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甘肃天水八大旅游景点

2017-09-19 12页 doc 605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甘肃天水八大旅游景点甘肃天水八大旅游景点----麦积山 玉泉观 默认分类 2008-01-06 22:09:49 阅读146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 .甘肃天水麦积山 麦积山,俗名麦积崖,五代土天水人王仁裕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形象地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它位于秦岭西段的北麓,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高142米,距天水火车站30公里。   麦积山景区松竹丛生,清流遍地,山峦叠翠,自古有“...
甘肃天水八大旅游景点
甘肃天水八大旅游景点----麦积山 玉泉观 默认分类 2008-01-06 22:09:49 阅读146 评论5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 .甘肃天水麦积山 麦积山,俗名麦积崖,五代土天水人王仁裕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形象地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它位于秦岭西段的北麓,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高142米,距天水火车站30公里。   麦积山景区松竹丛生,清流遍地,山峦叠翠,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春来一片苍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颇有四季皆景的南国风光。“麦积烟雨”为秦州十景之一,那如仙如幻的美景使游人为之陶醉。清翰林邑人吴西川在《麦积烟雨》诗中赞曰“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可见烟雨之撩人。登上麦积山石窟的“散花楼”俯瞰,方圆百里林海茫茫,如诗如画,满目生碧,气势磅礴。如将色彩缤纷的花瓣腾空撒下,随着气流缭绕而上,可出现“天女散花”般的迷人景象,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景区的主要游览点,它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开始营造的。谚云:“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可见建造时的工程浩大与艰辛。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西魏刚刚立帝时,在这里“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发修行,赐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大诗人庾信为此写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隋文帝仁寿二年,杨坚在全国敕葬“神尼舍利”时,秦州使将舍利葬在麦积山顶上,现在山顶还有高九点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断开凿或重修。历史上虽遭多次地震、火灾的破坏,现仍保存窟龛194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画千余平方米,是我国四大石窟之。      由于多雨潮湿,壁画大多脱落,但泥塑基本完好,有的泥质如新,坚如烧陶,可见古代艺术匠师们制泥技艺之高超。在艺术造型和特点上,泥塑生动优美,石雕技艺精湛,壁画古朴素雅,不论足北朝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的“丰满圆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温婉可亲,极富生活气息,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这种“形神兼备”的传统技法,充分体现了上集六朝精华,下启唐宋新风的民族艺术魅力,不愧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麦积山石窟艺术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艺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传统手法,赋予作品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情趣。作品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现佛像质感的独特手法,也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麦积山石窟艺术极为重视。一九五二年西北局,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派专家组成考察团,对石窟进行了全面勘查。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   植物园:在麦积山后崖沟,距石窟2公里。该园三面环山,巧妙利用天然山形水脉和植被,稍辅以人工造园之智慧。花木掩映亭台,百鸟鸣和幽林,使人身置园中而不知有园,心契于自然。植物园占地约5500多亩,荟萃了我国南北兼备的1800多种146个科目的种子植物,大面积青翠碧绿的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形成了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天外美景。   雕巢峪:在后崖沟,与麦积山左右毗邻。风景优 美,地势险要,后背东侧的崖壁呈“扇”状,故名“三扇崖”。崖之下,峪之北,有西汉末年陇上割据者隗嚣的避暑宫遗址,其间飞瀑溅玉,林壑有声,使人顿生凭吊幽思之感。     罗汉崖。在麦积山石窟西南侧,与夕照壁遥遥相望,形若一罗汉垂手而坐。其上有长方形洞窟一处,长约40米,窟内遗存有宋代重塑的三世佛像。据说罗汉崖三世佛廊开凿时间早于麦积山石窟,谚云:“先凿罗汉崖,后 蠡 摺!?BR>    香积山:位于麦积山正南面,“香积积雪”自古为一名景。此山因建有香积寺而得名。相传唐时香火极旺,与麦积山瑞应寺交相呼应,晨钟暮鼓此起彼伏,佛事鼎盛。明胡缵宗《与麦积山上人》诗中咏道:“南有香积寺,北有麦积山。山人拾瑶草,白云相与还。”香积山半有一天然溶洞,名玉祥洞,洞内曲曲折折,或豁或幽,乳石悬垂,渗水湿人颈项,深不可测,极有旅游开发潜力。     交龙寺:位于麦积山景区和仙人崖景区的交界处,是贾河村后高山上的一处古寺。据有关出土文物和史料推考,该寺始建年代不晚于麦积山石窟。近些年,主要靠民间筹资形式,建有“始母宫”等多座建筑。该寺依山构建,鳞次栉比,金碧辉煌,又加上其特异的地磁场力,对游客和周边群众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2.陇东南第一名观--玉泉观                                                             玉泉观坐落在天水城北,依中梁山而建,距火车站有20公里。初称城北寺、崇宁寺、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盈盈、清甜甘洌的玉泉而得名。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曲径幽道萦回、亭台殿阁迤逦的胜地。   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草书四帖,上书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当地人称为“朝观”,时值春早人闲,热闹非凡,组成一幅喜气洋洋的风情民图。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                         玉泉观坐落在天水城北,依中梁山而建,距火车站有20公里。初称城北寺、崇宁寺、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盈盈、清甜甘洌的玉泉而得名。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曲径幽道萦回、亭台殿阁迤逦的胜地。   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草书四帖,上书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当地人称为“朝观”,时值春早人闲,热闹非凡,组成一幅喜气洋洋的风情民图。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 玉泉观始建年代不详,从现存“创建玉泉观碑石”得知,最高层建筑老君殿为元大德六年所建。《秦州志》还载,元长春真人邱处机的弟子梁志通西行至此,爱其美景,遂筑庵修洞,死葬庵中。现在玉泉观还留有梁志通写于元世祖至元丙子年的诗碑:“大道邃庐东自游,风光仿佛象瀛洲。庵前草木春常在,槛外云山不夜秋。鬼泣馗罡三尺剑,神藏天地一芦舟。由来抛却红尘事,勘破浮生只点头。” 玉泉观在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修。它坐北向南,从中轴线起,自下而上的有通仙桥、太阳庙、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皇阁、第一山牌坊、上清宫。两侧有雷祖庙、三官殿、李杜祠、仓颉宫、文殊殿、文昌宫、北斗宫、玉泉亭、静观亭、神仙洞、二公祠、天靖楼、赵孟頫诗碑等。                                  图为64级台阶                                      图为三清殿  老君殿是玉泉观上最早最高的建筑,始于元代,修于明代。建在64级台阶之上,取老君64卦之意。老君殿东为文殊殿,西为文昌宫,西南有北斗宫。北斗宫前原有山门牌坊,和天水市飞将巷牌坊、南郭寺牌坊成一条直线,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现在老君殿已毁,只有殿前高大的单檐悬山顶牌坊尚存。                                     图为玉皇阁 老君殿下方为玉皇阁,是玉泉观现存建筑中最为宏伟的古建筑。它坐落在53级台阶之上,意为纪念明代嘉靖五十三年重建。玉皇阁宫门为三间单檐悬山顶牌坊,当心间檐下八铺作五抄重拱造并计心,二次间为七铺作四抄重拱造并计心,外转柱为绕廊,内柱嵌置门棂,飞檐斗拱,红墙碧瓦,盼顾流光。殿内有轩辕黄帝及金、木二星像,神态肃穆雅静,气质浑脱潇洒,华衣鲜貌,五彩灼灼,大有引人入胜之处。这些雕塑精品,均属现代佳作。                             图为八卦井 玉皇阁两侧有仓颉宫,宫殿阶前有一六角攒光顶小亭覆盖着的玉泉水井,相传为汉代铁马大仙芦真人所挖,元代梁真人洗目疗疾之处。这口井,水质纯美,清澈见底,长期饮用使人身体健壮,乌发美容;用来洗眼,能明目除疾,消炎止痛,故有“明眼泉”之称。这口井,曾在十年动乱时被填,现已从新挖开,重建小亭,恢复了这口千年古井的原貌。                                              图为三仙洞 玉泉井南有神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位真人坐化埋葬之处。据《直隶秦州志》载:“芦真人,为汉代铁马大仙,曾与成纪令观灯广陵,飞腾俄顷,今玉泉观有仙室遗迹。梁志通,山西介休人,号达元子,至元丙子慕道来秦,功成终玉泉观。未移时,在长安灞桥与合客传钥寄徒,旬日,使至,乃知其脱化留迹也,诏封烟霞无为真人。马真人,清代平凉人,号一元道人,自幼出家,顺治十年至玉泉观募化施汤,一日与道友蒲进士辞遂化去。”现神仙洞崖上,翠柏蔽日,盛暑也觉清凉爽人。尤其崖顶露根古柏,根露交织如发辫,俗称辫柏,实为玉泉观一奇观。   神仙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颂草书碑四幢,书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流畅明丽,质朴豪放,墨色温润,观者无不为此珍品而赞叹。碑旁还有明嘉靖庚戌按刘仑所镌:“赵松雪书早岁法王右军,后感管夫人言,乃自成一家,而风格不群脍炙人人者,亦不在右军下,其传盛于大江南北。……”的题跋。                          从“静观亭”远眺秦州城区 碑亭西面有一亭巍然飞峙涧边,名曰“静观亭”。登亭凭栏俯视,山涧涓流,松柏蓊秀,山花烂漫,莺啼鸟啾;放眼远眺,层层高楼,迭迭民舍,一城绿意,一川深秀;入夜观望,城内万家灯火,如繁星点点,美不胜收。真有“今日明人眼”之感,故“静观亭”又名“明眼亭”。   神仙洞南侧崖边生长着一株侧柏,高约12米,树围2.60米,树龄约八百年。主干挺拔,悬根露爪,根茎交织,形若女子发辫,历来称为“辫柏”。清代举人、陇上古文大家王权曾赋诗赞云:“就中柏最奇,悬空若凤翥。崖根屈曲盘,千厣窈腔ぁ 1987年全国古树研究人员就辫柏独特的形态被誉为“全国之最”。   静观亭隔涧相望的南岗上,有清代建造的周、托二公祠、天靖楼等建筑。这里楼台祠阁巧妙布置,绿树芳草疏密点缀,整个建筑酷似江南风格的独立院落。院中袅柳怪石寓意春景;萱草月季点缀夏景;秋菊丹枫渲染秋景;腊梅冬花衬托冬景。四时景色,俱具美色。早年的天水文社就设在这里,为学者名流聚会之地。明人胡缵宗有诗赞道:“骖鸾犹记少年游,谷转云回水竹稠。飞华张纲初弭耳,骑龙李白复经邱。桥连瑶汉云边起,殿涌玉泉天上流。即席月华圆更洁,扫霞滴露醉中秋。”晚清天水学者任承允也有诗云:“老杜诗名惟李配,玉泉南畔古祠存。凄然天宝两翁泪,独接国风千载魂。正好题诗盈素壁,何坊寻斧到班门。年年九日登高处,黄菊初开酒正温。                     图为正月初九庙会 每年古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这时春节热闹气氛未衰,人们三五成群,相约朝观。观前小吃云集,炮仗喧天,路上万头簇动,似潮如流;观上红亭金殿,迤逦半山,组成了一幅罕见的人间乐园画面。 玉泉仙洞   玉泉观坐落在天水城北,依中梁山而建。初称城北寺、崇宁寺、北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盈盈、清甜甘洌的玉泉而得名。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处曲径幽道萦回、亭台殿阁迤逦的胜地。   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草书四帖,上书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每年旧历正月初九,是玉泉观庙会,当地人称为“朝观”,时值春早人闲,热闹非凡,组成一幅喜气洋洋的风情民图。玉泉观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重建。 赵孟頫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追封魏国公,其书法成就尤高,绘画开创了元代以来文人画之先河。此碑现存于天水玉泉观碑廊。 张三丰 (1248--?)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辽宁懿州(今辽宁阜新县)人。为武当内家奉为祖师,并创立了太极拳法。此匾现悬与天水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城北天靖山麓,临涧跨桥,殿宇宏伟,村壑秀美,古雅清幽,是天水市的道教胜地之一,并以“玉泉仙洞”的美誉名列古秦州八景之一。   玉泉观约建于唐代早期,时称“北山观”,宋初称“天庆观”,宋仁宗时称“玉泉观”。元代初期,全真道士丘处机的徒裔、山西介休人梁志通云游至秦州,爱天靖山之幽静,遂幽居修道,终功成于此。观宇经元、明、清各代的扩建修复,如今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   玉泉观坐北向南,从中轴线起,自下而上有通仙桥、天门牌楼、太阳庙、青龙白虎殿、人间天上牌楼、玉皇阁、“第一山”牌楼、三清殿等建筑。两侧及外围有雷祖殿、三官殿、李杜祠、仓圣宫、真武殿、文昌殿、北斗台、玉泉亭、选胜亭、神仙洞、二公祠、天靖楼、诗碑廊等。其中最雄伟壮丽的是玉皇殿、三清殿、选胜宫等建筑。                                 图为53级台阶 “人间天上”牌楼后,就是玉皇大殿。玉泉殿是玉泉观现存的明代建筑群中最宏伟的古建筑,坐落在五十三级台阶上,意清乾隆五十三重建。大殿坐落在2米多高的台基上,前为抱厦,抱厦后为玉皇殿,大殿绿瓦盖顶,正脊饰楼阁亭,殿内黄丝绒遮起大龛,塑有玉皇大帝像,两壁有彩绘三十二天朝玉帝巨幅壁画。殿门正中有兰底金字大匾“冲虚无象”和黑底金字对联,联曰:   金阙重开百二关河归陇上;   铜驼无恙九天日月护西秦。   仓圣宫前有一六角攒尖顶小亭覆盖的玉泉水井,相传为汉代铁马大仙卢真人所挖,元代梁真人洗目疾之处,故有“明眼泉”之称。                                         三清殿 从玉皇殿上行至“第一山”,入内北有三清殿。元代称老君殿,明嘉靖年间起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遂更名为三清殿。殿首有联曰:   瑶殿仰三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玉清参道妙,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玉皇殿向西经苍圣殿和玉泉亭,西面为卢真人、马真人、梁真人三神仙洞,洞上有著名道士张三丰“迹驻黄鹤”手迹。悬崖处有千年老柏覆顶,根部出露,翠绿蔽日,虽在盛夏,也觉清凉爽人,崖顶露根古柏,根露交织如发辫,俗称辫柏,实为玉泉观一奇观。沿洞过碑廊有一选胜亭,旧题为“山亭选胜”,四周为廊柱撑顶,围以勾栏。亭内藏有元世祖褒封致词四面碑,至为珍贵。游人多于此驻足坐瞰全城,山川市貌一览无遗。   玉泉观还供奉着众多的历史名人,五祖七真、药王、苍颉、鲁班、关公、天、地、水三官,李白、杜甫、诸葛亮、托公(托刚烈)、周公(周开锡)等。使玉泉有了仙隐的神秘与幽邃。   玉泉观内有许多元明清各代的石碑,现存大小40多方。依崖建碑廊9间,石碑镶嵌在碑檐下面。其中有梁志通至元三十年诗碑和明嘉靖年间勒刻赵孟 fu 书唐宋人诗碑四方。这些碣碑是玉泉观的重要文物之一,特别是赵孟fu  的诗碣更是难得的珍品。   近年来,秦州区委、区政府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三产富区”战略的实施,对玉泉观景区进行全面。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方筹资,建成玉泉观山门区仿古街及两侧建筑、玉泉观小广场一处,完成了玉泉观新庙区周、托二公祠、天靖楼等古建筑群的维修。2003年7月玉泉观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景区。   玉泉观殿宇楼阁,鳞次栉化,碑石志古,古柏悬涧,既有园林情趣,又深含古文化底蕴,是陇上名观和重点旅游景区。  
/
本文档为【甘肃天水八大旅游景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