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的方法及意义

2017-09-18 5页 doc 1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的方法及意义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的方法及意义 【摘要】 目的 对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急救技能,确保其亲人在发生心脏骤停时,他们作为“第一目击者”能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进行急救,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住院的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360人进行调查并分批培训。结果 培训前360名家属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理论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的13.19%上升到9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
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的方法及意义
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的方法及意义 【摘要】 目的 对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急救技能,确保其亲人在发生心脏骤停时,他们作为“第一目击者”能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进行急救,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住院的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360人进行调查并分批培训。结果 培训前360名家属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理论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的13.19%上升到9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结论 3年来我科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存活出院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培训;复苏成功率 心肺复苏(CPR)是一简单的救命技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患者存活出院率的一个最主要因素为心搏呼吸骤停至CPR启动时间,时间越短,复苏成功率越高。有研究证实: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 min内进行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 min,成功率仅为4%,而我国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培训起步较晚,公民急救意识不强,大多数民众对其并不重视或把心肺复苏技术看得过于神秘和难以完成,过多依赖医务人员的救护,而患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75%以上发生于院外或家中,往往发生在医务人员视线之外,当我们出诊至现场,经常发现患者家属只是在焦急的被动等待或慌作一团,而不采取或不敢采取任何主动的抢救措施,由于急救知识缺乏,甚至不敢将患者摆放合理的体位,所以使绝大部分的患者错失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因此笔者认为:在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家属中普及CPR知识与技能,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为此,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组织急诊医务人员对在我院住院的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进行了CPR知识与技能的调查和分批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住院的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心病、肺栓塞、肥胖、糖尿病及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史、有心脏病家族史或心搏骤停幸存患者等)的家属,共计360人进行CPR问卷调查,自2008年1月开始每两个月一次对其进行分批正规培训。他们一般情况如下:男210人,女150人;年龄17~52岁,平均28.5岁,其中17~20岁98人、21~30岁162人、31~52岁100人;文化程度:本科30人,大专130人,中专或高中110人,初中9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用自行设计的“CPR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分为A卷与B卷,A卷与B卷1、2、3部分相同,第4部分有少量不同。调查内容包括四部分:?个人一般情况。?CPR技能的自我评定,题型为单选题。?CPR知识测评,共35题,题型为单选题和是非题,答对1题计1分,总分35分,及格分设定为21分。?CPR的学习现状和需求,题型为多选。调查表设计后请院内多位专家进行内容有效度的评定,指标确切可靠。 1.2.2 培训前调查工作 培训前,由急诊护士到住院病房进行调查,向符合条件的患者家属简要介绍调查目的并发放调查表,然后当场收回,共计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100%。 1.2.3 培训内容 参考王银燕主编的《急救护理学》和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内容 包括: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判断、呼救的技巧、开放气道的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及复苏有效的指征等六方面内容。在培训中,我们融入了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的新理念:?早期识别早呼救,当发现一个人突然倒地,无反应、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目击者不应去试着检查脉搏,也不需要用看、听、感觉的方法来判定呼吸而应立即呼救(Call)。?CPR中“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步骤,强调立即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 cm,频率100次/min),主张多按压少通气。力求CPR简洁实用。 1.2.4 培训方法及流程 ?由具有10多年急救经验和丰富急救知识的5名医护人员组成培训队伍,每两个月培训一次,每次培训家属20人左右。?每次先观看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光碟40 min。?由急诊医生或护士用心肺复苏教学模拟人进行讲解并示范操作。?指导家属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训练,直到每人掌握为止,时间为4~6 h。?考核 运用模拟人考核,以能正确判断心跳呼吸骤停及呼救、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判断有效复苏为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由医护人员重新培训达标。考核完毕发放调查表B,共发放360份,回收360份,有效率100%。 1.2.5 统计学方法 将参与培训的360名家属的A、B答卷进行评分,所得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行初步统计,应用NOSA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高危心搏骤停患者家属CPR理论知识得分比较(表1)A卷得分3~29分,及格率为13.19%,B卷得分17~35分,及格率为94.51%,如表1示,采用2种方法将患者家属分组比较:?培训前,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家属CPR理论知识得分行组内比较,进行F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行F检验,不同学历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得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3组之间行两两比较,行t检验,21~30岁组与另两组比较,P<0.05,另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与培训后比较: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组患者家属CPR理论知识得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高危心搏骤停患者家属CPR技能评定情况 360名患者家属CPR技能一次合格率为87%,经过再次培训合格率达100%,CPR技能问卷自评情况分为4个层次,即掌握会操作、熟悉基本会操作、了解不会操作、不知道。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培训前由高到低4个层次例数依次为:0、75例(20.83%)、150例(41.67%)、135例(37.50%),培训后依次为:277例(76.94%)、83例(23.06%)、0、0;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培训前由高到低4个层次例数依次为:0、79例(21.94%)、237例(65.83%)、44例(12.22%),培训后依次为:289例(80.28%)、71例(19.72%)、0、0;将培训前后的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行χ,2检验,χ,2值为113.75和121.88,P值<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高危心脏骤停患者家属普遍缺乏CPR知识和技能,急需学习培训,调查显示:培训前CPR理论知识及格率仅为13.19%,平均正确率仅为44%;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方法技能自评:掌握会操作例数均为0、熟悉基本会操作例数分别为75例(20.83%)和79例(21.94%),说明患者家属普遍缺乏CPR知识和技能。 3.2 陈靖,1,进行的心肺复苏知识调查中有7.0%的居民认为CPR技术只有急救人员才能掌握和实施,自己很难掌握,本研究证明:只要参加规范的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人人都能掌握CPR技术。培训后得分,不同学历组患者家属得分无显著差异,说明CPR学习与文化程度无关,与个人的学习接受能力有关;培训后不同年龄组得分有一定差异,与21~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员较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有关,提示培训时对20岁以下、30岁以上的年 龄段人员,应适当增加培训时间及加强讲解,以达到理想培训效果。 3.3 3年来,我科通过对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调查和培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我们抢救成功的42例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中,其中有38例的患者家属曾经接受过我们的CPR培训,并在5 min内在医护人员出诊到现场前对其亲人实施了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19例在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从而为挽救亲人的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我们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4 小结 据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如果一个人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其身边的家属或目击者能在4~6 min内正确实施有效的CPR技术并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会使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机会达25%~43%,从某种程度上讲,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生命的延续不仅是依靠医术高明的医生和设备先进的医院,更主要的是依靠“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术,2,。因此,笔者认为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患者存活出院率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CPR技术所需的一切只是一双手,只需经过正规的理论培训和人体模型的模拟练习,参加培训的患者家属均能很好掌握急救技巧。 参 考 文 献 ,1, 陈靖.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及其对策.护理学杂志,2004,19(13):72-73. ,2, 沈洪.心肺脑复苏救治流程导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3):191-1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本文档为【培训高危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家属心肺复苏技术的方法及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