.如觉得焰火燃放得不够时,还可以进行三次或更多次曝光.但注意不要在一张底片的同一位置上将许多焰火重叠在一起. 4. 当空中焰火和地面的景物,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张画面时,也可使用两张胶片,分别拍摄.用一张胶片上半部拍焰火,用另一张胶片下半部拍地面景物或人物,两张胶片的曝光时间各不相同,然后把两张底片叠在一起放大. 七.怎样拍闪电 拍摄闪电前,一定要通过观察,摸清闪电的活动规律,以便作好准备工作.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闪电的光亮并不一样,有时很亮,有时又不够亮,而且是间隙性的.曝光时,要根据它的不同亮度控制曝光. 在有风的天气里,闪电是流动的,所以要摸清它的流动方向.根据事先观察到的闪电在天空中的位置,确定相机的拍摄位置与角度.相机要固定在三脚架上. 2. 拍闪电可使用一次曝光法.因闪电时间很短,按地面景物亮度进行长时间曝光时,即可把闪电拍摄在内.拍闪电也可使用两次曝光法.先拍摄地面景物,然后当闪电时,再进行第二次曝光.如果认为一次闪电不够时,还可多次曝光.多次拍闪电时,要注意避免闪电重叠.也可以在拍摄时使用两张胶片,分别拍摄地面景物与闪电,然后把两张底片相叠放大. 3. 为了防止闪电时相机颤动,应使用结实的三脚架,用快门线操纵.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时,应把反光镜锁上,以减少振动. 4. 野外拍摄时,要注意不要把相机淋雨受潮,以免导电而发生危险. 八.怎样拍剪影 剪影照片表现的只是物体的轮廓,而不要求描绘它的影纹层次.剪影照片分全剪影和半剪影两种.半剪影照片是在物体轮廓上加用光线勾划,但从总的来看,它与剪影照片的要求是一样的. 拍摄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剪影照片可在室内拍也可在室外拍.室内拍剪影,可用自然光也可用灯光.用自然光时,相机要面向门窗.为了避免在背景上出现窗棱或室外的景物,应把门窗打开,并用白床单把门窗挡起来.被摄对象要侧向站在门窗与照相机之间,以白背景的亮度为准进行曝光.用灯光拍摄时,可把白床单挂在屋子中间,灯从床单背后射进来,人站在床单与相机之间,或者直接把背景灯打到白墙上.拍彩色片时,还可在灯光前加滤光片,使背景出现颜色。为了增强剪影的效果,被摄者最好着深色服装,以增强反差,达到主体突出、轮廓清晰的目的. 2. 在室外拍剪影照片时,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这时太阳角度低,光线不太强烈.被摄景物可挡住太阳形成剪影. 3. 拍剪影照片,被摄物的轮廓线要清楚,拍人像时一般多选取侧面. 4. 画面背景要简洁,一般多以天空和水面作背景.背景如果有其它景物时, 要注意不要与主体剪影重叠. 5. 曝光时要以背景的亮度为准,主体严重曝光不足,这时才会出现黑影.拍摄时,虽然主体上没有影纹层次,但镜头仍要聚焦在主体上,以保证轮廓的清晰. 九.怎样拍花卉 拍摄花卉时,要求把各种不同花朵的千姿百态和艳丽多彩的丰姿,通过照片表现出来. 拍摄时要求: 1. 因为花朵一般都比较小,所以拍摄时多在相机前加用近摄附件,以便获得较大的影像. 相机近摄时,可以利用下面的几种办法: ? 使用加长皮腔. ? 加用近摄镜.不同屈光度的镜片,数值越大,放大倍率越大.镜片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片合用. ? 使用近摄接圈.接圈装在镜头与机身之间,可以拍到花朵原大或比花朵还大的影像. ? 有的相机加上倒 接圈后,可以把镜头倒转使用,在固定的拍摄距离上,能起到微距镜头的作用. ?也有的相机镜头带有微距装置.如使用微距变焦镜头,可在近距离内聚焦. 加用近摄附件时,因景深短,需要准确的对焦. 2. 为了使花朵突出,可选用简洁背景.利用自然光或灯光照射在花朵上,把背景处于阴暗处,可拍成黑背景.也可用黑色丝绒或无反光的黑布或黑纸作成黑色背景.如需白色或浅色背景时,也可以选用白墙、天空或白色背景布等.也可使用大光圈,使背景模糊,突出主体. 用彩色片拍摄时,可加用偏振镜压低天空的色调,以兰天作背景.如用黑白片拍摄以天空为背景时,如需灰色背景,需加黄滤光镜;如需深灰背景时,可加橙色或红色滤光镜. 3. 为了表现出花朵的质感与纤细的花瓣影纹层次,拍摄时要注意用光与光比问题.一般可利用自然光或灯光造成侧光、侧逆或逆光效果.同时必须加用辅助灯光或反光板辅助暗处的亮度,缩小光比反差.如阴天时拍摄出的花朵反差小,也可用闪光灯增加反差. 4. 利用冲洗条件控制或调整底片反差.可以使用微粒显影液,也可以使用强力显影液.可以使用感光超过,显影不足的方法来降低反差;也可用感光不足,显影超过的办法来提高反差. 十.怎样拍空中照片 拍摄空中照片是指人在一定的空间高度, 拍摄空中景物或从高空俯摄大地.人在高空拍摄时,可以乘坐飞机,也可利用跳伞.但因后者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所以这里谈的主要是指怎样从飞机上拍摄照片. 空中拍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从高空拍摄地面,由于空气中介质散射的原因,景物的实际亮度比曝光表测得的数值要高.所以拍摄时应按测得数值,缩小半级到一级光圈.拍摄高原白雪与海上目标时,因雪与海水反光很强,也要适当减少曝光量. 2. 在空中可隔着机舱玻璃拍摄,但是如果乘坐直升飞机或是打开机门拍摄时,最好系上安全腰带.拍摄时要握紧相机. 3. 从空中俯摄大地,距离越近,快门速度越高,距离越远,快门速度可低些.飞机航速越大,快门速度越高. 4. 拍摄机舱内的活动和地面上的室内摄影差不多.在空中拍摄其它飞机时,如果航速不同,快门速度要提高. 5. 从飞机上俯摄大地,山峰江河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景物缺乏变化.拍摄时,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动体,使画面增添活力. 6. 空中拍摄应避免使用顺光,因为这种光线平淡,景物表现得像是叠在一起.一般多用侧光或侧逆光,这种光线能使景物增加立体感和深度感.因为空中兰紫光很强,地面景物容易呈现一片兰色调,所以拍摄时,多加用深黄或桔红滤光镜,可提高照片层次. 十一.怎样拍水下照片 拍摄水下照片是指人在水中拍摄水下景物的照片.相机与附件都需加有特殊装置,以便适应水下活动.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水下拍摄时,相机必需带有配套的潜水摄影附件,或者有一个简易的水密罩,把相机装进去,然后才能入水拍照. 2. 水下的光线绝大部分是来自直射的 太阳光,其余小部分是天空和大气反射的散射光.所以在太阳当空时,水中光线最强,而当清晨或傍晚,太阳位置很低时,水中光线很弱.阴天或云遮日时,此时太阳直射光少,天空反射光多,水中光线亮度很低. 3. 由于空气和水的密度不同,它们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也不一样.因而人在水中所看到的景物与 在水中看水下物体在空气中所看到的有所不同.拍摄时要注意到这一情况. ? 的距离,要比它的实际距离近.例如一个物体在水下实际距离是4尺远,而眼睛看起来却只有三尺.拍摄时,要以眼睛所看到的距离聚焦. ? 水中看到的物体的体积比实际物体要大1/3倍. ? 相机镜头在水中的视角要比在空气中减小些. ? 在水中,镜头的像差加大了. 4. 光线在水中被折射时,会产生色散现象,从而会影响胶片的曝光与照片的颜色.水深色光被吸收多,水浅色光被吸收少.另外,水对光谱诸色的吸收情况也不相同,它吸收红光的比例最大,兰光最小,其它色光随光谱而递减.在更深的水中,光线全被吸收,所以看起来是一片黑暗.随着水深的增加,人眼睛在水下看到的色彩与物体的实际色彩不同.当人距离被摄体越远时,鲜艳的颜色成灰兰色,兰色调显得很深.拍摄时要尽量靠近被摄物.拍彩色片时还需加用彩色补偿滤光镜. 5. 水下拍摄时,要紧握相机,将它尽量靠近面罩.在水下活动动作要轻,按快门时最好屏住气,按快门时动作要慢.拍摄时,最好把手臂支在身体或别的牢固物体上,以保持稳定. 6. 水下拍摄时,一般不要从上而下拍摄,因为海底杂乱,很容易与被摄物混为一体.所以拍摄时,通常要游到被摄物的下面,从较低角度拍摄. 7. 水中光线不足时,可使用电子闪光灯或特殊水下散光灯.以闪光灯指数计算曝光时,要把光圈开大一级. 十二.怎样拍高调照片 高调照片画面上的基调绝大部分是以白和浅灰影调为主,黑灰色影调极少,整个画面的色调比较简洁明朗.高调照片分为软高调和硬高调两种:软高调画面上的影调差距很小,可以细致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层次结构;硬高调的画面影调很少,几乎只是用线条勾划出轮廓. 拍摄时要求: 1. 光线要柔和、匀称,一般多使用顺光,这样可获得反差平淡的效果.拍摄人像时除头发外,脸上光比不要超过1:2. 2. 拍摄人像时,被摄者要穿白色或浅色衣服.拍摄自然景物时也要选取浅色调的景物.主体和陪体的色调应尽量接近. 3. 背景要选取白色调或浅灰色调. 4. 曝光时,要比正确曝光略增加一点. 5. 显影不宜过深,应选择缓慢性显影液. 十三.怎样拍低调照片 调照片画面的基调,绝大部分是以深灰、浅黑、黑色影调为主,浅色调占的位置很小.整个画面的色调比较浓重深沉.低调分软低调和硬低调两种:软低调是以差距较小的暗影调,表现出被摄对象的丰富的层次和质感.硬低调则是以较大的光比,突出表现对象的轮廓. 拍摄时应注意: 1. 软低调的画面影调低,但影调之间对比不大,它是以接近的影调和细致的影纹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层次和质感.软低调的光比多控制在1:4之间.硬低调的明暗对比强烈,光比多控制在1:8之间. 2. 拍摄低调照片多使用测光或半逆光,要选择暗背景. 3. 拍摄低调人像时,人物服装的色调要比较深.拍摄低调的自然景物时, 也需要选择深色调的景物.陪体的色调也要比较深,并且与主体的低调相协调. 4. 感光要充足,以保证阴影部分有足够的层次.显影时应采用慢性显影液,可把D76 显影液加二、三倍水冲淡,再把显影时间适当延长一些. 5. 低调照片的整个画面影调浓重深沉,但其中最好要有白影调.这个白调即使面积很小,但能使整个画面具有生气. 十四.怎样拍电视影象 拍摄电视影像就是从电视机的屏幕上,直接把正在放映的画面影像拍摄下来.因为国外的电视新闻的影像是通过卫星转播的,它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报纸上很多国外的重大新闻照片是从电视上拍摄下来的. 从电视上拍摄照片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因为电视屏幕上的影像是由电子束扫描来完成的.为了产生一幅完整的图象,这束电子要在1/25秒内将此图象扫描两次,这就说明了为了纪录一个全部图象,不出现快门条纹,相机拍摄时的快门速度要慢于1/25秒.如果快门速度过慢时,画面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焦点平面快门多使用1/8秒速度,镜中快门多使用1/15秒速度. 2. 拍摄时,要将电视上的影像调整到最大的光亮度和合适的反差.室内要保持黑暗,以免荧光屏表面产生反光. 3. 根据荧光屏的明亮度来决定正确的曝光量. 4. 彩色电视的色温大约是9300K.在使用日光型彩色片拍摄时,因电视色温高,拍摄时要加用琥珀色滤光片,以雷登85或85B比较适宜.如没有滤光片时,也可转动电视的调色旋钮,使画面偏红,以达到降低色温的效果. 十五.怎样拍玻璃器皿 玻璃器皿不但透明,而且本身还会反射出明亮的耀光.拍摄时要表现出玻璃器皿的这一特点.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玻璃器皿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性质,以及表面光滑容易反光的特点,因此用光时,一般不采用直接照明,而是采用间接照明的方法.可将灯光照射到一些明亮的反光面上,然后再由反光面反向到被摄物体上.也可以把玻璃器皿放在一平面的背景前面,灯光照射背景,以背景柔和的反射光作为照亮玻璃器皿的唯一光源.在这种光线条件下,玻璃没有反光,玻璃器皿的深暗的轮廓线条和它的透明质感可以表现出来. 2. 可任意选用明亮或深色背景.比如用平滑无光泽的黑纸或硬纸板作为深色背景.或者用白色或浅色的无光泽纸作为明亮的背景. 3. 拍摄时,不要使相机的影子反映在玻璃器皿上.可以用一块50厘米见方的黑纸,中间开出像镜头大小的一个洞孔,放在相机前,就可以消除影子. 4. 拍彩色片时,可用大张颜色纸作背景.纸的上端钉在墙上,纸的下端要在台子前垂下一尺左右,玻璃器皿放在纸上.光源可放在背景的后面,打出逆光效果. 5. 拍摄橱窗里的玻璃器皿时,应从室内向窗外拍,利用从室外射入的逆光表现出玻璃器皿透明的质感. 十六.怎样使用追随法 拍摄动体时,可以用追随摄影法.追随摄影的特点是,拍摄者要随着动体的运动方向转动相机,在行进中按动快门.拍摄的结果是,动体清晰,而背景移动模糊,给人以快速运动之感. 采用追随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把相机紧靠脸部,相机与头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转动.拍摄时,先从取景框里看好被摄对象的位置,然后,按动体行进的方向,相应转动相机,待到适当时机时,及时按动快门. 2. 按快门时,相机不能停止,必须在转动中按快门. 3. 不要使用太高的快门速度,一般多用1/60秒,有时也可用1/125秒或1/30秒.如使用快门速度过高时,动感不强,追随效果不明显;如使用快门速度太慢时,技术上不易掌 握,主体容易模糊. 4. 使用追随法拍摄时,一般以选用测光或逆光为好.应选择深暗色的背景,而且背景最好是有树、山、房屋或人群等景物.这样在转动相机时,背景才能出现模糊的线条.如果背景没有景物,或是暗黑一片,拍摄时即使转动相机,也不会出现模糊效果. 5. 追随摄影主要用于表现动体的"动态"和"速度"有下面几种追随法: ? 平行追随.相机与动体的行进方向成90?.拍摄时,相机平行追随动体. ? 纵向追随.当动体纵向运动时,相机随之纵向追随.如小孩向上荡秋千,相机向上转动. ? 弧形追随.当动体弧形运动时,相机随动体运动,弧形追随. ? 圆形追随.当动体圆形转动时,相机圆形追随. ? 斜向追随.当动体由高处下降时,相机可斜向追随. ? 变焦追随.拍摄者在面对迎面而来的动体时,利用变焦镜头,在变焦中追随拍摄.这时动体的四周会出现放射线条,有迸出的效果,动感很强.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 拍摄远距离快速动体时,需要用望远变焦镜头,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慢速度在长时间曝光过程中进行变焦拍摄. 十七.怎样拍舞台照片 舞台摄影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杂技等多方面内容.舞台演出的形式又是丰富多样、风格各异.所以在拍摄前,要熟悉各种艺术的特点,便于拍摄到理想的画面. 舞台摄影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光线较暗变化大.舞台摄影的照明主要来自舞台灯光,它比外界自然光要暗得多.而各个剧场的灯光情况并不一样,因而亮度也不同.有些剧种如京剧、地方戏、曲艺、音乐等,光线比较明亮,变化不大,而话剧、歌剧舞蹈等光线亮度变化大,因为它常常需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有时,灯光渐变时,因人眼有适应能力,常常觉察不到光线的细微变化,以致造成曝光的失误. 2. 拍摄的位置与拍摄的角度受限制.在剧场拍摄时,除了特殊情况允许随意更换位置外,一般都只能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拍摄.因而,在选择拍摄角度时受到很大的限制. 3. 从演出效果考虑,舞台灯光一般多照射在主要演员身上.所以,在主角与配角、主角与背景之间都会出现明显的亮度差,拍出的底片反差大.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正确的曝光.拍舞台照片时,用闪光灯拍摄比较方便,但使用闪光灯会影响观众.另外,闪光灯正面照射,也会破坏舞台上的现场灯光气氛,所以一般多利用舞台的灯光.拍摄前,要用测光表测出准确的曝光数字.从台下向舞台上测光时,如果舞台上的灯光明亮、均匀,可以得到准确的数字.如果主体光强,背景天幕过暗时,按测光表测出的平均光值曝光,常常会出现主体感光过度的现象.所以应选用小角度测光的测光表或镜头后的中央重点测光表为好.测出光值后,还要根据整个舞台的光线情况加以调正.拍摄时要以主要人物为感光标准,随时注意灯光变化,调整光圈、快门数字. 2. 拍摄时因座位相对固定,所以应在事先选择好拍摄点.一般以侧面位置较好,因为正中位置拍摄,前后人物容易重叠,又不容易拍摄到演员进出场的画面.在第一排的位置上拍摄时,角度容易过仰,以四、五排至十排位置为好.如需要拍摄大场面全景时,可坐在楼上第一排,或爬上舞台一侧的灯光调动工作台来俯拍. 3. 拍摄舞台照片,多选用400度以上的高速度片.如没有高速度片时,可用强力显影的办法,提高胶片的感光度.如使用伊尔福HP4胶片时,用菲尼酮强力显影 液显影,可提高感光度一倍. 4. 使用120单镜头反光相机时,因为按快门与快门实际打开有一段时间,所以在拍摄极快的舞蹈动作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拍摄时要掌握"提前量",提前按动快门.这样,快门实际打开时,才能抓取到理想的拍摄时机. 5. 拍摄舞台照片时,有时为了表现演员的动态,常常要保留一定的模糊感.所以在选择快门时,不可一味追求高速度. 6. 因为光线暗,使用大光圈,景深短,所以一定要准确的对焦.在演出前,可先测量出舞台两边、中间以及背景的距离数字,作到心中有数.拍摄时,即可根据人物的活动,以已知的距离数字作为使用时的参考. 十八.怎样拍日出与夕照 旭日东升与夕阳西下,是大自然中最瑰丽的景象,也是摄影者喜欢拍摄的题材.日出与夕照的景色变幻万端,瞬息即逝,所以拍摄前要作好充份的准备工作. 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日出与日落时,光线变化很大,几乎是在每分钟里,光线都有变化,而日出比日落变化更快.所以,拍摄时要根据光线变化的情况,要不断测量曝光值,借以取得正确曝光. 2. 拍摄日出时,因为地面景物亮度比较低,所以一般多拍成黑影.拍摄日落时,地面景物因有天空光照明,所以还具有一定的亮度,但它与日光比起来,还是相差很大.所以,曝光时,可以选取折衷曝光量,适当照顾地面的景物. 3. 拍日出或日落时,当人的眼睛可以直看太阳而不觉刺目时,相机镜头尽可以对着太阳直接拍摄.如果觉得太阳过亮,以致人眼不能直视时,最好是缩小一级或两级光圈.用光圈16或光圈22的小光圈时,可以获得光芒四射的效果.太阳光射进镜头,会在感光片上形成光晕现象,所以应加用遮光罩. 在画面中要想使太阳形象突出,可使用长焦距镜头.因为长焦镜头压缩空间距离,可把太阳影像拍大. 4. 拍摄前要了解何时日出和日落,以及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一般说日出于东,落于西,而实际上太阳只有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三月二十一日和九月二十三日)才是如此.而在其它日子里,太阳是每天以0.258? 的速度在移动,而且移动的方向也有变化.因为日出变化快,所以拍日出前,一定要事先了解日出的时间和位置,以便安排画面. 5. 清早的天气一般要比傍晚明朗,但日出的景象远不如落日时那样丰富多彩.日出来得很突然,而且太阳在高出地平线后,色彩便迅速消逝.日出持续时间没有日落那么长.日落在太阳还未到达地平线以前,它的云彩效果就开始出现了.而且太阳在落山之后,余辉还会保留一段时间.拍摄日出和日落,都要抓紧时间,尤其是拍日出,更要抓紧,以免失去良机. 6. 日出之前,空气湿度大,日出之后,湿度会逐渐降低.因为这时空气中水份大,远景明亮,反差低,景物轮廓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都比较差,空气透视感强.早晨看到的景物好像蒙上一层薄纱,光线比较柔和. 日落时,空气湿度低于早晨,空气中水份少,大气透视现象弱.光线显得比较硬,阴影部分的层次不易在照片中表现出来.加用黄滤光镜,可以压暗天空色调,使云霞突出.如加用橙色滤光镜时,效果更为突出. 7. 拍摄彩色片时,清晨和傍晚的太阳光的光谱成分以红色为主,色温低.拍摄时,可不考虑色温问题,仍选用日光片.因为拍出的照片偏红,正可以描绘日出与日落时的真实色彩情况. 问:如何才能准确曝光, 答:1、使用点测光,不用平均测光。用点测场景的中间亮度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持交好的暴光,使色彩饱和度提高。或者按照拍摄需要对不同的地方点测,比如要突出蓝天,就对天空测光。 2、没有点测的相机,采用对不同主体测光的方法,然后使用暴光锁(AE-L)锁定暴光值,再移动构图。比如场景中一半是墙一半是天空,测天空,可以使天空更蓝,测墙可以使墙更清楚。如果相机没有暴光锁功能,就记住暴光值,从新构图,再使用手动挡,把暴光值调到刚刚测得的数值。 3、使用暴光负补偿,适当减暴光,可以获得更饱和的色彩。这个方法胶片比数码更出色。 问:在拍摄反光物体,比如金属和玻璃等物体时,怎样很好的控制曝光, 答:在太阳当空时,金属和玻璃物体上会有很强烈的反光,那该怎么拍, 如果是一个平滑的物体,没有阴阳面之分,比如一栋大厦的玻璃幕墙,那一般采用平均测光就可以了,可以获得较准的暴光。 但如果是一个像我拍的[伤痕](铜狮子)一样的物体,有高光,有阴影,光线反差很大,那就要看你要的表现方式了,如果用平均测光,那会获得阴影部分细节清晰,但画面平淡,发灰发白的照片,如果你想要反差大,色彩厚重一点的效果,那就要用点测光,测高光部分偏暗一点的地方,也就是说按高光部分测光值减一档。这样拍出的照片就和看到的实际物体完全不一样。 如无特殊需要,在拍摄玻璃和金属物体是尽量不要用闪光灯,我层看见有人在海洋馆隔着水族箱的玻璃用闪光灯拍鱼,那样不但会吓到鱼儿,而且什么也拍不到,因为玻璃会反光,照片上没有鱼,只有一个白色的大光斑。 问:请教如何翻拍照片效果更好??? 答: 1、光源色温最好是接近日光灯的柔和平均的光线,以求与原片最接近的颜色。 2、不要用闪光灯,因为会反光。 3、用三脚架,保证清晰度。 4、尽量使照片充满取景器,不要让周围物体影响测光。 5、使用平均测光 6、尽量使用镜头的长焦段拍摄(>50mm段),以减少桶型畸变。 7、镜头对准在照片中心,避免矩形畸变。
/
本文档为【数码相机拍照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