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杜甫轶事50字

2017-11-24 28页 doc 54KB 3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杜甫轶事50字杜甫轶事50字 杜甫的故事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
杜甫轶事50字
杜甫轶事50字 杜甫的故事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1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杜甫生平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 2 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唐王朝还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可能已有数百首,不过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其中虽有象《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载,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 3 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 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了他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自己则在宫中寻欢作乐。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剧。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开始给当时的诗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达方法。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 4 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一百余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 至乾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这时正在?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严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坂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为疏救房?,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八月,他回到?州探视妻子,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描绘了旅途上凄凉的惨景和家境的贫穷,表达了对于当前局势的意见。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在这时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 5 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关辅大饥,朝廷内李辅国专权,玄宗旧臣房?等被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毅然弃官,西去秦州。在秦州不满四月,又在初冬赴同谷;在同谷停留一月,走上艰难的蜀道,在年底到了成都。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朝廷对内丧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制不住蕃族的入侵;经济上,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反而有增无已,造成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多,因此产生的诗歌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 6 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上元二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国内混乱的局面尚未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早花》)他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 7 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杜甫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四百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地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在这11年内,写诗1000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 8 七十三强,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还有长篇排律。 诗歌创作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 篇二:中国历史名人故事:杜甫请客有“妙计” 唐肃宗的时候,杜甫辞了官,到了中国的西南,居住在成都的一个草堂里。 有一天,几位朋友来到杜甫家,想和他讨论诗歌。因为来得太突然,家里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正在犯难的时候,杜甫发现厨房里还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他把这三样摆放在一起,脸上不觉露出了笑容,回过头轻轻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随后便请客人入座,陪他们聊天论诗。 过了一会儿,杜夫人将三菜一汤端上了桌。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客人们见到这些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杜夫人准备这四道菜有什么用意。杜夫人开口说:“各位朋友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特意准备?诗宴?,来表达我的心意。”客人听了这话,更不明白杜夫人的想法了。 9 这时,杜甫拿起了筷子,指着第一碗菜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着最后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客人们听了杜甫的解释,再看看这四道菜,顿时恍然大悟,全都拍案叫绝。 篇三:杜甫幼年写诗 杜甫幼年写诗 故事简介: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后人世世代代传颂着杜甫留下的不朽诗篇,也流传着杜甫七岁咏凤凰的故事。 一天小杜甫在院外背论语,爷爷看见了,爷爷让他背一段,小杜甫非常顺畅的背了一段。爷爷就对他说不能光背书,要学会写诗写文章,并告诉他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小杜甫看了半天,想了半天,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他认为自己很笨,爷爷却不那么认为,觉得写诗写文章不能老是在家里空想,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感想。 第二天,爷爷带着小杜甫上街,他突然看见一群人在围着看什么,非常热闹,于是他们就走过去看。原来是公孙大娘在舞剑,她舞剑非常漂亮,小杜甫非常着迷,看了一会儿公孙大娘就走了,小杜甫就跟了上去。人群散了,爷爷找不到 10 小杜甫非常着急,就在街上到处走。小杜甫一直跟着公孙大娘被她发现了,他就说想再看公孙大娘舞剑,想写关于舞剑的诗。公孙大娘答应了,但得知他是自己跑出来后,就带他回到街上找爷爷。爷爷找到小杜甫后非常生气,就说要回家好好训他,可是小杜甫怎么都不肯走,公孙大娘就当场给他舞剑,小杜甫看见公孙大娘舞剑的姿势非常像凤凰在展翅飞翔,爷爷也这么赞同,于是小杜甫就想到要写一首咏凤凰的诗。 杜甫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而“七龄思即状,开口咏凤凰”是他漫长的诗歌之路的第一步,他以诗史和诗圣的美誉而万古长存。 篇四:从杜甫的经历看其成就 从杜甫的经历看其成就 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言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史诗”。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 《新唐书?杜甫传》 以上是正史《新唐书》给 11 杜甫的评价。杜甫出身官宦世家,是晋代名将杜预十三世孙,唐代格律诗奠基人杜审言之孙,这样的背景给了他家族的自豪感以及对出官入仕的使命感。杜甫少时正处于唐朝最为辉煌的时代,唐玄宗李隆基初年。彼时的大唐可谓是真正的天朝大国,人民生活富足,内心自信自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 《壮游》 那时杜甫才将将双十年华,虽家道中落,但仰仗着官宦世家的特权仍能衣食无忧的游历山河,加之,自幼饱读诗书,颇有才华,便自然而然的那样恣意嬉笑。在这样轻松的生活自然是无法写出与后期富有深刻思想的诗文相提并论的千 12 古绝唱了。当然,我们也能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等诗句中轻而易举的感受到杜甫的快乐,是何等的少年轻狂,美好时光。游历河山的这十年杜甫的生活总体上来说还是富裕的,诗词间并未有过多有关人民疾苦的描写。当然,这除了与杜甫在他人生的这个时间段没有机会感受底层人民艰苦的生活有关外,同时也与这时唐朝人民的生活尚且富足有直接的联系。语言上,虽然杜甫在这十年间所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足以体现杜甫在文字驾驭上的天赋,语言生动,韵脚工整。 星移斗转,这时的杜甫已到而立之年,他来到长安,希望为自己在长安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时的李唐王朝已慢慢走向衰亡,政治日益腐败,这样的政治环 境杜甫想通过自己的诗文来为自己打开仕途的尝试即使屡遭失败,自己的生活也愈加窘迫,但他博得功名的努力十年间从未停歇。这样的努力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表露无遗: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13 主上顷见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求人援引的诗篇中,要数这一首是最好的了。虽为社交性的诗作却又能做到不卑不亢。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 杜甫自二十四岁(735)在洛阳应进士试落选,到写这首写诗的时候已有十三年了。特别是到长安寻求功名也已三年,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素志难伸。恐怕此时的杜甫早已忘却了少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俾睨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凌云。杜甫青年时期的豪情,怕是化为一腔牢骚愤激。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杜甫真正地走到了人民之间,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一起感受大唐的兴盛与衰败给予生活的巨变。至此以后的经历使得杜甫的有机会深入思考,体察世态炎凉,洞悉人生百态,为传世名篇的创作提供了基石。这样在创作素材上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语言文字上的改变。语言更加平实,所用字句也愈发的来源于日常生活中。 再往后便是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自此,唐朝便迎来了它的转折点。杜甫亦追寻着李唐室的脚步向陇南流浪。于是我 14 们看见这位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拖家带口的夹杂流亡的队伍,分到这一切流亡应有的命运,这大抵是世事无常,顷刻间天下便不是它原来的模样了。生死、荣辱、贫富全然无法在手中能够掌握,又是怎样的无奈。安史之乱后杜甫因战乱中表现出对李唐王室的忠诚而在朝中得到了一个左拾遗的官位,这梦寐以求的机会对杜甫来说绝对是快慰的。只可惜,因朝中政治形势的复杂所累,杜甫在唐肃宗后到长安后不久便被外派到华州管理地方祭司工作。 八年的安史之乱又加上朝野沉浮,此时的杜甫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尽管无奈,可杜甫实与高官厚禄,封妻荫子无缘。 安史之乱时,朝廷为收复失地作出了无数努力,只是唐朝自唐太宗以来关中百年无战事,朝中更是早已无良将可用。这样的军队与兵强马壮、久经沙场的各方节度使更是无法抗衡的,惨败是必然的。但是,这样的惨败对于一位爱国诗人来说有的多么悲痛的一件事,这样的心情在《悲陈陶》中表露无疑: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陈陶》 杜甫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 15 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象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 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扈安霖】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杜甫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 16 界。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表现出了对李唐王室的忠诚而在朝中得到了一个左拾遗的官位,这梦寐以求的机会对杜甫来说绝对是快慰的。但这样远离人们的官宦生活却实在无法为杜甫的创作带来什么养料。杜甫做官期间所作所写的只是些如“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生”之类的浅显道理,像“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些信手拈来、歌咏自然的诗句虽然很好,但与杜甫平生所作相比却过于单薄了。可以想见若是长久如此,杜甫就绝无可能创作出后期无比壮丽的诗的王国了吧。 在赴华州时,杜甫将途中亲见的民生作成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的《石壕吏》这样写道: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这里基本上采用实录的笔法,所以有诗史之誉。然而杜甫并非冷眼旁观 无动于衷,他是怀着一颗炽热的仁者之心去审视国难民忧 17 的他记下了战乱时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青壮年全都上了战场,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军;石壕吏夜间突袭捉人,也只能带走一位老妪;潼关吏正加紧修筑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泪送别新郎;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悲愤无奈地出征;无家可归的老兵已无须与谁告别。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深重的,但深明大义的人民却强忍悲痛而同仇敌忾,勇于为国分忧。诗人笔下的老妪、新嫁娘、垂老者、无家者,都富于可敬的牺牲精神。诗人写出了这些普通人朴实无华却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叙而不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诗人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耐人寻味。 《唐诗镜》云: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唐宋诗举要》引吴曰:“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宋梓正} 这十年间杜甫在歌咏的主题上变化颇多,从战时的忧国忧民到在皇帝身边侍奉时的谨小慎微,最后又在外放出京回到了期初的心系百姓,胸怀天下。这样的改变充分体现出杜甫的境遇,以及在作诗时所经历的事带给杜甫创作上的影响。 至此,杜甫的生命已这剩下不到八年左右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杜甫循着自己三十年年前的脚步再次丈量大地,而后居于成都为严武的幕僚。在辞去幕僚之职后去到夔州经营果园,最后在北上长安的途中饥寒交迫死在船上。 漫游期间以《秦州杂诗》为代表,杜甫发挥了五言诗的最 18 高功能叙事、抒情、写景。他把边疆的危机、山川的形式、以及城郭村落、风土人情,都收入雄浑儿健壮的诗篇中像一卷图经,将那个时期的唐展现在后人眼前。杜甫于759年末到达成都,建起了成都草堂,享受着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带给自己的快乐,歌咏自然。可是饶是如此杜甫一家的生活人就很是艰辛,草堂周围的农产品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机,为次杜甫不得不向周围的人写信求得接济。但,哪怕自己的生活窘迫杜甫仍旧不忘广大人民的疾苦。 这种博大的胸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的最为深刻: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面对苦难的处境,杜甫不止于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其苦。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境界,激励和感染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可以看出,至此,杜甫的诗文以越发成熟,无论 19 是从语言还是思想上来说。 在成都没有几年由于时局变动杜甫又再度尝试回到长安做官,只是,战乱阻碍了道路,又不得不胎死腹中。后应严武的邀请,杜甫尽管心里并不情愿但 还是做了严武的幕僚。这期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感五首》、《征夫》等表现了杜甫对时局的无奈从而深感世态炎凉。为国家悲哀,为人民悲哀。而《四松》、《题桃树》、《水槛》、《绝句》等亦反映了杜甫经历了那么多体验事物就更深了一层,境界得到了提高,看待事物有更深了一层。 辞去了幕府的工作后,杜甫在五月里乘舟东下,于九月抵达夔州以西的云安县。在那里,杜甫的生活略微好转,但身体却越发病弱。在夔州时,杜甫利用大量时间有计划的写就了大量长诗,其间有些写的是杜甫本人,有些则是杜甫的知交故人。除此之外,杜甫还记叙夔州当地的人民生活,以及当时蜀地换乱的局势,这些资料较一般史料甚至更有参照性。 767年,杜甫在其弟杜观的建议下决定出峡,当杜甫抵达荆州的时候由于时局的再一次变动杜甫只得滞留在那里。由于没有得到预期的帮助,杜甫的生活几乎无以为继,在长达一年半的漂泊后杜甫便只能住在船上了。即使是这样杜甫仍没有忘记他作为诗人世事的职责,《岁晏行》便是很好的代表。 20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 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 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 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岁晏行》 深味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悲怨之情,也使我们看到了大历年间,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社会人民苦难生活的缩影。这首诗在艺术上用了铺叙的手法,并运用对比,给人很强的艺术冲击力首四句就令人感到诗人是与受苦的百姓自然融为一体。莫徭原是因祖先有功,常免徭役,故称之为莫徭,而今也被租税逼得无生路。冬天已无大雁,他们也要去寻找禽类,射杀禽鸟以充租税。寒天大雪等于是统治者的帮凶,使陷入绝境的百姓雪上加霜。接下四句诗人笔锋一转,撇开眼前之景转叙往年人民也是苦不堪言,灾年米贵,军中无食,可来年丰收,米反而更卖不起价钱,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诗人愤慨而言“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这与诗人十多年前困居长安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时所感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情形更有增无减,令诗人痛苦。尤其经过在成都的避难和湘水的多年漂泊,这种彻心之痛又没有谁比诗人体悟的更真切。 21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老百姓被迫卖儿卖女以还租税,真是“言言深切,字字沉痛”然而“万国城头吹画角”,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还正在混战不休呢。 最后二句,则是诗人面对社会如此腐朽颓败之状,更忧虑国无宁日,民无宁时,人民饱受战争创伤。“万国吹角”是说各处都兵戈不息,这万民苦悲要何时才有尽头,时代是“乾坤含疮痍”,而自己却是“无力整乾坤”,“乱离难自救,经是老湘潭”,诗人是自己过着孤苦伶仃,衣食无着的漂泊生活,却依然在这暮年垂老之时“至死不忘忧黎民”,其情其意是何等令人感动。全诗用的是赋的方 篇五: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生平经历 年少优游 22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2],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4]。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5]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6]。 23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甫入门即闻哭泣,原来稚子饿死。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但因官小,未予囚禁。 至德二年(757)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 24 幸赖宰相张镐救免十二月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 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 25 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 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诗风基本沉郁顿挫。 2创作经历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 26 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 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 27 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 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3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7],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 28 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8]。 诗歌成就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 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 29 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诗歌风格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12],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13]。 轶事典故 愤斥皇亲 唐王朝,尤其是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无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 30 大的王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死因之谜 多少年来,杜甫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疑惑是他的死因。文学、史学界针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五种死因: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写道:“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衡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28] 二、赐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法自提出后,后来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最大的问题,即: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么能又在770年赐死杜甫呢, 三、自沉于水而死 31 原因: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一说是连续饿了5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炙(炙:烤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第1讲杜甫求官之谜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诗坛上的双子星,我们谈到杜甫就会想到李白,谈到李白也会想到杜甫,但是这两个人是如此的不同,李白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在我们的心中,是一个饱经沧桑,关怀国计民生的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李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杜甫呢,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永久回味的著名的篇章。譬如:“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再譬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 32 诗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类似的情景都会非常自然的想起来,我们说从杜甫的诗,我们能看到他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任何一个小的人物,对于生活当中的一件小事,总是那样的饱含深情的关怀,所以他的诗,我们在千百年之后,我们去读,仍然止不住会掉下眼泪,他的魅力在这个地方,所以人们把杜甫称为“诗圣”。 诗圣也有童年,也有小时候,也有成长,所以,我们先来看看杜甫的童年是怎样,杜甫小时候的生活是非常多元多样的,而且是很活泼的,他写的诗说“学诗犹孺子,乡赋念嘉宾。”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写诗,他写的很具体,说什么呢,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写什么呢,关于凤凰的诗,跟凤凰有关的。他有一首诗,回忆他的童年,这诗写的很有意思,说:“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什么意思,我记得我当时十五岁的时候,壮的像小牛犊子一样,院子里有一颗梨树、枣树,一天之内,我上树下树一千多回呀,这肯定是夸张了,没事你上树下树干嘛,但是梨树、枣树,我们知道也不高,换句话说就是他身体好,因为写这个诗的时候的杜甫,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所以他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少年的时候,上树下树,上树下树一千多回,很怀念那时候健壮的自己,但是作为我们来看,就知道杜甫是有一个活泼的,健康的,有文化修养的这么一个童年,这么 33 一个少年。 正因为杜甫生活在一个具有诗书传统的仕宦家庭,文学天分又高,因而,杜甫在身体、心智,特别是在文学素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逐步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而家乡巩县对于杜甫来说,显然是太小了,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吸引着他去认识,去闯荡。在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漫游是大多数文人都要有的经历,一方面漫游是年轻的诗人们,扩充知识丰富生活的绝好机会,另一方面漫游也是青年文人结交权贵,进而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从十九岁开始,杜甫走出家乡,开始了他边漫游,边寻找政治机会的新生活。 他去哪儿呢,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离开自己的家乡就是去洛阳、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吴越,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浙江绍兴这一带地区,寻访古迹拜访名人,捎带手地参加了一次科举,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次他没考中,但也没在乎, 有着出众才华的杜甫,确实对他人生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就这样惨淡落选不太在意,在他的心目中,他还年轻,才华与学问也还可以继续长进,这种科举考试的机会还多得是,在这段时间,二十五岁的杜甫写下了千古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意 34 境开阔,气势雄伟,富有哲理,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杜甫远大的胸襟抱负,也看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雄厚实力,杜甫在经历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继续过着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并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假话。天宝五年即公元745年,三十四岁的杜甫来到了都城长安,参加了一次决定自己命运的特殊考试,那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考试,这次考试会让杜甫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吗,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考试呢,是一次制举,不是科举,不是常规举行的科举,由皇上亲自选拔人才,当时史书上说,皇上要选拔人才,说“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换句话说,只要你有本事,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考试,可是当时的宰相李林甫耍了一个手腕儿,耍了一个什么手腕儿呢,他说这些人没见过世面,别上来考试直接见了皇上,把皇上吓着,各省市州县你们自己选拔,选拔上来以后,我们从这儿再进行一个考试,考完了以后然后再交给皇上,再进行终审,这次考试的结果就是一个都不录取,李林甫说什么呢,说野无遗贤,人才早就录取完了,现在天下已经没有人才了,可喜可贺,对皇上说,真是可喜可贺,唐玄宗居然就相信这种鬼话。 那么,杜甫这次就很倒霉,就撞到李林甫的手上,不过话说回来,杜甫他参加科举失败了,因为制举因为李林甫的原 35 因又失败了到了后来,他连这个制举都不参加了,他直接就写文章献给皇帝,这条路要走通就更困难了。 当时的文人,知识分子要想求贤达,就必须找一些中间人物,这些人不能完全是官僚,他必须首先自己是官僚,而且他还是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人,张垍[jì]就是这样的人物,他父亲张说本来既是高官宰相,又是文坛的宗主,所以他的儿子们,就自然而然的跟文士的交往比较多,所以杜甫们,李白们才会给他写信,才会给 36
/
本文档为【杜甫轶事50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