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

2018-09-18 3页 doc 48KB 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4284

暂无简介

举报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2年浙江省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入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在“就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基本上形成了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面对取得的成绩,客观、公正而又冷静地分析浙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做好浙江省2003年及今后更远时期的劳动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
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2年浙江省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入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在“就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基本上形成了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面对取得的成绩,客观、公正而又冷静地分析浙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做好浙江省2003年及今后更远时期的劳动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浙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    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我省就业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根本的条件。    (1)我省GDP的快速增长,对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横向上看,我省GDP增长为2002年上半年列全国前茅。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2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为7.8%,北京市GDP增长9.1%,广东省GDP增长10.7%,上海市GDP增长10%,江苏省GDP增长11.2%。浙江省GDP增长为1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且高于经济经济发展较快的上述省、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需求。1998年全省从业人数为2612.54万人,到2001年为2796.65万人,年平均增长2.3%。近三年来,我省在企业改制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虽然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平均每年减少44万人,但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和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却平均每年增加65万人。    (2)投资、出口、消费需求拉动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消费需求上,2002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工12.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在出口上,2002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直接影响全省劳动力需求的提高及其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1998年到2001年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42.4:32.7:24.9调整到35.4:32.2:32.4,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308万人增加到363万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由238万人增加到256万人。    (3)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02年上半年,全省政府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582.9亿元和28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和20.9%。居民工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0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28元,同比实际增长19.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960元,同比实际增长8.8%。与此同时,劳动力需求明显上升。2002年上半年劳动力景气指数达110.4,为1998年来的最高点,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2年5月末从业人员增长8.7%。    2、就业模式得到根本转变,劳动力市场逐步成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影响我省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种种壁垒开始打破。一是户籍壁垒的消除进一步打破了劳动力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地域分割。户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劳动力在我省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劳动力的择业权在空间上得到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机会大大增加,城镇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得以实现。据统计,目前外省流入我省就业的劳动力近370万人,浙江省流到省外的劳动力有280多万人,我省劳动力在省内不同地区间流动的达680余万人。二是社会保险的全面实施畅通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劳动力流动。2002年我省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的执法力度,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社会保险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延伸,截至2002年9月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由1998年的37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68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375万人,全省已有73个统筹地区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407万人。同时,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断健全。三是劳动者的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彻底打破,劳动力流动的身份壁垒逐步消失。一方面,劳动制的全面实施,企业内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被彻底打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在企业统称为员工。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得到较好实施。从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上看,机关、事业单位已不再把劳动力拒之门外。    (2)市场化就业机制进一步得到确立。一是单位用人和劳动者求职找市场的氛围逐步形成。一方面市场主体的发育不断成熟。从用人单位上看,“用工市场化、失业显现化”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业找市场”的择业观已深入人心,“一职定终身”既不为企业所赞成,更不为劳动者所接受。就业无贵贱,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就是实现价值的观念已经形成。二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引导机制得到进一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从总的情况看,目前我省除丽水市外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发布机制都已建立。其中宁波市从工种、专业技术等级、登记注册类型、学历等4个不同角度公布了2002年市属企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经济越发达的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指导性越强,分类越细化,覆盖的范围越广。从劳动力市场上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除了反映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外,更反映了劳动力的资本存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呈现劳动报酬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专业技术等级越高,劳动报酬越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学历越高劳动报酬越高。三是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的复杂化以及就业观念的更新,就业形式呈现日趋灵活多样化。人才柔性流动是一种充分发挥优秀劳动力共享的就业形式。各类人才通过“柔性流动”的方式,可以不迁户口、不转劳动人事关系,但劳动报酬、住房、职称晋升、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与在职职工和常住户口人员享受同等待遇。2001年我省通过“柔性流动”引进各类人才15381名。人才租赁为一些企业用人单位提供了方便。据统计,目前我省登记注册从事人才租赁的中介机构有70多家。农村劳动力阶梯性转移已成为农民致富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阶梯性转移的表现形式为偏远山区的农民到集镇落户,集镇上的农民到市区发展就业。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就业形式蓬勃发展。其中包括自主型就业,如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服务型就业,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和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自雇型就业,如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者。    (3)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动态灵活性。就业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不断提高就业服务工作的节奏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社会化程度。目前全省已有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1762家,1998年到2001年,累计为694万名城乡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其中有441万人走上了就业岗位,职业介绍成功率达64%。与市场化相适应,近年来,我省努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根据浙江实际,规定从2001年开始,企业新的减员不再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截至2002年9月底,全省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已从1998年底最高峰时的30.4万人下降到0.53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从15.4万人下降到0.47万人;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由3422个减少到96个。到2002年底,我省所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停止运作。    3、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1)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上看,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我省个体经济户数从1995年的1543449户上升到2001年的1580315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541275人上升到2001年的2773251人,总产值从1995年的2324.7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5748.87亿元。私营经济户数从1995年的71556户上升到2001年的208826户,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1053253人上升到2001年的3471061人,总产值从1995年的1134.7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5828.88亿元。    (2)从全社会从业人员上看,以个私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从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从业人员变动情况看,个私经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快速增强。国有经济的从业人员比例从1990年的11.0%下降到2001年的6.6%,城镇集体经济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90年的7.4%下降到2001年的1.5%,而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比例从1990年的1.2%上升到2001年的8.4%。从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趋向上看,个私经济成为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主渠道。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去向1990年国有经济单位为12.57万人,到2001年下降到1.92万人,而城镇个私经济1990年为2.81万人,到2001年迅速上升到27.94万人。    (3)从不同产业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扩大就业主方向。我省第三产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经营方式灵活、吸纳劳动力强的优点得到迅速发展。2002年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9%,其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0%、14.8%和12%。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变化情况看,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433.79万人迅速增加到2001年的905.92万人,其比例从17.0%迅速上升到32.4%;第三产业城镇从业人员从1990年的224.47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363.09万人,其比例从44.4%上升到58.3%。    (4)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有益岗位。    我省乡镇企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元产权、多业并举”的发展方针指引下,进行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乡镇企业产权流动重组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引进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大促进了企业产品调整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从乡镇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上看,近3年来,全省乡镇企业提高新增职工115.8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8.6万人,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最多的时期。据统计,目前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员工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到42.83%,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乡镇企业,在20-40岁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务工经商的达78%左右。同时,我省乡镇企业通过创办工业园区充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全省已有900个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入园企业24571家,创造就业岗位120多万个。如我省市场经济活跃的义乌市相继建成7个工业园区,不仅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另外,还有乡镇企业在县城以上城市开办的专卖店、连锁店、经营服务部及科研开发中心超过20万个,合资或独资兴建的星级宾馆、饭店30多所。目前全省乡镇企业从事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饮食及其他服务业的职工达85.4万人。    二、浙江省就业存在的问题    1、我省劳动力资源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    从我省劳动力的供给上看,目前劳动力资源供给压力主要来源于四条“洪流”的汇聚:一是下岗失业流。从下岗人员情况看,随着我省下岗职工出中心和失业保险并轨步伐的加快,到2002年9月末,全省城镇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总量继续减少,但失业人员迅速增加,到2002年9月底,我省求职人员中属于就业转失业人数为112081人,新成长失业青年45903人,其他失业人员25598人。据测算,“十五”期间我省城镇每年结转失业和当年转失业的人数为50万人左右。失业人员的增加以及就业人员的稳定性下降导致“下岗失业流”,对我省劳动力供给的压力加大。    二是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从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每年转移的人数处于一个较大的规模。199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228.82万人,1998年为268.05万人,2001年为346.36万人。据预测,到2010年,浙江省未来8年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累计将达到437.46万人。平均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达54.68万人。扣除外出流动人员等因素,我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且具有就业能力的和意愿的人员每年达20万人左右。    三是进入劳动年龄的新生劳动力流。据浙江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年龄人口情况显示,2002年城镇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为27.15万人,按80%的比例计算2002年有近21.72万人成为城镇新生劳动力。据预测,我省未来5年城镇共有142.80万人进入劳动年龄,近114.24万人成为新生劳动力。    四是劳动力大流通带来的外省劳动力抢滩省内劳动就业岗位的外来流。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近370万外省劳动力流入我省务工。扣除我省流入其他省(市)务工人员280万人,省外净流入的劳动力90万人左右。据预测,“十五”期间,每年省外净流入我省的劳动力达15万左右。外来劳动力的进入,加大了我省劳动就业的供给矛盾。综上所述,“十五”期间,我省城镇每年新成长劳动力20万人左右,结转失业和当年转失业50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20万人左右,省外净流入劳动力15万人左右,平均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总供给量为105万人左右。    从需求上看,我省劳动力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GDP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减弱,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趋缓,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从近几年劳动力的供需情况看,劳动力总需求的增加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的供给过快增长。2002年,我省城镇劳动力的需求:一是经济增长创造的城镇就业岗位净增50万个。二是离退休人员退出的就业岗位20万个。共计70万个。这样,我省劳动力供需仍相差35万人左右。显然,我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依然突出。    2、就业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    一方面是技术工人短缺。据我省劳动力市场2002年上半年提供的资料显示,所有工种的技术工人都是需大供小,其中维修电工的供需缺口为1:2,机构设备装配工的供需缺口为1:7,焊工、机修钳工的供需缺口为1:8,而数控铣工的供需缺口高达1:21。高级技工的缺口不仅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刷等传统行业,电子信息、环保、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缺口将更为严重。如杭州汽轮机厂等10多家企业在参加杭州及周边城市10余场招聘会中,虽然技工月薪一提再提,最后数控技工月薪达到6000元却还是招不到人。仅杭州汽办机厂数控技工的缺口就达260人。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员,总体而言就业竞争力偏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2002年9月底,我省26.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中,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40周岁以上(简称“4050”人员)的占3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虽然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岗位,但却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3、城市化进程给我省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城市化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加大了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了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对于我省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接表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就业问题凸现。2001年,我省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2%,2002达到44%。按我省每年城市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有45万农民转为城市人口计算,2002年农村转城镇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50万人左右。按照我省城市化的发展,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接近50%,2010年达到55%,2020年达到65%。也就是说,我省“十五”时期后三年城市化水平将从200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50%。按每年城市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计算,我省每年将有50万左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镇劳动力。农转城镇人员不仅存在就业问题,而且他们的养老、医疗问题也需引起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视。    4、就业困难群体对象有扩大的趋势,再就业难度较大。    目前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一是在失业人数上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到2002年6月底,全省登记失业人员达74.57万人,其中有2/3从事临时性就业,扣除临时性就业人员,我省城镇登记失业人中赕25.52万人。2002年失业率在4.5%左右。就业困难群体的扩大还表现在失业人员的“年青化”。从我省2002年度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人数分别为57535人、44741人和45903人,新成长失业青年占求职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3.79%、15.65%、14.09%。二是失业人员失业时间延长。据统计,在全省2002年上半年的25.52万名失业人员中,6个月以上的长期失业者达14.6万人,占57.21%;而失业1年以上的达7.66万人,占32%,其中女性失业者有11.5万人,占45.1%。另一方面失业人员再就业后的职业性不高。我省2002年第一、二、三季度就业转失业人员分别为56457人、85610人、112081人,就业转失业人员在求职人员中的比例分别为23.34%、29.95%、34.41%,绝对量和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同时失业人员中的年龄结构偏大、劳动力资本存量的低下导致其再就业能力的不足。在我省的失业人员中,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市场就业能力弱为特征的“4050”人占1/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0%以上。    三、浙江省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若干建议    1、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减弱问题,反映出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增加就业需求的深层次矛盾。因此,从我省人口与资源的省情出发,坚持就业优先原则,发展就业型经济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优先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所谓“就业优先”,一是劳动力市场发展要优先于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二是劳动者利益要适度优先于资本利益,三是降低失业率的调控政策要优先于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四是有利于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政策,要优先于其他财政支出予以安排,五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岗位的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政府的决策具有决定性意义。    2、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就业。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十五”期间,我省城镇每年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在105万人左右,而每年达到劳动退休年龄和就业转失业率因素等可能退出劳动岗位的仅有20万个左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来增加就业岗位。按照“十五”规划,我省GDP平均增幅大致在9%,“十五”后三年,若GDP每年能保持9%的平均增长幅度,依据近年来我省GDP就业弹性系数0.25计算,则每年半净增60多万个就业岗位。据有关专家预测,我省在未来几年只有保证每年能净增50万个就业岗位以上,才可能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因此,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解决我省就业和再就业的关键。    3、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一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全省要根据不同地、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实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实行分类指导,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就业。依托社区阵地,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向社会要岗位。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我省,社区服务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省人均收入较高,经济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城镇家庭对社区服务业的需求也相应较大,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全省诮组织地开发了10.7万个各类社区服务和非正规就业岗位。三是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制造业面临难得的机遇。我省纺织、服装、鞋类、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一定的基础,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时要充分做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四是配合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个私非公经济十分发达,“轻、小、加”,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特色经济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这个优势要进一步发挥。五是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通过促进乡镇产业优化和升级,特别是以创办工业园区为载体,不断拓展就业新领域。    4、大力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有效供给。针对我省劳动力供给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一是必须在坚定不移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鼓励发展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入手,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二是对未能进入高中、大学的新生劳动力,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进行为期1-3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1-2门实用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再走上工作岗位。三是要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再就业培训,掌握1-2门市场所需的专业技术,将大大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要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对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下岗失业人员,有关部门应该搞好创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工作,培养一批能自主创业的“小老板”,切实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四是在完善现有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政府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促进市场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的财政投入,切实解决目前一些县以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基层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人员与经费不足的问题。加强就业服务工作,尽快建立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再就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要劳动力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行为,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察力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积极开创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当前,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倡、鼓励劳动者到非正规部门就业和灵活就业,并在税收、信贷、财政等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优待灵活就业劳动者;从劳动条件、工资福利、休息休假、就业服务、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对灵活就业进行保护,以激发、增强劳动者选择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制定一些直接开创灵活就业岗位、激励雇主灵活用工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其发展。    6、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实行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我们必须统筹兼顾,既要妥善解决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被征用土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也要努力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同时,要突出重点,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是,应做好劳动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原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青年失业者、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实行一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比如税费减免政策、小额贷款政策、社保补贴政策、免费职业培训政策、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等。对已毕业未能就业的“青年失业者”可免费组织开展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以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长期失业者,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长期失业者应根据其本人的再就业愿望,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充分的职业咨询,并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实施必要的就业援助。    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密社保安全网。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配套措施。当前,在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中我们更应关注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要根据不同就业困难对象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办法。对下岗失业人员,要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办法,如下岗失业人员离开企业时,其过去的社会保险年限和个人帐户应继续保留。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就业的,可由社区接续其社会保险关系,无单位依托的,可委托公共就业介绍机构为其提供社会保障委托代理。要研究解决“青年失业人员”、“长期失业人员”和“农村失土转为城镇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他们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要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搞好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衔接办法,充分发挥“三条保障线”的重要作用。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陈诗达陆海深贺佩华)
/
本文档为【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概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